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变气温?或者说是怎么改变自己己周围的温度。怎样才能做到

仿写句子:你不能周围的天气,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_百度作业帮
仿写句子:你不能周围的天气,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你不能改变以前的过错,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可以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学知识(上)-----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发布时间:&&&来源:&&&73人关注
  心理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心理现象虽然都很熟悉,但并非都能有科学的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很神秘。我们需要一种日常生活的心理学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难以理解的事,比如:为什么有的人痴迷买彩票?为什么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为什么恋人相处会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为什么我们购物或是消费时总是受广告的影响等等,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其实事事充满戏剧化,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心理学。本书力图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出发,选择了一些重要而有意味的问题,作了一些介绍和说明,使读者对心理学中涉及日常生活的概念能够有一个比较粗略的了解。了解人的』自理特点,可以帮助你研究了解自己周围各种人的心理状态,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复杂的人事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与家庭环境,既理解别人,又让别人理解自己,与同事、亲友和大众和谐相处,互相体谅、彼此帮助。
  1定势思维:
  不要被老眼光束缚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心理定势效应造成的: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在心理学上,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为根据去认知一个新的事物。心理定势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的更迅速、更有效。个体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正是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才使个体对新事物认识的迅速、有效,而不至于需要长时期的摸索。知识、经验的可贵正是在这里。特别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所产生的定势效应,其积极作用更是明显。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就是例证。刑侦警察能一眼辨认出小偷、逃犯、走私分子,能从蛛丝马迹中察觉作察人员的多方面的具体情况,也是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定势效应也能产生消极作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变化,因此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认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刻舟求剑&就是对这种错误思维方式的比喻。俗话说:&老眼光看人&,&想当然&,&按老皇历办事&,讲的也是定势效应的消极作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使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曾经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而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这显然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都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规定过电扇必须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都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法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进行创新思考,必须警惕和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作用。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它的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思考陷人了困境时,往往都有必要检查一下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一个人的创新思考陷人了某种思维定势大都是不自觉的,而跳出一种思维定势,则常常都需要自觉地作出努力。心理定势还有一个常见的表现是:一个人看到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按其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特性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判断其个性的依据。这样形成的印象,就是&刻板印象&。
  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是因为重庆女孩的泼辣&盛名远播&,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还有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考虑到它的影响。比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人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暴力、攻击,使人增强防卫心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那样,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
  2心理暗示:
  小品《卖拐》的启示
  在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反复对范伟说他的腿一长一短,让范伟受到心理暗示,真的觉得自己的腿有问题。这种心理暗示正是骗子常用的伎俩。
  二战时,纳粹在一个战俘身上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将战俘四肢捆绑,蒙上双眼,搬动器械,告诉战俘:现在对你进行抽血!被蒙上双眼的战俘只听到血滴进器皿的嗒嗒声。战俘哀号一阵之后气绝而终。其实,纳粹并没有抽该战俘的血,滴血之声乃是模拟的自来水声。导致战俘死亡的,其实他以为自己气死的念头:耳听血滴之声,想着血液行将流尽一一死亡的恐惧,瞬时导致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血管发生障碍,心功能衰竭。从心理学上说,杀死这个战俘的不是抽血,而是抽血的声音,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的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动。暗示只求受暗示者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地接受为基础。暗示不需要讲道理,而靠直接的提示。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一个人烟瘾上来难以抑制时,就可以拨打一个特定的号码,接通后话筒里就会传来叫人难以忍受的气喘声和咳嗽声。这便是使用暗示方法帮助人打消烟瘾,最后得以戒烟。
  暗示可以是语言的、行动的、表情的,也可以是某些符号。如商场的橱窗里经常摆放一些穿着时令服装的塑料模特,你看到了,这就是对你的符号暗示,暗示你&这件衣服多漂亮啊,快来买吧&.当你看到一些人在商场里选购这些衣服,你又获得了行为暗示.某人买完衣服后喜形于色,对你又形成了表情暗示;而有人买完衣服后还赞不绝口,说是物美价廉这又给你传递了语言暗示。这些符号、行动、表情和语言,虽然没有直接地&号召&你去买衣服,但是通过含蓄的间接的暗示方法可能会达到这种目的。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比如: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待主人细细介绍之后,似乎才能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不舒服。如果上医院检查,可能什么毛病都检查不出来。
  而医学领域则可以利用暗示为病人治病。某人到医院,说身体难受,日渐消瘦,什么药也没用。医生经过检查,发现他患的是&疑病症&,也就是一种心病,而不是身体的病。医生就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症,刚巧有一种新药,专治你这种病,注射一支,三天就痊愈。&打针三天后,&病人&果然痊愈出院了,其实医生为他打的只是葡萄糖。
  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呢?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其为&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或是&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
  暗示往往发生在被暗示者感到自卑的情况,就是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暗示本质上就是用自认为比自己强的别人的智能、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
  对于来自他人的心理暗示,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提防受到别人的操纵、控制。我们说过,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甚至可以说,在潜意识中就存在着接受暗示、接受控制、接受操纵的渴望和需要。这样的心态往往和外来的暗示一拍即合,很容易接受不良暗示,从而上当受骗。
  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暗示,是有意识地向他人发出刺激,使之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望梅止渴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类是间接暗示,是暗示者向他人发出刺激,使之接受,但又不显露动机或不明确指明含义,需要他人从事物和行为本身来理解。自我暗示是依靠思想、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自信心就是一种自我暗示,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时,如果充满自信,就会鼓起勇气,奋力完成任务。
  其实一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面播下成功意识的良种,就会野草丛生,一片荒芜。自我暗示就是播撒什么样的种子的控制媒介,一个人可以经由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动地把成功的种子和创造性的思想灌输进入潜意识的大片沃土。相反,也可以灌输消极的种子或破坏性的思想,而使潜意识这块肥沃的土地野草丛生。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于获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佛家密宗认为,一切话语都具有咒语的力量。每一句话都会沉淀在自己或他人心里,甚至深入潜意识,也就是说,具有神奇的暗示力量。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这种力量呢?打字员王小姐工作很忙,有一天副经理让她打一封长信,她不耐烦地说改一改就行了,不一定要重打。经理沉着脸说:&如果你不爱干,我可以找到爱干的人!&王小姐明白经理是在威胁她,感到很生气。但转念一想,人家说的也对。自己拿钱,就应该好好干事。本来她很讨厌这个工作,但是从现在开始,她决定开始喜欢这个工作,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喜欢这个工作的!&她不断地这样说,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真的喜欢这个工作了,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因为她对自己说的话,对自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改变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语言的暗示作用实在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尽量说些积极的话来激励自己,比如&我能行,我有能力,我一定会把它做好&等等。有一本书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就是要用积极的暗示来激励孩子。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是许多成功励志学的精髓所在。我们要尽量避免说&丧气话&,比如:&事情弄糟了,完蛋了,我太笨了,干什么都干不好,什么用也没有&&&等等,因为这些话会使你真的成为那个样子。
  3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待的巨大力量
  战国时候,齐国的承相管仲在做宰相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结果犯人们一个也没有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
  在现代社会,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有个教育专家曾找了个有偷盗恶习的孩子,委托他把一包东西送到某地。其间要走很长一段路。途中,这个孩子打开了包裹,发现里面有许多钱。但是,这个孩子没有动这些钱,而是如数把钱送到了目的地。这两个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心理使得惯于作恶的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放弃恶行,改恶从善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作恶的人之所以这样做,也就是对他们的善行的期待,感到了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为了不辜负别人对他的信任,而自动放弃了恶行。这在心理学上,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好解释,也就是:热切的期望会使被你期望的人达到你的要求。这个效应的名字是来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撬在古希腊塞浦路斯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次,他用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王子的雕刻非常成功,他的作品实在太美丽了: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满希望之光。王子爱不释手,每天都以怜爱的目光深切地注视着象牙雕像,热切地希望&她&有血有肉会说话,能够跟他谈心。王子每天都在深切地体验着痛苦的煎熬一一他是那样爱&她&,可是&她&却只是块象牙,这使王子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坐在&她&面前,呼唤着&她&,梦想着她能够成为真正的少女。最后,王子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这位象牙少女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为了真正的少女。这里讲的故事仅仅是个神话,但古人也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明一个现象:我们的热切期望,会使被我们期望的人达到我们的要求。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就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在教育实践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里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等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说,根据本次发展测验的结果,这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教师们看了看名单,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是很优异的,而有些学生则不然,甚至成绩很差。两个心理学家便解释道,&请你们注意,我们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心理学家们反复叮嘱教师们不要将这个名单外传。发展测验结束8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先前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们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他们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这时心理学家告诉老师: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这个实验只是想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孩子的热切期望地孩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的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当然可以使人有最好的表现。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积极期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最典型的要数爱迪生的成才故事。爱迪生小时候仅仅上三个月小学就被开除了,因为学校认为他&智力低下&。但爱迪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很有信心,她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在母亲的亲自教导下,学到了比一般孩子在学校里多的多的知识,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都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归功于爱迪生母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积极的心理期待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企业管理中,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像皮格马利翁一样,坚信自己的每一位下属员工都是人才,都是千里马,都能够为公司做出贡献,并在与员工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向员工传达这种信息,将对员工的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员工可能会给予管理者积极的反馈,按照领导的期望行事并最终达到成功。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成为公司的负债资本,这是一件非常危险而又可怕的现象。古人说&用人不疑&和&点石成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
  通用电器公司的CEO杰克&韦尔奇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公司里犯过一个大错误一一因为工作失误,导致一场比较严重的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他以为自己肯定要被炒鱿鱼,沮丧极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管理者没有解雇他,只是嘱咐他以后小心一点。原来,管理者早就发现他具有杰出的才能,正准备重点培养他,所以不愿因为一次错误就失去这个难得的人才。这让韦尔奇感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器重,从而激发出极大的工作动力,果然成为伟大的管理者。在夫妻之间,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对夫妻之间的互相&改造&具有神奇的作用。李先生的妻子长的很漂亮,能烧一手好菜。可是就在两年前,他们刚刚结婚时,妻子还什么菜都还不会做。他当初追求妻子时,只重视了容貌和性格,却没有想到厨艺的问题。后来,他们真的结婚了,他心甘情愿地每天围着锅台转,但是他也有事业,所以感到很累。他开始想,要是妻子能烧烧饭该有多好!可是妻子真的被他养成娇妻了,什么也不会做。幸好他不是个急脾气,没有对妻子说:&家是我的,也是你的,我太累了,你为什么不能做做菜?&如果他这样,即使他的妻子去做,恐怕也不会太心甘情愿。有一次晚上,他故意回来的比妻子晚,回来前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今天我可能要回来晚些,亲爱的,你能不能烧些菜,让我回家后能尝尝你的手艺?唉,我今天实在是太累了,真想回到你身边。&妻子挂了电话,心中感觉很愧疚,觉得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贡献也不做,对不起丈夫。等丈夫回来,菜已经摆好了。丈夫尝了尝,很难吃,但他笑着对妻子说:&还不知道我老婆的厨艺这么好呢!&同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妻子心里很满足。第二天又是妻子烧菜,丈夫仍然说好吃,妻子很受鼓舞,还专门买了几本烹调书,在家学起来。一年后,朋友们去他家做客,发现他妻子做的菜非常好吃。丈夫笑着说,&今非昔比呀!"妻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上当&了!这说明,在夫妻关系中,对对方良好的期待能够改变我们的配偶,使婚姻更趋向于理想。
  4逆反心理:
  他为什么就是&不听话&从前某地有两家酒店,为招揽顾客,各自在门口张贴广告。一家说,&本店以信誉担保,出售的完全是陈年佳酿,决不掺水&;另一家则说,&本店出售掺水一成的陈年老酒,如有不愿掺水者,请预先说明,但饮后醉倒概与本店无关&。结果&掺水一成&的酒店却比标榜&决不掺水&的酒店生意兴隆。从心理学上讲,后一则广告的高明之处,就是巧妙地抓住了顾客的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就来自逆反心理。试想,如果掺水的酒事先没有告诉人们这是掺水的,结果被发现是掺水的,人们恐怕要找3巧了。可是如果明白告诉你是掺水的,反而引起人们的好奇,不明白它为什么要自暴其短,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尝一尝。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让你往东你往西,让你打狗你打鸡&的逆反行为呢?人们的这种逆反,到底是因为什么,又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逆反心理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自我价值保护逆反。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地生存在社会上。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影响和损害时,自然地会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我们把这种逆反心理称作&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很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孩子的毛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也会使孩子感到丢&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损害,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对你的逆反』臼理。为了感觉自己是有主见的,为了显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孩子会对你以后的话形成抵触和对抗。你让他做的他偏不爱做,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人就是这样,压迫越大,反抗越大。在社会生活中,有时越是被社会规范所不容,就越想尝试一下,当某种行为被禁止时,人们往往会对此产生更强烈的向往。因为人们认为这种行为被禁止,自己行动的自由被束缚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会以各种手段谋求恢复被禁止的自由。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和辛德兹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某大学的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保安部长&,并以严厉的口头警告:&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区委员&,并以相对柔和的语气声明:&请不要胡乱涂写&。每隔两个小时换一次警告牌,然后调查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结果挂&严禁胡乱涂写!大学保安部长&的洗手间被涂抹的情况反而更严重。这说明越是严加禁止,越是摆出权威,参与涂抹的人也就越多。我们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爱情大概也恰恰因为是被禁止的,才会更加强烈和牢固。如果两家毫无芥蒂,一开始就欣然应允两人的婚事,说不定就不会爱得死去活来了。国外有一种以家庭主妇为对象的电视节目,其中有许多供主妇诉说苦恼的栏目。有个四十多岁的家庭主妇正在诉说丈夫竟然背着她与别的女人持续交往了几年,这时如果主持人附和说:&怎么能跟那种男人一起生活下去呢,别再犹豫了,趁早分手吧,这种事决不能容忍。&那么这位主妇反而会变得犹犹豫豫,似乎不愿提及离婚二字。越是&怂恿分手&越不愿分手反过来越是劝阻,便越发地一意孤行,这就是人们的&逆反心理&。
  第二种是超限逆反。超限逆反是指机体在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所做出的逃避反应。这也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这是因为我们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乃至是向往的刺激)都是有限度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并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逆反』自理。超限逆反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如果一方就某事唠里唠叨个没完,就可能超出对方的承受极限,由默默忍受变为大发雷霆,反而使沟通遇到更大障碍。
  第三种是禁果逆反。禁果逆反心理指的是,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说到&禁果&,很容易想到的是《圣经》里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与夏娃由于好奇,在蛇的蛊惑下偷吃了智慧之果,因为违背了与上帝的誓约,被逐出伊甸园。后来人们通常用偷吃&禁果&来比喻少男少女初尝人事。从圣经故事中引申出来的&禁果&,含义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东西。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时,人们都以为它对人有害。法国农学家帕尔曼切在德国吃过土豆,就想把它推广到法国。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地里栽培土豆,并用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白天看守,晚上警卫就撤了。这使人们非常好奇,于是商量好,晚上来偷着挖土豆。回到家去一吃,发现非常好吃,使土豆得到了推广。这正是得益于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的阔如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获得这些信息。很多专家也日益认识到,由于禁果效应的存在,关于性的知识也不应该对青少年讳莫如深,这样反而使他们对性充满了好奇心和神秘感,而不能正确地理解。
  5应激反应: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他扬鞭策马,来到湖边,看见一个士兵在湖里拼命挣扎,一边却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慌做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不知该怎么办。拿破仑问旁边的那几个士兵:&他会游泳吗?"&只能扑腾几下!&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喊:&赶紧给我游回来,不然我毙了你!&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又听说拿破仑要枪毙他,一下子使出浑身的力气,猛地转身,扑通扑通地游了回来。拿破仑给那位落水的士兵的强刺激,使他精神一振,进入心理学的&应激&状态,才使出全部力量和智能,自救成功。
  什么是应激呢?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人会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心理学上把这叫做应激。当情绪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时,人的激活水平快速发生变化,表现为心率、血压、肌肉紧张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高度兴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急中生智,做出平时不能作出的勇敢行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心绪紊乱,惊慌失措,作出不适当的行为。应激一词首先由汉斯&塞里于1946年应用于医学领域,是指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汉斯&塞里通过多次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应激和全身适应综合征的理论,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并被广泛用于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简单地说,可以把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当人受到应激作用时,人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反应,并在新的情况下逐渐地适应。如果人不能适应这种刺激,就可能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异常,甚至可能发生疾病。
  根据塞里的应激学说,全身适应综合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警戒期,这一期又可分为休克期和抗休克期。休克期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液浓度降低及体温下降等休克症状。抗休克期的表现与休克期相反。第二阶段叫抵抗期,此期人体出现各种防御手段,使机体能适应已经改变了的环境,以避免受到损害。第三阶段叫耗竭期,此期是在应激因素严重或应激持久存在时才会出现。它表示机体&能源&的耗竭,防御手段已不起作用。如果继续发展,则导致死亡。
  应激的来源有三方面:外部物质环境,如寒冷、酷热、潮湿、强光等,个体的内环境,如营养状况、感觉情况、刺激情况,机体各种物质的产生和平衡情况等;心理社会环境,如身边发生的事情对我们心理造成的影响。应激的直接后果为:机体不仅有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同时还有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生理上的反应姑且不论,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心理上对应激的反应。
  在各种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中,有些是有利于应付应激的,如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情绪的适度唤起等,而有些是妨碍或干扰人们应付应激的,如焦虑不安、过分烦躁、情绪低落、愤怒、激动等等。应激的反应一般是因人而异的,比如两个人同时站在跑道上,一个可能信心十足,另一个却可能紧张得发抖。心理学家认为,应激所引起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刺激,而且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以及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社会性支持等各种因素。我们大概都记得语文课本里学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不到十岁的司马光在小伙伴掉进大水缸时,能够镇静地用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这就是面对紧急情况表现出的良好的应激状态。
  那么,生活中的应激对我们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生活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变化,生活显得单调无味。一定变化可以激励人们投人新的行动中,磨练人的斗志,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因此是有利于维护人们心理平衡的。但生活中的变化如果过多,过快、过大、过于突然,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超过人们心理、生理上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形成有害的应激。因为应激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接受刺激后,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如果应激过强,身体就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时间长了,会使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受到破坏,使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到受疾病的侵袭。而从心理上讲,当个体对紧张体验不能解除时,就达到了&过度应激&,它会影响正常心理活动的进行。因为外界刺激唤醒大脑皮层,使之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时,会有助于心理活动的进行;但是如果过度,会使产生焦虑的反应。这种情况下,自控力会减弱,心理活动能力也会降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变得不充分、判断不准确,逻辑推理能力也会下降。所以,要想表现出最好的状态,需要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中。
  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很明白这个道理。有一次,弟子颜渊问他:&我乘舟渡过一个深潭,梢公驾船的本领出神入化。我问他这个本领能学吗?他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便可以学会,会潜水的人即使从未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我不是特别理解,他又不肯多说,您能给我解释吗?"孔子说:&游泳能手不怕水,对学习驾船不恐惧,因为他的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中看成一码事,把船行和车驶看成一回事,把驾船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驾过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孔子又说:&就像一个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做赌注,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赌起来轻轻松松,反而常常获胜。如果用衣物下赌,就有了一点顾忌,要是用黄金下赌,就会顾虑重重,非常紧张,反而不容易赢了。就是说,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的,内心就会怯弱,行为也显得笨拙犹豫。相反,对结果抱达观态度,姿态放松的,会表现出最好的水平。&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事情越想做好,越紧张它,就越做不好。就是因为心理应激过强的缘故。优秀的运动员都善于掌握适度的应激。高手过招,水平相差已不是很大,很大程度上比的是心理素质。生活中的任何考验都是女11此,只有凭借举重若轻的心理素质,才能表现出最好的水平。应激的原理还提醒我们,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极限,对自己的挑战应该适可而止。即使我们突破自己的极限,也应该一步步来,不能一下子迈过大的步伐。因为那样会给自己形成多大的压力,容易造成身心失调,损害健康。最后很可能欲速则不达,形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6尊重的需求:
  人人渴望尊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上校狄龙对他指挥的第80步兵团士兵悬赏:谁第一个冒着弹雨把一个柴捆放到敌军的城墙下,并点燃它,将得到1000法朗。然而,没有一个士兵行动。狄龙上校大为恼火,开始指责士兵的怯懦。有一个军士长大声地说:&长官,要是您不提出悬赏,您的士兵就全体行动了!"狄龙呆住了,片刻,他若有所悟,便大声发布命令,果然,士兵们全部前进了,最后整个步兵团1194人中只有90人生还。这个小故事令人感慨。金钱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但如果以为唯有金钱才能驱动士兵们勇敢前进,是对士兵们人格尊严的侮辱。对于一个士兵来讲,还有什么比军人的尊严更值得珍视?因此,在1000法郎面前,士兵们可以无动于衷,毕竟生命比金钱重要;而为了维护军人的尊严,士兵们却可以一往无前,视死如归。有时,我们确实常常忽略了,一个人,他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不是吃山珍海味、披金戴银,不是住豪华别墅、乘香车宝马,而是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对他人格的看重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每一个人都有受到其他人尊重的需要。比如,一次评职称过后,一位未评上高级职称的同志说:&这次我虽然未被评上,但我相信我并不比评上的人差。跟我一起毕业的,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当了教授,但我觉得我并不比他们差,只是我的机遇不如他们罢了。&《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财大气粗,对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扬的简&爱说;&我有权蔑视你!&简&爱后来却对他说:&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要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自信、自重、自爱、自尊等都属于人的内部尊重的需要,通常称之为自尊心。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尊是人类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心理学马斯洛在分析人的需求时,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会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五个层次。马斯洛说:&尊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但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使人产生自卑、软弱、无能感,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人的许多好的品质,比如严于律己、自强不息、奋斗精神、自我修养、人格尊严等等,都是与人的自尊需要分不开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尊心,就会做出为人所不齿的事情来。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地位、身份。社会上人们追求流行,讲究时髦,用高档商品,买名牌服装,都是一种求得别人尊重的需要。某大款花几千元买一张帕瓦罗蒂的演唱会的票,人场后就睡大觉,别人问他为什么花冤枉钱,他说:&听不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买。&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证明了尊重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从一个大车间中,选出六名女工作为被试者,做了一个实验。她们工作是装配电话中继器。她们先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两星期(第一个时期),以提供一个正常生产率的标准。然后,把她们从车间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主要装配车间相同。她们在这里工作的五个星期(第二个时期),工作条件变化。第三个时期,改变了对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她们的薪金额决定于整个车间(一百个工人)的产量,现在只决定于她们六个人的产量。到第四个时期,在时间表上安排五分钟的工间休息一一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第五个时期,工间休息的时间增加到十分钟。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制度。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工人们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在随后的三个时期里,每天提前半小时下班。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到第十二个实验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全都恢复,这时的环境条件与女工们开始工作时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了。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不管条件怎样改变一一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也就是说,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虽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女工们感到她们是特殊人物,她们受到了格外好的待遇,她们在参加一项有趣的实验,期望进行例外的工作,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因而感到愉快、自豪,愿意遵照实验者的要求去做。结果,她们的工作越来起努力,每一次工作条件的改变都刺激了她们效率的提高。
  通过改变一个人的环境,让他与众人分离,特别密切地注视他的工作,便会使这个人感到受到特殊的重视、信任和期待,因而他就会尽一切可能按人们所期望的去干好每一件事。这证明尊重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调动一个人做事的更大积极性。领导用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将会使下属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来。
  汉高祖刘邦得到天下后,有一次与群臣讨论他打败项羽,取得成功的原因时,说:&在后方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安邦,治理百姓,筹办粮铜,我不如萧何;带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够用他们;而项羽有个谋士范增,却不能用,所以我能打败他。&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了解人、尊重人,使下属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项羽尽管&力拔山兮气盖世&,却唯我独尊,不懂得承认和尊重别人,才会导致失败。
  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便要尊重别人。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对方会觉得受到尊重,而对你产生好感;相反地,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与人沟通,对方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拒绝与你交往。在沟通中,千万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否则,受损失的一定是你自己。
  7态度的神奇力量:
  心之所愿,无事不成
  市场上有多种牌子的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有人专选这种牌子,有的偏好别的牌子。谈到生育问题,有人认为生男孩好,有人认为生女孩好。对一部电影或小说,也会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人们对各种各样的事常常作出赞同或反对的判断,这些都涉及到态度问题,是态度的表现。心理学上,态度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和准备行动的心理倾向,它含有认知、情感及意向三种成份。认知成份是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观点、知识,含有评价的意思,如&长跑有助于身体健康&一语,就既反映了对这种活动的认识,又含有肯定的评价。情感成份是对事物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欢―讨厌,尊敬―轻视,同情―排斥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意向成份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举个例子,某人凭商品知识和别人的介绍,认为捷达牌轿车确实不错(认知成份),很喜欢这种车,渴望能买到一辆(情感成份),还积极的存钱(意向成份)。三者统一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态度。人之所以要持有某些态度,是因为态度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功能。人的态度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在形成后态度又会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人们生活在社会之中,适当的态度会使其从重要的人,比如父母、老师、领导和朋友那里获得认同、赞同、奖赏。这使人们懂得,对不同的人应持有不同的态度,例如对待师长应该恭敬有礼,对待朋友热心随和,对待晚辈关心照顾&&这些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时态度可以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要。比如有句俗语:&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这就是态度的一种自我防御。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保护自己。比如,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在看到富商们挥金如土,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常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公而忘私,忠心耿耿,礼貌特人,富有同情心的;也有假公济私,三心二意,粗暴虚伪,冷酷无情的;有自尊、自爱严于律己的,也有自卑放任的;有勤奋认真、细致节俭,也有懒惰马虎、墨守成规的。人们的行为体现着他们的人生态度,而他们的态度也支配和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以勤奋写作著称,他每天都坚持写作,有时竟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他曾说过:&一个作家,应像画家一样,经常带者铅笔和纸张。一个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幅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写一个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他还说:&必须每天写作,如果一天没有写,怎么样呢?"他自己回答:&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为什么我没写&这句话,一遍一遍地写,等你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有一次,果戈里请一位朋友到饭馆用餐,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当即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抄写。饭菜上齐了,他还在埋头抄写,朋友见他如此冷淡,心里不是滋味,很不耐烦地对他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的?&说着,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专心抄写菜单的果戈里早把请朋友吃饭这事忘脑后了,连朋友说气话,离开饭馆他都不知道,嘴里还不停地称赞这份菜单写得太好了,太有用了。后来,这份菜单果然用在了果戈里的一篇小说中。果戈里请客却气走了客人,是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认真、勤奋的,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或者说,他认为积累写作素材比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礼貌重要,才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朋友的礼貌。当然也正因为这种态度,他才成为了不朽的文学家。
  态度对个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态度往往决定着我们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国外有人曾做过实验,把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的足球赛录像,分别播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指出的多两倍。可笑的是,达得毛斯大学的学生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有许多次犯规而没有受罚。这两种不同的判断,是因为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态度造
  成的。
  态度还影响人们的感受能力。在一次耐痛忍受力测定中,测定的仪器是改装的血压计,即在血压计的气袋上端安置一个尖硬的橡皮尖头,然后把空气带绑在被试手腕上,只要增加气压,橡皮尖头便会刺入被试的手腕,并且气压越大越痛。实验对象为两组大学生,每组中有一半是基督教徒,一半是犹太教徒。第一次测定后,试验者告诉受测者,为了提高准确性,休息片刻后再做第二次。休息期间,主试逐个与第一组的人交谈,假装无意似地对基督教徒说;据研究报告,基督教徒对痛苦的耐受力不如犹太教徒;对犹太教徒则反过来说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对第二组的人则什么也没讲。待再做实验时,第一组被试的耐痛力普遍显著提高,第二组则和第一次所测的基本一样。这是因为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和忠诚,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能量和惊人的耐力。历史上许多爱国者身上惊人的耐力和牺牲精神,就是和他们崇高的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忠诚态度分不开的。态度还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当学习材料与个体态度一致时,就能提高记忆效率。种族歧视在美国十分严重,心理学家们便以美国南部两组白人大学生为对象作了一次试验。第一组大学生反对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分校的种族歧视政策,第二组大学生则支持黑白分校。紧接着,让全体被试分别朗读十篇以反对黑白分校为旨的文章,然后要求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尽量复写出来。结果是第一组学生,即学习材料与自己的态度一致者,成绩明显优于第二组。
  进一步说,态度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好坏。一般的,对学习的意义了解的比较清楚,对学习怀有兴趣的人,会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也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样道理,人们如果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就会认真努力地工作,也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据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得到一份工作,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巧%取决于他的智力和业务知识。有一位女孩从化工大专毕业后,被一家橡胶公司聘用,试用期为6个月。4个月后公司要裁掉一人,因为她的资历较浅,被选中了,再有3天,她就要走人。本来,女孩可以和公司把工资结清就走,但她认为,她还是公司的职员,就有义务把工作做好。最后那天,同事们让她下午不必来了,活由她们包了。但女孩没有同意,仍然和平时一样认真地工作。她把工作台洗刷得一尘不染,把用过的烧杯和试管摆放得整整齐齐。第二天,劳资部负责人告诉她,她被留下来了。就是因为她突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米卢&蒂诺维奇在调教国足时,也一再强调&态度问题&。正是因为重视了&态度问题&,才使国足在2001年十强赛中一飞冲天,踢进了日韩世界杯,而米卢也成了2001年世界十佳教练。可以说,态度决定一切。有认真的态度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作风,做任何事都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从整个人生来讲,一个人对人生持积极态度,他必然热爱生活,必然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对待工作和学习;如一个人对生活持消极态度,他就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对工作得过且过,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一踩不振。
  8心理疏导:
  用宣泄解除郁闷
  李先生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晚上,他接到一个陌生妇女打来的电话,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恨透他了!"&他是谁?&李先生感到莫名其妙。&他是我的丈夫!&李先生想,哦,打错电话了,就礼貌地告诉她:&对不起,您打错了。&可是,这个妇女好象没听见,如竹桶倒豆子一般说个不停:&我一天到晚照顾两个小孩,他还以为我在家里享福!有时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也不让,可他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谁知道他干吗去了!尽管李先生一再打断她的话,告诉她他不认识她,但她还是坚持把话说完了。最后,她喘了一口气,对李先生说:&当然,您不认识我,但是这些话在我心里压了太长时间了,再不说出来我都要崩溃了。谢谢你能听我说这么多话。&原来李先生充当了一个听筒。但是他转念一想,如果能挽救一个濒临精神崩溃的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这个妇女是很令人同情的。她的举动看似错乱,实际很正常。它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总要有一个倾诉、宣泄情绪的地方,而且往往是蓄之愈久,发之愈烈。
  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有人认为,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未能满足的情绪,必须千方百计地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能让它发泄出来。但是却不知道,这样的情绪和意愿被压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只有通过其他的途径才能释放出去,却不会丝毫的减少。虽然在你的压抑、克制阶段往往意识不到它还存在,但这只说明它不在&显意识层&出现,而是很可能成了隐藏在心理深处的&暗流&。打个比方,这种暗流其实就像是蓄在水库里的水,只能是越涨越高,在心理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那么要想它不外流,就必然要在心理上高筑堤坝,而这势必使人在心理深处与外界日益隔绝,造成精神的忧郁、孤独、苦闷和窒息;或者,这股暗流就要冲破心理的堤坝,使人显现一种变态的行为,甚至导致精神失常。在这里,同样用的上这句众所周知的话:堵塞不如疏导。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不少人在谈论心理冲突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对&克制&法大加推崇,而对宣泄法则颇不以为然。比如,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和赞誉的是:&铁骨铮铮英雄汉,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在伤心时刻,&忍住眼泪往肚里流&是无益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流泪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化学过程来发散精神上的压力。在亲人面前的痛哭,是一次纯真的感情爆发,如同夏天的暴风雨,越是倾盆而下。天就越晴的快。许多人在痛哭一场后,痛苦和悲伤心情不就减少了许多吗?
  专家指出,一些成年男子总是把伤感情绪压抑在心灵深处,尽管他们能强忍住悲哀的泪水而不露声色,但是被&截流&的紧张情绪总是要找到逃逸的渠道,这个渠道就是由紧张情绪可能导致的疾病一一胃溃疡、结肠炎等。因此,不良情绪的能量宣泄的方法之一,就是在伤心时大哭一场。在社会大舞台上,每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者,总要面临这样那样的冲突。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地进行情绪的宣泄和疏导。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在一个叫霍桑的工厂里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道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宣泄情绪,二是解决问题。这如同高压锅做饭,一方面气要适当放掉,另一方面饭要做好,&安全阀&才起应有的作用。如果只起泄掉气的作用,那么,拿掉整个锅盖岂不能使气释放的更快?然而饭却夹生了。同样,在冲突过程中,也不能只顾一味地&撒气&,搞毫无道理的只是利己的冲突,做盲目冲突的无用功。以家庭中的冲突为例,如果不是为了更好地调适和整合家庭,而只县为了一方的私利,那么,冲突就不具有正功能。冲突如果只起宣泄情绪的作用而于问题的实质解决毫无所补,那么,&安全阀&,&霍桑效应&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不计后果、不分场合、不顾影响,一有怒气就大动肝火,一有痛苦就大哭大嚎,一有冲动就蛮干一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心理学家指出,这种胡乱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并不能把不良情绪真正发泄出去,反而会带来新的更大的烦恼,引起更严重的不良情绪。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宣泄,同时要注意宣泄的目的,同时讲究方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渠道来宜泄和排遣不良情绪,从而使冲突达到正功能。目前国外的不少企业在心理学家的建议下,根据&霍桑效应&的原理,设立了所谓&特种员工室&。此室里陈设有经理、车间主管、班组长的偶像及木棒数根,工人对某管理人员不满,可以棍打自己所憎恨的人偶像,以泄愤慈。比如在松下电器公司的下属企业中,设有&精神健康室&,也称为&出气室&。如果员工心情不好或者对某位管理者不满、心存怨恨,就可以去&出气室&重建平衡。在&出气室&里,摆满了各种哈哈镜,还有几个象征经理、老板的橡皮塑像,旁边备有棍子。如果怒气犹存,就可以拿起棍子,狠揍塑像,发泄不满。这样,员工就不至于把对管理者的不满转移到工作和人际关系中,从而影响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精神健康室&的建立,所依据的就是宣泄原理。在生活中,对于个人来说合适的发泄渠道也是很多的。如果你有特别亲近的人,相互之间有足够的默契,就可以直接冲对方发泄,而不会遭到情绪&反弹&。因为对方理解你,知道你是在发泄,你的话不是&针对&他。或者,你可以找人聊天,找比较知心的朋友倾诉一下,说完了,压力也烟消云散。就像人们说的,分享,可以使你的痛苦减半,使你的欢乐加倍。如果你喜欢上网,还可以利用网上聊天,它有一种优势,就是不用担心对方知道你是谁,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倾诉。如果你喜欢运动,可以在生气和郁闷的时候拼命跑步,使劲打球,或者打沙袋一一把气你的人想象成沙袋。如果你喜欢音乐,心情不好时可以听听让人愉快的音乐,音乐会把你带人另一个时空,然后,你会发现让你不快的事情可能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因为人的情绪经常是一时钻牛角尖而已。你也可以到歌厅里去吼几嗓子,你的不快情绪就会随着你的歌声冲上云宵。另外人到大自然里去也可以使人』臼清开阔,并唤醒对生活的热爱。你还可以学习林肯,把不满情绪尽情地写出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怎么解气怎么骂,可是写完后,要一把火烧掉。你会发现你的气也化做云烟了。
  9。理防卫机制:
  精神胜利法获得的心理平衡
  一般说来,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一个吝蔷的主人带了仆人外出,途经一个小店,两人进去各吃了一碗面。仆儿臼想,应该由主人付钱,就没有结账,作主人的碍于面子,虽然结了账,心理却很不愿意。出来时天色已黑,仆人点上灯笼,跟在主人身后。主人因为刚才的事还在生气,便借题发挥,对仆人说:&你打着灯笼,却走在我后面,我怎么看得见路?"仆人赶紧跑到主人前面。没想到主人又大吼一声:&你居然走到了我的前头,让我变成你的跟班了!&仆人只好退一步与主人同行,心想这下可以了吧?谁知主人说:&好哇,你与我并肩而行,难道我们是平起平坐吗?"仆人问:&老爷,我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平行也不是,那我该走哪里呢?&老爷两眼一翻说:&把刚才那顿饭钱还给我,你爱走哪里就走哪里。&主人对仆人不该走前面、后面、并列,都有他的理由。这个笑话暗含了一个道理,就是对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而各种看法虽然不同,却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于说出来的&理由&,而在于说话者本来的动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合理化,就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为了减少或避免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接受它。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心理防卫方法。合理化的一种常见表现是,在追求某一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内心的不安,为自己找到这样一个理由:认为不值得追求,而不是自己条件不够或不太卖力。也就是借着贬低对方,来安慰自己。
  我们都知道《伊索寓言》中&酸葡萄&的故事:狐狸想吃葡萄,但由于葡萄长得太高无法吃到,就说葡萄是酸的,没有什么好吃。因此,心理学上把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而聊以自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这种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机制。有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甜柠檬机制的存在。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来做枯燥乏味的工作,就是把一大把汤匙装进一个盘子,再一把把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来来回回半个小时。工作完成后,实验者给予他们1美元或20美元奖励不等,同时要求他们告诉下一个来做实验的人这个工作是否有趣。结果发现,得到1美元奖励的比得到20美元的有更多人评价工作有趣。&酸葡萄&与&甜柠檬&机制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前者如有的大学生参加某一竞聘或招录活动,初选即被淘汰,于是对人说&我本来就对这个岗位不感兴趣,只是别人叫我一起去凑凑热闹而已&。又如有人因为自身封闭性较强,不擅于与人交往导致人际关系圈狭小,却常说:&张三品质太差,不值得结交;李四人缘不好,交往多了会影响自己发展。&甜柠檬效应如:你买了一套衣服,回来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你和别人说起时,你还是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价格贵点也值得。有的学生没有选上班干部,就说&无官一身轻,可以省去我很多精力,这样有更多时间学习&。再如打碎了自己』自爱的器皿说&碎碎平安&,被人偷了钱财说&破财免灾&,孩子天资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说&憨人有憨福&,都是&甜柠檬心理&的表现。这两种心理防卫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都是因自己的真正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并产生受挫感时,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看来愚蠢可笑,但从心理学上讲,却有它的积极作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参加比赛名落孙山,珍贵的物品被盗或丢失,和朋友产生误会,失恋,亲人去世&&有的事情是我们人力所无法挽回的。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与其悲伤,哀叹,不如学会自我安慰,即依靠自我调节、自我解脱来实现心理平衡。否则,我们就会像泰戈尔的诗中所说:&在我们哀叹失去月亮的时候,我们又失去了星星。&而&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反映了当事人的心理素质具有某种对抗受挫感的弹性,可以帮助人在遇到挫折时从忧伤中解脱出来,灵活地松动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目标,暂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防止行为上出现偏差。
  我们都知道,鲁迅笔下的阿Q有一种精神胜利法,被称为&阿Q精神&。他穷得一无所有,偏要向人家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了!你算什么东西!&挨了假洋鬼子的揍,就说&儿子打老子,不必计较&,倒也很快就心平气和了。这种明显的自欺欺人心理过去一直成为人们的笑谈,遭到否定。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适度的精神胜利法对于调节心理平衡却非常有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平衡和心理调节术。
  酸葡萄和甜柠檬效应提醒我们:对于相同一件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会不尽相同,心情也会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心情就会低落、郁闷,而从积极一面去看,才能帮你走出心情的低谷,变的平静、开朗起来。比如当你感冒时,与其为一时的痛苦而烦恼,不如想一想感冒可以使人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当你遇到挫折时,应该看到失败是成功的前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收获啊,当面对逆境时,应该看到逆境能使人变的更加坚强和成熟,可以提高你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至少还可以丰富你的人生经历&&
  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中被盗,朋友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值的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在生活中我们对待失去的感情,可以对自己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爱情既然已死,人总还是要活的。就想某些人说的:在一起的时候多想想他(她)的优点,不在一起的时候就多
  想想他(她)的缺点。而对于自己的过去,老年人总爱说&过去好&,是因为在人体内部,有保护我们正常思维的机能。正是由于这种机能的工作,我们才能尽快地把不愉快的事忘掉;反过来,它也能有助于我们长久地记住那些令人愉快和高兴的事情。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似乎是贬义的。但谁让人生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和无奈呢,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要活的太累,活的更快乐一些。如果大家都懂得运用这种方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天天念着&烦呀烦&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天天苦着一张脸,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他钱似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想不开,割脉殉情之类的了。
  10无穷的权力欲:
  美军虐囚事件的启示
  有权力就会膨胀,这在美国哲学家罗素的《权力论》里,被称作人的本性。他还认为人对经济的需求尚可得到满足,但对权力的追求则永不满足;正是对权力的无止境追求,引发多种社会问题。罗素认为人的权力具有不断扩张的特性,所以应当节制个人、组织和政府对权力的追求。罗素并没有通过心理事例证明人的权力本性,但当人们为伊拉克囚犯受到虐待感到愤怒之际,科学家们公布了一些研究成果,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解释了&一个普通人怎么会如此不人道地对待另外一个人&。
  克瑞格&汉内是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实验&的参与者之一。为了研究监狱看守和囚犯之间的行为,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大楼的地下室里修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学生们为了研究监狱行为,自愿分成两组,充当看守和囚犯。看守们很快就变成欺辱人的虐待狂,原来定为两个星期的实验不得不在6天后就停止了。在实验中,看守给囚犯罩上头罩,并强迫他们脱光衣服。汉内说,他们的行为跟美军管理下的阿布格拉布监狱中发生的虐待行为竟如此相似。这些实验显示了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那就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会做出多么可僧的行为。&这是一个人们不的不接受的现实,不见得非得是邪恶的人才会做出恶劣、甚至是邪恶的事情来。&人们都试图调整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满足他们认为的自己的需求。无论何种意义而言,你都拥有控制环境的能力,也就是你所拥有的权力。例如,你一进屋子,就径直将空调的温度提高或降低,这时,你就在运用你的权力。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控制环境。如果你足够幸运,自己能给自己放一整天的假,那么你就很有权力。你是否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着自己的车子,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也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如果你每天都工作,每周七天,却仅仅只为了生存,那么你就没有任何权力了。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职业让你每周工作六天,而且能为你提供生活所需的大多数东西,那么你就是很有权力的了。进一步,如果你还有自己的房子,更进一步,如果你拥有自己的度假别墅和其他投资,不用担心年老不能工作以后的生活,那么你就很大的权力了&&权力是扩展你的影响力和控制你周围世界的能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手里多多少少都握有点权力,甚至本来应该是提供服务的雇员,在有些人的眼里也会把提供服务当做一种权力。
  &权力即强力&。一旦拥有权力,我们是应该更慎重行事,还是更大胆地行事呢?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多数赞成后者,就是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充分使用它。从事专门研究的人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假设共有22名参加试验的人,他们都在一个公司工作,而且每个人都在公司担任一项领导工作,还让他们监督旁边房间里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但并不与工作人员直接见面,只是以书写的方式进行指挥。当那些&管理者&们被授予一定权力之后,他们使开始指挥部下。例如,增减部下的工资,更换或解雇部下,命令部下增大劳动量等等,部下则只能按照&管理者&发出的&指令&来工作。实际上,旁边房间内根本没有什么部下在工作,心理学家们只是想通过这个试验来验证一下,人一旦被授予一定权力之后会怎样使用它。试验结果表明,给予参加试验的人权力后,其明显的特点有4个:1.频繁地向部下发出指令。2.认为部下的能力不强。3.不希望与部下见面。4.认为部下所有的成绩都要归功于自己的指导。
  这些事实说明,越有权力的人就越爱使用权力。而且,他们不能对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做出公正的评价,只是一味地夸耀自己的指挥能力。而且一般说来,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充分地使用这些权力,这样就使自己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力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如此渴望权力,那么权力如果缺少制约会怎么样呢?心理学家发现,权力如果缺少制约,就会使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迅速膨胀。一个有权力的人,当没有受到恭维、抬举时,就会觉得&丢面子&、受了莫大的委屈而无法忍受,他就会骂人、打人甚至杀人。我们也许都记得美国在2004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许多美军对伊拉克战俘的虐待。在美军虐俘丑闻曝光后,获释的伊拉克人倾诉了他们在狱中受到的种种虐待,如遭殴打、一日只给一餐、被迫吃猪肉、一直戴头套、冬天被迫在水泥地上过夜以及夏天被迫在阳光下暴晒等等。这种事件,正是人的权力欲无限膨胀导致的。还有许多战争中军人所做出的各种兽行,也是由于这种心理。&斯坦福实验&和现实中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权力对人心理的可怕影响,也看到了在完善权力制约制度的同时,权力人自我心境调适的重要意义。正因如此,许多国家认识到:特殊的权力拥有者,需要专门的心理训练。因此有的国家军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就像某位专家所说:&心理医师的在场,是为了让教官清醒,不要以为自己像上帝一样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力而头脑发昏。当你指挥一群人并且拥有很多权力和权威时,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某个人对一种权力的拥有可以来自上级部门的正式的合法授予,也可以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的,但又实际上存在的非正式权力。这也就是显性权力与隐性权力之别。
  显性权力的来源主要有法定的权力和来自上级部门的授权与分权三个方面,这也是组织中正式的、合法的、制度性的基础权力。这种权力在企事业单位中也就是常说的下级要服从上级,也被称为合理合法权力。而隐性权力往往来自于机构中的非正式组织,例如由于个人的能力、知识、品德等在群体中所形成的威望,某人由于与权力高层所形成的某些特殊的关系而拥有的影响力等。这些影响力在制度上没有被承认,但却能左右决策与实施,因此也被普遍认为是权力的一种。
  显性权力一般有明文规定的权力运用范围和权力运用的方式,以及明确规定的利益及相应责任,从而制约权力拥有者对权力的运用;而隐性权力并没有明确规定所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也相应缺乏一套有效的约束机制,因而很容易诱发局外人的寻租问题。这也是社会上大量腐败现象的根源。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鸿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隐性权力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同属权力的一种,就必须对之予以制约,以防止腐败的产生。
  11、好感的来源:相似、互补与相知
  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辆电车中睡着了。他们坐过了头,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这两个醉鬼之间产生了友情,他们一起寻找出租汽车,车费两人对半担负,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有个成语叫做&同气相求&,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容易投合,互相喜欢。故事中的两个酒鬼,因为都喜欢喝酒,因而觉得趣味相投,而且.又都在车上醉了,觉得同病相怜,就产生了比较亲密的感情,虽然彼此并不认识。
  人际交往中的确有这个规律,就是如果交往双方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相互之间就容易吸引,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对社会时事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更为谈的来,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容易相互扶持&&
  心理学家对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将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学生安排住在一起,而将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现,特征相似的学生大多能够彼此接受和喜欢,进而成为好友;而特征相异的学生尽管朝夕相处,但仍然很难相互喜欢并建立友谊。
  大量研究都证实,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等的相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对他人的选择,对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首先,人们都希望自己在态度上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类似或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人们在与其自身态度、价值观相似的人交往时,互相发生争辩的机会肯定会比较少,而且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而人们可以从他人的支持中获的内心的稳定感。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再次,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所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并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会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这表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的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这就是互补性。互补性是指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向存在差异的人,可以在活动中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互择吸引力。
  2000年,比尔&盖茨把自己设定为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并将CEO一职让位于鲍尔默。鲍尔默说,&比尔以其独有的才华为产品和技术战略调制配方,但是CEO的职责并不仅于此。我们达成默契,认为他应该集中精力完成这些别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而我则更为高效地扮演CEO的角色。&比尔&盖茨和鲍尔默之间就形成了很好的能力互补,共同造就了微软帝国的神话。一个人诸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必然有所长和有所短,有优点也有缺点。一项事业,往往需要不同种类的人才,形成互补,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事情。这就决定了能互补的人之间容易互相需要,互相喜欢。
  生活中的互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可以想像,如果两个都是支配性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必会硝烟四起&&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如一个看重学历而自己又失去拿高学历机会的人,会尤为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需求的互补性是以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为前提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那些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等。也就是说,互补性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能否实现互补吸引还要看它们是由哪些人格特质构成,因为互补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除了和我们相似、互补的人,我们还容易喜欢哪些人呢?人和人交往,贵在相知。
  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暴露&。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也许有人会想:自我暴露深层的信息,包括暴露自我的缺点、弱点,会不会使人家减少对我的喜欢程度呢?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反复的实验结论表明:&自我暴露会增加喜欢&。比如有一次,有位记者在大庭广众场合采访世界垒球王史蒂夫&加夫时,突然问他:&你哭过吗?&众所周知,男子有泪不轻弹,何况是一个迷住千百万观众的体育明星呢!可是,垒球王作何回答呢?他说:&哭过,我觉的在某种场合掉眼泪更象个男子汉,因为这表现了你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如此坦率地将自知而人不知的信息暴露于众,观众们更加喜欢他这个实实在在的形象了。
  在人际交往中,乐于和别人推心置腹、襟怀坦白,潜在着一种人际吸引力。因为你如果对别人敞开心扉,待人以诚,别人才会邀请你进入他那个神秘的内心世界中,主动热情地帮助你。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自我暴露的人,而不喜欢自我隐蔽的人。当然,自我暴露也需要适度。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但是,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此外,我们喜欢一个人,也许不因为其他任何原因,比如漂亮,聪明,或有社会地位,而是仅仅因为他们喜欢我们。心理学上把这一相互喜欢的规律,叫做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下面这个故事揭示了这个道理。同学之间彼此不和,惊动了老师。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有些同学在30秒钟之内,仅能想一个,有的同学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一些同学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同学,也很少有人讨厌他。这是因为,当你不喜欢别人时,相应的,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因为你所发出的不友善的信息,别人一样可以感受到。你散发怎样的信息,就会得到怎样的问题。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我们只要一想起他们,就会同样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因而使我们看到他们也就自然有了好心情。我们知道,他们会给我们友好、诚实、热情等,所以我们也顺理成章地会给予他们友好、诚实、热情等,我们也很自然地就喜欢上了他们。更重要的是,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的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说明自己对他人或说对社会是有很多价值的。但是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也有着适用的范围。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比较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对他的作用也就不大。而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则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不是完全自信的,自我尊重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因此大多数人都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互相喜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回报。&他(她)那么喜欢我,而我竟没有一点反应,好像不像话。&我们往往是迫于一些压力,不想让人失望,不想让别人的&热情或热心换冷淡或冷漠&。我们想让别人知道我们也是有感情的,也是比较热情和知道回报的人。有些女孩子最后会喜欢那些她原先根本就不感兴趣的男孩,往往是因为发现他对自己太好了。
  另外,共同的行动也会奇妙地增加人和人彼此的好感。回想一下那些在午休或晚休时经常与你一起进餐的人,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留给你的印象都是比较美好的。即使其中有些人与你的价值观不合,有些人你只是出于应付,但你多少还是会觉的这些人的本质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坏。
  12互惠原理:
  人际关系的跷跷板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他给随机抽样挑选比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所发生的事情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一一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寄来的节日贺卡,像雪片似地飞了回来,大部分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是谁,而是收到卡片,就自动回了一张。这个实验规模虽小,却巧妙地证明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武器之一一一互惠原理在人们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一个女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应该帮她一次;如果一个男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应该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品;如果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一定要记得邀请他们到我们的一个聚会上来。
  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因为对这一类东西的接受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英语以及很多其他的语言中,&理应回报&实际上已经成了&谢谢&的同义词。韩愈所说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句话,早已揭示了人际关系的社会交换原则。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当斯,把费斯廷格的公平理论用于激励,从此受到广泛重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相对报酬的影响。
  因为互惠原理,人们总有一种将自己的投人和所得与他人的投入和所得进行比较的倾向。其中,投人主要包括工龄、性别、所受的教育和训练、经验和技能、资历、对组织的态度、职务、工作努力程度与绩效等;而所得则主要包括工资水平、机会、奖励和表扬、提升和地位,以及其它报酬。如果当事人在与他人进行比较之后,感到&公平&则相安无事;否则,如果觉得&不公平&,就会产生种恢复&公平&的愿望。可以说,互惠原理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笃信并且服从互惠原理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行为准则。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遵守这个原理合乎社会给我们订立的行为规范,而违背了它却会遇到无情的唾弃和嘲弄,甚至会被戴上像乞讨赖账、忘恩负义之类的大帽子。因为对那些只知索取不知偿还的人有一种普遍的厌恶感,我们往往都会极力避免与他们为伍。这种感恩图报的意识,之所以能够促成社会进步,关键在于这种意识的未来性。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它在人类社会中是被广为接受而又坚不可摧的,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它意味着人们在与别人分享某些东西(比如说食物、能源、关怀)的时候,可以确信这一切都不会被遗忘。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将财物等资源分给他人时,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东西失去。这使得那些以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资源为开端的交易变的容易起来,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援助、送礼、防御和贸易体系也成为可能。当然,这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1985年,埃塞俄比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它的经济崩溃了,连年的旱灾和内战将食物供应破坏殆尽,人民由于疾病和饥饿在成百上千地死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5000美元的捐款从墨西哥送到这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恐怕谁也不会感到奇怪。但事实是:埃塞俄比亚红十字会的官员决定捐这笔钱给墨西哥,受惠的是当年墨西哥城地震中的受害者。埃塞俄比亚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还是决定捐钱给墨西哥,是因为在1935年,当埃塞俄比亚正受到意大利的侵略时,墨西哥曾经给埃塞俄比亚提供过援助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有哪些症状
、、、、、
今日坐诊大夫
王晓巍主治医师
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病的诊治。
挖鼻孔&是怎么引起的?
挖鼻孔&如何治疗?
挖鼻孔&吃什么好?
挖鼻孔&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变自己吉他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