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在四边形abcd中,所以长方体也是在四边形abcd中对吗

判断:1、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2、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3、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4、长方体一定是柱体5直棱_百度知道
判断:1、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2、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3、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4、长方体一定是柱体5直棱
提问者采纳
第 第二 第三错 第四 第五错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科目:初中数学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A、2个B、3个C、4个D、5个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A.2个B.3个C.4个D.5个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A.2个B.3个C.4个D.5个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_百度知道
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提问者采纳
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有3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4)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正方体的特征  〔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2〕有8个顶点。  〔3〕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4)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平行四边形特征:(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和正方形)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   (4)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  (6)平行四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旋转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7)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图形。  (8)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  
性质10(9)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10)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E为AB的中点,则AC和DE互相三等分,  一般地,若E为AB上靠近A的n等分点,则AC和DE互相(n+1)等分。  *注:正方形,矩形以及菱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则各四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可用余弦定理证明)。  (1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分成四等分。梯形的特征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5.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加下底和的一半,且平行于上底和下底。
其他类似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其他6条回答
长方体的特征是他有12条棱。6个面。8个角。每个角都是90度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的和。表示为2*(长*宽+宽*高+长*高)长处乏斑刮职钙办水暴惊方体体积为长*宽*高正方体的特征是 在长方体中,6个面都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相同面的面积的和。表示为6棱长*棱长 正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因为长,宽,高均是棱长,所以体积为棱长*棱长*棱长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也就是它的性质)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角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5、邻角互补梯形的性质及判定: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要判断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来判断)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上下底中点的直线
等腰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上下底和的2分之一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 /2。
用字母表示:(a+b)*h/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有3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4)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正方体的特征  〔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2〕有8个顶点。  〔3〕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4)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平行四边形特征:(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和正方形)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   (4)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  (6)平行四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旋转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梯形的特征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5.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加下底和的一半,且平行于上底和下底。
正方形:对边平行,邻边垂直,四条边长相等,四个角都是90°,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垂直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邻边垂直,四个角都是90°,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梯形:一对边平行,另一对边不平行,有两对互补的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路径规划结构和价格将会体验如何分布非常不符合
参考资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字体: 】 【】 【】 【】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长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的立体图。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能量出长方体实物的棱长。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能根据长、宽、高的尺寸想象长方体的形状大体上有多么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从平面过渡到立体
  1.学习准备。
  教师出示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卡片,提问: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有四条边和四个直角。)
  2.引入新课。
  教师把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剪下来;让学生看纸的厚度,太薄了看不清楚;再用若干同样的卡片逐渐重叠起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的厚度。设疑:它是不是长方形?为什么?
  [评:由于引进了&厚度&(高),已不是长方形,而是长方体了。新课的引进既揭示了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又十分生动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展开争论,着重领悟它的形状改变了,由于它有了&厚度&,结果面、边和角的数量也增加了,因此已不是长方形了。
  3.感知配对。
  教师指出:像这样形状的物体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例如我们熟悉的火柴盒、磁带盒、药盒(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实物,并引导学生举起他们预先准备好的有关物体相互观看)。课本上画的保健箱、粉笔盒和盖房子用的砖也是这样形状的物体。(学生看课本第84页,教师以投影出示相应的画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方体。(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学生联想举例以增强感知的效果。)
  4.抽象图形。
  怎样画出一个长方体呢?教师利用覆盖式投影片,抽去课本上实物图中的非本质属性(颜色、花纹、质料等),只留下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抽象为几何图形(说明看不到的三条线我们用虚线表示)。
  [评:这里电化教具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
  1.认识面、棱、顶点。
  教师引导学生边看课本,边观察摆弄、触摸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实物。
  (1)看一看,摸一摸哪些是长方体的面。(2)什么叫长方体的棱?指出哪些是长方体的棱。(3)什么叫长方体的顶点?指出哪些是长方体的顶点。
  在操作实践中,先引导学生对照长方体的模型和图形,根据长方体面的位置,依次分别触摸前面和后面、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认识&相对的面&(教师的模型上分别涂上红色、黄色、绿色);再根据长方体棱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方向,认识相互平行的棱是&相对的棱&。
  [评:让儿童用手触摸物体,是抽象出该物体的几何图形的重要手段。]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印发每个学生一张&长方体的特征&表格:
  要求学生利用长方体模型,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填表。提示学生数面、棱、顶点的数量时,模型的位置要固定,不能随意变动,以免数的时候发生错误。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和订正,启迪学生思考:(1)按什么样的顺序数面、棱、顶点的数量最准确、最简便?(2)举例说明哪些长方体物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3)你是怎样得到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结论的?
  [评:&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或摸,就得确定一个&参照点&,使操作&协调&、有序,以利于儿童构造正确的几何形体的映像。]
  在自学和讨论中有的学生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长方体的面一眼看去不是6个,而且有的是平行四边形。对此,教师可指定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教师手中的长方体,让他们分别只看得到这个长方体的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认识到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能看到的面的个数也就不同。但最多只能看见三个面,而且有些面看上去是平行四边形。
  为了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地思考和验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它们分别相等,由此说明它们的面积也相等;也可以把长方体放在纸上,沿着它的一个面的边画出一个长方形,再用相对的另一个面与这个长方形进行比较。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也可以分别用度量,或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原理验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顶点,也就是说,过长方体的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让每个学生都摸一摸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然后分别指出长方体模型和图形上的长、宽、高。要求学生讨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上关于长、宽、高的定义。同时告诉学生,习惯上以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长方体的宽,垂直于长和宽的一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高。(教师在前面投影出的图形上分别表示出长、宽、高)。
  请一个学生量出一个长方体模型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并把量得的结果报告全班同学。然后教师把这个长方体模型平放、侧放、直立,让学生分别说出三种状态下这个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通过这样变与不变的实例,向学生渗透辩证的思想,教育学生不要机械地记忆。
  三、多层训练,发展空间观念
  1.巩固性练习。
  着重弄清长方形与长方体的区别。教师取出课开始时剪下的画有长方形的厚纸卡片,问:它是长方形还是长方体?经讨论,明确剪下的卡片也有厚度,是长方体,而长方形是没有厚薄的。
  [评:学了长方体,回过来加深了对长方形的认识。]
  教师再出示牙膏盒、玻璃块等若干实物,判断它们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
  2.针对性练习。
  (投影显示)下列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是长方体的指出它的长、宽、高。
  3.诊断性练习。
  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长方体有8个面、6条棱、12个顶点。 ( )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一定是长方形。 ( )
  (3)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 )
  (4)凡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都是长方体。 ( )
  4.发展性练习。
  根据下图中长方体长、宽、高的长度填空。
  (1)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这个长方体( )面和( )面的面积都是20平方厘米。
  (3)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侧面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
  [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为教学求表面积作准备。]
  5.竞赛性练习。
  教师分别说出各种长方体物体学习用品的长、宽、高,比一比,谁能最先说出它是什么物体。如:长4.5厘米、宽3厘米、高0.8厘米(橡皮);长7厘米、宽4厘米、高6.5厘米(墨水盒)等。
  [评:由抽象再回到具体,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同时联系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小结。(略)
评析&长方体的认识&的重要知识基础是长方形。但是,长方形只有长和宽,而长方体除了长和宽之外还有它的高。所以几何学中认为平面是二维的,而立体是三维的(直线是一维的)。学生从认识二维空间到认识三维空间,在认识上是一次飞跃。李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认识上的飞跃,主要经验有:
  1.搭桥。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常常需要有一座&认知桥梁&。在一张纸上画的长方形是平面图形,李老师把它剪下来,它实际上就获得了厚度,只是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个厚度而已。李老师把几张同样的卡片重叠起来,它的厚度就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一剪&,引进了厚度(高),使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必须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产生&长方形重叠而得到厚度&的误解。长方形是没有厚薄的,同样的长方形重叠只能重合,而不能产生厚度。
  2.获得表象。表象是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人脑对它的形象的反映,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对长方体的表象,既要在脑中&看&到它的特征,这个特征又不是某个特定的长方体,如药箱、火柴盒之类的特征,而是&一般化&了的长方体的特征。这就要对药箱、火柴盒等实物,去其颜色、大小、材料、用途等属性,而把它的几何属性抽取出来,再把抽取出来的几何属性联结为一般的长方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除了让学生看实物之外,还让学生用手去触摸实物。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对几何图形的抽象,光凭视觉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手指或双手沿着物体的轮廓运动,形状正是这样抽象出来的。
  3.由抽象回到具体。由一个顶点出发的3条棱,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若干个面的表面面积,由长、宽、高的数据&猜想'出实物,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又联系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习题设计得极有趣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总之,这堂课为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抽象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经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分享:--
上一篇:[ 05-29 ]下一篇:[ 03-22 ]
没有相关内容
广告内容调入,稍等……
常用教育网站链接中国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语言文字网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处社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部教育督导团教育部关工委
省内教育网站专链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吉林省教育厅吉林教育督导网吉林教育电视台吉林基础教育资源网吉林省普考网吉林省高教自考网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吉林省教育技术装备处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数字期刊阅览室吉林省教育学会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省教师教育网吉林省教育基金会吉林教研网
市内教育网站链接白城教育信息网白城市教育局政务网白城市教育学院洮北教育信息网洮南教育信息网通榆教育信息网大安教育信息网镇赉教育信息网岭下镇中学
区内中学网站白城二中白城三中白城九中白城十中白城十三中民生中学铁路二中东风乡中学保平中学青山镇中学大岭中学平安镇中学三合乡中学东胜乡中学林海镇中学洮河镇中学德顺乡中学金祥乡中学到保镇中学
区内小学网站文化小学明仁小学海明小学靖安小学实验小学瑞光小学朝阳小学长庆小学金祥小学南郊小学平台小学铁路一小铁路二小东风小学保平小学青山小学平台镇小学平安小学三合小学林海小学东胜小学洮河小学德顺小学永胜小学到保小学铁岭学校镇南学校民营区学校
直属单位|幼儿园网站洮北区教育督导网洮北区教育科研网素质教育基地农业职业技术学校洮北区明仁幼儿园洮北区第二幼儿园洮北区铁路幼儿园机关幼儿园
&&|&&&&|&&&&|&&&&|&&&&|&&&&|&&&&|&&&&《九年级数学》相关试题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
5秒后显示答案···
长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长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最少与三个面相交得三角形.因此不可能是七边形.故选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边形abcd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