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升率200米/秒时飞机过载保护器

原苏联有米里直升机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米高扬- 格列维奇设计局,安东诺夫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卡莫夫设计局,别里耶夫水上飞机制造设计局,雅克列夫设计局,米亚飞机设计局,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等飞机设计局。
本篇主要按照各个设计局为单元更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前苏联的飞机啊。。。那带要多大一个工程啊,不过楼主啊,图捏?????????????????????????????????????????????????????????????????????????????????????
  赶上直播了!
  先抢沙发
  这坑肥的!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前排就坐
  必须支持啊!
  最爱打灰机
  前苏联的飞机,够楼主喝一壶的了……
  作者:hemhem 回复日期: 15:27:32 
      前苏联的飞机,够楼主喝一壶的了……    ============================    我都喝了两个多月了,电脑有点问题,等下上图
    上图吧楼主快点,菜都冷了    
  苏俄的武器有种暴力的美感
      英国老的发动机非常牛比,飞机嘛就那几架还能让人不呕吐,鹞式、协和、狂风,二战的不算      毛子的灰机那就不要提了,浑身散发出一个货真价实的军事帝国风范的暴力型机机    都TMD的十分给力,就是太蚝油了
  当当当!
  安东诺夫    
安东诺夫设计局创建于1946年,它是以著名飞机设计家安东诺夫名字命名的设计局。安东诺夫是前苏联著名的滑翔机和飞机设计家, 他曾设计过多达50余种的滑翔机,奠定了前苏联滑翔机事业基础。安东诺夫后期转为设计运输机,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设计局领导设计了多种运输机和滑翔机。  
由于苏联瓦解,目前安东诺夫设计集团已经变成了乌克兰共和国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安-2    
为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40年代设计的轻型多用途单发双翼运输机.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共生产了一万多架。我国曾于1957年仿制成功,并命名为运五。    翼展: 18.176米   机长: 12.688米   机高: 5.35米   最大起飞重量: 5,250千克   最大载重: 1,500千克   最大速度: 256千米/小时   航程: 845千米   有效载荷: 1,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5,250kg   巡航速度: 160km/h   升限: 4,500m   爬升率: 2m/s   起飞距离: 180m   着陆距离: 157m  
  安-3    安2的改进
  安-8    只找到这张图,将就看吧
  安-10 无图片,有的童靴补上
  安-12    
安-12(北约代号“幼狐”,CUB)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军用运输机,是从安-10旅客机发展来的,但重新设计了后机身和机尾。该机1956年首次试飞,1958年投入批生产并交付使用,1973年停产,总共生产约850架,其中民用型约200架。安-12曾是苏联运输航空兵的主力,从1974年起逐渐被伊尔-76取代。安-12除供苏联本国军用和民用外,还向波兰、印度、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十多个国家出口100多架,其中大部分供军用,少量民用。安-12БП是标准军用型,也是出口的主要型别,此外还有电子情报搜集型、电子对抗型、客货混合运输型、北极运输型等。我国以此为原型,仿制并生产了运-8,成为空军主力运输机。    动力装置为四台伊夫钦科AH-20K涡桨发动机,起飞功率4×4000当量马力。   翼展38.00米,  机长33.10米,  机高10.53米,  机翼面积121.7O米2,  后货舱门长×宽7.70米×2.95米,  货舱长度13.50米、最大宽度3.5米、最大高度2.60米,货舱容积97.20米3。   空重28,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61,000公斤,  最大载重20000公斤,  乘员5-6人,  可运载100名武装人员。   最大平飞速度777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670公里/小时,  海平而最大爬升率10米/秒,  实用升限10,200米,  起飞滑跑距离700米,  着陆滑跑距离600米,  最大载重航程3600公里,  最大油量航程5700公里。    
  安-22    
安-22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远程重型军用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大的使用涡轮螺旋桨驱动方式的飞机。主要用于运送部队和大尺寸、大重量的军事装备。可在边远地区的简易机场起落。1962年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始设计,原型机于日首次试飞,当年首次在航展上公开亮相。1967年末开始交付使用,1974年停产。共生产85架,其中空军50架,民航35架。该机创造了多个飞行世界纪录。至1992年,仍有45架安-22在前苏联空军和民航服役。    翼展         64.40米  机长         57.90米  机高         12.53米  机翼面积       345米2  货舱  长×宽×高     33米×4.40米×4.40米  最大起飞总重     250000千克  最大商载       8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43000千克  4台库兹涅佐夫HK-12MA涡轮螺桨发动机,单台功率11185千瓦(15208轴马力)  最大平飞速度     74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     685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     1300米  着陆滑跑距离     800米  最大燃油航程     10950公里  最大商载航程     5000公里  
  安-24 coke 焦炭    
安-24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中、短程双发涡轮螺桨运输机,1958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60年4月首次试飞,1963年9月进入航线使用,1978年停产。到1976年共生产约1,100架,交付给苏联民航700多架,向12个国家的航空公司出口 130架。前苏联、东欧、中东等17个国家的空军中共装备260多架。    我国运7的原型机    翼展:29.2米   机长:23.5米   机高:8.3米   空机重量:13吨   标准载客:44或50人   巡航速度 450公里/小时   最大商载:5.5吨   最大起飞总重:21吨   最大载重航程:550公里   最大油量航程:2400公里   动力装置:两台涡桨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伊伏琴柯AI-24A涡轮螺桨发动机,单台功率1902千瓦    
  安-26    
安-26中短程运输机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双发涡轮螺桨中、短程运输机.是在安-24PT货机基础上研制的,但后机身是重新设计的,并使用功率更大的AH-24BT发动机。安-26的标准型是货运机,但可以方便地改成客机、救护机或伞兵运输机。安-26于1968年首次试飞, 1969年开始服役,至1982年生产总数已超过700架,除供苏联空军和民航使用外,还出口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古巴、玻利维亚、伊拉克、索马里和孟加拉等国。主要有两种型别:安-26初始型和安-26B改进型.    动力装置为两台伊夫钦科设计局的An-24BT涡桨发动机,功率2×2,820当量马力。   翼展29.20米,  机长23.80米,  机高8.58米,  机翼总面积74.98米2,  空重15,020公斤,  正常载重4,500公斤,  最大载重5,500公斤,  乘员5名,可载50名伞兵,  正常起落重量23,000公斤,  最大起落重量24,000公斤。   巡航速度(高度6,000米)425-435公里/小时,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8米/秒,  实用升限7,500米,  起飞距离(到15米高) 1,240米,  着陆距离(从15米高)1,740米,  最大载重航程(无余油) 1,100公里,  最大油量航程(无余油)2,550公里.    
  安-28    
安-28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涡轮螺桨轻型多用途运输机,是活塞式安-14飞机的放大型。原型机(最初称安-14M) 1969年9月首次试飞,第一架预生产型飞机1975年4月首次飞行。    动力装置为两台波兰制造的格鲁申科夫设计局的TVD-10B涡桨发动机,功率2×960轴马力。   翼展22.07米,  机长13.10米,  机高4.90米,  机翼面积39.72米2,  机舱(不含驾驶舱)长5.26米、最大宽度1.74米、最大高度1.60米。   空重3,500公斤,  最大起落重量6,500公斤,  最大商务载重1,750公斤,  乘员2人,  乘客15一20人,  最大载油量1,580公斤。   巡航速度(高度3,000米)337公里/小时,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8米/秒,  起落场地长度550—600米,  最大载重航程560公里,  最大油量航程1,400公里。  
  DDDDDDD
  安-30    
安-30是从安-24系列发展而来的航空测绘飞机,原型为军用的安-26型。安-30于1974年首次试飞,除苏联使用外,还出口到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越南、捷克、哈萨克斯坛等国。其中保加利亚1架,罗马尼亚3架,古巴一架,越南2架。    翼展:29.20米  机长:24.26米  机高:8.32米  展弦比:11.4  机翼面积:74.98平方米  主轮距:7.9米  前主轮距:7.65米  螺旋桨直径:3.9米  基本使用空重:15590千克  照相设备重量:6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3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540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430千米/小时  巡航高度:6000米  实用升限:7300米  着陆速度:175千米/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710米  着陆滑跑距离:670米  最大燃油航程:2630千米    
  安-32    
安-32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研制的双发中短程运输机,是安-26的发展型。1976年飞机首飞,日首批飞机向印度交付。主要型别有:安-32、-32B和-32P。至1992年共生产了337架,之后再无交付。    翼展29.20米,  机长23.68米,  机高8.75米,  机翼面积74.98米2;  空重16900千克,  最大商载67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7000干克,  最大停机坪重量2725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25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5500千克。   经济巡航速度460千米/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53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9400米,  航程(最大商载)850千米。  
  安-38    
安-38是乌克兰共和国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研制的双发涡桨轻型多用途支线飞机,由安-28发展而来,采用了新的发动机,加长的机身,装有气象雷达和飞行自动控制系统,机轮或滑撬能在未铺设跑道和-50℃~+45℃的环境下使用。使用寿命3000小时,飞行的维护工作量为4人时。  
1991年安-38在巴黎航展上首次亮相,首批6架,第一架原型机于日首飞(装TPE331发动机)。 1996年第四季度获国际民航组织型号合格证,投入成批生产;计划1997年生产25架,1998年50架,1999年75架,架。      翼展22.06米,  机长15.54米,  机高4.30米,  螺旋桨直径 2.85米,  空重5087千克(-100型),  最大商载2500千克(-100型),3200千克(K型),  最大燃油重量2210千克(-100型),  最大起飞重量8800千克(-100型),9400千克(K型)。   正常巡航速度350~380千米/小时  航程 600千米(-100型,载27人,45分钟余油),340千米(K型,带最大商载),1480千米(K型,载1800千克,最大燃油)。    
  安-70    
安-70运输机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科学技术综合体(前身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与俄罗斯联邦共同开发。两国计划用这种飞机取代陈旧的An-12涡轮螺旋桨军用运输机(中国运-8原型)。目前安-70正在进行飞行试验,为批量生产作准备。其稳定性和可操纵性、新型发动机节油高能的特性均表现优越。安-70总重达47吨,在3800千米~7400千米的距离上能运载25~35吨货物。载重能力与美国C-141喷气式运输机相近。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时(接近螺旋桨驱动的飞机的速度极限),可执行各种高度的空投任务,能空投重达20吨的单件物品,也可以运载3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206名伤病员。安-70能够在铺设层不厚的180米长的水泥跑道上起降,还可以在未经铺设的600~900米的跑道上起降。在上述起降条件下,能运载20~25吨重的货物飞行千米。    机长:40.55米   翼展:44.06米   机高:16.20米   最大速度:Mach 0.73   巡航速度:750~800千米/小时   低空巡航速度:550km/h   最大航程:3600千米(载重35吨);5000千米(载重30吨);7400千米(载重20吨)   最大实用升限:12000米   最大起飞重量:130000千克   空重:66000千克    
  安-71 预警机Madcap“野女郎”     
是在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短距起降运输机安-72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机是为海军设计的一种舰载式空中预警机,日首次试飞。最初,安-71预警机准备服役于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但因机身过长过高及机载设备和系统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种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寿命很短,在投入使用后不久便退出了现役。    
  安-72/74    
安-72双发短距起落运输机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研制研制的双发短距起落运输机。日进行首飞;1977年以后,设计单位一直对安-72进行试飞和改进。该机后来又发展成新的中短程短距起落运输机—安-74。安-72有以下几种型别:安-72A、安-72AT货运机型和安-72S行政机型。    翼展31.89米,  机长28.07米,  机高 8.75米,  机翼面积 98.53米2。   空重19,050千克,  最大商载1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4,5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33,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12,950于克。   最大平飞速度705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550~600干米/小时,  实用升限l0700,  航程(最大商载)800千米。    
  安-124    
安-124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设计,在80年代是世界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目前美国最大的C-5运输机。安-124绰号“鲁斯兰”,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英雄的名字。  
1982年12月安-124首飞,86年第五架原型机参加了英国范登堡国际航展,引起国际轰动。86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87年全面投产,至95年1月已生产了51架,年均生产5架。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219千克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记录,打破了由C-5创造的载重高度原世界记录。此外安-124还拥有过20多项国际航空联合会FIA承认的世界飞行录。目前俄罗斯空军共装备36架安124。    翼展 73.30米   机长 69.10米,   机高 21.08米,   机翼面积 628.00平方米   货舱长×宽×高 36.0米×6.4米×4.4米   使用空重 175,000千克   最大商载 15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3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05,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 865千米/小时   正常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时(高度1米)   进场速度230~260千米/时   起飞滑跑距离2520米   着陆滑跑距离(最大着陆重量)900米   最大有载航程4500千米   最大燃油航程16500千米    
  安-140    
安-140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研制的双发涡桨短程运输机,目标是作为安-24的后继机。研制计划于1993年宣布,按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范设计,先制造装有TV3发动机的原型机和静力试验飞机,同时发展装有PW127A发动机的原型机型别。1996年2月和伊朗签订协议,伊朗在伊斯法罕将装配安-140并生产一些部件,每年12架。   
动力装置为2台克里莫夫TV3-117VMA-SBZ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 1838千瓦,驱动6叶螺旋浆;或者用 2台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的PW-127A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1864千瓦,驱动哈密尔顿标准公司247F螺旋浆。座舱驾驶员2人,乘务员四人,乘客46-52人;拆除部分座椅可作客/货混合运输。     翼展24.25米,  机长22.46米,  机高8.03米,  最大商载6000千克(PW127A发动机)。   最大巡航速度(7200米高度)575千米/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520千米/小时;  设计航程(无余油)2500千米(载客52人),3050千米(载客46人),  最大燃油航程(载客33人)4100千米。         
  作者:大梦方觉笑宵小 回复日期: 16:16:40 
      顶    ================================    谢谢支持
  不顶不是人
  安-148    
安-148喷气式支线客机是乌克兰、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国家企业协作制造的,该机于2007年2月26日取得型号合格证。     安-148可用于运输80名乘客,航程3600千米,巡航时速820~870千米。2004年10月首架安-148组装完毕,并交付试验。在俄罗斯“沃罗涅日飞机制造股份公司”的参与下,安-148开始在乌克兰基辅“阿维安特”航空厂投入批量生产。2007年计划组装至少2架安-148。截至目前安-148飞机的签约数量超过30架。     机长:29.13米   翼展:28.91米   机高:8.19米   载客量:75人   最大起飞重量:85,000磅   航程:2,100公里   巡航速度:820-870公里/时         
  安-225
  作者:何时才能国强民富 回复日期: 16:18:19 
      不顶不是人    ===========================    谢谢,不过你太猛了哈
  关 注 !  
  作者:夜愿黎明 回复日期: 16:20:20 
      安-225      =============================    又来个插楼的    呵呵,你贴错图了啊
  安-225 梦幻    
安东诺夫225型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尽管波音747-400客机和空客的A380是庞然大物,但安托诺夫225型运输机的体积还要大得多 。 它是如此庞大,以至于人们把它称为&铝做的乌云&。安托诺夫225型运输机脱胎于它的&小个子哥哥&安托诺夫124型运输机。尽管基本配置相同,但安托诺夫225型运输机要更长一些,它有六个引擎而124型只有四个,并且配备了三十二个轮子的起落装置。安托诺夫225型运输机从机首到机尾全长八十四米,比波音747-400客机长十三米,翼展足有八十八米。它的内部空间非常宽敞,能容纳八座普通大小的房子。莱特兄弟乘坐&小鹰号&进行的第一次飞行,能在安-225七十六米长的机舱内来回进行两次。  
安-225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研技术联合体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6发涡扇重型运输机。 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研究,日原型机首飞,日首次作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只生产了1架飞机。    翼展 88.40米,  机长 84.00米,  机高 18.20米,  机翼面积 905.00米2;  货舱长×宽×高43.0米×6.4米×4.4米。   最大商载25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00,000干克。   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时,  起飞平衡场长3500米,  航程(带200,000千克,内部商载)4500千米,(带100,000千克,内部商载)9600千米,(最大油量)15,400千米    
  作者:夜愿黎明 回复日期: 16:20:20       ========================    你贴的最后一张是安-124
  又来个插楼的        呵呵,你贴错图了啊  =======================================================  我知道你要来发这个了,所以邪恶下...  我那个是百度出出来,可惜看不清是6涡扇的还是4涡扇的。
  你贴的最后一张是安-124  ======================  124和225同系列的太像了。难道度娘欺骗了我!
  作者:夜愿黎明 回复日期: 16:30:07 
      又来个插楼的            呵呵,你贴错图了啊    =======================================================    我知道你要来发这个了,所以邪恶下...    我那个是百度出出来,可惜看不清是6涡扇的还是4涡扇的。    =================================    不看涡扇看尾翼,225是双垂尾,百度上找的图片,资料很多都是错误的
  第一页站位
    作者:夜愿黎明 回复日期: 16:34:24 
      你贴的最后一张是安-124    ======================    124和225同系列的太像了。难道度娘欺骗了我!  ==================================================  225是双垂尾!    
  图波列夫    
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是前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科学院院士、空军中将,是图波列夫设计院的创始人。他一生中曾直接参与或领导下设计的飞机不下百余种,其中包括运输机、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和水上飞机等,它功勋卓著,是前苏联早期飞机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图波列夫曾获苏联英雄及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科学家的称号,荣获过列宁勋章及其它很多勋章、奖章,并荣获过斯大林奖金。     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运输机,从图-104、图-114、图-124、图-134、直到图-154,图式客机的舒适性和经济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60年代末,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了一种超音速客机图-144,不论是外形还是在性能上,这种两倍音速的客机同英法合作的“协和号”惊人的相似,而图-144要早三个月。     图波列夫和他领导的设计局为苏联和世界航空工业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波列夫(Туполев/Tupolev)实验设计局(OKB-156)现全名为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ANTK),主要设计轰炸机、运输机。其由著名的苏联上将工程师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俄语: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уполев)建立,总部位于俄罗斯莫斯科。所设计的飞机多以(Ту/Tu)为前缀。    
  马克。
  图-2 “球棒”    
图-2(Tu-2)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二次大战期间研制的一种双发螺旋桨式多用途轻型轰炸机,北约代号为“球棒”。该机也是人民空军建立初期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制式轰炸机,先后参加抗美援朝、对台斗争、西藏平叛等战役战斗,是一型功勋战机,现已退役。    机组成员:4名。   飞机尺寸:13.8米(机长)×18.86米(翼展)×4.13(机高)。   机翼面积:48.5㎡。   空重:7.601吨。   正常起飞重量:10.538吨。   最大起飞重量:11.768吨。   最大速度:521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9000米。   爬升率:490米/分。   航程:2020公里。   载弹量:2000kg。   发动机:2台ASH-82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每台1850马力。   武器系统:2门20毫米ShVAK机炮,3挺7.62毫米ShKAS机枪,挂载炸弹。    
  图-4 水牛    
日,苏联海参崴地区闯进了一位不速之客,它是以美国空军上尉霍华德·贾雷尔为首驾驶的一架B-29。这架“张牙舞爪”号B-29-5-BW(编号42-6256)当天从成都起飞,在执行了对驻扎在中国满洲里的日本侵略军的袭击任务后于返航途中发生故障,迫降海参崴。     美国飞行员曾以为降落在盟国的土地上就万事大吉,很快就能把飞机修缮一新重返基地了。他们不曾想到,自己和这架轰炸机已经成为二战末期美苏微妙的政治格局中一个新的棋子。当时苏联正苦于与纳粹德军的鏖战之中,无暇顾及对日宣战,加之随着战局日渐明朗,东西方盟国阵营内部的利益纠葛趋于公开化,因此42-6256号B-29和贾雷尔机组落地后即被苏联军方扣留。降在海参崴后,贾雷尔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B-29。他和其他机组人员被关在中亚一个临时集中营里,好几个月后才被遣返回国。     同年8月20日,另一架从成都起飞的B-29A-1-BN(42-93829)在轰炸日本八幡市(现北九州市)的过程中受损,飞往苏联实施迫降。途中飞机失控,机组跳伞,飞机坠毁在伯力以东的山区,机组人员全被苏联军方扣留。     11月10或11日,在对九州大村市的夜间空袭中,编号42-6365的B-29受损迫降到海参崴。11月21日,42-6358因为同样原因迫降苏联。这两架飞机和机组毫不例外地再次被苏联军方扣留。     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军方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三架向往已久且完整堪用的B-29,四个完整的机组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苏联安排所有美国机组成员于1945年1月经由德黑兰返回西方,B-29则恕不奉还。  
日,苏联正式启动代号B-4的“四发动机轰炸机计划”,计划后来正式改名为“图-4计划”——即复制B-29的绝密计划。斯大林同时下令取消刚刚于1945年1月启动的远程轰炸机计划——“64计划”,任命该计划的原总工程师图波列夫为B-4计划的总工程师。整个复制计划在莫斯科郊外的中央机场内进行,因为只有这个机场才具备容得下B-29的机库。手头的三架B-29一架用于拆解测绘,一架用于参考,一架用于测试试飞。  
B-29的105000个部件,需要画40万份草图。美国的工艺技术也与苏联不同,如B-29的标准铝合金厚度为十六分之一英寸,苏联根本无法生产出如此薄的铝合金。图列波夫最后想方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最终,图-4的重量仅比B-29重了不到1%。最成功的复制则是B-29的中央火控系统,这套自动化武器系统使轰炸机上的炮手能控制飞机上的任何一门航炮。图波列夫亲自主持了这一系统的仿制,结果大获成功。     图-4并不完全是B-29的仿制品,其雷达、弹药和发动机都是苏联自己的。发动机改成ASH-73TK涡桨发动机,功率可达1.69兆瓦,动力可达2300马力,比B-29的R-3350要大,使图-4的最大航程甚至超过了B-29。      机长:30.179米   翼展:43.08米   机高:8.46米   机翼面积:161.7平米   动力装置:4台ASh-73TK发动机,单台功率1790千瓦   空机重量:3527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6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557千米/小时(高度10250米)   实用升限:11201米   最大航程:6200千米(载弹量3000千克)   机组人员:7名   武器:10挺12.7毫米机枪,1门20毫米或23毫米航炮,机身弹舱最大载弹量9000千克       B-29    机长:30.18米   翼展:43.05米   机高:9.02米   机翼面积:161.28平米   动力装置:4台R-3350-79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1656千瓦   空机重量:3132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36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586千米/小时(高度7620米)   实用升限:11250米   作战半径:2700千米   最大航程:7780千米   机组人员:11名   武器:12挺12.7毫米机枪,备弹11500发;1门20毫米航炮,备弹100发。机身弹舱最大载弹量9080千克  
  图-16 “獾”(Badger)    
图-16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为前苏联空军设计的双发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是根据能对西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的要求而设计的。性能和尺寸大致和美国的B-47、英国的“勇士”、“胜利者”和“火神”轰炸机相当。  
该机于1950年开始研制,设计编号为图-88。1952年首次试飞,1955年交付使用。图-16为服役编号。该机大约生产了2000架,1966年开始退役,到1992年仍在服役的各型图-16为63架左右。图-16的北约绰号为“獾”(Badger)。 我国在60年代成功仿制该机,并定型为轰-6轰炸机,至今仍在生产并我军服役。    翼展33.00米   尾翼翼展11.75米   机长34.80米   机高9.85米   机翼面积164.65米2   机翼后掠角35°   机翼展弦比6.6   主轮距9.78米   前主轮距10.90米   空重3704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带弹3000千克)72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75800千克   允许着陆重量48000千克   最大载油量34360千克   载弹量千克   允许使用过载(总重55000千克)+3.17g   
(总重大于55000千克)+2.6g
  最大速度992公里/小时   低空限制速度&760公里/小时   升限12800米   续航时间7小时20分   最大航程6000公里   活动半径2300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米  着陆滑跑距离2180米
  图-22 “眼罩” (Blinder)       图-22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也是老图波列夫主持设计的最后一款轰炸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眼罩”(Blinder)。     图-22大约于1955年开始设计,1958年首次试飞,1961年在前苏联航空节初次公开展出,1962年开始装备部队。其高空最大速度达M1.5,是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图-16的后继机,主要供空军远程航空兵使用。该机未大量生产,估计只生产了250架左右。除部署于前苏联空军、海军航空兵外,还向利比亚空军提供了24架,向伊拉克空军提供了12架。    翼展 27.70米   机长 40.53米   机高 10.67米   机翼面积 188.5米2   机翼后掠角(外段) 45°   (内段) 50°   展弦比 4.1   空重 34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75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83900千克   载弹量 千克   燃油量 3千克   允许使用过载(重55000千克时) +3.5g     (重74000千克时) +2.6g   最大速度(高度12200米) M1.5   巡航速度(高度12200米) M0.9   实用升限 18300米   海平面爬升率 101.7米/秒   起飞滑跑距离 1500米   着陆滑跑距离 2100米   起飞速度 360公里/小时   着陆速度(重 74000千克) 230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 5500公里    
  图-22M“逆火”(是与图-22不同的全新设计的机型,图-26才是图-22的改进型)    
图-22M 是前苏联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与其装备的图-22是不同的两种中、远程轰炸机,为避免在美、苏削减中程核打击力量条约中被列入消减范围,前苏联称之为图-22M,把它当作图-22的改型保留下来。北约组织给它的绰号是 & 逆火 & 。图 -22M 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研制。 1974 年交付部队使用。 1975 年初 , 远程航空兵已组成两个图 -22M 中队。前苏联远程航空兵有 200 架图 -22M, 海军航空兵有 160 多架在服役。       性能特点:     ①速度快、航程远、作战半径大。图 -22M 是前苏联第一种航程较远的超音速轰炸机,据推测,其低空作战半径为 1390 千米,加上 AS-6 导弹的射程,图 -22M 可以从前苏联西部基地利沃夫起飞,以低 - 低 - 低的作战方式,用 M.65 的速度飞行 , 攻击除葡萄牙和挪威以外的所有欧洲北约国家。其高空亚音速作战半径达 3700 多千米。如果空中加油,可以从前苏联北极基地起飞,攻击美国本土的目标,然后飞回国内的基地。     ②用途多样化。除远程轰炸外,图 -22M 还可执行海上侦察和反舰攻击任务。    乘员 3 人   动力装置 两台 HK-22 涡扇发动机   载油量 53560 千克   最大速度 2.17 马赫 ( 高空 )   实用升限 18000 米   实用航程 7000 千米   起飞滑距距离 1920 米   着陆滑跑距离 1250 ~ 1450 米   实用作战半径 2200 千米   载弹量 24000 千克   机长 42.46 米   机高 11.08 米   翼展 34.30 米、 23.30 米 ( 后掠角 20 °、 65 ° )   最大起飞重 124000 千克   武器 弹舱内武器挂架可载前苏联各型自由落体武器 ,9000 千克核弹或 15 枚 500 千克常规炸弹,可半埋式在机身下携带 1 枚AS-4& 厨房 & 空 - 地导弹 , 或在翼下携带两枚 AS-4 或 AS-6空 - 地导弹。也可在进气道下的多用途挂架上带 12 到 18颗炸弹。 AS-6& 王鱼 & 导弹已成为标准的反舰武器 , 该弹的速度可达 M2.5, 低空射程为 240 千米 , 高空射程为 700 ~ 800千米。弹舱内可带 6枚 PKB-500 短距攻击导弹 , 机身和机翼下挂架可带 69 × 250 千克或 8 × 1500 千克炸弹。   雷达 具有陆上和海上下视能力的远距探测雷达   导航设备 轰炸导航雷达,多普勒导航和计算系统   电子对抗设备 SRZO-2 敌我识别器 ,& 警笛 &3 全向警戒雷达  
  图-95 “熊” (Bear)    
图-95熊式轰炸机是用于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轰炸的飞机。具有突击力强、航程远、载弹量大等特点,是航空兵实施空中突击的主要机种。有多种分类:按遂行任务范围分为战略轰炸机和战术轰炸机;按载弹量分重型(10吨以上)、中型(5-10吨)和轻型(3-5吨)轰炸机;按航程分为近程(3000千米以下)、中程(千米)和远程(8000千米以上)轰炸机、中近程轰炸机一般装有4-8台发动机。机上武器系统包括机载武器如各种炸弹、航弹、空地导弹、巡航导弹、鱼雷、航空机关炮等。机上的火控系统可以保证轰炸机具有全天候轰炸能力和很高的命中精度。轰炸机的电子设备包括自动驾驶仪、地形跟踪雷达、领航设备、电子干扰系统和全向警戒雷达等,用以保障其远程飞行和低空突防。现代轰炸机还装有受油设备,可进行空中加油。图-95 是前苏联研制的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熊”是北约组织给予该机的绰号。图 -95 于 1951 年开始研制 ,1954 年首次试飞 ,1956 年交付使用,估计共生产300 架左右,早已经停产。到 1993 年仍有约 230 架图 -95 在前苏联地区军队中服役,其中俄罗斯有 170 架左右。    机组员:7名(驾驶员2名,机尾炮手1名,其他人员4名)   全长:49.50米(162呎5吋)   翼展:51.10米(167呎8吋)   全高:12.12米(39呎9吋)   翼面积:310平方米(3,330平方呎)   空重:90,000公斤(198,000磅)   最大起飞重:188,000公斤(414,500磅)   引擎:4具Kuznetsov NK-12MV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具输出11,000kW(14,800马力)   极速:925公里/时(500节,575哩/时)   航程:15,000公里(8,100海浬,9,400哩)   升限:12,000米(39,000呎)   爬升率:10米/秒(2,000呎/分)   翼负荷:606公斤/平方米(124磅/平方呎)   推力重量比:235 W/公斤(0.143马力/磅)   自卫武器是装在机尾炮塔里的两门 AM-23 机炮,炮塔上方安装有П PC-1 射击瞄准雷达。有的型号在机身后上方有装两门 23 毫米机炮或一门 30 毫米机炮的炮塔,机身腹部有装两门机炮的炮塔。   炸/导弹:可携挂重量最大到15,000公斤(33,000磅),可携挂的种类包括:     60枚FAB-250炸弹或者是30枚FAB-500炸弹。     Kh-15“回马枪”A型高超音速(终端弹道自4,0000m高度速率可达约5马赫)短程(300km)液态燃料导弹(由Tu-95MS携行发射)。     Kh-20“袋鼠”巡航导弹(由Tu-95K/KD型携行发射),1980年代后期被“厨房”所取代。     Kh-22“厨房”大型液态联氨燃料远距反舰导弹(由Tu-95-K-22携行发射),射程可达400km,巡弋速率达2马赫,终端弹道(自27,000m高度)可达4马赫;尤其Kh-22N专门以350千吨当量核子弹头针对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以及航空母舰战斗群为目标。     以及Kh-55亚音速(571~917kph)长程(2,500~3,000km)巡航导弹(由Tu-95MS携行发射),核子弹头威力为200千吨当量。      
1961年5月,图-95LAL首次升空。其反应堆安装在弹仓内,周围以铅和塑料隔层作为屏蔽,飞机周身布满放射探测器。至同年8月,图-95LAL共进行了34次飞行。飞行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所以真正使用核动力发动机的图-95改型的设计工作也随后开始,新机编号图-119。图-119的设计之初考虑了多种动力方案,包括核动力涡扇发动机和核动力涡桨发动机等,最终决定采用NK-14A型核动力涡桨发动机,计划于1965年实现首飞。但后来也许是遇到了与美国同行相同的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受到美国ANP计划下马的影响,苏联人终止了自己的核动力飞机研制计划,图-119也永远失去了起飞的机会。        图-119 核动力轰炸机三视图
  图-104    
图-104(Tupolev Tu-104)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Tupolev, 以“俄罗斯航空之父”安德列·图波列夫命名)研制的双发动机喷气式客机,是前苏联的第一种喷气式客机,此后,“Tupolev”系列民用飞机命名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4”(Tu-114、Tu-144、Tu-154)。图-104是继英国的彗星客机之后第二款投入使用的商用喷气式客机。当年Tu-104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代号称为“Camel”「骆驼」。     图-104是由军用的图-16轰炸机(Tu-1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代号称为“Badger”「獾」)为设计基础发展而来。图-104安装两台米库林AM-3涡轮喷气发动机,亦采用将发动机埋入机翼翼根处的设计。     图-104于日首飞,自1955年起在哈巴罗夫斯克135号工厂投入批量生产,次年配备给前苏联民航投入使用。1956年,为准备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访英,图-104客机首次飞抵伦敦,引起了轰动。早期的图-104内装简陋,可载客48人,飞行中短程航线。后来发展出70座的图-104A以及100座的图-104B。至1960年停产,图-104系列总共生产了200余架。    翼展:34.54 m   机身长:38.85 m   全机高度:11.9 m   载客量 :70人   起飞重量:180000 kg﹝396825 lb﹞   发动机 :Mikulin AM-3 × 2   最大推力:8700 kg ﹝19180 lb﹞   最大航速:900 km/h ﹝559 mph﹞   最大航程:2650 km ﹝1647 nm﹞  
  图-114 楔子 (Cleat)    
1957年,图波列夫设计局在图-95轰炸机的基础上衍生出大型客机图-114,动力依然是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载220人,是60年代末期宽体客机(两排以上走道)出现前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机,但只生产了32架。     动力:4台Kusnetzow NK-12 MV mit je 1499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翼展:51.10 m   机长:54.10 m   机高:15.50 m   航程:8950 km   升限:12000 m   巡航速度:870 km/h    
  图-124    
图-124是图-104的缩小版,基本上缩小为图-104的75%,是为适应短途运输而发展的。换装高效率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短途涡扇运输机。     动力:两台Soloviev D-20p涡轮风扇发动机   机长:30.58 m   翼展:25.55 m   机高:8.08 m   空重:22500 kg   最大起飞重量:38000 kg   巡航速度:850 km/h   航程:2100 km   乘员:44---56    
  图-126 “苔藓”
(Moss)    
图-126是前苏联的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该机估计于1960年开始设计,1962年首次试飞,通过系统鉴定试验后于60年代末开始装备部队使用。    据说,1971年12月由前苏联飞行员驾驶的图-126曾被派到印度参加印巴战争。印度空军曾深入巴基斯坦境内160公里进行夜间空袭,每次空袭都有一架图-126在印境地-空导弹防区内约6000米高度飞行。根据作战情况估计,图-126雷达作用距离约370公里,采用了延迟线固定目标对消技术,具有海上下视和有限陆上下视能力,可作为截击机或对地攻击机的空中导引指挥站。    外形尺寸    翼展            51.2米    机长            55.2米    机高            16.05米    翼面积           311米2    雷达天线罩直径       11米    雷达天线罩厚度       1.9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            100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70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8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780公里/小时    值勤巡航速度        6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1000米    值勤巡航高度        6000米    起飞距离          1800米    值勤持续时间     (值勤站距起飞点1000公里) 9小时     (值勤站距起飞点2000公里) 6小时  
  图-134 “硬壳” (Crusty)    
图-134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支线运输机。图-134的外形布局以图-124外形为基础,将两台发动机后置,改用T形尾翼。1962年基本上完成对图-124的改型工作。1963年下半年原型机试飞,1966年交民航试航。可全天候飞行,有良好的起飞着陆性能。图-134是初期型,载64~72名旅客;图-134A型机身加长2.1米,载客76~80人,排距较宽,行李舱容积增加2米3,安装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无线电和导航设备。前苏联民航总局使用200架,出口30多架。     翼展            29.01米  机长            37.05米  机高            9.14米  机翼面积          127.3米2  最大起飞重量        47000千克  使用空重          29000千克  最大商载          8200千克  两台Д-30-2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   66.7千牛(6800公斤)  机翼油箱载油量             16600升  最大巡航速度              885公里/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              750~8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1900米  着陆滑跑距离              780米  最大载重航程              1890公里  乘员                  5人其中两名服务员  旅客72~80人     
  图-144 “战马” (Charger)    
图-144是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研制的超音速客机,采用4台库兹涅佐夫HK-144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27.5千牛。总体布局非常类似于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号超音速客机。所不同的是“协和”号采用的S形前缘三角翼,而图-144采用的是双三角翼;而且图-144的机头两侧装有细条状的鸭翼,在起飞和着陆时使用,而“协和”上没有这样的装置。图-144从1962年开始研制,日原型机首飞,1975年12月图-144先于“协和”号投入俄罗斯国内航线试用,先用于货邮运输,1977年11月开始客运飞行,日停止客运飞行。1980年底图-144停产,共生产了13架。1984年,图-144退出航线。    翼展        28.80米   机长        65.70米   机高        12.85米   机翼面积      438米2   内侧机翼后掠角   76°   外侧机翼后掠角   57°   主轮距       6.05米   前主轮距      19.60米   
装4台HK-144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   127.5千牛(13000公斤)   加力推力 
                171.6千牛(17500公斤)   最大巡航速度               M2.35(约2500公里/小时)   正常巡航速度               M2.2(约2300公里/小时)   巡航高度                 18000米   着陆速度                 280公里/小时   着陆滑跑距离               2600米   最大航程(载140名旅客)           6500公里    
  图-154“轻率” (Careless)    
图-154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1966年春开始设计,日首次试飞。共有6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机用于试飞,从第7架开始交付给前苏联民航局使用。1971年初前苏联民航用所接收的第一架图-154进行初步验证飞行和机务人员训练飞行,同年5月开始邮件和货物运输,7月开始投入莫斯科-第比利斯之间航线客运飞行,日开始莫斯科-北高加索矿水城的航线飞行,同年8月1日,开始莫斯科-布拉格的国际航线飞行。至1992年9月,已生产各型图-154约1000架,现在还在继续生产。大部分由前苏联民航使用。国外用户有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古巴、波兰、叙利亚和中国等。     1980年最新改进型图-154M。对尾翼重新设计,机翼的缝翼减小,扰流片加大,尾部中央发动机进气口扩大,原位于中央发动机下的辅助动力装置移至机身尾锥内。换装索洛维耶夫D-30KU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04千牛(10604公斤)。日首次交付前苏联民航使用。至1992年已生产约75架,中国民航订购7架。     翼展       37.55米   机翼面积     201.45米2   机长       47.90米   机高       11.40米   机身直径     3.80米   最大巡航速度   950公里/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   90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高度   11900米   最大载重航程   3740公里    
  图-160    
图-160战略轰炸机,又称:图波列夫图-160(Tupolev Tu-160)是俄罗斯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北约对其的代号为“海盗旗”(Blackjack)。俄罗斯空军称其为“白天鹅”(White Swan)。日首次试飞。由前苏联共实际生产35架,约有16架在俄罗斯空军服役。    
机翼 可变后掠悬臂式下单翼。机翼固定段前缘的后掠角较大,弧线形地一直向前延伸,直到机头座舱的两侧。机翼可动段的后掠角度手动选择,范围从20°到65°,当机翼全后掠时,两侧后缘襟翼的内段向上竖起,伸出机翼翼面,如同一对大翼刀,机翼的可动段上有全翼展前缘襟翼,后缘有较长的双缝襟翼及插入式下偏副翼。    尾翼 全动式后掠平尾安装在垂尾与背鳍的交界处,位置较高。平尾以上的垂尾段也是全动式的。平尾与垂尾交界处的后部有一锥形整流罩,内装减速伞。背鳍较大。    机身 圆形细长机身,机翼与机身的交界采用融合体结构,并为减少雷达反射波作了修形设计。机翼与机身连接结构的前后各有一个长10米的弹舱。    起落架 可收放前三点式。双轮前起落架向后收起。主起落架为小车式,每侧有三对机轮。主起落架支柱向后收起,同时机轮小车沿着中间一对轮子的轴线旋转90°,最后机轮小车与收起了的支柱平行地放置在舱内。    座舱 四名机组人员前后并列,每人有单独的弹射座椅。座舱的每侧有一个窗可向内向后开启,以便在地面进行通风。乘员从前起落架舱进入座舱。飞行操纵采用战斗机式的驾驶杆。    动力装置 四台HK-32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245千牛(25000公斤)。四台发动机分成两对分别安装在机翼固定段下,每对发动机有水平楔形进气道,尾喷管伸在机翼后缘之外。有空中加油能力。    机载设备 具有陆上和海上远距探测能力的雷达装在略为上翘的电介质机头锥内,据称有地形跟随能力。装有天文和惯性导航系统、航行座标方位仪。前机身下部有一个突起的整流罩,其前部是平板状的透明罩,该整流罩内装摄像机,为武器瞄准提供目视帮助。机尾装有预警雷达。另外该机还装有各种主动、被动电子对抗设备。    武器 无机炮。弹舱内可挂多达16330千克的自由落体炸弹、短距攻击导弹或巡航导弹(ALCM)。两个武器舱内可挂旋转式发射架,每个发射架可挂12枚RKV-500B(AS-16“反冲”)短距攻击导弹或6枚ALCM,目前装备的是RK-55(AS-15“肯特”)巡航导弹,将来用可超音速飞行的AS-19“科拉”导弹代替。巡航导弹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     机长:54.10米   机高:13.10米   翼展(全后掠):35.60米,(展开)55.70米   机翼面积(全展开):360.00平方米   空重:118000千克   最大燃油量:160000千克   最大武器载荷:40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2676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750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155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2000千米/小时(海拔12200米)1030千米/小时(海平面)   巡航速度:M0.9(13700米)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4000米/分   实用升限:15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2200米   着陆滑跑距离:1600米(最大着陆重量)   最大无空中加油航程:12300千米   作战半径:2055千米(M1.5)   限制过载:+2.5g [2]     是俄罗斯目前唯一一种不需要空中加油就能够对美国实施战略打击的飞机    
  图-204     
图-204是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原前苏联图波列夫实验设计局)研制、乌里杨诺夫斯克“航星”航空工业综合体生产的双发中短程窄体客机,用于取代图-154和伊尔-62客机。图-204被认为与波音757同等级别的客机。    该机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开始细节设计,首架装PS-90AT发动机的原型机于日首飞,装RB211-535E4-B发动机的原型机于日首飞并参加了当年的范堡罗航展。图-204系列飞机于1990年开始正式生产,1993年5月开始交付使用,初始交付只有货运型,日取得型号合格证。日交付首架客运飞机,日,开始向独联体外的客户交付。    动力装置:两台罗尔斯-罗伊斯RB211-535E4涡扇发动机(推力43000磅)   翼展:41.8米   长度:46.1米   高度:13.9米   机翼面积182.4平方米   机身截面 3.80m×4.10m   客舱长度 30.18m;  客舱最大宽度 3.57m   载客量:212人   空机重量:59吨   最大商载:25200kg   最大燃油量:32700kg   最大起飞重量:110750kg   最大商载航程:4800km-6,300km   巡航速度:810~850km/h  
  图-214  
  图-244    想像图,设想载客 300 人,航程达 10,000 公里  
  图-324    图-324是一种50座级的小型支线客机,现在开发处于无限期停顿状态。  
  图-330/338    
图-330是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在其图-204运输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发涡扇货运机,用以取代安-12运输机。 1993年初宣布研制,1994年4月得到俄罗斯政府支持,最初的10架在喀山市戈尔布诺夫航空生产联合体生产。首飞安排在1997年,并计划1998年投入使用,但这两个目的都未达到。1997年底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将生产图纸交给位于喀山市的戈尔布诺夫航空生产联合体,随后开始制造。计划中图-330有两种型别:    图-330 基本型。    图-338 低温燃料型。采用萨马拉“劳动”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NK-94发动机为动力,携带20000kg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该机的研制计划已经被列入俄罗斯的和2015年前的民用航空发展联邦规划,未来7年内将需要3亿4千万美元的资金。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元计划从2004年起对该机进行投资,目前已提前到2003年。2003年4月,随着俄罗斯决定退出安-70项目,该机被俄空军选作其下一代中型运输机的候选机种,如获选,则该机将成为21世纪的俄空军的主要装备之一。该机单价估计在万美元之间(2000年币值),市场容量为700~800架。    翼展                 43.5m  展弦比                10.6  机长                 42.0m  机高                 14.0m  机翼面积               177.8m2  最大起飞重量             103500kg  最大商载               35000kg  巡航速度(高度在11000m)        800~850km/h  最大航程     载重15000kg             7000km     载重20000kg             5600km     载重30000kg             3000km    
  图-334    
图-334(Tupolev Tu-334)是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开发的客机型号之一,其目的是取代机龄渐高的图-134客机和图-154飞机。据国家民航总局的资料,目前有238架图-134飞机、约300架图-154飞机需要更新换代。     在设计方面,图-334的机身使用图-204的设计,但其长度则被改短,机尾采用T字形设计,两副引擎置于机尾两侧,有别于引擎置于翼下的传统设计。  
      一个空前绝后的军事帝国瓦解了,叹哉。。。。。。。。。。。。。。
  作者:猿非追月 回复日期: 18:16:44 
              一个空前绝后的军事帝国瓦解了,叹哉。。。。。。。。。。。。。。  =======================================  空前是肯定的,但绝后倒是不一定……
  俄罗斯轰炸机我只知道一个“逆火”,楼主厉害。
  米里直升机设计局    
半个世纪中,米里设计局经历了直升机设计的四个时代,米里设计局为俄罗斯和全世界贡献出厂15个投产型号的基本型直升机,生产的直升机总数接近3万架,占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国产直升机总数的95%。米里设计局的直升机总生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机—直居世界—首位。设计局研制的战斗直升机经受了实战的考验。    
  米-1 野兔    
  米-2    
米-2是前苏联米里直升机实验设计局(现改称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设计,由波兰生产的装有双涡轮轴发动机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    米-2于1961年9月首次试飞。该直升机是由米-1发展来的,基本上保留了基本型米-1直升机的布局,采用了相同的旋翼系统,但改装两台涡轮轴发动机。米-2原型机在完成初步国家飞行试验计划后,根据前苏联与波兰在1964年签署的协议,由苏联转到波兰希维德尼卡航空公司(WSK)继续研制。日,由波兰生产的米-2完成首次试飞。随后开始生产,至1981年已生产24种不同型别的米-2直升机5250架,大部分出口,其中向前苏联出口2000架。军用型销往捷克、罗马尼亚和前苏联等国,民用型销往欧洲。1979年以前生产率为300架。    20世纪70年代,波兰竭力改进米-2使之现代化。第一种现代化型直升机上装有功率较大的发动机,单台功率为331干瓦(450轴马力)。该型于1974年首次试飞。    另一种现代化型直升机用玻璃钢取代了原来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安定面、尾桨桨叶和旋翼桨叶。新旋翼桨叶的设计、制造和试验由波兰希维德尼卡航空公司完成。      客货运输型;    单一的客运型:可载6名或8名旅客;    救护型;    农用型:用于常规或超容量农药喷洒。这种型号已在保加利亚、捷克、丹麦、 埃及、芬兰、伊朗、利比亚、波兰、苏丹、瑞典和前苏联等国使用;    搜索和救援型:装有电操纵的外部绞车;    货运型,装有外挂货物的吊环和承载能力为260干克的绞车;    教练型;    摄影型,仅生产少数几架;    电视型(用于空中传播电视),仅生产少数几架。    日,米-2在100公里闭环航线 L-开创了起飞重量为2603千克的253.818公里/小时速度记录。    1978年2月,改装美国丈利逊-250涡轮轴发动机的米-2直升机由美国斯皮特法众升机公司负责在西方销售。      尺寸数据:    旋翼直径 14.56米,旋翼桨盘面积 167平方米,尾桨直径 2.70米,机身长 11.94米,机高 3.75米。      重量数据:    空重 2402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35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37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220千米/时,巡航速度 190千米/时,实用升限 4000米,悬停高度(有地效)2000米/(无地效)1000米,航程 340千米。      运输能力:    可载 8名乘客或 700千克货物。      动力装置:    两台PZL GTD-350 涡轮轴发动机,功率 2×400马力。  
  米-4 猎狗    
米-4是米里设计局研发的一种多用途直升机,当时为了弥补在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的空缺,于20世纪40年代末研制成功,并在当年进行了首飞,大量装备苏联海空军,用途广泛。目前已经全部退役。       米-4采用1台活塞-7气冷星形14缸发动机,功率1770马力。主螺旋桨直径21米,长为16.8米,高为4.4米。起落架为固定四点式,前起落架横向轮距1.53米,主起落架轮3.82米、前主轮距3.79米。机舱体积达16立方米,一个侧舱门,一个后舱门。一次可运载11名士兵。发动机舱位于机头,通过传动轴驱动机舱顶部的主旋翼和尾部的尾桨。驾驶舱位于机头前上部,两人机组,两人均可独立完成飞行操纵。可装载1.5吨货物,吊运时可运载1.35吨。       机长:20.02 米     机高:4.40 米     旋翼直径:21.00 米     尾桨直径:3.6 米     空重:5.121 吨     最大起飞重:7.600 吨     最大载人数:15人     巡航时速:160 公里     最大时速:210 公里     转场航程:520 公里     实用升限:2500 米     有地效悬停升限:2000 米     最大爬升率:4.3 米/秒       米-4在中国     米-4造价低廉,技术性在当时不是十分强,中国在20世界50年代初引进米-4直升机,并开始仿制,于1959年首飞成功,米-4在中国代号为直-5,目前也已经退役。  
  米-6    
米-6/米-22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单旋翼带尾桨式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吊钩”(Hook),大概生产了800多架,1991年停产。该机于1954年开始研制,1957年试飞,同年秋季公开展出。当时米-6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旋翼直径35.0米   尾桨直径6.30米   机长(旋翼和尾桨传动)41.74米   机长(不包括机枪和尾桨)33.18米   机高9.86米   短翼翼展15.30米   主轮距7.50米   前主轮距9.09米   尾部货舱门 高×宽2.70米×2.65米   前舱门离地高度1.40米   后舱门离地高度1.30米   地板中央舱口1.44米×1.93米   旋翼桨盘962.1米2   空重27240千克   最大内部载荷12000千克   最大外挂载荷8000千克   舱内燃油重量6315千克   总燃油重量(带外部油箱)9805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40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飞)425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飞)   最大平飞速度30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4500米   航程(载重8000千克)620公里   航程(带外挂油箱,载重4500千克)1000公里   转场航程(座舱内带辅助油箱)1450公里    
  米-8    
米-8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由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由喀山飞机制作厂生产。米-8是一种双发、五叶单旋翼的大型直升机。1964年米-8军用型及民用型同时开始投产。  
米-8直升机,北约绰号河马(Hippopotamus),与米-17系列一起,是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的世界经典通用直升机,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直升机(12500架以上),而且生产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号称直升机王国中的“卡拉什尼科夫”。无论作为军用直升机还是州长的私人班机,她都游刃有余地切换着她的角色。这款性能优异的直升机,绝对是航空史上的经典,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传奇!    旋翼直径 21.29米   尾桨直径 3.91米  机长(旋翼尾桨旋转)25.33米  机身长(不包括尾桨)18.17米  机身宽 2.50米  机高(包括尾桨)5.54米   (到旋翼桨毂顶部)4.73米  旋翼桨盘 356平方米  尾桨桨盘 12.01平方米  平尾(总)2平方米  基本空重  民用型米-8T 7149千克  典型军用型 7260千克  最大有效载重  内部   4000千克  外部   3000千克  携带燃油量  民用米-8T标准油箱   2027千克  带2个辅助油箱   3447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11100千克   起飞重量  28名乘客及每名乘客带15千克行李   11570千克  外挂2500千克货物   1142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飞)   12000千克  最大桨盘载荷   33.7千克力/平方米  性能(民用型米-8T)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  最大重量
203千米/小时  正常重量
250千米/小时  外挂2500千克货物  最大巡航速度  180千米/小时   最大重量 225千米/小时  正常重量 210千米/小时  
  米-10 哈克    
米10是前苏联米里直升机实验设计局(现改称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研制的重型起重直升机,这种直升机由米-6发展而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赋予绰号为“哈克”(Harke)。米-10有两种型别:(米-10或V-10)和“哈克”B(米-101t)。      旋翼直径35米
    尾桨直径6.3米
    旋翼尾桨中心距21.24米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41.89米
    机身长度32.86米
    机身下表面离地距离3.75米
    机高7.8米
    主轮距(减震支柱中心线间距)5米
    前主轮距8.74米
    载货平台
    长×宽8.53米×3.54米
    空勤人员舱门
    高×宽1.35米×0.78米
    离地高度3.91米
    货舱门
    高×宽1.56米×1.26米
    离地高度1.82米
    座舱地板的舱口直径1米
    内部尺寸
    座舱
    长×宽×高14.04米×2.5米×1.68米
    容积约60米3
    面积
    旋翼桨盘962.1米2
    重量及载荷
    空重2468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带转场油箱)8670千克
    载货平台上的最大载重(包括平台)15000千克
    最大吊挂载重8000千克
    起飞重量(吊挂货物时)38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3700千克
    最大桨盘载荷0.39千牛/米2(39.5公斤/米2)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最大起飞重量)20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空重)2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3000米
    航程(载货平台载重12000千克)250公里/小时
    转场航程795公里    
  米-12    
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制造的迄今为止最大的直升飞机Mil V-12,     两翼分别带有一个螺旋桨,每个直径达到35m,当它们旋转起来,螺旋桨可触碰的死亡地带长达67m,这个宽度超过了波音747。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它的各项超级参数都被写进了国际航空协会的记录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书中。   
世界上只生产过2架V-12,因为它的身躯过于庞大,机动性很差,且操作不便,所以没有量产。         机长: 37米   机高: 12.5米   空重: 70000公斤   旋翼直径: 35米   航程: 500公里   最大起飞重: 105000公斤   实用升限: 3500米   巡航时速: 240公里   最大时速: 260公里    
  楼主发的图-160的照片前两张明显是美国的B-1B
  米-14    
米—14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岸基反潜直升机北大西洋公司组织给予绰号“烟雾”(Haze)。1973年首次试飞,接着就在苏联海军以反潜直升机投入使用。它是米—8直升机的改型,用来取代米—4。其主要型别有:米—14PL“烟雾”A,基本反潜型,空勤组由4名或5名机组人员组成,大约有100架在苏联海军服役;米—14BT“烟雾”B,扫雷型,目前大约有10架正在苏联海军服役;米—14PS“烟雾”C,搜索和救援型。现在米—14还在继续生产中。至少已生产230架。已出口保加利亚3架,古巴4架,利比亚12架,波兰4架,罗马尼亚6架,原东德8架。飞机单价700万美元。  
总体布局 5片桨叶的旋翼和3片桨叶的尾桨,尾桨位于垂直安定面的左侧。机身下部为船形,机身前部有两个声纳浮标或单个照明弹降落伞舱,后部两侧有浮筒,机身底部右后方有一个可收放的声纳装置。尾梁前部下面有一个多普勒雷达盒,尾梁下部有一个浮筒。可收放式起落架由两个单轮前起落架和两个双轮主起落架组成。座舱正后方挂有拖曳式磁探仪。动力装置两台伊索托夫设计局TB3—117MT涡轮轴发动机,功率为2×1417千瓦(2×1927轴马力)。    机长: 25.30米  机高: 6.90米   旋翼直径: 21.29米   航程: 925公里   最大起飞重: 13000公斤   最大平飞时速230公里  最大巡航时速200公里  航程(最大燃油)925公里    
  米12比米26还大吗
  米—16(V-16)     1967  
  好多机机,该分页了吧?
  米-17    
米-17直升机米-17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中型运输直升机,分别由喀山和乌兰乌德两家航空工厂生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它取的绰号为“河马”-H(Hip-H)。米-17于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1983年开始出口。该机采用米-8的机体和加大了功率的米-14的动力装置。在法国布尔歇展出的样机(SSSR-17718)是与米-26一起由莫斯科飞往巴黎的。  
米-17是在米-8的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与米-8几乎相同,但米-17的尾独立核算在垂直安定面的左边,与米-14相同。从外表上看,米-17的发动机短舱较短,只是座舱前左侧舱门中点上方的进气口靠前了,重新设计了每侧喷管前的小喷嘴。米-17装两台TV3-117MT涡轮轴发动机 ,单台起飞功率为1454千瓦(1977轴马力)。与米-8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两台发动机的输出是同步的,可自动保持旋翼的转速。若一台发动机功率有损失,则另一台发动机输出增加,自动补偿。若一台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另一台发动机功率输出增加到应急功率1640千瓦(2230轴马力),从而保持直升机继续飞行。辅助动力装置借压缩空气起动涡轮轴发动机。如果需要,发动机进气口可安装导流板,以避免在未预计的降落场地降落时吸入砂石、灰尘等外来物。座舱布局和有效载荷与米-8相比没有什么变化。米-17主要有客货运输型。可运输车辆、工程设施和各种货物,能载24名旅客或装12副担架。    
旋翼直径:21.29米      
尾桨直径:3.90米       旋翼尾桨中心距:12.661米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25.352米       机身长(不包括尾桨):18.424米       机宽:2.50米       机高(至旋翼桨毂顶部):4.757米       主轮距:4.510米       前主轮距:4.281米       客舱容积:23米3       空重(带设备):7100千克       机内:4000千克       外吊:3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1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最大桨盘载荷:0.358千牛/米2(36.5公斤/米2)       最大平飞速度(最大起飞重量):25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24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正常起飞重量):5000米       (最大起飞重量):3600米       悬停高度(无地效,正常起飞重量):1760米       航程(最大标准燃油,5%余油)       (正常起飞重量)495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465公里     航程(带辅助油箱,正常起飞重量):950公里  
  米-20 家用直升机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机爬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