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请易信广告你听我解释释以此写3字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用水洗净,再用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再次用水清洗后晾干,夹在书中压平.该实验中他利用了氢氧化钠
____的性质.进行实验时,他应当注意
____.(3)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最后得到固体烧碱.请推测在空所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4)我国东南沿地区某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他们办有造纸厂、精炼铜厂、海水晒盐厂和硫酸生产厂,经环保局对各厂排放的污水检验获知:①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NaOH;②精炼铜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CuCl2;③海水晒盐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MgSO4;④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H2SO4.假若现有①NaOH、②CuCl2、③MgSO4、④H2SO4四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为(用序号填写)
____.(5)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____;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____g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乐乐题库
& 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习题详情
24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9%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2NaOH+CaCO3↓.(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用水洗净,再用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再次用水清洗后晾干,夹在书中压平.该实验中他利用了氢氧化钠
有强烈腐蚀性的性质.进行实验时,他应当注意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3)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最后得到固体烧碱.请推测在空所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NaCl、Na2CO3.(4)我国东南沿地区某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他们办有造纸厂、精炼铜厂、海水晒盐厂和硫酸生产厂,经环保局对各厂排放的污水检验获知:①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NaOH;②精炼铜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CuCl2;③海水晒盐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MgSO4;④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H2SO4.假若现有①NaOH、②CuCl2、③MgSO4、④H2SO4四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为(用序号填写)
②①③④或②①④③.(5)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8%;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98g&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考查碱的化学性质.(1)根据习题中信息纯碱和熟石灰制氢氧化钠来写反应方程式.(2)考查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应注意其腐蚀性.(3)利用饱和食盐水的制氢氧化钠时可能有剩余的氯化钠,还可能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4)考查利用离子在水中的颜色和复分解反应来鉴别,注意鉴别的顺序,根据颜色,首先判断出含有CuCl2的污水.(5)利用混合前后的质量守恒和酸碱反应的量的关系来解答.
解:(1)由纯碱和熟石灰制氢氧化钠,根据守恒还要生成碳酸钙,故答案为:Na2CO3+Ca(OH)2=2NaOH+CaCO3↓.(2)利用氢氧化钠将树叶中果胶质腐蚀掉,性质变稳定可保存长久,使用应注意安全,故答案为:有强烈腐蚀性;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3)在制取中,可能有剩余的氯化钠,还可能存在与二氧化碳发生生成的碳酸钠,故答案为:NaCl、Na2CO3.(4)Cu2+在水中显蓝色,先确定②,能与其反应得到蓝色沉淀的,含有碱,从而确定①,再利用①根据有白色沉淀确定③或根据无明显现象来确定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④或②①④③.(5)根据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守恒,设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w,则:40×5%+60×10%═100×w,解得w═8%,设混合溶液恰好能跟xg 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则2NaOH+H2SO4═Na2SO4+H2O2×40 98100×8% x×10%2×40100×8%=98x×10%解得:x═98g,故答案为:8%;98.
本题考查点多,综合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体现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本题要掌握解决方法,能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进行简单计算.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主要考察你对“碱的化学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碱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碱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四个: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变色情况可以简记为:“石蓝酚红”.2.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即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Ca(OH)2+CO2=CaCO3↓+H2O.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H2SO4+Ba(OH)2=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H2O.4.碱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例如,Ca(OH)2+na2CO3=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蓝色沉淀)+na2SO4、FeCl3+3naOH=Fe(OH)3↓(红褐色沉淀)+3naCl.【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包括二氧化碳的检验)、碱的用途、中和反应、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推断和鉴别、防止空气的污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碱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反推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后三个化学性质(包括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硫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及吸收等,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碱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六点:1.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碱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2.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时,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碱溶液.3.根据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的性质,可以推断出吸收二氧化碳(即除去某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即除去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防止它污染空气)要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要用氢氧化钙溶液(即澄清的石灰水).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要比氢氧化钙溶液更浓,所以,吸收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时,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又因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但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所以在检验二氧化碳时,应用氢氧化钙溶液.由此可见,根据“性质用途”的关系来巧记这类知识,将会是事半功倍的!同理可得,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盐(即含有碳酸根的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新碱的性质,可以用来制取工业上最常用的碱氢氧化钠等.4.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一般都要用指示剂酚酞试液来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完成.也就是,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然后再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酸溶液,边滴边振荡(或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
与“(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相似的题目:
同学们在淡水养殖场参观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鱼池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它和水反应时产生氧气,以增加鱼池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对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产物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一】把少量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什么物质?【猜想与验证】(1)小明同学认为: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氧化钙;(2)小红同学认为: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氢氧化钙.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②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
有氢氧化钙产生同学们已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们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究:【提出问题二】在实验室,过氧化钙能否用于制取氧气?【查阅资料】过氧化钙常温下稳定,300℃时能分解产生氧气;【猜想与验证二】小明同学依据&&&&,提出猜想①猜想①:加热CaO2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的装置
实验的主要过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再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把手松开,导气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b.向试管中加入CaO2,连接并固定好装置,加热;c.收集一瓶气体.能用图中所示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d.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前应先&&&&;e.检验气体.检验的方法是&&&&.小明又联系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氧气的含量,提出猜想②猜想②:过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的装置
实验的主要过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缓放出,在导气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才收集到极少量的气体,振荡试管后仍然有少量的气泡不断缓缓放出.【实验结论】①加热CaO2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②CaO2和水反应不能用于制取氧气.【分析与反思】①用过氧化钙和水反应虽然收集不到大量的氧气,但由实验的现象分析,农民用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以增加鱼池中氧气的含量的原因是&&&&;②小明想改进实验以加快反应的速度,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方法&&&&;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图象对应关系叙述错误的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木炭粉向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看图回答问题:(1)图A中的H2SO4换成HCl,则能得到的离子是&&&&和&&&&,并在图B中表示.HCl和H2SO4两种不同的酸溶液都含有相同的&&&&,所以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性质,试从图C分析原因&&&&,举一例说明两者性质的相似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氢气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 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3已知:CO2+CaCO3+H2O=Ca(HCO3)2,Ca(HCO3)2能溶于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各个量之间关系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23月份刚开学老师配制了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到了夏天石灰水变浑浊了,瓶壁和瓶底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同学们就此白色固体的成分探究如下:(1)猜想:①可能含有碳酸钙,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可能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出现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答一条)(2)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两种物质都存在,请你将下列有关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上述猜想中的两种物质都存在.
3为区别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1: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根据酚酞试液是否变红色判断各是哪种溶液?方案2: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各是哪种溶液?请回答:(1)该同学设计的两个方案有一个是正确的,该方案是&&&&;另一个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2)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区别上述两种溶液:
实验结论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用水洗净,再用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再次用水清洗后晾干,夹在书中压平.该实验中他利用了氢氧化钠
____的性质.进行实验时,他应当注意
____.(3)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最后得到固体烧碱.请推测在空所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4)我国东南沿地区某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他们办有造纸厂、精炼铜厂、海水晒盐厂和硫酸生产厂,经环保局对各厂排放的污水检验获知:①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NaOH;②精炼铜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CuCl2;③海水晒盐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MgSO4;④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H2SO4.假若现有①NaOH、②CuCl2、③MgSO4、④H2SO4四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为(用序号填写)
____.(5)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____;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____g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用水洗净,再用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再次用水清洗后晾干,夹在书中压平.该实验中他利用了氢氧化钠
____的性质.进行实验时,他应当注意
____.(3)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最后得到固体烧碱.请推测在空所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4)我国东南沿地区某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他们办有造纸厂、精炼铜厂、海水晒盐厂和硫酸生产厂,经环保局对各厂排放的污水检验获知:①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NaOH;②精炼铜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CuCl2;③海水晒盐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MgSO4;④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H2SO4.假若现有①NaOH、②CuCl2、③MgSO4、④H2SO4四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为(用序号填写)
____.(5)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____;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____g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相似的习题。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与Z和L形成的化合物A和B都含有18e-,A是一种6原子分子,可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B是一种常见强氧化剂.已知16g液态A与液态B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10电子分子C和一种气态单质,并放出838kJ热量.写出A与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3)已知(YZ)2分子所有的原子都满足8电子,请写出其结构式____;(YZ)2可以与X2化合生成XYZ,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某浓度该酸的钾盐(KYZ)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4)YL2的电子式是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5)M在高温下可以与C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Fe3O4+4H2某同学将反应得到的黑色粉末全部溶于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发现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溶液呈棕黄色,该同学判断溶液中一定同时存在两种M的金属阳离子.若该同学将上述棕黄色溶液1mL加入到2mLA的浓溶液中,预计会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乐乐题库
& 无机物的推断知识点 &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习题详情
20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8%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2)X&分别与Z和L&形成的化合物A和B都含有18e-,A是一种6原子分子,可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B是一种常见强氧化剂.已知16g液态A与液态B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10电子分子C和一种气态单质,并放出838kJ热量.写出A与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4H2O(l)+N2(g)△H=-1676kJ/mol(3)已知(YZ)2分子所有的原子都满足8电子,请写出其结构式N≡C-C≡N;(YZ)2可以与X2化合生成XYZ,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某浓度该酸的钾盐(KYZ)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CN-+H2O=HCN+OH-(4)YL2的电子式是,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5)M在高温下可以与C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某同学将反应得到的黑色粉末全部溶于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发现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溶液呈棕黄色,该同学判断溶液中一定同时存在两种M的金属阳离子.若该同学将上述棕黄色溶液1mL加入到2mL&A的浓溶液中,预计会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气泡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武清区三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与Z和L形...”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是C、H、O、N,且X、Y、Z、L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L是O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则M是Fe,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解答.
解: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是C、H、O、N,且X、Y、Z、L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L是O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则M是Fe,(1)M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2)X分别与Z和L&形成的化合物A和B都含有18e-,A是一种6原子分子,可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所以A是N2H4,B是一种常见强氧化剂,B是H2O2,已知16g液态A与液态B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10电子分子H2O和一种气态单质氮气,并放出838kJ热量,16gN2H4的物质的量=1632mol=0.5mol,0.5molN2H4完全反应放出838kJ热量,则1molA完全反应放出1676kJ燃料,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H4(l)+2H2O2(l)=4H2O(l)+N2(g)△H=-1676kJ/mol,故答案为:N2H4(l)+2H2O2(l)=4H2O(l)+N2(g)△H=-1676kJ/mol;(3)(CN)2分子所有的原子都满足8电子,则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其结构简式为:N≡C-C≡N,(CN)2可以与H2化合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某浓度该酸的钾盐(KCN)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氰化钾是强碱弱酸盐,阴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N-+H2O=HCN+OH-,故答案为:N≡C-C≡N;CN-+H2O=HCN+OH-;(4)CO2的电子式为,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故答案为:;直线型;(5)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3O4+4H2,A的浓溶液具有还原性,能被铁离子氧化生成氮气,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出现,故答案为:3Fe+4H2O(g)&高温&.3O4+4H2;有大量气泡出现.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与Z和L形...”主要考察你对“无机物的推断”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无机物的推断
与“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与Z和L形...”相似的题目:
如图表示某种盐C的制备及其性质的实验步骤:已知:盐C溶液呈黄色;沉淀D焙烧分解,生成红棕色粉末E.(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D&&&&,(2)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B→C:&&&&,(3)向B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为&&&&,发生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A为常见金属,常温下X、E、F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分解产物又能化合生成B,B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的电子式&&&&;(2)比较①~⑦七个反应,请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Fe3O4+4H2↑;(4)写出过量A与H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D是实验中常用的物质,检验D是否变质的方法是:&&&&.
根据如图的互变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D&&&&E&&&&(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①&&&&&Mn2++Cl2↑+2H2O②&&&&③&&&&④&&&&&2FeCl3⑤&&&&.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2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3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2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电子式为&&&&;写出乙的一种用途&&&&.(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molo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5)经检测,某固体粉末中仅含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
3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C的电子式&&&&.(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填写元素符号).(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CH2OH(CHOH)4COOH+Cu2O↓+2H2O,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2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与Z和L形成的化合物A和B都含有18e-,A是一种6原子分子,可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B是一种常见强氧化剂.已知16g液态A与液态B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10电子分子C和一种气态单质,并放出838kJ热量.写出A与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3)已知(YZ)2分子所有的原子都满足8电子,请写出其结构式____;(YZ)2可以与X2化合生成XYZ,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某浓度该酸的钾盐(KYZ)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4)YL2的电子式是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5)M在高温下可以与C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Fe3O4+4H2某同学将反应得到的黑色粉末全部溶于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发现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溶液呈棕黄色,该同学判断溶液中一定同时存在两种M的金属阳离子.若该同学将上述棕黄色溶液1mL加入到2mLA的浓溶液中,预计会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它与L可以形成三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2)X分别与Z和L形成的化合物A和B都含有18e-,A是一种6原子分子,可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B是一种常见强氧化剂.已知16g液态A与液态B充分反应生成一种液态10电子分子C和一种气态单质,并放出838kJ热量.写出A与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3)已知(YZ)2分子所有的原子都满足8电子,请写出其结构式____;(YZ)2可以与X2化合生成XYZ,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某浓度该酸的钾盐(KYZ)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4)YL2的电子式是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5)M在高温下可以与C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Fe3O4+4H2某同学将反应得到的黑色粉末全部溶于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发现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溶液呈棕黄色,该同学判断溶液中一定同时存在两种M的金属阳离子.若该同学将上述棕黄色溶液1mL加入到2mLA的浓溶液中,预计会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以此份为准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