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地图政令传达方面的弊端

  老朽一介草民,年少时颇喜欢读史,各种经史子集、稗官野史都有所涉猎。及长,发觉许多史书或语焉不详、或互为矛盾,读的越多,反而道理越不明白,以至于做人也愈发糊涂,想必国人中也有不少类似困惑,否则现在社会也不至于昏昏。好在本人读史只观其大义,不务细节,因此大的脉络还算清晰。鲁迅先生说“中国五千年历史是'吃人'的历史”,总结的很精辟,但读史不深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到,何况今天社会对历史真正感兴趣的寥寥无几,癖好争权夺利、后宫云雨的倒大有人在。老朽长在西子湖畔,鉴湖如镜,亦觉得鉴史也应如镜,这样或可解世风日下之患。本人性格疏懒,不喜细枝末节,平时仰好东山谢安之流,讲史也随性所至,点到即止,若有人以为清谈误国,请恕老朽愚钝,毕竟一介草民,除了清谈又能做些什么大事?大人做大事,本人草根,就说点草话。不过话虽简陋,但本人力求公正,绝不误导大众。下面开宗明义,就开第一讲。  第一讲
《中国历史的两次打断》  最早是在国外历史学者的著作中看到这个说法,国内的历史书对此是比较模糊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也开始提出这个问题,虽然教科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也许是旁观者清,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中国历史总体上说就是王朝的循环往复,比如秦亡汉兴,主角换了,但模式都一样。一个皇帝,一群臣子,一大帮草民。这些角色扮演者本来都出自一个大家庭,到了元、清两代,外面的人进来做了皇帝,那么就出现了断层。元是蒙古族建立的,清是满族建立的,这两个民族至今保留的风俗习惯与汉族有明显不同,这是任何人都看得出的,因此说中国历史有两次被打断是很正常的。认为没有被打断的人,无非是认为模式并没有改变,即两个王朝都采用了中国经典统治模式,没有太多创新之处。这种说法乍听之下好像也有道理,但显然是不严谨的。一出戏,扮演者换了,剧情不变,那还是同一部戏么?  认清这一分野到底有什么好处?愚以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民族概念,有些人以为这样会引起民族纷争,其实大可不必,难道真的还有人会因为几百年前的事去寻衅么?二是许多历史问题不会产生疑义,比如岳飞等民族英雄的界定.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是很可怕的,就像在茫茫海洋暗夜巡航。三是可以使做人的道理更为明白,比如在民族大义之前如何取舍。此外,对社会的变迁,人性的认识都可以做进一步延伸,从而形成更为科学的体系。  当然,喜欢读史的朋友也会提出中国历史不止一次被打断,但大方向确认了,这些细节,呵呵,有兴趣的朋友就请自行探讨一下。
楼主发言:192次 发图:0张
  消灭零回复  
  第二讲 《什么是封建》  小时候上历史课,恐怕没几个老师会耐心讲解什么是封建,但这个东西恰恰在中国已绵延了数千年,直至今天还有不少它的影子。“封”和“建”都是动词,放在一起很抽象,但它们表述的内容非常到位,那就是皇帝把土地封给某位王公大臣,然后后者在上面建造城池、田庄等等。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分封诸侯,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这以后类似的故事不断重复上演。之所以要有“封”和“建”这些动作,说穿了不过是以物质换取回报而已。因为皇帝一个人坐不了天下,必须要有人帮助他一起打理庞大的朝廷,官位爵禄那是虚名,没有实质内容的支撑,狗屁都不是。土地是最根本的资源,民以食为天嘛,有了土地才能种庄稼。所以我们祖先中的聪明人利用这一点发展起了封建制度。一开始,分封的诸侯权力很大,可以建祖庙、宫殿、政府机构,甚至军队,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容易养虎为患,比如史上有名的春秋战国,后来改良成分封亲戚,总以为这样稳当了,但人性的贪婪又充分利用了封建制度的漏洞,战乱依旧不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五胡十六国就是源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就像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封建制度也是在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摸索前行,后来就尽量有限分封,比如清朝只封爵位,不给土地,也就是中央集权。大家读到这儿,恐怕不难了解到封建的核心是土地了吧。  那么封建为什么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反复实验的失败其实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封建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忠诚,巩固个人统治。但社会是群体的,必须有优秀的领导人才能保证整体的发展,然而封建制度只是为了保证个人基因的传承,显然是违背社会本质的。历史上反复折腾土地改革的王朝,其结局无不以失败告终。而我们今天的土地财政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识之士也许已看到了其背后的巨大隐忧,封建已经是一种落后的制度,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里面讲的很清楚,这本书写于19世纪,今天可以在网上轻易买到,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人要拾封建老路子的牙慧?贪婪和惰性也许是合理的解释。
  第三讲 《中国的组成及其历史变迁》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可以试想,在通讯、交通技术极其落后的古代,某一群人就算形成了结构严密的组织,其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那么这一群人是否就能代表其他散落在各地但总数可能更多的人?我们现在自称炎黄子孙,但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基本源于神话。虽然商朝有记载,就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活动范围也就在河南一带,至于在此之前更遥远的夏朝,就更飘渺了。中国疆域开始有比较明显的界定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省份界线。战国是个比较有意思的时期,那个时期每个国家之间有明显区别,每个国家的王室宗族又都沾亲带故。原因在于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是上面指派的,而老百姓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确定,在今天中国的土地上,最初是由不同氏族在各地繁衍生长的,周朝定鼎中原,为各地指派了行政长官,在政治上形成了整体,也就是形成了中国的雏形。但不能无视的是,各地的风俗习惯如此不同,方言至今天南地北。结束战国的秦王朝做了一件更实在的事情,那就是统一文字。如果那位征服了大部分欧洲的查理曼大帝也成功推行了这一政策,我们也许就会在今天看到一个统一的欧罗巴国家。  秦以后王朝更替,外族入侵与内部起义推动着中国组成部分的历史变迁。有的时候,存在几个王朝并存的局面,比如宋、辽、金时代,这个还算比较清晰的,五胡十六国时期那就叫混乱不堪了。但都不影响它们统一在中国历史范畴体系。因为我们可以认为只要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出现过的人物都算中国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主体的国人依然存在。譬如意大利就不能称之为罗马,因为今天的意大利人已非当年的罗马人。还有一种情况,假如上个世纪日本侵华成功,那么中国也许今天也没人提起了。
  第四讲 《中国的组成及其历史变迁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民族如流星划过,难以计数。在中国这个舞台上,也绝不仅有一个民族扮演过主角。虽然有一种学说认为人类起源于同一个祖先,但分化至今,民族间的差别是不能否认的。就像埃及的土地上出现过赫梯人、波斯人、罗马人、马木留克人、法国人、英国人等等,中国这片土地上也走马灯似的出现过许多民族的角逐。土地总是在那里的,但属于谁就不一定了,土地只属于有能力拥有它的人。中国在近代以前,并不是以“中国”自称的,通常是以朝代的名字来称呼的,比如唐朝人们总是自称大唐什么的。这与“家天下”的统治方式有关,因为皇帝统治下的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整个家庭自然以父亲的姓命名。不过,唐朝的“唐”是个地名,是唐朝创始人李渊封地所在(今山西省一带),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是以地名来取名的,这表明它们创始人的身份和来源,显然没有封地的人是无法以地名来取名的。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三个王朝就不是以地名来命名的。蒙古崛起于大漠,朱元璋起于草莽,女真则起于白山黑水。民族间的角逐绝不是过家家这么简单,也不是民族融合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能打发的。记得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曾经介绍过黑猩猩族群之间的斗争,一般胜利的一方会将失败方的雄性全部杀死,只留下雌性与老弱。这一点其实与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种族屠杀很相似。比如蒙古征服时期,河西走廊千里无人烟,中东许多文明古城沦为废墟,直至今日无法复原。清朝入关早期,也犯下过类似罪行,但总体来说程度已收敛很多。至于今天,民族之间的融合主要以尊重为主,体现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五讲 《中国的组成及其历史变迁3》  因此以土地来确认一个国家的组成是不成立的,因为历史上的疆域一直是在变化的;同理,以民族来确认也是不成立的,譬如一度在国内红火过的土尔扈特东归,这个民族最先属蒙古,后来西迁为俄罗斯服务了一个多世纪,然后又回迁至中国(当时的清朝),那么这个民族到底算哪家的呢?确认一个国家的组成只能以当时对该土地拥有主权的人们为准则。换而言之,谁强大谁就是土地的主人。就像墨西哥当初为了德克萨斯没少和美国斗争过,而现在墨西哥想加入美国,却连门都没有。所以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攘外必先安内”和“韬光养晦”其实也都含有这层意思,只不过说法上有些消极或片面,用“自强不息”可能更积极一些。我们说中国的历史,“中国”两字所含的地理意义可能更多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割裂与祖先的联系,毕竟在这片土地或这块舞台上汉族扮演的角色更多一些,时间也相对更长一些,即使在不扮演主角的情况下,跑龙套的始终还是以汉族为主,用今天的话说,草根大部分还是汉族。
  第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期》  这个问题相对好讲一些。因为基本上中国历史的黑暗时期与战乱时期同步,即使在所谓的太平盛世,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先说战乱,中国有句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足可见战乱时期的可怕。自从战国开始,最强大的唐朝也不过维持了300年,期间还穿插了安史之乱,也就是差不多每一两百年,中国就有大的战乱。战国开启了大动荡时代,特别是到了末期,战争的频繁程度几乎无日不战,那个著名的武安君白起坑杀40万赵卒的故事想必让大多数人一想起就不寒而栗,战场上的生死如果说还只是发生在特定情境,那生活中的黑暗就更让人惊恐。比如《史记》记载,燕太子丹仅仅因为荆轲的一句话,就把一个歌伎的手给砍下来。可见在封建社会,依附他人的日子意味着朝不保夕。但战国还不算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诸子百家盛放的时代,不用多说,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等,任何一个都堪称空前绝后。秦统一六国,虽然暂时结束了战乱,但也开了个坏头,那就是之后的王朝都以秦的疆域作为基本奋斗目标。所以,三国也好、南北朝也好、五代十国也好,最终都会归于大江南北的统一。  三国演义很精彩,但真实的三国很恐怖,有人统计,三国时期也就差不多一个世纪,中国人口从5000万锐减到几百万;五胡十六国就更不用提了,活人羡慕死人;五代十国也好不到哪儿去,城头变幻大王旗,人心诈术堪称史上第一;至于其他的像蒙古征服、明末清初也都是一个赛一个,真个是满目疮痍、惊心动魄。还有一个时期,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也是不输古人,对整个农村经济的破坏几乎到了极致,有关这方面的生动描写,大家可以从《白鹿原》《1942》等影片中去体会一下。所以鲁迅先生说“人吃人的社会”,真的一点都不错。
  今日天下暗流涌动、形势汹汹。且观且看,历史如何循环往复,或另辟蹊径、绝处逢生。
  第七讲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这个问题貌似很简单,小学生都可以啪啪列出一串爱国者名单。但仔细分析,“中国”这个地理意义更多一些的国家,在历史上属于不同的家族(朝代)统治,那么这里所谓的“爱国”究竟爱的谁的国。早些时期,比如无可置疑的爱国者屈原,他爱的是楚国,包括楚国的百姓、山河、草木、以及王。楚国的范围大约在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那么他爱的是“中国”么?如果一定要说是,显然很牵强。中国近代以前的朝代都是家天下,从来没产生过共和国。所以中国式的爱国就是“忠君爱民”。这里面也有分数,野心多一点的偏向前者,仁厚多一点的偏向后者。总之,要两者兼顾的必定很痛苦。比如岳飞,他要忠于南宋高宗,当然还有前面两个皇帝(徽宗钦宗),又想解救北方的汉家百姓,那么不可避免的就要以悲剧结束。皇帝和百姓的利益从来不是一起的。类似的,还有袁崇焕、祖逖等等。至于野心多一点的,呵呵,他们的目的显然不止于忠君,这类人也更容易成功,比如安禄山。
  第八讲 《中国历史的沉疴重疾》  说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凡是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想必都知晓这篇热情洋溢的檄文。梁氏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为的是反驳老大中国说。中国之大,谁都知道;中国之老,未必皆知。此文写于风云变幻的清末,彼时中国之老、中国之颓,让人震惊,四万万国民,清醒的没有几人。甲午海战,打破了***上国的最后一丝意淫,始有康梁谭张等人推行变法,以求自新。然而民智未开,民心未醒,变法失败,新人输给老人,梁氏不服,发发口头牢骚。然而,这篇文章虽是强辩,却是振聋发聩的好文,至少开始认识到中国问题的根源所在。老朽不才,愿把这问题再深入讲一下。  中国的问题,不在枪炮不如人,不在脑子不如人,根本所在,数千年封建制度已如罂粟鬼魅,深入骨髓。什么是封建,老朽前面已讲过一节。封建之害,我也不想纠于什么裹小脚、崇迷信等细节。这些东西都是生长之果,而非根本。首先,能够封建的必定不是什么小人物,也不会是谋生艰难的小老百姓,而只有手握重权的大人物才能做到。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或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白丁,他拿什么去封给别人,又拿什么去建城池军队。所以在一个社会组织里,随着年龄增长、资历增加,权力和财富才能被争取到,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定年纪的有经验的人才具备基本的条件。不是有句话,姜还是老的辣。然而一个社会,如果掌握财富资源的年长者德高望重、公平持正,那么我们可想这个社会是多么的和谐,但问题是,如果年长者私心自用、为老不尊呢?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以大家喜闻乐见的《三国》来说,年轻时代的曹操勤王忠君,而到了老年则只顾他曹家的天下。还有那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兆铭,之后则成了著名汉奸汪精卫。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老年意味着临近结束的晚期,所以暮气沉沉,也少有奋发的想法。虽则老年人经验丰富,但潜在的风险也成正比上升,欲望、忧灭、患失,都有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的原动力。而封建制度则给这种动力提供了机会和温床。一个通达事理的人,他会明白事物生生相息,生命延续依靠代际更新而非个体永存的道理,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何其少?因动物性而采取自私保守做法的又何其多?所以,很不幸的,选取了封建制度的中国土地上的人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欲望循环的不归路,中国的历史也就只能以吃人来标榜其制度的“活力”。  当今世界,老龄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头疼的问题,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老人多是件好事情,但是在习惯了尊老敬老的中国社会,要想打破这一思想桎梏还有遥远的路要走。
  第九讲 《中国历史的沉疴重疾2》  尊老敬老是一种品德。具体来看,德高望重、见识卓越的长者值得人们尊重,那为老不尊、道德败坏的长者强者是否也应该无条件地被尊重呢?显然非也。因此老年社会先天不足。不过,家长制的社会也非一无是处,尊重意味着服从,服从容易建立秩序,因此在古代太平时期,中国人经常给人谦逊和气的印象,社会井然有序,人们安居乐业。服从也意味着压抑,特别是当一种制度固化,是非观念模糊的时候。压抑的社会,人们的心理健康可想而知。《二十四孝》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在古代中国其流行程度不亚于今天的琼瑶剧,其中一些故事扭曲人性,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但这个东西曾经被广泛用于教育青少年,幸运的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去实践,如果说实践出真知,那《二十四孝》显然不是真知。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来看,世界是永恒的运动。老年社会试图把长者强者意志作为一种权威固定下来,这本身就违反了事物运动本质。所以,当我们一代代青少年念着《四书五经》,期盼随着年龄资历增长来获取财富地位的时候,我们已经落后于充满了好奇心、睁大眼睛看世界的西方人。  老年社会弊大于利,尤其随着社会发展壮大,其弊端显露无疑。封建制度恰恰与老年社会相契合。当一个社会唯长者论,忽视年轻人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希望又在哪里?患上这种癌症,不是一次辛亥革命可以挽救的,恐怕也不是再动几次手术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不动手术,那就直接领病危通知书了。套用莎翁的话,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
  第十讲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  从夏启开始,商以降,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王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民国
  第十一讲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  本来想用“最强大”一词,但各人理解不同,而且大多数王朝在最初兴起的时候都有强大的时候,所以还是改用“辉煌”。一般来说,唐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有一种说法把唐宋放在一起,其实唐与宋之间就隔了半个世纪,说宋朝蒙荫了唐朝的余晖也无不可。唐朝究竟有多强大?从天宝年间高仙芝率步骑一万翻越葱岭征讨小勃律(今阿富汗境内)的战例来看,战术上堪比今天美国对伊战争中所采用的外科手术式的战斗。这种远离本土的战斗对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指挥员领导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敢打的气概,就像当今美国轻易就可以打一场局部战争,而我们在南海、钓鱼岛等地只能采用外交手段。另外,同样是面对强大外族的挑战,唐朝彻底解决了突厥的威胁,而唐之前的汉朝和之后的明朝都没有做到。除了军事方面,唐朝的文化输出也说明了其强大活力。日本就是在这个时候派遣了大批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的。
  唐朝的强大离不开它真正的开创者——李世民。这位不世出的人主,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做到了济世安民,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繁华盛世。
  李世民是个传奇人物。文治武功皆出色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少之又少,有龙骧虎步、战功彪炳如刘裕,也有工于心计、善于驭人如朱元璋,更有野蛮风尚、顽强坚韧如成吉思汗,但说到文武双全,恐怕都要逊色于李世民。传奇本身也是可以理解的,出身高贵有良好物质基础,再加上身边这么多良师益友,想不成功也难。史书称李世民少年时就以“多谋善断”闻名,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多谋难断的像曹操就难免败走赤壁,所以说能做到这四个字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李世民早期的成就主要在军事方面,其作战特点就是简洁明快,武经七书之一《李卫公问对》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用兵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打仗不是智谋越多就胜算越大,需要用计的往往是弱小的一方,比如诸葛亮,就算“用兵如神”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李世民作战身先士卒,深得将士爱戴,众志成城,再加上多谋善断,所向披靡,自是当然。18岁时在霍邑击败宋老生的战斗堪称经典,之后击败刘武周的一连串战役也是行云流水。央视科教频道有一期是讲山西境内某处地堡,虽是探秘节目,却也凑巧讲到了战役之一的雀鼠谷,那个地方地势险要,大家从电视上就可以看出,能够在这样险要的地方把进攻打的如此行云流水,说一声天才不为过。同样的,在后期治国阶段,李世民的大气也是处处可见,那个著名的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故事在中国民间一直是段佳话。这里,李世民与历史上的其他开明君主一样,从善如流使政治清明,国家的强盛就是顺水推舟了。当然,李世民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被后世诟病的弑兄弟等,但这些并不能否定他的成就。无怪乎被称之为天可汗,有了这样的奠基人,唐朝一代,大气斐然就不难理解了。
  唐朝的强大离不开李世民的开明,而后者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唐朝之前的隋朝只是做嫁衣的一个朝代。本来隋朝是有机会成就一代大国的,但隋炀帝的滥用民力、好大喜功最终把自己和王朝一起给葬送了。隋唐之前的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都是乱世,而且是极其黑暗的年代,中国有关恶鬼的传说以及各种迷信糟粕大多发端于那个时期,因为当时战乱频仍、朝不保夕。但恰恰是这样的乱世,扫清了一切条条框框,更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在技术、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于是在一片废墟上站立起了强大的新帝国。所谓不破不立,正是如此。我们如果对比一下战国-秦-汉这一历史序列,不难发现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与之有很高的契合度。这是一次历史的大循环。
  好文,有智之文。
  明主手下必有贤臣猛将,李世民的成功也离不开人才。世间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乐。李世民知人善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个个都是人才,其中不乏近日热播的《隋唐演义》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人物——秦叔宝、尉迟恭等。同样的,东汉开国者汉光武帝手下有云台二十八将,明太祖朱元璋走濠州时有二十四友。可见,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众人的辅佐。由于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明主实在太少,中国的人才大部分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大有人在,比如辛弃疾。所以,生逢明主,得知遇之恩,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借用南宋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中的一句词“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唐太宗之后的高宗基本延续了李世民的治国政策与风格,堪称守成之君,然而世事往往有两面性,高宗虽然老成持重,但输于机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好人容易吃亏,因此尽管国力昌盛,在最高权利的争斗中终于输给了自己的老婆,于是唐朝进入了武则天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在宫廷斗争和朝堂的控制上确实很有一套,但心计过于用在这些方面,治国就难免用心不够。这一时期的中国虽然还处在盛期,各种危机已开始显现。李隆基通过政变登上皇帝宝座,政治清明,经济重新被启动,遂有“开元盛世”,但封建制度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经济繁荣反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不过打碎唐朝盛世最主要的还是权力的诱惑,一个叫安禄山的人终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就像宇宙中能直线前行的唯有光线,受限于速度的大部分事物以螺旋的方式前行,稍不留神就有回到原点的可能。即使不是安禄山,封建制度的缺陷也一样能把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打入轮回。至高无上的皇权就像《指环王》里的魔戒诱惑着浮士德们的心,让无数人前赴后继为之疯狂。回望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虽然文化、军事耀眼闪烁,科技、教育并没有质的突破,民生福祉就更不用谈了。老百姓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种历史循环的存在,比如那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唐以后也做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选择,比如元、清的入主中原。但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人种,所以历史悲剧仍然上演。
  第十二讲 《中国历史上的风雅第一人》  本来想用“风流”,但这个词在当今偏贬义,所以改用风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那句脍炙人口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是相当的意气风发,里面列举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等开国者,确实都是一等一的风流人物,但老朽觉得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人超然卓越,个人功绩绝不在前面几位之下,品性风骨更在前面几位之上,并且符合中国传统道德标准与成功标准,堪称“完人”。此人就是东晋的谢安,李白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以及白居易的“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说的就是这位风流雅志的谢太傅。
  出身豪门而不倨傲,可谓雅量风度。生活优越而不耽于物欲,实为志存高远。仕途敞开而无心做官,有高士风范。携伎游东山,潇洒之极。悉心抚育家族小辈,谋深虑远。家道突变,慨然出仕,有责任有担当。面对桓温强势,不卑不吭,有礼有节。平衡荆扬,使士族相安,谋略不输管乐。建北府兵,抗强秦,淝水一战力挫强敌,使江南百姓免受涂炭,立不世之功。功在天下而不自居,主动交权,出镇广陵,天下为公,唯后世美利坚肇国者华盛顿可比。纵观谢安一生,只能说“精彩”。从其人品处事来看,几无缺陷。且其所为皆从自然,深得老庄真味。比如,公元372年桓温率军入京,欲“诛王谢,移晋鼎”,谢安笑却大军,后世皆以为谢安有胆量、不畏强权。殊不知以当时的处境,即使被桓温杀了,谢公也可青史留名,何况万一不杀,两相安好,岂不更是大好事一桩。以此观之,进可取功,退可守名,何乐而不为?谢安一生,顺其自然,能成就伟业,也是自然的事了。
  再回头看《沁园春·雪》里的那几个风流人物,秦始皇暴虐而失其政;汉武帝挥霍父辈基业;唐太宗虽然也是个传奇人物,但“玄武门”难免于德有亏;宋太祖过于怀柔,最后是否死于兄弟之手还成了一桩历史疑案;成吉思汗一生与草原为伍,是个半开化的野蛮人,与中国传统的风流形象相去甚远。其实,有一人也几近完美,那就是罗贯中笔下近乎鬼神的诸葛亮。关于诸葛亮的传说,《三国演义》有许多描绘,这里不再赘述。《三国志》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读过这本书的国人也不少。都是一国首辅,志趣相近,诸葛亮与谢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细分之下,诸葛亮务细节,谢安抓大局。务细节的人除非你是上帝,否则难免百密一疏,因此诸葛亮这样高智商的奇才也难免有街亭之败、有五丈原之恨。而抓大局的人则可以挽狂澜、倒乾坤,于风云中取上乘。因此,就像下围棋,孰优孰劣,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第十三讲《中国历史上的版图》  说到中国的版图,首先要明确一点是以占据黄河、长江流域的政权为主体的统治范围,如果不先明确这一点,那么战国时代的人就会跳出来反对,中国周围的民族就会以惊恐的眼光审视中国,而国人中某些脑残的会以为中国历来都是公鸡状的960万平方公里。  前面讲过,中国早期的夏、商两个朝代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南一带,也就是黄河流域。后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分封诸侯,版图开始扩大,这里面主要是各个诸侯的功劳,比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有一席之地的楚国,最早在河南与湖北交界的地方,后来逐渐扩张,疆界包括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地。秦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代,理所当然地继承了六国原有的领地,也就是北到长城,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南边有些复杂,秦始皇挟灭六国之余威去讨百越,也就是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的土著,仗打的很辛苦,连军队统帅都战死,最后总算是打下来了,设置了新的郡县,基本奠定了中国以后各朝各代的版图。但严格的说,南方的土著并没有完全王化,因为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我们还常常看到吴国三天两头征讨山越之民,其实这些人就是当时和秦朝打仗,不甘屈服,逃到山里的百越之民。
  暴秦之后的汉朝,面对北方强敌匈奴,把国防重心放在西北方向,经过几代经营,特别是几个史诗般人物——张骞、班超、霍去病等人的贡献,成功地北逐匈奴,开府西域,把疆域拓展到了甘肃、新疆等地,但西域当时还是有许多小国家的,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当地人属于印欧人种,看看今天新疆人与其他省份的人在面容上的区别就可知。为绝后患,把强盗赶走,是可以理解的。但汉朝开拓西部有几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一个是迫使匈奴西迁,入侵欧洲,“上帝之鞭”横扫欧洲;第二个是军队屯田和内陆农民的涌入,使西北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以致在几个世纪后,原来的绿洲都变成了沙漠,变得不适宜居住,这个是历史的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汉末群雄纷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位于北方的曹魏无暇北顾,放弃了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部分地区以及河套,把投降的部分南匈奴分五部安置在山西北部,作为防范北方外族入侵的缓冲,这样做实际上相当于在自己的身边放了一个火药桶。在南方,诸葛亮通过南征,安定了云南。而吴国则不断地清理山越之民,有点像美国驯化印第安人的意思。总的来说,此时中国版图并未较汉朝有大的改变。  短命的西晋还没来得及扩张,就被内迁的游牧民族乘着八王之乱给灭亡了。东晋-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由于南北对峙,对外扩张基本不太可能,西北方向随着吐谷浑的崛起,西域基本放弃。不过鲜卑拓跋的入主中原倒把内蒙古一带纳入了中国版图。
  比西晋更短命的隋朝开创了中国封建史上的众多壮举,在恢复了长江黄河流域的统一后开始四面出击,西北方向先后击败突厥、吐谷浑,把势力延伸至新疆、青海,南面深入越南,东北方向征高句丽,大有恢复汉朝势力范围的意思。但它的迅速瓦解实际上不可能在新占领的地区建立有效的统治,因此还未来得及消化胜利果实,短短十数年间,这些地方不是重新独立就是被新崛起的外族给侵占了。  好在紧跟其后的唐朝迅速收拾了隋末乱局,并有效利用了隋朝开辟的成果,用挑拨离间的方法成功击溃了草原新霸主——突厥,进而恢复了对西域的宗主权;东北面灭了高句丽,与日本隔朝鲜海峡相望;南面没有太大突破,并且受制于西藏吐蕃的崛起;北面利用突厥溃散后的真空,势力大大延伸,直至贝加尔湖。总体来说,唐朝势力范围超过了汉朝。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内战不已,版图收缩之外还发生了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所不齿的事,那就是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河北、山西北部),使长城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了以后宋朝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尽管宋朝的几代君主都很努力想夺回燕云十六州,客观形势是,新崛起的草原民族像潮水一样一波波的涌来,而宋朝的重文轻武又压抑了杰出武将的发挥,因此悲剧不可避免,在被数不清次数的蹂躏之后,一退再退,直至无路可退,公元1279年厓山覆亡。  灭亡宋朝的是兴起于斡难河畔的蒙古族,也就是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祖先。在杰出的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蒙古人以野蛮的姿态给当时的文明世界带来了浩劫。老朽认为,这种野蛮很难界定好坏,因此不加评论。事实是,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向东打到日本,南面打到印度,北面灭了俄罗斯,西面直至匈牙利。因此当时的中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当时只有蒙古史,无汉史。如果一定要说当时的蒙古是中国史的一部分,那就很滑稽,那我们今天就可以向俄罗斯、伊朗、土耳其、朝鲜等等几十个国家提出领土要求,呵呵,显然很荒唐。  好在亡国的日子不算长,异族的残暴统治让汉族揭竿而起,如果从1351年红巾军起义算起,蒙古在中国的统治不过三、四代人,也就是说南宋灭亡时的百姓中活得命长的都可以参加那次起义了。而且如果不是南方起义军相互争斗,也许蒙古人会被更早赶出中国。朱元璋以胜利者的身份驱逐了成吉思汗的后裔,恢复了汉族领土,版图东到大海,北到长城,西到嘉峪关,南到云南。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并未完全消除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尽管重修了长城,但随着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的进步,高大的城墙不再是游牧民族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终明一朝边患不已。封建制度的腐朽在明末被演化到极致,在内忧外患中,明帝国轰然倒塌。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满族青年努尔哈赤抓住了机会,以东北为基地,经过两代人努力,成功入主中原,成为继蒙古之后统一中国的第二个少数民族。  满族建立的清朝很好地吸取了蒙古元朝的教训,保留了明朝的体制,和明朝旧官僚一起统治着中国,其版图除了明朝原有领土外,对蒙古和西藏还保持了名义上的宗主权,考虑到满族自身人口较少,想要完全掌控1300万平方公里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这些外围地区实际与清朝是一种自治领的关系。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基本承袭了清朝的原有领土,但外蒙古与中国的关系受到中俄关系的影响,实际处于游离状态。相较而言,民国对西藏的控制更有效一些,但客观而言,这种控制也相当松弛,因为民国短暂的三十几年间,内战不已,虽然蒋介石北伐曾经短时期取得了对各地的领导权,但紧跟其后的中原大战、戡乱、日本入侵,使其根本无暇解决边疆问题。事实上,即使对青海、新疆等地,政令也非完全通行。
  因此从中国版图的历史变迁来看,有几点是可以明确的,一是外围地区的控制自古以来从未稳定过,而且对这些地区的占领往往是为了防御外族采取的被迫举动;二是中原王朝的传统领土主要还是在长城以南、东海以西、南海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这里也是中华文化浸润最久的地方;三是通过驱逐、消灭或是占领外族的地方来保护疆界是不靠谱的,最主要的还是保持自身的强大。
  第十四讲 《皇权之殇——旒冕上的血珠》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皇帝宝座有种不知名的迷恋情节,有些人刚有些做强做大的苗头就来不及称王称帝,还有些明知道过两天就完蛋了也还是要戴旒冕、穿龙袍过过干瘾。做皇帝真的有那么好吗?  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生杀大权,处于社会组织的顶端,表面上来看没有约束,可以无法无天,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一份子,再强大的人也离不开群体,因此完全没有约束是不可能的。而且一旦金字塔结构崩塌,这个处在顶端的人往往是摔的最惨的。所以凡是末代皇帝或是动乱时代的皇帝,大家去看,结局都挺悲惨的。比如秦王子婴,诛赵高、投降刘邦,还算是个明事理的人,结果还是被项羽杀了;又如《三国》里的汉少帝刘辩,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孩,被董卓毒死;还有晋愍帝司马邺被匈奴俘虏后刷盘子、坐羊车,受尽凌辱,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至于宋朝徽钦二宗,被金人掳掠到东北寒苦之地,妻子姐妹任人欺凌,这种滋味实在不如死了干净;此外崇祯煤山上吊,唐朝被宦官杀掉的宪宗、敬宗等等,类似悲剧不在少数。
  我对夏商及其以前比较感兴趣  
  我来顶,楼主写的还是不错的  
  我来顶,楼主写的还是不错的  
  如果说下场悲惨的皇帝中有些挺无辜,有些则真的是咎由自取,比如因《封神榜》而闻名的暴君典范——商纣王,搞酒池肉林,残暴不仁;南北朝宋废帝刘子业以杀人为乐,不仅杀外人,还杀自己亲戚手足,荒淫无道,灭绝人伦,以至于史学家只能以精神病来解释;无独有偶,北朝的几个皇帝也是将荒淫残暴演绎到了极致,动不动就在大庭广众抛个人头出来,随意奸污大臣家眷,丧心病狂的程度估计都有家族精神病史。相比之下,隋炀帝的所作所为还算“仁慈”的。
  身处权力顶峰,如果没有足够能力驾驭,必然内心恐惧,犹如漆黑一片的夜晚独自漂泊在茫茫大海,无处不凄凉。皇帝之所以多变态,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制度使然。拥有封建他人的权力,又害怕别人坐大取代自己,没有信任感,只有无日无夜的提防和孤独,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变态?这种容易让人变态的制度,却要给自己贴上恭仁廉礼的标签,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自欺欺人而已。  因此,胡服骑射威震诸侯的赵武灵王到了晚年也只能活活被自己的儿子饿死;还有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荒淫形同禽兽,最后被自己亲生儿子杀死;至于明成祖朱棣夺自己侄子的帝位,相比之下算是小case了。
  世上最悲惨的事情,骨肉相残肯定算其中之一。中国封建皇室的骨肉相残比比皆是,真真惨绝人寰。那位大周皇帝武则天为了在后宫斗争中胜出,不惜掐死自己尚在襁褓的女儿以嫁祸对手。都说母性是女人的天性,真不知道她是怎么下去手的?如果今天哪位剧作家有兴趣深入挖掘一下武则天当时的心理,应当能拍出一部比《哈姆雷特》还要震撼的好片。
  皇帝身处金字塔结构的顶峰,貌似高高在上,稳妥的很,其实也危险的很。只要金字塔结构的任何一层出现问题,上下层的联系被切断,那皇帝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唐朝自顺宗之后宦官可以随意废立逼杀皇帝,原因即在于此。只要把宫门紧闭,挟天子以令诸侯,皇权神话就是笑话。道理其实很简单,封建社会之所以能运行,依靠的是绝对顺从,可总有人会醒悟起来反抗,而且越靠近皇帝的人越容易得手。历史上,这样的事也不只发生过一次,比如明嘉靖帝就差点被宫女勒死,当然这老小子确实做了令人不齿的事才逼得宫女反抗。民国初,袁世凯称帝没几天就被迫去帝号,说穿了也是他手下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的反对。可见皇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家齐心协力,踩死皇帝还不是跟踩死蚂蚁一样。只不过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忠君思想毒害,再加上懦弱不团结,才让皇帝们有机可乘,坐实了鱼肉百姓的皇位。
  mark,感觉不错,清楚明晰
  多谢楼上捧场。本来这一讲还想多啰嗦几句,但懂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说几千遍也没用。最后用崇祯临死前说的一句话来结尾,“汝奈何生在帝王家”。人之将死,肺腑之言。哀之,悲乎哉!
  唐朝的风光是建立在隋朝上的,科举,水利等等第二次民族融合,比李强多了  当然啦成王败寇,没什么好多说了  李世民你少写了一项  那就是篡改史书,制度性的破坏。唐以前史书,还是能照太史公那样写,到了李世民就不行了。  开了一个绝坏的头,以至于后来都是些歌功颂德帝王之事了。  最后满清文字狱了,毁掉了多少汉书,不谈了
  忘了说下写得不错。
  顶~  
  多谢指正。那一讲写李世民主要是为了说明唐朝强盛的原因,并非全面讲解李世民本人,故有所偏漏。近日欣闻易中天老师要写一本关于中国的通史,希望是一部启发民智、发人深省的鸿作。余在此翘首企盼。
  第十五讲 《家长制与封建制度在中国》  在今天的中国,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各种积习沉弊与长期的封建社会有关系,也有不少人对此切齿痛恨。一说到今天社会上发生的丑闻,首先想到的是封建社会遗毒,比如“官本位”。国民利己心的畸形发展与利他心的薄弱,与它也不无关系。但同样是封建,西方只经历了1000年,在我们这里却存在了数千年,且至今仍阴魂不散,似乎深入国民骨髓与精神,原因何在?  想要从史书中找到答案是很难的,因为老祖宗喜欢写故事,不太讲批判性思维。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在中国,人的活动主要以家族为单位,比如一个村子住着都是同姓或沾亲带故的人,年轻人独立成家后并不离开老人,住同一个院落,或者就近找一处立户,即使外出经商或到朝廷做官,临了还是要回到老家,所谓落叶归根。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社会基本单位极强的地域性与血缘性。  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树立起了男权与父权,也就是年长男性的话语权。通常这样的老人会成为族长、村长。在方圆几十里地,村落间通过交流熟识,一些有名的人成为乡长或是乡间名人,这些人之中有些会在更高一级的地方获得官职,比如州郡,再进一步更优秀者则有可能进入朝堂,成为皇帝身边的大臣。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反过来就是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皇帝的命令就是通过这样的层级传达到最小的家庭单位。
  这种以血缘联系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每次改朝换代社会动荡的时候,旧的朝廷瓦解,官吏衙门仿佛一扫而空,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消失,只不过退回到他们的家乡,只要新的朝廷建立,这些人又会重新出来,按部就班地完成地方政府体系的组建,或者自立山头、自主政府。中国历史就是这样上演周而复始的剧目。
  呵呵,老朽忘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看琼瑶片和喜羊羊长大的,确实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极强的地域性和血缘性体现在哪里?就拿今天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河南人、安徽人、东北人都有自己的标签,我们称之为地域歧视,也就是拿地域说事,但人家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只不过随着时代进步,某些特点也被练的炉火纯青。血缘性,说简单点就是拼爹,比如你爹是李嘉诚,那估计你过得就很舒坦了,如果你爹是某个下岗工人,那你找工作时就要努力了。
  了解并能巧妙运用中国社会基本单位这两个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中国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依靠这两点,曹操是怎么起家的?毛泽东又是如何在大革命之后思索到出路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依靠家乡、家人的力量都是正确的选择。反之,众叛亲离的,意味着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比如项羽、王莽。如果你不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那么意味着你在中国很难成功,你需要努力靠拢这两个资源,否则你即使能力再强,也只能哀叹生不逢时了。
  由于中国社会基本单位的这两个特性,我们就不难理解以下问题:  一、中国历史上社会整体的内向与分裂倾向。因为极强的血缘性,中国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就是从内部寻找帮助,透出的信息就是对外人的不信任,因此中国历史上封闭的朝代远多于开放的朝代。因为极强的地域性,地方势力容易坐大,日久天长,就有封疆裂土的可能,所以分裂因子始终潜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  二、从下到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不仅体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由于从小体验家长的绝对权威,那么大到整个国家都由一个人说了算也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三、顽固的社会结构。既然基本单位都是如此,如何指望社会有新气象或是新的变革?所以鲁迅惊奇地发现辛亥革命后,窃据地方要职的大部分仍然是前朝的遗老遗少,并借笔下的阿Q,道出了”县太爷变县长“的惊叹,但这其实并不奇怪,换句话问,应该由谁来取代这些旧官僚,革命党么?那么革命党人数够多么?地方上的老百姓为什么就要相信革命党呢?
  有见解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中国社会的这两个顽劣特性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但是这两个特性并非只有遗老遗少可以用,当孙中山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时候,事情就变得顺利的多。黄埔军校的“子弟兵”加上两广的地方支持,“北伐”成功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但是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新官僚代替了旧官僚,本质并没有改变。原因很简单,新政府设置新官员,新官员要执政必须用自己人,多数是一起出来的家乡人,这些人在新的地方扎根,形成新的血缘、旧的地域。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社会结构因此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所以,要想改变中国,请从您的家庭开始。
  第十六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问题》  这个问题本身不应成为一个问题,但由于现在人不喜欢读书以及教育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居然还有不少人缠夹不清。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明确几个当前大多数人认同并且已经在身边看到实例的科学观点。一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告诉我们不能无限制发展。二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种间竞争,物种内部存在种内斗争。其推断前提和第一个观点是一致的。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个苹果两个人可以分着吃,10个人就势必要打架了。
  中国历史上开始有人口登记的时间很早,有记录的是在西周时期。战国时期可以推算人口数据大约在3000万到4000万之间,相当于今天加拿大的总人口。到了西汉,有了更可靠的史料,据《汉书》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有不到6000万人。王莽篡汉,期间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光武中兴,人口开始回升,据估计最盛时应该超过6000万人。接下来的三国就惨不忍睹了,人口一下子降到1000万左右的水平,根据三国结束后的西晋太康元年人口统计,数字在1600多万。后面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连年战乱,人口减少可想而知。隋唐中国再度大一统,人口恢复,到盛唐时期达到8000万左右。北宋人口最多时超过了1个亿,与其同时代的辽国人口最多时约1000万,西夏300多万。蒙古征服时期,中国人口又一次大减,元代又缺乏详细的数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洪武廿六年有6000多万人,随着长期的和平以及玉米传入中国,人口最多时可能接近2亿。清朝时人口数字有起伏,但此时有了庞大的基数,人口增长是很容易的事,于是到了民国,就有了我们都知道的那个熟悉的数字——四万万。
  纵向来看,人口的盛衰与王朝更替几乎同步,这种规律性的波动说明人口增长超过了当时的环境承载力,迫使内部争斗来减少资源消耗;也说明人口增长并非经济发展的绝对动力,当人口超过一定数量时,对经济只有破坏。反过来说,如果任由人口自由发展,我们今天中国的人口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恐怕浩瀚的宇宙都不能容纳我们。另外,人口的多少与王朝的强盛并没有一定关系,唐朝的人口并不比宋朝多,但唐比宋强大是众所周知的。北宋人口是辽国的10倍,但却被辽国压着打,甚至还要被人口更少的西夏欺负。横向来看,我们今天人口已达13亿,但没人认为我们比只有3亿人口的美国要强大,更不要说人民的富裕了。因此,人口素质远比人口数量更重要。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做出正确生育决策的领导人,因为他们避免了我们国家自行崩溃。至于那些以繁殖为荣并扯诸多理由来作借口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无视他们,因为他们除了满足自身动物性快感的理由是真实的,其他的都是不负责任的托词。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民族可能因人口减少而消失,它可能是毛利人、印第安人、甚至是俄罗斯人,但中国绝对是倒数的那两个之一。另一个毋庸置疑,就是我们山南边的邻居——印度。
  至于说中国人多子多福的传统,与其说是为了养儿防老,还不如说是为了充实家族的力量。小到一个家庭,可以多抢邻居家几亩田,大到一个村落,可以在与邻村的械斗中保持上风,再大到一个国家,那当然就可以多征兵员,所以历史上的中国王朝多数是支持生育的。
  第十七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  严格的说,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的教育,如同从未有过共和政体一样,因此我们的祖祖辈辈始终没有借鉴的对象。今天,喜欢旅游的人可能会发现,在中国各地稍大一点的县城都会有文庙或孔庙,它们是古人学习的地方,属于官办的学校,同时兼具祭祀孔子的作用。孔子在中国无人不晓,几乎是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化身。作为一名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孔子受人尊敬是可以理解的,但把一个两千年前的人的思想固化作为所有教育的范本,显然是固步自封。汉代提出“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虽然出于维护皇权统治的意愿,但中国为之付出的代价是深刻的,直至今日未能消除其负面影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毛泽东之所以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发动一次思想文化洗礼。遗憾的是,过犹不及,反而造成了一次浩劫。
  孔子一生追求做官,偏偏仕途不顺,教育只是他的副业。所以不难理解他的学说主要围绕做官做人,跟科学没有半点关系。做官,就是为皇帝服务。因此他的学说会被封建统治者看重也是理所当然。封建统治者不需要聪明能干的臣民,只需要头脑空空身体强壮的老百姓。孔子的学说正好为封建统治提供了一种思想工具。这个学说的特点之一是务实,便造成了后世中国盛产汉奸的情况。另外,由于只用一种学说来进行教育,造成了思想的严重封闭,遏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这种畸形教育就像阉割了中国人的思想,无论技术如何进步,都无法形成科学体系,直至我们最终被西方敲开了脑门。因此,无需讨论孔子学说本身价值如何,仅就其一家独大所造成的伤害,就足以有一万个理由进行批判。从这点来说,打到孔家店并没有错。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就是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培养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官办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主要为有背景有财力的人家提供教育。民间的学校,如私塾,目的是为平民子弟通过考试获得做官机会。大家不难看出,无论何种形式,都有着一个目标,那就是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由于科目简单,大多数学校,特别是民办的,往往只有一个老师,这些老师之间通常并不交流,只是严格按照自己的师承来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其结果只能是培养更加丰厚的奴性。所以,要想彻底改变中国人骨子里的陋习和劣根,建立科学的教育是首要。
  题外话:最近有一部励志的片子叫《中国合伙人》,影射的是谁?不言而喻。新东方的创始人确实是成功了,但新东方还能走多远却很难说。原因在于这种家教式功利性教育在中国两千年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换了个马甲并不能使它突破历史的束缚。短期来看,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长期来看失败是必然的。
  统治阶级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从来都不在一起,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历来的统治者都喜欢推行愚民政策。而在西方,数学很早就形成了体系,欧洲皇室对天文学的兴趣进一步巩固了数学的发展,教会的强势又无意间为教育提供了一块保留地,当希腊古典文明被唤醒,大学开始在欧洲出现,从此就有了现代意义的教育。反观中国,权力过于集中,遏制了事物多样性的发展,教育也成了牺牲品之一。
  第十八讲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纷呈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虽然战乱纷纷,但还不至于生灵涂炭。最重要的是,这段历史时期发生的许多事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远超过其他时期,甚至可以说,奠定了之后中国二千年方方面面事情的基本模式。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部分也都源于那个时代,比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等数不胜数。与西方历史上的“战国”时代相比,我们的要精彩的多。至于日本战国,那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春秋战国是一个热血澎湃的年代,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于今罕见。四大刺客中,荆轲以刺秦王嬴政而闻名,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令多少后来者为之扼腕悲歌。都说燕赵多慷慨之士,其他三大刺客虽不出自燕赵,豪气勇略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聂政,直闯韩国重臣府邸,格杀数十人,真的是如入无人之境。如此胆色,但教国人为之动容。《三国》中所说,于万人中取上将首级,想来不过如此。相比四大刺客,四大公子的事迹虽然也很传奇,却也逊色不少。自古侠士多出自布衣,食芥者当自强。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之间的战争有很多原因,土地兼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帝王的野心也需要土地来满足。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减少生育、提高生产技术,但当时青铜器刚开始向铁器过渡,技术上不可能有飞跃。最重要的一点,当别的国家都在鼓励生育,而你却在控制人口,一旦别国入侵,结果可想而知。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人数往往是取胜的先决因素。因此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鼓励生育,扩张,获得更多人民,进而继续扩张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停止这个循环的边界就是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地理位置的极限。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科技革命一旦爆发,技术的力量便把人力远远甩在身后。只是在两千年前,这个条件还不成熟。
  使劲顶呀 支持!
  篇烟贞顾沃gfn7好贴,绝对要支持下!!~~gnhmn
  春秋战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演绎自己的精彩。越王勾践硬生生地实现人生逆转,让人们明白胜负强弱不过是一时之分;甘罗十二岁拜相,少年英雄才智过人;晏婴的机智胆识,足令今日的外交官汗颜;唐睢一介布衣之怒,十步之内让秦王破胆;孙膑围魏救赵,兵法出神入化;武安君白起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孙武则让人感受到战争艺术的魅力;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告诉人们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恩怨;苏秦张仪都是平民百姓出身,却能凭三寸不烂之舌搅得天下大乱。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纷纷扰扰的世界,成就了无数精彩故事,在各个领域树立起了不可逾越的高度。孔子被称为先师圣人,其思想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孙子就更不用说了,一本《孙子兵法》连老外都推崇备至;韩非子的法学思想,相信今天没有人敢说能超越他……
  强贴,能拜读实在荣幸,敢问是先生原创?
  先生,能快点更新吗?实在被先生的观点折服,盼尽早更新。
  谢谢捧场。老汉年纪大了,平日又有俗务缠身,只能不定期更新。有空就过来看看,老汉尽力为之。
  @西湖雅叙
14:08:52  谢谢捧场。老汉年纪大了,平日又有俗务缠身,只能不定期更新。有空就过来看看,老汉尽力为之。  -----------------------------  真的好久都没更啊…太监了?
  老汉前几天发了个驳帖,被隐藏了,呵呵,世道黑白不清,天地大旱怒神
  春秋战国的丰富多彩与众多的诸侯国有关系,碰撞才能出火花,如果铁饼一块,那自然是死气沉沉。与之相似的,有西方历史上的古希腊时期,还有欧洲的民族国家。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泉,那些个城邦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实践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模版。日本的战国时代也是日本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分裂要比统一更有利于发展,竞争才能促进进步。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
  春秋战国后的中国与古希腊后的西方走向了明显不同的道路。究其原因,春秋战国始于一个统一的王朝——周朝,而古希腊的城邦国家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本身就有一个统一的底子,而西方没有。周朝自定鼎中原就建立起了完整的统治机器,有完整的典章制度——《周礼》,有严格的刑罚制度——《九刑》,有先进的冶炼和农作技术,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当时中国其他地方的氏族部落或是种群都还处于原始阶段,与周朝相比过于落后,因此周分封诸国的扩张实质是最早的殖民。古希腊的城邦国家相互之间差别不大,就算雅典较先进较强大,还有个斯巴达与之抗衡,所以始终无法形成强势的统一。日本的情况正好介于中国与古希腊之间,所以日本今日的发展也始终止步于老二。
  第十九讲 《秦帝国(前221年)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与影响》  说到秦帝国,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巍峨的长城,华丽的阿房宫,以及“车同轨、书同文”。作为重新开创了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古代帝国,其得到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批评它的人认为秦帝国的严刑峻法不得民心,特别是“焚书坑儒”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诟病。问题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以严厉的法治约束士民,秦能统一六国,严明的法制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为什么到了统一中国之后反而就不能推广了呢?  再来看看20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德国经过几代开明君主的统治,国力昌盛,科技进步,综合实力领先世界各国。但一战止步于索姆河,二战被逆转于斯大林格勒。尽管两次世界大战都失败,即使在欧债危机的今天,德国仍保持了欧洲各国中最好的经济发展成绩。应该说,德国确实是一个相当先进发达的国家。德国的例子与秦帝国何其相似。
  好!顶。  
  世间因万物而丰富多彩,倘若世界只有一个物种,一种颜色,那该有多单调。海鹰可以自由地在海面上翱翔,猴子也可以惬意地在树枝上打盹。大家都有自己的自在,没有必要羡慕谁的好。万物自有其存在的方式,强行拧在一起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除了必然的杀戮,也消灭了各诸侯国多样化发展的可能。除了语言文字上的差别,当时的诸侯国在文化上也有很大不同,赵国尚武、齐国商业发达、楚国多民族特色、魏国盛产人才。因此,秦的强势统一,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次加洛林式的再征服。这种征服并非以中原人民自主的愿望为基础,更不用说对南方百越人民了。仅是一次武力夺取资源和空间的过程。
  因此当秦始皇扫清六合,武力扩张到地理极限的时候,其个人欲望的百无聊赖也发展到了极限,除了派人渡海求长生不老,已没有什么活着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秦的统一没有客观发展的必要。相反的,秦的统一扼杀了多样化发展的可能,剔除了竞争因子,也就结束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被征服的各地方依然保留了独有的特色,这是因为东周500多年的历史印记不是那么容易被抹去的,只不过在强权之下继续压抑的发展,这些可以被认作中国社会许多扭曲文化的源泉。  关于秦帝国统一的好处,有人认为秦的统一扫清了各国之间的屏障,使中国的资源得以统一调配,发挥最大限度的使用。老朽以为不然。先不说各国是否愿意统一,单就中国的地方保护及贸易壁垒而言自秦以后并没有消失,我们现在不是还收过路过桥费么?另外,越多资源的统一调配使用越需要高超的管理技术,否则极易造成浪费,看看今天的环境,我们很难得出前人资源使用效率一说。事实是,中国的环境问题每况愈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我们依旧尾大不掉,难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  其实,如果仅以眼前的事实来倒推,分裂的西方与统一的东方,优劣高下已很清楚。当然,分裂也非最好的发展的模式。两次世界大战和欧债危机也是客观事实。最理想的情况,即相近团体的自主结合,比如北美那个13州殖民地的联邦。
  @西湖雅叙 4楼
16:07:11  第四讲 《中国的组成及其历史变迁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民族如流星划过,难以计数。在中国这个舞台上,也绝不仅有一个民族扮演过主角。虽然有一种学说认为人类起源于同一个祖先,但分化至今,民族间的差别是不能否认的。就像埃及的土地上出现过赫梯人、波斯人、罗马人、马木留克人、法国人、英国人等等,中国这片土地上也走马灯似的出现过许多民族的角逐。土地总是在那里的,但属于谁就不一定了,土地只属于有能力拥......  -----------------------------  坐赏
  第二十讲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上意义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20世纪初的这一场革命。比如最近有一部叫《刺夜》的影片讲的就是徐锡麟的故事。这次革命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起义或社会变革,意义之深远值得后世永思。先看一下那次革命参与者的壮语:  陆皓东:“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徐锡麟:“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也。”  邹容:“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 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陈天华:“瓜分互剖逼人来,同种沉沦剧可哀。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  林觉民:“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秋瑾:“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陶成章:“既以身为国奔走,岂尚能以家系念耶!”  宋教仁:“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黄兴:“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  赵声:“不为奴隶为国民,此是尚武真精神。野蛮政府共推倒,大陆有主归华人!”  喻培伦::“我头可杀,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尤其杀不了!”  方声洞:“夫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蒋翊武:”“只知离乱逢真友,谁识他乡是故乡。从此情丝牵未断,忍余江泪对残阳!”  温生才:“今日我代同胞复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  彭楚藩:“我等能忍看大汉同胞常受列强欺凌和鞑虏奴役吗?忍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鲜血白流吗?忍看武汉革命烈火就此湮灭吗?忍看泱泱华夏被列强瓜分而无动于衷吗?那样你我倒真成了千古罪人!”  刘复基:“同胞速起,还我河山!”
  &&霸气侧漏*之*深圳任我行&&  ----------------------  深圳之行,霸气侧漏、、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屈子天问-向问天!~  郎中羞涩,虽无缘于人头马XO法式大餐  但亦从中餐*小炒-混成了啃馒头、吃泡面#、  深圳任我行-  四十分钟一万插  霸气侧漏、、  御一千二百女飞升、登仙!~  黄帝二十五子贵胄基因-  ——焉能辱没?  山中过一日,世上已千年!  ——黄粱梦醒&!~  其,自有不足为外人道也!。  美国梦-  昔日黑奴子孙当总统!  中国梦~  像雾像雨又像风~~  吃泡面、啃馒头  洗洗睡吧!、、  (画外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由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不算久远,文史资料较为充足,即使有被篡改和故意模糊的地方,也会在各方求证下浮出水面,所以老朽不吝多言,试把这场革命讲得尽可能详细些。  辛亥革命直接后果是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把专制统治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扼杀国民的活力,在文化和思想上也极尽压迫的本能。而且因为清朝是异族统治,所以还多了一层民族压迫。随着近些年来许多档案的公开,许多清末的老照片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除了干瘦的身体透露出营养不良和物资匮乏外,麻木的表情也透露出这个国家的愚昧落后。与同时期西方人的自信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教科书上喜欢讲坚船利炮来说明中西方的差距,但技术上的差距是可以弥补的,思想与精神上的差距是很难追赶的。因此,不必谈什么“康乾盛世”来粉饰清朝的统治,单是扼杀思想这一桩罪就可以把清朝统治者们定性为历史的罪人。
  清朝统治们的“勤勉执政”确实有效地维持了200年太平,但1840年之后情况发生了突变。原因很简单,大门被打开,新事物接踵而至,人们的头脑突然被打开,思想活力开始被激发,于是起义和暴动也遍地开花。对辛亥革命影响最大的应属太平天国。这场从1851年开始的农民起义,历时13年,席卷大江南北,不仅打击了清朝统治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了斗争的希望。太平天国失败后三十年,孙中山就开始发起推翻满清的革命,用了不到20年就完成了辛亥革命,太平天国的影响在其中有重要的作用。
  与500多年前的元末农民起义一样,辛亥革命一开始也是打着驱除异族统治者的旗号。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最初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但是,这次革命显然不止于推翻异族统治,因为发起人绝大多数都是华侨留学生,他们看到了当时西方的进步与富强,所以希望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国家。而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们还没有这样的眼界,所以在元朝之后还是建立了一个封建王朝。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当然,孙中山本人并不是一个迂腐的理论家,他在革命过程中四处联络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其中包括黑社会性质的三合会和康梁为首的维新派。1894年11月兴中会刚成立,1895年就准备在广州起义,这说明革命者的迫切心情。然而,仓促起义,事有不及,陆皓东慷慨就义,舍身成仁。此后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者先后组织了惠州起义、黄冈起义、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以及黄花冈起义等,参加者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但这些起义并未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原因在于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的愚民政策,造成了国民的麻木,且当时信息远不及今天通畅;各省地方情况差异很大,就算有开明人士,也不可避免人心不齐,相互嫌隙。尽管如此,人数稀少的华侨留学生们还是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在经历了这么多次失败后,一如既往地忠实于革命事业,为自己的祖国同胞献出了鲜血与生命。
  马克。  
  一方面是人数稀少但义无反顾从事革命的以华侨留学生为主的革命党,一方面是人数庞大但麻木不仁的社会大众。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这一幕悲喜剧在人类历史上罕见。鲁迅先生关于这方面有许多生动的描写,鉴于当时不流行魔幻穿越,其文字可信度还是很高的。由于缺乏民众支持,革命党的活动基本都是自发的,没有或者不存在功利的可能,其动机只能是纯粹的爱国。比如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仅是为了唤醒国民。又如陈天华,悲痛于国民的麻木与愚蠢,痛不欲生,自沉大海。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有偏执狂。只是这种偏执是为了几亿人的幸福,不知道阁下是否会为之动容?再如浙皖起义主要领导人徐锡麟,有良好的家世出身,本可以过着优越舒适的生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体制内的人,但还是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甚至射杀了对自己还不错的上级,从其个人经历的轨迹来看,除了爱国情切,别无其他解释。  在革命党和人民大众之外,其实还有一类人是知道当时的形势并且理解甚至同情革命的,这些人就是部分朝廷官僚、地方大员、以及地主商人等等,这些人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很清楚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甚至知道世界发展的趋势,但这些人在革命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是不会公开革命的。道理很简单,给你两个选择,今天的10万元和20年后的100万元,你会选择哪一个?比较行为学告诉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今天的10万。当时所谓的改良派就是这样,比如湖广总督张之洞,做了很多有利于革命的事情,但当朝廷要他镇压革命的时候,他还是会去杀革命党。尽管如此,这些人是真正的实权派,也是后来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和利益的最大收获者。  历史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半天,可能最终还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但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广大的人民付出生命和鲜血,这些人值得人们的钦佩。
  从1907年的浙皖起义来看,当时的革命党人还未形成统一的整体,其革命行为基本属于自发性质的。起义领导人秋瑾和徐锡麟都是光复会成员,光复会和孙中山的同盟会不仅在组织目标上有不同,在成员的地域属性上也有不同。光复会部分成员曾经加入过同盟会,比如秋瑾就是同盟会浙江主盟人。但从起义过程来看,光复会几乎是独立行动,基本上是秋瑾和徐锡麟两个人在组织实施。而且当起义因叛徒泄密被迫提前时,徐锡麟手下能用的只有巡警学堂的学员,人数之少可想而知。能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是因为徐锡麟和其私交,换而言之,即使不起义,徐锡麟也有充足的机会杀恩铭。当徐锡麟被捕牺牲后,消息传到浙江,秋瑾根本没有组织起义,足可见起义准备很不成熟,至少答应参加举事的都没有响应。尽管如此,秋瑾还是有机会逃离的,但她选择了留下,在绍兴就义。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女侠,西湖岸边永铸芳魂。
  因此,真实的《刺夜》应该是这样的,徐锡麟随时都有机会杀恩铭,但他希望能达成声势更浩大的安徽浙江两省独立,因此积极培育革命力量、联络起义,但真正举事的时候过于自信,再加上信息联络不通畅,没能发动起来就失败了,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一次成功的起义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应该有足够多的起义力量,核心人员应在几百人,外围成员应有几千人,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起义至少应有两个团的编制。其次,在起义时刻必须保证人员聚集在一起,武器能分发到每个人手中,而不是像徐锡麟那样临时冲军械库抢武器。第三,掌握敌人的指挥机关和军队部署信息,要在第一时刻打掉敌人的指挥中心,瓦解敌人主力部队的集结。第四,尽快搜集军饷物资,组织招募士兵,形成战斗力。第五,能够占领城市最好,如果不能要考虑退出城市打游击。  当然,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苛求一百年前的先人,他们所知晓的是美国式的或者法国式的革命,比如徐锡麟在起义前曾经说过,“法国大革命八十年始成,其间不知流了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朵。我这次去安徽,就是预备流血的,诸位切不可引以为惨而存退缩的念头才好!”遗憾的是中国当时的国民素质远不及美国和法国,不具备群众基础。他们能够依靠的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事后也证明能够随他们赴死的也只有他们的学生;他们能够联络的是龙华会、双龙会、平阳党这样的地下社团,但这些社团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反清复明,其根本目标并不一致,因此难免存在嫌隙猜疑,关键时刻不能团结在一起。还有能够发展的力量就是新军中的进步青年,也正是这些人促成了其后武昌起义的成功。
  就在接二连三的起义失败之后,革命似乎陷入了低潮。但革命党人屡战屡败,于日在广州再次举事,史称“黄花冈起义”。这次起义依然组织不力,人心不齐是很大原因。之所以后来出名,倒不如说是因为起义殉难者林觉民的《与妻书》。孙中山对这次起义的评价很高,称“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无论如何,起义表达了革命党人至死不渝的决心,或多或少震撼了当时的世道人心。
  好像打游戏一样的,呵呵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朝疆域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