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形状与地形形态的关系是什么

栏目列表结束-->
本月排行TOP10
还没有任何项目!
用户名 &&文章数
顺河教育&&[4460]
龙池教育&&[4436]
中驿教育&&[3733]
鼓楼教育&&[3562]
木子店教育&&[3051]
三河教育&&[2896]
张家畈教育&&[2475]
盐田河教育&&[2413]
铁门教育&&[2014]
南湖教育&&[1959]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字体: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出版社地理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作者姓名:陈建强
位:湖北省襄樊市第七中学
务:地理教师;地理教研组组长
通信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民主街88号襄樊市第七中学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41021
【设计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图的基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挖掘利用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实践探究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用教法:即在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活动中,逐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和判读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制作模型、绘制地图等活动,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3、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4、学会在活动中欣赏他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并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察法、动手参与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②在等高线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疑点: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解决办法:实验、观察、讲解、讨论
【课前准备】
①教师自制山体模型。
②学生4人一个小组,每组一块橡皮泥,一张白纸。
③等高线地形图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句成语叫“开门见山”,它的原意指地球上山地这种地形很多。我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同学们虽然不能“出门见山”,但是“见山”“爬山”却非常普遍。你们是否真正认识山呢?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将真正认识山,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态。
[学习新课]:
一、了解山体的具体地形部位
1、老师出示自制的山体模型,请学生说一说山体的具体地形部位,学生一般能说出山峰、陡坡、缓坡、悬崖。
2、教师纠正、点拨,如山峰应为山顶,悬崖应叫陡崖。
教师利用自制模型,着重让学生认识山脊、山谷和鞍部的形状及特点。
二、制作山体模型
1、布置第一项任务,每个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山体模型,实现从遥远的抽象到身边具体地理事物的转换,给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体验。
2、要求模型必须具备高低不同的两个山顶,陡缓不同的两种山坡;还要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
3、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把做得较成功的展示给大家欣赏、借鉴;帮助学生在已做的雏形上使山脊、山谷的凹凸更加突出。
三、绘制等高线
1、过渡。如何把立体的山转换成平面图呢?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等高线的定义(理解概念、强调海拔相等)。
2、教师把自制的大山体模型,按相同的高度(相对高度)水平切割五块,分别沿五块模型底截面线绘出与模型相一致的等高线板图,在每条线上标出海拔高度,单位米。(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
3、布置第二项任务,各小组用自制模型,按老师示范水平切割成四块,依次从山脚到山顶把每块底截面线绘在白纸上。这样,实现从立体图到平面图的转换。
4、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例如有的小组切割不是按垂直距离,而是按相同的斜坡距切割。发现做的好的及时表扬,如有的小组两位同学负责切割模型,两位同学负责绘图,标出海拔,分工合作,任务完成得又有序,又快。
四、探究学习
1、布置第三项任务,让学生对照已完成的山体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形图用字母、图例和注记标明地表形态的具体部位,
山顶:▲;山脊:
;鞍部:A;陡崖: ;实现从平面图到立体图的感知。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完成第三个任务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发现,如果没有对照山体模型,很难把山脊、山谷位置标正确,有的学生提出:“只有等高线地形图时,如何区分山脊和山谷?”
3、请各组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各组学生在仔细对比观察立体模型和平面地形图后,会发现,山脊、山谷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态虽一致,但等高线高低变化趋势却刚好相反,教师表扬成绩后归纳总结,山脊、山谷异同点。
4、教师归纳: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凸出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同学们亲自动手、精诚合作,我们一起对山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在平面图上识别山的不同部位的形态,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六、练习巩固,能力拓展
(一)基础填空:
1、同一等高线
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2、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凸表示
;等高线向高处凸
。两山顶之间是
,等高线重叠处是
水平比例尺
(二)请你帮忙:
1、小明同学想到山顶A去玩(如右图)
①他应选择线路AC,还是AB,
②山顶A的海拔大约是
③A处比C处高约
2、小明在爬山途中沿一条河流前行(如下
图),你认为他正在甲处呢,还是乙处?
学生制作的山的模型图
学生绘出的等高线图
(一)基础填空:
1、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等高距);
3、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二)请你帮忙:
1、(1)应选择线路AB,因为AB坡度比AC缓。
(2)270米;
(3)50米。
2、在乙处,因为乙处是山谷,可以发育河流。
下载:ge011.gif">
学生绘出的等高线图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
还没有任何内容!地理会考复习专题4 等高线地形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而思网校是好未来教育集团旗下中小学在线...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地理会考复习专题4 等高线地形图|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学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5页免费23页免费24页免费47页免费19页免费 19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3页2下载券3页4下载券4页1下载券10页免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专题训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8页免费32页免费4页免费8页免费21页免费 7页免费11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页2下载券15页2下载券3页1下载券7页1下载券52页免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专题训练|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2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地图和地形图判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高级教师121753.9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35页免费21页免费32页免费50页免费28页免费 23页免费33页免费29页免费49页免费28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6页免费34页1下载券18页免费30页1下载券40页免费
地图和地形图判读|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1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高线地形图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