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有多种功能 如收集气体 洗涤说明图标气体 贮存气体等 请说说这些实验原理

九年级上化学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1下载券4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6页2下载券10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8页免费5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5页免费5页免费
九年级上化学试题|九​年​级​上​化​学​试​题​ ​ ​前​五​单​元​ ​基​础​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2012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_查看试卷_题问365试题搜索引擎
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2012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第I卷 客观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0分,共20.0分.)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氧化反应就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
动植物的呼吸包含缓慢氧化
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们提出“绿色化学”概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研究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研制超导材料的开发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0.0 g氯酸钾,放好砝码和称量物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时他应该
调节左右平衡螺母
增加氯酸钾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读数时,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再次读数时,向上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从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海水、糖水、雨水
加碘盐、铜、石灰水
食醋、氧气、酱油
红磷、白酒、氧化汞
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盐城市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质量状况分别是
Ⅱ级、良好
Ⅲ级、轻污染
Ⅴ级、重度污染
在试管中加热2-3 mL某种液体有如下一些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
③将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第II卷 主观题
( 本大题共19小题; 共56.0分.)
(2.0分) 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红磷——大量白烟——化合反应
D.________
(2.0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________
(2.0分) 下列物质的有关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铜用来做电线
D.________
(2.0分)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可用的方法有
B.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D.________
(2.0分)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水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碳+氧气二氧化碳
D.________
(1.0分) 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1.0分) 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1.0分) 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1.0分) 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________
(1.0分) 会污染空气且易形成酸雨的气体为________.
(5.0分)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在江西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CH3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________(填“化合机”或“单质”);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________.
(4.0分)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表达式:
(1)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
(2)生成黑色固体的氧化反应________
(3)生成气体的反应________
(4)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________
(4.0分) 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应该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加热时应该先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
(7.0分)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写空白[(2)-(4)小题用序号填空]:
(1)有刻度的仪器是________,瓶口做了磨砂处理的是________.
(2)加热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_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用到________,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己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______.
(5)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0分)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上的药品标签要________,瓶口要紧________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这样不会倒出,也不会腐蚀到标签.
日常我们生活中为讲卫生,我们也有类似的操作,请写出两点:
(1)________(2)________
(6.0分)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符号:
F________.
(3.0分) 小明同学在做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三点)________
(3.0分) 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C6H6)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0分) 下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________端进入.
(4)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____端进入.
( 本大题共1小题; 共3.0分.)
(3.0分) 氧气在人类活动中有广泛的应用.据专家测定:人每天呼吸要消耗氧气360 L(设常温时氧气的密度为1.4 g·L-1);每炼10 t钢,需耗氧气1 t.则:每炼1 t钢的耗氧量相当于多少人每天呼吸的耗氧量?
( 本大题共3小题; 共21.0分.)
(4.0分)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下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至少二点)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
(13.0分) 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3)可以_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__,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________,若木条________,说明已满.
(4)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________.实验即将结束时,应先________,后________,否则会导致________.
(4.0分) 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1)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3)请你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学年湖南省湘潭十六中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来源:河北博才网&&阅读:113次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节日里湘潭东方红广场的下列景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彩旗招展B.美酒飘香C.乐声悠扬D.焰火艳丽
2.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碰撞后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3.已知制取氧气可采用: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现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那么结果会(  )A.不影响化学反应速度B.不能产生氧气C.反应速率很慢,产生的氧气比应有的产量少D.产生氧气,总产量不会减少,但反应速率较慢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B.蒸馏水C.苹果醋D.纯牛奶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
6.为了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增加新气体,可燃物最好选用(  )A.木炭B.细铁丝C.硫粉D.红磷
7.判断镁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发出耀眼强光B.放热C.生成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探究燃烧的条件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B.BC.CD.D
10.下列常用仪器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漏斗B.烧杯C.量筒D.试管
11.水电解的过程中出现的最小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分子和氢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氧元素和氢元素
12.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用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上塞子,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a-d-e-fB.c-b-a-d-e-fC.b-c-a-d-f-eD.c-b-a-d-f-e
1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C.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15.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
16.春暖花开季节,滨河路边常闻到怡人的紫丁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很大D.分子之间有间隔
17.-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8.已知“〇”、“”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B.C.D.
19.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20.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①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②空气是制造氮肥的资源,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③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④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形成了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⑤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22.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电解水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2:1.此实验表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23.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类型.(1)一种暗红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表达式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反应类型化合反应.(2)一种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达式二氧化硫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类型化合反应.(3)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达式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类型化合反应.(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制备氧气.表达式水+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24.下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气体密度小于空气.(2)收集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气体密度大于空气.(3)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a端进入.(4)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b端进入.
25.有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的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为C、D.将固体C、D分离后,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气体B,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A高锰酸钾B氧气C二氧化锰D锰酸钾E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也可).
三、简答题(总共12分,26题每空一分,27题3分,28题2分)
26.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步骤③中打?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为了验证上述实验结论,他们又反复进行实验,有一次实验中所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偏小,其中不可能的原因是B.A、未等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B、可燃物的量太少C、可燃物的量太多&&&&&&&&&&&&&&&&&&&&&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27.有三瓶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说说如何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说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
28.实验桌上有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工业酒精,一瓶是蒸馏水,你怎样鉴别出来?
四、实验题探究题(共22分,每空1分,)
29.马强和几个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③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③集气瓶(2)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了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是A和D(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此制取气体的装置还有一个缺点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此项操作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氧气时要注意等到气泡冒出均匀时,才能收集氧气,原因是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收集完毕氧气,实验结束后,先要撤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内,把试管炸裂.(3)陈超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陈超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如何检验该瓶内的氧气已收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满;实验结束后,陈超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陈超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收集氧气时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时就收集,使收集到的氧气的不纯.(写一个)(4)刘莹用右图装置制氧气.则锥形瓶中液体反应物是双氧水,固体物质是二氧化锰.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30.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①、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A中液体颜色逐渐变红,现象的解释是C烧杯中的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分子,氨气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酚酞遇氨水变红;②、通过该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1.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进行对比.(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博才网
猜您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女星海伦娜裸身抱大鱼
兽兽扮武媚娘洗车博眼球 这次可以看胸
吉林美女雾凇前跳钢管舞 大秀美腿不畏严寒
赵多娜曝光最新写真温婉恬静展现独特魅力图
宛若梦境:俄罗斯摄影师镜头下的奇幻童话世界
时尚女模裸腿放鞭炮迎新年 展现另类性感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考综合能力全测(一)123单元测试卷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0:19: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中考综合能力全测(一)123单元测试卷.DOC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