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百度找不到的问题工作是不是都是自己的问题呢???

我是2005年毕业的,偶尔来这里看看,不常灌水。今天来随意写下一些,如果对各位有任何的帮助,是我衷心所愿。

2004年的暑假,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艰难的抉择,究竟是考研还是找工作。凭良心说,如果我选择考研并不是因为我真得很想读书很想深造,而是我害怕接触社会,想再窝在学校几年。所以,虽然我非常不喜欢我这个专业,我还是决定做个鸵鸟,情愿去干我唯一最擅长的事情-读书。
现在想起来,当时太不了解自己。呵呵。我们寝室4个女生,两个决定考研并且每天早出晚归,整天也见不到人。我决定效仿她们,每天大包小包的拎着啃书。
不喜欢终究是不喜欢,2个月以后,我在镜子面前看到一个憔悴的自己,想起我这些日子以来的生活状态,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我没有本领过目不忘,我又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勤奋,我怕这怕那,天哪,忽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20049月,我很没志气放弃了考研。两个字,怕苦。

20049月,我在51job上填了我完整的信息,等待工作的降临。
2004
9月中旬,我的第一份实习经验开始了。。。

20049月中旬,一个很甜美的声音从我的手机传来,约我在徐家汇美罗城面试。我无比激动地。。真的是我比激动地。。。去借了正装,提早了半个多小时到。到了以后我才发现,是一家人寿保险公司。
那个面试我的经理居然是同济毕业的,有些人就是有这种魅力,寥寥几句话,就让周围的人围着转。像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轻易的,魂就被勾走了。在我走出那里的时候,我已经答应要留下来做做看了。
我没有考证,所以不可以接单,我就是在里面接触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接下来的1个多月里,我亲眼看到一群斗志高昂的人在没有任何签单以后是如何被经理骂的狗血林头。我也亲眼看到,上海滩上一些有钱人的嘴脸。
说实在的,以前我是鄙视做保险的人的,我认为他们素质低下只会粘人。现在,我对他们多了一份理解。并且,他们之中确实有就算是放到任何行业也光彩夺目的精英。

也许是看出了我不是这块料,一个月以后,我被委婉的驱逐了。呵呵。我是高兴的走的,走了以后还在徐家汇逛了一圈。第一次社会经历,让我很真实的触摸到了钱和人的关系。

200410月中旬,我迎来了第二次实习,我的一个同学的姐姐,在某知名相机公司做广告的,很急要找人来帮忙处理一个他们举办的赛事。一行找了好几个想我这般年纪的小孩,做的工作无非是更新数据库之类的。
我当时是抱着希望,最好做着做着就能留下来的。结果两个礼拜以后,赛事结束,我被驱逐了。。。我拿到了600多元钱,因为我是她弟弟的同学,她算是特别有待我,给我开了一份实习证明。
上面写得我是如何如何得好,呵呵,我当时心想,我有着么好?这么好你怎么不留我?!


2004
年的10月下旬,我迎来了最好一次实习经历,这次实习决定了我的工作。

大家都有这个经验,网申一般没用。我在51job上申请过n多网申,统统石沉大海。有礼貌一点地会给我回一封信,说我的资料已经到了数据库,他们会慢慢核对。。。
所以我真得确实没有印象,我曾经投过这一家公司。

某天早晨当电话通的那头传来,她是某某名气很大的公司的HR的时候,我确实是呆了。因为我根本不记得我投过什么职位。我一路支支吾吾的,居然她也没说什么特别的,最后报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址,叫我明天去面试。
我挂了电话以后想,这种公司我是肯定没戏的,那就去一次算是锻炼一下我的抗打击能力。2天面试,没有程序考卷,没有英语面试,什么都没有。两个经理坐在会议室里面,一个在打电话很忙的样子,一个笑容可掬。那个笑容可掬的就问了一句话,你在XX公司(就是那个相机公司)实习过对么?
OK, 
就是你了,我们这里时薪10元钱,三个月,有问题么?没问题。好,明天来上班。走出去的时候我彻底晕。
接下去的日子我不太记得是怎么过的,就是每天很忙,我就是一个小秘书,什么打杂的都干。

我一直都认为,大公司的门槛很高很高。牛人中的牛人才有机会进去。我也一直认为我不是牛人,所以我莫名的对里面所有的人产生敬仰之心。做事异常小心。就是复印个文件,我也要核对n次才敢拿去给他们看。
如果被他们抓到了什么错,我会难过半天。。。我心里想着,我是绝不奢望能留下来。不过这里的经历对将来找工作会有帮助的,说出去也好听。呵呵

我身边的人变化的也很多。感觉有很多人一夕之间长大,
22
岁之前,我一直觉得学校就是社会,除了食堂的大妈偶尔会摆脸色给我看,没有人会轻视我。我是家里受重视的小孩,一路顺顺当当,一直坚信读书是唯一的路。我到了22岁才明白过来,我真得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2004
年冬天,他们到同济来做宣讲,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根本就没有要招这么多人。可是即便如此,场面还是摆得很大,一幅要招几百人的腔调。我冷眼旁观着,心里想,何必呢,知道你钱多,别来玩弄我们这些可怜人啊。

居然有人叫我,我在公司里不经常能见得到的高级经理。他冲我笑了笑,你要应聘不需要到这里来啊,明天到我办公室来好了。我愣了半天,头一次晚上很没面子的失眠了。原来,我也并不是那么差?!
2天出了办公室以后,我忽然感慨万千,我想在这里说,你的努力,千万不要担心没有人看到,如果让你去做很小很小的事情,千万不要认为不屑做,大材小用,
你的价值,点点滴滴的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面体现出来。

200412月底,我签好了三方协议。

20041月中旬,我面前堆了一大堆的应届生考卷,需要我对着答案批改。我亲眼看到我的同事们是怎样对付这些考卷的-只看答案,还看一下字迹和学校,然后了事。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并不是你不优秀,往往差那么一点点,你就和别人走了不一样的路。所以各位如果谁笔试被刷下来的,千万不要气馁。关于笔试的问题我发过帖子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洋洋洒洒才发现写了很多,我没有什么文学功底,好像没什么中心思想。
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我想说,很多失败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有的时候就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你怎么知道接下来埃到你的选择不会比你失去的更好?所以,请平心静气的对待埃到你的任何一份工作,你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也许就一点也许早一点。

2005年7月,正式加入,
我被分到了一个项目中去,我对项目这个名词没什么概念,貌似就是一份大一点的作业吧
我的leader是个严谨的中年人,
我见到隔壁桌的同事开着MSN和QQ, 于是很没志气也在自个儿的机器上开了。。
在leader分配完任务以后,问我有没有问题,我很诚实的回答,时间不够。
当时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别人开msn就没事,我就要挨骂?
为什么我说实话也不行?也要挨骂?
第2天早上来打开电脑,outlook里面有一封很长很长的信,是leader写给我的。
他罗列了一长串我身上的毛病,比如不应该工作场合用聊天工具,
不应该在办公室吃早饭,
分配的任务应该尽力去完成,确实有困难再提出,不应该一开始就推托,
他说,我是刚毕业的人,是一张白纸,在一开始就不应该有污渍,这样将来才会越走越好。希望我不要怪他。
那天,我把自己关进厕所大哭,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到哪里都乖巧的人,真的,从来也没有人会挑剔我这么错。
今天一个职位很高的人,一个和我接触不到几天的人就一口气说出了我身上这么多弱点,并写这样一封长长的信来告诫我,简直让我受宠若惊。
一个人的优秀,不只体现在这个人本身,当他有本领让身边的人惭愧,并且因此而努力的时候,才不愧为精英两字。
自那以后,我对工作有了另一番见解,也慢慢开始会留一个心眼,观察身边的人是如何展现Professional的一面。
小节,是体现一个人各方面的表现。
2005年8月,我第一次加班到深夜
因为带着隐形眼镜,晚上不停的流泪水,时间太久,几乎带了一天了。
加班是件新奇的事情,以前听人说四大有多么多么恐怖,加班有多么多么厉害。
每个人做事情有他自己的底线,有些人觉得做到80分不够,100分达不到的话至少要95分。
于是,加班成了自愿的事情,其实没有老板在你背后指着说,你,给我留下来加班!
真的没有,但是就是到10点多,仍然有很多人迟迟没有回去。
上海的生活压力大,不努力就不会加工资不会升值,你想要混日子也可以,但是看到别人的幸福生活,难道不会懊恼想当年我再努力一点点再一点点,今天就会比他更出色了?
所以这里的人,加班很正常。他们的背后有妻有子有沉重的房贷,这一切不见得为了老板,只是为了自己,这个理由已经很充分了。
被剥削?奴性?不,这里根本没有愤青,愤青在真实地面对生存的压力之后,我想也会变平和的。
你的底线是多少,做到多少分?
我做不到100分,但是我愿意尽力做到100分。
2005年8月底,我拿到生平第一份工资,
我咧着嘴乐了半天,真的,看到卡上多了这么多钱,无比的兴奋。
于是,第一个月的钱,我全部捐献给了各种商人。
第一次感觉,有钱真好!
做学生的时候看到稍微贵一点点的东西,是绝对不敢染指的。
我很没气质的想,工作为了啥?不就是为了买起东西来豪气一点么?
2005年9月,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幸运。
9月的时候,进来了一个复旦的实习生,据说编程很强,还有口译证书,
进来做什么?打杂的。。。
由于年龄相仿,我跟她很投缘,于是我鼓励她要好好干,机会无处不在。
她真的很厉害,就是那种跟你说几句话,你就能从她散发的气息中感觉出这是一个聪慧的人。
2个月以后她拜托我去询问leader的意见,看她是否有机会留下来。
leader很简单的说了一句,不好意思,今年不招人。
我身边的同事偷偷拉着我说,像这样的公司,招不招人招多少人,都是有计划有名额的。
他们并不在乎你有多优秀,多出色,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不需要天才,他只需要一些肯干,踏实的人。当然,你最好是这批应征者中最棒的,但是为了最棒的你而增加名额是不可能的。
实习生哪里都有,到处有人排队抢着做。他没有必要招成正式员工。
很残酷,当你觉得你的才华被这么多迂腐的条条框框给框住的时候,确实令人抓狂!
我不禁问,可是我当时就是做实习生然后转正的阿?
因为当时正好有人离职,人手不够。
呵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当自己意识到幸运多过于自个儿的能力以后,
复旦的那个小女生坚持着没有走,到了第2年春天终于是熬不住了,走了。
之后去了一家咨询公司,但愿她的路一切都好!
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你为自个儿糟糕的运气而懊恼的时候,
一定要对自己说,说不定,下一个坑会更好。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兵,我说话不大声,没有威严
我一定不是当领导的料。
所以当我被指定为leader的时候,挺激动地。虽然我的组员是外驻,呵呵,不是外驻也轮不到我管。
我这边的外驻都是我那年毕业的,大多来自于水产,工技大,上大等等。
偶尔会看到几个复旦交大同济的。
挑选外驻的时候是我一个人去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其中两个女生,
第一个是华师大的,说话特溜。感觉很精明的样子。
当我问她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她很直接的说,
你们这里的人工资待遇怎么样啊,
你们是不是配笔记本的阿?什么牌子的阿?
你们通常加不加班啊?加班给不给加班费阿。。。
第二个是水产的,看说话的样子,不精明也不很聪明。
可能是受前一个人的影响,我一上来就说,我们这里可能会加班。
她连忙一个劲儿的点头,没问题的,我经常加班的。
当她准备交卷的时候,又前后扫了一遍,然后递给我
卷子上字迹工整,在答不出的题目上写了几个字,抱歉,真的不会。
短短的几分钟,我便决定就是她了。
我从来都是被面试的人,当我今天坐在面试者的角度看待被面试者的时候,
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面试的时候忽略的,
你流露出来的你身上的特质。
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来说,别人没有时间来了解你这个人有多么讲哥们义气,有多么见识广博,有多么善解人意。
这是门学问,我们共勉。
项目中来了一个新外驻,同济的,
在这么多外驻中,她的卷子得分最高,面试的时候也表现最好。
我心想,那是,这是咱们学校的呢。呵呵。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各方面表现是最好的,
有一次我偷偷问他,为什么会进那个公司?
他很腼腆的说,呵呵,大学四年天天打游戏,醉生梦死。
到了大肆了才发现自己什么证书都没有,什么都不会,极点又低。
但是心高气傲总觉得自己有才华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结果到了6月份,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随便找了一家公司,就是现在的公司。
工资1000来元钱,现在涨了一点点了。
现在还是打游戏,不过没有以前那么疯了,毕竟还是要努力啊。
最近正在张罗着跳槽,希望会有好消息。
2个月以后,他在msn上告诉我,他进了ebay
我很高兴,走了一小段弯路以后,金子终于还是发光了。
所以你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这是我坚信的。
说到游戏,我想这里的男生们一定很委屈,
你们女生就可以沉迷于化妆品和衣服的世界里,我们打个游戏找谁惹谁了?
确实是,游戏没怎么样。正常娱乐嘛。
但是你真的只是把它当作正常娱乐嘛?
如果你一天从挣开眼睛到闭上眼睛,都在打游戏,你还觉得这是正常娱乐嘛?

3。激情?我是个本地小孩,从小,老爸老妈就教导我,读书要考最高分,这样将来才能有出息。我的老爸老妈是那种天塌下来你都别管,只要给我好好读书就行了的人。我不才,最高分是不可能的,但是倒也不很差就对了。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要走出上海,现在想起来,上海的小孩被保护得太好,以至于觉得自己头顶上的这片天是最蓝的。选专业的时候我彻底晕了,说实在的我根本不知道那些老什子专业出来是干什么的。没有人告诉我,老师也不懂,他就只知道卷子卷子考分考分。

当我真正进入大学知道我接下来的四年将要学习什么的时候,真是很郁闷。但是当我知道,我的三个室友都是以绝对的高分考进同济并且被调剂进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把我所有的不满都小心翼翼的收藏了起来。外地学生的辛苦我是有耳闻的,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竞争这么残酷。
我的室友中,有一个高考的时候外语卷是满分的。她们每个人在考试上的建树都是厉害的角色,但是在面对专业的选择时,都跟我一样彷徨无知。最后白白的扼杀了潜藏在身上的特质。

我们这一行4个女生,最痛苦的事情并不是在于我们没有选到心仪的专业。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直到今天,我对自己的喜好也许有了一些轮廓,但却还是抓不住。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对什么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但是如果老师或者谁谁谁让你做什么,也还是乖乖的去做,做的质量也不错。仅仅这样而已。我的人生中似乎从未有过一次,因为内心而发的激情碰撞而努力完成一件得意的事情。不知道该说什么,22岁之前,我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不温不火。

现在我深深为此自卑,随着年龄的增长,深深感觉到没有激情的努力是绝对没有光彩的。也许你还不赖,但绝不出类拔萃。

我的公司里年轻的孩子很多,让我切实的感受到年轻的活力,我不能表达,当我见到一个大男生coding的时候居然眉飞色舞着的样子。我一直认为coding是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呵呵。
在看到一张张精神饱满的年轻的脸孔,长指在键盘上敲打怡然自乐的样子。我真地感到很惭愧。我偶尔也会问同事,是装的吧?写代码很开心么?他却不以为意:并不喜欢,不喜欢的人多了去了,但还是不得不做。因为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既然躲不了,那就坦然一点,去享受它。
很有哲理吧?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像我这般年纪的人说出的话。呵呵。也许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后悔了。当初是怀着多么沉重的郁闷读着这个专业过完我的大学时光的,现在想想我的郁闷全浪费了。

我偶尔会看到你们之中很多人,跟我一样在郁闷着自个儿的专业。我觉得大多数人都郁闷,呵呵。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把郁闷转化成别的什么吧。郁闷是会变成习惯的,既然一些事情不能改变,那就去享受它。
享受的过程就在酝酿着激情,但你拥有激情的时候,刚好你还拥有一个不错的头脑。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
4
。工资呵呵~~~工资是个敏感话题。我们这些小孩子理所当然的把工资当作为衡量自己身价的尺码。大四那年,每当有人签了以后,大家伙儿的问话都浓缩成了两句话:
哪?多少钱?是啊,钱很重要。当我偶尔去一下百盛,看到n百元钱的衣服仅仅是因为打了5折以后,n多人簇拥而上疯抢的情景,真是不由得感叹,钱阿,都是钱惹得祸。

2004年找工作的时候,我的心里想,给我2000元就可以了,住的地方嘛反正我老爸老妈暂时还没有赶我出去的打算,吃嘛,我一个人吃得也不多,
就是买买衣服化妆品就行了,反正我也不想存钱买房子,事实上我认为不靠父母资助,现在让一个年轻男生买房子娶老婆养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人既然生活在社会里,真的是不由得自己不去攀比和妒嫉。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当我在听到谁谁谁签了个n高的价之后,还是会身不由己的妒嫉。
当然我也只是自个儿生生闷气,呵呵。

那时候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话题,你说那个3200的好,还是2800的好?呵呵,工资成了公司的代名词了。
我不能免俗,当时如果是让我选,我一定是要钱多的了,说出去好听,我毕业工资3000多呢。

现在,我遇到了很多人,很多已经成家立业,小孩都满街跑了。加班的时候碰到他们心情好,会聊上几句,他们常常很感慨地说,他们当年毕业的时候,大学生是多么的值钱。我说,现在也值钱阿,只是钱增值了而已。
-XX
,钱是赚不完的,想要赚钱就不该做技术,做技术不会比做销售赚钱。也许你家门口卖牛肉面的阿姨也比你有钱。既然做技术又不想转行卖牛肉面或者其他什么的话,就不要在乎多1百元还是少1百元钱,其实没有区别。多1000元钱少1000元钱也没什么区别。但是4位数和5位数,那就有区别了。这是一个台阶,一个初级技术员和中级技术员的差别,对读书人来说,这是面子问题,能力问题。想要跨上这个台阶,来日方长。

不知道我转述的这一番话,对各位有没有启发?我想说,我们大家都在乎钱,呵呵,这个是没办法的。但其实我们这些理工科刚毕业的都是初级技术员,少一点多一点只关乎你一个月多吃几顿大餐,多买几件衣服。
就你现在的一点钱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那还计较什么呢?如果你想早一些突破下一个零的话,就不要太介意眼前的得失。不要为了谁谁谁比你多了几百元钱而耿耿于怀,咱们要竞争的,是几年以后!

5。研究生对研究生们,我怀着一颗敬仰的心。这是一条我放弃的路,对坚持到底并取得成功的人,我很钦佩。

我常常看到这样的问题,要不要考研究生?研究生值钱还是本科生值钱?正方观点自然是要考,一定要考!这年头本科生都不值钱了,没有个研究生学位怎么镇的住?反方观点是没必要,反正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咱有的是能力不需要靠文凭锦上添花。

我的见识并不多,以我有限的见识来说说看我个人的想法。我始终认为,只有人跟人的差别,没有学位与学位之间的差别。如果你是一个牛人,你本科毕业找工作会很出色;你读完研究生找工作会更出色。
如果你不是牛人但是是个勤劳的人,如果你不想读直接去就业的话,前景也会不错的;如果你想读研究生把自己造就成牛人的话,你一定会比本科更出色。如果你不是牛人但是是个懒惰的人,那我觉得你读了跟没读没有什么区别。你还是不要浪费你的时间了吧。很多人都会把找不到工作归咎为,
他们只要研究生呀,他们鄙视我们本科生。我倒不觉得如此,你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除非真的是只有专业的知识要应用非得要研究生的话,对他来说,学历低一些反而降低成本。
至于你所认为的硕士毕业比本科毕业多的那么一些钱,我刚才说过了,4位数和5位数是有区别的,除此以外,我们都是初级的,没有什么差别。

想读硕士的,我是建议各位读的,做技术嘛,多读点总是好的。但是希望各位不要太过耿耿于怀你的学历,不要把自己短暂的不幸全部归咎于你的学历。你的人生要走怎样的取决于你这个人。

写公号7年,终于拿出勇气,开启这个采访人间101种职业的“大项目”。

想要用最真实的人间故事,告诉孩子们也告诉我们自己,到底什么是工作,怎么才能得到好工作,怎么工作才能让我们过得更好。

今天是这个系列的第8个故事,一位“科学家”的故事。对前7个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

另外,千万不要错过今天的二条,这个“101个职业故事讲给孩子听”的栏目,每次推送都分两篇,头条是大家现在读的这篇故事。

二条会针对这个职业背后的“教育意义”写成孩子听得懂的故事,而且配有录音,适合播放给娃听。

感谢每个接受采访的真实劳动者,也感谢看文章的你们!

今年是Sherry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的第6年,我问她,你是科学家么?

这辈子能不能成为科学家呢?

她说,我不敢说这辈子能成为科学家,但也不会自卑到说一定不行。我就是个普通人,很普通,但科研真的需要大量大量的普通研究者做地基,才能撑得起一个伟大的科学成就。

就像我在报名表填的,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我知道,我在为了拓展人类的知识疆界而努力。

哇塞,我突然内心小激动了一下。今天我采访到了拓展整个人类知识疆界的伟大征途上的一块小地基,四舍五入一下,哎呀,我出息了呢(鬼脸)


科研工作,到底是种啥工作?

我吞了吞口水,问Sherry,人类认知的疆界,到底怎么拓展啊?大白话就是,你每天都干点啥。

Sherry哈哈大笑:总体来说我们就是填补空白。

比如说发现一些之前大家没有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是探索某些现象背后被忽略的机制,有时候也可能是反驳之前研究的一些观点。

具体到我的研究方向,是用遥感技术研究森林。大白话就是,用卫星给地球拍照片,找哪里有树,哪里有森林。

“看完能干啥?有啥用?”

“哎,这个问题,你可就真是问到科研工作的关键之处了。我们是带着问题去看这些森林的。”

科研工作的流程就是要先提出科学问题,再拆解科学问题,然后分析数据,发现现象,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假设,最后印证这些假设。然后把这个研究过程和获得的成果公之于众,主要就是写成文章。

在我们提出猜想和假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新问题,然后开始新的一轮研究。

我们大多数人会关注一个大的核心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比如,我的大方向是用遥感技术研究森林。

但是你刚才问的,观测森林得到数据有什么用,可能性就很多了。比如我一直研究森林它到底长在哪里,森林要什么条件能长得更好。

今年夏天热到要爆炸,大家都切身感受到了全球气温变化给普通人生活造成的影响,树木和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抑制全球升温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把森林生长的环境要求研究清楚了,就可能给未来的环保政策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成果。

“但具体到每天都干什么呢?一头扎进实验室,盯着卫星拍的照片一直瞅?”我问。

主要分两块吧,Sherry说,一个是在办公室做日常工作;另一个就是走进大自然,实地去看那些被卫星拍下来的树和森林到底都什么样子。


办公室的工作,也分两块:科研和日常行政。

科研本身,说起来就是:

1、学习学习,持续学习;

2、思考思考,深度思考;

3、用实验或者其他方式验证我思考的对不对,还需要学习什么……

学习,主要是阅读文献,就是到目前为止,我这个专业方向,还有相关领域,已经有的研究成果,又有哪些新的成果,我们的研究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所以需要持续学习。

另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那当然要跟上学好,才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自己的研究中啦……

光是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往大了说,要对整个陆地有了解,再大一点你要对整个地球了解,往小了说,也要学习植物学、动物学……只有你对整个系统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去解决你自己的科学问题。

我实在忍不住打断了Sherry:“让我喘口气啊,这么多学学学学学,我听得脑仁都疼了,难怪我当不了科学家……”

Sherry被我逗笑了,她说,真正去做科研的人,多半都是真的能从学习里得到快乐,否则,要一辈子都保持这么高强度的学习,真坚持不了。

能让Sherry脑仁疼的,往往是第二步思考和第三步实验论证对不上卯的情况。

比如有一次,她观测一个区域,结合各种数据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分析下来,都很适合树木生长,但卫星照片就是显示,在那里种树以后都死掉了。

这是为什么?Sherry开始了反复的思考、假设、论证、论证失败……再思考、再假设、再论证、再失败……

她还会跑到当地,去实地看看那些树,再问问当地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大多数人可能会以为,上面这些就是科研工作的全部了,但是Sherry自己,很想说说“日常行政”这块。

做科学研究,也是需要经费的,需要组织人、组织物质资源、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沟通、日常琐事。

每天都在电脑面前填各种表格、整理各种数据、申请项目、申请经费。项目开始进行之后呢,要按照规范不断地报告进度、整理财务报表,提交论文、进行答辩……

另外,科研工作忙起来真的是没日没夜,属于周期性的忙,有比较明显的波峰波谷。

拿我们课题组来说,刚进来的研究生几乎都是朝9晚10守在实验室,一个项目到了最忙的时候,全体组员不是996,也不是007,是根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

就算下班了,你满脑子也还都在琢磨这个事情,真到了一些关键时间节点,你就连自己的吃喝拉撒都没空管了,就一心一意科研,顾不上家庭。

当然,忙完了,又得从“科学真理的光芒”中被打回原形,赶紧张罗:发票报了没,陪娃读绘本没,家里的米买了没,车子的油加了没……


通向“科学家”的笔直成长之路

还没采访,我就想,这都中科院了,肯定是学霸啊。

但真聊了,才发现,Sherry的突出特点还真不是学习超级好,而是主意特别正,一条大道跑向光明。

小时候,父母在家里挂满地图,还经常带Sherry到处旅行,她的梦想就是走遍世界各地,看遍各种自然景观。

高中,因为父母工作涉及一些“遥感”方面的技术,Sherry觉得,用卫星看地球也太酷了,于是跟父母一讨论,高考选遥感专业。

Sherry说自己是运气好,没想到能考上了这个专业最好的一所大学。

我可真没在她的故事里听出“运气好”来,我听到的都是“规划”

学习必须好。大二就到行业相关的各种企业做实习生、管培生,深度去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

读研期间遇到一位海归导师,很乐于去培养学生们自己去发现科学问题,独立思考,她就觉得真的很有意思,探索的过程特别的爽……研二正式决定,要正式开始科研。

博士毕业,也去了几个大公司面试,但立马发现,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随后,就加入了中科院。

遥感其实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技术类专业,毕业做科研的,大概有三分之一,大量毕业生是直接进了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从谷歌(比如我们熟悉的谷歌地图)、到百度、阿里巴巴……大量的顶尖互联网企业,都要用到遥感技术。

国内最好的遥感专业毕业生,真去了互联网大厂,或者后续凭技术自己创业,那能拿到的薪水和现在中科院研究所给的一年30万,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身边,也还是偶有听说,有同行因为经济压力离职,放弃纯粹的科研到企业去,大家都有现实的生活压力,为了孩子,为了家人,这些她都能理解。

“我自己目前,够吃够穿,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我每天做的这些研究,离'伟大的科学成就'还很遥远,但我觉得,我不断努力,能够有一点点的突破,就能让我很高兴,很自豪了。

探索本身,真的就是让我很快乐很快乐的事。”


“你这个成长道路啊……”我开始犯愁了,“感觉笔直得吓人,重要的事都是早早就自己想清楚了,没什么波折,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参考学习呢。”

很多娃小时候,都会说,我长大想当科学家,再普通的爹妈,也都希望娃能爱上科学,但Sherry父母算是有技术基础,大多数人并没有,所以听见娃说“想当科学家”自己先胆怯了,不知道怎么办。

听了我这个疑问,Sherry觉得,有些影响,确实是父母带给她的,但并不是她自己“从小立志要当科学家”或者父母把她当成科学家使劲培养。

现在回想,会“爱上探索、爱上钻研”,可能是因为以下这些点。

每个人,都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Sherry的女儿欢欢,今年3岁半,我问她,科学家养娃是不是很笃定,一定也不慌张。

她说,才不是,慌张着呢!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小细节就不,真有太多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才特别喜欢大J小D这个公号。

“那你笃定的大方向里,是不是有一条,尽量扩宽孩子接触万事万物的兴趣,给娃更多的可能性,让她有机会找到自己的热爱呢?”

现在想想,我走上科研这条路,父母家庭给我的影响真的很大,而最早真的就是兴趣。

我是女科研工作者,往前是女博士,再往前的学理科的女生……这在有些人看来,是少数女性的选择,但是在我家是自然而然的,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你应该学理科。

但是从小就带我去看世界,让我看着家里的地图,给我讲他们的工作,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

“但你家父母都算从事理科相关工作,你自己就是科研工作者,你们启发孩子探索科学知识,当然是水到渠成,那普通人呢?”我问。

2、学会学习&深度思考

普通人也是每天得学习啊。

我觉得,科研的第一能力,就是学会学习,有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不是说单纯的要完成这项任务,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

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探索,新的发现,想去知道更多的东西,这都是可以培养的。

Sherry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保持对一切的好奇心,并且从中不断学习,变着花样提问的本领,这不是每个娃都有么……赶紧问她,科学家怎么搞定娃的“十万个为什么”。

“娃提出一个问题,我不会直接告诉她答案,会先反问他,你觉得是为什么呢,然后娃会天马行空提一堆答案,有些可能听起来不太靠谱但是确实非常有意思的,之后我会鼓励她一步一步接近可能的答案。

有时候会搜一搜科普视频,来看视频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旦提到视频,孩子们一定高兴得不行,看视频的时候,再发现一些小点子,引导她进入开心探索的这个过程。

在学习中发现新的学习,感受到探索的快乐,探索的爽,这是让娃和我们自己,能够坚持学习的关键能力。

还要说说深度思考,这点我自己在科研工作里,体验很深。

我从成人的角度说,可能更容易说明白。

例如,大J今天的文章,提出了一个育儿理念。

如果是我关心的,我就先看清楚,她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理念。

她在文章里的应用场景是什么,除了这些情况,还有没有别的场景,尤其是我自己生活里的场景,也可以用这个理念呢?

再拓展下去,我会去找,还有没有别的类似的方法或者理论,也能解决相同问题呢?

Sherry说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刚开始我一直认为,我等“普通人”和她这样的“职业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差距是学习。

很多人可能大学毕业,甚至考上大学以后,就不再认真学习了,但认真再想想,社会现实其实每天都在逼迫着我们学习。

想要活下去,往上走,每天都还是得学点东西的。

但是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可能真的很缺乏,尤其是在快餐文化的冲击下,看短视频第一秒就要看到“刺激的,有情绪的,我认同的知识点”。

我们自以为每天都在思考,但是更多时候,可能只是“情绪和本能”被刺激了一下,刺激一结束,感受就消失了,没有真正地去“思考”一件事。

为什么Sherry的成长道路那么“一帆风顺”,为什么人生里那么多重要选择,她都“早早想明白”了,也许正是因为,她掌握并习惯了“深度思考”。

兴趣和思考这两个词,算是我们挂在嘴边的词吧。而Sherry反复说到的“逻辑”这个词,引起了我的兴趣。

第一次,我问她做科研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她说,第一是学习能力,第二是表达能力,但不是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故事讲得跌宕起伏那种表达,而是按照逻辑关系,把所做的研究讲清楚的能力。

第二次,我问她鸡娃么,3岁的娃报了哪些班,她说,英语和逻辑。

第三次,我问,这么小的娃就学逻辑,这是你们理科家庭的传统么。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说:

“对,我现在还能特别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我父亲跟我讲,你去解决一个问题,就像拎一串葡萄一样,你要拎葡萄那个秆,你把关键拎起来之后,整个葡萄是非常容易拎起来,秆子其实就是主体的逻辑,主体逻辑理清了之后,细枝末节再慢慢去添加,这样非常容易理清一件事情……”

不是每个父母,都想养出个科学家;但是每个父母,都想要一个能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规划得清清楚楚的娃,像Sherry这款的。

我问她,你是哪个年龄段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给自己做规划的?

她说是初中,有一阵子住校,自己有点管不住自己,从那以后慢慢意识到,我自己需要一个规划。

她还特别提到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考进大学就开始放羊了,而真正的人生差距,可能根本不是高考成败决定的,进了大学就放羊,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工作了找不到目标,活了半辈子,还是很迷茫……

这一切,可能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过,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规划。

欢欢今年3岁半,前阵子说想当老师,过一阵又说要当消防员。

“准科学家”妈妈Sherry和大多数妈妈一样,说,她以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我都支持。

“科学家哎,你自己的职业那么厉害,那么有光环,有职业荣誉感”我忍不住追问,“你真的不会期待,女儿也能做这份“厉害的职业么”?

你看,你就能说,我每天的工作都在努力为全人类开拓知识的疆界,哪怕只是一点点,这种职业认同感是:我的工作对全人类都是有价值的。

世界上,能有几个职业,给人这么直接的荣誉感呢。

Sherry说,她日常工作里是真的没有那么强烈的“荣誉感”,就是很普通工作,普通生活。

当然有自豪的时候,比如,Sherry有一次去野外在西藏考察,女儿幼儿园的老师联系她,请她给孩子们讲讲,西藏考察都看到了什么。

她突然觉得,原来真的有人关注科研工作,还挺自豪的。


她们团队最近的一个研究,经过5年的打磨才做出来,过程当中,跟国内外的各类顶尖科学家团队不断的讨论,然后不断的在完善她们的假说,最后说服了大家,得到了科学家们的认可。

尤其是最后,有一位在这个研究领域内的泰斗级别的教授,评价说,她们的研究可以说提供一个全新的范式。

研究论文,后来发表在nature杂志(全世界最厉害的学术期刊)的子刊上,其实当时会觉得特别爽,就觉得这么多年努力都非常值得。

这就是那个5年磨一剑,发了nature子刊,获得各国研究者认可的项目成果文末有链接(我虽然看不懂,咱读者里可能有高人啊)


从来不发朋友圈的sherry妈妈,专门为女儿的这个成就,发了一条朋友圈。

那个瞬间,Sherry也感到了认同感。

每个孩子小时候,可能都说过自己要当科学家,因为大人们告诉孩子,科学家是很厉害,很值得骄傲的职业。

但真的踏上了科研之路,Sherry说,光环和荣耀感无法支撑一个人走过漫长人生的每一天,因为绝大多数时候,科研是枯燥的,繁重的。

但假如,我女儿也有一天,能体会到,学习本身就很快乐,不断地探索未知,这个过程就很爽,那么,我不引导,她也可能会走进科研的大门。

采访完Sherry后,我们团队小伙伴们都沉浸在兴奋中。《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它的子刊也是影响因子很高的。

有个小伙伴不断感叹,自己竟然离在《Nature》子刊发表过论文的大神那么近。

这期采访完,我自己在笔记本上写了四个关键词:学会学习、深度思考、表达逻辑、主动规划。

如果你想看更多职业介绍,可以点击文章开头#大J职介所,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职业,欢迎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和我们联系。

愿意参与我们采访的各行业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