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和56岁那个更容易找到三十五岁后工作不好找了呢?

董希文()中国现代油画家、美术教育。1914年6月27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73年1月8日卒于北京市。1918年随父母迁居杭州。父亲董萼清是有名的收藏家,经常带他四处访寻古玩字画,对其艺术兴趣的形成和日后成为画家影响很大。1932年,董希文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翌年弃工求美,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1934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湖南、贵阳、云南等地,曾一度到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后因战争原因回国,遂到苗族地区写生,搜集素材。1943年到敦煌石窟,任敦煌研究所研究员,临摹、研究古代壁画。1946年应兰州美术界邀请,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同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49年后曾三赴西藏,深入生活,写生创作。年担任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起稿组组长,并于同期完成代表作油画《开国大典》。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董希文的油画在写实的基础上,吸取借鉴民族绘画的表现手法,尤其是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注重油画的民族性,具有明显的“中国风”。作品以风景和人物为主,大都反映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时代感。代表作还有《苗女赶场》、《祁连放牧》、《哈萨克牧羊女》、《春到西藏》以及《千年土地翻了身》等。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董希文画辑》、《董希文素描集》和《董希文画集》。

6月27日(农历五月初五)生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光华溇村。

父亲董萼清收藏大量古代书画、金石碑帖与瓷器。董希文青少年时遍临家藏,熟悉明清诸家,喜爱宋以来的瓷器,自幼埋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根基。

迁居杭州,进入杭州第二中学的前身杭州惠兰中学学习。

惠兰高中毕业后,希望正式习画,父亲不允,故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

瞒着父亲考入苏州美专,师从颜文樑等学习西画。近一年后父亲得知此事,同意“弃工从艺”。

因思乡心切,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师从法国教师及林风眠、常书鸿、李超士、潘天寿等。期间经常陪同林风眠等到家中观赏父亲的收藏。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杭州失陷,学校停课。随同学张林英(后结为伉俪)前往福建鼓浪屿家中,画了不少渔村的色彩速写。

春,经学校同意,暂在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专借读学习。

为适应战时之需,林风眠带领杭州艺专迁至江西桂溪,在庐山牯岭县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后辗转迁到湖南沅陵。董希文与张林英赶到沅陵,继续在合并的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后迁转湖南桂阳,期间画大量苗寨写生作品。

艺专从桂阳迁至云南昆明。期间画大量驮马队写生作品。

艺专毕业后,经校方选拔,作为留法预备班学生到越南河内法国国立安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因战事爆发,国内官费停止,被迫提前回国。

创作了油画《苗女赶场》。

毕业后在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处工作。开始创作油画《苗女赶场》。

1月,参观中央图书馆举办的《敦煌艺术及西北风俗写生展》,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委员之一的常书鸿联系,表达去莫高窟的愿望。放弃重庆中央电影制片厂字幕员的工作,历经三个月到达敦煌。特别喜爱并选择临摹的大型壁画情节复杂、场面宏大,重要的有第254窟北魏的《萨那太子本生故事》,第248窟北周的《萨那太子本生故事》(复原临摹),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第285窟的《得眼林故事》等。

作为敦煌研究所的研究员,由常书鸿领导,与李浴、潘兹等人完成临摹、测绘、记录与考察等工作,出版《敦煌石窟画像题记》。

与常书鸿一道从事南疆公路工程处的绘画工作,去筑路工地写生。创作《云南驮马夫的生活》《云南收豆图》《苗民跳月》(又名《苗家笙歌》)、《蒙古牧马》《收获》《春耕》等。

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与妻儿告别莫高窟,启程回内地与父母相聚。

年初,经过兰州时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筹集旅费。

4月,先后在母校苏州美专及上海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

6月,回到杭州,与阔别10年的父母团聚。动员身为银行家的大姐夫黄肇兴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宣传出资相助。

8月,经李宗津、吴作人介绍,结识徐悲鸿。徐悲鸿聘其为国立北平艺专副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北平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5月,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爱国学生运动,与北平艺专学生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创作《窗前静物》《戈壁驼影》。

由原来在洋溢胡同的北平艺专宿舍,搬到了大雅宝胡同甲2号。结识了大批艺术家,同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将十几万份木刻画传单通过秘密的私人渠道印刷出来散发到街上。

创作《瀚海》《哈萨克牧羊女》等。

1月31日,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了大型水粉画《北平解放》。

7月,以代表身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与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一同绘制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朱总司令油画像。

以记者身份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为战斗英雄们画像。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开国大典的游行,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动人情景,立即产生创作《开国大典》的强烈愿望,并勾画小稿。

11月,与师生一起参加北京郊区大有庄土地改革。

12月8日,由地下党支部书记侯一民和军代表洪波作为介绍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进一步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参加土改斗争,创作了《解放区生产自救》。

创作《解放区的生产自救》。

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央美术学院“抗美援朝委员会”成立,组织力量集中绘制“帝国主义侵华史图录”,作为创作组的负责人之一,积极参与其中。创作油画《打击侵略者》《抗美援朝》和《志愿军英雄传》插图等。

4月10日,“敦煌文物展览”在故宫前的北京历史博物馆举行,以前临摹的许多作品参展。

“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启动。与建筑学家梁思成、雕塑家刘开渠、画家彦涵等人一同参与设计工作,作为起稿组组长之一,创作有《武昌起义》等画稿。

在北京西总布胡同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艺术技巧,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独立创作出了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热情讴歌人民革命的世纪杰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喜爱,当印成年画后,发行量达100多万张。

尝试用国画与西画结合的方式创作《祁连山的早晨》。

5月,与丁井文、周扬等一起到中南海怀仁堂陪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等中央领导观看美术界作品展,毛泽东前后三次观看《开国大典》。

9月,被选为全国美协北京代表,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

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油画《开国大典》。

在《新观察》第21期发表文章《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经验》。

11月,参加由吴作人发起的“十张纸斋”活动,画速写。同时参加的还有李宗津、艾中信、王式廓、冯法祀、戴泽、韦启美等人。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的图片,发行量数以百万计,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一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品之一。

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来回行程万里,历经63天,见证了工程兵们历经艰险换得在海拔5000米之上的康藏公路的通车。回京后由此创作《春到西藏》。

“高饶事件”发生,上级令将高岗从《开国大典》上除去。在此前后,为使画面更有气势,将原有的麦克风由2个增至4个。

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和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鉴定并收购一批早期油画和古代近代中国画。吴作人建议其担任陈列馆馆长,却自认只做顾问。

为创作红军长征题材的画作,随八一电影制片厂沿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进行写生。历经半年时间,带回大批画作,回京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受到好评。

引荐黄胄来北京美术界工作。

4月,毛泽东提出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方针。

阅读大量历史文献,走访参加长征的老战士,开始创作油画《红军过草地》。

9月,在文化部出席“全国油画座谈会”,作《关于油画中国风》的长篇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建立油画系工作室制度,设立“吴作人工作室”、 “董希文工作室”。

1月4日,发表文章《拿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和做法来吧!》(《光明日报》1957年1月4日)。

发表文章《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美术》1957年1月号)。

发表文章《素描基本练习对于彩墨画教学的关系》(《美术》1957年第二期)。

2月,与刘开渠、王朝闻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去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出席了“苏联第一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他参观了冬宫和其他艺术博物馆,尤其是观看了大型的印象派回顾展后,受到很大震动,更激发了要探索自己国家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和热情。期间他不以油画,而是以中国画的方式为苏联几位表演艺术家画了几幅彩墨写生作品,作为一名兼收各家之长的画家,这是他思考国画出路的体现,也是传播国画的努力。

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号召人民群众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提意见。此后全国各地展开“大鸣大放”的运动。

5月,在“五月会议”上慷慨陈词,对邀请他到文化部提意见的部长说:“文化部是百花园中的园丁,既为园丁,就要有植物学的知识。”指当时文化部长指责中央美院国画家画素描是“消灭国画”的说法。

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份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反右运动”在全国展开。

被划入右派份子名单,后受到“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发表《我的检查》(《美术研究》1958年第二期)。

“大跃进”运动开始,全国上下大炼钢铁。

5月,参加十三陵水库工地写生,并创作水粉画《鼓足干劲》、油画《移山造海》。

9月,中央美术学院四、五年级划分了架上画、年画和壁画三个工作室,担任壁画工作室主任,认为壁画是今天公共生活建筑中很重要的艺术形式。

12月,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工作室举办讲座《关于壁画的形式和制作方法》。

全国开始“反右倾”运动。

为创作《百万雄师渡长江》到南京等地走访、收集历史资料和形象素材。

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以《开国大典》为原形的纪念邮票。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室增设“罗工柳工作室”,从而形成 三个工作室,分别是:“吴作人工作室”、 “董希文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

“吴作人工作室”、 “董希文工作室” 、 “罗工柳工作室”改称为第一、二、三画室。第三画室在教学大纲中贯彻董希文的教学主张。

撤消“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创作完成历史画《百万雄师渡长江》。

10月,带领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到敦煌观摩学习。4日和6日晚,在千佛洞中对油画系、国画系、雕塑系四年级学生发表长篇讲话,谈敦煌问题。

7月,与吴冠中、邵晶坤一同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西藏写生活动,第三次到达藏区。深入日喀则等多处牧区, 画了大量写生作品。

在《美术》第二期发表文章《绘画的色彩问题》。

3月,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西藏写生画展”。

发表《〈百万雄师渡长江〉的一些创作意图》(《革命历史画创作经验谈》人民美术出版社)。

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创作大型油画《喜马拉雅山颂》及油画《雅鲁藏布江之歌》。后因上级的有关政治决定,未能通过,两幅作品最终未能上墙。多年来一直想在壁画上有所实践的宏愿落空。

创作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

5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开始。

为人民大会堂中央厅创作《密云春水》。

应邀入住西藏驻京办事处,创作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朵琼湖》。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绘画全部终止。

从“牛棚”中放出,集中到北京钢厂进行“劳动改造”。

11月,胃病加重,发现颈部多处肿块,校医开证明“可以回京治疗”,在中央美术学院传达室与萧淑芳同班看大门。

中国革命博物馆来人传达“上级指示”,去掉画面中的刘少奇,当时已被确诊癌症、切掉3/5个胃的董希文在儿子董沙贝的陪同下来到革博,让儿子当“拐杖”撑着他作画,经过数次操作,将刘少奇替换为原本“差不多看不见”的董必武。

中国革命博物馆又要求去掉《开国大典》中的林伯渠。当时董希文病重化疗,这个任务最后落在他的学生靳尚谊身上。在董希文的现场指导下,靳尚谊临摹了一幅符合要求的《开国大典》。

把几十张画板摞在床头,并将未能上墙的壁画《喜马拉雅山颂》的小稿挂在墙上,以此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1月8日,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油画家之一,58岁的一代油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董希文,不幸英年早逝。临终最后一句话:“把我放平。”

董希文1952年作《开国大典》

国家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纵:405cm;横:230cm),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

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国,其中有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当时只有37岁的中央美院教授、青年画家董希文。

董希文1914年6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其擅长革命题材及人物画的创作。在此之前,他曾为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画过像,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油画像便出自他及其学生之手。1949年,他还受命为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的英雄代表画像,他创作的《北平入城式》等作品也受到了好评。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到《开国大典》的创作准备工作中。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资料片和一些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他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没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董希文看来,要反映开国大典这一重大事件必须要有一个共和国开国领导群体与广场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中的“大团圆”构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开国大典所具有的“人民胜利”的伟大意义。董希文决定在创作中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草图上,毛泽东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画面,右面则是广场上的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但它却因此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节日气氛。此外,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泽东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但董希文在草图中却将这根柱子抽掉了,这一大胆突破使广场顿显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建筑大师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草图画好后,为慎重起见,董希文又请来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名家为草图把脉,大家对这幅作品的构图很是赞赏,这使董希文对创作好《开国大典》充满了信心。

董希文作《开国大典》草图

《开国大典》草图完稿后,董希文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创作之中。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董希文将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使蓝天与红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形成强烈对比,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在写实描绘中,董希文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在透视和光影的处理上,他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去处理,而是根据画面主题和总体需要以及民族审美情趣进行创作。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还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其大胆创新由此可见一斑。对于画稿中如何表现毛泽东的身高问题,艾中信建议说:“里面的毛泽东再高大一些更好。”董希文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将毛主席的个头加高了一寸,效果果然不错。

不出两个月,一幅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便从他手中诞生了。画面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整幅作品构思宏伟,气派非凡,喜庆热烈,完美地表现了中国新生的辉煌气势。《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也兴奋地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观看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1953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亲自审阅参展的美术作品。当毛泽东看到这幅作品时,连连点头称赞道:“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1953年9月27日,油画《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刊登,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的图片,发行量数以百万计,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一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品之一。

董希文《开国大典》(修改后被抹去高岗形象)

第二版:《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高饶事件”定性之后。1954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当时有人通知董希文,去掉画面中高岗的画像。1955年,董希文奉命将《开国大典》画中的高岗删除,高岗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为第一次修改。为使画面不受损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画像。事实上,这次改动对整个画面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害。董希文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处。”为了画面的平衡,他增加了2个话筒,《开国大典》也有了第二个版本。第二版《开国大典》油画,在1959年中国建国10周年之际,被陈列在新落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文革期间的《开国大典》删除刘少奇和高岗

第三版:《开国大典》第三版有两个:一个是在原版修改的版本;另外一个,是复制版本,并修改。

《开国大典》第二次改动是在正处于文化大革命风头浪尖的1972年。由于刘少奇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打成“叛徒、工贼、反革命”,这次改动就是要在开国大典中去掉刘少奇的形象,换上董必武的全身像。当“四人帮”在美术界的代理人通知他去改《开国大典》时,已身患癌症的他内心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他的女儿董一沙在回忆当时情形时说:“当时父亲病痛难捱,但他心灵的痛楚则更为剧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哥哥要替他去改,他坚决不同意……”《开国大典》上没有了刘少奇,董希文心中也从此对这幅作品多了一层牵挂。他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要负责一千年……”他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亲手将刘少奇的形象恢复在《开国大典》上,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董希文的癌症已到晚期,为能捱到这一天,他亲手刻了“抗癌”、“百折不挠”等印章,以鼓励自己战胜疾病。他对学生们说:“真希望再有20年……”令人感到惋惜的是董希文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1973年1月8日,董希文不幸逝世。临终前,他还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画像而感到抱憾不已……

位于《开国大典》最左侧的林伯渠,在文革中也被一名“士兵甲”替代。

1970年,当年掌握文化大权的“中央文革小组”,命令中央美院几个教师回北京,让他们把创作的几篇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而《开国大典》早在两年前就抹去了刘少奇,“上面”让刷掉林伯渠,也就是该作品左边那位,刷掉的原因是,在延安时代,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的有林伯渠,搞“约法三章”的也有林伯渠。虽然,当时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林伯渠,早于1960年逝世,没有赶得上被打成“刘邓司令部”的人,但与江青有历史积怨的人,江青一个都不能放过。焚尸扬灰有所顾忌,从画上抹掉却是江青的权力能及的。无奈,画家董希文此时已是重病在身,无力应命了。无力应命也得“刷新”,《开国大典》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使开国大典的历史成为空白。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靳尚谊和赵域来完成新的删改。

这次,靳尚谊和赵域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开国大典》该油画的第四稿。终于使董希文的笔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没有再一次造成历史的遗憾。(这次可以定性为第三次修改。)

董希文 开国大典 阎振铎、叶武林复制

第四版:历史是公正的。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开国大典》复原工作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79年,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恢复油画《开国大典》的原貌。博物馆经征求家属同意后,委托靳尚谊在《开国大典》复制品上进行修改(该复制品系靳尚谊与赵域在董希文指导下于1972年复制)。但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来做这项工作。经过修改的《开国大典》,按原样重新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形象。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而原作则保存在博物馆画库里。《开国大典》的几经修改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曲折经历的一个缩影。

30岁提升学历自考本科还是考研?想起之前同学们问:25岁自考晚不晚?30岁考研行不行?

前辈们已经用行动,给予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一)35岁农民工,初中学历到考研

1998年夏天,16岁的张淑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读中专的机会。

之后为了给父亲治病,张淑宝在电磁线厂打过零工,在高速公铺过路,但是不论条件怎么艰辛,他都会在空闲时间看书。《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他常带身边,看了数遍,甚至被工友嘲笑也不为所动。

他说:“人活着就是得不断的学习。”

于是在2010年,张淑宝报名了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专科,白天在厂子里做工,晚上就在宿舍苦读,用2年时间考完10多门课程,顺利拿到专科毕业证。

专科毕业后,他立马报名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并拿到了本科学历。

但这并不是他学习的终点,他说:“考试只是形式,主要还是要学东西。”

2014年张淑宝报名了山东大学新闻学自考本科和齐鲁工业大学的广告学自考本科,并考取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

2017年底,35岁的张淑宝毅然决然地报名了中国海洋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考试,他说:“虽然这次考试信心不足,但会继续努力!”

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2018年考到教师资格证书,因为教师才是他一直的梦想。

(二)56岁拿到本科文凭,61岁考法硕

61岁的张国武,在90年代初是位媒体记,2009年正式退休,但是退休后的他开没选择安享晚年,而是继续求学。

2012年,张国武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自学本科文凭,2017年,他又报考了西南政法大字法律专业的顸士研究生。

尽管对英语没有多大把握,但是张国还是住积极备考,就像他说的,“这次不行,下次再来,直到考上为止!”

他说:“本来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这个时代很好。”学了法律后,如果有生之年能够为这个时代做点自己的努力也是很不错

比你年长的人还在迈开大步奔跑,你还有什么理由原地踏步?

读书的价值,就是能够让你获得知识,没人敢说你现在学的知识都能用得上,但相当大的一部分,会让你受益终生。

我们会拥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有底气和实力去选择想要的生活。

余下的时光,趁着岁月正好,带着内心热忱,朝心之所向,往前走吧!相信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也会记得每个人的梦想。

1、报考研究生、一般需要本科学历,少数大学也允许专科学生报考,但必须毕业两年,并且要加考科目,比较麻烦。

2、所以如果你是专科学历,建议先自考本科,考本科期间,正好复习研究生考试内容,二者互相促进。复习研究生考试内容,也对自考有用,学习自考知识,对研究生考试也有用。

3、这样自考本科毕业,参加研究生考试,就能一举命中。

4、如果是高中、中专学历,那么无权报考研究生,只能参加自考本科,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抛家弃女独自一人自驾游的河南阿姨吗?

她的名字叫苏敏,去年9月份,56岁的她不堪婚姻的压抑和痛苦,一个人,一辆车,一座帐篷,开启了寻找自由和自我的离家出走。

苏敏从郑州出发到达西安,又一路南下去了成都、重庆、昭通、大理……

她一边自驾游,一边将沿途的美景、美食以及遇到的人和事,随手拍摄剪辑发到网上,制作的视频没有技术含量,可以说很粗糙。

但是她在视频中对于无情丈夫的吐槽,对于没有温暖家庭的绝望,多年以来的忍耐和泪水,却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引发了好多人的共鸣。

苏敏拍摄的视频不仅在国内掀起狂潮,也在国外引发热议。

很多人都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也被她的勇敢乐观所鼓舞,希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样,痛痛快快为自己活一回。

过年时苏敏也没回家,而是独自驾车来到海南海口,过了一个不需要煎炸烹炒扫洒洗刷,独自一人的春节。

在那个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节日里,家家户户放鞭炮、包饺子、看春晚。

只有苏敏一个人躺在帐篷里,想必是孤独而又伤感的,但比起令人窒息的丈夫和家庭,又是清净和舒心的。

苏敏50多年的前半生,跟众多任劳任怨的中国传统女性一样,充满了隐忍和付出,都是在为他人而活。

苏敏出生在援藏家庭,她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

苏敏从小到大不但要接受父母严厉的管教,还要为弟弟洗衣做饭,工作以后工资也全部上交补贴家用。

为了逃离原生家庭,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她特别渴望婚姻。

在朋友的介绍下,跟现在的丈夫只见过两面,苏敏就毅然走进了婚姻。她以为这场婚姻是一场救赎,没想到却是她后来30多年最大的枷锁。

现实中有很多女性都跟苏敏一样。

由于原生家庭是个苦海,就想抓住婚姻这块浮木,认为结婚后就可以卸掉肩上的重担,就有人免自己惊,免自己苦,免自己四下流离,护自己周全。

殊不知婚姻不是避难所而是修炼场,让人在鸡毛蒜皮中历经磨难。丈夫也不是驾着七彩祥云来救美的英雄,不但不能遮风挡雨,反而可能带来风雨飘摇。

结婚33年来,婚姻带给苏敏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压力。从原生家庭到婚姻,就像“从一个隧道进入另一个隧道,昏暗、无声、压抑。”

不仅没有人对自己知冷知热,反而变成一个逆来顺受的免费保姆。不但包揽了家里洗衣做饭的全部家务,还要时时考虑丈夫的喜好。

即使这样,也没有换来丈夫的一丝真心。丈夫不仅在金钱上限制她,还要在精神上折磨她。

婚后不久苏敏就怀孕了,原本以为生了孩子后,淡漠的夫妻关系能得到改善,但她和丈夫依然像生活在两个世界。

女儿小时候一家三口去逛街,苏敏和女儿走在前面,丈夫则一个人跟在后面;

苏敏30岁时和丈夫便进入无性婚姻,女儿上初三寄宿后,两个人干脆分房睡。后来女儿结婚生小孩,夫妻俩必须在一个房间,就买了个上下铺;

不仅如此,两个人的衣服鞋袜都是分开摆,一点夫妻的样子都没有,就像一个屋檐下的两个房客……

结婚前两年,苏敏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全职主妇,每个月都要手心向上跟丈夫要生活费。

丈夫给钱特别小气不说,还把一笔笔小账算计到骨子里。

这样的日子让苏敏憋屈至极又倍感羞辱,于是她做裁缝、扫大街、送报纸、当超市促销员,想方设法自己赚钱自己花。

没想到精明的丈夫干脆实行了婚姻经济AA制,苏敏虽然买菜做饭洗衣打扫,但连一分钱都别想花到丈夫的。

无论是用丈夫的医保卡买了75块钱的药,还是用了丈夫绑在ETC上的卡支付了81块钱过路费,丈夫都铢锱必较。

我不赞同男人不为女人花钱就是不爱她的说法,有些男人是因为经济拮据,有些男人源于天性小气。

但如果像苏敏丈夫这样,连一分钱都不愿意为妻子花,说明在他眼里,这个妻子连一分钱都不值,他是一点都不爱她。

亦舒在《喜宝》中写道:“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可惜,苏敏在丈夫那里感受不到一丁点爱,也得不到一分一厘,丈夫带给苏敏的,只有行动和言语上的暴力。

33年的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苏敏已经能够根据丈夫的表情,揣摩出他下一秒的行动。

一旦丈夫要发火,就会瞪圆双眼,一旦丈夫“把眼一瞪”,接下来就会摔东西,苏敏便少不了被拳打脚踢。

有一回,丈夫甚至抡起一把椅子砸到她背上,让她疼了好多天。

为了少挨打,苏敏在丈夫面前谨言慎行,但无论她如何谨小慎微,丈夫对于她语言上的挖苦、讽刺和打压,始终无处可逃。

苏敏亲一口外孙,丈夫说她口水有毒;苏敏跟孩子开玩笑,丈夫骂她不会说话;苏敏去参加同学会,丈夫当众说她精神有问题……

都说语言是最伤人的利器,有时候无需动手,只要上下唇轻轻一碰,就能让人万念俱灰。

密歇根大学的路易斯·维尔布鲁格博士和詹姆斯·豪斯博士研究发现,生活在不幸婚姻中的人,患病率会增加35%,寿命相比婚姻幸福的人也会更短。

在这种没有爱、没有钱、也没有自由的高压环境下,苏敏抑郁了。她经常头晕、头疼、不由自主流眼泪,不得不吃起治疗抑郁的药。

05 女人的幸福很简单

丈夫为什么不喜欢自己?

关于这个问题苏敏想了无数次,她怀疑是因为自己长得不好看,也怀疑过是因为自己不会说话,又怀疑因为自己生的是女儿,可惜她始终没有得到答案。

实际上苏敏不知道的是,一个人不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喜欢一个人也不需要理由。

当一个人喜欢你时,你做错了也是对的,做对了还是对的。当一个人不喜欢你时,你做对了也是错的,做错了还是错的。

一个人不喜欢你时,你生男孩也换不来他的一丝怜惜,一个人喜欢你时,你即使不能生育他也当你如珠如宝。

在苏敏的记忆里,丈夫唯一的温情时刻,发生在30年前,她生完女儿坐月子期间。

丈夫家当时养了很多鸡,苏敏跟丈夫说,”这么多鸡,也不给我弄一只吃“,丈夫竟然编了弹弓,打了一只鸡给她炖汤。

有一期《奇葩说》里,柏邦妮问了一个问题:“心里有很多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把它填满?”

马东回答说:“只要一点甜就可以了。”

苏敏的生活真是太苦了,以至于丈夫给的这一丝丝甜,就抚慰了她小半生。

其实,有时候女人要的真不多,要求的幸福也很简单。

不需要房子有多大,车有多豪华。不过是我做饭你洗碗,我烫了新发型你说好看,我累的时候你拥我入怀,陪我看场电影聊几句天……

06 没有爱但也不离婚

虽然这段婚姻漫长、孤独又压抑,但苏敏始终没想过离婚。

即使丈夫让她绝望到,拿起刀子对准自己的动脉和胸口就狠狠刺了下去,鲜血一下子就将衣服染红。

苏敏说,自己之所以不想离婚,一是为了让女儿有个完整的家,二是让女儿结婚时不至于被婆家瞧不起。

除了这些,她还有一些现实的考量,那就是钱。

房子是老公的,车子是女儿的,万一离婚了,一个月那么点工资只够解决温饱,哪有多余的钱去租房子。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有70%的夫妻根本不相爱,但仍旧搭伙过日子,维持表面的和谐。70%的女人,一是舍不得苦心经营的家,二是放不下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

苏敏就属于这70%的女人其中之一,但我认为她的内心深处,还隐藏着对丈夫不易觉察的爱。

因为没有哪个女人,会将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放在心上。

但苏敏牢记丈夫不吃辣,爱钓鱼更爱吃鱼,喜欢体育频道和新闻联播,知道他打乒乓球比赛赢了多少水杯,清楚他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

能忍受30多年只有暴力没有爱的婚姻,除了责任,一定还有感情的因素在。当初相亲时,现在那双瞪起来就要打人的大眼睛,也是让苏敏动心过的。

在视频里提到丈夫,苏敏依然会掉眼泪,想到自己还能自驾游,苏敏对丈夫居然还产生怜悯之心,因为她想到丈夫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只是一个女人,如果在精神上不依赖你,在经济上不依靠你,你还要让她饱受寂寞和孤独,时间长了难免由爱生恨。

07 女人最后才是自己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女人是什么?

最高赞回答是:女人首先是她自己,任何她成为的自己。然后,她可以是一个妻子,母亲,女儿。

《你好,李焕英》热映时,贾玲也说过“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首先是她自己”。

但这只是一个美好愿景,中国女人一直以来首先是一个女儿,然后是一个妻子,接下来是一个母亲,最后才是她自己。

每个女性都想先成为自己,但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让她们不得不做出牺牲。这是伟大的,也是悲哀的,更是无奈的。

只希望丈夫们能记住,无论李焕英还是苏敏,她们都有过青春美丽的少女时期,需要人爱,需要人疼,需要人理解。

对于苏敏这个瘦瘦小小,身高不过1米5多一点,没有多少文化,没怎么出过远门的家庭主妇来说,一个人自驾游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不仅要克服行车途中的种种意外,还要忍受夜晚孤身一人睡在帐篷里的不安。

如果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谁也不会轻易迈出这一步。

对于苏敏发在网上的视频,大多数人都给予掌声和赞美。

因为世界上不是一个苏敏,她代表了一个群体。那么多中老年大妈陷入“假靳东”骗局,就是因为她们跟苏敏一样,从年轻到年老都没享受过爱情。

苏敏之所以能在网上爆火,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因为她发的视频赶上了“假靳东”的热点,大众突然对中老年女性的感情产生浓厚兴趣。

一方面是太多女性禁锢与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被套牢在家庭的一亩三分地中无法摆脱,但又特别向往苏敏与世俗抗衡的魄力。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苏敏的所作所为不理解。

08 这一次为自己收拾行囊

中国人讲究家丑不可外扬,苏敏却在网络上毫无保留地宣讲家中丑事,认为她想出名想疯了,想赚钱都不知廉耻了。

他们根本不知道苏敏发视频的初衷,并不是出名博眼球,她只是压抑坏了,找个出口将积攒在内心多年的苦楚发泄出来。

这是她自我救赎的方式,发泄完了她还是要回去的,继续坚守自己的妻职和母职。

只是,现在的苏敏已经焕然一新了。

此时的她体验了“云深不知处”‘“风吹草低见牛羊”,懂得了“人生除了辛苦,还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家庭、孩子不是全部,你还有你自己“。

自去年9月份离家已经半年过去了,苏敏在决定回家的路上,接到了人生的第一支广告。

在那个名为《看见我们》的时尚短片里,苏敏一袭白色蕾丝上衣,弯曲的短发温柔地披在肩上,淡扫峨眉轻点红唇,和谭卓、傅首尔同框。

那句“我叠过73219件衣服,这一次为自己收拾行囊”,让大众看到了东方女性的母性光辉,也让大众看到了一个家庭主妇的成长。

很多人都说,接了这支广告后苏敏的经济更宽裕了。

但我认为除了钱以外,苏敏最大的收获是自信和胜利的快感。她在丈夫面前将不再唯唯诺诺,还会产生一种我也可以得扬眉吐气。

也许丈夫还是那个丈夫,但苏敏已经不是那个苏敏,她已经在山水间学会了放下,懂得了慈悲,找到了自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十五岁后工作不好找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