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金时代”里萧红在日本说的关于黄金时代表白的话感人的一段话话。

《黄金时代》:是电影还是口述史?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灰狼
《黄金时代》仍是一部“萧红传”,其他人物只是为她起到“照明效果”。
  导演: 许鞍华
/ 王志文 / 朱亚文 / 黄轩 /
  类型: 剧情 / 爱情 / 传记
  上映日期: (中国内地/香港)
[相关]&|&&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 文/灰狼)萧红一生坎坷,对于她,人们认识太少,误解太多。当很多人没看过她的传记,读过她的作品,纯粹以猎奇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这种视线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偏差。关于她的故事,虽然我们难言真相,但史料中的萧红是很难被人接受的,她的命运就是被社会和生命中一个个男人屈辱、践踏和抛弃的轨迹,死于三十六岁的韶华反倒成了她的幸运。换句话说,这绝对不是什么黄金时代。
  对任何编剧来说,萧红的传记都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为你无法掩饰其自作自受的事实,仅这一点就会让电影的基调极其负面。于是想令观众接纳人物,势必要忤逆史料――这同样不可取。最妥帖的方式,大概是放大她苦命的属性赚人同情,犹如《松子》一样,事实上李樯确实做了妥协,但他妥协得更彻底,为了一个人物,牺牲了整个剧作。
  片名中的《黄金时代》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黄金时代”,人们期待的那种以萧红为线索带出一个时代的人物群像的那种思路并没有在电影中表露出任何迹象,它仍是一部“萧红传”,其他人物的出现,只是为她起到“照明效果”――不是萧红见证了他们,而是他们眼里的萧红,编剧选择用人物主观性的视角,替代了客观性的史料,这种做法,把电影里的萧红悬置在众人目光的中心,可以任意涂饰和美化。在这里,编剧选择让每个人面对镜头开口说话,这也意味着隐藏――所说相对于所思,必然经过了过滤,因此电影最终呈现出的萧红,并非是那个史料意义上的萧红。
  她一生经历三个重要的男人,每一段都有戏剧性,她的反叛,甚至说为反叛而反叛的生命,构成了直接的冲突。霍建起的《萧红》建构在这种冲突之上,就自然而然呈现出人物自作自受的景观,在那部电影里,萧红和萧军在哈尔滨的那场洪水里苦苦寻觅对方,呈现出一种革命时代的浪漫爱情。但在《黄金时代》中,这段戏拍得轻快甚至有些轻佻,配合着节奏散漫的剪辑和配乐,萧红挺着大肚子从窗户爬下老人的船,这种略显超现实的场景,基本上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淡化了戏剧,改用散文的笔法,于是每段关系的冲击力都被无缘无故弱化了,这也意味着难以表达她的激情,以及抗争。
  这是许鞍华有意营造的间离效果,因为只有这种间离,才能平衡史料带来的负面印象,达到拔高人物的要求。但萧红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创作才华,这一点偏偏无法做到合理的表达,片中有这样的台词:“谁都会写饥饿和贫寒,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像萧红那样写得触目惊心”,这种感受,读过萧红作品的人都可本能地知觉,就像她写和萧军在哈尔滨蘸着盐末吃列巴以及端着脸盆喝热水的文字带给人感同身受一样,在电影里却被处理得不痛不痒。萧红与萧军的相见,更是靠几张画表明“我认识到了你的才华”,在这里本来可以有更多的铺垫,但下一场戏萧军就跟孕妇萧红上床了,这段场景直接切往另外两个人物对观众的口述,让人怀疑这根本是个喜剧。
  很多人自然不会认同这样的叙述方式,让片中人物打破第四面墙,直接面对观众说话,等于暴露了摄影机的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打断人们的观影经验,令人无法投入剧情本身。这种剧作方式,削弱了电影语言本身,令其变成了一个“口述史”,这种严重违背常规的结构,与其说是文学化的语言尝试,不如说是缓解观众情绪的一个出口――《黄金时代》几乎是在通篇低沉的调子下进行,它需要一个个节点让观众开放式呼吸。这种对剧情的分解,或者肢解,从根本上解决了令人物进入扭曲状态的可能,保住了人物的正面意义。换句话说,为了立起一个人物,整个剧作结构轰然倒塌,这是绝对意义上的得不偿失。
  许鞍华是格外不喜欢用字幕的人,她的语言方式,几乎要通过画外音来实现,在直面镜头的口述之外,还有大量的第一、第三人称的画外音。电影中有两场戏,一场是萧红看着萧军,独白却指向观众,说着他们的生活琐事;另一场是丁玲对萧红诉说自己的理想,也同样指向观众。这种错指产生的间离感隔绝时间和空间,产生的叙述效果其实格外怪异,电影中这样的不合理叙事还有多处,譬如萧红的弟弟对着镜头说起多年后萧红把他们见面的事情写成,破坏了时空逻辑,实际上是一种全知的“上帝视角”,除此之外,多位对镜头口述的角色也都拥有这种“上帝视角”。
  这些口述情节和画外音让整部电影在拖沓和冗余中历经一个又一个的城市,上帝视角自然不能保证真实客观,电影最终造就的萧红,成为一个纸面意义的符号,有情、孤寂、可怜却又不卑不亢,那种我们读传记时no zuo no die的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相对完美主义的形象,经由她生命中三个男人的不负责任、固执和懦弱映衬出来,成为乱世中孤芳自赏的花朵。主演选择汤唯大概也是这个意图,她两眼中流露出的惊恐和单纯符合我们的想象,而且除她之外,大概也不会有其他演员能赚到如此多的同情。但这种印象也不过是虚有其表,我们无法从灵魂深处,窥到她骨子里的细腻和悲天悯人。
  对于“黄金时代”的定义,来自片中萧红在东京时的呓语,那段时间的她闲淡度日,没有经济压力,是她口中的“黄金时代”,但是她的孤寂则令其成为一种纸醉金迷的幻象。对萧红来说,真正的黄金时代不是安宁的日子,而是生命中的苦难,她与饥饿、贫困、颠沛流离之间的相处,这种痛苦的相处构成了她生命的意义,也成就了她的作品,从苦难中抵达不朽,才是她的黄金时代。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写完《呼兰河传》,那部不符合抗战意识形态的电影,令其和周遭作家格格不入,却也让她能够遗世而独立。
(责任编辑:李瑞芳)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张耀杰:没有一个人读懂萧红的“黄金时代”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耀杰
  随着国产电影《黄金时代》的反复炒作,"黄金时代"四个字一炮走红,几乎成为民国时期的代名词。但是,萧红所谓"黄金时代"的含金量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却很少有人认真考究。
  "黄金时代"的出处,是萧红日从日本东京写给萧军的一封书信,其中写道:"希望固然有,目的也固然有,但是都那么远和那么大。人尽靠着远的和大的来生活是不行的&&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
  接着这段话,萧红专门解释说:"上面又写了一些怕又引起你误解的一些话,因为一向你看得我很弱。"
  萧红之所以怕引起萧军"误解",是因为这段话所涉及的是两个人之间最具根本性的价值分歧。
  1932年8月底,萧军把疼痛难忍的萧红送进哈尔滨市立医院三等产房待产。半年后,萧红在纪实小说《弃儿》中记录了这段生死磨难。小说中的"芹"即萧红自己。"芹"新认识的爱人"蓓力",指的是萧军。孩子生下第六天,经萧红同意被别人领养。作为一名成年母亲,萧红犯下的是不可饶恕的遗弃罪。但是,此时的她已经从左翼文学青年萧军那里,学到了一套推卸转嫁个人责任的特殊逻辑:
  "当芹告诉蓓力孩子给人家抱去了的时候,她刚强的沉毅的眼睛把蓓力给怔住了,他只是安定地听着:&这回我们没有挂碍了,丢掉一个小孩是有多数小孩要获救的目的达到了,现在当前的问题就是住院费。&蓓力握紧芹的手,他想―――芹是个时代的女人,真想得开,一定是我将来忠实的伙伴!他的血在沸腾。"
  1936年7月,在鲁迅、胡风等人帮助下已经在上海打开局面的萧军、萧红二人,陷入新一轮情感危机。萧红为此东渡日本,萧军则躲到青岛创作了短篇小说《为了爱的缘故》。其中的故事情节,恰好与萧红的《弃儿》有所衔接。男主人公"我"受过军事训练,流浪哈尔滨期间偶然拯救了有才华的落难女子"芹"。昔日的战友劝告"我"前往磐石打游击。"我""为了爱的缘故"留了下来,"像春天的燕子似的:一嘴泥,一嘴草&&终于也筑成了一个家"。
  小说发表后,萧军将杂志邮到日本。萧红在回信中写道:"我想我们吵嘴之类,也都是因为了那样的根源―――就是为一个人的打算,还是为多数人打算。"
  在这封信的结尾,萧红幽怨而坚定地表示说:"从此我可能就不愿再那样妨害你了。你有你的自由了。"
  日,正在北平进行新一轮心灵疗伤的萧红,针对又一次移情别恋的萧军在来信中写下的训导文字回应道:"我的长篇并没有计划,但此时我并不过于自责&为了恋爱,而忘掉了人民,女人的性格啊!自私啊!&从前,我也这样想,可是现在我不了,因为我看见男子为了并不值得爱的女子,不但忘了人民,而且忘了性命。"
  与上述文字相印证,鲁迅在1923年的经典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表示说:"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譬如现在似的冬天,我们只有这一件棉袄,然而必须救助一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否则便须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去。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然而倘叫我挑选,我就立刻到菩提树下去坐着,因为免得脱下唯一的棉袄来冻杀自己。所以在家里说要参政权,是不至于大遭反对的,一说到经济的平匀分配,或不免面前就遇见敌人,这就当然要有剧烈的战斗。"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连"救活一人"甚至于连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的个人责任都不能够或不愿意担当,却偏偏要在作为私人空间的自己家里高调标榜公共领域的"参政权",甚至于"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其实是一种阿Q式的自欺欺人、空洞虚伪的精神胜利法。
  应该说,总是在家里与萧红纠缠"为一个人的打算,还是为多数人打算"的萧军,其实是一个阿Q式的自欺欺人、空洞虚伪的男权骗子。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所谓大多数的利益,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每一位个人以人为本的个人幸福和个人价值。假如每个人的幸福都得到满足,每个人价值都得到实现;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黄金时代"的理想社会。像萧红这样在人生顿悟中开始专注于个人幸福和个人价值,并不是她软弱自私的标志,反而是人性觉醒和理性回归的表现。
  借用胡适的话说,萧红所向往的"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文明境界:"社会是个人组成的,多救出一个人便是多备下一个再造新社会的分子。&&这便是易卜生所说&救出自己&的意思。这种&为我主义&,其实是最有价值的利人主义。"
  然而,在我所阅读的所有相关文字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读懂萧红所谓"黄金时代"的真实内涵及其含金量。充斥各种报刊文章和网络宣传的,其实是南辕北辙的煽情误导。其中表现得最为奇怪的,是上海女作家毛尖的专栏文章:《所谓的"黄金时代",是萧军的,不是萧红的》。这篇文章撇开"黄金时代"具体所指而得出的结论―――"要说真有一个所谓的&黄金时代&,那也只能是萧军的,不会是萧红的"―――与萧红对于黄金时代的理解恰恰相反。相比之下,许鞍华在电影中借萧红之口所说的―――"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反而是对于萧红所谓"黄金时代"的一部分的怀旧回归。这部电影的主要价值,就是对于这种并不完美的"黄金时代"的怀旧回归。
(责任编辑:郭婷)
原标题:没有一个人读懂萧红的“黄金时代”
赵黎平以不那么娴熟的枪法,深夜划破宁静,才能摊开来谈…[]
   风过耳:
铁打的老大,流水的老二,老二流动的速度要看老大的心情…[]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低胸美胸超吸睛……[]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正文
《黄金时代》:萧红的卑微与伟大
|来源:|字号:
看了《黄金时代》,想起我爸,我爸生前喜欢萧红,我小学时候还没看过《呼兰河》传,就先塞给我一本萧红的传记打发我瞧,书里写萧红逃离旅馆的那一段,是三郎划着船把她救出来的,但是看电影时,说是萧红自己从窗子里蹦下来的,我想这大概是指萧红自己争取的解放,这微妙的区别,意味很是不同。我当年第一次看萧红传记的时候实在是个小孩子,现在想起来,她的很多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对于她这个人,却始终说不清楚,因为她自己也不是什么都交代的很清楚,人没活完,东西也没写完,如果她活到写回忆录的年纪,对于自己的一生可能会有更清晰一些的描述,但是她只活到31岁,作家嘛,对自己的经历还是会很珍惜的,不会一下子都说出来,总想留着慢慢写,可惜就死了。从这一点来说,我始终觉得萧红虽然总有预感自己活不长,但是还是希望能活得长久的,四十岁五十岁总该有的,所以留着些东西慢慢写,她始终是有一些令他死不瞑目的东西的,这东西就是写作。
这样就造成了世人对她的误解,不解,曲解,各种乱七八糟的解,不像一个老人,活得太久,写得太多,形象怎样都会渐渐的完整起来,或者她又是极普通,普通如一般的女工,太太,小姐,大家也就对给她盖棺定论没有那么热衷,死就死了,坊间八卦多一点也不过是个谈资,她的作品又实在是好,因此整个人就成为了一个特别矛盾的存在,人人都想解读她,觉得看清了她,有人用八百字的文章说,有人用三个小时的电影说,但是她这个人,始终还是一部分很清晰,一部分很模糊,人人都想给她盖棺定论,从女人的角度,从作者的角度等等,但没办法,最后的结果是,所有试图给她盖棺定论的人都死了,她的作品带着她的魂魄,继续活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从八卦绯闻来点评她的专栏作家和李樯以及许鞍华做的是一件事,虽然前者是以消费为目的,后者是为了真爱。整个电影用一种强势的,让剧中人物纷纷出来谈论萧红的方式,直接给萧红盖棺定论,特别是电影的最后几句,我从电影的一开头就明白了李樯的用心,但还是没有想到会这么直白,可见对萧红深爱,才会如此冒险,这样解释起来,电影所有采用的方式都是正确的,因为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来做这件事了。想肯定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这在电影中要怎么表现?萧红也没有得过奥斯卡,得过诺贝尔,得过巴拉巴拉那些被世俗鼓掌欢呼的奖,完全没法表达啊,所以最后就是一帮人来谈论萧红了。对比好莱坞的《美丽心灵》,最后表达纳什被其他的数学家接受,是纳什坐在俱乐部的桌前,所有人都走到他身边,把自己的钢笔放在他的面前(这是普林斯顿大学表达敬意的传统方式)。――这就是显性的仪式感,但这些方法用在萧红身上,完全没可能。
所以电影是有很强的预设立场的,也是强势的,不由分说的,但是也就有它造成的隔膜和不快感,因为你让一些人来说萧红伟大,可是这些人是谁,观众都不认识,打了字幕也不认识,还要回家去翻文学史,这会让普通观众很郁闷的。因此我一边是很喜欢这电影的,一边也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它,因为它想解释萧红文学天分,这基本是个电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影也是有电影的局限性的,因此看电影之前,立场本来就相同的观众,自然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终于有人说出了大家这么多年心中的话,而那些只是想进电影院去看一个女文青的八卦故事的,也可能会很失望。何况即便是八卦,也其实没那么狗血,萧红的故事,除了十七八岁叛逆期的时候离家出走以外(具体原因我猜是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里的那种),情史实在是素得很,不过是跟了个男朋友好多年,最后找了个相对性情平和软弱的男人结婚了罢了。电影有很多是在东北拍的,我是东北人,代入感特别强,出来的时候给大家解释,不要怪萧红依附男人,萧红那个年代,女孩子和现在不能比,东北更甚,地主家的小姐,除了正式的嫁人,去当妓女,被包养,其实谋生能力可能还不如佣人家的女儿。不过佣人家的女儿,也不过是另一个佣人,不像现在的姑娘至少能去肯德基打工,她连张爱玲都不能比,张爱玲身处全国文化中心,在上海写出来就立刻扬名中国,经济独立很快实现。东北文坛本来就是边缘,更别提萧红一个出自东北农村的无名小卒,又是女人,在写作的初期,想靠写作赚钱养活自己,门儿都没有,还没人认识你呢就先饿死了。所以那些批判萧红依附男人的,其实是对那个年代很无知的。维吉尼亚?伍尔夫说过,写作是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是多少女作家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张爱玲,萧红都是一样的,但张爱玲比萧红幸运,她投胎在上海,本身就是占着地利的优势。
出来的时候,姑娘们说在看萧红去世的时候哭了,我到没有太难过,我最鼻酸的点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是萧红和端木结婚的时候,萧红说的那几句话,她说我和端木不是激情恋爱,我想过普通人的日子,谢谢端木接受我,等等(大意),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真的眼泪掉下来了,因为我看到她的妥协,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战乱,贫穷,颠沛流离的生活,爱情带来的千疮百孔的伤痛,从内到外把她消耗尽了,所以她其实还是妥协了,这是我在看这部电影时唯一没想到的,我曾经以为她从未妥协,因此这妥协,让我感到心疼。每个写作的女人,都要解决身为女人和身为作家双重身份的矛盾,这矛盾张爱玲有过,萧红也有过,作为作家,她们天分极高,甚至没有几个男人能比得了,可是作为女人,社会要求她们必须要做小伏低,萧军和胡兰成都以老师的身份打压过她们的才能,如果不能从才能上打压她们,就从女性的身份上,在电影中有两次,身边的友人认真的对萧军说,你的天分不如萧红,你是努力,勤奋。萧红尴尬的笑,萧军硬着头皮说,但是她也离不开我的帮助。我们座在那一排姑娘都在笑,我心想,这话可真是要了亲命了,果然,下一个镜头出现,萧红就被揍得五眼儿青的出场了。
也许这才是最后萧红选择了温和的端木的根本原因吧,端木欣赏她的才华,也能够接受她比自己有才华,所以萧红做了当时的选择,虽然这选择也是不如意,但是我真搞不懂世人是怎么都理解成为她作的,她分明是为了过上安生日子,先安安静静的写作,向生活做出了妥协,所以我看得很难过,算一算当时的萧红大概二十八岁,她和十八岁的时候不同了,她追求爱情的心气儿也老了,折腾不动了,虽然一辈子最爱的就是萧军一个人,但是萧军实在是太暴烈了,最后她也就只好放弃了,但事实证明,这妥协也是行不通的。就这么点儿事,其实真没什么大不了的,怎么就被说成了作女呢,就算是二萧和端木三人同床过,其实也没什么狗血的呀,穷得叮当响的文艺小青年儿,想省点房钱,就挤着睡了,何况东北历来有全家睡大炕的,这是多么正常和纯洁的想法,我一边看电影的时候一边就想,就这么点儿事算什么事儿啊,搁一普通女孩身上,专栏作者们可能会理解和同情的显示自己的观念开放和宽容,到了萧红身上,就投射出了满满的恶意,说到底,她犯下的罪还是因为她的天分,她的作品留下来了,而这些八卦她的人知道自己永远都留不下来,所以他们要用八卦来贬低她的文学成就,她有什么罪呢?她最大的罪过就是,身为一个女人,还名留文学史了,实在是可恶吧。张爱玲也是这样的,她清清楚楚的明白世人对她的恶意,冷冷的活到老,活到死,她活着的时候,一言不发。
说到电影里对萧红文学天赋的定论――把萧红当成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作家去看待。这才是我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其中有两处,不煽情,不悲苦,简单单的聊了点文字上的事儿,可能很多人都忽视过去了,却让我这个写作的人,从心里感到温暖。一处是萧红和端木在河边聊天,萧红说的一段话,大意就是他们说我写的东西不豪迈,但是我不Care这些,为什么要规定文章一定要怎么写呢,我坚信自己要写的东西,不会拘束自己……另一处是萧红对着聂绀弩大谈儿女情长的痛苦,聂绀弩突然对萧红说,“萧红,你是呼兰河传和商市街的作者,你要往上看。”就这两处,让我体会到了导演和编剧的用心良苦,他们对萧红的文学成就的理解是正确的,对她的身份认同的纠结也深深同情。我的一个画家朋友曾经说过,所有的大师作画,落笔都是确定的,自信的。这句话在写作上也同样适用。作为一个女性作者来说,对自己的确定和自信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在这个男性话语权的文学世界里,你的作品好不好,是以男人的语言标准来衡量的,由男人说了算的,所有的女性作者都面临着对自己性别上的不自信,导致文化上的不自信,对自己女性语言体系不自信,下笔不确定的问题,有的女作家在文章中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气”,尽力掩盖自己的女性特质,贴上胡子装男人,有的则反过来极力强调自己的女性姿态,写作的时候潜意识里装着一个男性的读者群体,是带着不确定和不自信的心理负担去写作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她们那个年龄写作时,也曾经把别人评论我的作品“写得完全不像个女人,好像一个男作家的作品”当成一种夸奖,却不知道自己陷入的是文化上不自信的囹圄,最后这个问题,我花了十几年去解决它,才算想明白了,你是一个女人,如果你羞于以你自己最天然的面目示人,你不自信,你就永远写不出真正了不起的作品。在中国的女作家中,我认为年纪轻轻,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两个女人,一是张爱玲,一是萧红,都在写作的最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可以说根本就从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正是由于她们有大多数人都没有的天才级别的悟性。她们对自己文字上的自信,是完全天才式的自觉,根本不care男性的话语权,也不care别人看了这个文章后会怎么看自己,她们根本不屑于去写得像个男人一样豪迈,或者写得讨男人喜欢,不屑于强调自己的女性姿态,也不屑于掩盖自己的女性姿态,就那么自自然然的,浑然天成的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怎么写。这是所有伟大作家才可能具备的素质,当你写作的时候,你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你是没有性别的,你就是一个作家,就像萧红说的,“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也就是电影海报上说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自由,可惜很多人不懂,还以为这句话是在歌颂民国的审查制度。
作为一个作家,萧红是伟大的,她在写作的时候,丝毫没有任何的身份不确定性,但是一回到生活中就不行了,就矛盾重重,萧红在如何讨好男人,如何撒娇争宠,扮演好自己的女性角色,拿捏男人心理这一方面,简直是完全不行的,可是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人,对女人的定位又决定了她不得不是卑微的,每个作者都要解决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女人尤其难,再加上社会的束缚,要突破的心理枷锁要更多,摆脱被灌输,被洗脑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至少在作为作家的萧红身上,她做到了。在电影的最后,看到萧红慢慢的合上眼睛,我有两种矛盾的心情,一种是觉得她实在是太年轻就走了,才31岁,如果她能够活得长久一点,也许可以找到身为“卑微女人”和“伟大作家”这两种矛盾身份的解决之道。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她实在太辛苦了,真的解脱了也好。
萧红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但是她曾经获得过很多人的帮助和肯定,和这个所有人都在讨论她的八卦,匆匆的写文章来消费她,却没几个人去认真读她的书的时代来比,她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兵荒马乱,流离失所,但是对于一个写作的女性,男人们也能够看到并认可她的才华,同样用接纳一个真正的作家的态度一样接纳她,珍视她,这才是他们愿意无私的帮助她的原因,男人们的胸襟是坦荡和开阔的,他们的眼界和素养都是让人敬佩的。鲁迅第一次见到二萧就拿出一大叠钱给他们贴补生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爱才,但是对年轻人的私事,没干涉过半句。胡风肯定萧红的才华,也只是对他们分手表示惋惜,那些曾经帮助过萧红的男人,很多并非能从她身上捞取到什么好处,只是身为一个作家,帮助另一个作家,都说文人相轻,但是那时候大家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人和人之间的温暖,男人们有谦谦君子之风,真是一个黄金时代。而在今人狭隘的见识里,这些则统统被解读为所有的男人都是想跟萧红乱搞男女关系,遍地直男癌,用Low货的视角去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一边看电影一边就觉得,那个有懂你的人存在的时代,确实可以算是一个黄金时代了。在电影的最后,编剧和导演干脆让剧中人物直接评价萧红的作品。我听到先是一愣,然后会心的一笑,这个导演老太太和坏脾气的编剧也实在是太可爱了吧,你们鼓捣了这许久,又演了三个小时,还生怕观众听不懂,就这么直不楞登的往外说呀,这份苦口婆心的执着,真是让我觉得有点萌的。虽然大多数人估计还是不会理解,这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种扣人心弦的好电影,但是作为一个写作的女人,他们的这份懂得和慈悲,我心领了,并且知道这个时代还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在那里想结个黄瓜就结个黄瓜,和我一样的臭脾气,也是件让人想想就觉得幸福的事呢。
写了这么多,都只是我个人,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一点感想,如果有人问我推荐不推荐这电影,我也不好说,我必须得承认这电影并不适合所有人观赏,但在我看来,也不算是文史资料片。如果你是那种觉得一个黄瓜必须要开一朵黄花,接一个黄瓜的人,那你看了之后可能会很失望,如果你那种能接受它愿意开黄花就开黄花,愿意结黄瓜就结黄瓜的人,如果它真一朵花也不愿意开,一根黄瓜也不结,你也不会责备它,那么你就去看一看。
看黄瓜开不开花,结不结黄瓜,其实不需要事先阅读文史资料做功课那么麻烦,去看看嘛就好了,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什么都没看到,也是没所谓的。
(注:本文转自水木丁――新浪专栏,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编:于川)
萧红 黄金时代 黄瓜 写作 张爱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白的话感人的一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