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下班后不回微信发工作微信需要回吗?


“下班也得紧盯微信”算加班吗?能领加班费吗?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算。
李女士于2019年4月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运营,次年在被解除劳动合同之后,李女士将公司告上法庭,其中要求公司支付她此前在公司任职期间的加班费。一审法院没有支持李女士的诉请,但是,二审终审改判公司应支付李女士加班费共计3万元。
在终审判决中,法院明确对于加班持更宽泛的认定标准,“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也直面了“隐性加班”问题。
法院认为,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提供劳动,不再拘束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地点、办公工位,对于此类劳动者隐形加班问题,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此外,从证据层面上,由李女士提供的《假期社群官方账号值班表》,能够证明公司在休息日安排李女士工作的事实,而且该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构成了加班。
对于这个判决,网友纷纷点赞,甚至表示希望老板也能看到这则新闻。
的确,当下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普通劳动者的直接感受却是上班、下班没有了边界感,“八小时工作”乃至996都模糊了,非工作时间里,车上、地铁里、逛街时乃至在床上、在洗澡时,随时随地,一通电话,一个微信群发,就让人瞬间穿越回到逼仄的格子间,回应甲方、改方案、找Bug、下发通知、上报结果……本来在下班时间,联系业务就已经占用了休息时间,但是还有很多公司还变本加厉地规定,5分钟不回微信、不接电话,就要做处罚。
劳动者的感受是有了手机之后,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办公,彻底取消了下班的概念。虽然,在线办家、在家办公成为很多职场人的真实工作形态,但是劳动法规和保护却没有像通讯技术那样快速迭代到5G时代,甚至很多规定还停留在前手机时代的“在工作单位+工作时间”才算是劳动的阶段。
比如,2020年大庆市城乡规划工作人员柴媛,因为疫情按单位的要求居家办公期间,不幸被闯入的犯罪分子杀害,对居家办公情况下的工伤,一度被市、省两级社保部门不予认定。这就是典型的劳动法跟不上劳动者真实处境的典型例子。
而这次判决中明确了两个概念“明显占用休息时间”“提供实质工作内容”,作为划分非工作时间里“业务”是否构成加班的标准。
首先,针对公司提出李女士只是在非工作时间里“简单沟通”的辩解,法院认为,根据相关“值班表”,单位在休息日安排李女士从事社交媒体工作,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这就是明显占用了休息时间。其次,法院认定,劳动者已经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就是加班,就应该付加班费。
中国劳动者是勤劳的,也是高度敬业的,没有像很多外国企业那样8小时之外绝不接电话、绝不回邮件。但是,用工单位也要有边界感,明白法定劳动时间的常识,机器可以24小时运转,资产24小时都在折旧,而人的法定劳动时间只有8小时,人不是机器,也不是资产,非工作时间里还要完成工作内容,这就是加班。道理并不复杂,也希望更多的劳动仲裁机构、法院能坚持这个常识。(澎湃新闻)

来源:
2021-11-16 07:56:10
导读 大家好,小品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老板发微信秒回好不好,老板给我发微信该不该秒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大家好,小品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老板发微信秒回好不好,老板给我发微信该不该秒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解答:1、
除了日常聊天功能,微信已经成为现代职场人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项目协作、同事沟通、领导分配等都在上面进行。
2、
反正我一天收到的微信消息不下500条。如果算上微信群的消息,估计有一万多条。
3、
作为一个免费的工具,微信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协作软件,很多人都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
4、
但是,一些小伙伴对于老板的微信是否应该秒回有很多顾虑和担心。他们害怕老板回来晚了会着急生气,经常害怕给老板养成习惯。想不到他们随时都能随叫随到,真的太难了。
5、
至于是否每秒回复老板的微信,我想特别谈几点。
6、
这要看老板找我是为了什么。
7、
是否每秒回复老板的微信,要看老板找我什么。我们先分析一下老板为什么给我发微信。
8、
通常,当老板来找我时,可能是:
9、
工作安排:给我分配工作任务。
10、
问题:问我一些问题,需要我的反馈。
11、
与工作无关的日常聊天。
12、
测试你是否在钓鱼。
13、
纯骚扰信息。
14、
至于情况4,工作了这么多年,听说下属都是很快就在微信钓鱼的奇葩领导,以此为借口,各种方式培养人。这种完全没有包容和同理心的领导者,真的不适合领导一个团队。
15、
案例五,如果是骚扰信息,就是4个字,尽快远离。
16、
复杂的是,说到情况2和情况3,是不是应该秒回?
17、
如果老板晚上10点给我发工作信息,我已经下班了。您想在秒内回复吗?
18、
原则一:既然看过,就应该回去。
19、
毕竟,我们不是老板。我们的角色只是一个兼职工作者。(悲惨)
20、
如果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微信,与工作无关,领导可能只是关心你,或者咨询你,回复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21、
如果是关于工作的微信,不回复吗?除非你不想工作。
22、
假设不回复领导微信,接下来会怎样?
23、
有两种情况:
24、
如果是急事,如果他看到你回复慢,电话会马上打过来;
25、
如果不急,他会先等,但电话会打到最后,因为事情还需要做。
26、
看回复信息的延迟,再给别人安排工作。
27、
事情紧急,电话会打过来;别担心,要么还给你,要么给别人。
28、
你在画什么?电话前一刻安静吗?还是想为别人做最后一份工作?
29、
少用这个小技巧比较好。当你来回走的时候,你最终会清闲。领导只会认为你工作不专心不积极。
30、
原则二:早归不如晚归。
31、
第一个原因,——,代表积极的态度。
32、
工作中,领导总想找人解决。如果最后非要自己做事情,早点回复信息,给个积极的态度,反正最后总会自己做的。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努力但不讨好”?
33、
有人会说:“当我每一秒都在来回走的时候,领导会不会觉得我是那个可以随时安排的人?”一方面提高了领导对我的期望;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天我达不到领导们的期望,那就更令人反感了。
34、
你想得太多了。你和领导之间建立的工作信任就这么容易被打破吗?
35、
第二个原因是早点回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
36、
明天早上要用的PPT文件,你下班后才回复领导,是不是今晚要加班的节奏?
37、
尽快回复领导,尽快确认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截止日期,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工作节奏。
38、
作为一个职场8年多的老手,跟随了很多领导,带了一些人。说实话,领导还是很关心回复速度的。
39、
通常会发送一条消息,希望尽快得到回应。
40、
快速反应是高效工作的表现。迟归与否,只有害而无利。
41、
重点不在“秒”,而在如何回归。
42、
虽然我们提倡既然看到了领导的微信,就要尽快回复。
43、
但是“秒”的要求确实有点过分。
44、
边肖在这里想说,知道如何返回比“秒”更重要。
45、
微信看似回复很快,实则暗藏玄机。
46、
如果有必要及时反馈,越早回复越好。
47、
像一些常规任务,直接回收就好。多加小心,简单说说如何处理预计完成时间。如果发现不能按时完成,要及时向领导汇报进度。只有这样,你才能被称为“可靠”的专业人士。
48、
综上所述,二次回复的真正含义应该是看到信息后尽快回复领导,不要拒绝或拖延,而不是要求你在微信上保持24小时待机,怕不及时回复会让领导不高兴。
49、
作为职场上成熟的人,看到老板正常的微信消息,应该尽快给出反馈。
50、
当然,“秒”的回报要求有点高,真的不人性化。就想着怎么回,尽快回。
51、
在职场中,很难成为一个工作能力强,被领导喜欢的人。
52、
杨华锋是一个分享创业想法的平台,提供互联网创业项目、引流推广、线上营销和实践案例分享。如果你需要网上创业创意,可以去杨华锋,找项目,学着推广,来中国!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
李女士进入某在线旅游公司任电话客服,后于2018年6月休完产假回来与公司协商一致调岗至微信客服岗位。李女士的工作时间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公司根据上班考勤记录及外勤签到记录,支付李女士的工资及加班工资。自2019年1月1日开始,其负责所有的微信客服工作,虽然工作时间和往常一样,但下班后仍然需回复客户的咨询,有时到晚上10点左右为止,李女士以不能忍受该工作内容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求公司支付调岗后每天晚上4.5小时的加班工资。裁决结果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李女士所在的是微信客户岗位,该岗位具有特殊性,即客户反映问题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回复客户的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零星性,因此,李女士下班后回复客户的行为应当视为一个负责任的劳动者的尽职行为。现公司已经针对岗位性质发放了补贴,故裁决驳回李女士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申请。仲裁员寄语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建立合法规范的规章制度有利于防范用工风险。用人单位应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并通过岗前培训制度,让每一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于加班费,用人单位应明确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加班费标准等,由此作为计算加班费的依据。对于劳动者而言,忠实勤勉地工作是其基本职责,用人单位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劳动者应当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班后不回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