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中抛物线y=一1/4(x一m)2+m2

(2011o广安)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BC∥AD,∠BAD=90°,BC与y轴相交于点M,且M是BC的中点,A、B、D上点的坐标分别是A(-1,0),B(-l,2),D(3,0).连接DM,并把线段DM沿DA方向平移到ON.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D、M、N.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手,使得手A=手C?若存在,求出点手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点Q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Q在什么位置时有|QE-QC|最大?并求出最中值.
(1)根据B点坐标可求M点坐标,根据平移关系可知OD=MN=3,可求N点坐标,将D(3,0),M(0,2),N(-3,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列方程组求解;
(2)连接AC交y轴与G,根据M为BC的中点求C的坐标,根据A、B、C三点坐标,判断BG为AC的垂直平分线,求直线BG的解析式,再与抛物线联立,解方程组求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
(3)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QE=QD,故当Q、C、D三点共线时,|QE-QC|最大,延长DC与x=-相交于点Q,先求直线CD的解析式,将x=-代入,可求Q点坐标,过点C作CF⊥x轴,垂足为F,此时,|QE-QC|=CD,在Rt△CDF中求CD即可.
解:(1)∵BC∥AD,B(-1,2),M是BC与y轴的交点,∴M(c,2),
∵DM∥ON,D(3,c),
∴N(-3,2),
∴y=-x2-x+2;
(2)连接AC交y轴于G,
∵M是BC的六点,
∴AO=BM=MC,AB=BC=2,
∴AG=GC,即G(c,1),
∵∠ABC=9c°,
∴BG⊥AC,即BG是AC的垂直平分线,要使PA=PC,即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故P在直线BG上,
∴点P为直线BG与抛物线的交点,
设直线BG的解析式为y=kx+b,
∴y=-x+1,
∴点P(3+3,-2-3)或P(3-3,-2+3),
(3)∵y=-x2-x+2=-(x+)2+2,
∴对称轴x=-,
令-x2-x+2=c,
解得x1=3,x2=6,
∴E(-6,c),
故E、D关于直线x=-对称,
∴|QE-QC|=|QD-QC|,
要使|QE-QC|最大,则延长DC与x=-相交于点Q,即点Q为直线DC与直线x=-的交点,
由于M为BC的六点,
∴C(1,2),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
∴y=-x+3,
当x=-时,y=+3=,
故当Q在(-,)的位置时,|QE-QC|最大,
过点C作CF⊥x轴,垂足为F,
则CD=2+DF2问题分类:初中英语初中化学初中语文
当前位置: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边OA,OB分别在x轴,y轴上,且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B(1,6),点P,Q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1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点P沿OB向终点B运动,点Q沿BA向终点A运动),经过多少秒后,可使△PBQ的面积为2
悬赏雨点:5 学科:【】
点A,B的坐标应该分别为(8,0),B(0,6)&∴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4x+6设经过t秒后可使△PBQ的面积为2,则:t秒后0P=t;BQ=t∴PB=6-t,设Q点坐标为(m,n),过Q作QD⊥y轴于D∵Q在直线AB上∴n=-3/4m+6,∴BD=3/4m,QD=m根据题意可知:BD2+QD2=BQ2即(3/4m)2+m2=t2,解得m=4/5t∴QD=m=4/5t∵S△PBQ=1/2BP?QD=2∴(6-t)×4/5t=4t2-6t+5=0解得:t1=1;t2=5∴经过1秒和5秒后,可使△PBQ的面积为2
&&获得:5雨点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Rt△OAB的斜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内,∠OAB=90°∠BOA=30 °以OB所在直线折叠Rt△OAB,使点A落在点C(2,2√3)处。①求证:△OAC为等边三角形;②如图2,过A的直线交Y轴于F,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 试求直线AF的解析式Y=KX+B,③在②的条件下,当K<0时,已知P是Y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X=T,和直线AF交于D,E,E在D的下方,且△PDE这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B点坐标是(0,6)吧?!设点运动的时间为ts则OP=t,BQ=t,S△BPQ=0.5?BQ?OP=0.5?t?t=0.5t2=2,∴t=2
点A,B的坐标应该分别为(8,0),B(0,6)&∴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4x+6设经过t秒后可使△PBQ的面积为2,则:t秒后0P=t;BQ=t∴PB=6-t,设Q点坐标为(m,n),过Q作QD⊥y轴于D∵Q在直线AB上∴n=-3/4m+6,∴BD=3/4m,QD=m根据题意可知:BD2+QD2=BQ2即(3/4m)2+m2=t2,解得m=4/5t∴QD=m=4/5t∵S△PBQ=1/2BP?QD=2∴(6-t)×4/5t=4t2-6t+5=0解得:t1=1;t2=5∴经过1秒和5秒后,可使△PBQ的面积为2(2005o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梯形OABC,∠AOC=90°,AB∥OC,OC在x轴上,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表达式为2+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如果在梯形OABC内有一矩形MNPO,使M在y轴上,N在BC边上,P在OC边上,当MN为多少时,矩形MNPO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若用一条直线将梯形OABC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说明你的分法.
(1)抛物线的方程已知为:2+&
x+10,由题中的图形可知A点的横坐标为x=0,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A点的纵坐标;
因为AB∥OC,所以B点纵坐标与A点相同,再将它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B点坐标;
C点在x轴上,C点纵坐标为0,将它代入方程可得C点坐标.
(2)法一:过B作BQ⊥OC,交MN于H,交OC于Q,则Rt△BNH∽Rt△BCQ,
设MN=x,NP=y,,可得x和y的关系式,再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xy,将y用x表达,可得到S关于x的二次函数,再求此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由此可知MN为何值时,面积最大;
法二:过B作BQ⊥x轴于Q,则Rt△CPN∽Rt△CQB,后面于法一的解答相同;
法三:利用Rt△BHN∽Rt△NPC也能解答;
法四:过B点作BQ⊥x轴于Q,则Rt△BQC∽Rt△NPC,△BQ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NP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可以得出
PN与MN的关系式,再代入面积公式,可得二次函数,再求此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即可.
(3)①对于任意一条直线,将直线从直角梯形的一侧向另一侧平移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位置使得直线将该梯形面积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
②过上、下底作一条直线交AB于E,交OC于F,且满足于梯形AEFO或梯形BEFC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为13即可.
③构造一个三角形,使其面积等于整个梯形面积的一半,
④平行于两底的直线,一定会有其中的一条将原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解:(1)由图形得,点A横坐标为0,将x=0代入2+&
∴A(0,10)
∵AB∥OC,
∴B点纵坐标为10,将y=10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
∴x1=0,x2=8.
∵B点在第一象限,
∴B点坐标为(8,10)
∵C点在x轴上,
∴C点纵坐标为0,将y=0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
解得x1=-10,x2=18.
∵C在原点的右侧,
∴C点坐标为(18,0). (4分)
(2)法一:过B作BQ⊥OC,交MN于H,交OC于Q,则Rt△BNH∽Rt△BCQ,
∴. (5分)
设MN=x,NP=y,则有.
∴y=18-x. (6分)
∴S矩形MNOP=xy=x(18-x)=-x2+18x=-(x-9)2+81.
∴当x=9时,有最大值81.
即MN=9时,矩形MNPO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81. (8分)
法二:过B作BQ⊥x轴于Q,则Rt△CPN∽Rt△CQB,
设MN=x,NP=y,则有.
∴y=18-x.
∴S矩形MNOP=xy=x(18-x)=-x2+18x=-(x-9)2+81.
∴当x=9时,有最大值81.
即MN=9时,矩形MNPO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81.
法三:利用Rt△BHN∽Rt△NPC也能解答,解答过程与法二相同.
法四:过B点作BQ⊥x轴于Q,则Rt△BQC∽Rt△NPC,
QC=OC-OQ=18-8=10,又QB=OA=10,
∴△BQ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NP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MN=x时矩形MNPO的面积最大.
∴PN=PC=OC-OP=18-x.
∴S矩形MNOP=MNoPN=x(18-x)=-x2+18x=-(x-9)2+81.
∴当x=9时,有最大值81.
即MN=9时,矩形MNPO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81.
(3)①对于任意一条直线,将直线从直角梯形的一侧向另一侧平移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位置使得直线将该梯形面积分割
成相等的两部分.
②过上、下底作一条直线交AB于E,交OC于F,且满足于梯形AEFO或梯形BEFC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为13即可. (4分)
③构造一个三角形,使其面积等于整个梯形面积的一半,因此有:
△OCP1,1(0,
);△OCP2,2(
);△OAP3,P3(13,0);△CBP4,P4(5,0);
④平行于两底的直线,一定会有其中的一条将原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当前位置: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为函数y=14x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为函数y=14x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任一点,点A的坐标为(0,1),直线l过B(0,-1)且与x轴平行,过P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x轴,l于C,Q,连接AQ交x轴于H,直线PH交y轴于R.(1)求证:H点为线段AQ的中点;(2)求证:①四边形APQR为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APQR为菱形;(3)除P点外,直线PH与抛物线y=14x2有无其它公共点并说明理由.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证明:∵A(0,1),B(0,-1),∴OA=OB.(1分)又∵BQ∥x轴,∴HA=HQ;(2分)(2)证明:①由(1)可知AH=QH,∠AHR=∠QHP,∵AR∥PQ,∴∠RAH=∠PQH,∴△RAH≌△PQH.(3分)∴AR=PQ,又∵AR∥PQ,∴四边形APQR为平行四边形.(4分)②设P(m,14m2),∵PQ∥y轴,则Q(m,-1),则PQ=1+14m2.过P作PG⊥y轴,垂足为G.在Rt△APG中,AP=AG2+PG2=(14m2-1)2+m2=(14m2+1)2=14m2+1=PQ,∴平行四边形APQR为菱形;(6分)(3)设直线PR为y=kx+b,由OH=CH,得H(m2,0),P(m,14m2).代入得:m2k+b=0km+b=14m2,∴k=m2b=-14m2.∴直线PR为y=m2x-14m2.(7分)设直线PR与抛物线的公共点为(x,14x2),代入直线PR关系式得:14x2-m2x+14m2=0,14(x-m)2=0,解得x=m.得公共点为(m,14m2).所以直线PH与抛物线y=14x2只有一个公共点P.(8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为函数y=14x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主要考查你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应用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最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 (2)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 (3)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点式; (4)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 二次函数的应用:(1)应用二次函数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理解题意;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 (2)应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 即解二次函数最值应用题,设法把关于最值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按求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求最值时,要注意求得答案要符合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①一般式: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 [,]把三个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解出a、b、c的值。
②顶点式: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x=h,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当x=h时,y最值=k。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例:已知二次函数y的顶点(1,2)和另一任意点(3,10),求y的解析式。解:设y=a(x-1)2+2,把(3,10)代入上式,解得y=2(x-1)2+2。注意:与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不同,二次函数平移后的顶点式中,h&0时,h越大,图像的对称轴离y轴越远,且在x轴正方向上,不能因h前是负号就简单地认为是向左平移。具体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③交点式:y=a(x-x1)(x-x2) (a≠0) [仅限于与x轴即y=0有交点时的抛物线,即b2-4ac≥0] .已知抛物线与x轴即y=0有交点A(x1,0)和 B(x2,0),我们可设y=a(x-x1)(x-x2),然后把第三点代入x、y中便可求出a。由一般式变为交点式的步骤:二次函数∵x1+x2=-b/a, x1?x2=c/a(由韦达定理得),∴y=ax2+bx+c=a(x2+b/ax+c/a)=a[x2-(x1+x2)x+x1?x2]=a(x-x1)(x-x2).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能灵活运用这三种方式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在几何领域中的应用;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其他表达形式:①牛顿插值公式:f(x)=f[x0]+f[x0,x1](x-x0)+f[x0,x1,x2](x-x0)(x-x1)+...f[x0,...xn](x-x0)...(x-xn-1)+Rn(x)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x·x)(y为截距)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双根式y=a(x-x1)*(x-x2)若ax2+bx+c=0有两个实根x1,x2,则y=a(x-x1)(x-x2)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x1+x2)/2。③三点式已知二次函数上三个点,(x1,f(x1))(x2,f(x2))(x3,f(x3))则f(x)=f(x3)(x-x1)(x-x2)/(x3-x1)(x3-x2)+f(x2)(x-x1)*(x-x3)/(x2-x1)(x2-x3)+f(x1)(x-x2)(x-x3)/(x1-x2)(x1-x3)与X轴交点的情况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x1,0), (x2,0);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b/2a,0)。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二次函数解释式的求法:就一般式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而言,其中含有三个待定的系数a ,b ,c.求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时,必须要有三个独立的定量条件,来建立关于a ,b ,c 的方程,联立求解,再把求出的a ,b ,c 的值反代回原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巧取交点式法:知识归纳:二次函数交点式:y=a(x-x1)(x-x2) (a≠0)x1,x2分别是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用交点式比较简便。①典型例题一:告诉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和第三个点,可求出函数的交点式。例: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和1 ,且通过点(2,8),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点拨: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x-1),∵过点(2,8),∴8=a(2+2)(2-1)。解得a=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x-1),即y=2x2+2x-4。②典型例题二:告诉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和对称轴,可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解。例: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2),并且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点拨:在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距离和顶点坐标的情况下,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由顶点坐标为(3,-2)的条件,易知其对称轴为x=3,再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图象与x轴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5,0)。此时,可使用二次函数的交点式,得出函数解析式。
2.巧用顶点式:顶点式y=a(x-h)2+k(a≠0),其中(h,k)是抛物线的顶点。当已知抛物线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能够先求出抛物线顶点时,设顶点式解题十分简洁,因为其中只有一个未知数a。在此类问题中,常和对称轴,最大值或最小值结合起来命题。在应用题中,涉及到桥拱、隧道、弹道曲线、投篮等问题时,一般用顶点式方便.①典型例题一:告诉顶点坐标和另一个点的坐标,直接可以解出函数顶点式。例: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且通过点(1,10),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点拨:解∵顶点坐标为(-1,-2),故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1)2-2 (a≠0)。把点(1,10)代入上式,得10=a·(1+1)2-2。∴a=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2,即y=3x2+6x+1。②典型例题二:如果a&0,那么当 时,y有最小值且y最小=;如果a&0,那么,当时,y有最大值,且y最大=。告诉最大值或最小值,实际上也是告诉了顶点坐标,同样也可以求出顶点式。例:已知二次函数当x=4时有最小值-3,且它的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点拨:析解∵二次函数当x=4时有最小值-3,∴顶点坐标为(4,-3),对称轴为直线x=4,抛物线开口向上。由于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就可以得到图象与x轴两交点的坐标是(1,0)和(7,0)。∴抛物线的顶点为(4,-3)且过点(1,0)。故可设函数解析式为y=a(x-4)2-3。将(1,0)代入得0=a(1-4)2-3, 解得a=13.∴y=13(x-4)2-3,即y=13x2-83x+73。③典型例题三:告诉对称轴,相当于告诉了顶点的横坐标,综合其他条件,也可解出。例如:(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2)和B(1,0),且对称轴是直线x=3.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图象交y轴于点(0,2),且过点(-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且通过点(1,4)和点(5,0),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4)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x=-4,且过原点,它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4,求此函数的解析式.④典型例题四:利用函数的顶点式,解图像的平移等问题非常方便。例:把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向右平移3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2 个单位, 所得图像的解析式是y=x2-3x+5, 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点拨:解先将y=x2-3x+5化为y=(x-32)2+5-94, 即y=(x-32)2+114。∵它是由抛物线的图像向右平移3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2 个单位得到的,∴原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32+3)2+114+2=(x+32)2+194=x2+3x+7。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为函数y=14x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1824042892816934214655819065991529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1)先假设出函数解析式,利用三点法求解函数解析式.(2)设出M点的坐标,利用S=S△AOM+S△OBM-S△AOB即可进行解答;(3)分OB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表示出PQ的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OB是对角线时,由图可知点A与P应该重合.
解:(1)设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a≠0),将A(-4,0),B(0,-4),C(2,0)三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得:解得,所以此函数解析式为:y=2+x-4;(2)∵M点的横坐标为m,且点M在这条抛物线上,∴M点的坐标为:(m,2&+m-4),∴S=S△AOM+S△OBM-S△AOB=×4×(-m2-m+4)+×4×(-m)-×4×4=-m2-2m+8-2m-8=-m2-4m∵-4<m<0,当m=-2时,S有最大值为:S=-4+8=4.答:m=-2时S有最大值S=4.(3)设P(x,x2+x-4).当OB为边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PQ∥OB,∴Q的横坐标等于P的横坐标,又∵直线的解析式为y=-x,则Q(x,-x).由PQ=OB,得|-x-(x2+x-4)|=4,解得x=0,-4,-2±2.x=0不合题意,舍去.如图,当BO为对角线时,知A与P应该重合,OP=4.四边形PBQO为平行四边形则BQ=OP=4,Q横坐标为4,代入y=-x得出Q为(4,-4).由此可得Q(-4,4)或(-2+2,2-2)或(-2-2,2+2)或(4,-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面直角坐标系讲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