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会被自己河豚的毒素来自哪里毒死吗

河豚是一种呆萌可爱的鱼类,但也是一种剧毒的鱼类,河豚体内含有一种叫做河豚毒素(TTX)的物质,能够阻断神经传导,导致呼吸麻痹和心脏停止。河豚毒素的致死量很小,仅0.5毫克就能让人致命。1. 河豚为什么有毒?首先要知道,河豚自身并不能合成河豚毒素,它是通过食物链从含有TTX的微生物(某些藻类)中摄取并积累在体内的。河豚有一种特殊的酶,能够将TTX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并储存在肝脏、卵巢、皮肤等部位。这样,河豚就能够耐受高浓度的TTX,而且还能利用TTX来防御天敌。因此,野生的河豚都是有毒的,不同品种和个体之间的毒性也有差异。我国沿海常见的河豚有40余种,其中最有名的是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豚主要生活在海水中,暗纹东方豚主要生活在淡水或咸淡水交界处。这两种河豚都含有较高浓度的TTX,尤其是暗纹东方鲀,其肝脏中的TTX浓度可以达到每克1000微克以上。2. 人工养殖的河豚是否有毒?既然河豚的毒性来源于食物链,那么如果改变河豚的食物来源,是否就能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工养殖的河豚是无毒或低毒的,因为它们吃的是人工饲料,不含有TTX的微生物。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已经成功培育出了无毒或低毒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并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农业部的批准,允许在有条件下放开这两种河豚的加工经营。不过,并不是所有品种和所有个体的人工养殖河豚都是无毒或低毒的。一方面,不同品种之间对TTX的耐受性和转化能力不同,有些品种即使吃了无毒饲料也可能仍然含有一定量的TTX。另一方面,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个体差异。例如,在水温、水质、光照等因素变化时,河豚体内的酶活性也会变化,影响TTX的转化和储存。因此,人工养殖河豚的毒性还需要通过检测来确定。3. 人工养殖的河豚如何检测和销售?为了保证人工养殖河豚的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对河豚的养殖、检测、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养殖环节:只有经过农业部认定的无毒或低毒河豚种苗才能用于养殖,而且只能用无毒饲料喂养,不得与其他鱼类混养,不得使用任何药物和添加剂,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和鱼体。检测环节:只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检测机构才能对河豚进行检测,而且要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河豚的肝脏、卵巢、皮肤等部位进行全面的TTX含量检测。只有检测结果符合标准的河豚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加工环节:只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加工企业才能对河豚进行加工,而且要在专用的车间和设备下进行,彻底去除河豚的内脏、皮肤、眼睛等部位,只留下肉和骨。加工后的河豚要进行二次检测,确保无毒或低毒。销售环节:只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销售企业才能对河豚进行销售,而且要在专用的柜台和冰箱下进行,不得与其他鱼类混放,不得销售河豚内脏。销售时要明确标注河豚品种、产地、检测结果等信息,并提供合格证明。4. 人工养殖的河豚如何食用?虽然人工养殖的河豚是无毒或低毒的,但是食用时还是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防万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购买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好的商家,不要贪图便宜而买到假冒伪劣或野生河豚。食用前要仔细查看包装和标签,确认河豚品种、产地、检测结果等信息,并核对合格证明。食用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烹调,不要自己动手剖杀或切割河豚,以免误伤有毒部位。最好选择红烧、炖汤等煮透的方式食用,不要吃生或半生的河豚。食用后要及时清洗器具和餐具,避免交叉污染。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要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了河豚。总之,人工养殖的河豚是无毒或低毒的,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加工,可以安全食用。河豚肉质细嫩,富含氨基酸和胶原蛋白,有营养价值和美味风味。不过,食用时还是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遵循正确方法,防止食物中毒。#河豚#果赖博士1.8万获赞 1103粉丝和果赖博士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自然领域创作者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由于体内富含氨基酸,河豚肉非常鲜美,再加上紧实的肉质和大量胶原蛋白带来的浓郁口感,从古至今河豚征服了无数美食家的味蕾。在我国河豚和刀鱼、鲥鱼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而在日本,人们对河豚的迷恋更是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然而,想要品尝这样的美味却需要承担风险,因为河豚体内含有剧毒,烹饪河豚的厨师稍有不慎,一道人间美味就会瞬间化为夺人性命的毒药。河豚的毒有多厉害?假如你在品尝河豚时突然发现自己舌尖发麻,之后眼前五彩斑斓、头开始发晕、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那么你可能就中毒了。河豚的毒是目前世界上最毒的毒素之一,仅仅摄入0.5毫克就可以致人死亡。吃河豚中毒之后的潜伏期非常短,快的话10-30分钟就会发作,慢的话3-6小时发作。在毒发时来势凶猛,最快毒发10分钟左右就会毙命。当然,也有毒发后拖得时间比较长的,在苦苦支撑4-6小时后才撒手人寰的。按理说4-6小时,就算住得比较偏远,大部分人也能送到医院了,但对于河豚毒中毒者,现代医学到现在为止依旧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河豚的毒为什么这么厉害?河豚体内的毒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它是一种神经毒素,学名叫做河鲀毒素(分子式为C11H17O8N3),为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是河豚等鲀鱼类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作为一种神经毒素,河鲀毒素在被吸收之后会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随后延伸至神经中枢。这些毒素会占领并阻断神经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导致神经元无法向人体的肌肉下达运动指令,瘫痪掉人体的神经和肌肉组织。起初中毒者仅会感到嘴唇、牙龈等口腔部位出现麻木感,但随着毒素的蔓延,负责呼吸的肌肉也会被瘫痪,此时中毒者的呼吸会变得非常困难,在绝望和缺氧中走向死亡。由于毒素只破坏神经系统,所以相对于大规模破坏人体组织的毒素来说效率更高,并且河豚的毒素在极低的浓度下即可阻断钠离子通道,这也是中毒之后的潜伏期非常短的原因。河豚的毒素之所以这么厉害,和它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热性质分不开关系。在自然界中,有一部分毒素在高温烹煮的过程中毒性会消减,但是河豚体内的毒素不会。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得出,只有在220℃的高温中加热约60分钟才会将毒素破坏掉。而一般的开水也仅有100℃,因此普通的烹煮无法去除河豚的毒素。河豚的毒素都储存在哪?河豚并不是全身都有毒,它们的毒素分布在身体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中。首先是河豚的血液,这里含有不少的河豚毒素,所以在制作河豚大餐的时候,专业的厨师都会将河豚的血液放干。其次是鱼白,鱼白处于河豚的腹中,是一块白颜色的脏器。这个鱼白是河豚的精巢,是河豚制造、储存精子的地方,含有不少的河豚毒。河豚的肝脏内也含有大量的剧毒,有意思的是,传闻河豚的肝脏很肥美,味道比河豚肉还要好,但大家一定不要吃河豚肝脏,那东西可是要命的。除此以外,河豚的眼睛、皮肤等位置都有一定的毒素,按照毒素累积数量排序依次是,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河豚体内毒素的多少还和季节有关,当河豚处于繁殖季节时,其体内的毒素更多。另外,处于繁殖季节的雌性河豚体内的毒素数量比雄性河豚要多。如何防范河豚的毒?每年都会有大量因食用河豚中毒的案例,以我国为例,在河豚中毒人数最高的1993年,共有147人因食用河豚中毒身亡。事实上,河豚鱼有很多种,各种鲀鱼之间的毒性各不相同,某些生长在深海中的鲀鱼即使肌肉中也含有剧毒。为此,在1990年我国颁布《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之后,就已经禁止食用鲜河鲀。对待河鲀鱼,日本和我国的态度完全不同,它们甚至将河鲀宴作为国宴,不过烹饪河鲀的人员需要经过非常严苛的专业训练,之后还要获得各种许可之后才能营业。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任何专业训练的人来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定不要私自烹饪、食用河豚。走进神秘的科学世界,每天都会更新哦!工程力学本科生,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豚的毒素来自哪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