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能强:身残志坚好儿郎

2017-06-29 18:19
来源:
上海玉佛禅寺
近日 有两封信火了!
一封是《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
身患重病的学子请求带着母亲上清华
一封是《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清华大学暖心回复全力支持
两封信放在一起,感动了万千网友!
(向上滑动启阅)
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
我叫魏祥,男,汉族,现年19岁,家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定西一中高三毕业生。
本人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爸爸妈妈在我半岁、两岁定时先后奔赴定西市医院、西安西京医院,寻求专家为我手术治疗疾病,但两次手术病情均未见好转,身体残疾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身患不治之症,医治无效于2005年去世,留下年幼无知身体残疾的我和年轻无助的妈妈。
坚强伟大的妈妈在悲痛欲绝的日子里,不但没有放弃过对我细心无微的照顾,反而更加疼爱我,竭尽全力为我付出,并省吃俭用,除供我上学之外,她将少得可怜的工资多一分都舍不得花积攒下来,为我治病。于2008年6月,妈妈再次背着我踏上了北去的火车,寻求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我实施第三次手术治疗。1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我和妈妈相依为命,身心深受煎熬,我的身体几经折磨,痛不欲生,妈妈的精神频临奔溃,孤零零的她没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撑,可怜无比,更使我再次深感妈妈的艰辛不易与伟大。可是不争气的我,3次手术都未能改善我的身体状况,残疾依旧,且随着年龄增长残疾日趋严重。
钢铁般坚强的妈妈,擦干了眼泪,一如既往,风雨无阻背我上学。从小学、中学到高中,12年如一日,妈妈的背影穿梭于小学、中学到高中的大街小巷、校门、教室,好像她从来不知疲倦。12年的妈妈不仅仅是一名医院上班的护士,更是一位残疾少年求学路上的陪读者,守护神;12年的妈妈身教残儿志不残,历尽沧桑终不悔;12年的我竭尽全力,克服身体残障,刻苦求学,完成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今日以648分的高考成绩,给了我深爱的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同时也给了不断关心呵护我,鼓励我,培养我的各阶段的恩师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今有幸遇见举世闻名的清华大学老师,且有意备录我圆大学之梦,得此喜讯,我母子俩狂喜之余,又新添愁云,由于我的身体原因,无论我走到哪里,这辈子都离不开亲人的随身陪护,以照顾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妈妈为了陪我上学无奈放弃工作,仅有的经济来源将要斩断……在此,我恳切希望贵校在接纳我的同时,能够给我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仅供我娘儿俩济(栖)身而已,学生我将万分感谢!!
写信的魏祥是一位19岁的考生,因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等疾病,出生后生活即不能自理。2005年,父亲又因身患重症去世,留下母子相依为命。
然而他身处困厄而不消沉,以蔑视困难的坚强和自强不息的勤勉,活成了“令人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今年高考,魏祥取得了648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他在信中请求清华大学能提供一间“陋宿”,让自己和母亲居住,以使他顺利地完成学业。
清华大学的回信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向上滑动启阅)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亲爱的魏祥同学:
见字如面。
首先恭喜你即将来到清华大学,继续你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你写给清华大学的文章《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相信你早已具备了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我们代表清华园欢迎来自甘肃定西的你!
《繁星·春水》中有这样一首小诗:“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想来这句话应该符合你的童年记忆吧。在梦一般的年华里,却要承受含泪的记忆,这泪水不包含欢喜,不代表留恋。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你说“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我和妈妈相依为命,身心深受煎熬,我的身体几经折磨,痛不欲生,妈妈的精神濒临崩溃,孤零零的她没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撑,可怜无比。”只言片语,我们知晓你母亲道阻且长的育子之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你作为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歉疚。但正如你所说,今日以高分佳绩考入清华,就是给了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
邱勇校长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说:“我是1983年进入清华的。我知道,无论那时还是现在,能够来到清华上学都是不容易的,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同样,对于你来说,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相信清华,相信这个园子里的每一位师生,因为我们都在为一种莫名的东西付出,我想这应该就是情怀。党委书记陈旭老师也曾寄语自强计划的学生:“自强就要做到自主,大学能收获什么取决于自己怎么去努力。”所以也请你相信自己,可以在清华园里找到热爱,追求卓越。
读到你的来信后,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老师在该微信文章下留言道“魏祥同学已经报考我校。我校老师已经与他取得联系,为他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助!清华不会让任何一位优秀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确实,清华大学多有与你有同样经历的学子,在家庭经济与身体因素的双重压力下,依然奋发图强。他们或携笔从戎,守护家国平安;或回馈基层,在公益组织中施展才能;或致知穷理,夺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殊荣......
现在,你的情况受到了清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昨天深夜,邱勇校长专门打来电话,关心你的录取情况和入校后的生活安排情况;陈旭老师也请学生部门第一时间对接,妥善安排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也极力配合,在你被确认录取后会立刻开始资助。清华大学多位校友也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提出资助和协助你治疗的意愿,后续学校相关部门都会跟进落实。请你相信,校内外有足够多的支持,清华不会错过任何一位优秀学子!
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无论是生活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 与“情” 相伴。相信未来的你,也会和活跃在各领域的清华学子们一样,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
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魏祥同学和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关注和关心。在此,我们想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7年6月27日
清华大学给予了温暖的回复,那是慈悲的温暖,更是对魏祥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身残志坚的勇气和坚强的回应。
在生活中
还有那些与魏祥一样
不屈服于命运 努力生活的人们
河南焦作的朱志强,患有先天性腰脊膜膨出,下半身没有知觉。因身体原因,他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天上下学都要靠妈妈来背。
然而身体上的磨难并没有让他放弃生活,放弃自己。2016年,他以理科64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
今年已经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的矣晓沅,自幼因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也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完成了在清华大学的四年本科学习,而且还拿到了清华大学的特等奖学金!
2010级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朱晓鹏,一个来自湖南小山村的普通孩子,在经历了父亲意外过世,又遭遇突如其来的脊髓血管瘤,导致其左半边身体麻木无法活动。
他忍耐着巨大的疼痛的同时,不忘自己的梦想,积极面对生活,和同学一起创立了清华大学无障碍协会,竭尽全力的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更多的人。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
佛教也说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我们要看破、放下,随缘自在。
但这并不是要我们消极厌世,
苦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要学会接纳的能力。
当我们了知人生的痛苦,
更当不言放弃,勇猛精进。
他们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没有沉沦于这种天生的不公当中,
选择了与坎坷的人生对抗,
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也活成了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
玉佛禅寺观音殿
功德铜瓦助修缮
▲在上海玉佛禅寺此次百年来的大型修缮中,新建观音殿募捐的功德铜瓦,可手书善信姓名,如需寺院代写,请在地址栏标注“代写”。
▲请备注需要代写的姓名,每片功德瓦仅书写一位姓名或“姓名+全家”字样。
咨询联系
▲寺院客堂内设修缮办公室,欢迎致电或亲临垂询。
联系人:慧静法师、明照法师、曙东法师
地址:上海市安远路170号 玉佛禅寺 客堂
电话:62663668-1388
编辑
千江
图片
网络
责编
慧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自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