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可能不准,只是为了说明A B C的位置,问题求解系统此题

c语言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我只是把delta = b*b - 4*a*c;的位置变了而已_百度知道
c语言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我只是把delta = b*b - 4*a*c;的位置变了而已
&b), x1; printf(& scanf(&quot, x2;), &c); scanf(&n&n&; printf(& printf(& printf(&x1 = x2 = %lf\n&quot,n&quot, &a);;int main(void){ (2*a), x1; if (delta &;x1 = %):# include &lt.h&gt, &b); (2*a);), } return 0; scanf(&%lf&b = &);
printf(& } else {
printf(&请输入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 0) {
x1 = (-b + sqrt(delta)) /x1 = x2 = %lf\%lf&b = & } else if (delta == 0) {
x1 = x2 = (-b) &#47, x2); scanf(&); scanf(&quot, x2);
printf(&%lf&a = &
x2 = (-b - sqrt(delta)) &#47, x1; 0) {
x1 = (-b + sqrt(delta)) &#47, &a); printf(&);int main(void){;%lf&%lf&quot,;; printf(& (2*a);n&; double x1; delta = b*b - 4*a*c; double x1; printf(&quot.h&stdio.h&a =1 b= 5 c= 6 和方式二的结果不同; (2*a););;);n&
printf(&quot, x2 = %lf&#92, x2);c = &# include & printf(&a = &n&;
x2 = (-b - sqrt(delta)) &#47, x2); (2*a);x1 = % if (delta &c = &# include &math方式一, &c);}为什么方式一; (2*a), x2, x1.h&);%lf&quot, x2 = %lf\该方程无解\ } else if (delta == 0) {
x1 = x2 = (-b) / double delta = b*b - 4*a*c; } return 0;n& scanf(&请输入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92,; } else {
printf(&该方程无解\} 方式二;):# include &lt
提问者采纳
你可以在这句if (delta &gt,delta);来声明delta方式1中; 0)之前加一句printf(&n&quot,a;delta=%lf&#92.b.c的值还不确定的时候你就用double delta = b*b - 4*a*c;,当然是不正确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85-第4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85-4
17.【答案】C;18.【答案】C;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C;22.【答案】B;23.【答案】B;24.【答案】A;25.【答案】B;26.【答案】D;27.【答案】B;28.【答案】B;29.【答案】C;A、B项不是“悟出”的内容,排除;30.【答案】D;31.【答案】B;32.【答案】A;33.【答案】A;34.【答案】B;3
17. 【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障理论中的“绿洲效应”。当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只对一小部分公民有效时,大多数没有保障的人就会千方百计地来利用这项制度。所谓“大数定律”,其大意是:一个保险项目参保的人越多,发生风险的几率就越小,因此保险项目本身的风险也就越小,亦即保险项目的稳定性、可靠性就越大。文段围绕“沙漠”和“绿洲”展开,因此正确答案通常在B、C之间选择。由“而保护绿洲的唯一办法”可知,文段强调的重心在“绿洲”,故选C。18.【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史记》中《公仪休嗜鱼》的故事。由文中的“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可看出,要想经常有鱼吃,关键在自己,要“寡欲”。这与选项C一致。B讲人的性格、嗜好,完全与文段要表达的内容无关,排除。A、D都是在强调“贪欲”的危害,文中“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这是在讲“寡欲”,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9. 【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由蚂蚁的不拥堵得到启示,探索可以用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第一句先说蚂蚁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第二三句讲述蚂蚁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的原因。最后一句由蚂蚁引申到人类,提出可以用相同方法解决车辆拥塞问题。B项的表述太过笼统,只说解决难题,没有提到车辆拥塞,而且“蚂蚁觅食”的表达也不够贴切,故排除。C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只是提出文段中涉及的两个角度,并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0. 【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通过三个和尚经营寺庙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心”对得失成败的重要作用。第一至五句介绍三个和尚关于破庙荒废的争执与结果。第六句讲述三个和尚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寺庙被经营的香火鼎盛。最后一句讲述后来三个和尚争功,寺庙盛况不再。A项中所谓的“天时”、“地利”故事中不曾涉及,文中主要讲的是“人和”,故排除。B项只能解释最后一句话,与之前的“香火渐盛”矛盾,故排除。D项只印证了“香火渐盛”,对后来的“盛况不再”没有涉及,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21. 【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楷模”的由来。前两句讲楷树,第三句讲模树。末一句讲由这两种树到“楷模”这一词语的由来。A项分别讲“楷”和“模”的含义,没有涉及“楷模”,故排除。B项从“楷模”的字体入手,文中不曾涉及,排除。D项主要讲楷树和模树,不是文中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22. 【答案】B。解析:这道题的题目出的有问题,出题人从一篇题为“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的文章中摘取了几句拼凑在一起,其本意是要选A项。但是从片段阅读的角度来分析,并不能看出这是文段表达的主要内容。第一句是引子,由山寨风刮进新闻联播引出对山寨的探讨。第二句从文化意义上对山寨进行了解读。第三句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了“山寨风”的亲民路径。单看这三句,并不能看出文段的重心在哪,比较四个选项,B项相对贴切,故选B。23.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一种特别的成语――数字成语。第一句总说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下面分别举例介绍了非整数成语、“2”的变形表示成语、数字连用成语、纯粹数字成语等。A项侧重于谈关系,显然文段中主要讲的是成语,排除。C项提出了两个概念,文段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对比阐述,故排除。D项“用遍”,文中找不到与其对应的表述,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4. 【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第一句说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第二句说作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理解《论语》和《老子》的重要意义。B项谈到对“中国的政治”的影响,文中不曾提到,文中谈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说“最经典”,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就能”,语气过于绝对,与文中的“较容易”、“易于”不符,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5.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通过英国报纸举办的一项有奖征答活动,力图告诉读者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A项的“办法总比问题多”,强调的是一种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的“棘手事情快处理”,突出的是一个“快”字,文中对这一点并不曾涉及,排除。D项的“小顽童”、“大难题”似乎与文意相符,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文段强调的并不是“小男孩”,而是他的答案。他把在环保专家、核专家、粮食专家三者中选一个舍弃的复杂问题,转化为根据体重,最胖的下去的简单问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6. 【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描绘了深秋里白菜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一句总说秋天里白菜茂盛成长。第二三四句用白菜与其他作物对比,突出白菜的生机。末句更进一步把白菜的白、南瓜的黄、辣椒的红赞作美的极点。A项说“霜降”、“植物”,都不是文段主要阐述的内容,排除。B项断章取义,文中虽有“美的极点”的表述,但说的是“白菜的白”,是从白菜的“生机”的角度来阐述的,而不是真的说它的外形,排除。C项说白菜的味道,文中没有提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7.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人受外界信息暗示性的问题。第一二句从打哈欠的事例出发,引出了受暗示性的说法。第三句之后通过一个实验来测试个体受暗示性的强弱。A项说“从众心理”,文中谈的是“受暗示性”,排除。C、D项内容都与文段无关,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8.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80后”这个词的由来及演变。第一句从最早的2001年说起,介绍当时这个词的指向。第二句介绍了2003年这个词的演变。第三句进而介绍了从2004年底以后这个词的指向。A项是对“80后”作出的带个人色彩的评价,文中不曾流露,排除。C项“新视角理性看待”也是评论性质的表达,排除。D项说“引起社会关注”,从文段看不出这层信息,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9. 【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黄山松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坚韧挺拔的品格。第一句总说黄山松的生长环境恶劣,却能生长数百年。第二句从叶、冠、色、干等角度描写了这些松树的姿态。第三句说黄山松与其生长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景象。A、B项不是“悟出”的内容,排除。D项的内容表述太空洞,没有体现文中的松树与环境的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30. 【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在面对诸如剧院大火这种紧急情况时,合作策略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第一句主要讲没有合作,所有人自顾逃生出现的后果。第二句主要讲面对紧急情境,合作是最佳解决方案。A项是不合作的后果,排除。B项讲“利己策略”,文段主要强调“合作策略”,二者矛盾,排除。C项强调“与他人合作”正确,但“付出一定代价”没有提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31.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分析了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的起因,并就此提出了治理危机的关键,即挤“泡沫”。A项中提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文段中都没有涉及,排除。C项中提到的“刺激经济的目标”,文段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表述,排除。D项“维护高水平的资产价格”与文中的“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水平”矛盾,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32. 【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费德曼卖面包圈的故事。题干要求选择适合的标题,A项中的“诚实”,这与文中的“没人看守的收款篮”相对应;“一个试验”,与文中的“收回了95%的面包钱”对应,“一个关于诚实的试验”这样的表达很新颖,是适合的标题形式。B项“靠智慧赚钱”,文中并非强调这一点,排除。C项“新的销售方式”,文中卖面包圈的方式与传统的销售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谈不上是“新的销售方式”,排除。D项作为文段的标题,没有突出“生意”的特点,也不够醒目,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33. 【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说明了背影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塑造好自己的背影。第一句说人们会根据背影作出评价。第二句说聪明的人更看重背影。第三四句把背影比作雕像,自己提供材料,别人操作。末句提出要塑造好自己的背影,别让别人戳脊梁骨。B项作标题表达过于绝对,文中是说“聪明的人,一定把后背比前脸看得更加重要”,排除。C项侧重于“名声”,没有提出文中强调的“背影”,排除。D项意为表达背影的重要性,没有表达出塑造好自己的背影的观点,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34.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非洲草原上尖毛草的独特生长过程。第一句说尖毛草的生长过程极为特别,由之前最矮的草,经过雨季,三五天后,便疯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第二句对此进行解释,尖毛草之前一直在长根部,在雨季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项是对文段表面意思的概括,不是给人们的启示,排除。C项讲“起步的早晚”,这与文段中强调“扎实的基础”不符,排除。D项强调不要只看表面,这也不是文段的启示,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35.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梅兰芳走红、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第一句说梅兰芳获得观众认可是由于在传统戏的表演中,既能恪守规矩,又能超越前人。第二句说梅兰芳因回归传统风范而成为一代宗师。A项说梅兰芳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媒体英雄人物”,这在文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说“京剧的成功之路”,文中没有提到,排除。D项说“京剧观众心目中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这在文中也找不到相应表述,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36. 解析:D。题干图中的每个图形都有一个封闭部分的,可以推出D答案正确。注意A答案为迷惑选项,因为A图形中有两个封闭部分,他不合符题干中每个图形只有一个封闭部分的要求,所以不选。37. 解析:B。题干图中都有一个倒“v”字的相同结构,且大小相同。观察选项,B答案合符要求。38解析:D。观察题干图形阴影部分的个数会发现是1,4,3,2。那么第五个图形该是几个阴影呢?答案自然是5个。因为5个阴影和以前的1,4,3,2四个阴影可以组成一组自然数的规律,即,1,2,3,4,5的规律。观察D选项,他恰好是5个阴影,所以选择D。39.解析:C。图案合并抵消的规律求解。仔细观察每行中第一、二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的区别。注意观察会发现:每一行的第一个图和第二个图相加,不管是星星还是月亮,黑+白=空(抵消),黑+黑=黑,白+白=白。所以选C答案。40. 解析:B。首先由立体图形的斜面是矩形可以先排除答案A、C,再由原图的梯形部分不出现D答案那样的一条直线,故排除D。41. 解析:本题是“不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不属于“人文关怀”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人文关怀”,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2)表现为对人格、人的价值、人的命运和尊严的关切,(3)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人的进步需求、生活条件保障的关注,(4)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D项所说的“强调国家利益”,不是对人的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定义不符,不属于人文关怀。所以,正确选项是D。知识点: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格、人的价值、人的命运和尊严的关切,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人的进步需求、生活条件保障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一词出自《易?贲》,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宗旨在于“助人自助”,自觉地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合理利用自主选择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境界。源于西方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所包含的内涵有:(1) 对民众的博大的爱、深刻的理解和无私的付出;(2) 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呵护;(3) 对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性的深切关怀,对人的情感、意志和价值的尊重;(4)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5) 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对人格的尊重与重视等。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在强调国家公共利益的同时,同样应当重视和关心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及个人的苦难和困境。42.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公民社会责任”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社会责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2)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3)应尽的责任或义务。A项所说“宪法法律规定以外的义务”,B项所说“非道德责任的责任”,其范围明显过宽,有悖常理,可以直接排除。D项所说“在工作单位应尽的一些岗位职责”,其范围“一些”过于模糊,表述不当,排除。所以,正确选项是C。43.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公共意识”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公共意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个体自由的体现,(2)对于超越个体自身以外的共同整体的体现。B项所说:公民顾及私利的同时(隐含:个体自由的体现),追求公共目标和利益(隐含:对于超越个体自身以外的共同整体的体现),全面地体现了“公共意识”的内涵,属于“公共意识”。所以,正确选项是B。44.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团队精神”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团队精神”,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团队的成员,(2)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3)相互协作竭尽全力,(4)意愿和作风。请特别注意“意愿和作风”这个条件。B项所说:有凝聚力和为团队利益牺牲的愿望(隐含:意愿和作风),全面地体现了“团队精神”的内涵,属于“团队精神”。所以,正确选项是B。45.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城市化”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城市化”,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2)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A项所说: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隐含: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很好地体现了“城市化”的内涵,属于“城市化”。所以,正确选项是A。46.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违反商业道德和善良风俗,(2)违反有关法律规定,(3)非法经营行为,(4)包括垄断行为,限制竞争行为,经营者采用欺骗、胁迫、利诱、诋毁、窃用以及其他不道德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本题所给的定义比较模糊,必须根据背景知识适当进行补充。要明确:不正当竞争一定是针对其他经营者进行的不正当的经营行为,经营者并消费者之间无竞争关系,因而所有涉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都谈不上不正当竞争。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本题就不易回答了。)A项中的“拒绝‘三包’行为”属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售后服务问题 ,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排除。B项中的“无合格商品标志行为”,属于伪劣假冒产品,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排除。D项的“无视消费者权益行为”属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47.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企业文化的核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尊重人,就是对人平等、关心、理解、宽容,(3)服务人,就是为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提供各种保护和保障举措,(4)发展人,就是应因人的现实需求和目标需要,实现人的各种权益和利益。C项所说“把人而不是金钱、机器看作自然资源”(隐含:把人看作是企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正确选项是C。48.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逆向思维”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逆向思维”,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2)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3)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A项所说“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隐含: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属于“逆向思维”。所以,正确选项是A。49.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揣摩”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揣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2)推测、估量、判断。B项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怎样才能“事先有准备”呢?,当然需要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进行“推测、估量”。这完全符合“揣摩”的定义条件。所以,正确选项是B。50.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为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功能,(2)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要作答本题,需要一些社会经验或背景知识。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2008年12月国家公布了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为: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黄、工业染料、罂粟壳。)A项中的“蛋白精”,B项中的“硫化钠”,D项中的“罂粟壳”都属于非食用物质,因而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排除。所以,正确选项是C。51.解析:B。此题从横向思维看难以找出答案,但从纵向思维看,在A、B、C、D中,这样搭配修饰:卧室的位置,室内的位置、苏打不能修饰位置、网球不能修饰位置,显然,后两者修饰搭配不通。再看从后项搭配,厨房高度没有修饰关系,而高度形容修饰墙壁,正确。故选B。52. 解析:D。此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这个部分相对于整体来说是在整体轴对称的一端。故D答案最合适。因为封面是在书本的背面,而北极是在地球的最北端。53. 解析:B。并列关系的词语,很容易选择正确答案B。54. 解析:B。心理-名词,承受-动词,心理能承受;信息-名词,刺激-动词,信息能刺激。故选B。55. 解析:A。种属关系。杂志是期刊的一种,柠檬是水果一种。56. 解析:C。相对关系。比赛有单杠和双杠之分,宋朝有南宋和北宋之分。57. 解析:B。以真皮作为标志,噪声影响范围,噪声的大小标志影响范围的宽广。58. 解析:D。军队是完全由军人组成的,D项文具完全笔墨组成,符合题干逻辑概念。59. 解析:A从词性形容关系看,红光形容满面,东山形容再起;B、C两项都是并列关系,不选。D项雨打不能形容芭蕉,雨打只可能打在芭蕉上,与题干形容关系不合。60. 解析:D。休克与晕厥的表现关系是先休克,后昏厥;D项,先再见分开,分开后再会见,即再会。所以D项最接近题干逻辑。61.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根据题意,本题实际上就是要求找出那个唯一说真话的人。阅读可知,乙与丁的断定相互矛盾,二者必有一真一假。也就是说,唯一的真话必在乙、丁之中。因此,甲和丙的断定都是假的。根据甲的断定“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是假的,可以推知: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都愿支付高额赎金。既然“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都愿支付高额赎金”,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确定乙的断定是真的。为什么我们可以直接确定乙的断定是真的呢?这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乙的断定在形式逻辑学上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最典型的逻辑特征就是以“如果??那么??”为关联词,其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如果p,那么q。其中的p和q分别称为命题的前件和后件。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才是假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前件真后件真,前件假后件真,前件假后件假),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都是真的。既然“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都愿支付高额赎金”,就是意味着乙的断定的前件“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船主愿意支付高额赎金”是假的。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如果前件是假的,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必然是真的。因此,乙的断定是真的。所以,正确选项是B。62. 解析:本题属于统筹问题。全部人数最多的情况只能是“所有人员都不重叠”的情况,即:3个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山东人(含2个济南人)+5个研究生=12人。由此排除C、D两项。全部人数最少的情况只能是“所有人员尽量重叠”的情况,即:5个研究生(含3个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山东人中除2个济南人的2个人)+2个济南人=7人。由此排除A项。所以,正确选项是B。63.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根据题意,乙和丁说的话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乙和丁的话要么同时是真的,要么同时是假的。设乙和丁的话同时是真的。根据题意,4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那么,甲和丙的话就必定都是假的。然而,根据乙的话是真的可知:好事是丙做的,必然推出甲的话也是真的。这就与题设发生了矛盾。因此,乙和丁的话不可能同时是真的,只能同时是假的。乙和丁的话同时是假的,则甲和丙的话都是真的。由甲丙的话可以推出:好事是乙做的。所以,正确选项是B。64.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阅读题干,其中的“用红色背景电脑的人在记忆校对等准确性测试方面得分较高,而使用蓝色背景电脑的人则表现出了更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描述了红色和蓝色对人发生的影响。AD两项仅仅说明了红色对人的影响,B项则仅仅说明了蓝色对人的影响,都不够全面。可以直接排除。只有C项全面概括了红色和蓝色对人发生的影响。所以,正确选项是C。65.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C、D两种情况必然导致甲、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与题意“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条件不符,可以直接排除。阅读可知,甲与乙的断定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也就是说,唯一的真话必在甲、乙之中。因此,丙的断定必定是假的。由丙的断定是假的可以推知A项是真的: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所以,正确选项是A。66.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阅读可知,甲与丁的议论相互矛盾,二者必有一真一假。也就是说,唯一的假话必在甲、丁之中。因此,乙和丙的议论都是真的,可以排除B、C两项。既然丙的议论是真的,丙说:“小张说这不是法定的健身活动日,也不是法定的北京奥运会纪念日。”由此可以推知甲的议论是真的,丁的议论是假的。排除A项。所以,正确选项是D。67.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干陈述的论点是:鸟类集体自杀,主要是地球磁极的移动使他们看不准定向标。怎样才能反驳这个观点呢?就是要指出,鸟类集体自杀,不是因为地球磁极的移动使它们看不准定向标。阅读选项可知,4个选项分别说明了飞鸟集体死亡的不同原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削弱题干中专家的观点。那么,哪一项最能削弱专家的观点呢?仔细对比可以看出,A项的“毒气云团”,C项的“有毒虾蟹”,D项的“硫化物”所引起的飞鸟死亡都不是“自杀”,而是“被杀”,对专家的观点削弱较轻,可以排除。B项所说“飞鸟的集体死亡一般是大自然的偶然事件”,说明飞鸟的集体死亡不是因为地球磁极的移动使它们看不准定向标,而是偶然事件,这就强烈削弱了专家的观点。所以,正确选项是B。68.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解法一)根据题意,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的方案,那么,甲、乙、丙三人的话同时是真的。阅读题干可知,甲、乙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后件是相互矛盾的,要想让这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其前件必须是假的。也就是说,“不选派小张”为假,即“选派小张”为真。把“选派小张”与丙的意见“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相结合,构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以得到结论“选派小王”。也就是说,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A项:两人都选派。所以,正确选项是A。(解法二)解答本题可以采用真值表法。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其逻辑形式可以分别用公式表示为:甲:非小张→小王;乙:由真值表可知,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A项:两人都选派。所以,正确选项是A。69.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阅读题干可知,在被迫长时间绝食的状态下,不能代谢醋酸的实验鼠体温和耐力明显降低(隐含:醋酸对极度饥饿的实验鼠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十分重要);而“实验鼠的身体构造又与人体非常接近”;由此可以推出A项:醋酸在其维持人体能量供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选项是A。70.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所谓推断文意,就是要揭示出题干中隐含的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阅读可知。题干属于转折型结构。转折型结构强调的往往是转折词后面的内容。题干首先说污水处理厂在COD减排中的作用,接着话锋一转,又说鱼塘和天然湿地的生态净化作用。作者这样的叙述意在说明什么呢?显然他是想告诉我们:减排手段要因地制宜,多种方式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所以,正确选项是C。71. 【答案】D。解析:A项,郑人买履,指郑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买不到鞋子的后果。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按图索骥,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求事物本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了一个哲学原理,即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项,鲁侯养鸟,说明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良莠不分,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即从客观情况出发,实事求是。C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水滴石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即量变引起质变。D项,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指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体现的是经验来自实践的原理;百闻不如一见,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得更为确切可靠。第一个、第三个词语,主要说明的是经验的重要性,第二个、第四个词语,主要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因此符合本题,D项为正确答案。72.【答案】A。解析:“曲高和寡”在经济学角度,想说明的情况是,如果我们出售一种产品把价格底线订得太高,无论是商家也好,还是广大消费者也好,肯定也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从经济学来分析这一现象,说明商品有两种价格,一是它的生产成本;二是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前者位于商品的边际成本线上,后者位于消费者的需求线上。这两种价格是彼此独立的,互相不发生影响。微观经济学的全套理论证明了一条重要原理,即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边际成本就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样的定价可以避免浪费,使商品得到最大的产出,造福于社会。因此正确答案为A。73.【答案】D。解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达尔文核心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74.【答案】D。解析: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四倍原子大小,这属于常识,D项说法错误。75. 【答案】D。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龙卷风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中心气压很低,一般可低至400hPa,最低可达200hPa。它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海(湖)水吸离海(湖)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极为稀薄,导致温度急剧降低,促使水汽迅速凝结,这是形成漏斗云柱的重要原因。漏斗云柱的直径,平均只有250m左右。龙卷风产生于强烈不稳定的积雨云中。它的形成与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冷空气南下、地形作用等有关。它的生命史短暂,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一二小时,但其破坏力惊人,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建筑物吹倒,或把部分地面物卷至空中。由此可判断题干表述的是龙卷风,所以选D。76. 【答案】B。解析: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窗口按35分钟控制。经过精确的分析和计算,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奔月过程,嫦娥一号卫星最终选择了运载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环地球的大椭圆轨道,然后探测器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处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到达月球的方式。77. 【答案】B。解析:立足国内,多元发展。这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78.【答案】D。解析:四项主要原则是(1)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4)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5)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79. 【答案】C。解析:最近,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和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工程。这其中又凸显出投资额为千亿元级的西气东输二线、京沪高铁、核电工程、南水北调开工项目这新“四大工程”。80. 【答案】B。解析: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8%,A项错误;据统计,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C项错误;我国河流湖泊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全国主要河流多数段面水质劣于五类标准;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81.【答案】B。解析:在当代危机中,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寅吃卯粮”)。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82. 【答案】A。解析:“金砖四国”(BRIC)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恰好是上述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因其发音类似“砖块”一词,故得名“金砖四国”。83. 【答案】B。解析:会议指出,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项正确。84. 【答案】D。解析: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五条。85. 【答案】B。解析: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经过30年的努力,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86. 【答案】A。解析:《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大会于日通过(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87. 【答案】A。解析:《公务员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88. 【答案】D。解析:报告原文指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89.【答案】B。解析:从100增加到500,可以说“增加了4倍”。90. 【答案】B。解析:曲阜是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国都,战国时齐国的国都仍为临淄。91. 【答案】ABCD。解析:实事求是中的“是”在科学层面,是指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即客观事物的规律。清教徒对实用性的追求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化成了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的标准,即追求的是实际效果。A项正确。“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对实用主义者来说,人的实践是作为个体的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真理对于个人经验具有极强的依赖关系。B项正确。 结合AB选项,可知C项内容正确。 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内容,是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代表了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D项正确。92. 【答案】BD。解析:东亚通常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共五个国家。所谓亚大,即亚洲与太平洋一词的简称。亚太地区一般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93. 【答案】AC。环太平洋地热带是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许多著名的地热田,如美国的盖瑟尔斯、长谷、罗斯福;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的台湾马槽;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均在这一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中,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也在这个地热带中。94. 【答案】ABCD。解析:历史事件排序题。南昌起义在日,秋收起义在日,百色起义在1929年,因此A项正确;西安事变在日,卢沟桥事变在日,皖南事变在1941年,因此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在日,百团大战在1940年,重庆谈判在1945年,因此C项正确;上党战役在日,莱芜战役在月,孟良崮战役在1947年3月,因此D项正确。95. 【答案】ABCD。解析:“看天看地又看苗”说明的是联系发展的观点,“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说明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大”说明的是CD选项的哲学道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96. 【答案】AD。解析: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因此B项错误。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因此C项错误。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D项说法不够严密,因为是多选,故选择AD。97. 【答案】CD。解析:虽然被取缔的污染小化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安全,但是行政机关执政时仍然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A项做法违反了法律对公民经营自由权的保护,B项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企业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在企业被取缔的情况下,企业主的名单势必会公布,更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公共舆论的监督反而成为行政机关违法执法的“帮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85等内容。 
 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完整+答案+解析】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历年真题生物达人 12 2009 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  2005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 23页 免费 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 37页...2008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隐藏&&
为考生提供试卷...  2004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隐藏&& 2004 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 本部分包括一种类型的试题。 数学运算,完成 1-15 题。你可以在草...  2008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 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1/2 相关文档推荐 ...2010 年 4 月 25 日公务员考试(十二省联考)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湖南...  4页 5财富值 2006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 27页 2财富值 2009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 34页 免费 2009年山东行测真题及解析 31页 免费搜...  2008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 2009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1/2 相关文档推荐...2003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隐藏&& 2003 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  2009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 19页 免费 2006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 27页...2007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隐藏&&
为考生提供试卷...  2009山东行测真题+答案详解... 39页 免费 2009山东行测真题及答案详... 44...2009 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 35 ...  2004年山东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04 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 本部分包括一种类型的试题。 数学运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求解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