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细菌的梯度下降稀释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细菌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一般用什么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还是平板划线法_百度知道
细菌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一般用什么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还是平板划线法
提问者采纳
都可以,看你转移的目的是什么,稀释涂布是将菌落按一定梯度稀释,然后涂布到培养基上,当稀释的程度足够时,培养基上就会形成单菌落;平板划线就是挑取菌落在培养基上按线状划线,培养后得到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都可以,平板划线法比较方便,稀释涂布平板法比较复杂,但是能够粗略算出培养液中细菌的浓度。各有好处。
稀释涂布平板法优点: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缺点: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一般用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计数!!平板划线法:优点: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缺点:不能计数一般用于从菌种的分纯!
平板划线法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微生物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微生物,细菌,梯度)
09:28:14&&&来源:&&&评论:&&
[微生物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微生物,细菌,梯度)] 细菌样品很多,如果是梯度稀释用平板涂布法工作量很大,可不可以在一个平板上将所有稀释倍数的菌液用枪头点板?这样的结果会不会有误差?还是有更好的计数方法? 关键词:[平板计数 微生物 细菌 梯度 菌液 稀释倍数 涂布]…
细菌样品很多,如果是梯度稀释用平板涂布法工作量很大,可不可以在一个平板上将所有稀释倍数的菌液用枪头点板?这样的结果会不会有误差?还是有更好的计数方法?
回复晕,枪头点板?怎么涂匀哈~~~再说了,本来平板计数,误差在50%-300%之间,如果再用小枪头点板,误差就不知道多少了~~~梯度稀释用平板涂布法也不算很大的工作量哈,你做多少菌样啊?我以前做过20几个菌样,反正累一些就是了,一样用哈,一次几百个平板,涂呗,这就是实验,需要工作量的~~~你也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试一下,不过看显微镜会头晕的~~~回复你是说的这种方法吧,在同一块平板上点不同的细菌样品。看你的实验目的,如果是比较这些菌的活菌多少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 (最好是有数量级上的差别的),如果要精确计算每个样品的活菌数,显然这种方法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回复第一次听说有这个方法啊,觉得不可行啊,你应该实验技术的比较准确的啊,点的菌量怎么控制啊?而且是要涂匀的啊。如果想节约时间久直接计数吧,不过挺累的!回复并不是这种方法不被认同,下面贴一张别人已经发表的图片,而且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篇文献,我看过的最近的至少都有5篇以上,也不是烂杂志上的。这种方法能被认可说明它本身还是有它的优势的,LZ问会不会有误差,这个是所有的实验都无法避免的,只是说你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每次设定几个平行来尽量减小误差。看LZ的实验目的,就减少工作量这个角度来说,点点的方法还是可以推荐。 回复很新颖的想法啊!回复不错不错,又学了一个!谢谢!回复lscxc发几个原文我们看看啊只知道这个方法,还不知道有文章呢回复上面图片中有相关文章信息,你可以到NCBI中把全文下下来,相关的文章其实还是有一些的,特别是涉及到某个基因会涉及到细菌的存活的时候,最近在Cell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用到这样稀释点点的方法,文章信息:Stallings CL, Stephanou NC, Chu L, Hochschild A, Nickels BE, Glickman MS. CarD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rRNA transcription required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ersistence. Cell. 2009 Jul 10;138(1):146-5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ordinalpos=5&itool=EntrezSystem2.PEntrez.Pubmed.Pubmed_ResultsPanel.Pubmed_DefaultReportPanel.Pubmed_RVDocSum回复这种方法多做的是抗性实验,一般有个对照板和几个梯度板组成不同的处理,可以通过和对照板的比较得出不同的菌株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抗性强弱。回复用傾注平板法吧回复用傾注平板法吧回复点板是可以的,但是误差绝对要比涂板大上很多。不过话说回来,有误差都会有误差,所以你所有的样品都应用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的。所有板子都涂板工作量太大,况且几个小时下来,造成的误差说不定比这个方法还要大,实在不行的话”偷懒“一下吧。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微生物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微生物,细菌,梯度)]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1.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而在_百度知道
1.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而在
1.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而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并不需要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为什么也要 进行梯度稀释呢? 2.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用到刚果红(CR)染色法,是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1mg/mL的CR溶液,10~15min后,倒去CR溶液,为什么又要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倒去NaCl溶液呢? 3.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在洗脱时,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为什么又要加入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并连接缓冲液洗脱瓶呢?连接的缓冲液洗脱瓶的出口在洗脱过程中是一直打开的吗?
很久没有做微生物实验了,这些生物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其原理的: 1微生物培养的分离步骤是为了从含有目的微生物的源物质中找到目的微生物,所以需要将目的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分开,所以要做到,之后的划平板的时候可以形成纯的单菌落,(也就是说划线的时候要保证溶液足够稀释,最好可以使每条线上只有一个或两个目的微生物就够了)如果很多的话,就会跟杂菌混长,这样无法分离出纯的菌种了。 2这个实验我没有做过,但是,类似的实验倒是不少,我所查的方法上面,没有用到NACL的,我根据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指用CR来染培养基,而不是菌落,那样容易使细菌混杂,所以第一次哦加cr是让培养基吸收,之后加nacl可能就是要出去没有被培养基吸收的cr的作用。可以询问实验设计的老师。 3加样之后加缓冲液是必要的,一是为了保证色谱柱上表面不会干裂,二是保证在洗脱的时候,从洗脱瓶流过来的缓冲液不至于将凝胶表面滴破冲坏,起到缓冲作用,因为整个洗脱过程,我们必须保证胶面的水平,这是影响洗脱结果的关键(水平是为了样品在同一个起跑线,使分离更有效。)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涂布平板法实验器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制牛肉膏  蛋白胨  氯化钠  琼脂  自来水  ~  灭菌,  配制具体步骤  .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放入烧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规范训练(人教版选修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2下载券19页免费21页1下载券12页免费34页2下载券 31页免费30页1下载券6页免费1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规范训练(人教版选修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轭梯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