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为题并用初三文言文翻译器中的词语为小标题来写一篇文章

某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它写上前言。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某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9:00:00
某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它写上前言。  &&&&&&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 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名言集的小标题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为此名言集写的前言:&&&&&&&&&&&&&&&&&&&&&&&&&&&&&&&&&&&&&&&&&&&&&&&&&&&&&&&&&&&&&&&&&&&&&&&&&&&&&&&&&&&&&&&& (2)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同步题
&&试题题型:探究题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综合读写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名言集的小标题为:书山有径或读书方法等。   前言示例:读书贵在有法。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就如同拿到了打开书籍宝库的钥匙,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示例a:我认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因为经典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不论是对于我们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成长都大有益处。   示例b:我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能反映出时代的信息,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符合我们的心理需要,对我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都很有帮助。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某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综合读写”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综合读写”。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怎样拟好作文小标题标题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1页免费7页免费16页免费3页免费23页免费 4页免费6页1下载券12页2下载券2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115页免费71页免费1页1下载券
怎样拟好作文小标题标题教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初三语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
脊梁(jǐ)&&&&&
伫立(ch&) &&&
耳濡目染(r&)
B.哺育(bǔ)&&&&&&&
解剖(pāo) &&&
订正(d&ng)&&&
满载而归(z&i)
C.笨拙(zhuō)&
&&& 联袂(m&i)
比较(ji&o)&&&
高屋建瓴(lǐng)
D.雀跃(yu&)&&&&&&
淡薄(b&)&&&&&
粗犷(guǎng)&& 谆谆教诲(zhūn)
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经过园林局工作人员的努力,敦煌市政广场一棵树龄达286年的白榆树焕发了新的生机,生长茂盛,状态良好。
B.4月的梨花山,花枝怒放,金黄的菜花、青青的麦苗与雪白的梨花相互映衬,春意盎然。
C.晨报策划的活动非常及时,与当前的节能主题不谋而和。
D.如今,在象山的东西部山区,还能看到几位“药农”跋山涉水采挖草药的身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你不懂得基本规律而只关注具体做法,那是舍本逐末,即使一件事做对,也可能其它事犯错,即使今天侥幸成功,也可能明天遭到失败。
B.鲁迅提出的“不为争先,不耻最后”的观点,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重在参与”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C.我们应该在修身处世的方面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D.这次比赛可有许多能人参加,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精彩绝技。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不是什么难事;但行走万里,却不是常人可以随便实现的。
B.鲁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个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的读书人形象。
C.汽油、柴油、煤油、雷管、炸药、枪支(含仿真枪)弹药、匕首、三棱刀等,这些都是人们乘坐地铁时严禁携带的物品。
D.漂泊多年,他对故乡的依恋从未改变。再回故乡时,他乡音未改却已白发苍苍,孩子们都不认识他,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5.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就规定在中小学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在这项课程中,学生要学会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让学生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A.不可抗拒的生命历程中的客观规律要以理性的态度面对
B.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要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
C.以理性的态度面对不可抗拒的生命历程 中的客观规律
D.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沿着湿漉漉的林间小路,我一步一步走近诺日朗瀑布。仰观大瀑布,我真正领略到那惊天动地的气势。①云雾迷蒙的天上,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声。②站在这样的大瀑布前,人犹如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③此刻,眼前的诺日朗瀑布群龙飞舞,舞出一曲震撼天地的生命赞歌。④这雄浑博大、激情四溢的自然奇景,怎能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
A.第①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了诺日朗瀑布汹涌而下、惊天动地的气势。
B.第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以此衬托诺日朗瀑布的浩大。
C.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如群龙飞舞的诺日朗瀑布令人震撼的壮美。
D.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诺日朗瀑布雄奇的景象给人带来的舒畅欢快之感。
7.在学校举办的课本剧展示中,我班语文课代表小强所扮演《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他的表演,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还通过夸张的动作、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来融进自己独到的理解。演出结束后,同学们不由得发出赞美,你觉得下面句子更合适的一项是(&&&
小强的表演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B.&小强的表演真是独具匠心啊!&&&&
C.&&小强的表演不能不说是栩栩如生。&&&&&&&&
D.&&小强的表演怎能说不是独具匠心呢?&&
8.填空默写(6分)
①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②城阙辅三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
④《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是对前文“,”两句话的一个小结。
9.名著阅读(4分)
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①&&&
&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言近旨远。有的体现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体现做人的品德修养,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的体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②&
,不亦说乎”。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我们学过的《
③》一文,开头就推出自己的观点“④&&
”,然后列举攻城和守城之例进行论证。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沈括(宋)&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字平如砥&&&
砥:&&&&&&&&&&&&&
&&&&&&&&&&持就火炀之&&&&&&&
11.填空。(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一句中“之”可译为“到”的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可译为“它,伯牙的心意”,文中“以手拂之”中“之”的意思是:&&&
12.翻译句子(2分)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
13.下面是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请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它与火药、(&&&&&
)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
”和“&&&&&&&&&&&&&&&&&&&&&&&&&&
”两条。(4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4~16题。(15分)
①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
②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
③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一是担心我接不着她,二是怕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档住视线,望不着
我。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何况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女儿这个样子,使我想到自己多年未淋过一场雨,甚至也多年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雨淋到淋漓尽致的情景了。
④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⑤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⑥暴雨已经结束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交个透视。裤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⑦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简单、满足、胜利、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
⑧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⑨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
⑩时过多年,我在慢慢老去,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11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
&&&&&&&&&&&&&&&&&&&&&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2期,徐金秋作,有删改)
14.本文⑤—⑧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小标题。(4分)
⑤母亲怜爱之美&&
⑥&&&&&&&&&&&&&&&
&&&⑦&&&&&&&&&&&&&&&&&&⑧乡野生机之美
15.结合语境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
&&&&&&&&&&&&&&&&&&&&&&&&&&&&&&&&&&&&&&&&&&&&&&&&&&&&&&&&&&&&&&&&&&&&&&&&&&&&&&&&&&&&&&&&&&&&
16.根据你的理解,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不少于150字)(7分)
&&&&&&&&&&&&&&&&&&&&&&&&&&&&&&&&&&&&&
&&&&&&&&&&&&&&&&&&&&&&&&&&&&&&&&&&&&&&&&&&&&&&&&&&&&&&&&&&&
&&&&&&&&&&&&&&&&&&&&&&&&&&&&&&&&&&&&&&&&&&&&&&&&&&&&&&&&&&&&&&&&&&&&&&&&&&&&&&&&&&&&&&&&&&
&&&&&&&&&&&&&&&&&&&&&&&&&&&&&&&&&&&&&&&&&&&&&&&&&&&&&&&&&&&&&&&&&&&&&&&&&&&&&&&&&&&&&&
&&&&&&&&&&&&&&&
&&&&&&&&&&&&&&&&&&&&&&&&&&&&&&&&&&&&&&&&&&&&&&&&&&&&&&&&&&&&&&&&&&&&&&&&&&&&&&&&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7~21题。(11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 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
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
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7.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2分)
&&&&&&&&&&&&&&&&&&&&&&&&&&&&&&&&&&&&&&&&&&&&&&&&&&&&&&&&&&&&&&&&&&&&&&&&&&&&&&&&&&&&&&&&&&&&&&&&&&&&&&&&&&&&&&&&&&&&&&&&&&&&&&&&&&&&&&&&&&&&&&&&&&&&&&&&&&&&&&&&&&&&&&&&&&&&
18.依照下面示例,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
19.概括链接材料一的主要信息。(3分)
链接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
20.阅读链接材料二的内容,借助文中知识,说出“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原因。(3分)
链接材料二
汉字,亦称中文字、、国字,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的,为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再到的小篆,发展至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
(三)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22——题。(10分)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日,略有改动)
21.“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答:&&&&&&&&&&&&&&&&&&&&&&&&&&&&&&&&&&&&&&&&&&&&&&&&&&&&&&&&&&&&&&&&&&&&&&&&&&&&&&&&&&&&&&&&&&&&&&
22.第②段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加以概括。(4分)
答:&&&&&&&&&&&&&&&&&&&&&&&&&&&&&&&&&&&&&&&&&&&&&&&&&&&&&&&&&&&&&&&&&&&&&&&&&&&&&&&&&&&&&&&&&&
23.文中④到⑥段从哪两个反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论述的角度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4分)
答:&&&&&&&&&&&&&&&&&&&&&&&&&&&&&&&&&&&&&&&&&&&&&&&&&&&&&&&&&&&&&&&&&&&&&&&&&&&&&&&&&&&&&&&&&&&&
&&&&&&&&&&&&&&&&&&&&&&&&&&&&&&&&&&&&&&&&&&&&&&&&&&&&&&&&&&&&&&&&&&&&&&&&&&&&&&&&&&&&&&&&&&&&&
四、作文(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北京市某中学初中部,结束了在“考试院中心”周转读书的生活,回到本校,搬进新教学楼。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同学们进到新环境的情况。(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
(二)作文(40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从小学到初中,大家经历了九年的学习生活,每天都在和“书”打交道,请你用真诚作笔,以激情为墨,书写与“书”有关的故事,歌唱我们的理想、胸怀、友谊……
请以“我和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一、基础知识(24分)
1、(14分)D&2、C&
8.(6分)⑴决眦入归鸟&
&⑵风烟望五津&&&
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答案:①儒&&
②学而时习之&
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共4分。每空1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0.答案:砥:磨刀石&&
11.答案:它,字模。
12.答案:用胶泥刻字,字薄薄的象铜钱的边儿,每个字刻成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13、造纸、指南针“更互用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分,每句1分用自己的话则不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记叙文阅读(15分)
14.(4分) ⑥家庭温馨之美&
⑦邻居互助之美
15.(4分)句子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村子”的“舞蹈
”,(2分)侧面反映出父亲二胡笛子声音的优美,(1分)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1分)
16.(7分)示例:雨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2分)作者通过描写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情景(1分)和回忆中几个下雨的片段,如:母亲怜爱之美,家庭温馨之美,邻居互助之美,乡野生机之美,(1分)写出了亲情的温馨,邻居的友善,乡野生活的快乐,(2分)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对亲人故乡的怀念。(1分)(意思对即可)
(二)说明文阅读(11分)
17、【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2分)
18、【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
“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
“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19、答案: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3分)
20、(3分)
答案:①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②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传承至今、仍旧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主要文字。。
③汉字是维系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
④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 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列出任意三点即可)
(三)议论文阅读(10分)
21、(2分)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22、(4分)
(1)“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
(2)让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直接抄写原文,没有加以概括的扣1分,超出答案范围的扣2分)
23、(4分)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2分)作者从反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2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翻译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