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图3中你能观察和感受到的分别是什么?

当前位置: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反映的..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上图中人物的服饰上,你能判断出这是我国那个封建王朝的科举考生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说出图中人物有悲有喜的原因吗?这实质上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举子看榜。(2)明朝。(3)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导致许多读书人为了考中,只顾埋头读书,苦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即八股取士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反映的..”主要考查你对&&明清的八股取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明清的八股取士
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也称为“时文”、“四书文”这种僵化的文体是明代科举的局限之一。八股取士的实质:封建君主为了强化君主专制而进行的思想文化专制,是为了培养统治者忠实仆从的工具。八股取士: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的《四书》与《五经》。凡是乡试、会试都考三场,选《四书》中的文句做考题,让考生据以作文,阐述其中义理。应考者只能根据特定的注疏发挥,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必须把文章写成八股文,文体不能违背八股的格式。所谓股,即为对偶之意。简括来说,文章的主要部分要分为八股,要用八个排比对偶组成,这边是八股文。八股取士的影响:1.统治者扩大了统治基础。2.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吏成为了皇帝的忠实奴仆。3.读书人的的聪明才智遭到扼杀,阻碍了科技文化事业进步。八股文:&
发现相似题
与“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反映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322188835634151596141419934817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题(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题(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宁阳实验中学11-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题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A卷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诗歌颂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 )A.统一文字&&&&&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设置郡县&&&&&&&&&&&&&&&&&&&&& 3.针对秦建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实行的政策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焚书坑儒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⑴秦王指的是谁?
⑵“扫六合”是什么意思?何时完成?有什么意义?
A卷答案 一.1& D&& 2 B& 3&& A二&& ⑴赢政&& ⑵灭六国,完成统一。前221年。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来源:学科网]B卷一、选一选1.秦始皇确立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2.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实行了(&&& )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颁布“推恩令”3.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全国流行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 B.隶书&&& C.小篆&&& D.古文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击胡,悉收河南地。”――《史记.匈奴列传》⑴材料中的:“胡”指的 是我国哪一个少数民族?
⑵面对胡的进攻,秦始皇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政策和行动?B卷答案一、1.B&& 2.&& C&& 3.& C二、1.匈奴2.他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后修筑了万里长城。
C卷一、选择1.下列有关秦朝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朝的建立者是赢政 B从公元前260到公元前221年,赢政陆续灭掉六国C秦朝定都咸阳D秦的统一对历史起了促进作用。2.下列有关秦朝历史的评述,哪一项不正确的&&& 。A秦朝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秦朝在地方 上推行郡县制度C秦朝开始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历代铸币制造样式&& D开凿的灵渠第一次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流域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一事件 发生在&& 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47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9年二、材料题“秦时的长城,是把原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向东西延伸,全长一万多里。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秦时的长城”起止点分别是什么地方?&&(2)当时的皇帝是谁?&&(3)在他的作为中,你认为最不可取的是什么?&&(4)你认为当时有必要修长城吗?长城修好之后起到什么作用?&C卷答案一、1.B&&& 2.D&&&& 3.C二、(1)东起辽东,西到临洮。(2)秦始皇。(3)焚书坑儒。(4)有必要。它起到了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抵御匈奴的进攻的作用。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A卷一.选择题1.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二.论从史出4.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 行起义。&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2)两位小队长是谁?&&(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A卷答案一、1.A&&&&&&& 2.B&&&&&&& 3.B二、(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陈胜、吴广。(3)会。(4)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光辉。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B卷一.选择题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①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兴修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 ②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 ③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 ④实行族诛& ⑤实行连坐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2.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A.阶级矛盾尖锐&&&&&&&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历史上称为(&&&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战争&&&D.马陵之战二.材料题在秦朝流传着一首民谣:“生男慎勿举(举:养育),生女哺用J(J:糊状食物)。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这首民谣主要是说当时的人们不希望生男孩,只希望生女孩。根据民谣回答:(1)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只希望养育女孩?&&(2)如果你生在秦朝,你愿意去兴修长城吗?为什么?
B卷答案一.1.D&&& 2.D&&&& 3.C二.(1)男子大部分被征发,修长城,很多人被累死。(2)提示:主要看长城起到的作用。
C卷一.&选择题1.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是(&&& )A.善于用人&&&&&&&&B.战争开始时,刘邦实力占了绝对优势C.运气好&&&&&&&&D.赢得民心2.陈胜自立为王,建立政权的地点在A.陈&&&&B.咸阳&&&&C.巨鹿&&&&D.长平3.下列内容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A.繁重的赋税&&&&&&&B.土地兼并严重C.徭役、兵役沉重&&&&&&D.刑法残酷二.认真观察阅读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渔阳、巨鹿、咸阳、陈、大泽乡,各发生了什么事件?&&(2)图中的箭头标志的意思内容是什么?&&(3)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有何意义?
C卷答案一.1.B&& 2.A&&&& 3.D二.(1)图中渔阳是900多穷苦农民,被征发戍守长城的地点;巨鹿是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地点;咸阳是秦的都城;陈是陈胜称王建政权的地方;大泽乡是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地方。(2)图中箭头一是陈胜在陈建立政权,派主力向咸阳进军,直到咸阳附近,而被秦镇压;一是项羽、刘邦向咸阳进攻的路线,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灭亡。(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1.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是在(&&& )A.西汉初年&&&&&&&&B.文帝时期C.景帝时期&&&&&&&&D.武帝时期2.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是(&&& )A.董仲舒&&&&&&&&B.主父偃C.张汤&&&&&&&&&D.李斯3.在位二十多年,没有什么增加宫室、园林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景帝二.读下面材料可知当年董仲舒晚年辞官在家著书,朝廷仍不断遣使者向他请教。在董仲舒死后,一次武帝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称“下马陵”。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谈谈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2)从这两件事你对汉武帝有何看法?它对现代有何启示?
A卷答案一、1.A&&& 2.B&&& 3.C& 二、(1)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这两件事都反映了汉武帝对董仲舒的器重。到董的墓地下马,更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与敬仰。(2)两件事反映了汉武帝对人才的珍惜与尊重。武帝即位后,就下诏令各郡县推荐人才,并亲自命题考察。董仲舒等一批人才就是这样发现的。出身贫寒的主父偃也得到了破格提拔,甚至一年竞将他升官四次。出身奴仆的卫青,做了大将军,都说明汉武帝的英明。像汉武帝这样尊敬人才、爱惜人才的观念,在今应当效发。培养人才、广招人才虽然已成为一种风尚,但在使用人才上还有不少问题。如:不重视人才、重庸才、重阿庚奉迎之“才”的人也大有人才。要与古人比相差太大了。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测试题B卷一、选择题1.汉武帝时期,要到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B.咸阳&&&&C.开封&&&&D.长安2.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C.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法家和墨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诸子百家&&&&&&&&D.道家和兵家二.下图是“汉代讲学图”,读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汉武帝时推行的何种教育?怎样推行的?&&(2)这种教育对后世有何影响?应当以怎样态度来对待它?
B卷答案一、1.D&&&& 2.C&&&& 3.B二、(1)汉武帝时主要推行儒学教育。在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主要教材。(2)由于儒家思想在根本上适应、反映并体现了中国古代在社会结构、家与国之间特殊基础上形成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注重经世致用,为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所以,使其沿袭了2000余年。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应当采取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良部分,剔除糟粕,批判和否定其消极因素 。如儒家思想提倡的尊老、教贤、尊师等等,则是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的。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测试题C卷一.选择题1.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文帝& ④汉景帝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突出的积极作用应是(&&&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B.确立了儒家学说作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C.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3.下列关于汉武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②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③重视“以德化民”& ④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小诸国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论从史出“到这个时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 的原因是什么?
C卷答案一、1、A& 2、B& 3、C二、(1)汉景帝时期。(2)“文景之治”。(3)他们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又注意节俭。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A卷一、选择题1.“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这说明了西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工商皆本&&&&&&&&B.重农抑商C.发展工商业&&&&&&&D.重商主义2.西汉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A.直辕犁&&&B.耧车&&&&C.水排&&&&D.提花机3.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二.材料题材料一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材料二 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根据材料回答:(1)这两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基于这种认识,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 (3)举例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A卷答案一、1.B&&& 2.B&&& 3.D&& 二、(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2)重农抑商。(3)治理黄河,鼓励农具的创新,制定限制商业发展的措施。
B卷一选择题1.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成就不包括(&&& )A.用水排鼓风冶铁&&&&&&B.发明使用耧车进行播种C.丝织业中使用提花机&&&&&D.用植物纤维造纸2.为了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大规模治理黄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收归中央&&&&D.颁布“推恩令”3.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去背柴堵决口的 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光武帝&&&&&&&&D.汉武帝二、识图题(1)这幅图上的机械名称是什么?&(2)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3)它的用途是什么?&&(4)它的使用,比欧洲早多少年?&&(5)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B卷答案一、1.B&&& 2.C&&& 3&&& D二、(1)水排。(2)东汉,杜诗。(3)鼓风冶铁。(4)早一千多年。(5)节约人力,提高冶铁质量。
C卷一、选择题1.水排的发明者是A.王景&&&&B.鲁班&&&&C.杜诗&&&&D.李冰2.东汉时期,人口达百万人的城市是A.西安&&&&&&&&&B.洛阳C.开封&&&&&&&&&D.咸阳3.下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A.播种&&&&&&&&&B.翻土C.耕地&&&&&&&&&D.碎土 二.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反映了汉朝统治者什么想法?&&(2)对照上述做法,当前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中获得哪些认识?C卷答案一、&选择题 1.C 2.B 3.A二、(1)材料说明,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鸟类的保护和环境的绿化。春、夏正是鸟类产卵节季,为保证鸟的繁殖,不准掏窝、不准打鸟是正确的。(2)对汉朝时的政策,当前许多人缺乏这种意识,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保护有益珍禽奇兽,但有些饭店的餐桌上仍时有出现,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保护,由于打击力度不够,仍屡禁不止。主要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观念淡薄,还必须加强教育。城市绿化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但城市人口相比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A 卷一、选择题 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的首领是(  ) A.蒙恬&&&&B.主父偃&&&C.冒顿单于&&&D.呼韩邪单于 2.西汉反击匈奴战 役中的名将是(  )①窦固 ②卫青 ③窦宪 ④霍去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下面是昭君出塞图,请你判断此事件发生于(  )&A.公元前1世纪中期&&&&&&B.公元1世纪中期C.公元前2世纪中期&&&&&&D.公元2世纪中期&&&&&&&& 二 .阅读下面诗句,联系本课所学知识,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的前两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影响?&&(2)后两句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中“一曲琵琶好”的人物,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扬?&A卷答案
一.1.C& 2.D& 3.A二.(1)前两句是 指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特别漠北战役之后,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2)后两句是指的昭君出塞,汉元帝时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所以受到人民的称颂,因为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是在匈奴分裂后,匈奴的一部向汉朝称臣的情况下,呼韩邪单于为维护民族团结,归附西汉王朝,双方签订和约。自今以后,汉与匈奴为一家,世世勿相诈相攻,后又求和亲。王昭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亲自要求前去和亲,她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为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得到人民的肯定与赞扬。&&&&&&&&&&&&&&&&&& B& 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匈奴族的生产和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匈奴族过着游牧生活,畜牧业兴旺发达B.匈奴人的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铁器C.许多金属制品用动物图案做装饰与其发达的畜牧业有关D.匈奴人已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进入农耕社会 2.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反击的原因是(  )A.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B.“和亲”政策无法执行下去C.匈奴连年骚扰边疆,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D.匈奴分裂成为两部分3.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战取得胜利的原因中,不包括(  )A.反击战顺应了人民的心愿,人民积极支持战争B.西汉初期的“和亲”政策麻痹了匈奴C.汉武帝时经济 繁荣,国力强盛D.卫青、霍去病等将领英勇善战二.读下图,联系本课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箭头所指公元前119年是何历史内容?战争的状况如何?&&(2)这次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B 卷答案一.1.D& 2.C& 3.B二.(1)右图箭头所指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一路所指的卫青,行进千里,穿越大沙漠,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双方激战一天,未分胜负。临近黄昏,卫青乘风沙大作时左右迂回包抄,单于率数百骑突围逃走,汉军追击200多里,大胜而归。另一路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歼匈奴。经过漠北战役,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2)这次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与西汉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密切关系。汉武帝时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为打败匈奴提供了充实的物质基础;大将卫青、霍去病有勇有谋,指挥得当,再加上汉军同心协力,英勇善战,为取得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另外,汉武帝反击匈奴贵族的掳掠,反击匈奴对内地经济的破坏,属于正义战争,也是取得胜利因素之一。C& 卷一、选择题1.蒙古草原第一次统一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统一时期&&&&&&&D.秦汉之际2.匈奴在统一后迅速发展,它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D.学会农耕3.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是在A.汉高祖时&&&&&&&&B.汉武帝时C.汉景帝时&&&&&&&&D.汉元帝时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为他建造精美华丽的住宅来奖励他,他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在他死后,汉武帝为他修筑了高大坟墓,以示表彰。1.这位名将是谁?
2.“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表现出他的何种品质?C 卷答案一.1.D& 2.C& 3.B二.1.霍去病& 2.表现了他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A 卷一、选择题1.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3.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是A.西亚&&&&&B.欧洲&&&&C.西域&&&&D.天竺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1)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2)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3)你今天能否从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材料所表述的历史现象?试举例加以说明。&A卷答案一、1.C& 2.B& 3.A二、(1)汉族和西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2)张骞通西域后。(3)能。现在内地也种植,出售葡萄等。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B 卷一、选择题1.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B.加强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C.寻找匈奴的去向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3.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始于(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二、简答题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探险家,你认为他在历史上的贡献有哪些?
B& 卷答案一、1.C& 2.A& 3.B二、通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人民共同的经济发展;为开辟“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通道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奠定了基础。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C卷一、选择题&&&&&&&&& 1.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2.西域都护设立于(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73年3.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相同点是(  )①沟通了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的联系 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汉书•张骞传》材料2 养蚕缫丝,织造绢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在古代驰誉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古代希腊罗马的贵族,尤其喜好中国的丝绸,视为高级的消费品,称中国为“丝国”。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通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为“丝绸之路”。(1)材料1描述的是张骞第几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们应该向张骞学习什么?&&(2)我国发明养蚕缫丝距汉朝大约有多少年?举出我国出土的汉代一件丝织精品。&&(3)为什么古代罗马称中国为“丝国”?(可用材料中的原话总结)&C& 卷答案一.1.B& 2.C& 3.D二.(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学习他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崇高品质。(2)二、三千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衣,薄出蝉翼,重量不到一两,是稀世珍宝。(3)养蚕缫丝,织造绢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在古代驰誉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中国的丝织品传到古代希腊罗马后,受到了罗马人民尤其是罗马贵族的喜爱,视为高级消费品,称中国为“丝国”;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织品更是源源不断地运往罗马,进一步提高了丝织品的知名度。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A 卷 一.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A.古埃及人的纸草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C.欧洲以羊皮作纸D.“蔡侯纸”2.“蔡侯纸”的改进者生活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3.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的制造者是A.蔡伦&&&&B.张衡&&&&C.班超&&&&D.张仲景二.简答题你认为秦汉时期出现这些先进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1.B& 2.C& 3. B二、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强盛,社会总体安定,这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文化发展进了科技发展。科学家积极探索,注重实践,促进了先进科技的产生。
&&&&&&&&&&&&&&&&&&&&&&&&&&&& B& 卷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中,开世界麻醉医学史之先河的医学家是&2.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人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蔡伦3.我国发现的西汉早期麻纸比欧洲用纸代替羊皮做书写材料要早A.10个世纪左右&&&&&&&B.12个世纪左右C.15个世纪左右&&&&&&&D.18个世纪左右二、简答题&&& 蔡伦和张衡这两位历史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较一下,你会发现两人有不少相似点,又有明显的不同点,你能说说吗?
B& 卷答案一、1.B& 2.C& 3.C二、相同点:生活于东汉;热爱科学,有创新精神;都对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不同点:蔡伦是朝廷里的宦官,张衡是一个科学家;;一个改进了造纸术,一个发明了地动仪。
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文化繁荣昌盛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展&&&&&&&&B.政治稳定C.统治者重视&&&&&&&D.劳动者素质较高2.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书写成于东汉时期B.是一部数学名著C.它总结了夏朝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D.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下列关于纸及造纸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长沙马王堆的汉墓里发现了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B.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D.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4.下列人物生活于东汉时期的有①蔡伦 ②张衡 ③杜诗 ④董仲舒 ⑤张仲景 ⑥华佗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二、简单题:&&&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你知道东汉以前书写材料的演变吗?而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又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对我们有何现实意义呢?
一.1.A& 2.C& 3.B& 4.C二.龟甲、兽骨→竹简、木简→帛→纸。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A& 卷一、选择题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2.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塑艺术是A.云岗石窟&&&&&&&&B.龙门石窟C.秦始皇陵兵马俑&&&&&&&&& D.铜奔马3.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二、读下面材料内容,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司马迁在历史上的巨大成就是什么?鲁迅为什么把他的书称为“史家之绝唱”? & &(2)结合司马迁,谈谈这句名言给你的启迪
一.1.B& 2.C& 3.A二.(1)司马迁在历史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编写一本历史巨著《史记》。鲁迅所以称这本历史巨著为“史家之绝唱”是因为《史记》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而且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传记文学的典范。总之,《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是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2)司马迁的父亲是个史官。他从小受家庭熏陶,受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名山大川游历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并收集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他继承父业,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大量书藉。他还曾被处以重刑,但他忍受了一切痛苦,经过十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名著的写作。看看司马迁一生的遭遇和经历,我们生在幸福时代应刻苦学习,努力探索,努力拼搏攀登,像司马迁那样懂得人生的价值,无愧于时代。B& 卷一、选择题1.司马迁生活在A.汉高祖时期&&&&&&&B.汉武帝时期C.汉文帝时期&&&&&&&D.汉明帝时期2.下列关于《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C.《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陈胜&&&&&&&&D.班超二、材料题在秦始皇陵墓里已发现的俑坑中,共有兵 马陶俑8000件,战车130多辆,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什么艺术成就?&&(2)该艺术品被誉为什么?为什么?
B& 卷答案一.1.B& 2.B& 3.D二.(1)雕塑艺术。(2)世界第八大奇迹。提示:从它的规模,技艺的高超等方面考虑。C& 卷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批叛迷信鬼神的思想家是A.荀子&&&&&&&&&B.王充C.范缜&&&&&&&&&D.葛洪2.《史记》叙述 了A.从西周到西汉的历史B.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D.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的历史3.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A.万里长城B.云冈石窟C.敦煌莫高窟D.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小小史学家一天,一位叫郭放的中学生,很神秘的请来了他爸爸的同学――一位文物鉴定专家。他很小心的从他家保险柜里拿出一样东西,层层打开包装,原来是一尊造型精美的铜佛像。他告诉这位专家,这尊佛像是他家祖传下来的,据说是西汉末年的。他想让这位专家给他证实一下。这位专家一听就说:孩子,我不用看,也知道这不是西汉末年的。你觉得专家说的是真的吗?为什么?&C 卷答案一.1.B& 2.B& 3.D二.是真的。因为当时佛 教刚传入中国,而且是口传佛教,不可能那么精美的佛像。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察的近义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