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除了与氧气的浓度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材质,还与什么有关

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水槽.(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两个方法中相对较好的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其理由是不需要加热.(3)若用A装置制氧气时,a中放过氧化氢(或H2O2),b中放二氧化锰(或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二氧化锰\;}}{\;}$2H2O+O2↑.放药品应该在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选填前、后),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或关闭导管活塞),再往分液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水不能进入锥形瓶,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若用A装置制氧气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塞上双孔胶塞,滴下反应液后,把导管放在水中,导管口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旋紧双孔胶塞(填操作方法)才能使C装置导管口出现气泡.(5)仪器①在滴加液体时,仪器①上的玻璃塞应拿掉(填“塞上”或“拿掉”);仪器①滴加液体时,在锥形瓶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如仪器①滴加液体速率过快,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6)小明做实验中手碰到A装置锥形瓶的外壁感到发烫,说明这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7)小明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火星四射,其原因是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至少写出2条).(8)小明通过改进实验,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成功了,然后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刚做过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中,会出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说明集气瓶子中残留氧气与空气中所含氧气浓度相比集气瓶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
(1)如图所示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常用仪器;(2)比较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区别和联系.(3)①用A装置制氧气时,没有加热装置,所以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②制取气体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且要注意其方法;(4)不旋紧双孔胶塞,产生的气体会逸出,所以导管口没出现气泡.(5)仪器①在滴加液体时,锥形瓶中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并且放热,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滴加液体速率过快,产生氧气太快,所以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6)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7)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火星四射,原因有多种:如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8)刚做过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中,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所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以上分析,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的装置,氧气的收集,实验的注意事项.(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答案为:分液漏斗;水槽.(2)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区别:是否需要加热.(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旋紧双孔胶塞,防止产生的气体会逸出.(5)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并且放热,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滴加液体速率过快,产生氧气太快,所以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6)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手碰到A装置锥形瓶的外壁感到发烫.(7)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火星四射,原因有多种:如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8)刚做过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中,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故答为:(1)分液漏斗;水槽&&&&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①不需要加热②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③生成物对环境没有污染(任答一个即可)&&(3)过氧化氢(或H2O2);& 二氧化锰(或MnO2);& 2H2O2$\frac{\underline{\;二氧化锰\;}}{\;}$2H2O+O2↑; 后;& 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或关闭导管活塞),再往分液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水不能进入锥形瓶,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旋紧双孔胶塞&&&&&&& (5)拿掉;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6)发烫;放热反应&&&&&&&&&&& (7)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③未待火柴将近烧尽时伸入集气瓶中,瓶中氧气被火柴消耗.& (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集气瓶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当前位置: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未观察到“燃烧”和“火星四射”的现象.下列说法中,与该实验失败原因无关的是(  )A.所用铁丝较粗B.氧气没有收集满,纯度较低C.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D.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层细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铁丝较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铁比可能不会燃烧,所以正确.B、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可能空气没有排净,氧气浓度较低,铁丝不会燃烧,所以正确.C、可能铁丝的预热效果不好,没有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铁丝不燃烧,所以正确.D、集气瓶底部预先铺一层细砂,是为了防止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的,与燃烧的条件无关,所以错误.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化学实验操作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4.“固体先放”原则。 5.“液体后加”原则。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化学实验中的“七个关系”(1)先后关系①向试管中装人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然后让试管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缓慢落到试管底。②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在滴瓶外面挤压胶头排出滴管内的空气,然后再伸入滴瓶内松手吸取液体。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然后称量。④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把仪器外壁擦干,然后再加热。⑤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盛放药品的部位固定加热。(2)左右关系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②连接实验装置时,应按从左到右(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 ③橡胶塞和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左手拿橡胶塞或橡胶管,右手拿玻璃管(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给容器塞橡胶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塞子。 (3)上下关系①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角)。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手拿试剂瓶倾斜液体试剂时,应让标签向上对着手心。 (4)正倒关系①取试剂瓶里的药品时,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②用胶头滴管取完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正放 (保持胶头向上),而不能倒放或平放。 (5)多少关系①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答积明了2/3。 ③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蒸发皿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6)内外关系①用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②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在试管口的止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7)高低关系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粉需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量筒读数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沾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蘸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
实验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1)防倒流倒:吸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如用KClO3和MnO2、KMnO4制取氧气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容易发生倒吸,要注意熄灯顺序。(2)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3)防暴沸:加热液体或蒸馏时常在加热的装置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4)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5)防腐蚀:强酸、强碱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皮肤上沾有强酸、强碱要用水冲洗,再涂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 (6)防中毒:在制取或使用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注意尾气处理。如用CO还原Fe2O3、CuO要处理好尾气. (7)防炸裂: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①试管加热时先要预热;②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③注意防止倒吸。(8)防堵塞: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9)防污染: ①已取出的未用完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瓶(块状固体。如钠、白磷除外);②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伸入瓶内,不接触试管壁;③取用试剂时试剂瓶盖倒放子桌面上;④药匙和胶头滴管尽可能专用(或洗净、擦干后再取其他药品);⑤废液及时处理。(10)防意外:(1)中毒事故防止和处理一氧化碳中毒时应迅速离开所处房间,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误食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银盐等)应立即服用生蛋白或生牛奶。 (2)火灾处理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②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③会用干粉及泡沫火火器;④拔打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 “120”,也可拨“110”求助;⑤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氧化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
发现相似题
与“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4941165031996743567833256179715(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③除去CO中少量的CO2,最好将气体通过装置____,理由是____;④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CO通过装置B时可以看到____;装置C中出现白色浑浊,那么,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u+CO2.(2)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见下图).请分析实验Ⅰ、Ⅱ后回答:①实验Ⅰ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Ⅱ则表明了____剧烈程度不同,原因是____;②按照实验Ⅰ和Ⅱ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____.-乐乐题库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知识点 &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习题详情
12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3%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锥形瓶、酒精灯;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c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2H2O+O2↑;③除去CO中少量的CO2,最好将气体通过装置D,理由是NaOH易溶于水;④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CO通过装置B时可以看到黑色粉末变红;装置C中出现白色浑浊,那么,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2)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见下图).请分析实验Ⅰ、Ⅱ后回答:①实验Ⅰ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Ⅱ则表明了不同种金属跟同一种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原因是锌比铁活泼;②按照实验Ⅰ和Ⅱ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同种金属跟不同浓度的酸反应对比实验,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济宁
分析与解答
习题“(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③除去C...”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②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来选择进气端,根据反应装置和知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③比较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性,再在了解浓溶液的吸收性更强的基础上作出选择;④根据题意和观察图示可知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据此写出CO通过装置B时可以看到的现象,和化学反应式;(2)①观察图示可知,两试管中酸的浓度相同,参加反应的金属不同.然后仿照I写出答案即可;②I、II中一个是相同的金属,不同种类相同浓度的酸,一个是不同的金属,相同浓度的同种酸.我们还可同种金属,不同浓度的酸进行实验.
解:(1)①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锥形瓶、酒精灯.故答案为:锥形瓶、酒精灯;②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装置A应与E的c端连接;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是:2H2O2&MnO2&.2O+O2↑;故答案为:c、2H2O2&MnO2&.2O+O2↑;③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能配制浓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效果好;故答案为:D、NaOH易溶于水;④据题意和图示可知,此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O通过装置B时可以看到黑色粉末变红,反应化学式是:CO+CuO&&△&&.2.故答案为:黑色粉末变红、CO+CuO&&△&&.2;(2)①两试管中酸的浓度相同,参加反应的金属不同.稀盐酸与锌片反应可生成大量气泡,与铁片反应可生成少量气泡.实验Ⅱ则表明了:不同种金属跟同一种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原因是锌比铁活泼.故答案为:不同种金属跟同一种酸反应的、锌比铁活泼;②同种金属,不同浓度的酸进行对比实验时,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快.故答案为:同种金属跟不同浓度的酸反应对比实验,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合理答案皆可)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等方面.探究实验时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比较.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③除去C...”主要考察你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知识点的认识】由于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不同,所以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也稍有不同.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1.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做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详看6E:氧气的收集方法). 2.采用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还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详看6E:氧气的收集方法)→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来探究制取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可能是将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画出、分析、评价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 另外,有时根据制取氧气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氧气的有关性质、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
与“(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③除去C...”相似的题目:
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这个操作应在&&&&加热固体药品前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开始有气泡放出时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①③②③②①②①③①②③
如图是某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1)根据装置图写出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图中所用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的冒出时,才开始收集.除图中收集方法外还可用&&&&法收集氧气,用此法收集氧气后应如何检验是否集满?&&&&.(3)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防止&&&&.(4)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2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3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撤酒精灯;⑦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③除去CO中少量的CO2,最好将气体通过装置____,理由是____;④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CO通过装置B时可以看到____;装置C中出现白色浑浊,那么,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u+CO2.(2)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见下图).请分析实验Ⅰ、Ⅱ后回答:①实验Ⅰ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Ⅱ则表明了____剧烈程度不同,原因是____;②按照实验Ⅰ和Ⅱ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答:①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②连接装置A、E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A应与E的____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H2O+O2↑;③除去CO中少量的CO2,最好将气体通过装置____,理由是____;④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CO通过装置B时可以看到____;装置C中出现白色浑浊,那么,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u+CO2.(2)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见下图).请分析实验Ⅰ、Ⅱ后回答:①实验Ⅰ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Ⅱ则表明了____剧烈程度不同,原因是____;②按照实验Ⅰ和Ⅱ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的白光,只是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B、由于木炭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无法测出氧气的含量,所以不能把铜丝换成木炭,故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选项正确;D、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因此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性质
定义:&&&&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2.氧气的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2)助燃性,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②与非金属的反应:C+O2CO2(O2充分)2C+O22CO(O2不充分)③与化合物的反应:2CO+O22CO2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易错点:(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8625128941547211569271679695798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氧气浓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