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最主要自理能力孩子经过干预后,他们的自理能力是否会有改善?

2022-10-20 14:34
来源:
粤儿悦康
据了解,自闭症孩子接受干预后,情况大有改观,一些行为问题也消退了。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康复了,不需要再上康复课程了。即使回到家后,也不再给孩子进行高强度的居家康复干预衔接。心安理得的让孩子回到正常生活轨道,照常生活,照常上学。
殊不知,过了几个月后,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没有缘由的大哭大闹,也没有明确的表达行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之前干预所改善的行为情绪问题都不复存在,孩子如同脱缰的野马,控制不了自己,这让家长们无法理解,不禁问:孩子这是怎么了?
1.自闭症社会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自闭症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化功能干预及环境刺激的不足,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康复出院后仍会出现社会性功能退化现象。
一般来说,自闭症孩子回归社会成为社会人的轨迹是:个训—集体课—家庭—社会,是从个体到融合的过程,而集体课是孩子走向康复回归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目的是让孩子完成社会化进程,正常回归社会。
倘若自闭症患儿只接受单一的个训课康复训练,那么即使患儿获得了认知、交往和社会生活等技能,但也会导致自闭症孩子无法形成集体概念,无法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自主集中注意力并独立思考与学习,即使到了上学的年纪,也将无法顺利入学。即使到了成年,也将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因此,社会性教育对自闭症患儿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持久的社会性教育干预,能使自闭症患者不断的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最终正常生活。否则,自闭症患儿一旦脱离了社会环境,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功能,仍然有可能会退步。
2.家庭康复训练和教育很重要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家庭教育和训练的成效如何,与患儿病情的轻重、家人的教育和训练能力、方法的正确与否有关,急于求成或轻易放弃都是不利于自闭症患儿康复的。
虽然康复训练与教育不能让自闭症彻底痊愈,但训练与教育对于自闭症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自闭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只要是向好的方向训练发展,他们就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反之,听之任之或半途而废,他们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好,而是愈演愈烈。愈加严重的行为、情绪和心理等问题,会把他们推向更加无法扭转的局面。
居家生活中,家长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开展适用于家庭环境下的相关训练干预。家长须知只有坚持训练才能达到效果,切忌中途放弃。若在开展家庭训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要及时与孩子所在医院康复治疗师进行沟通,听从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
除了治疗和教育外,周围的人对患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影响对患儿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例如,怎样加入同伴队伍、怎样与同伴交谈、怎样参与与同伴合作的活动,使他们能更有效地与周围孩子交往与游戏,对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据了解,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作为一家特殊儿童康复的专科医院,摆脱了传统治疗及康复模式的单一性,整合出了一套针对性治疗特殊儿童的医家康综合诊疗体系。不仅设立专业的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开设个性化的个训课与融合教育的集体课,而且引入了家长伴学计划,开展家庭宣教课堂,多渠道、多形式为家长提供康复训练与教育干预指导,以便家长们在家也能在康复师的专业指导下保持孩子的干预训练,使孩子们都能成长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儿童。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最主要自理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