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市在修四川有几个方舱医院院吗

网上有个段子:你试试看组织你们家亲戚去武汉旅游一次,看看需要多长时间?

2月4日下午2点,一支由46名队员、6辆装载物资的大型移动车组成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从华山大道正式开拔,以整建制移动野战医院的形式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线。

从接到正式命令,到救援队抵达武汉高铁站,不到短短的24小时。如何做到?这24小时,发生了什么?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自即日起进入待命状态,所有队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不得离沪,做好随时派出准备。若有特殊情况,请与医务处报备。”

2月3日上午9点左右,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20余位队员的手机里陆续收到了这条医院发出的通知。

“收到!”“待命!”“领导,派我去!”“请求上前线!”

短短十分钟不到,医务处就收到几十条主动请缨的短信和微信。

除了先期已经派去武汉救援、正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医院发热门诊增援的,几乎所有人都报了名,这让医务处处长王惠英又心安了很多。

正式出征令到达,华山医院国家队即将开拔!

2月3日晚上8点半,医院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出征令。倒计时滴答一声开始快速转动。

当即,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院长丁强就召集包括副院长马昕、徐文东、靳建平、耿道颖,副书记伍蓉、总会计师周海平在内的华山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领导小组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救援队相关领导工作。

商量决定:由医疗副院长马昕任领队,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任队长,从管理与专业两个方面,保证这支紧急医学救援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这个关键时刻,紧急救援队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旗引路,党员冲锋。

8点45分,第二场紧急会议召开。医务、护理、后勤保障、装备、药剂、检验、院工会等所有相关部门,或还在加班,或立即返院,商议、筹措即将出征的人员、物资和经费。

一切都是未知。前期的准备工作做的越周全,后期工作就越能得到保障。

9点起,队员们陆续接到电话。

“去!”没有一丝迟疑,没有一个理由,每个人都是立即回复。短短1个小时不到,第一版出征名单就已确定。

这份名单既包括感染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心内科、消化科、骨科、普外科、麻醉科、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等临床科室的骨干,也包括医务、后勤、保卫等各职能部门领导与员工。医务处贾波、后勤保障部副主任王兵被任命为副队长,负责协调医疗队医疗及后勤保障各项事务。

同时确定的包括手术车、重症转运车、医技辅助车、生活车、水电车、物资运输车在内的6辆大型移动医疗救援车也将装载药品、检验检疫设备、防护用品、生活用品、食品,与救援队员一同前往。

所有的人员与装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满足“整建制野战医院”的作战需求!

领队马昕很喜欢做一个握拳打气yes的动作,给自己打气,也给队员们鼓励。

武汉前方情况怎么样?救援队抵达后具体做什么?医疗设备情况如何?防护条件怎么样?虽然他表现得信心十足,但实则未知事项太多。

但是,他相信这支队伍。

这支队伍,有过前赴后继在汶川震后工作100多天、以野战医院担负起当地60万民众医疗需求的经验,有过驰援菲律宾海燕台风、尼泊尔地震的海外救援经验,更有过无数次国内灾害救援的经验。

“从1907年建院至今,只要国家需要,华山人始终在救死扶伤的前线。有一种精气神,叫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战斗力和团队协同能力是在一次次战斗中积累的,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底气。”马昕说。

张继明教授知道自己第二天就要作为队长带着整个救援队上前线“打硬仗”时,第一反应是:压力很大。转念一想:确实应该我去。

传染病这场战役与救援队之前经历过的任何实战和演练都不同,最难的不是争分夺秒、冲锋陷阵,最难的是守住防线,寸步不让。对“死磕”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狡诈的“敌人”,张继明比旁人要熟悉很多。

自战役打响,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出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作为科室副主任的张继明就始终守在病房一线,与医护团队一起,开展医院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各项工作,守住华山医院的防线。

“这次出去,我专心做两件事情:一是让我们的救治流程更加合理,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队员。我们科孙峰医生与我一同出征,他也一直在一线。我们整个科室都是这支队伍的坚强后盾。”

出征仪式上,张继明队长代表救援队发言,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不辱使命,带着所有人平安归来。

医疗队副队长,后勤保障部副主任王兵,也是“老将”。汶川地震时,时任护士长的她与包括马昕在内的157名华山人一起,前赴后继奋战在前线,还写下过“中国人民是伟大与坚强的,灾区人民不需要眼泪,需要坚强、支撑、关爱和抚慰,我们要让灾区人民升起生存的希望、重见灿烂阳光”的誓言。

再一次穿上“战袍”作为副队长出征,她只说了五个字:责任与使命。

另外一位副队长医务处贾波,是华山医院这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外交官”和“事务官”。每一年,救援队大大小小的事情,救援、演练、人员召集、物资筹措,几乎全都经过他手,再熟悉不过。

有这两位“大管家”在,队员们知道自己会被“照顾”得很好。

接到出征电话时,急诊科党支部书记杨敏婕心里默想:终于要上战场了,激动!对于习惯快节奏的急诊医生,上前线战斗就是一种信仰。当然去!她一口答应。她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救援队演练,对于野战救援、大型救援车的“作战模式”很熟悉;一直在急诊,对新冠肺炎也很熟悉,自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一直在演练,时刻准备着。到了该履行使命的时候了。”

冯圣捷也是每年参加救援队演练的队员,这次他同样第一批报名上前线,就因为钟南山院士说:武汉需要很多重症医学科医生。“我是重症医学科医生,我是党员,我是年轻人。无论什么理由,我都应该去!”虽然妈妈不放心他,但看到他这么坚定,也只能嘱咐他注意防护。临行前,一百个放不下心的妈妈还追到医院,给他送了2双鞋套。

“每次都是我做家属,这次终于轮到你做一次家属了!”出征前,浦东院区手术室护士朱禛菁对她的爱人虹桥院区神经外科监护室陈裕春护士说。

这对“华山伉俪”在医院非常有名。先生陈裕春曾经代表医院出征菲律宾海燕台风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等,获得过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特殊贡献奖,英雄事迹广为人知。作为“家属”的朱禛菁自然也常常被大家关心。

“这一次我在忙,半小时没来得及看手机,她就抢先报了个名,还不肯告诉我!” 陈裕春说等到他回过神来报名时,却被护理部副主任郎黎薇告知:“你们家名额已经满了!我们征用一个就够了。”

“以前她就忿忿不平每次都是我去,这次她终于得偿所愿了……我就是很不放心啊!平时在家里事情都是我做的,总是担心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要我说还不如我去呢!不过我也不好太打击她不是……算了算了,她也参加过国家红十字培训,有证书,工作能力还是很强,我要相信她。”陈裕春自我安慰。

出征前的培训会上,曹晶磊护士是顶着满脸碎发出现的。

“怕到那里不好打理。可是理发店都没有开,灵机一动,就call了医院专门给手术病人理发的查丛峰师傅,他二话没说赶到了我们病房帮我剪了短发,还坚决不肯收我的钱,说这样他也算能为前线做点贡献了。”她说一大早就被“暖”到了。

护理部主任助理黄莺对曹晶磊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很不放心,反复和她确认能否出征,她说父亲很支持她,说她这种情况是一定要去的,还陪着她打包完了行李。

出门前,曹晶磊唠叨老父亲:你出门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有问题给我的同事们打电话,千万别怕麻烦。

7点多,刚到医院的她就收到了爸爸手机短信“你到医院了吗?记得经常报平安。”想到还不会用微信的老父亲可能不能及时看到女儿在前线的照片,曹晶磊忍不住鼻子一酸。

普外科是临时增加的科室,出征培训课开始前5分钟接到主任钦伦秀教授的通知,陈进宏教授毫不犹豫答应并赶上了培训,17病房护士长李娟带领两名护士为他紧急准备出行用品,没有一丝耽误,下午立即跟着大部队出征。

徐瑾是门诊药房的负责人,资深药师,了解所有常规药品的配备和临床应用,对此次疫情的特殊用药也有很有心得。这次她代表药剂科“出征”,责任重大。但是让徐瑾没有想到的是,她要出征的消息竟然让自己28岁的儿子哭了。

“太意外了啊。这么大的人了啊,平时大大咧咧的,原来这么舍不得我啊,我心里还得意了一下。”

徐瑾说,他的儿子和爱人都说要来送她,被她拒绝了。“等我回来的时候,你们来机场接我凯旋吧!”五十多岁的她笑起来嘴角飞扬。

沈全斌是华山医院后勤保障部动力维修科的一员大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水电工”。回忆起上次出征,他感慨道:“正好12年啊,一轮。”

08年汶川地震以后,他在四川绵竹市兴隆镇和九龙镇,配合奥地利、西班牙救援队,开展饮用水净化工作,与队友一起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支ERU紧急治水队,为灾区人民筑起了生命安全的屏障。此次野战医院整建制出征,一切未知,可能需要应付各种医疗设备巨大的能源消耗,需要运行水净化系统,需要在野外保证用电、用水安全。

谁来保障?他当仁不让。人高马大的他和爱人也是“华山伉俪”,爱人在急诊一线抗疫大半个月了。

“保安大帅哥”是队伍里另一个可爱的群体。从战役一开始,他们就和医务人员在一起,测体温、做解释,不厌其烦、不辞辛劳。这次出征,他们中有几位是因为“工作太优秀”被保卫处负责人贾明昊从岗位上临时征召才开始整理行李的,有些连换洗衣服都来不及多准备,但毫无怨言。“我是党员,当过兵,出征就是打仗,听命令,讲政治。”保卫处卞凌俊说。

那一晚,很多队员都说“躺在床上,却无心睡眠。”

报名出征和马上开拔,感觉还是不一样的。牵挂、羁绊和担忧一下子都会多了很多。

“不去想太多吧。列出清单、一样样勾掉,压力就释放掉了!”这次“受命”任救援队临时护士长的卫尹说了她的办法。

“03年SARS的时候,我还在医学院读大三,现在可以冲锋在前了,很自豪。事情总得有人做,总得有人往前冲。以前我们的前辈替我们往前冲,现在轮到我们了!”她说。

不眠之夜:物资!物资!还是物资!

随时要出发,这个不眠之夜,不仅仅队员感到压力,“大后方”物资调度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完全来不及担心自己啊。从昨天开始到现在没有停过,医院要‘开张’,检验的仪器设备肯定要马上到位,不然其他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医生的防护也无从谈起。”检验医学科蒋浩琴医生说。经过与科室领导一起评估、协调,最终,包括两台全新的血液分析仪、C反应蛋白检测仪以及各类血液分析仪试剂,各类试剂,咽拭子,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等在内的几千份物资都被列入了检验科的“援鄂物资清单”。出征前一个小时,检验医学科关明主任还和她一起在清点、打包。

药品是另一类重要物资。从“抗疫”开始,药剂科钟明康主任就在科室内部成立了抗疫工作小组,协调各类药品发放。因此,此次出征,仅仅用了12小时,最重要、最急需的药品,包括一般抗病毒药品,抗菌药物及增强免疫的药品,都已经被一一锁定、造册,送上了即将出发的移动救援车。同时,医疗队还携带了各类消毒品、75%酒精,可用于室内、衣服的消毒。

“非常时期,防护用品是重要战略物资,很紧张,但这些上前线的医疗队员还是得到了医院最好的‘照顾’,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口罩都准备充足了。”装备科张雷副主任说。

一夜之间要筹措四十多人的生活物资,让后勤保障部赵毅峰“头疼”,“主要是两大类。一是生活用品。当天晚上,我们就从给医院提供棉被的公司那里筹措到了60套被子,枕套和枕芯。第二类是食物,包括即食类的食品,比如火腿肠、八宝饭等;补充营养的食物,酸奶、牛奶等,另外考虑到可能长期要在那里,还准备了很多生食,大米、蔬菜、挂面,让我们的大厨在救援车上能为队员们‘开个小灶’。”

一夜之间哪里筹措得到那么多物资?

除了强大的营养室,幸好,医疗队出行得到了很多医院外委服务方的支持,包括农工商可的超市,医院对面的小食店,爱心企业,一听闻消息,都是连夜把大量的食物,连柴米油盐酱醋都送到了医院。

“一夜之间那么多物资,都是‘赊’的。还有很多物资公司都明确说免费捐赠给医院支援武汉抗疫,算在爱心捐赠,坚决不收钱。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众志成城,大概就体现在这个时候。”他说。

“很多爱心企业也从工会这条线送来了很多的粥,牛奶,吃的用的,说是爱心捐赠。”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说。

检验,药品,设备,防护用品,生活物资……旁人看来这里的夜晚静悄悄。实则却在争分夺秒。

一大早,大部分物资都已经到位,等着装车了。

行前:时间再紧也要做培训,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2月4日,早上9点半,12楼会议厅,行前培训。

张继明教授、王惠英处长、院感科金嘉琳副主任、张雷科长分别结合近期情况,从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以及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医院感染控制、自我防护等各个方面对当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同时也对队员们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虽然大家都是专业人员,但毕竟从事的领域和工作方向不完全相同。传染病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对于医务人员自我防护以及流程、制度要求非常高,甚至于是决定成败的。所以我和领队商量后决定,时间再紧也要做好全队的培训,绝不能让我们的队员打无准备之仗。”张教授很坚持。

此时,队员们的心里更踏实了。

培训结束后,队员们各自领到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深红色“战袍”,以及一枚印着着CHINA Health和“华山”两字的徽章。

别上这枚徽章,就代表了华山。穿上这身衣服,就代表着国家。

此刻,每一个人都斗志昂扬。

出征仪式: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召之能战、战之必胜!

下午1点30分,出征仪式在12楼会议厅举行。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毛颖及华山医院全体领导班子、科室领导、科室同仁全都赶来为勇士们壮行。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你们挺身而出,向你们致敬!”“希望你们不忘初心,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同时也一定做好自我防护。”“你们的家人,学校党委、医学院党委、医院党委都会关心好,请大家放心!”焦扬代表复旦大学党委、全体师生向这支英勇的队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袁正宏嘱咐队员团结协作、科学防治,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队伍、引领队伍。

桂永浩和丁强向救援队授队旗。

出发前,紧急救援队临时党支部成立。邹和建书记宣读成立赴鄂紧急医学救援队临时党支部的决定,由马昕副院长任党支部书记,贾波、王兵、杨敏婕、卫尹任支部委员。

临时党支部书记、领队马昕副院长带领队员宣誓,队长张继明发言,一致表示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战胜疫情,平安归来!

现场,全体成员举起右手,大声许下铮铮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救死扶伤、华山担当,护佑生命、大爱无疆,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召之能战、战之必胜!”

开拔:我们在上海等着你们凯旋!

2点20分左右,队伍从华山大道正式开拔。

“华山加油、复旦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大道上,救援车前,队员们的口号穿透人墙,鼓舞人心。

“加油!保重,我们在上海等着你们凯旋!”两边为勇士们壮行的领导和同仁叮咛不已。

科主任,护理部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与队员们一一拥抱,叮嘱,告别,祝福,依依不舍。

与此同时,救援队出发的视频、照片,开始在华山人的朋友圈刷屏。

“驰援武汉,华山国家队再出发!”“期待你们凯旋!”“勇士再出征,祝平安凯旋!”“向逆行者致敬!”“冬天就要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帐篷一架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医院救治系统!”“巍巍华山,为你自豪!”

唐山地震救援、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纵轴上,113年为国为民、奔赴前线的历史传承;横轴上,此刻所有华山人的关心、支持、祝福与众志成城。

每个华山人都相信,这个承载着光荣与使命的华山国家队,一定会得胜归来。

抵达武汉:奔向未知的战场

晚上19:45分,救援队抵达武汉高铁站。

往日熙熙攘攘,此刻安静异常。

今晨,张文宏称,他的这批同事们已在武汉方舱医院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他们与此前华山医院派出的上海首批医疗队成员肩并肩投入“武汉战场”。

他们赶赴的,是一个未知的战场。但大家都相信那句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影| 袁婧

11月25日下午,绵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11月24日0至24时,我市新增感染者62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新增病例已有序闭环转运至方舱医院隔离治疗;全市新增高风险区16个。其中剑南街道4个、紫岩街道5个、汉旺镇1个、孝德镇1个、玉泉镇1个、新市镇4个。根据疫情情况,风险区域的划分适时进行调整。

“自11月13日我市发现首例病例以来,截至11月24日24时,剑南街道、紫岩街道、麓棠镇报告病例较多,已划定高风险区297个,全市除高风险区外,其余为低风险区。”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鲜洪介绍,引发我市“11·13”疫情的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此变异株有传播更快更隐匿、早期不易发现等特征,容易造成扩散和外溢,已在全国多地引发了较大规模的疫情。

从流调上看,我市指示病例于11月10日到某酒店参加婚宴,于11月13日检出阳性,该婚宴目前至少检出17例病例,已成为本次疫情的“放大器”。而聚餐、茶楼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导致了病毒在全市各镇、街道的快速传播,传染人数较多、家庭聚集性、单位聚集性发病特征也非常明显。目前,我市疫情处于平台期,社区传播风险仍然较大。

鲜洪说,面对此次疫情,我市立即行动,落实快查、快管、快检等一系列措施,迅速管控风险点位防外溢,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及时开展扩面管控及流调,用最快速度切断疫情传播链。从11月13日起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做到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织密社会共同防控体系,持续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一鼓作气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人民解放军先进的野战“方舱医院”和牢记我军宗旨的官兵,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已经过实战检验和锻炼。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武汉市“方舱医院”一定能够发挥出特殊作用,成为抗击新型肺炎的中坚力量。

【本文为作者陈辉向察网的投稿】

【原编者按:2月5日新华社报道:2月3日晚,3所“方舱医院”在武汉开建,至4日早上,已搭起数百张临时病床。这3所“方舱医院”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洪山体育馆和武汉客厅,以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为主。】

“方舱医院”发源于解放军医疗机构,是解放军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在各种应急救治中也有广泛使用。“方舱医院”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

上世纪90年代初,解放军第一个野战“方舱医院”——首支应急保障旅卫生营在原北京军区255医院成立。

作为当年的新华社军事记者,我曾采访过全军野战“方舱医院”建设研讨会、我军第一个野战“方舱医院”、见证了我军第一个野战“方舱医院”紧急驰援四川、青海地震救援。本文将当年采访的文章再次与读者见面,以便温故知新,加深全面了解“方舱医院”在武汉市医疗救援中的特殊作用。

一、人民解放军野战“方舱医院”全景解析

野战“方舱医院”是解放军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应用与战时战场救护,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治中也有广泛使用。野战方舱医院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三部分构成的模块化野战卫生装备。具有伤员分类后送、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危重急救护理、X线诊断、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战救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功能。

野战方舱医院系统由21台医疗方舱、26顶卫生帐篷、2台发电挂车构成。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三部分构成的模块化野战卫生装备。具有伤员分类后送、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危重急救护理、X线诊断、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战救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功能。

可同时展开4张手术台 2张预备台 4张急救台,昼夜可完成75例伤员的大中小手术和危重急救处置;病房单元可展开100张床位,留治不宜后送和一周内能治愈归队的伤病员;技术保障单元可为医疗功能单元和病房单元提供医疗作业所需的医用氧气、负压气体、冷暖空调、工作用水及照明动力用电。

在绵竹展开的255医院新型野战医疗方舱

该系统既可按100张床位规模组合编配机动医院,也可剪裁复合、随机组配,以一个或几个功能单元或模块构成不同规模或形式的组合,完成相应医疗作业功能野外救治。

野战方舱医院正在铁路装载

该系统既能用汽车、火车运输,也可用船舶和大中型运输飞机运输。主要用于战时对伤病员的救治,也可用于平时灾害救援和应付突发事件时对伤病员的抢救和治疗。

卫勤作业方舱是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承担系统的卫勤指挥、内外有线无线通信、医疗信息管理和远程医疗。依靠有线信道建立有线话音和数据通讯,依靠无线信道建立无线话音和数据通讯;医疗信息管理由计算机局域网完成,系统内部可设20余个微机终端进行数据录入、查询,共享网络的软硬件设施;远程医疗可传输文本图像及视频信号。

舱内配备程控交换机、传真机、短波单边带电台、超短波电台、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工作站、打印机、扫描仪等主要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该舱为4m指挥方舱,内部分为设备操作区和办公会议区。

——急救方舱。急救方舱具有对危重伤病员实施抗休克、心肺复苏、通气等紧急救命处置的功能。

急救舱内,医疗队员正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急救处理。曾袁媛摄

系统编配2台急救方舱共4张急救床,每昼夜可完成30名危重伤病员的输液、输血、给氧、监护、除颤起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急救处理。配有急救床、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输液泵等主要急救设备。该舱为4m单面扩展方舱,展开时舱内面积达13m2 ,运输时将扩展部分收拢,即可用普通运输车装载运输。

手术舱内,医疗队员正在为一名胸腹联合伤的“伤员”进行手术救治。曾袁媛摄

手术方舱内部分预留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并配备空气净化系统。方舱运作时,方舱内部为正压环境,有效防止外部被污染空气进入舱内,确保手术区的洁净度。手术方舱具有对危重伤病员实施胸腔引流、腹部探查、开颅减压等紧急救命手术和早期外科处置的功能。

系统编配2台手术方舱,每台方舱可同时展开2张手术台、昼夜可完成75例大、中、小手术。舱内配有手术床、手术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吸引器、高频电刀等手术设备。该舱为双面扩展方舱,展开时舱内面积达19m2,收拢时外形尺寸与固定方舱相同,有较好的机动性,4人30分钟即可将舱体和设备安装完毕。

术前准备方舱主要用于完成手术伤病员的术前准备,并可实施伤病员主要紧急救命手术和早期外科处置。满足7 5例一昼夜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要求。该舱为4米双面扩展方舱,展开后舱内使用面积达19m2,配有手术灯、麻醉机、监护仪、吸引器等设备。

X线方舱承担通过伤病员的X线诊断任务,可对自行和担架伤员的头、胸、腹、腰椎、四肢进行曲立、卧位透视和摄影诊断。每昼夜可完成210名伤病员的X线诊断。舱内配有移动式C臂X线机、X线影像系统、明室洗片机等主要设备。

药械供应方舱承担系统的战救材、战常材、血液及输注液体的储存、供应及调剂处置。舱内配备有2台血库冰箱、4个药柜、6个器材吊柜和2个调剂台。

临床检验方舱承担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三大常规检验、血液、尿液的生化分析、PCR基因扩增、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舱内配有自动生化分仪、血气分析仪、电子血球计数仪、尿十项分析仪、基因扩增仪等检验设备。

生化分析每小时可检验标本20份以上,血常规、尿常规每小时可检验标本40份以上。该舱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干生化试剂及方法,不需要液体试剂,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检测速度快,但成本高。

——卫生器械灭菌方舱。

卫生器械灭菌方舱承担系统的外科器械和衣、巾、单的洗涤、烘干、灭菌、贮存任务。采用涮洗和超声清洗相结合的方法,每小时可洗涤4次手术所用的器械,每小时可洗涤、烘干5公斤衣、巾、单,每小时灭菌10公斤手术用品(平均4个手术包);可贮存200个一次性应用手术包。舱内配有洗衣机、干衣机、超声波清洗器、蒸气灭菌器等主要设备。

该舱为4m固定方舱,舱内分设洗涤间和灭菌间两部分,物品由侧窗或侧门送入,在洗净、烘干并打包后由间壁门上窗户送入灭菌间,灭菌后由主通道门送出,或暂存于无菌柜。

技术保障方舱承担整个系统各医疗功能方舱医用气似氧气、负压吸引)水、电、冷暖空调的供应保障任务。每台技术保障方舱可同时供应2台医疗功能号舱,系统共编配5台技术保障方舱,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医好功能方舱的舱室温度能控制在23~28℃。

留治病房主要承担留治不宜后送和一周内能治愈归队的伤病员。病房帐篷,全称为矩5拱一折叠式网架帐篷,主要供快速反应部队使用,其结构为网架式,主要特点是重量轻,稳固性强,能抗8级风压,展开撤收迅速,能在一分钟内把帐篷主体撑起。该帐篷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其展开使用面积为37.8 m2,配有自动呼吸机、508监护仪、输液泵、心电图机等设备。

上世纪90年代初,解放军首支应急保障旅卫生营在北京军区255医院成立。为使这一新型战役卫勤力量形成快速机动支援保障能力,迈开了自主研发建设野战方舱医院的步伐。

1996年,解放军第一代方舱医院研制成功,改变了野战医院以帐篷为依托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解放军大型综合现代化野战卫生装备从无到有的转变。2003年,解放军第二代方舱医院配发部队,它包括手术方舱、急救方舱、远程医疗方舱等14个野战医疗方舱。

地震伤员在解放军最新式野战方舱医院内得到及时救治

两代方舱医院的问世,带动了解放军卫生装备由单一向多元、由装备机动到机动装备、由独立分散向综合配套的历史性转变,有力促进了综合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野战方舱医院先后参加了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累计救治伤病员近9万人次,手术近5000台次且无一人死亡,接生新生儿百余名,被灾区群众誉为“生命方舟”。

截至2011年6月,解放军各大战区已有70%装备了野战方舱,预计2011年内将装备到解放军所有战区,实现解放军重大非战争抢险行动医疗救治的方舱化。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第三代野战方舱医院建设将在二代方舱医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拓展应用功能,提高技术性能和信息化水平,发展远程医学系统,增加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功能,实现全球通、全时通、动中通和高清化,突出机动力量部署的全域性、立体医疗救治的有效性、执行多种任务的组合性、野外独立生存的适应性、快速运输投送的机动性,确保有效发挥装备的综合保障效能。

二、我军战场医疗救护将全部实现野战方舱化

新华社石家庄2011年6月9日电(记者陈辉)记者从9日结束的全军野战方舱医院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为提高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我军将大力推动野战方舱医院的科学发展,全军各战区的野战卫勤保障,将全部实现野战方舱化,第三代方舱医院建设也即将拉开序幕。

据总后卫生部部长张雁灵介绍,上世纪90 年代初,我军首支应急保障旅卫生营在北京军区255医院成立。为适应这一新型战役卫勤力量形成快速机动支援保障能力,我军迈开了自主研发、自主建设野战方舱医院的步伐。

1996年“S95-100 野战机动医疗系统”——我军第一代方舱医院研制成功,改变了野战医院以帐篷为依托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我军大型综合现代化野战卫生装备从无到有的转变。

2003 年“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我军第二代方舱医院配发部队,它包括手术方舱、X光线检查方舱、急救方舱、远程医疗方舱等14个野战医疗方舱,可同时展开5台手术,昼夜可通过救治400名伤病员,一小时内就可以将野战医院开辟完毕,开始救治。

两代方舱医院的问世,带动了我军卫生装备由单一向多元、由装备机动到机动装备、由独立分散向综合配套的历史性转变,有力促进了综合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野战方舱医院参加了“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应急医学救援。2003 年抗击“非典”战斗中,第一代方舱医院发挥设备功能完善、便于患者隔离等优势,经受了抗击“非典”的检验;2008 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第二代野战方舱医院连续长途机动3000 多公里,经受了跨区远程、快速机动的检验;2010 年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方舱医院在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高寒地区连续工作数月,经受了高原高寒恶劣环境条件的检验。

汶川、玉树抗震救灾,方舱医院累计救治伤病员近9 万人次,手术近5000 台次且无一人死亡,接生新生儿百余名,日门诊量最多时达到700 余人次,被灾区群众誉为“生命方舟”。

玉树产妇塔拉顺利生下一名男婴

据悉,目前全军各大战区已有70%装备了野战方舱,今年内将装备到全军所有战区,实现我军重大非战争抢险行动医疗救治的方舱化。

总部有关部门向记者透露,“十二五”时期,第三代野战方舱医院建设,在二代方舱医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拓展应用功能,提高技术性能和信息化水平,发展远程医学系统,增加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功能,实现全球通、全时通、动中通和高清化,突出机动力量部署的全域性、立体医疗救治的有效性、执行多种任务的组合性、野外独立生存的适应性、快速运输投送的机动性,确保有效发挥装备的综合保障效能。

来自解放军总部、国家卫生部和全军各大单位的卫生部长、方舱医院院长参加了研讨会,相互交流了经验,观摩了255医院第二代方舱医院展示,并共同谋划了新一代方舱医院建设。(完)

三、我军第一所"方舱医院"紧急驰援青海地震灾区回眸

新华社唐山2010年4月16日电(陈辉、卢旭升)北京军区255医院"野战方舱"医疗队4月16日零时20分,从唐山采取铁路输送和摩托化开进,奔赴青海省地震灾区,展开医疗救治。

据护送医疗队前往灾区的某分部政治部副主任梁建民介绍,255医院是奉解放军总部命令,前往重灾区--青海省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结古镇进行医疗救灾。"野战方舱"医疗所由255医院和某独立汽车营抽组组成,共计176名官兵。

北京军区255医院野战医疗方舱实施远程医疗会诊

255医院"野战方舱"由检验、超声、X光等12个要素单元组成,具备检伤分类、急救手术、供应洗消等功能,信息化程度高,设备器材齐全,遇到疑难问题,还能与全军各大医院通过卫星联网,实施远程专家会诊。

野外快速展开后,能布设床位200张,昼夜通过伤员达400人,并能同时进行4台手术。此外,他们还携带有防疫车、被服洗涤车、运输车等装备42台(套),抵达灾区后能够很快展开一座野战化医院,及时进行医疗救援。

据统计,这支医疗队的176名官兵,有近百人都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255医院药械科药剂师张宏,是唐山大地震孤儿,2008年曾参加汶川抗震救灾,这次她又主动请战,成为了医疗队中的一员。

255医院根据震灾抢救的需要,配备救护力量,他们针对绝多数伤员是由地震造成的挤压性创伤的实际,调配的骨科骨干力量约占医疗队医务人员的1/3,将大大提高救援效益。

在方舱医院的手术方舱,医护人员在紧张地为伤者做手术。

255医院具有着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34年前曾经历唐山大地震,在当时自身死伤人员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在废墟上成立了第一支医疗队,救治伤病员3000余人,被国防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该医院野战医疗所官兵在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绵竹开设"野战方舱医院"进行救援,被灾区百姓称为"生命之舟",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完)

四、255医院“方舱医院”震区野战救护纪实

灾区人民的“生命方舟”

——记北京军区第255医院野战方舱医疗所

新华社成都2008年6月30日电(陈辉、王经国、卢旭升)汶川大地震后,来自唐山的北京军区第255医院野战方舱医疗所,先后救治伤病员16241人、收住入院447人、手术823例,抢救成功率达100%,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方舟”。

“32年前唐山大地震时,我院人员损失过半,我们经历了永生的悲痛。如今,灾区人民遇到了灾难。我们希望能把子弟兵和唐山人民的深情献给灾区群众。”255医院野战医疗所领队张建设说。

5月17日11时40分,167名医护人员携带全军最先进的野战医疗方舱从唐山出发,铁路输送紧急开赴灾区。

野战医疗所人员在抢救现场做好救治准备。

官兵们于19日17时45分抵达绵竹。下车后不到2小时,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野战医院呈现在绵竹新城区。

野战医疗方舱是我军最先进的第二代后勤装备,包括手术方舱、X光线检查方舱、急救方舱、远程医疗方舱等12个野战医疗方舱。

255医院院长刘建军说,野战方舱医院不受外部电力、水源等条件制约,昼夜可通过伤员400名、留治伤员200名,具备检伤分类、急救手术、供应洗消等功能,还可以进行野战医院与地方医院的适时衔接、野战医疗方舱的首次实战保障、远程会诊车多点对一点的专家会诊。

震后的绵竹市成为四川重灾区之一,有3万多名重伤员亟待治疗和转移。

“多收治一名灾区患者,他们生存的机会就多一分。”255医院副院长郑晓东说。为了抢救更多的生命,他们采取了人歇舱不歇的办法,同时展开4台手术,同时对4名重症患者进行监护。

使用新型野战医疗方舱,仅1天多,他们就收治、处理、转送患者310人

平均8分钟处理一名患者,创造了地震灾区抢救和转送处理伤员的奇迹。

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许多人每天休息不足5个小时。

但生命的奇迹,却在这里不断产生:12名高危产妇安全出院,167名重症急症伤员渡过难关,在井下被困196小时的矿工赖元平经紧急救治后被安全送至成都军区总医院,转危为安……

5月26日,绵竹市兴隆镇川木村孕妇韩静被家人送到医疗所。“当时胎儿脐带绕颈两周,情况很危急,必须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手术的主刀医生、妇产科主任杨晓燕说。

经过医护人员紧急手术,孕妇顺利产下一名5.6斤重的男婴,母子平安。为了感谢解放军的恩情,韩静夫妇给孩子起名“舱生”。

韩静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255医院还为这对母子建起一个绿色帐篷小屋。

“255医院承诺长期关心和照顾小震奥,并供养他直至大学毕业。”6月2日,在韩静母子出院时,刘建军院长郑重承诺。

“下一阶段,我们将把救助的目标放在恢复和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上。”张建设说,“作为一支从唐山来的部队,一支在32年前经受过地震洗礼的部队,我们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在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第255医院在自身伤亡三分之二的情况下,迅速建立灾区第一座抗震医院,先后抢救伤病员3000余人,被中央军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

在这次大地震中,绵竹市的医疗系统几乎全部瘫痪。

为了尽快恢复当地的医疗机构,255医院吸取了当年唐山抗震和小汤山抗击非典中建设医院的经验,与绵竹市人民医院成立了联合领导机构,启动了重建灾区医院的方案,并积极协调江苏省相关部门,无偿提供共建医院所用板房。5月28日,北京军区255医院与绵竹市政府共同举行了共建灾区军地抗震医院奠基仪式。

刘建军说,“这是灾区首家大型抗震救灾医院,床位800张、日门诊量达2500人至3000人,能够开展大型诊疗诊治、手术等工作。新医院的建立为当地群众在灾后重建的过渡时期提供医疗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灾区留下了永远的‘野战方舱’”。

“军地共建抗震医院,有助于满足灾区群众治病保健的需求,增强了我们重建家园的信心。”绵竹市市长李友成说。(完)

五、我军野战“方舱医院”也能接生婴儿

新华社成都2008年6月3日电(陈辉、卢旭升)全军野战医疗方舱首例剖腹产婴儿王震奥(小名舱生)2日晚出院,在四川灾区开设野战方舱医院的唐山255院院长刘建军拉着婴儿母亲韩静的手说:"医院承诺长期关心和照顾小震奥,并供养他直至大学毕业。"家境困难的韩静感动地连声道谢。

5月26日,绵竹市兴隆镇川木村22岁的村民韩静因胎儿脐带绕颈两周,必须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慕名来到255野战方舱医院。医院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唐其主任为其实施麻醉,妇产科主任杨晓燕亲自主刀手术,婴儿顺利出生,母子平安。为了感谢解放军的恩情,韩静夫妇给孩子起名"舱生"。

经过全面的检查,母子符合出院条件。昨天上午,医院医务人员为小震奥母子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送仪式,还派出专车将她们送到了家中。一下车,小震奥的父母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迎接他们的不再是一片废墟,而是一个充满着温馨的绿色帐篷小屋。

原来,医院了解到韩静的家在地震中倒塌,为了孩子出院后,能有一个较好的居住环境,他们与兴隆镇政府取得了联系,专门带领官兵对韩静家的房基地进行清理,平整出了一块40多平方米的空地,专门调来一顶军用住宿帐篷为其搭建了临时住房。

小震奥的父母感动地泪流满面,向陪同而来的官兵三次鞠躬致谢,一谢孩子顺利降生,母子平安;二谢解放军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三谢孩子上大学经济无忧。(完)

人民解放军先进的野战“方舱医院”和牢记我军宗旨的官兵,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已经过实战检验和锻炼。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武汉市“方舱医院”一定能够发挥出特殊作用,成为抗击新型肺炎的中坚力量。(完)

【陈辉,新华社原北京军区支社社长,高级记者,大校军衔,获新华社“十佳记者”荣誉。撰写出版了《世界王牌败兵录》《沙场淘金百战归》(上下册)《军旗下的铁甲雄师》、《军旅岁月拾零》(一至五集)等9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新闻和文学作品先后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赛一等奖、伊拉克战争报道奖、国家抗震救灾报道奖等50余个奖项,新闻作品收入国家语文课文。先后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获国防服役金质奖章;简历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作品被收入《中华文库收藏作品名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有几个方舱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