秋季冠心病什么情况下会发作容易发作吗?

秋季是冠心病的“魔鬼时间”?心血管患者控制好这几点,可轻松度秋

随着前段时间一场场秋雨的到来,很多地区都已正式迈入了秋天,大家终于能感受到丝丝的凉爽之气。

由于早晚温差大,室内外温差也非常明显,对于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又到了高发的阶段,这个时候心血管患者要多注意预防和保养,防止给患者一个措手不及。

据不完全统计,在春秋交替期间,医院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比平时高出 15%~20%,特别以 中风、心梗、脑梗 等疾病为主。

而秋季被称为冠心病的 “魔鬼时间”

血管对温度也极为敏感,在热胀冷缩的急速变化之下,长期患有“三高”疾病的人,就容易引发心血管问题,冠心病也会因此找上自己。

冠心病的高危季节已经到来,“三高”患者做好以下几点,就能度过多事之秋: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每天都应坚持测量血压,并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服用降压药物。

在必要的情况下,最好 早晚定时、定位,各测一次血压。

如果发现在服用药物之后,血压仍然无法控制,且持续升高,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秋季气温变化不稳定,如果不注意衣物的增减,就会导致感冒疾病的出现。

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有相关家族史的朋友而言,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血管丰富的 颈部、后背、脚部等,从而降低感冒出现的几率。

因为,如果在这一阶段频繁感冒,且不小心发展为肺部感染的话,免疫力就会因此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疾病出现的几率。

所以预防感冒、注重保暖很有必要。

虽然自古以来我们都有 “贴秋膘”的习俗,但就现代社会而言,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就已经偏向高热量。

如果此时再大量摄入 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食物,就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作。

所以,无论是什么季节,饮食都应以清淡健康为主。

秋季由于白天时间的缩短,夜晚时间延长,很多朋友都容易出现“秋乏”的问题。

如果不顺应季节调整自身睡眠的话,缺乏睡眠就会导致血压不稳定,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出现。

而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第二天的精力,还能让 呼吸和心跳处于平缓的状态。

如若因为睡眠不足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那心脏功能就会减退。

对于三高疾病患者而言,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是要注意 “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比如 太极拳、 慢跑、散步 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锻炼身体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立自然会增强。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虽说秋季正是冠心病的魔鬼时间,但做好预防工作,就能降低冠心病的病发几率。

所以,与其担心冠心病找上自己,倒不如尽早改善个人生活。

秋冬季,随着气温变冷,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最常见的包括血压增高,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出现主动脉夹层。心功能不全(“心衰”)加重也是秋冬季常见疾病,患者可以出现胸闷气促加重,伴有下肢水肿。当然,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秋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什么明显增高?

秋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1.秋冬季气温降低,因此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后导致血压增高。而高血压本身就是心功能不全和心梗发生的危险因素。

2.天冷之后,患者会减少外出锻炼。有效的锻炼本身会降低血压、血脂,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3.秋冬季传统节日较多,人们有较多的应酬,会有更多的饮酒、吸烟,“大吃一顿”的机会。而饮酒、吸烟、高脂饮食也会加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最后,秋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肺炎)发生后,会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心衰加重。

心梗、心绞痛、冠心病是什么关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后者的危害程度更大。心绞痛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发展为心梗。

冠状动脉是指心脏表面的三根血管,提供整个心脏的能量供血。就好比“三毛”的三根头发一样,搭在心脏表面。古代把搭在头上的帽子称为“冠”。所以这三根血管称为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里的管腔被斑块堵住了。这些斑块是长在血管壁里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看上去就像“小米粥”一样。得了冠心病后,如果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后缓解,疼痛成“石头压在胸口感”,那考虑为心绞痛。如果胸痛症状严重,超过二十分钟仍不缓解,伴有大汗,要考虑心梗可能。

哪些人容易发生冠心病,心梗?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老年、绝经后女性、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肾功能不全、长期熬夜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病概率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现在临床经常遇到30岁左右的心梗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发生了心梗?

如果明确有冠心病的患者,出现典型的活动后胸痛,压榨性,休息20分钟以上或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需要警惕可能“心梗”发作了。特别是对于之前放过支架的患者,如果有上一次心梗发作时的相似症状,需要特别警惕。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神经麻痹,很多时候胸痛症状不典型,可以仅仅表现为胸闷,气促,活动耐量明显下降。这也要警惕心梗发作可能,及时就诊。

剧烈胸痛了该怎么办?如何自救?

网上有很多胸痛自救的“办法”,比如掐人中,自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这些办法其实都有潜在的隐患,或者本身没有什么效果。胸痛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的治疗策略完全不同。主动脉夹层以控制血压,镇静为主。肺栓塞需要抗凝,心梗的话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的使用也比较复杂。服用硝酸甘油后,会导致血压降低。

如果心梗或者肺栓合并了低血压状态,就不宜服用硝酸甘油。如果剧烈胸痛了,患者应该做的是平卧位,然后紧急呼叫120,转送至离家最近的“胸痛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是国家认定的具有紧急胸痛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上海很多医院都已成功获得“胸痛中心”资质。

心梗该怎么治疗?是否可以不放支架?

“心脏支架”,是老百姓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网上有些说法,认为“支架是不需要放”。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对于冠心病患者,如果是“稳定性冠心病”,病变狭窄位置不在关键位置,有些是可以不放支架。但是对于急性心梗,及时有效的开通血管,进行支架植入,至今仍旧是最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保护心功能的措施。

网上很多流传的“把垃圾吸出来,然后不放支架”的视频,其实也是认知上的偏差。如果病人本身冠状动脉狭窄不严重,那确实是血栓抽吸后强化药物治疗就可以了。还有患者说,是否把“血管壁上的垃圾磨掉”就可以了。这里说的是钙化病变旋磨。旋磨用的是金刚钻,它可以把硬的钙化斑块磨掉,但对于软的斑块,它是磨不掉的。所以对于钙化病变,处理策略是旋磨后再放置支架。

当然,开通血管也不光是放支架,也可以心脏外科进行搭桥处理(外科手术),或者紧急溶栓。但溶栓效果明显差于支架术和搭桥,同时并发症较多。现在溶栓只限于无法手术的较低级别的医院。

心梗出院后,如何合理用药及调理?

心梗出院后,应当规律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常见的是阿司匹林+替格雷洛,或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这两个药物是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的。还要积极降低血脂,目前首选的是服用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可以联合其它药物使用。

心梗患者的血脂标准(低密度脂蛋白)要比正常人的标准要低,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3.4mmol/L为标准。降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心梗事件再次发生。LDL每减少1mmo/L,死亡率减少10%。而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概率仅为千分之五。所以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均应持续降脂治疗。此外,如果是前壁心梗或侧壁心梗,如果没有血压过低或心率过慢,还得服用倍他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类药物。这些药虽然归为降压药,但对于心梗患者,是起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不单单是降压药。所以哪怕血压正常,也应该服用。

心功能不全患者,秋冬季如何避免症状恶化?

心功能不全患者,秋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为一旦感冒,很容易加重为肺部感染,从而进一步恶化心功能。如果患者出现感冒,要马上就诊,需要的话,及时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恶化。此外,建议心功能不全患者家里备一个体重仪,每日测量体重。测量体重的目的不是为了美观,看是否胖了。心功能不全患者体重上升,最大可能是体内有过多的液体潴留。因此,如果明显体重上升的话,需要增强利尿剂药物的使用量,增加尿量排泄(不是靠喝更多的水。否则的话体内液体潴留更加明显)或到医院及时就诊。如果症状需要,可以备置吸氧设备,改善症状。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范虞琪

摘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心病什么情况下会发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