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标准草书进行反对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回答:(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2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1分)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1分)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2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3分)-乐乐题库
& 血肉筑长城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习题详情
13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回答:(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2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1分)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1分)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2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3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江苏淮安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一百年前的战争是甲午战争,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领了台湾等岛屿,后来在1945年抗战胜利被成功收回。(2)材料二反映了两岸渴盼统一的情怀,台湾现在依然与大陆分离。两岸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主张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的问题。(3)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主要是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潮流、实现民族复兴等角度进行分析。
此题从台湾问题的由来考查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是兄弟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也对台湾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峡两岸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主要考察你对“血肉筑长城”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血肉筑长城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相似的题目:
2011年11月,《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成果包括①创办黄埔军校②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③掀起北伐战争④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①②②③①③②④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农民沉重的地租负担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回答:(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2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1分)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1分)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2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回答:(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2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1分)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1分)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2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3分)”相似的习题。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于右任标准草书研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于右任标准草书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09:43:4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于右任标准草书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博宝热门推荐
艺术家网站联盟
艺术家平台服务张季鸾和于右任的半世情缘
这篇稿件,刊登在《名人传记》杂志上半月2011年第1期,贴在这里,一飧大家.
为生民立命两昆弟
--张季鸾和于右任的半世情缘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与原《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是上一世纪前半叶中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虽说同为陕西人,但秉性气质迥异:于右任是典型的关西大汉,魁梧雄健,美髯飘逸,豪侠之风扑面而来;张季鸾则是典型的北人南相,身材文弱俊秀,不乏挥槊方遒的书生之气。但他们共同受教于关学最后一个大儒刘古愚,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自1902年于礼泉九嵕山下烟霞草堂相识,后来建立莫逆之交,40年中,肝胆相照,互为知己,共同反对内战,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民主富强,为国家和平统一努力,对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莫大影响。张季鸾被称为百年第一国士;于右任被称为爱国政治家。
&&&&&&&&&&&&&&&&&&&&&&&&&&&&&&
师出同门,携手办报鼓吹革命
于右任,1879年生于民生凋零的苦寒之地陕西三原,起于寒微,名伯循,字诱人,笔名右任后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他曾在刘古愚任教的宏道学堂求学,是这位关学大儒的得意门生。1903年,于右任在陕西乡试中以第18名中举,声誉鹊起,被誉为“西北奇才”。他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抨击时政的诗篇,自编成《半哭半笑楼诗草》印行,1904年春天,因此受到清廷迫害,则化名潜逃上海,不久就受到学界通才、爱国老人马相伯先生垂青,于1904年进入上海震旦公学读书,成为得意门生。
张季鸾,则小于右任近10岁,日生,祖籍高寒之地陕西榆林,出生之地山东邹平,也是苦寒之乡,自幼时便体弱多病,加上口吃,读书略有困难,但非常聪敏,又刻苦用功,因此文章却写得又快又好,当地人誉为文曲星下凡。在1902年,张季鸾从榆林南下关中,在礼泉烟霞草堂从刘古愚求学,侍立先生左右,和前来拜访纵谈国事的于右任相识。他和于右任一样受刘古愚影响,思想激进,认清了清王朝政治、媚外残民的面目。后出国去日本求学,逗留上海期间,和于结成莫逆之交。
于右任、张季鸾都是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办报纸刊物,走上民主革命道路。1906年4月,于右任与邵力子一起东渡日本考察新闻,筹集办报资金。由陕籍留日学生康宝忠、好友引荐,在拜谒了孙中山,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委任于右任为大都督,负责上海一带同盟会事务。张季鸾也于同年在会见孙中山,1906年秋天加入同盟会。于右任返回上海后,相继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张季鸾在日本学习期间,主办《夏声》杂志,并为于右任主办的报纸撰稿。1909年春,于右任因创办《民呼日报》宣传革命,被上海英租界捕房逮捕,张季鸾在《夏声》上发表文章揭露事件真相,呼吁社会舆论支持正义,引起国内外的震动,英方最终只好释放了于右任。
1910年武昌起义爆发,张季鸾决定回到国内,到于右任创办的《民立报》任记者。他在临行前,对友人说:“这次起义,必获成功,我决定先行回沪,协助于右任先生,鼓吹革命思想,期望早日达到革命成功目的。”
《民立报》为当时国内发行数量最大的报纸。张季鸾在这样的一个民主革命熔炉中经受锻炼和洗礼,结识了众多革命党骨干,同时也表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灼灼才华。他采访了大量的消息、通讯,同时也撰写了不少的评论鼓吹革命,逐渐为读者所熟知。于右任对这个年龄小他近10岁的同乡、同学,自然十分器重。张季鸾后来也认为:“我的新闻学,都是从于先生学的,今天大家若认为我有丝毫成就,应该先对于先生感谢!”于右任曾追忆着一段不寻常的往事:“先生曾助余办《民立报》,英思卓识,天宇开张”。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首先到民立报馆会见于右任、张季鸾等,并题“戮力同心”四字,嘉勉于及《民立报》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张季鸾经于右任推荐,担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秘书,于右任也在交通部任次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于右任、张季鸾相继离开临时政府,再返上海,办民立图书公司,同时续办《民立报》。于右任还委派张季鸾北上北京,担任上海《民立报》记者,同时创办北京《民立报》。这是张独立从事新闻事业的开始,自此真正成为报坛闻人。他和于右任南北遥相呼应,以鲜明的立场,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痛斥袁世凯的野蛮暴行。
1913年4月,张季鸾得知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内幕,立即撰文在上海《民立报》披露,震动全国,掀起倒袁浪潮,并成为讨袁“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
追随中山,策划奔走联俄联共
“二次革命”失败,《民立报》被查封,于随孙中山避居日本,从事反袁斗争。张则继续留在上海办报,宣传民主革命。但他们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密切深厚。
1918年于右任回陕,领导靖国军革命;张季鸾在上海办《中华新报》,为民主革命鼓与呼。1922年靖国军失败后,于右任辗转甘肃、四川返回上海,家门未进,就先到《中华新报》报馆来看望张季鸾。此年,于右任协助孙中山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赞成孙中山说的“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观点,在当时影响极大的《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力主国共合作,提出“合则两益,分则两损”
的著明论断。张季鸾极为推崇无条件地支持和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赞成于右任的论断,随着于先生为国民革命策划奔走。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张季鸾以非凡的胆略、勇气和见识,在《中华新报》上发表《列宁逝世》一文,高度赞扬列宁的伟大功绩,称列宁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列宁是“千古一人而已”。
1924年,《中华新报》终因经济拮据停刊。失业的张季鸾,一时生活无着,在于右任推荐下,就从上海北上,担任陕军暂编第1师师长胡景翼驻京代表,穿针引线,参与了北京政变。后来,于右任也随孙中山北上,俩人在北京相会,奉侍孙中山左右。后他们一同下郑州,宣传新三民主义,积极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中原之地出现了少有的革命高潮。
1925年2月,在段祺瑞的密令下,奉系军阀、阎系军阀和当时占领陕西刘振华决定对国民二军采取联合行动,当时在京的张季鸾得知这一绝密消息,立即告知胡景翼,并三点建议,其中一点是敦请于右任为国民二军代表,专程前往沈阳为张作霖祝寿,瓦解三角联盟。后来,孙中山委派于右任去沈阳,亲自和张作霖谈判,使一场大战偃旗息鼓。
孙中山、胡景翼1925年3月、4月相继去世后,他们都流寓天津。后于右任辗转去莫斯科,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于右任和冯玉祥密谈,达成冯玉祥军队进军西北、解西安之围,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协议。张则在天津续办《大公报》,斥责军阀混战,为北伐革命鼓与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于右任和一些国民党左派人士,反对蒋介石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张季鸾在《大公报》骂军阀吴佩孚,骂汪精卫,骂炙手可热蒋介石,抨击蒋介石杀戮进步青年,残害民族精英。
北伐战争胜利后,于右任、张季鸾都反对内战,支持全国统一,他们也都受到蒋介石信任。以后,于右任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陕西省政府主席,未到任。后在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被推选为国民党中执委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还被指定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同月下旬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又被推为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1930年11月,于在南京出席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被推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这次会上,他被推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凡是关于陕西乃至西北的人事安排,蒋介石都尊重于右任的意见。张续办《大公报》,声誉鹊起,受到蒋介石重视,明确提出“四不”精神,主张和平裁兵,也成为蒋的国士。
&&&&&&&&&&&&&&&&&&&&
反对内战 ,促成抗日统一战线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二人都反对内战,为形成抗日统一战线不遗余力。“九一八”事变后,于右任心急如焚,赶忙去找蒋介石,要他“快拿主意,回击日人”,主张立即对日宣战,一雪国耻,并去上海一所中学演讲,躲蒋介石大张旗鼓祝寿。在演讲中于右任斥责蒋介石不抵抗行为。张季鸾当时在天津也拍案而起,发表《望军政各方大觉悟》一文,严词斥责不抵抗行为,甚至称“国家今日受此奇辱,人民遭此奇劫,凡过去现在政治上负责任的人,虽自杀亦无以谢国人!”其笔锋直凌厉,举国俱惊。这两位知己,可以说卫国为民“有笔有书有肝胆”。
他们都反对内战,对蒋介石的“剿共”做法,深感忧虑,支持抗日统一战线。但在西安事变中,于、张尽力周旋,努力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事变爆发时,由于于右任与陕西的特殊关系,南京政府组成“西北宣慰团”,由于先生任宣慰使,赶赴西安,疏通关系,以求达到放蒋的目的。当时杨虎城只希望于右任以私人身份入陕,于右任被挡在洛阳。尽管如此,于右任还是为蒋介石的被释放做了贡献,这是蒋介石始终信任于右任,并让其担任监察院长长达数十年的一个原因。事变爆发当天,张季鸾得知消息,首发社评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来,他全力救蒋,共写下十一篇社评,特别是第三篇社评《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在东北军将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抵得上十万雄狮。自此,蒋介石对一介文人张季鸾深为感激,两人关系经过磨合进入亲密无间阶段。
1937年1月,张季鸾到北平,利用报人的身份,代蒋介石延请胡适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在庐山召开的茶话会,促进全民统一抗日战线。于右任也在这一年初,将中共向国民党提出的“四项保证”以便尽快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声明,设计谋在南京广为传播。
“七七事变”爆发后,张季鸾和陈布雷为蒋介石起草《对芦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最后关头》两篇文章,得意之笔是“如果战端一开,只有牺牲到底。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于右任极其赞成团结各界人士抗日,在9月20日做演讲《民族抗战之精神》,系统阐述这一观点。上海失陷后,德国调停中日,于右任对蒋介石说:“抗战到底者,就是能打要打,不能打也要打!只有打,才能胜利,也必能胜利!”张季鸾忘掉“四不”宣言,把《大公报》“完全贡献给国家,听其统治使用”, 以如椽之笔写下了《中国民族的严重考验》、《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振奋人心的社评,批驳汪精卫“低调俱乐部” 散布亡国舆论,影响极其深远。
武汉抗战时,《大公报》汉口版之日,于右任在祝词中写道:“当我忠勇将士为国家之独立和民族之生存浴血奋战以抗暴敌之际,诸君为国服务,于汉市分社发行新刊,举全国作战之心,壮前方杀敌之气,至佩至佩!”
于右任派监察委员和各区监察使视察伤兵与难民安置,并为1938年1月创刊的中共《》题写报头;张在其主笔的《大公报》,主张一战到底,批驳议和派、投降派,宣传抗日民族英雄,并派人到延安采访,为促成抗日统一战线,起到重要作用。还参与陈布雷为蒋介石起草的《抗战周年纪念告全国军民书》,提出“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的口号,颇受蒋介石称赞。
国民政府撤退到重庆后,于右任、张季鸾也依然把家搬重庆,但他们都没有置地建屋,而是长期借住在康心如的汪山府中。汪山府与蒋介石在重庆黄山别墅相距不远。蒋和夫人宋美龄,经常在周六或周日下午从黄山乘车到汪山散步休息。监察院长于右任说,因为汪山有个要人,就是《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
他们常常在一起,共话抗日。于还为《大公报》撰文,首倡将对中国含有篾意的地名“支那半岛”改名为中南半岛。为了推进中苏邦交,国民政府计划重新派遣驻苏大使。于右任、张季鸾竭力推荐邵力子出任,以设法争取苏联更多的援助。日,张季鸾参加重庆各界欢送邵力子赴苏大会,一日,还在《大公报》发表了《送邵大使赴苏》社评。邵力子到莫斯科就任后,多方努力,苏联援华的军械物资源源运行国内。
于右任、张季鸾还是重庆和谈的最早倡导者。在1941年5月,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张季鸾和于右任商量后,就在《大公报》一篇社评《读周恩来先生的信》中说到:“最好毛泽东先生能来重庆与蒋委员长彻底讨论几天,只要中共对于国家前途的基本认识能真实成立、一致谅解,则其他小问题皆不足障碍合作,而这种团结抗战的新示威,其打击敌人的力量比什么都伟大。”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共开启重庆谈判。毛泽东到达重庆时,于右任也在监察院为毛洗尘。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多次会见《大公报》人,还特地为《大公报》写下5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在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要求各个报刊一律称共产党为“共匪”,只有张季鸾主持的《大公报》从未服从这个命令,就一直把中共当作一个政党看待,与国民党放在一个平等地位。在1934年6月,张季鸾派记者到红区采访,《大公报》副刊《国文周报》连续发表介绍苏区的政治、组织、经济等方面的文章。后来,经张季鸾首肯,范长江只身进行西北之旅,写出《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从瑞金到陕北》《陕北共魁刘志丹》等30余篇通讯报道。顺便提一下,1944年,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毛泽东举行欢宴,执意要《大公报》记者坐在首席,并举杯说:“只有你们《大公报》拿我们共产党当人。”二是张主笔《大公报》,坚持“四不”精神,特别是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全民抗战立下的功勋认可。
&&&&&&&&&&&&&&&&&&&&&&&&&&&
一唱一和,同乡同学亲如昆弟
在张季鸾看来,“于右任先生是辛亥革命时期我初入报界的指导者,而又是同乡同学。《民立报》以后虽然没有再一同做事,但他永远对我有最厚的同情,亲如昆弟。”
1932年春,因为国事危难,加之夫人去世的张季鸾,形容憔悴,回陕西西安,走访故旧,有感于于右任辗转莫斯科,请冯玉祥的西北军和北伐军遥相呼应,进军西北、解西安之围,故土才重现和平,即兴赋诗一首,称颂他们知音般的交情和友谊:
曾听焦尾伯牙琴,
百里玄歌一片心。
但愿未抛花县事,
高山流水有知音。
1934年,张季鸾准备回乡为去世的父母立碑,请于右任书写由章太炎撰写的墓表,于右任“欣然允诺”,不顾养病之身,五小时内书写一通;极其看重忠孝品德的蒋介石,派人给张季鸾送一万元作为礼金,但张敬谢不受。由此可见,于、张友情之重。
1937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张季鸾五十寿辰,于右任有感于同乡好友事顺家兴,不仅触景生情,作诗一首《寿张季鸾》:
榆林张季子,
五十更风流。
日日忙人事,
时时念国仇。
豪情托昆曲,
大笔卫神州。
君莫谈民立,
同仁尽百头。
这首诗,可以说是对张季鸾多方奔走,动员全民族各方形成统一抗日战线,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贡献,中肯的评价。蒋介石也未忘特向正在上海的张季鸾致电祝贺,并派人送礼慰问。
就在日,于右任和张季鸾聚会,谈及抗战形势及两人前半生友情,张季鸾无意中说出一个细节,他是在日,双十节第二天,出袁世凯狱,恢复自由之身。于右任感从中来,填词手书一首《双调折桂令》,纪念季鸾弟癸丑十月十一日在北京出狱二十五年:
危哉季子当年!洒泪桃源,不避艰难。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心肝。吊民立余香馥郁,说袁家黑狱辛酸。到于今大战方酣,大笔增援。廿五周同君在此,纪念今天,庆祝明天。
日,《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的世界性荣誉。重庆新闻界在国民党中央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于右任偕同蒋介石的代表等国民党要人,以及美、英、苏大使馆官员参加。于还发表致辞,对张本人及其《大公报》给予高度评价。张也在会上发表演说,其中叙述办报的经过,说《大公报》的荣誉,也应该归功于于右任先生,“因于右任先生之启迪,献身新闻界之志愿益坚定。”
&&&&&&&&&&&&&&&&&&&&&&&&&&&
季子仙逝,于髯怅望安排后事
日,张季鸾因病重住院,于右任多次看望,在张临去世时,不顾年迈之身守候在医院,为小他近10岁的弟弟安排后事备办殓具,在遗嘱证明人的地方,郑重的添上了自己的姓名。
9月27日,于右任发起筹集“季鸾新闻学奖学基金”,以表彰季鸾对新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后来,于还担任全国新闻界、陕西省各界公葬张季鸾先生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日晨,全国新闻界在重庆举行公祭张季鸾仪式,于右任亲往现场照料,看着将张的灵柩装上汽车。然后又赶到监察院审计部门口路祭,并特赐祭文:
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十六日,张季鸾先生灵柩归陕,过金刚坡,监察院审计部门同仁等谨以鲜花清酒,致祭于灵前曰:先生之名,中外宣扬。先生之行,国府表彰。先生之嗣,蔚然光昌。先生之柩,安返故乡。先生有灵,来格来享。
路祭既毕,张先生遗孀陈孝侠女士携儿子张士基,与于右任挥泪告别。经过半个月艰难爬山涉水,张季鸾先生灵柩抵达西安,暂栖名寺兴善寺。后葬于樊川。
1944年11月,也就是季鸾先生逝世三周年后不久,《大公报》馆正式出版了先生第一部也是先生惟一的一部著作——《季鸾文存》(上、下册),于右任题写书名。
1957年,海峡彼岸,原《大公报》“票友记者”陈纪滢先生,写了本《报人张季鸾》一书,正式出版。爱国老人、张季鸾知己于右任先生,慨然题诗:
为报榆林张季子,
飘零遗稿竟编成。
于髯今日还诗债,
怅望中原有哭声。
痛心莫论大公报,
民立余馨更可思。
发愿终身为记者,
春风吹动岁寒枝。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于老先生对故人季鸾先生深切的怀念,还对《大公报》凋零的痛心,更是对祖国不能一统的深深惆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右任标准草书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