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步字怎么写写大学是人生的重要一步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写  相关说明性文字来自网络收集,欢迎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写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用英文怎么写?
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用英文怎么写
10-02-21 &匿名提问 发布40天攻克大学英语四级(作文?翻译分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3页免费41页免费44页免费22页免费26页免费 19页免费19页免费43页免费4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免费83页免费14页免费50页免费45页免费
40天攻克大学英语四级(作文?翻译分册)-|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挺好的贴,何以变成骂场。国人许是生存不易,戾气太重了,事事爱攀比,总欲压人一头。感谢高手们分享经验。
  抛开戾气,接着说英语,今日的收获:  
  本来由于要学多少俚语,和老师今天闲谈时问了他几个关于报纸和口语的问题:  voa standard ,是给老外看的,英语太简单,美国人不看。  usa today
给美国大众看的,simple english  New york tim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给受良好教育的人看的。    同是拿出关于hurricane irene 同期的报纸对比文风与用词,确实不同。    关于口语,受到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口语正式、正规。这点和八地兄语言要达到受过良好教育者水平,还有个在北美的兄弟一再、反复强调俚语在正式场合几乎难以用上的观点契合,看来还是从voa usatoday入手为好。      
  作者:@guitarmanzw 回复日期: 13:04:13   ==============    YAHOO上的新闻呢?给谁看的?
  先向孔雀东南飞001认个输; 别太认真,莫生气啊,都怪我不该写那段英文,今年一定刻苦学习,勤补语法知识,有迷惑的问题我在帖子里面留言,你看到了就辛苦整理整理回复下,给我和浏览的朋友学习下,大家都会感激你的。     忙了一整天才回到家。  今天院里评审几个老师申报课题基金,我一边听、看着ppt在心里试着搭建下句型和遣词,内容包括医学还有社科人文,一来是在会议上不好带着mp3,二来是想了解下同步翻译的一些状态,同时还注意了下老师们在语言表述时候的中文表达和心态,思考后有些收获。  老婆还有两个月要生了, 得去做菜, 待续。    
  @八地  16:31:09    先向孔雀东南飞001认个输; 别太认真,莫生气啊,都怪我不该写那段英文,今年一定刻苦学习,勤补语法知识,有迷惑的问题我在帖子里面留言,你看到了就辛苦整理整理回复下,给我和浏览的朋友学习下,大家都会感激你的。         忙了一整天才回到家。  今天院里评审几个老师申报课题基金,我一边听、看着ppt在心里试着搭建下句型和遣词,内容包括医学还有社科人文,一来是在会议上不好带着mp3,二来是想了解下.....  -----------------------------  呵呵,恭喜先呀!
  @孔雀东南飞001  13:38:07    作者:@guitarmanzw 回复日期: 13:04:13     ==============        YAHOO上的新闻呢?给谁看的?  -----------------------------  这个我不知道啊,老师没有提到,因为这些对我来说是新东西。你说说。
  我的时间主要就是看专业书,这里面英语语言的知识实在有限,全是最简洁、最明确的书面科技语言,主要是各类专业知识和词汇的学习。    其他零碎时间就是学最常规的口语。    大学时曾狂看原版书,但是为了看懂,都是Jack London; Daniel
Defoe的一流人物的作品,主要内容只有男人、女人、狗、雪、黄金、生存这些最原始的东西,一是喜欢,二是易懂,就是作家本人受的教育也不多。    更有深度的语言现象和晦涩的表达,我连汉语的都不想看,当然也没有能力去体会英语类的了,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去碰。    换句话说我只学最初级的语言知识了,所以见识有限。    见笑了。
  作者:@八地 回复日期: 16:31:09   =============    当然了,你不用英语骂我,我也不会说脏话~    不管怎么说,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俺要求一点也不高~~~
  作者:guitarmanzw 回复日期: 19:11:25  回复
       孔雀东南飞001  13:38:07      作者: guitarmanzw 回复日期: 13:04:13       ==============            YAHOO上的新闻呢?给谁看的?    -----------------------------    这个我不知道啊,老师没有提到,因为这些对我来说是新东西。你说说。  =====================    我觉得内容很有意思,啊哈哈~ 很有趣~~~
  在老师陈述课题申报之前,老师们突然得知每个人只能有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    己的项目(说中文不是英语);随机上场的第一个老师连三分之一都没说完,    时间就到了。  后来的老师估计有时间准备稍微强点,但是一样都超时了;      猜测可能是在突发的情况下,首先似乎很难的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准备    好的陈述,加上准备好的内容舍不得砍掉,造成超时; 但是换个角度,这些    老师都是博士还有的出过国,更不用说上课的经验和次数, 如果在突然得知    需要压缩时间的情况下,有主观的意识习惯去试着概要性的压缩内容,那么哪    怕原来    没有过类似经验,也会在语言表述中看得出在试着去改变,因为连开场白都显    得极其啰嗦多余,表述的时候没有改变原来准备好的语句,说明之前在脑海中    没有做一个框架性的快速整理,这一点应该有条件能做得到,因为自己精心准    备的申报材料应该是了如指掌,不仅有文字稿可以照着念还可以看ppt。最    后一个老师勉强没有超时,估计是有缓冲的时间,如果第一个上场的老师有些    时间,也可能不会超时,但是猜测至少在语言整理这方面平时没有主观上去留    心,毕竟是大学老师,只要不是做和尚撞钟的那种备课讲课,在语言能力上应    该锻炼的机会比别人多。      有的英语考试题型是考摘要写作,自己整理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内容,这样考相    对比较活,看下参考答案,似乎也不复杂。                平常人没有这种表达需求的话,没有意识去稍稍锻炼而以。    要是口译同步翻译汉译英,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删减”    和整理过程,不然时间上对应不了。      今天最重要的发现就是: 单词只要获得了意境下的体验(image),到    用的时候一般都会自动跳出来,不用害怕因为没有背过中文的释义来对应英语    而弹不出该需要的单词,随着英语整体水平提高大脑会自动选择词汇。        这一点的实际指导意义在于: 坚定的去熏习英文或者英文词汇,不用害怕到    需要用时候它不出来, 顺便提下,看字典是比较快速获得单词意境的一个比    较快速的方法,其他方法我个人觉得太慢。      另一个我猜测,快速口语翻译里面用来汉译英的句型就“够用的层面来讲”,    未必很多,熟而简单准确够用就行,而词汇要重要的多,起着重要的作用;         词汇反应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的速度。 词汇会带动出连带的    学过的句型来,但句型未必是当下需要的,这个时候脱胎而出能够快速造句的    话就要有自己习惯上的熟练的句型结构意识。        这一点让我发现原来的一个模糊甚至错误的想法--- 一定要说出老外的原    话才靠谱; 直到去年那两次和老外聊天的时候他说我说的都是    legitimate,
我才发现口语表达上,“整理思路”和快速用简洁句型造句表    达出来在某个阶段非常重要,
不要在乎说的是否有洋味,只要句子语法正确    就应该大胆的去说,同时去增加新的句型和丰富词汇。      可是,没有词汇感觉又难得造出句子,这又让我想到了那种通过熟读大量简易    小说来熟悉常用句型和词汇的表达打下坚实根基的方法。       再一反思,原来学习的过程,才发现自己不能说的一个原因。  我一开始就    听很难的磁带内容,都是些文章的录音,考试阅读理解的磁带,模糊的访谈,    零散的词汇朗读,最重要的是面太广而且舍不得花力气去系统操练实用简单的    句型,导致一直效果都不明显,连听懂都难。          但是不是只要听简单的句型加以操练就能说的流利和比较自由的表达思想呢,    我猜测未必如此,虽然简单的词汇能灵活表达复杂的意思,但是那是外国人在    母语环境不断刺激下获得整体的意境才能灵活运用,就像编写慢速英语的那些    人,能用简单词汇表达新闻,水平应该是很高了,常人未必能有这种能力,小    孩虽然能熟练口语,但表达复杂思想还是很有困难,不仅受制于生活体验,还    受限于词汇量。      但是,(猜测)在听力和认知的词汇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去浏览一下常用    词汇,在简单的句型表达集中反复听,并“系统的”移植到口头上操练熟练的    话,应该交流的时候不至于出现舌头转不过来或者气息不够用的尴尬局面。          这一点可能对于那些盼望能早些说的流利的学习者有提示作用, 很有可能他    们已经具备极其流利说的能力,但还在一直苦苦等待, 因为说的层面上,还    需要去加把火把水烧开,从完全听懂移植到口舌的运转层面来,如果差一把    火,哪怕水很烫,但还是不开,表现出来的结果和那些初学英语的学习者一    样,那就有点小冤枉了。     待续。  博客 .cn/u/
  本来今天思考的几个结果,刚才写着写着就牵扯到别的地方去了,结果把其他的    忘记了,以后突然蹦出想法还是要记下来;      换了一部《飞天大盗》看,《白宫风云》第一遍感觉弹出精彩的地方不多,季数太多,才快速看到第四季,而且很马虎的看,看不出味道,但感觉要有整体印象后才能体会这种政治题材美剧传达的一些精彩看点。  待续。
  回复guitarmanzw  谢谢!我要升级了! 呵呵     要是偏重医学英语的话, Research Channel有不少材料,值得关注; 一般复杂的英语会了,简单的表达会连带提升。 听力提高的慢,我个人觉得先拿下为好。 待续。
  上午在操练,收获大,晚上描述;  刚才饭后休息,群里一个朋友要一段视频中一个好像是断臂山里面的一个美女唱什么歌, 我听了几遍,把部分大意写出来了,/v_show/id_XMjk3MDk3NzU2.html   午间放松下
  你们他妈的偷拍老娘 老娘可不怕你们拍 把相机放老娘裙底老娘也不怕 想搞些小道消息损老娘是吧 别以为老娘很瘦 老子来拯救你  老娘在瘦身在 。性感得让你喷鼻血。。(老娘来自新泽西?)。 就凭你们仨想让老娘封嘴 门都没有  你们他妈的知道个屁哟 等着老娘筹你们的屁屁  
  受教了哈,英语专业新生路过!
  修改版本:    你们他妈的偷拍老娘 老娘阎王老子都不怕还怕你们这帮鸟人  把相机放老娘裙底老娘岔开让你拍个够  想搞些小道消息损老娘搞银子花是吧 老娘身材是天生的 可不是减肥捡来的 性感得让你喷鼻血 新泽西的哪个不知道俺就凭你们仨想让老娘封嘴 门都没有 老娘才不管你们是什么狗屎坨  等着老娘抽你们的屁屁吧    
  忐忑迈出第一步    上午把两篇文章中的一篇政治题材的大声读了28遍,中途出去办了下事情,大    概花了两个小时不到; 中午打了会球,下午突然去干活,完后回家买菜回来后    又间歇性的读了9遍。      这篇文章暑期去附近的大学小山上读了好几遍,文章意思都知道,但是今天发现    远不是那么回事,搞不懂的地方都是些很常见词汇造成的干扰,久攻不下。直到    二十多遍的时候才陆续同步感知出意思,最后偶尔还能体会文章中的言外之意;        最初的那种靠翻译看懂的状态和自然领悟的状态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区别可能    还不是那么明显,如果存在进步加速度的现象是属实的话,那以后还会有奇妙的    体验;今天出现的一些感受都很难一下子用语言表达出来,倘若成功,会陆续整    理出来。        中途有2%左右的疑惑,很快被我的理性打翻,照计划继续下去。      昨夜睡的很晚,依然是在过来人描述的文字中体会揣摩。      刚才坚信只要有大脑加速度领悟的情况存在,就一定会成功,今天自动领悟的能    力已经露出了些端倪。      不巧我选择的这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人造机器人戴在残疾人身上,类似像阿凡达    里面的那种,一篇关于总统Mubarak的政治斗争,回头想了下,句型不仅复杂多    样,内容还有背景和潜台词,实在是有难度,而那个过来人用的材料难度恐怕不    及我的10%,但是他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搞了数天才搞定一篇;所以今天也没    去复述,后天再接着来,明天一个朋友结婚要去帮忙。      吃饭的时候再听复读机里面播放多次的八级阅读理解的快速朗读磁带,句型和词    汇显得简单多了。 economists 上面的文章整体来将也许比其他外刊要难些,我    原来没有比较过,后来听一个网友说要难,看来也许是如此,上面各个行业和文    化层面的东西似乎都有,专业词汇也不少。 原来带着耳机听economists上面的    文章感觉不到,现在移植到口语上来才发现其难读,以后口语能达到这个水平,    那也拿得出手了。   待续。 博客.cn/u/
  今天接着把文章读了16遍,上午和下午两次,接近最后的时候,开始有的通篇    的复述感觉,而且不能深层理解的一两个句子凸显的起来; 今天的收获是发现    语音面貌最终应该是靠整体语言水平来体现,这和我最初帖子提到的猜测一致。    这一点我觉得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 做饭,待续。  
  上午开完会回来,刚才读了4遍,快差不多了,但是还是很破碎。  做饭去,待续。
  刚才试着按照原文复述了一遍,有两三个地方稍稍卡了下,有的缺失的地方自己凭感觉选了个词填充上去,结果就是原词,看来是潜意识之前领悟了意思,并能快速的弹词出来;   复述完后,感慨了一下,这是时候恐怕是真正资质高的人领悟状态和一般人状态出现分水岭的地方。 当文章都能轻松看懂的时候去复述,聪慧的人恐怕几遍或者十遍就融汇贯通了,我自己确只能笨鸟先飞。(感慨...)     昨天让一个同事帮忙找下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想搞个网站, 也准备计划收集些词汇然后编排后让老外朗读下来;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个自己兴趣的小天地, 待续。    Obama and Cairo  Could it be any worse?  Jan 28th
by Lexington  [This post has been updated.]  SO NOW we know: as far as President Mubarak is concerned, he's not going anywhere. In a brief speech to the nation late on Friday night he said that he was dismissing his government and appointing a new one, but that he was staying—for the sake of Egypt, of course. He favoured more democracy and economic improvements, but he would not allow the chaos to spread.  Since the one thing the rioters seemed to agree on is that he had delighted them long enough after 30 years on the presidential throne, and should depart for Saudi Arabia, 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whether his decision to brazen it out will quieten or inflame the situation. The latter, one imagines. But—and this is speculation only—it must be assumed that the president secured the backing of the armed forces before deciding to make his stand. Thus the stage could be set for a more violent confrontation on the streets, which remain thronged in defiance of an official curfew.  Shortly after Mubarak spoke, so did Barack Obama. He called on the Egyptian president to &give meaning& to his promises to improve the lot of the Egyptian people. But all this makes it a cruel irony that Mr Obama chose Cairo as the venue for the big speech in 2009 that was designed to start to restore America's relations with the Muslim world. One of the main promises he held out there—American help for Palestinian statehood—has recently run into the sand as the result of what even his admirers admit was a sequence of cack-handed diplomatic fumbles, notably the mistake of picking a fight over Israeli settlements and then backing down. Now he will be judged, not only in Egypt but well beyond, by whose side he takes in the showdown between Hosni Mubarak and the Egyptian people.  So far, the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trying hard to avoid making a choice: Mubarak is our ally but we deplore violence and are on the side of &reform&, goes the line. Hillary Clinton has called for restraint on all sides and for the restoration of communications. She said America supported the universal rights of the Egyptians, and called for urgen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s. This is a sensible enough line to take, but sitting on the fence becomes increasingly uncomfortable as events unfold.  As for what is really going on behind the scenes in Washington, nothing is clear yet. A bloodbath that kept Mr Mubarak in power would be a tragedy in itself and a disaster for America's reputation in the region. Perhaps the least bad outcome for America would be for Mr Mubarak to stand down, but with power passing to a person or group broadly friendly to the superpower. But who?  The question of who would succeed Mr Mubarak, even if he died peacefully, has always been a riddle. He has never appointed a vice-president and was trying to wheedle his son Gamal into the job. If the (American armed and trained) army itself does not take over, there are various pro-Western grey eminences lurking behind the scenes. Omar Suleiman, the suave intelligence chief, is close to the Americans and has fairly intimate relations with Israel (UPDATE: he has now been named vice-president). Failing that, Mohamed ElBaradei, the former head of the IAEA nuclear watchdog, is at least a known quantity, though what America knows about him it does not much like. In American eyes he tilted too far towards Iran in his previous job, and is alarmingly hostile to Israel.But at least he is not a member of the Muslim Brotherhood.  One consoling thought going the rounds in Washington is that the Brotherhood's support is limited—and many of those demonstrating now against the regime would be appalled if the Brothers took over. But remember the Iranian revolution of 1979? That started with a broad group of opposition movements: secular leftists, liberals and trade unions as well as the Islamists. Only afterwards did the Islamists claim the revolution for themselves.      附上这篇文章 不管是复述也好,背诵也好,这篇文章对我来说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刚才试着把另外一篇关于机器人的文章试着复述了下,有原来读过的基础,差不多可以复述下来,估计前一篇的朗读对这篇起了协同作用,出去办事,待续。
  刚才两篇文章复述了一两遍,眼球在复述的时候发胀,这个原因很早前我有过自己的猜想解释,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复述经历的学习者都有这种体验, 我猜测年轻或者精力体力很充沛的时候,这种发胀的感觉可能极小或者感受不到。    很多人在背书,但是背了东西未必能化掉,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怎么去背,或者本来不应该去“背”, 买菜去, 待续。
  忙活了一天,买了辆自行车做为对自己读文章进步的小奖励,刚才试着再复述    一下,发现吸收掉的还是很流利,除了原有的卡壳地方(那几处位置是本身朗    读的次数火候不到造成的)但是还带有极小极小的潜意识,可以忽略不计,因    为说复杂中文的时候多少要想一下意思,然后或者同步说出整个句子, 基本    上一想出要说的意思的时候口已经先动了,而且可以自动造句,但马上回归到    原文上来,这种现象也极少; 洗澡的时候猜想,要是这样下去也行啊,如果    是一般的对话,按照这个速度吸收的话,哪怕再长个几倍,吸收也轻松的多,    何况一般口语的句子要简单的多了, 呵呵。       花了老婆5500大米,她心痛的不得了; 去清洗下电扇,安抚一下。     (一笑)  待续。
  刚才看新闻,听到icon这个单词,疑惑一闪而过,因为听到的意思和这个词感觉有点不对应,听到FBI icon ,很容易以为是icon指的是FBI非常想抓到的逃犯, 看了电子词典    1 computing a small picture on a computer screen that you choose by pressing a button with the mouse in order to open a particular program Open the document you want to print and click on the printer icon.iconnoun[countable]iconnounsomeone who is very famous and who people think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idea     2someone who is very famous and who people think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ideaone of the best-known pop icons of the 1980siconikonnoun[countable]iconnouna picture or model of a holy person that is used in religious worship in the Russian or Greek Orthodox Church     3iconikona picture or model of a holy person that is used in religious worship in the Russian or Greek Orthodox Church    然后查google图片搜索 FBI icon   (网络不好 不能传图片)    发现 FBI icon 指的是什么。。。。  (猜测,因为没查到直接解释FBI icon的地方), (个人不喜欢用百度,甚至很鄙视,google现在常常不好用,翻译或者查询资料的时候,很怀念它原来的流畅,原因略)      以上现象一是说明,曾经通过英译汉获得的词汇会在英语习得的进程中起了多大的阻碍,和需要怎样的过程重新原原本本吸收过来; 第二说明查字典和通过英语本身的语言文本和环境来吸收词汇是多么的重要。    待续。   
  刚才网上查东西,明白了为什么郑赞容说的还不如不会英语再去学英语来的快的    原因; 越是原来的英语基础好词汇多听力好的情况下,越不容易领悟自然习得    英语的诀窍,相反完全不会英语的情况再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习得英语,要快的    多,这是就整体花的时间和精力对比而言,基础好的情况下如果能转换方式,也    能很快的把原来学的东西转化过去,但是旧的习惯难得改过来;  但之前浪费    的时间实在是太多。 待续。     
  骑着新车去附近的大学读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感觉才一个小时不到,两篇老文章    可以一起复述下来,还把一篇关于针灸的文章读了15遍,也能够比较流畅的像    讲故事样复述出来,但是这篇文章在9年前读了很多遍,但是哪怕是同样难度和    长度的新文章,估计多读几遍也差不多可以搞定。   现在的加速度效应还不    是很明显,但是表达的时候语境和声音比较好的融合起来,再观察, 洗个澡后    再搞篇新的。 待续。
  一位网友问,有六级词汇水平,空余时间比较多,想提高口语和听力,达到目    标的几率有多大?  但是没有说达到怎样的听说水平。 所以只能泛泛的说    下我自己的经验和估计。         如果所有六级词汇,一眼扫过能感应出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意思,并能读出    来,这样的基础如果每天坚持学习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带着mp3做个背景    泛听下, 两年左右一般的交流和阅读应该能达到,很勤奋或者身体很健康每    日精力充沛、头脑清晰的人可能一年多。 但是说、听和看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还不能很顺畅和自由。 以上指的是用常规的方法来进行的情况,比如精听、    听写,模仿大声朗读并揣摩语音,试着表达汉翻译英的句子,反复用中文解释    来循环词汇(如同我前面提到的速记词汇方法), 以上的练习的材料内容都    要限定在目标内容材料,而且要系统,不能随机零散。   这样达到的英语    水平实际上也很不错了。      实际情况是,每天坚持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除了客观原因,能主观上做到    这一点需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再看一下目前我认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按郑赞容说的,几    乎99%的人都会在第一阶段败下阵来,因为不能够做到集中耳朵只是去听声    音,我认为不光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汉语和英语纠结在一起的思维在作怪,哪怕    没完全有学过英语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体察能力,也不一定搞得清楚只    是听声音的含义; 虽然并不复杂。  这个阶段要求连续听一个半多小时,     每天坚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干嘛要一动不动做着还要克服强烈的犯    困。    这个阶段需要慧力和定力。      另外抄写字典和大声朗读,在不知道意思的情况下,几个小时,(最低估计也    要两个小时,越多当然越好), 那是极其枯燥和痛苦的。 如果之前的词汇    量不大的话,要做到感觉把整个字典翻个遍,释义里面没什么生词,我的天,    要要多久啊? 与其说极其极其考验人的信心,还不如惭愧自己不是许三多。        这个阶段需要耐心。    到了最后阶段,朗读文章和复述。 要求是连续一天四五个小时,有前面的基    础,复述完一张报纸估计也就一到几个月。  这个阶段很需要体力。      按照郑赞容的说法,一年半到两年多就可以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平,但是在表达    说话上和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差别,我觉得可以忽略。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    说话不用动脑子,语法正确,一次性听懂电影美剧,一次性快速浏览报刊文章    能把握脉络的能力。          如果能达到这个水平,哪怕花三年的时间值得。 因为以上传统的方法,达到以上目标我个人觉得遥遥无期。     学说中文都经历了很辛苦很长的时间过程,只不过自己不觉得而以。    祝成功。    待续。 博客.cn/u/
  今早读了一下字典同事就来了,忙了一天回来后到楼顶读了半个小时,一篇新    的阅读文章,顺便把第一篇老文章像讲故事一样说了一遍,已经比较圆了;      但是另一篇针灸的文章,觉得最简单最熟悉的反而卡住了, 脑海中狠狠的    敲了一次警钟, 原因我之前也预计到了,但还是侥幸心理,想快点带过去。      大脑有自己的规律,要尊重大脑。      功夫到位了的话,是不会忘记的,如果不到位,几乎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学英    语的时候有时会出现用功花了时间确没怎么收效一样。  我猜测分析,这个    时候不能图快;    想起辜鸿铭的一个故事:      布朗认为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水准已经超过一了般大学毕业的文学士,将来足    可运用自如了。但辜鸿铭只学了诗和戏剧,尚未正式涉及散文。布朗安排辜鸿    铭读卡莱尔的历史名著《法国革命》。辜鸿铭此次基本转入自学,自己慢慢读    慢慢背,遇有不懂的词句再去请教别人。但只读了三天,辜鸿铭就哭了起来。    布朗吃惊地问“怎样了?”辜鸿铭回答说:“散文不如戏剧好背。”布朗又问    辜鸿铭背诵的进度,发现他每天读三页,于是释然:“你每天读得太多了。背    诵散文作品每天半页到一页就够多了。背诵散文同样是求熟不求快,快而不熟    则等于没学。”       早上四点半自然梦醒,分析了一个梦, 实际上反应的是最近的愿望,分析完    后接着睡去;  中午打乒乓球不小心折了中指,下午拍了片子没有骨折;      洗个澡,继续努力。 待续。      博客.cn/u/  
  默默纠结地飘过...    昨天有幸看到楼主的贴子,一口气读下来,发现很多地方和楼主有同感    我是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下半年想考研,MTI专业,专业四级勉勉强强考了六十多分= =现在为了扩大词汇量正纠结地背字典中,柯林斯高阶的,咳咳    家里人说哪里有学习语言去背字典的,像我们学汉语就没有背字典——但我觉得学习汉语不用背字典恰恰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汉语什么的,如果一个词语或者字不知道它的意思,只要看看字典上的解释,基本上就不会忘记了,这大概就是一个意会的过程罢    而我背英英字典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达到一个意会的过程,也就是像汉语一样,基本上“过目不忘”吧,看到就会知道它是个什么意思。但同样我觉得在背的过程中会受到汉语的干扰——有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去翻译成汉语,也有时候我会像楼主所说的一样,去创造一个“意境”来体会单词的意思——但是这个基础还是汉语    表示现在很纠结啊很纠结,想抄柯林斯字典抄一遍,不知道会不会有用,囧    
  刚刚爬下去抄了会儿字典,于是有以下的体会发上来讨论一下囧...  【由于水平有限且多为个人的思考或者YY,所以可能会思维比较跳跃逻辑也有点混乱= =  我在猜想,现在看字典如果理解意思会不自觉地反应到中文上来是因为有些单词比如I, you, it,house我们是认得的——这一条件让我们可以不需要再去查英语意思便直接了解,但同时也正如楼主所说,大大地妨碍了英语的进程。而有时例句里面英语单词不认得,便去查它的意思——而就算这个单词明白了,它的释义用词,还是会有以上提到的这一类“英语具体没有意象,但中文早已烂熟于心”的词语。  我猜想这也许是那种“掌握了大量的中英转换的语料会大大干扰完全英语思维的进程”的原因?或者说——“与其这样,不如连ABC都不知道地去学英语”。  我推测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姓钟的女孩子【名字忘了,囧】学习英语,就是一个在完全没有汉语干扰的情况下,让英语进入潜意识的过程。这就像我们在人之初的时候学习汉语,也或许正如英国或者美国的父母是如何教孩子说话的。  比如,他们指着桌子说desk,指着自己说mum或者dad。  我记得以前在海伦·凯勒的传记里面,苏利文老师是一遍一遍地在海伦的掌心写单词教海伦英语?貌似吧。  但既听不到也看不到的海伦学到第一个单词的过程是这样的——  【以下仅凭记忆叙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  当时苏利文老师和海伦因为闹了学习的不愉快——要知道一个孩子整天学着这些东西是很枯燥的,一遍遍重复着比划字母这种既不明白意思也看不到尽头和光亮的活动是多么的无望!【我觉得这很像我们在黑暗中摸索英语的过程= =】  她们出去游玩的时候路过一个地方,那里有人在车水,苏利文老师带领着海伦,她把海伦的小手放到出水口下面,让清清凉凉的水流过海伦的手心,然后用手指在海伦的手心一遍一遍地写这个单词:water,water,water.  当时好像有一道闪电彻底划破了海伦心里的黑暗,她在刹那间明白了——  原来手上这种会流淌的、清清凉凉的东西就是water。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水了。  也许我们看起来很容易很轻易甚至很不屑,但是对于处在黑暗中的海伦来说,无异于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一扇门,获得了进入它的第一把钥匙。  这个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灵光一现天下白= =  我觉得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因为掌握了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明白英语的意思是一个普遍的状况,我自己也是这样。【等下再打= =
  于是继续啰嗦...  所以我觉得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和海伦明白什么是water的过程差不多?就是一个渐渐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过程,也许在蒙昧和混沌的时候那只是对外部的感觉,而有了语言便可以描述这个世界。打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吧,就像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觉得打雷什么的是“天怒”,但现在完全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了。或者说,也有文学家说过,语言不足以描述内心世界之万一。  就像楼主前面介绍的那样,一个老前辈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我记得以前听谁说过“你的汉语水平最终决定你的英语水平”,大概大概吧,其实到了某个阶段以后,语言什么的都是相通的。从我个人目前对翻译的理解来讲,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另外一个世界介绍给我们自己。  所以有时候我在记字典的时候会想,现在受汉语干扰是因为掌握的语料不多,情境也不多。很囧地举个例子解释一下我记这个单词的心路历程。  acceptable  ·If a person or a group of people accepts you, they begin to be friendly towards you and are happy with who you are or what you do.  在记这个意思的时候脑海里面闪现了这样的镜头——一个黑人小孩在晚上静静地蒙着被子,被子上面有月光,眼睛黑白分明的也很安静。他在想:“They finally accept me.&【在我的YY中就是白人孩子对黑人小孩子的歧视和不认可,但是这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品行终于让自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可以一起去踢踢球啊掏掏鸟窝什么的。】  但是诚如老前辈所言,“那是另外一个世界。”  全球是相通的没错啊,但是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在物质或物理上,比如天气,比如衣食住行,比如习俗,是不一样的。文化差异嗯。但是既然都是人类,那么人性大抵是相通的吧。所以翻译也成为可能【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想法,可能非常的囧也可能是个错误,不喜勿拍,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我晕...天涯说我内容太长不能发了...泪了个奔的啊TAT  重打【我勒个去
  我已经记不得我说了啥...慢慢打字吧= =||||把记得的打上来= =发现说过以后脑袋完全浆糊了什么都记不清楚了,囧...  我们的高级英语老师曾经说过,有个知名的老教授说,现在的年轻人口语很不错,流利而且标准,但是如果细细地去分析一些用词,就会发现很多的不当。  【所以我觉得韦伯斯特同义词反义词词典是个不错的东西,虽然我现在还没看,囧】  不怕大家笑话,我有时候会耍点小笔杆子写点段子,而且非常非常喜欢咬文嚼字,比如说其实我觉得“知道”和“懂得”这两个词语就是不一样的。前者较为的理性化,而后者因为多了心【忄】所以听起来更加的有人情味?而且比如说去安慰一个女生,如果你说“我都懂”绝对会听起来比“我都知道”贴心温暖。因为“知道”冥冥之中我觉得有点“把情况掌握在手”的意味,而“懂得”是更加用心的。以前我看到一段话说不在国外不知道,在了国外才知道汉语有多亲切,像比如“天涯”、“红颜”、“春草”这些词语都是有自己的感觉的,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感觉。就像欧洲人对“海伦Helen&和“罗马Rome&的感觉绝对跟我们这些人不一样。文化也是有亲切感的吧。  所以这个就牵涉到用字的问题,我觉得除非接触过大量的文化资料和语料,以及培养出来良好的语感,否则在遣词造句上很难超过本土人。【个人见解= =】  当然了,平时说话用不着这么讲究,这是我自己死抠字眼的问题了。我个人觉得,口译要求的精确度,不一定会像文学翻译那样咬文嚼字。但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是非常重要的。  
  接着说一些东西...= =  比如说现在围脖上面很流行一些段子。说“呵呵”的人一般是怎样的,说“嘻嘻”的人一般是怎样的,说“汗”的人一般是怎样的……通过一个人的聊天习惯用语去分析这个人的性格或者说心理和精神状态。我觉得这个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它们反应了一个人的潜意识。潜意识通过它们表现出来,所以通过行为啊言语啊来分析一个人会有可行性。那么反过来学习语言,我们也可以利用心理上的这么一个特点或者是现象,使语言进入潜意识成为可能。  潜意识的东西……我不是很了解也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我觉得是较意识更加本能的东西,所以说为什么关键时刻看一个人的本色,那个时候来不及思想太多,反应出来的东西更加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吧。再应用到语言上来,反过来说,如果在潜意识里面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大概就不会在紧急时刻手忙脚乱了。  所以其实我觉得背诵那些口译或者是翻译段子不是不可取,但是那毕竟是别人的东西,如果要套不是不可以,除非真的特别熟练了完全“融化”到意识里面了,否则……我觉得可能还是会一紧张脑袋一空白,就想不起来了。所谓的“急中生智”它并非凭空生出来的,还是要有一定的土壤的。指望一个平时完全没练过剑法的人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么?真的不是那么可能啊。  所以说高手不需要执着于武器,摘花飞叶亦可伤人。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若要像英语母语人士那样交流的话,也许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之自然的状态,自然而然。天气政治经济美食皆可入话,信手拈来,摘花飞叶。  虽然那个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通过大量的累积,也不是不可以达到的。
  于是最后再啰嗦一下——  当时苏利文老师教海伦“水”也就是water的时候,海伦未必会知道它的中文意思就是“水”吧。就像其实我刚才纠结了一下要不要用“出水口”这个词语,因为我忘了原文里面是如何表述了。“唧筒”?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唧筒”是个什么东西啊,囧  所以我在想,其实单词也好,句型也罢,都只是一些符号而已吧。为表达和记叙人类感情、人类活动、外部世界、物质……而创造出来的符号。  我们在学汉语的时候未必要吭吭哧哧地背诵说“电脑”是某某某发明某某某创造有某某某特性的东西吧?我们只要知道自己在用的东西——比如我现在在电脑上打字——是电脑就行了,而我只要清楚我用来打字的东西不是勺子不是风扇是叫“电脑”、我会说我也会写也不会弄混淆就可以了。  所以我觉得……个人见解,语言是用来沟通交流和表述的而已,让自己也让别人弄清楚就可以了吧。所以不见得我们要去死记硬背那个单词的意思。而我想报考的口译专业,其实也就是一个中间的过程吧。= =  前些日子我曾经抱着一本朗文中阶背单词,是真的背= =啃着一个单词比如understand说是啥啥啥,一字不差地背下那个解释,后来因为我这人很懒所以放弃了,现在想起来幸好我懒了= =否则会很痛苦= =事倍功半。所以再后来我就在书店里面淘了一本柯林斯高阶= =就是现在在抄的这个,囧  所以意会就可以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知道你有什么感觉的时候要用什么词语来表述让别人明白,就可以了吧。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可以一目十行地阅读就太好了【= =这么说起来我也许太贪心了= =囧  
  回复 默默纠结中  非常感谢回帖和分享经验体会    我个人的建议,仅供参考:    如果目标是口译的话:抄字典不妥。 先不谈抄的效率,字典的范围太大,没有针对性,如果是练习口译。一定要限定在真实的口译材料,且有时效性的材料来模拟战场练习,耐心重复在自己模拟的实战感受中总结词汇和翻译方法(快速 简约 准确),用英汉字典可以,本来就是要翻译,我上面提及到的那本字典推荐买一本,看后就知道和一般的英汉字典的区别,口译比较适合留一本。  词汇量扩展可以速记,水平高点的用整理一些词汇附注简短几个字的英语解释, 但还是推荐在实战模拟中吸收词汇。 口译首先要能通篇翻译下来意思,要的是速度和交流层面的准确,有时候不认识的词汇可以技巧过去。先抓重点。    记得2003年的时候,一起学习口译的一个小伙子,就是自己模拟实战中考上上外的高翻学院的会议口译,刚开始的时候,句子语法有明显的错误,但不影响翻译的整体面貌,他的词汇也不算多。这个例子给我印象很深。  先抓主要的,其他后面再提高。  做口译学习句子结构,关注下英汉差异,会比较有帮助。    今天找新生,吵闹中听了下mp3,经济学人,每句话似乎都没什么问题,试着记住整个内容,感觉似乎比上次听要感觉强些,但是恍恍神的话,就不行了。   回家后读了下文章。    手指肿胀,打字连带震着疼,做饭去。 待续。  
  非常感谢!加我QQ
我们交个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回复 漫游111 不客气 一起学习 已加你QQ     朗读了下新的一篇文章,口腔肌肉紧张,感受和压腿差不多,但是进步不小,能接近字正腔圆,然后随意轻声读了篇访谈,感觉好多了, 待续。
  看了遍《肖申克的救赎》, 待续。
  中午睡了一觉,头晕晕的; 刚才回家跑到自家楼顶大声读了下一篇新的文    章,振奋了精神,下楼前复述了一遍最初的那两篇文章,已经很流利了,而且    可以大声专注发音和意思,初了机器人的那篇有几句盲点,用自己造句带过去    了。      现在发音可能处于一个平台期,如果能突破,那就别有一番风景。 肌肉的陈    伤对领悟语音起了极大的帮助,但是也是极大的阻碍,算是有得有失。      就怕出现些意外的情况,有些担心,准备熟练了几十篇文章后,找个专家一个    个词的纠正下。 那个时候发音估计就能突破第一关了。      下楼的时候幻想了下,将来和老外聊天要说的他们汗颜。      待续。    
  晚上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突然弹出一句文章中的长句已经快到嘴边了,回来又    读了一篇新概念4的第二篇文章,昨天读的第一篇,感觉三遍就勉强可以复述    下来, 现在有个矛盾的地方---是把原来所有读过的材料都重新吸收一    遍,还是按照千万别学英语的方法重新来过,重新来过的话,很快就可以到第    五阶段也就是现在做的大声朗读和复述, 估计现在两者的差异也不太大;       早上在厕所翻美国文化选本,一篇名叫“中国的原始主义” 原来浏览的时候    觉得完全零碎不堪,因为里面专有名称太多,而且文化选本里面文章的风格和    现代的文章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今天发现容易了许多;         原来下过决心把波士顿法律都复述下来,现在觉得要加上白宫风云这部美剧,    语言更生活化。    待续。    
  上午浏览了下电子词典,有了新的体验---发现开始慢慢感受到英语近义词的之间的微妙区别;  原来对近义词汇的微妙区别完全没有感觉,偶尔翻译东西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选词上面,非要看到词汇的释义和定义后才敢有所选择,往往还耿耿于怀且不能用的畅快;  说明有进步,继续努力。     博客.cn/u/  待续。
  刚才把几篇文章都讲了一遍故事,把几处盲点也回归到原文的措词上来,依旧和    前几天复述一样,会的仍然流利脱口而出,不会的要停顿一秒左右,另外对整体    感知程度要有所加强,并有试着分解词汇的趋势,我猜测大脑会自动去理解那些    没有活化的地方包括词汇和长句式的态势。 自己上意识的懂和理解与大脑本能    的感知是两回事,我猜测只要大脑能完全感知一次,就会到用的时候自动脱口而    出,根本不用想。 待续。
  在查看一些关于发声的资料,一位网友虽然是业余人士,但是感觉已经很专业    了;    对一个未知领域的判断,往往根据自己对别人言语的描述就能感    受出水平的高低,能用自己的话,旁征博引,用些浅显易懂的话来滔滔不绝的    描述,一定是有自己的摸索历程, 至于是否是真理,或者接近真理,可以观    察言语之间的细微体验,那就要看自己的认知观来判断了。 每次发现这类和    我一样在摸索或者已经摸索成功的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为什么突然去查发声的资料,因为自己的嗓子陈伤不愈,虽然对学语言没有大    的阻碍,但要是能去除掉,一定能如虎添翼, 试着用自己很早前发帖子提到    的方法体验了下,感觉要强些,在没有好的方法前,姑且用这个方法先替代    下。      看了下帕瓦罗蒂的视频,第一次看他的视频; 车上有张他的碟子,每次听到    他的歌就后背和头皮发麻放电;      待续。
  早上换了种朗读方法,效果比较明显,如果不具备长句朗读说话的能力,复述复    杂长句的文章就比较费时,哪怕中文的东西,如果是很复杂的长句,想要背下来    脱口而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去看复杂句式的中文一样非常吃力,书面句    式必须要搬到口头上自说自话来才能算吸收掉,然后再去看阅读才会感到速度的    提高,现在不太相信一般的学习者用常规的精力使用其他的阅读方法能达到这种    效果。 待续。 博客.cn/u/
  刚睡醒起来,读新概念四最后一篇,到第三遍的时候,突然能通览作者的意思和    文章的脉络了,(惊奇), 算下来估计读了有30多遍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大    脑只要激活足够的能量,就有自动领悟的功能,当然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章    或者听力材料为前提; 这种朗读是完全不用去想句子意思,甚至都不用猜    测; 我之前几篇文章可能还是犯了边读边猜测的毛病, 虽然也有突然领悟个    别句子意思的体验,但不像刚才那样通篇下来豁然贯通的感受;有了刚才的经    验,确信再不能为了提高速度而擅自猜测文章意思,哪怕背下来后不忘记也是    后患无穷。待续。
  下午去大学小湖边朗读复述下文章,但是嗓子肌肉很僵硬,因为有原来的陈伤,    很难判断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很影响心情,但文章还是一样复述下来,还把一    页科林斯字典读了两遍,感觉对新词而言,认真读两遍查不多就能记住英文定义    下的语境,至少能保证在以后遇到能感受出来意思,生词真是很多,有很长时间    没有读字典了,还是要定个每日计划,才有可能早日扫完字典;就现在的记忆速    度已经是比较快了,但是感觉朗读后记忆的要稳固些,浏览的话很难保证以后不    忘; 待续。
  mark一下
  看楼主的中文太吃力。  没有段落,没有重心。  不知道你写英语会不会也让人不愿意看。  哈哈。
  回复hjliyan 感谢你的回帖,这的确是自己习惯上的一个毛病,原来也有朋友    指出来,但是往往有感而发,忘了整理段落,一定试着改正。 祝节日愉快!    今天一大早驱车去老婆农村的娘家,感受了下低碳生活,出发前读了一遍新概    念4的倒数第二篇文章,感觉嗓子好多了; 下午回来有些累,小睡起来听了    下TED的视频关于人造器官的内容,突然从中间听有点抓不住内容的重心,    然后从头听,一层层明朗多了,现在感觉总想说点什么; 现在听力上出现一    个现象-----自动弹出听力中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词汇的声音,自动会去    猜测下该词是什么意识, 在朗读复杂文章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只是在    朗读时候看得见某个词不认识而以,但是由于现在的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    口气朗读下去,所以本来可以通过理解猜测出词义的情况都加以杜绝,一直等    到大脑自动弹出对该词的领悟和猜测。    我自己觉得这是进步的现象,    因为这种弹出不认识的词汇是基于对通篇的理解之上的自然而然的凸显; 如    果在读的过程中刻意去根据上下文来推测下,那还是有翻译的嫌疑。      今天开车途中弹出的一些思想的火花都已经忘记; 刚才洗车的时候想到一个    问题,如果学英语坚持精进的话,容易有机会感受到自己细微的周期性的生理    变化,生理也影响到心理和记忆的能力,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以揣摩和感悟的    话,领悟到学语言的真谛的机会就比常人大得多。       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何能做到过目不忘?     做饭去,待续。博客.cn/u/
  早上来到学校,跑到楼上读了会书,感到无比的畅快,感觉漂泊了多年总算找到    了归宿; 同事知道我每天雷打不动的在早上要抽出一点点时间去读书,看我的    眼光总有些迷惑和小惊奇;今天开始感到有点加速度的感觉,但是还是很微弱,    我猜想是还没有到化境的地步,虽然能像讲故事那样绘声绘色,但这并不表明能    做到“化”的地步,其中一个原因是之前并没有完全按照千万别学英语的步骤一    步步的走,而是跳过了某些阶段,但这已经不太重要;可能以后会把这些步骤再    重新过一遍。      到了办公室,我打开电子词典,这样比较隐蔽,单词d的部分估计很快就能扫    完,之前朗读的科林斯还有很多不是d的部分,电子词典的内容有可能比纸质的    词典还要多, 但是已经不能阻挡我扫荡字典的决心;       刚才浏览字典的体会是像 dawn raid / date rape等等这样在中国文化里面没有    对应词汇的英文单词一定要通晓,实际上目前对这些词汇和词汇的某些层面与中    文不对应的意思都非常敏感,而且越到后来越是觉得中英之间没有多少能够直接    和完全对应的东西。  待续。 博客.cn/u/
  中午竖起耳朵,憋了三个小时的尿听完两位同事谈育儿经,其中一位同事是公    认聪明绝顶的大哥大,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要跪拜。另一位是为长者,精通    时事、养生和政治斗争,好在他们好不保留,细致描述过程经验和理由,让我    佩服得五体投地,醍醐灌顶。  弄得从下午直到现在脑海里一直回荡他们的    对话和观点。       因为即将为人父母,对育儿的知识完全为零,但在两年前就开始关注一些成功    育儿的例子,然后不断从其他人哪里进行验证和对话,对比,信息不断扩大,    慢慢的对育儿有了概念。      从学英语的历程得道了借鉴,对即将从事陌生的体验之前,有了足够的信息和    对比参照,成功的几率会极大的提高;  如果育儿得法,生活就会更加走上    良性循环,反过来会极大促进英语的进步,一笑。      晚上回来读了一篇高级口译上的文章,音量开始扩大,辅音清晰干脆,但我觉    得不稳定,说不定收到软腭肌肉周期性的影响会消失,但是现在主动把控语音    的能力变得强大的多,基本上不担心语音提高问题。 待续。     
  对不起楼主,我知道您是一个热心的人,但是如果可以把版面排一下,我想会让其他来寻经验的人 得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我看了许久,我始终没有发现您的能够实施可行的经验是什么。对不起,我会再一遍,这条留言,仅仅是善意的建议和强烈的敬意
  我现在正在研究生阶段,深知英语的重要性,有英语专业四级的基础,但是我的听力和翻译奇差,甚至达到,听到一段很简单的对话,在听时能知道他说什么,但听完之后根本不能复述或是完整的表达对话的意思。 我一直认为 能看懂文章只是英语的初级阶段,听懂和脱口而出以及翻译才是英语学习的进阶阶段。我过专业四级的方法很简单:背了一本刘毅的《单词5000》,新三被到43课,期间还穿插着 每天做真题什么的。看china daily、听VOA慢速,已经基本没有问题,这是我目前的英语水平。  
但是我的听力、口语以及翻译仍然没有丝毫的起色,我现在有时间系统的学习英语,而且我一直把英语的学习当做一种人生的修行,因为要学好他,需要付出很多。  
现在,我实在不知道我的英语学习该怎样安排了,故恳请楼主不吝赐教,根据我目前的水平点拨我一下,让我的英语自学变的更有节奏和规律一点。    P.S 看在我跟您一个城市的份上,给我这个武汉的大学生一点点建议把。
  学外语真不容易。学外语的人更不容易啊!都是些耐力超强的人。
  回复xwkai  非常感谢你的回帖!    仅根据你帖子的描述,如果你的目标是不断前进达到很理想的听说的水平,而    不是某个考试之类的阶段性目标,那么给你以下建议供参考:      你现在的状态是一个典型的平台期,你说的“没有丝毫的起色”的情况是非常    正常的,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学习,这个平台期会很长;  抛开口语仅拿听    力来描述,常规的方法去听,会有一个相对的脑中反应单词的速度极限,加上    词汇的理解程度停留在英译中的单一层面以及长句的整合瞬间理解能力;      如果还是通过英译中的词汇记忆来增加词汇的话,有时候会出现单词都能反应    出来,但是不知道句子和段落的准确意思, 如果仅仅是从听的层面来突破听    的话,不仅要精力很集中,而且要把听到的内容完全转化为中文的文本来理    解,扫清词汇和句法的理解障碍,一篇篇的建立逻辑关系,文本多了慢慢听力    也会提高,我猜测很多练口译的学习者估计都是这样挺过这一关的。 但是我    个人觉得十分艰难。         听力的范围太广,风格各异还牵涉要各种背景知识等,如果你随便挑一篇来听    要听的很懂,那本身要求就接近母语的水平了。       ------听到一段很简单的对话,在听时能知道他说什么,但听完之后根    本不能复述或是完整的表达对话的意思------   这种情况主要原因    是不熟,听到的马上就忘了,每句话没有在逻辑框架上定格,上下文链接不起    来,单词没有熟练到能停留在一定的记忆时间段内;        至于怎么变得熟练,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规方法,那就是回归到习得英语的方    法上来。      听的时候要不反应单词和拼写,丝毫都不能有。 这是决定以下其他练习成功    的前提! 万万不可忽视! 其他练习包括-- 刻苦学习语音和朗读,用英    英字典的例句释义朗读字汇,看国外的英语报纸。          如果说具体的操作步骤的话,一丝不苟的按照《千万别学英语》的方法去实    施,就我目前的认识程度和经验判断,《千万别学英语》上找不到丝毫的漏    洞,很难有其他方法能够超越。        摸索学英语方法,就像飘在海洋里,一种情况是能找到方向或者看到海岸,一    种是完全看不到; 我经历过,那种感觉实在是有些痛苦和担心。  学的过    程不像旁观者觉得那样需要毅力, 但是那种看不到岸的感觉实在是有些痛    苦; 一但看到岸边,你一定会微微笑,人生也即将有所不同。      感谢回帖,期待你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问,一起学习交流,我自己也在摸    索,如果能达到阶段性的目标,我一定展示出来,正确的方法一定能经得起实    践的检验; 衷心祝你早日获得成功!      博客.cn/u/
  终于等到楼主的回帖了,呵呵。  这学期以来,我一直在背新4,您在帖子里提到的关于新概念的部分,我还是觉得背诵新概念仍然是有用的,但是如果结合听说读写,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盲目背诵,我相信作用会更大,现在仅仅处于背诵阶段的我,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认认真真的看了您的贴,和《千万别学英语》这本书,然后下了一部电影的MP3来听,按照第一阶段的步骤,今天刚实行,感觉除了简单的会话能懂,其他的是云里雾里。  我的另一个问题是:您觉着哪方面的资料,适合现阶段的我,当初学英语时误打误撞,走过不少弯路,坚持下去之后还是有收获,到现在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自己反而变的优柔寡断毫无主见。哎。 看了您的帖子,感觉您的说话风格不像外国人那样直来直去,直奔主题,呵呵。 所以,斗胆希望您直接推荐您认为适合我的材料,让我来一心一意的从第一阶段认真学习。  P.S 老师是华科的吗? 还是中南政法的啊?住在光谷,我是地大的学生,但是您说您常湖边读书,我估计不是地大的。题外话呢,老师可以忽略,呵呵。
  回复 xwkai 具体用什么材料,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当前水平,选比自己目前听    力水平稍难一点的就行(这点书上已经有介绍,要多看看书上描写的内容),如    果要向学说话和听懂访谈,那就选访谈内容, 如果想提高阅读能力,就选文章    朗读,如果想听懂新闻,那就多听高质量的新闻节目等。       发帖的目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描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记录下一些细节给其他学习者    参考和对比;         当初处于平台期的时候,很难找到像我自己现在这样细致描述学习过程的文章。      领悟学习方法的精神实质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只是形式。    我也是个摸索者,帖子仅供参考。       另外,只要在学,都会有进步,如果目标很高,那么进步速度和方向能否靠近学    习真理,那就要自己思考领悟和参访了。  祝成功!
      《我的英语人生 70后》    整理版:
/zs6VOk      
  我自己朗读材料中也是最近才加上新概念4,目的是为了锻炼长句说话的气息能    力,而不是看重新概念的内容,另外也是在检测方法论落实到实践是否经得起检    验,书面复杂的内容能复述下来,访谈那就很轻松的搞定,真正锻炼说话的能力    我计划是放在明年再开始;  以上和常规背新概念完全不同。昨天想到这个问    题,怕对朋友们有误导,所以加以描述下。       昨天早上第一次体会到嘴巴比脑子快的体验,嘴巴先动,要表达的意思迟后半秒    左右。 这应该是好现象。     待续。
      《我的英语人生 70后》    整理版:
/zs6VOk      
  上午不小心陷入同事聊天,中午安静的读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的几篇文章都可    以复述下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对新增加的几篇心理上还存有恐惧,因为虽然    前面两篇读的认真,但后面速度加快而且没有那么认真和时间集中(都是偶尔    陆续朗读下), 所以心理还是有些担心是否能一样奏效, 现在悬着的心稍    稍放下了些;    以复述一篇的时间来算的话,对于新概念4最后几篇的难度而言,一篇要相当    于前面的两、三、四篇。    手指开始疼痛,让老前辈开了个方子,下午早些会去买药,这几个月乒乓球也    打不成了,正好学英语。    待续。 心情像“加州旅馆”的旋律一样。
  楼主讲的好,和教授差不多.顶!  mark,下次再来
  今天情绪糟糕,实际上要是起了情绪,最好别碰英语,一点用都没有,可能还    有坏处。 下午回家决心要主动调理下心情,骑车上街半个多小时回来,把脑    子的杂念分析清理了下,回来看着老婆在洗菜,和她说了几句闲话,转移了下    注意力,然后拿书上楼顶。        读了一个小时,穿插着不自主的思考了下人生; 巧合的是倒数第三篇是关于    控制情绪调理人生方面的文章,说什么要培养几个货真价实的兴趣爱好,想想    自己学英语,怎么说也算一个吧,但兴趣爱好和控制情绪对自己来说没啥关    系。 好在已经有了把控情绪的部分能力,读书完下楼,情绪消散了90%。      如果不能控制好每天生活的心境,经常陷入不良情绪中起伏,那对学语言来说  太糟糕了。       文章读到一定程度,觉得可以复述下来,但是迈出第一次复述的时候还是有点    害怕; 想想原因,人的意识习惯喜欢蜷缩在潜意识习惯的圈子里面,哪怕疲    于奔命似的联想或思考,但面对新的心境有着本能的害怕。   明白了这一    点,我的英语应该又前进了一步。      现在偶尔会突然在表达意思的时候会弹出复述文章中的句子,都是些长句子,    来试图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是照搬原句,但是是在原句的架构和原始意思基础    上的造句,但是如果是复述的内容没有原原本本的吸收,那么就会卡壳,不会    清晰完整自动弹出自己要表达意思的句子。 深度推测了下,如果大脑形成新    的语言逻辑体系,说话就无须动脑子了,连续表达相对复杂的内容情况除外,    但大脑也只是酝酿一下。    散下步,待续。博客.cn/u/             
  我也是70后。英语学习采用“千万别学英语”,略有改动。    断续学习多年,中间停顿2年半,总共约学习2700多个小时以上。    自聋哑英语到可以与老外进行日常的交流。    对千万法有一定的体会。    
  回复bage67890 谢谢分享经验 一起学习!    忙碌了两天没学英语,疲惫,下午一觉起来,把新概念前面的二十几篇读了一    通;       昨夜看了下李开复学英语的经验,一直认为去国外学英语和在国内没什么实质    性差别,如果要快速的提高英语还是要靠方法正确和自己的认知能力。       昨夜还搜索了下一个著名外语教授的英语公开课; 突然想到一个现象,在国    内学英语的人似乎很少能长篇大论的用外国人说话的腔调和近似的思维方式公    开说英语。         强大的积累和听力能力、翻译能力和学语言本质似乎没什么关系。 主动学语    言不断提高语言能力的难度在于认知潜意识在学语言时候的规律和找到相应的    方法顺应它。  如果确实是如此的话,正真掌握语言也算是一种修行。 待    续。
    刚才脑子里突然弹出一句前些时读过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但是残缺不全(因为    没有做过复述,或者说没有完整的化掉),但是是意念在先, 潜意识想表达    自己现在不走常规方法学英语的感慨,  ...........you have to maintain a contrarian postition_____go aganist crowed mentality, which , of course, is both longly and invovles a great test of will   稍稍思考了下,实际很久前也思考了很    多次, 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英语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潜意识的意念不知觉    的在下意识里面以声音的形式游动,就算是中文,声音也可能残缺或者不太有    逻辑性,但是当准备说的时候,上意识就会进行审查和筛选。  如果英语要    说的有水平的话,必须具备一个能力就是在不同场合说不同话的能力,同样一    个意念,表达的时候多种多样,在符合大众语言习惯的背景下,还要说的有哲    理水平或者幽默等, 那就必须第二外语的这面空白的墙填补的完整,有了整    体意识能进行审查,和随意造句的能力,还要不断丰富这面墙里面的内容。        常规的方法学了很久也似乎没有这面墙,虽然积累了很久有了很多砖头,但是    堆在那里不去建造一面墙,或者建的松散不完整; 关键的是快速建起这面墙    之后,那才是开始,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墙上的内容。 “墙”的说法是    我自己的一个感受,不太逻辑的表述,实际上就是李开复老师说的“整体意    念” (李开复谈学英语经验的时候提到----....大量阅读可以迅速形成整    体意念,并在单词的使用环境做出定格和校正。有前面的铺垫,阅读不存在单    词的障碍,这时的注意力就应该转移到单词在文章中的映射上。)
   从他    说的经验可以推测,学英语首要任务是形成一面“墙”,不论墙的大小与否,    而单词等的积累是必须和长久的过程,谁能吸收的快,就是语言能力提升快慢    的一个重要条件。   李开复很小年龄的时候就到国外学习,看他的视频可    以对在国内学习语音能达到的程度有个客观的参照。 而语音的进步,我最近    发现,和语言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这只是我目前的感觉,没有太多去    分析和思考。   待续, 博客.cn/badiboke
  看白宫风云 突然听到一句话里面一个词showdown,
而在 的帖子里    面有一句话领悟意思一直很模糊,一直期待着自动领悟,        看了下科林斯释义,很清楚了,A showdown is a big argument or conflict   which is intended to settle a dispute that has lasted for a long time.  
The Prime Minister is preparing for a showdown with Ministers.      白宫风云有七季,每季20多集,太长了,但是语言很丰富实用,其实一部美剧    作为基石就够了,自己贪多,为明年开口讲话做个铺垫。 现在开始慢慢喜欢看    白宫风云; 开始看着很枯燥,很想重新把危机边缘再看第二遍,觉得看第二遍    就可以把里面的对话加以吸收了,因为看第一遍每句话基本都听的清清楚楚,但    还是忍住坚持看白宫风云,第一次接触一个风格不熟悉的题材的时候,有一个适    应的阶段,很快就会加速度的去适应接下来就可以很快的吸收。  待续。  
  补“墙”的时候,词汇的定格成为可能其中一个原因我猜测就是词汇有着各自的    主要归属,有的词在政治对话中出现居多,有的在法律对话,等等, 但在普通    的随机对话中也会出现,但是整体意念扩大后,就会发现该词的大致归属,随着    能力不断提高,就有能力在说话的时候上意识配合下意识来自动选词来达到适应    不同场合说话能力的需要。 待续。
  中午读了一个小时,最熟悉的那篇文章声音开始连接起来,发音和气息感觉很像    外国人说话的方式了, 发音熟到一定程度,连读的越是没有痕迹就越自然,同    时元音饱满; 复述的时候感觉声音开始往喉腔下方走,声音比平时变大的多,    但是还没有深入到喉腔,但是一旦深入下去的话,非常有信心能继续深入到胸    腔,因为原来在没有受伤之前有过类似的体验,只用平时力气的五分之一,音量    和音高就可以达到平时的数倍,那时就很有趣味性了。 待续。
  发现一个怪事,这个“英语杂谈”板块下,时不时冒出些许广告,是很常见的事。有些人刚发了一贴,想问一个问题,就被广告插进,使帖子像个四不像。  ,回的人也没劲了。    但这种现象是很多的,我也很理解。有商机,就有广告嘛。    可是,为什么这个长贴,中间基本上一次广告贴都没有插入呢?有看到的,不妨告诉我在哪?不通过发帖方式的例外.    是不是因为发帖人特别有权威呢?
  下午回家赶着去超市买菜,做饭很花时间,晚餐的糖醋鱼老婆鱼头鱼尾小骨头    都吃了,把大鱼刺骨头都吸得干干净净,烧糖醋鱼得理论上又前进了一步,但    这次不是用焦糖味做的糖醋,颜色不理想,下次再练习后再上图,一笑。        早上读书后感觉这样进步慢了,因为除了早上能读下书其他时间这能带着耳机    听下, 想了下应对的办法: 1)把mp3内容换成曾经听过的熟悉内容,    或者字汇朗读或者相应的材料,在忙碌的时间段轮番把原来的材料听一遍,耳    朵容易吸进距离 2) 进步慢除了贪多要求高之外,还有一个本质原因,我    体会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没有严格经过第一步的训练,这样会导致第五步的    加速度变低3) 不听mp3,忙碌的时候泛听实际上也没什么用,把复述的    文章自己在脑海中复述,但是这样还没怎么试过      明天一过,就应该闲下来,好好闭关,读书下书再去陪老婆散步,待续。   
  刚才看到一个女雅思教学专家说英语的视频,接着看了吴彦祖和越狱里面的主    角帅哥说英语。 观察一个人的说英语的状态或者说水平的高低,除了语音,    还有最终要的就是眼神---- 如果细心观察,会对学说英语有很深刻的理    解; 那个雅思专家已经说的很流利,语音也很字正腔圆(很佩服这位老师,    能就别人的提问随机回答; 想到很多专家出书演讲多么厉害,可是讲课用中    文,也看不到自由随意长篇说英语的视频,真是奇怪的现象); 吴彦祖更进    一步,文特沃斯·厄尔·米勒的眼神更活跃;   实际上口语造句用词几乎    是平行伴随着语音语调在进步,(关于说英语状态的话题以后摸索后在述,现    在自己还不能说,也没多少直接体验) 再进一步猜想到下面的一个问题:      前天看《女巫季节》的时候把很久以前的一个关于选择英语学习材料的猜想进    一步思考, 发现选择英语学习材料中应该包含一个原则------ 在某    个话题或者背景下的中庸的说话方式的材料,这些说话方式映射了绝大多数外    国人在该背景下可能的说话方式,就像一个中心点,不同的说话方式围绕其展    开或者游离脱离开来。      初学英语的阶段或者中级阶段会发现越是外国本土人说话越不好理解,抛开其    他层面(语音词汇等),实际上原因还有外国人说话的“线条走向”(用“线    条走向”这个词而不用“英语思维”是因为“英语思维”这个词用得太多,容    易误解)那么的不易琢磨, 听者既然是在听,那肯定是想去理解听懂,这个    时候如果不调动潜意识来帮忙理解和猜测的话,恐怕很难搞定------说    到这里,就牵出了一个问题,在很多听力很高水平的学习者在听某些词汇和语    音句式和说话速度都不算难的对话的时候,会出现听力的盲区,这是极其让学    习者受到挫败感的一个现象,明白这一点也不必太沮丧。        有感而发,说的没什么逻辑和言语组织,有看的朋友的话,先多包涵下,改日    继续描述。      太晚了,明天还要忙事情,待续。博客.cn/u/
  突然想到攀爬到高峰半山腰,抬头居然发现云层之上的顶峰,回头看看爬过的山路,再看看自己的补给和装备,也许只有换一条路才有可能一览众山小,可是路在哪,就算找到一条小路也许可以直通山顶,但是当踏上这条路的一瞬间,怎么知道这是条不归路? (想一笑了之,可是笑不出来)  
  晚上接待一群外宾才回来,忍不住帮了一下随行的一个女翻译,她翻的有些辛苦;还好,这种随同翻译双方要求似乎不高,一笑。一个女同事开始学英语,因为女儿去国外读书,估计以后要用上英语,所以未雨绸缪,她在学新概念二,下午我兴致一来,大声朗诵了一段,把她吓了一跳,呵呵,生活中有些惊奇的片刻也挺好玩; 洗澡去,然后干活。
  pass by
  早上安安静静的读了两个小时,复述的时候明显感到眼球周围的肌肉发涨,如果坚持一下,会进步更大;      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下颌下有一条很粗的肌肉柱子,怎么不是两条呢,一笑,加紧深化发音, 继续努力吧。 待续。
  刚才读经济学人一篇关于猫王的文章,文章很长,读着越来越投入,搜了下猫王的歌,决定要认真的学一下,虽然现在肌肉还很僵硬,也许练唱歌可以中和一下,还可以把辅音学习下,元音变得更饱满。 认真尝试下。 待续。
  早上起床前做梦,别人提问,我回答了一段,用的是英语,可是说完后很沮丧,因为都是书面的长句子,而且是自己造的句子;      昨夜网上又看了下王洛勇视频和其他的一些专家谈英语的一些视频,理解更深刻了些。     刚才读了会书,对深化语音更进一步琢磨了下; 虽然大的方向和思路都没有变动,但是对具体过程中对治的方法还是要不断思考。     待续。  
  要想说的和外国人一样,一定要将外国人说话原原本本的进行再现,包括语音。    可自己现在为什么没有这么去做,可能认知上还没有完全搞透彻,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尝试性的练习预热,准备将这个练习说话的过程放到明年再开    始。      可是如果操练再现访谈或者美剧里面的老外说话的方式,可能还有三个好处,一    个是提高听力的母语感受和预测能力,另一个就是对储存英语的大脑空间部分进    行定格,再就是对某些词汇可以感知到真实的定位,从老外具体运用词汇的习惯    来了解哪些词汇最常出现在哪些搭配和哪些背景下面----这一点最近有了更    深刻的体会,因为发现很多词汇在别的文章或者对话中出现的时候,和之前出现    的语境下有相当的类似;  待续。      博客.cn/u/
  大声热诵中,开始快,现在变得很慢,体会细小的发音,脑海里面发音的口型和舌位用气逐渐融汇贯通,声音开始变大,喉腔和头部开始有震动的感觉,但还是不稳定, 脱了外套,躯干感到费力,相反的是嗓子最轻松。 待续。
  试着把最初的那篇文章复述了一遍,速度快极了,和美剧里面说话最快的速度不相上下,最重要的是还能声音清晰,而且不是像打子弹一样快,而是和流水一样,  决定放慢速度,先稳扎稳打巩固好现有的成果。 一旦语音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汇贯通,英语世界的大门完全就向你敞开了,待续。
  刚才斜着躺在沙发上读了一会,一旁洗菜的老婆说我读的流利多了,但是音量没有变大,她说:“原来不流利声音当然大,流利了当然声音不大”有道理。      我自己觉得原来朗读的速度也已经是相当快了,但是质量上有很多问题。    很多在语音上痛下工夫的学习者,会遇到一个瓶颈,在激烈的说一段时间中文后或者隔日后再去读英语,发现感觉要差得多,还会出现嗓子发紧的某些问题; 实际上这种情况我经历了相当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的英语语音还有相当的路要摸索着走。   现在我自己的这种状态可能还要重新来过,待续。
  晚饭前有想说话的冲动,提前做了饭,去找老外看下进展。    环境十分嘈杂,说中文都要竖起耳朵还要猜。  老外声音小(他自己说自己    说话只能在喉腔发声不像有的外国人用胸腔,所以请我们包涵) 但我都听的    很清楚,他东扯西拉但是有调理,有些词汇也不简单,都被我逮住了, 极个    别的词我还不等他话音落下就问他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就是听力比较接近母语    水平的一个表现,这也是我前些时在看美剧时候发现的能力), 老外不停的    说,基本不给周围人机会开口(因为他知道他就算不说,周围的中国人也要好    半天才开口,甚至冷场,还不如自己不停说),我和上次不一样了,胆子和姿    态强势的多了,想到什么就问,基本上张口就来,不像以前还造下句子,老外    感觉到我的听力水平,就说我是说话积极,随时插入,quick jump    er。      这次去的目的就是看看自己胆子是否大了些,看看自己能否克服说话前要花短    时间造句的习惯,以及听力的感觉是否有进步。   实际上原来也应该能    说,但是没有现在这么快,原来说话估计周围的中国人还有可能听懂,现在张    口很快很连贯,也许还有语法小错误,但是发声方法和以前不一样,老外反而    相对以往很容易听懂,这一点可以直接从他的表情和回答速度反应出来, 以    往开口后老外要表现出集中听的表情甚至还倾侧身体过来听,当时自己感觉是    十分沮丧的。 现在说的还不是很流利,只是有强烈说的冲动,张口和吐词很    快,但是多练几次就应该顺畅些。   原来这种情况下的听力需要认真集中    听才能听懂,稍不集中有时候还会出现盲区, 现在边听边能预测到后面要说    什么,能同步插话。        聊到中医的时候,正好脱口而出一段针灸的描述,绘声绘色,嘿嘿。 我说的    时候声音格外清晰的大声,他们估计都惊奇了下吧,呵呵。控制了下自己,只    是展示了一段,如果内容更口语化的话,一口气都复述出来那才叫有意思。       现在对自己复述过的材料格外有信心,绝不担心会卡壳之类的,这在以往是难    以想像的。 :-) 自己赞一下。      一般的背诵,要达到这样信心是很难的。      我在想,要是我复述的不是文章,而是对话自白之类的口语话的材料,那口语    表达进步更加速。  只是现在通过复述来熟悉书面语法,和为以后复杂的口    译表达和阅读通览的能力做个铺垫而以。      口语一定要用老外现实生活中说话的习惯为模版来学习,这是今天印象体会最    深刻之一。 而这个材料的获取,我以前就有过思考,应该来自老外的论坛留    言评论和帖子之类, :-), 一笑。    博客.cn/u/  待续。
  早上发现嗓子稍有收紧,就以往的经验估计是周期性的原因,没有担心。 上午和老婆逛街买衣服,不知不觉到下午,回来大睡一觉,准备早些吃晚饭,再去找老外。     准备开始收集素材,编一本词汇书,开始发力。 待续。
  和老外聊天最重要一点是把交朋友和和谐聊天放在首位,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    遣词造句和英语上,这点估计是很多学习者都忽略的; 这一点是刚才在回来    的路上思考得出的结论。     可能这么一说,大家会觉得原因是---为了先获得和谐的交际才有进一步学    习的可能,实际上不光是如此;       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只有为了表达和纯粹的聊天才能获得说英语的状态, 表    达和听力上的提高是自己平时自己操练英语的时候获得提高,而和老外对话是    为了获得和巩固“直心是道场般的”的说话状态即说话不用动脑子,而不是去    锻炼造句能力,造句能力完全可以自己回家选好一百个题目自说自练,还有参    考答案。 明白这一点极其重要。      如果不是长时间和老外在一起,很难吸收他们说话的习惯风格。至于要和老外    待多久才能感染他们的说话习惯风格,猜测估计一方面取决于听力水平,还有    语言吸收能力的天份, 语言吸收能力的天份指的是---- 比如看别人说    中文一段时间后,就能模仿别人的腔调和说话思路来说话;  大概在六年前    我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现象, 有些人自己具有这种能力,但在说中文的环境    里面,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但是如果这类人学习英语,在    其他同等条件下,一定会比其他人进步快的多,尤其是在高级阶段的口语习得    的情况下。   如果是外语,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那首先要突破听力后,这方    面的能力才有可能明显的展现出来。  待续。     博客.cn/u/    
  学习了
  早上突发急性胃炎,天旋地转,浑身冷汗,剧烈呕吐,但是吐不出来,    excruiating pain ;—(
对呕吐有着极大的恐惧,来源于小时的记    忆,总有一不小心就会窒息而亡的感受, 好在身体过于强壮,十几年都未曾    生病,今天理智微微占了下上风,强迫自己多喝了点水,试图吐出来,但还是    不管用。眩晕中想到几个单词来描绘病痛, organs constricted
throw     nothing spin dizzy
dehydrated。。。
      服药后睡了一觉,现在好多了, 出去买菜, 休息。
待续。    
  早上起来还是有点晕,读了一个多小时的字典,复述了前面的几篇文章,其实    就算不复述过一年也不会忘记; 其中有一篇关于股票市场心理的文章比较长    词汇也很生僻,之前读的很少,一直没敢去复述,今天读到第二遍的时候,通    篇的意思构架也浮现出来了;        感叹文章要是变成听力要想理解的很透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复述文章的时机我自己觉得一般要等到朗读的时候有通篇构架和每句话意思都    很明朗的时候才会敢去复述,就算中文的复杂材料,密密麻麻两面多纸的内容    要脱口而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读字典刚开始很枯燥,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喜欢上这件事情,因为它可以极    其有效的牢固的掌握词汇,和获得描述事物的能力,而常规的办法掌握词汇相    对慢而且感觉很飘,一旦涉及到自己主动造句选词的时候,完全有把握的词汇    就敢于掷地有声的连同搭配用法脱口而出。       待续,博客.cn/badiboke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步字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