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算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呢?是用钱最少呢?还 是周期最短呢?还是个人背景要求最少

8月23日已更新完毕。&br&&br&************************&br&&b&大纲:&/b&&br&&p&&b&0.
前言&/b&&/p&&p&&b&1. 为什么要出国?&/b&&/p&&ul&&li&&b&男生寝室的故事&/b&&/li&&li&&b&几种理由的辨析&/b&&/li&&/ul&有些人坚持出国,有些人之前想出国,后来却改变主意了。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罢了。&p&&b&2. 留学的概述,大学几年的规划,具体的操作&/b&&b&【&i&8月20日&/i&】&/b&&/p&&ul&&li&&b&出国念什么?&/b&&/li&&ul&&li&基本概念的介绍:&/li&&li&理工文商的区别。&/li&&li&硕士和博士的区别。&/li&&li&奖学金的种类。&/li&&/ul&&li&&b&小县城学霸怎样了解出国留学的信息?&/b&&br&&/li&&ul&&li&有哪些信息渠道可以了解留学的基本信息?&/li&&/ul&&li&&b&和出国申请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b&&br&&/li&&ul&&li&a.
科研,推荐信&/li&&li&b.
GPA&/li&&li&c.
套磁&/li&&li&d.
TOEFLE/IELTS,GRE,GRE sub&/li&&/ul&&li&&b&一个典型科大学生四年的时间表&/b&&b&【&i&8月22日&/i&】&/b&&br&&/li&&ul&&li&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li&&/ul&&/ul&&p&&b&3.
自己的经历&/b&&b&【&i&8月23日&/i&】&/b&&/p&&ul&&li&&b&申请季的反思&/b&&/li&&ul&&li&
假如今年没申上,失学了,我的出路在哪里?&/li&&/ul&&li&&b&再往哪里走&/b&&/li&&ul&&li& 我想从事哪一种行业?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li&&/ul&&/ul&&p&&b&4.
结语&/b&&b&【&i&8月23日&/i&】&/b&&/p&&br&************************************&br&&br&&br&&br&&br&&br&&b&0.写在前面的话&/b&&br&***&br&&br&&p&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有一些想法的。和题主刚好差了一轮——中国科大10级,物理,申请14年秋季入学的博士,就申请而言已经尘埃落定。&/p&&p&自己一直都没有花时间写一篇回顾性的小文,来给自己这几年的申请之路做一个小结。感谢答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有话可说。&/p&&p&***&/p&&p&相信我的经历以及规划对答主会有一些参考价值。&/p&&p&自己许多条件与题主是一样的:&/p&&ul&&li&不太考虑依靠家庭出钱出国念研究生。&br&&/li&&li&在高中以及大学前半段时,出国读研意向明确。&br&&/li&&li&本科在中国科大(算得上和答主层次相当的不错的重点大学吧)。&br&&/li&&li&自己当时给出的想要出国的理由:&br&&/li&&/ul&&ol&&ol&&li&接受国外先进教育&/li&&li&看世界&/li&&li&趁着年轻多出去浪一浪,年轻不怕走弯路(相信题主也有这个考虑吧)&/li&&/ol&&/ol&&ul&&li&笔者也见了许多申请的故事。实际上我所在的中国科大拥有许多同质化的同学,大家具有相似的背景和相近的目标(至少在刚进大学的时候)。&br&&/li&&/ul&&p&我的经历以及规划,对答主的问题应当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我们有相似的背景和想法。如果说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时间已推动着我在这条路上走了一小段,刚刚抵达了漫长旅途中的一个小站,从而有机会对这小段路程加以回顾。&/p&&br&&br&***&br&&br&因为是自己的一个小结,因此力求把自己的经历总结得完整。又因为是一份答案,所以希望能够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但要同时做到这两点,需要的文字量恐怕不小,那么就请容许我慢慢写几天。&br&&p&*******************************&/p&&p&以下部分为8月19日晚更新&/p&&p&*******************************&/p&&p&&b&1. 为什么要出国?&/b&&/p&&p&&b&***&/b&&/p&&p&甫进科大,还在军训,就发现许多人就已经捧着红宝书在背了。四年前,红宝书还是搞定GRE两万词汇量的唯一法宝。现在GRE换机考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单词书出了许多,这是后话。总之,你看,读红宝的大都是要出国的人吧。&/p&&p&这些人都是要出国,但各自出国的理由并不一样。哪怕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他脑子里出国的理由也并不完全一样。当年我傻傻地问过许多同学,你是要出国的吧?大部分人在军训的时候都说:是。那时也在傻傻的想,科大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可以寻着许多同志呢!&/p&&p&事实证明,科大的确有许多同志。不过和我最初想的同志不大一样罢了。(给大一师妹说这个真的合适么)&/p&&br&&p&既然大家都要出国,便聊起各自的理由了。总结起来,无非有以下几点:&/p&&ol&&li&热爱科学事业,那便要出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br&&/li&&li&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br&&/li&&li&不想出国我会来科大么?&br&&/li&&/ol&&p&(其实第三个答案深得我心,满满的人择原理的流氓气息。)&/p&&br&&p&总之,随便问哪一个新生,大都是想出国的。&/p&&br&&p&(至于我科这股风气是怎样形成的,到底好不好,可以另写一篇长文来讨论了。)&/p&&p&但到了后来,坚持在这条路走下去的人会越来越少。每个人在出国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途退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坚持”和“退出”是两个中性词,不寓褒贬。&/p&&p&拿我们四人寝室来说,最初四条汉子都是想要出国的同志。其中室友Z是大二时为了方便出国从计算机学院转到了我们物理学院。但最终只有我一人决定一条路走到黑,而我的三位室友都有了自己不同的选择。&/p&&p&室友R从大一起便积极寻觅实验室,不小心在科大找到了心仪的研究方向和水平顶尖的实验室(科大的量信),便保研本校,继续跟着本科时的导师做科研了。&/p&&p&室友Y则气质更偏文艺一些,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学校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氛围,便休学一年云游四方,寻找人生方向。&/p&&p&为出国而来到物理学院的室友Z呢,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不在物理方向,于是在大三时选择了科大物理学院最偏应用的微电子方向,现在也保研本校,打算将来投身产业界了。(话说科大转专业选专业真心是自由)&/p&&p&而我自己,即便决定了一条路走到黑,也绝非一帆风顺。自己的故事在下面的章节中会详述。&/p&&br&&p&在大学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四人最初想要出国的理由被一一打碎又重构,都在不停寻找自己的方向。首先,热爱科学事业而出国这条理由,是很难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一方面,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往往会把科研和学术想得浪漫化、理想化。而真的从事具体的科研工作时,可能会累觉不爱,甚至排斥。既然都不爱了,以学术的名目出国深造便会相当痛苦。另一方面,对于真正热爱科研和学术的同志来说,在国内也可以找到许多顶尖的课题组,与其花时间准备出国,不如多投入时间在自己的实验室,打下基础,研究生时继续在这个方向走得更远。因此,如果是因为热爱科学事业而出国,中途是会动摇的。&/p&&p&想去看世界。这个理由不够理智。我本科阶段有机会出国交流了一段时间,看也看了,生活并不如我想的丰富、惬意。而且即便学生阶段不出去,以后总是可以找到机会的。&/p&&br&&p&一些同学迷茫了,便赶快寻找自己另外的方向。而相当一部分同学,即便是迷茫了,还是会在出国申请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之前努力积累下来的惯性会推动着自己继续往前走——GT也考了,GPA好像也挺高的,先出去了再说。同时也会想,先做好眼前自己擅长的事情,以后静观其变。至于这样子做是不是对,我现在也还不知道。&/p&&p&最幸福的同学是那些爱科学的。申请到了自己的喜欢的方向,进了自己喜欢的组,也有几对还带着女朋友双飞,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对了,真正爱研究的话,学校的牌子就是浮云了。科大飞跃版的师兄师姐们总说,工业界才分学校,学术界只看师承。&/p&&br&&p&但今后会怎样,大家还不知道。&/p&&br&&p&****************************&/p&&p&以上内容为8月19日更新&/p&&p&以下内容为8月20日更新&/p&&p&****************************&/p&&p&&b&2. 留学的概述,大学几年的规划,具体的操作&/b&&/p&&p&***&/p&&p&前边已经说过,在科大我已经亲眼见过了太多的申请故事。有多少呢?&/p&&br&&p&我认识多少科大人,那便有多少个申请故事。&/p&&br&&p&大家是怎样规划出国的每一步,又在哪一步常常遇到阻碍,哪一步会让许多人萌生退意——从这些故事中,恐怕已经可以瞥见一些“统计规律”了。&/p&&br&&p&这一部分将主要谈及直接决定研究生申请是否能得到录取、能被什么样层次的学校录取的因素。此外还会谈到要提高自身的这些“申请影响因子”,应该怎样规划自己这四年才能做到有效率。&/p&&br&&p&但在开始这部分正文之前,考虑到题主对留学申请的概念并不是太了解,因此我将会用一个小节来简要介绍留学申请这个概念。然后再用一个小节来概括一下我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留学信息,以期帮助题主来自主挖掘信息。&/p&&br&&p&我想,以上这些内容并不需要写得太详细,够形成框架即可。因为类似的内容已经被无数人总结过了,我不必重新发明轮子。&/p&&br&&p&&b&2.a.
出国念什么?&/b&&/p&&br&&p&申请分两大块,本科生申请和研究生申请。决定这两种申请录取的因素有很大不同。题主在谈论的是研究生申请。囿于个人经验,我的小结也只限于研究生申请。不同专业的申请情况也会很不一样,我主要谈论的是理科。当然这些经历工科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但很多情况可能不适用于文科以及商科。&/p&&br&&p&首先明确概念,研究生申请也分为申请硕士研究生(Master)和博士研究生(PhD or DPhil,通常是前者,除了名字不同没有实质区别)。申请结果也分为几种,Rejection是拒绝,Admission或Ad是录取(但不带奖学金),Offer是奖学金录取。&/p&&br&&p&申请不同种类、不同专业、不同国别的研究生,申请要求会不同,拿到Ad和Offer难度会不同,学制也不同。&/p&&p&申请要求上,欧洲的一些学校,本科生只能申请Master;北美和英国的学校则可以直接申请PhD(当然也可以申Master)。申请北美通常需要GRE和GRE SUB成绩,申请英国则不需要。北美和英国对TOEFL与IELTS考试成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p&&p&奖学金拿到的难易程度上,就北美而言,Master比较难拿到奖学金,理工科PhD则一般都有奖学金,文科和商科比较难拿到奖学金。而英国的奖学金政策比较特别,PhD或DPhil中奖学金的比例不甚高,英国内部各个学校奖学金的名目也不一样。&/p&&p&奖学金的种类也有不同,有Fellowship,有TA,有RA。万一什么也没拿到,也可以走CSC。但CSC的流程之繁琐绝对值得为之写上60页长度的攻略书。(这些概念也可以逐一百度)&/p&&p&毕业时间上,北美PhD毕业时间因人因研究组因运气而异,通常在5至8年毕业。英国PhD或DPhil的时间为3到4年。嗯你没看错,3到4年,实验室搬砖员速成基地。&/p&&p&总之,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在申请上会有一些差异。这些信息你都可以在那些学校的招生网页中找到。了解信息这样的事情通常是在“申请季”前几个月开始的。&/p&&br&&p&申请时具体的操作在这里并没有太多好说的。查学校、准备材料、网申、交钱、等结果、查结果、办签证、租房子、买机票、带什么行李上飞机、飞机上穿什么样的内裤等等每一步都有各种人写过各种攻略。值得一提的是,申请也可以团队作战。不妨带上靠谱的小伙伴一起,每个人查几所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然后汇总到一起。在科大,我们是一起做这件事的。&/p&&br&&p&&b&2.b.
小县城学霸怎样了解出国留学的信息?&/b&&/p&&br&&p&直接分条列出吧:&/p&&p&1. 团队作战&/p&&p&2. 本校师兄师姐口耳相传&/p&&p&3. 本校BBS的飞跃版&/p&&p&4. 其他学校BBS的飞跃版&/p&&p&5. 寄托论坛,太傻论坛。这两个论坛提供了丰富的英语考试应对方案,也提供了一些申请信息。&/p&&p&6. 留学中介。(绝少有我校学生会找留学中介机构。)&/p&&p&那本北大的飞跃手册还不错。&/p&&br&&p&&b&2.c.
和出国申请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b&&/p&&p&&b&
科研&/b&&/p&&p&&b&
推荐信&/b&&/p&&p&&b&
GPA&/b&&/p&&p&&b&
出国交流&/b&&/p&&p&&b&
套磁&/b&&/p&&p&&b&
TOEFLE/IELTS,GRE,&/b&&b&GRE sub&/b&&/p&&br&&p&几项指标都已经罗列其上。要我给出重要性排名的话:&/p&&br&&p&&u&科研=推荐信&GPA&交流&英语成绩&/u&&/p&&br&&p&此外自荐信写作也是影响申请结果的因素之一,但这是申请季时要关注的问题。&/p&&p&应该有许多人都解释过科研、推荐信和GPA的重要性了。&/p&&br&&p&有两点需要补充:&/p&&br&&p&&b&2.c.1. &/b&&b&关于陶瓷。&/b&(定义:自行百度关键词“申请陶瓷”或“申请套磁”)&/p&&br&&p&陶瓷是申请季中一个正向的不确定因素。套不上通常没影响。套上了起到的作用则往往是决定性的。限于我的精力,在此只提一下,不展开讨论。&/p&&br&&p&&b&2.c.2. &/b&&b&关于英语成绩&/b&(G/T)&/p&&br&&p&新东方的人往往会强调英语在申请中起到的作用,仿佛解决了英语问题就能飞跃成功升职加薪出任CEO当上总经理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但不止一次科大的师兄师姐告诉我这样一个结论,对方学校招的是PhD,是生产科研成果的劳动力,而不是招记者招作家。TOEFL和IELTS的分数并不需要达到顶尖,只要达到对方招生办划的线就好了。至于GRE成绩,常常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p&&p&到底谁说得对?&/p&&br&&p&我给出的看法是,英语成绩确实够线就好。但我知道的很多同学都是在GRE考出一个难看的分数之后开始思考人生,并且放弃出国的。也有很多同学一直到申请季了还没有考出一个合乎大多数学校标准的英语成绩,一直到大四上学期还在和英语考试苦苦纠缠,使得英语成绩成为了自己申请过程中的一个短板。至于我自己,在大部分人申请季基本结束了的3月份还在继续考雅思,险些便因此失学了。所以说,尽管英语成绩达标之后便不具有太大区分度了,但在解决它之前,还是需要加以足够的重视。技术上说,托福总分100分便勉强可以,105分完全够用。口语20分也行,23则会满足大部分学校的胃口。&/p&&p&为了出国,多考几次英语,在考前认真地准备几个月,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切记,你是要申请出国做研究,而不是申请出国练英语。对于本科生来说,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脱产考英语而影响对专业课的理解、影响实验室的基本工作,是断然不可取的。&/p&&p&因此,我建议英语早做准备,早点解决。&/p&&br&&p&关于我和英语纠缠的故事,在之后的叙述中也会提及。&/p&&br&&p&&u&
最后再强调一点,申请理工科博士,最核心的评价标准是科研能力和科研兴趣。申请硕士另说。&/u&&/p&&br&&br&&p&****************************&/p&&p&以上内容为8月20日更新&/p&&p&以下内容为8月22日更新&/p&&p&****************************&/p&&br&&p&&b&2.d. 一个典型科大学生的时间表&/b&&/p&&br&&p&
在对与申请相关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这一小节将介绍我的四年规划时间表。&/p&&br&&p&
为什么要有一个时间表呢?我们要明确,出国、保研、考研和工作是本科毕业后的四条不同出路。要走不同的路线,这几年的时间分配是非常不一样的。有一个时间表,可以保证大方向上不犯错误。一切有序进行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在申请季还在忙乱地考英语而影响自己的申请。&/p&&p&
一个大的时间表可以概括如下:&/p&&br&&img src=&/cece8b17ee86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cece8b17ee86_r.jpg&&&br&&br&&p& 以上就是一份比较典型的出国时间表。&/p&&br&&p&
几个关键节点是:&/p&&ul&&li&在大二到大三的这段时间中,把GRE和TOEFL/IELTS考掉。并不是说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准备英语,而是说英语考试不要考得太晚,影响申请季。&br&据我个人感受,搞定英语的总工作量,大概相当于15-20个学分(我们是140左右学分毕业)。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会略有不同。&br&至于先考G还是先考T,只能算是细节问题。从考试难度来看,G&T,因此大部分科大学生都是先考G,然后摆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去裸考或比基尼考T。但我认识的大部分科大以外的出国党都是先考T。我个人强烈推荐在大二刚开始的时候认真考一次TOEFL,因为TOEFL是语言水平测试,GRE是北美研究生入学测试,两者成绩的用途也不一样,先考TOEFL便可以在国际交流时把它作为语言成绩证明使用。&/li&&br&&li&对了,四六级在国际交流中认可度较低。对于考四六级我的建议有两个:1.不要睡过点。2.记得保管好准考证号以便查分。考完GT之后,四六级一般都能拿到六百来分了吧。&/li&&li&大三以及大三之前的成绩会进入申请材料。大四上的通常不会(但有些学校在发offer之后还会对大一至大四的平均成绩有要求)。&br&这里要注意一点:成绩只是一个数字。太功利地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大可能拿到顶尖的成绩。同时,通过英语考试的最终目标是学会英语听说读写,通过学业考试的最终目标是掌握本领域知识,不可舍本逐末。&/li&&br&&li&做科研是理工科申请的必修课。大二的暑假开始找实验室算是比较常见的节奏。但也有很多勇猛的同学大一刚过就找到实验室打杂了,也有12级的师妹现在(大二下)就开始写paper了。找到一个感兴趣的方向,随时都可以去做。&br&至于怎么寻找感兴趣的方向呢?听讲座,听任课老师扯,听师兄师姐介绍,直接发邮件和实验室老板聊聊。因为比较shy,这方面我自己可能做得并不好。&/li&&li&申请季从大四上学期的十月开始看学校,十一月填表格传材料,十二月赶各种deadline,一月到次年三月等各种offer和拒信,到四月就基本成定局了。但很多人往往在大三暑假就开始陶瓷、准备各种文书并且确定推荐人了。&br&&/li&&br&&li&这个表中没有列出国际交流的时间。实际上四年中的任意时间都可以寻找出国交流的机会。如果你够彪悍,也可以自己联系对方学校导师。&/li&&/ul&&p&最后说明一点,这个时间表只是大致划出了和出国相关的事项,并不是大学四年的全部。想要过得精彩不留遗憾,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多锻炼,多读书。想旅行背起包就走,去看山看海看漂亮姑娘(你说我矫情你说呀你说呀你来咬我呀~~~),就是这样。&/p&&br&&p&*****************************&/p&&p&以上内容为8月22日更新&/p&&p&以下内容为8月23日更新&/p&&p&*****************************&/p&&br&&p&&b&3.
这几年的经历&/b&&/p&&br&&p&本科几年和申请有关的准备基本就是按照上述的时间表来进行的。有些步骤完成得并不是太好,但总归没有造成大的阻碍,家里人也一直支持,因此一路算是顺利。&/p&&p&大二上学期把GRE考掉了,翘的课有点多,但很奇怪竟然是四年中GPA最高的一个学期。之后过了一段还算安逸的日子,比基尼考了两次托福,感觉成绩基本够用,也就没有再去管了。物理学得一般般,科研到了大三开始蹭组会,但一直不得要领,也没有干太多实质性的活。其实有点遗憾这段时间没有狠狠push自己,总以为考完几门英语、混一个中上的成绩、做一点点无关痛痒的科研就能飞跃成功了。&/p&&br&&p&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是要不得的。&/p&&br&&p&大三升大四的暑假申了交流项目,老板巨nice。暑期进了组才发现,自己和不停前进的大神已经有差距了,被大神虐出了翔。而且大神还只有17岁啊。细节就不说了,总之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比大神多活的4年我肯定玩泥巴去了。&/p&&p&好在干我们这行的(凝聚态实验),idea并不那么重要,只要没日没夜地干,总可以出活;只要仪器搭得好,总能出好活。&/p&&br&&p&觉醒技get:通宵做实验、处理数据。&/p&&br&&p&大四上就过得稍微累一点了。十月初才回国,然后在国内的实验室做了一点小工作,暑期的组也不停地有数据要处理,同时还要进行申请准备:选校、写文书、准备各种材料,还用一周准备了GRE sub考试。此外大四上学期还有几门课要上。我的做法是把课都翘了,现在看来没有认真参与科大凝聚态的高年级课程还是有些可惜。整个十一月和十二月除了在赶一大波学校的ddl,一月则挣扎着把所有课程考及格。寒假在家没闲着,处理各种实验数据,此外就是像刷人人一样不停地刷邮箱,盼星星盼月亮盼offer,终于等来了第一轮拒信。&/p&&br&&p&2月13日,PEK-LHR,跑到暑期交流的组继续干活。一下飞机赶紧查邮箱,又是一封拒信。&/p&&br&&p&大四下学期过得很焦虑,连搬砖都心神不宁了。拒信越收越多,我都弄清他们的套路了,天下拒信都是一样一样的:&/p&&p&谢谢你申我们的学校,&/p&&p&(&i&谢谢你喜欢我,&/i&)&/p&&p&你很优秀,&/p&&p&(&i&你是个好人,&/i&)&/p&&p&但是,&/p&&p&(&i&但是,&/i&)&/p&&p&今年申请者众多,&/p&&p&(&i&我已经心有所属了,&/i&)&/p&&p&不是每个符合要求的人都能被录取,这不是你的问题。&/p&&p&(&i&毕竟不能强求,我们还是做朋友吧。&/i&)&/p&&p&我们祝福你申到理想的学校。&/p&&p&(&i&祝你找到好的归属。&/i&)&/p&&p&Rej越积越多。据说集齐七封拒信就可以召唤神龙,结果特么又召来了第八封拒信。我北美就申了九所啊喂。&/p&&br&&p&腐国这边的情况,就申了一所oxf,死卡英语。如果英语成绩不够的话会先发条件录取。赫然发现在北美基本够用的托福成绩,在这边不够口语线。雅思的要求则更好达到一些。于是三月的前一半时间在没日没夜地练口语,终于把雅思口语从6刷到了8,达到要求。&/p&&p&当初小富即安的思想真是要不得。那时以为够用的英语成绩,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没顶用,回炉重考,浪费时间。&/p&&br&&p&在这过程中一度以为我今年得失学了。于是在某个晚上做出了一些思考,原文摘录如下:&/p&&p&*&/p&&blockquote&&p&做出以下思考的原因:目前面临较大的失学风险。&/p&&p&&b&关于毕业出路的思考&/b&&/p&&ul&&li&做一年科研再留学&br&&/li&&ul&&li&有望再申前20的学校&/li&&/ul&&li&直接找工作&br&&/li&&ul&&li&好工作的话,可以好好干下去&/li&&li&第二年再留学&/li&&/ul&&/ul&&p&而这二者的结合点是,可以在6、7、8、9月找实习。&/p&&p&实习岗位可以是,量化交易员,教育(英语、高中),科技公司销售。&/p&&p&&b&两种前景吸引力的比较&/b&&/p&&ul&&li&留学对我的吸引:&br&&/li&&ul&&li&在科研方面取得建树的前景,回国在高校、科研机构获得体面、稳定的职位&/li&&li&这几年可以在国外旅行,认识各种文化背景的人&/li&&li&海归获得更高的工作起点&/li&&/ul&&/ul&其中第二点可以在以后通过其他手段达到。而第一点具有无可替代性。第三点,从结果来看找工作好好干几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br&&ul&&li&工作对我的吸引:&br&&/li&&ul&&li&稳定的收入&/li&&li&安全感(和留一年再申请相比)&/li&&li&如果一定想留学,可以攒钱去上MBA&/li&&/ul&&/ul&&p&综合比较下来,目前两者对我的吸引力是对等的。&/p&&p&&b&两种出路可行性的比较&/b&&/p&&ul&&li&留学:可以申请到前20的学校,充分利用科大资源,和自身专业以及四年方向性成长的优势&br&&/li&&li&工作:以目前的积累和能力,只能找一份相对普通的工作。但如果找到了一个很有前景的岗位,则工作四年的收获将比读博带来的要大。&br&&/li&&/ul&&p&总的来说,按部就班等一年再留学,反而比找工作更容易的道路。&/p&&p&现在要做的事情是&/p&&p&1.
努力不失学&/p&&p&2.
找一份暑期实习作为保底和过渡&/p&&p&另:仔细看了某教育公司的薪酬制度以及讲课要求,心里生出厌恶的感觉。&/p&&p&这个可不可以成为一辈子的职业?以后的发展是什么?&/p&&p&想了想,科研的自由度确实是我所追求的。而且跑在地球人的前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p&&/blockquote&&p&*&/p&&p&所以我当时的决定是,失学了就等一年再申请。留学,在这个时间点,反而变成了一个最自然而然的决定。&/p&&p&最终结果是没有失学,期间的过程早已超出了我的掌控。感谢老板在其间的支持和帮助。现在就已经隐隐感觉到了,supportive的老板在关键时刻是多么给力。&/p&&br&&p&这个暑假,许多小伙伴已经进组干活了。我则好好地给自己放了个长假,积攒能量。&/p&&br&&br&&p&***********************************&/p&&br&&p&&b&4.
结语&/b&&/p&&br&&p&这年头出国并不难,具体的路已经有无数前辈走过。太傻、寄托以及各大高校飞跃版已经有无数的经验和总结可以参考。中国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规划着或者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飞跃求学之路。哪只要有视野,有时间给你去努力,再加上一定的执行力,这条路并不难走。&/p&&p&关键是,出国干什么?这只是人生旅程的一站,或者说,出国最多只是人生规划中的一个短期目标,而不可能是长期追求。以前总听见有师兄师姐们说,为了出国而出国是一定会后悔的。国外的月亮并不圆,国外的食物甚至很糟糕,白人没有天生的道德上的优越性,过马路闯红灯、醉酒了调戏小妹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更何况美国的混蛋手里还有枪(好在腐国治安不错)。当然我知道,这些事情你不亲身体验一把,铁定是心有不甘的。&/p&&br&&p&出国干什么?&/p&&ul&&li&做科研——是个不错的理由。&br&&/li&&li&见世面体验人生——那就得自己承担时间成本。&br&&/li&&li&找工作——今后还得再push一把,转型期的辛苦应该也有许多前辈总结过了。&/li&&/ul&&br&&p&总之,大段的话概括起来便只有一句,不论是保研、考研、工作创业还是出国,都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站。怎样让自己过得快乐?要追求怎样的价值观?这是不管走哪条路都要面对的问题。早些想清楚总是好的。&/p&&br&&p&最后补充一下关于做科研的心态吧,有师兄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在实验室里,要早点把自己当成一个学者。研究生们以搬砖工自嘲还好,心里就不要当真了。&/p&&br&&p&就拿我们做凝聚态的来说吧,要记得“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飞跃都离不开新材料的使用。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材料对人类社会的作用直接体现在对一个时代的命名中。”——老板的学术报告总爱用这段话开头。从实验室的基本技能入手固然琐细零碎,但放眼到整个学科的发展,做科学也会是一件令人长久激动的事情。&/p&
8月23日已更新完毕。************************大纲:0. 前言1. 为什么要出国?男生寝室的故事几种理由的辨析有些人坚持出国,有些人之前想出国,后来却改变主意了。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罢了。2. 留学的概述,大学几年的规划,具体的操作【8月20日】出国…
因为个人经历,两国都在早年计划之列,也分别留学(交换)过,所以知道这个问题要考虑的方面太多,我先给个目录,如果对哪个细节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对应章节,看完了别忘点赞。注意以下内容&b&不涉及博士教育&/b&,因为博士专业化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和老板,有时在研究所公司等非教育机构,隶属工作范围,已不是国家层面上可以比较的。&br&&br&语言方面:&br&&ol&&li& 德国法国能否英语授课教学?&br&&/li&&li& 德法语学习难度比较?&/li&&li& 德法语和英语的影响?&/li&&/ol& 教育体制方面&br&&ol&&li&德国与法国教育理念的本质区别&br&&/li&&li&入学容易,毕业困难,在两国的体现&/li&&/ol&德法之间选择抉择的标准&br&&ol&&li&从个人成绩能力分析&/li&&li&从所学专业类别分析&/li&&li&从两国生活细节分析&/li&&/ol&国家以及国际层面的民族影响力对比&br&&ol&&li&军事对比&/li&&li&文化对比&/li&&li&国际影响力对比&/li&&li&工业经济形势&/li&&li&对华影响力以及对华人态度&/li&&/ol&其他方面&br&&ol&&li&就业难度&/li&&li&签证以及移民政策&/li&&/ol&&br&&u&&b&L语言问题(L代表language话题下所有问题)&/b&&/u&&br&24岁是我这两种语言的巅峰时间,均有1500学时以上的学习,都在B2和C1水平之间,读完了加缪的局外人和半本鼠疫,茨威格的几部短篇。ps如果你对这些二外的学习感兴趣,细节技巧可以参见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母语是汉语的人同时掌握英法德日四门语言,不会弄混吗?&/a&&br&&br&L1:&i&&b&英语是否可以在两国留学?&/b&&/i&这两个国家英语都不是主流教学语言,也存在英语项目。在法国最好的项目都不是全部的,几所高商英语教学不差,但是某些课程也还是要法语的;德国的英语项目也有,但是相比法国的英语项目差点。&br&&br&L2:&b&&i&德语法语那个更容易&/i&&/b&。多数派都认为法语简单,但是我只觉得入门和初级阶段,德语难度远大于法语。但是到达B1-B2阶段以后,德语就开始得心应手了,因为这是一门逻辑化和structured语言;相反&b&法语在这个时候就会进入瓶颈,以至于留法多年的人都难以达到C1水平&/b&,尤其是因为音节连诵的原因,代表的quel-age-a t-elle?一句话五个词有三处相邻的词都要连拼。但是德语即使很多援引开头的词在一块Die ehemalige erringerung habe ich 也不需要和上一个辅音词连读,因此听力简单很多。虽然说德语语法复杂,但是留学导向下的语言学习跟应试不同,这时&b&法语的听说难度比德语的语法难度更明显&/b&,因为平时说话中即使有语法错误,人家也能听懂,但是法语的难点在于人家一说快你就不明白了。&br&&br&L3:&i&&b&这两种语言对英语的影响如何&/b&&/i&?一般来说,他们都会让你的英语退化,个人觉得影响点不一样,德语更严重。法语只是3000个词跟英语同根,这样辅助记忆,但是极其容易混淆发音,导致你学会franglais(frenglish);德语的影响在于其框型结构的句式,就是其语言顺序不一定是中文类似的主谓宾,因此问你从哪里来的时候,很多德语学习者第一反应是where come from you?--Woher kommst du的逐字翻译,这不像法语的口音影响,会导致你说一句话连句子结构都要先思索几秒。&br&&br&&br&&br&S&b&两国教育体制的根本差别(这里用S代表System)&/b&&br&&br&S1&b&&i&德国“大众教育” VS 法国“精英教育”&/i&&/b&&br&如果只回答lz问题,明确是法国。但是有必要提一下两国高教体制的理念区别,因为德国的“大众教育”跟法国丧心病狂的“精英教育”对比太明显了。我们姑且这样定义,大众教育就是让所有人尽可能均分教育资源,避免中国这样小学入学都要买学区房,所以德国不搞排行榜这种概念,这也是威廉三世皇帝开始的洪堡改革,努力了200年的结果,避免优势集中。而法国恰恰相反,最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上,按成绩或者排名招生掐尖录取,以致中学时期就有了一枝独大的现象,比如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学自己出了历史上三分之一的总统,以及雨果、伏尔泰、罗曼罗兰上百位文哲大师,还有一批雪铁龙、米其林这样的工业创始人。&br&&br&S1.1&i&丧心病狂的法国“精英教育”&/i&&br&然后法国的大学分为两种,一是lz所说的公立大学universite,另外就是“私立”的grande ecole(“精英”大学校,下面简称GE),这里我把“私立”打引号是因为GE主要分两类,商学院(Ecole commerciale)和工程师学院(Ecole Ingenieur),商学院基本全是私立,学费高昂,但是工程师学校排名顶尖的十几所全是国立。而法国高等教育垄断就在grande ecole。每所GE都有自己独立的入学考试concours,一般你如果录取了top1就不会再去top2,这根中国高考录取区别很大,比如北大的学生比复旦强的不会太多,但是法国第一名可以把第二名甩出很远。&br&&br&可是还不仅仅体现在学校里,而是影响学生长久的职业轨迹,第一份工作薪水,乃至前几年的发展都跟学校排名严格挂钩。而后来在工业商业军政文化领袖都只出在屈指可数的几所GE (HEC;ENS;Polytechnique;Science PO)。而这些GE规模只有数百学生,精英垄断更加登峰造极的一点在于,理工类的等到毕业再按总成绩,把全国最优秀的几十人挑出来,像中国古代科举进士一样,进入corp d'etat的机构,储备为国家技术型公务员,或成为以后核电空客等央企的领导,&b&进而让他们成为整个民族仰望星空的领航员&/b&。值得指出的是,corp d'etat不接受非法国籍的学生,只要录取corp d'etat的法国人基本是不屑于去常春藤的,因为比他们成绩差一个等级的也可以拿到美国任何一所大学的offer。&br&&br&S1.2&i&理想化的德国“大众教育”&/i&&br&虽然说德国很不提倡“优势集中”,更不感冒英美排行榜,但是学校多少还是会参差不齐的。按门类也分为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et和专业性大学Fachhochschulen,而中国比较出名的是technische hochschulen技术型大学,比如出名是慕尼黑工大柏林工大就是这种类型。但是对于lz我觉得那种都不合适。总体来说,有了test daf分数和本科成绩,你可以申请很多所学校,然后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而且德国学校差别相对较小。&br&&br&那么说到这里是不是说德国真的“大众教育”呢?Ausgeschlossen!跟法国最大的差别就是,德国人也像中国人喜欢留学,&b&德国的精英是去美国深造的,以至于你在德国接触不到精英&/b&。(注释:见本文最后引文)和前面说的法国不一样,德国的精英不会选择留在本国,最好的是去美国,其次还有一些人也会选择瑞士。&br&&br&S&i&2&b&入学容易,毕业困难,该问题在两国如何体现&/b&&br&&/i&德国学校如此,法国的公立学校universite也是这样,但是法国的grande ecole相反入学难毕业容易。另外德法两国好的universitaet(hochschule)/universite也不是入学容易,有时你甚至要等一两年才能录取。但是从毕业角度来说,德国大于法国,因为德国几次不过注定没有文凭,但是法国如果你一个好学校考不过,可以下一年申请一个好过的学校,或者换个简单的专业,退而求其次的文凭还是拿的到的。&br&&br&&b&C 这里开始从具体的个人方面,来分析如何选择(Choice)&/b&&br&C1 从学生成绩学业能力角度出发&br&虽然德国留学生数量超过法国(2010年前,下文“留学生”均代指华人留学生),但是德国留学生质量普遍处于中游,不会有特别好和特别差的,法国的层次差距很大,&b&法国比德国多出一部分顶级学霸和一大波底层学渣&/b&。所以,如果只冲着文凭,就法国吧。&br&&br&如果你是不太自信的顶级牛人,或者是一级牛人,想找个申请美国的保底,法国的巴黎高师,综合理工,巴黎高商保底,或者瑞士德语区的苏黎士联邦理工,但是德国所有的学校都不值得你申请,从华人留学生的群体来看,以上几所法瑞学校的顶尖超过德国所有学校的顶尖。说道这里,可能会遭到德国党的反对,那么我就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两国留学生上游群体分析一下。&br&&br&根据个人所见,&b&德国留学生源最好就是同济大学&/b&,当然有一部分交大的和极少数更好学校的,但是西夏一品堂校友无疑占据了德国华人精英的最主体,德国最有名的学校几乎清一色都是同济党占多数。但是法国并非如此,14年前开始的巴黎高科9+9项目里,中国的九所同济恰好处于中等,但是ENS和Ecole Poytechnique(X)两所学校,其生源主体都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两个,其余就是交大中科大一类,但是对中国学生,&b&想进入这两所法国精英学校同济只是门槛,&/b&如果本科比同济差第一步材料就过滤,有必要提一下,这两所学校以及巴黎高科其他学校录取是有考试数学物理的,攻略上饮水思源搜吧。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ETHZ,苏黎世联邦理工,也是唯一生源质量上勉强能够与法国ENS和X贴近的德语学校。它的申请途径比德国学校往往多个面试,但是这个面试非常有趣,根据我的交际圈,一个小小的面试总是能把顶级牛人从一些二级牛人里挑出来,换而言之,我看过很多拿ETHZ好人卡的都轻松取得亚琛慕尼黑工大等的录取。如果阁下&b&可以达到同济东南一类本科生的前20%,就放弃德国拼法国精英吧&/b&。&br&&br&C2从专业角度出发&br&常识性意见一般认为理工科去德国,经济艺术文科去法国,实则大谬。我丝毫不觉得法国的理工类比德国差,同时也看不出前者的艺术文学能比德国强,仅仅是有几所按英美模式复制的商学院而已。&br&&br&如前文所说,法国的“巴黎高科”集团grande ecole汇集了各个理工领域的精英,只是录取困难,而不是像德国毕业困难,所以本身人数就少,所以显得不出名。而在专业细节里:&br&C2.1自然科学,生物我不了解,除了牙科以外的医学都强于德国,然后数学物理化学之类,ENS 和X对所有德语学校(包括苏黎世联邦理工)都是完全秒杀级的。&br&C2.2工程类,首先讨论力学机械,如果力学部分偏向理论,首推法国,因为这些严重依赖数学基础的,法国优势太大。然而偏向应用的则无一例外的选择德国,哪怕上面有人的答案是航空核电一类的选择法国,我对此持反对观点,原因将在就业分栏中追述,法国唯一可以考虑的只有地址类和IFP的发动机工程,因为德国没有石油和矿井类企业。电类专业,除了纯IT可以选择法国以外,所有涉及硬件哪怕middleware的都选择德国,原因也在就业分栏叙述。&br&C2.3经济管理类,选择法国或者瑞士德语区,这方面德国的选择余地太小。&br&C2.4文法类,这个不是我的强项,况且也没有什么对比性,而且选这个方向的本身语言基础就很扎实了,该去哪里早就定了。&br&总之,&b&理工科一切依赖数学基础的都是法国&/b&。&br&&br&C3从留学过程的生活角度分析&br&这里追加奖学金问题,因为笔者本科的时候非常关心这个话题(但是我的信息只停留在2007年),对于德国方面而言,完全没有全奖可能,但是根据我2010年的信息,有些学校有每月200左右的补贴。苏黎世联邦理工有每月1750瑞郎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但是名额只有几十个。但是法国完全不一样了,像德国那种部分奖学金的项目,很多学校都有;此外在10个一流的grande ecole里面,每年至少有300个月入1000欧上下的全额奖学金名额,这样你将不会有任何家庭负担,以至于有中国本科学费靠贷款的贫困生都可以走上这条路,而且这一类项目在申请阶段理论上可以做到零经济成本,无语言要求,无申请费。当然也许今天信息有所更新,德国也出现了全奖机会,但是根据其大众化教育的传统,感觉全奖机会远不如法国,因为他们的模式不侧重把顶尖的精英挑选出来奖励。&br&&br&经济开销来说:德国物价小于法国。如果你想勤工俭学呢,两国机会对等,但是法国只有universite假期长可以打工,grande ecole就别想了,而且这个多半还是要学费的。但是租房方面,法国政府对于学生有房租补助,就是说你只要付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房租。要说玩呢,法国的旅游地位是全世界无可抗衡的。&b&如果你是一个吃货&/b&,答案不要我说了吧。从留学生数量来说,一直是德国大于法国,可是近几年因为法国各种野鸡大学丧心病狂的中国招生,这一趋势有可能扭转。最后一个十分关键的男女比例问题,请大家对号入座,如果你是女生,到了德国就是女神,男生太多;可是法国呢,哪怕你是女神,可能也会落入ds之手,因为法国是&b&女生数量大于大于男生&/b&。&br&&br&&br&&br&&br&&b&I回答两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华态度&/b&(目录I表示International influence):&br&这个问题跟留学基本无关了,既然楼主提了么,而且留学关心一下目的国综合实力也是正常的。这里主要拨正国内舆论影响,德国没有鼓吹的那么强,法国也没有黑的那么弱。出了经济数字略微差一点,法国不论在军事实力、文化传播、国际影响还是世界地位方面,都是强过德国的。&br&&b&I1军事&/b&:法国核武器储备世界第三,有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从年间都是脱离北约独自单干的。以达索塞峰为主的几家公司,保证了其军火产业的巨大利润,导弹战斗机军舰潜艇就是寡头垄断啊。举个例子,俄罗斯很多方面自认不如,也有购买法国设备;80年代阿根廷战争,一开始就用法国导弹击沉三艘英国军舰。&br&&br&&b&I2文化:&/b&文化上两国很难PK,总的来说不相上下,各有千秋。语言上法语使用人数两倍于德语,遍布全球,而德语仅仅在其邻国,当然这个跟法国的殖民历史有关。如果把饮食也算作文化的话(偷笑)作为吃货,我不该卖萌的黑德国。文学哲学艺术呢,应该都差不多吧。可能德意志人的音乐影响力大,而法国人视觉艺术逼格爆棚。&br&&br&&b&I3国际政治&/b&:法国始终以超级大国自居,这源于对其前殖民地的影响力,和非洲的驻军,甚至戴高乐活着的时候可以怂恿魁北克独立,而且自二战以来一直干涉他国内政,扶植各种宗教势力,霍梅尼是代表。&br&&br&&b&I4工业经济&/b&: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德国远强于法国,而且发展势头也不会逆转。但是在遇到重大政治危机国际形势突变的情况下,法国或许更坚挺(个人意见)。因为法国的工业体系完整,尤其是石油核电能源这种工业基础和硬通货上有绝对的优势,另外航空航天军工高铁等高科技方面,优势绝对不会低于德国,所以稳定性好。但是在和平时代的自由市场经济之下,法国的氛围不及德国活跃,尤其是德国小企业多,遍地开花,出口贸易额远超法国,甚至偶有超过中国。&br&&br&&b&I5跟中国的关系&/b&:与以上四点不同的是,德国对中国影响力更大。有这些原因:&br&中德关系历史悠久,从康熙开始就启用汤若望;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经济殖民首选登录中国以制衡英国;插一张俾斯麦李鸿章合影&br&&img src=&/cba990e6b0d544a39e6b848d900a3340_b.jpg&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2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br&&br&&br&两战期间,kmt跟德国的蜜月简直如同搞基,举个栗子:&br&&br&&img src=&/0d05dfe9dc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d05dfe9dca_r.jpg&&&br&看看孔夫子第73代孙和人类史最大战争的发起者,孔祥熙乐得大门牙都露出了兔八哥的风范,而我们的伟大元首虽然忍俊不禁,但是从那紧锁眉头下的眼神,依然若隐若现内心的羞涩和欲拒还迎的春心荡漾,这不是搞基,是熟马?当然两战期间的德国在欧洲大陆倍受孤立,因此这三十年间和中国的合作达到顶峰,直到汪伪政府成立以前,一直有陶德曼调停拉贝援手南京这样的故事。&br&&br&&br&改革开放后,以大众博世为代表的汽车行业抢滩中国市场极其成功。然而法国就相对后知后觉一点,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液化气公司100年前上海设厂,但是因为二战期间国民政府外交失败,殖民地越南对中国的封锁,一直走下坡路。冷战期间较早跟中国建交,直到密特朗当政(其地位好比中国邓小平)期间,才显著与中国恢复经济联系。但是因为08年奥运和西藏issue上,近十年与中国间隙不断。当然由于其化妆品奢侈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确是倍受中国女性同胞青睐。&br&&br&至于对华人的友好程度,只能从他们对外国人generic的态度说起,和欧洲传统国家一样,显然都不如美国开放。但是法国比德国要闭塞很多,关键是法国的自我民族中心论,和沙文主义(沙文本人就是拿破仑帐下士兵,也是此主义思潮渊源)的影响,对外国人远没有德国那么open minded(后者也不是开放的典例)。要说起歧视方面,法国对第三世界的歧视更为严重,甚至其前殖民地的移民所造成的治安暴力,华人也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br&&br&但是尽管相对而言,法国对中国人更不友好,可是&b&从社会人情风俗习惯来说,法国与中国更加相似&/b&。根据国内主流观点,外国人比中国耿直,说话不爱拐弯抹角,也相对诚实,遵守秩序规则,那么这一点形容德国人更加贴切,法国完全相反。&br&在德国一般行人乱穿马路见的不多。但是法国,红灯照样闯或者根本不看灯,过十字口马路可以直接走对角线,跟中国几乎别无二致,只是司机相对客气一点。&br&&br&法国人的处事方式,尤其是缺点方面比中国的伪善两面派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话必然拐弯抹角,从不点破,尽可能避免冒犯对方。这从很多法语电影里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提出一些馊主意的时候,甚至只是暗示启示对方,而免于承担责任。各种针对人的负面评价,如果是当面说,那一定会有很多礼貌性的说辞当铺垫,有时是旁敲侧击,有时甚至只是用一个形容词副词的程度变化,让你感觉到自己那些方面不足。要不怎么说法语是最精确的国际公约语言呢。当然这种微妙的相处方式,也侧面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难度高度。&br&&br&从职场上说,德国人比法国人规矩的多,后者也比中国稍微规范化一点。但是所谓的人情至上,关系逢源在法兰西也是及其常见,托关系找后门什么的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是一些重要的岗位还是量才录用的。当然这个话题太大,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也与问题相关不大,有兴趣的话评论交流吧。&br&&br&&br&&br&======================================================================&br&其他一些无法具体区分的问题&br&&br&&b&就业问题&/b&:这个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德国容易就业。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经济形势较好,尤其是小公司比较多,而且移民政策积极,鼓励外国留学生留下工作,这一点在全欧洲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法国有个CDI(无限期工作合同政策)好比中国20年前的铁饭碗,就是说企业不得随意解雇员工,只要没有严重错误。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招聘的时候,不敢轻易雇人,因为一旦用错人就不变辞退,因此宏观上每年工作合同的签署和解除数量都远小于德国。只要一旦录取,工作压力也小,即使混饭也没有失业危险。以至于很多人工作稳定,一辈子只效力一家公司。但是这对于留学生而言,并不是好事,你要的是找到第一份工作,这个难度在法国远远大于德国。我见过n多法国毕业去德国工作的,但是反向闻所未闻。另外法国毕业生找工作时间只有6个月,现在增加到一年,德国好像是18个月。&br&&br&&b&居留问题&/b&:从长期居留(永久居留)获得难度来说,两国一样,都是工作五年才可以申请。但是德国比法国多了一个蓝卡制度,就是说你即使不能申请长居,但是有可能获得多于一年(可以到三年)的蓝卡居留,不必每年定期更新。&br&&br&&b&入籍问题&/b&:这个对比差别可就大了。&b&法国籍是丧心病狂的容易,或者说是我见过全世界最容易的&/b&。当然两国入籍都有语言要求,这个在所难免。印象中德国好像要居住满8年才可以,但是有文凭可以减少到六年。法国要求是居住满五年,但是有法国文凭,可以缩短到两年。就是说你去法国&b&读两年书,混到学士学位,就可以拿法国籍了&/b&。这个仅仅是理论上,如果你连语言都不过关,他也不会给你,如果你是牛人(学生),我也见过一同学来法一年七个月就拿国籍的。&br&&br&这里有人要问,拿了国籍以后不就放弃中国国籍了么?这个取决于你在哪里发展,拿了德法国籍回中国是有困难,但是这个可以通过中国配偶规避。而且有了欧盟国籍以后,你的职业发展也会更加宽广,如果你想去英国或者瑞士摩纳哥这样的顶级富国,一张德法护照会为你打开绿灯,否则你可能在CV到达HR法眼之前,就直接被招聘信息系统数据库的nationality选项自动过滤了。&br&&br&&br&按照题主要求的部分,我就先回答这么多,当然德法两国其他的差异,以及跟其文化附属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的环境同样大相径庭。如有需要,可以在评论回复,我们继续相互交流学习。&br&&br&已经有评论要求给出引文链接,我不妨就先出这个巨人的肩膀,恰好这位巨人做过西门子和拉法基两家德法代表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和他的一次交流会里提到了德法的对比问题,但是其中涉及sensible word太多,给个链接吧&a href=&/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年轻工程师应该回国发展还是留在欧洲发展?&i class=&icon-external&&&/i&&/a&
因为个人经历,两国都在早年计划之列,也分别留学(交换)过,所以知道这个问题要考虑的方面太多,我先给个目录,如果对哪个细节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对应章节,看完了别忘点赞。注意以下内容不涉及博士教育,因为博士专业化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和…
看了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我觉得在技术上是最简单易学的,但却不是合适的答案。&br&楼主的问题是“怎么做比较好”,目前看到的答案,大多是教会楼主怎么“哄”自己的女孩,当然,这里的“哄”绝不是贬义词,因为此时大多数女孩直接想要的,也是男朋友应该“哄哄我”,表现出男生的宽容和爱。&b&当男生意识到自己不应当和女友赌气,而是应当去哄女孩开心,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了&/b&,在这个基础上,目前热门的几条答案已经给题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br&但是,不得不说,这些哄开心的技术,或多或少带有“应付”的意味。我相信,&b&题主所说的”怎么做比较好“,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长期的良好的互动关系,甚至通过吵架的磨合加深了解、增强默契、相互输出价值观,而不是应付此次吵架危机。&/b&&br&首先,男方应当摆正心态,不应当摆出”迁就你忍让你“的大男子主义优越感,觉得女孩不懂事,那我惯着你哄着你,我就是绅士。女孩的生气发泄的方式或许不好,但是生气大多是有原因的,绝不是无理取闹,即使男生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也应当想想是否双方有误解。&br&然后,负责任的说:”嬉皮笑脸“、”抱住强吻“的手段,女孩是会反感的,尤其是蜜月期已过的情侣。女方不愿理你,更不愿你碰她,这是真的生气了,千万不要当儿戏。&br&作为一个想要长期发展关系的情侣,吵架是难得的相互影响的机会,这个机会&b&不仅仅是要正面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更是你们“寻求解决问题模式“的机会&/b&,以后你们遇到更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就会相对容易化解了。&br&列举一个相对较好的交流方式:&br&1、男方应当冷静几分钟,思考你们吵架的起因经过,这也是给女孩冷静的时间。&br&2、然后,真诚的告诉她说:“我做得不对”,也要告诉她:“我哪里哪里做的不好”。(不要吐槽女孩追问:“你说你哪里错了”,因为女方此时要确认你不是应付她,而是认真对待了此次谈话,女孩和你吵架的原因,多半因为,她觉得你做的不对事情,你却不重视。)&br&3、接着,&b&千万不要紧跟一句“但是,你也……”&/b&。女方就知道了你要开始数落她。倒不如改为“我觉得,这件事我们怎么怎么样理解、面对、处理会更好。”&br&4、此时,不要急于女孩给你一个答复,或者积极地回应,因为她或许还在情绪之中,或许你还没有给她一个足够的台阶。同时,你也不用担心,经过你诚恳的“认错”和分析,她自己其实也会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b&不要认为女孩不讲理,她们就是要做出不讲理的样子,其实内心是很讲道理的。&/b&&br&5、好了,此时你又一次给了些许时间和空间让你的爱人去“舒缓情绪”,不要打搅她,花几分钟去整理整理屋子,比如吵架时她扔了抱枕,或者吵架时洗碗洗到一半,你去把剩下的碗洗了。&br&6、时间不要太长,五分钟后,回到她身边,递给她一个热毛巾擦擦脸(即使她没哭,一个热毛巾敷脸绝对舒服),&b&静静坐在她身边,不要立刻去抱她吻她&/b&,有大概率被推开(这就叫小脾气,多可爱)。&br&7、拿着毛巾的她如果突然开始哭,或者哭的更厉害。恭喜你,她不是再持续生你的气,而是发泄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此时,你终于可以抱她了(女孩和男孩吵架,吵得过程中多半不会哭泣,事后才会哭,不要问我为什么)。&br&8、此时开始,题主的自由度就可以很大了,你可以静静的安慰她,也可以带她去吃好吃的,也可以亲吻,也可以谈心&b&(谈心不等于摆大道理)。&/b&&br&&br&&br&&b&————————————————————————————&/b&&br&&b&还有补充几点:&/b&&br&1、女孩都是感性动物,遇到问题能够理科理性分析主动解决的毕竟少数,而且前文提到过,他们内心很理性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小脾气小矫情和小小的不可理喻。所以,不说话不理你的女孩其实也很好,给了男孩处理危机的空间,我比较怕大吵大闹类型的。&br&2、说了那么多,男人记住一点,&b&女孩是用来宠爱的&/b&,让她感觉到你宠爱她,遇到矛盾她也不会持续生气。&br&3、男人希望女人能够跟随自己的价值观思路理念等等,产生一种默契。这都不是通过吵架、辩论、讲道理、胁迫等完成的。牛逼的男人应当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具体来说:(1)日常生活中,让她感受到你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是正确的;(2)在此基础上,通过谈心,通过“闲聊别人家的事(不是指八卦,而是换一个分析对象,站在局外)”,对某一类事物达成共识。&b&也就是说,在你们还没切身遇到某危机时,你们已经基本化解了。&/b&&br&&b&-----------------------------------------------------------------------------------------------&/b&&br&&b&7月14日更新&/b&&br&感谢 &a data-hash=&a8e28ea85df37788defbe93a23cd105a& href=&/people/a8e28ea85df37788defbe93a23cd105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藤二& data-tip=&p$b$a8e28ea85df37788defbe93a23cd105a&&@藤二&/a&的长篇评论,更感谢你作为女生如此体谅男同胞。&br&&br&的确,男生也是有情绪的,如果压抑自己的情绪,只顾得哄女朋友开心,对心力的得消耗非常大,也会积攒精神垃圾(很多男生觉得好委屈,我已经不爽了,还要给女孩赔笑脸,积攒满满负能量)。但是,这个过程不会频繁发生,正如我前文说过,这是一个&b&长期积极正面互动,&/b&互动的结果是,你在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你的女友。简单来说: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很久),&b&你不仅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有能力掌控你女友的情绪。&/b&(为什么有能力掌控呢?因为她越来越爱你、她服你、她尊重你、她害怕失去你、她心疼你)&br&&br&===============================================================&br&帖子被顶了这么高,就负责任地再做一更吧。&br&这里的负责任,是指完善这个帖子的责任,不是负责文章的正确性,知友们见谅!&br&&br&有几位男同胞长篇回帖,有求楼主补充完善提建议的、有质疑是否惯着女孩不平等的,不一一作答了,希望下面的一小段对各位有帮助。&br&&br&&b&7月17日补充部分:&/b&&br&&b&其实,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具体怎么做,而是男同胞们遇到此事该用什么“心态”面对。心态对了,事就对了。&/b&&br&什么心态呢?&br&认怂?惯着?宠爱?平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心中的答案已经在原文章黑体字里了。&br&&br&&b&为什么我一再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良好互动关系”?&/b&&br&&br&当你们参加你的朋友聚会,你能够在她身体不舒服时,果断带她回家;你才有资格在你陪伴朋友的时候挂掉她的电话,事后再解释。&br&当你有胆识抓住一个比你高又壮的小偷,要回女朋友的手机和钱包时;你才有资格在遇到更危险的情况下,带着她认怂逃跑。&br&当你平时就常常给她惊喜,精心送她礼物时;你才有资格在某些“重要日子”,她问要你礼物的时候,对她说对不起我忘了。&br&当她觉得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像是个开心的节日。你才有资格在某个你很忙碌的节日,告诉她这节日没意思,咱们不刻意过节了。&br&&br&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br&&b&女人今天如何表现,不仅仅基于今天发生的事情,而是长期生活所积累的情绪的展现。更何况,日常的琐事哪有那么多的对错,只不过是她想知道你是否在乎她的感受。&/b&&br&当你在平日生活中,处处体谅她关心她包容她,你才有机会在真正需要做决断的时候,说一句:亲爱的,这件事,按我的意思办。&br&====================================================================
看了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我觉得在技术上是最简单易学的,但却不是合适的答案。楼主的问题是“怎么做比较好”,目前看到的答案,大多是教会楼主怎么“哄”自己的女孩,当然,这里的“哄”绝不是贬义词,因为此时大多数女孩直接想要的,也是男朋友应该“哄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容易受孕的姿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