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21点百岁山广告什么意思?

@幽灵的门下走狗  20:54:26事实上,目前交易系统大部分只用来测试,真正代替交易员交易,恐怕没哪个机构敢吧-----------------------------@张三-23 21:16:25有的,还是大投行用的,他们那个系统还是买来的。这个我确定。 -----------------------------@幽灵的门下走狗  21:17:53一般不会真的拿来交易用的 -----------------------------@记忆中的裂痕  22:14:24美股 加股很多都是程序自动交易,很明显的电脑打单,你如果能早点发现某只股票的规律,那一段时间就很难亏了。程序经常变动,所以过上一个半个月又得去找新的规律,这就是我做加股短线的心得。-----------------------------@铲铲队队员甲  22:23:41lol 呵呵,看盘要及时发现系统规律几乎不可能。经常连系统的设计师都不知道当下投资策略是怎么组合出来的。
-----------------------------加股的系统跟单是很多的,一个价位穿了之后系统会自动顶上几百手的单,它们多数程序都是以大盘指数设计的,所以我们一般找这种跟指的股票操作,当然完全发现规律是不可能的,只是说成功率会高很多。
  回复第970楼,@幽灵的门下走狗      @幽灵的门下走狗  20:10:05    你要卖你的书没人反对    但是请你...  --------------------------  这个我顶,交易不是靠数理来做,头寸风控需要的是经验,玩模型,没有团队支持,是非常困难的,复兴团队那么强,今年也在赔钱!!!  
  好些问题,明白的明白,不明不白的就问,别闹笑话,至于楼主能不能达到其目的,他自己会清楚,不懂的看不懂,还是那句话,                            如果你没有IPHONE,你就真的没有“IPHONE ”。    金融市场是否是有效市场,亦或随机市场,西蒙斯,老索已经摸索了大半辈子。    想毕至今仍无定数。
  ............
  ........
  mark一下.
  望楼主不吝赐教啊。。。    能就美股日内交易行业在北美的现状介绍下    坐等    另外北美有什么放空中国房地产的反向ETF。(比如放空中国股市指数的FXP。这样不带杠杆的做多,比较安全些,至少不会爆仓)最好是专门针对中国内地房地产的ETF。  
  @路透EBS  00:41:12  好些问题,明白的明白,不明不白的就问,别闹笑话,至于楼主能不能达到其目的,他自己会清楚,不懂的看不懂,还是那句话,  如果你没有IPHONE,你就真的没有“IPHONE ”。  金融市场是否是有效市场,亦或随机市场,西蒙斯,老索已经摸索了大半辈子。  想毕至今仍无定数。   本贴发自掌中天涯Android客户端  -----------------------------  那西蒙斯,老索如何几十年如一日赚钱。你对交易这行太不懂了。
  @路透EBS  00:22:54  回复第970楼,@幽灵的门下走狗  @幽灵的门下走狗  20:10:05  你要卖你的书没人反对  但是请你...  --------------------------......  -----------------------------  复兴团队那么强,今年也在赔钱?跟一个链接他们今年赔钱。我知道的大奖章基金20多年从来没亏过。
  @wwii06  01:15:21  按我一个老师的说法,女性基金经理投资收益其实比男性强些,也更为稳健,风险控制比较好。不过男人们荷尔蒙爆发闯了大祸,总归有政府来兜底,于是便显不出他们的冒进  话说回来,trader和hedge fund所做的类似么?  -----------------------------  @铲铲队队员甲  05:32:12  也参加过一些所谓行业峰会,party之类的,说实话,在hedge fund industry,女性基金经理的数量不多,可以说是很少.其次我不觉得你的正确.我没在国内混过,在欧美一般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基金经理(我不否认有你说的这种人,我也遇见过,比如去年的titan fund),但是能成功的很少都会感情用事,因为感情用事的基本都被淘汰掉了.我不知道你老师的结论怎么得出的?  -----------------------------  他就那么一说,我也就这么一听,说不定是手下女生太少不好招生来忽悠人的呢,八卦一下,谁还写个报告来论证呢:)  我倒不是说基金经理感情用事啦,只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终究难以避免。街上那么多金融天才成功人士,年景好的时候风光无限,风暴一来兵败如山倒。各种衍生工具把利润推到极限的时候,可承受的风险也被压缩到极限。可是那些被视为真理的概率理论,统计分布,是不是真的那么可靠呢?  另外有个问题想请教哈,街上是不是真的有常青藤般的基金(除了文艺复兴那家)和终年不败的交易员?听多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故事,小心灵受不了这样的刺激。。
  LZ,怎样才能像你一样善解考官意?最近要被CFA折磨死了:(
  @wwii06  01:15:21  按我一个老师的说法,女性基金经理投资收益其实比男性强些,也更为稳健,风险控制比较好。不过男人们荷尔蒙爆发闯了大祸,总归有政府来兜底,于是便显不出他们的冒进  话说回来,trader和hedge fund所做的类似么?  -----------------------------  @铲铲队队员甲  05:32:12  也参加过一些所谓行业峰会,party之类的,说实话,在hedge fund industry,女性基金经理的数量不多,可以说是很少.其次我不觉得你的正确.我没在国内混过,在欧美一般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基金经理(我不否认有你说的这种人,我也遇见过,比如去年的titan fund),但是能成功的很少都会感情用事,因为感情用事的基本都被淘汰掉了.我不知道你老师的结论怎么得出的?  -----------------------------  @wwii06  04:55:40  他就那么一说,我也就这么一听,说不定是手下女生太少不好招生来忽悠人的呢,八卦一下,谁还写个报告来论证呢:)  我倒不是说基金经理感情用事啦,只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终究难以避免。街上那么多金融天才成功人士,年景好的时候风光无限,风暴一来兵败如山倒。各种衍生工具把利润推到极限的时候,可承受的风险也被压缩到极限。可是那些被视为真理的概率理论,统计分布,是不是真的那么可靠呢?  另外有个问题想请教哈,街上是不是.....  -----------------------------  greed is good. greed是玩命般的做这个的动力.但是要分清什么是长远目标,能做出短期高回报的人很聪明,但没有智慧.高回报往往伴随高风险,长在河边走,自然要湿鞋.虽然开始是高回报能带来高报酬,但如果一但失败,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这行有个规律,活的越久,AUM就越大,作为fund manager收入就越高,但这要承受住寂寞.因为短期回报比不上这些人,所以在开始阶段可能收入和那些人没发比,会相对郁闷一点.     另外女人在这行并不是多受欢迎,曾经一金发美女和我说过一些苦恼,这行多少和国内算命有点象.假如在不知道对方能力的情况下去算命,你是会选金发美女还是白胡子老头?另外能做这行的美女们都不简单,男人们敬而远之.女人可怕起来为达到目的可是什么都使的出.很多男人怕惹上官司.    常青藤般的基金,有啊,除了文艺复兴,还有一些规模规模比文艺复兴还要大不少的quant fund,只是国内不太关注.其中一家头和我亦师亦友.名字这里不方便说.不好意思.: )
    《一个中国人的华尔街故事》     易读 整理版: /art_.html    
  @顶明光  16:11:17  楼主如果是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做交易员,那么你交易什么品种?外汇?金属?  商品期货?农产品期货?期权?股指期货?  我相信一位一个学完金融工程的人在交易上比不上一位在外汇和期货市场上混了5-7年的职业炒手。  你们的理论太空泛了。玩什么金融创新?什么衍生工具?索罗斯玩不?索罗斯专门玩外汇和股指。玩这些,心态和方向和资金管理(所谓的轻仓)=无敌。  -----------------------------  理论就算没用也不能不学,巴菲特还上哥伦比亚学经济,何况尔等?
  记号,看看
  600363联创光电题材无限,即将暴涨开始。        600363母公司江西电子集团已被赣商联合股份公司已9.3亿的代价摘牌,赣商联合股份公司并购后,其代理人已经进入公司董事会i,并且开始处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拉开了资本运作的序幕。        600363现有概念无数,任何一个都将使股价暴涨,而且其概念均为实质性概念,现在阐述如下:        第一:资产注入,赣商联合摘牌时承诺,三年内向上市公司注入20亿,营业收入达到50亿且不转让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经调查,赣商联合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邓凯元旗下有十几家资源型公司,包括金矿、铜矿、稀土等稀有矿藏,其将上述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预期明显。        第二:超导技术、领先全国:赣商联合与上海交大合作,每年提供5000万研究资金,共同开发领先世界的超导技术,而且今年一月份,上海交大已经率先研究出100米量级超导材料,这项技术在世界上已经达到先进水平,由于超导材料可以大大节省输送电力中的电力损耗也就是电阻,所以该材料一旦实现量产将产生几千亿的规模效益,预期超过想象。        第三:子公司分拆上市,联创光电旗下子公司厦门宏发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继电器生产商,年营业收入18.8亿,2008年8月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厦门官方网站新闻透入,其已经疑似进入上市辅导期,联创持有其8000多万股权,如上市按照每股25的发行价,就是20亿的市值,其增值效益不可小窥。大家可以看看吉林敖东参股广发证券的案例。        第四:华夏稳增自去年四季度持续增持,现在已经持有1200万。            以上几个概念都是实质性概念,如果一旦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该股都将进入暴涨期。  
  好好学习
  @贰零壹贰之年  04:34:59  楼主还在么,请问您对美股日内交易员这个行业怎么看。(就是谭建飞写的那本书里的职业)国内现在还是有不少家做美股日内交易的公司。像加拿大的SW,美国的HB,TT等等。国内熬夜做美股的所谓DT也不少,可惜这行的信息很不透明。不知道在美国这个行业是怎么样的,想成立一家这样的公司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希望楼主能不吝赐教。坐等  -----------------------------    这个行业不太了解,应该比投行或对冲基金交易员难做吧。 DT等于是在和复兴科技、高盛高频交易组之类的大机构竞争,很明显在资本、执行速度、以至模型方面都处于劣势,唯一的优势就是“船小好掉头”。 DT这一行之所以存在,我怀疑是因为有“卖铲子”的人,比如提供交易软件、负责执行交易的那些公司。 你挖不挖的到金子他不管,反正他卖铲子旱涝保收。    我听说在美国做高频交易,技术上非常讲究,连放服务器的房间都是高价租来的,就在纽交所机房的边上,为的就是抢那一点点执行速度,你说远在中国的交易者怎么和他们竞争呢? 别的不说,电子信号传输一个来回就是零点几秒,在高频交易里那可是黄花菜都凉了。    DT交易当然也有成功的希望,那么多民间高手也都是实战打出来的。 我只是说要做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准备。 想当那“一将”就得付出超人的努力。 有机会还是进银行、基金吧! 玩儿的是别人的钱,OPM (other people's money). 呵呵。
  @loveng  05:02:07  麻烦楼主介绍一下几个投行部门的主要职能,薪水情况以及工作强度  1.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2.Capital market department  3.M&A department  4.Personal wealth department......  -----------------------------    一般投行是几大块业务,Investment Banking从事股票发行、公司并购的业务,M&A 是IB下属的一部分。 Capital Market 涵盖所有交易功能,如股票、债券、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债券发行也在其中。 Wealth Managment做代客理财业务。 各公司的组织结构略有不同,但大致如此。    工资方面,主要是基本工资 + 奖金。 本科毕业生是Analyst职称,大致6、7万美元基本工资吧,奖金几万的样子。 MBA、PhD大概是Associate职称,起薪10万美元左右,奖金范围就大了,一般300%工资也就封顶了。 往上的VP、Director、MD职称的工资就不好说了,从10几万到几十万都有,金融危机后banker和trader的基本工资大涨过一次,以弥补奖金的减少。 VP级别以上的奖金就更没谱了,赶上坏年可能1分钱没有,赶上好年百分之几百小菜一碟。 总体说跟业绩关系较大,参见书中高盛一节的描写。    工作强度应该是banking最大,可以说没日没夜。 交易部门钟点比较正常,周末也不用加班,可你得承受盈亏波动,心理上有时压力比较大。     希望有所帮助!
  @天_涯_沦落人啊  10:17:37  我是被兄弟在未名空间(mitbbs)转贴给吸引过来的, 还为了看贴专门注册这个id,  兄弟我也是街上混的同行,看你写的都是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与我心有戚戚焉, 很佩服也感谢你有激情把这些写出来。 期待更多的好作品。  有机会我一定买正版支持你。  有2个小问题。  1)鲁西银行是那个, 街上投行就这么几家,除去美国大投行,又是商业银行, 没那个是和鲁西近银(不要告诉我鲁西不是同音啊),最有可能就是RB...........  -----------------------------    兄弟别搜了哈,我是谁也不重要。:) 至于未来也没什么具体想法,和交易一样,走一步看一步,顺势而为呗。
  @newnix  14:04:00  昨天晚上开始看楼主好文。现在正在边看边学习。想和楼主请教一下:前文中说的21点中的夏普比率太低,我搜了下公式,不太明白这个比率要如何计算,要取赌局中的哪些要素呢?期望回报作为分子,那么无风险回报呢?无风险回报是0?  望不吝赐教。数学渣基础,见笑了。感谢楼主提供如此好文。  -----------------------------    赌局中的夏普比率就是 回报期望/标差 吧。 无风险回报就是利息,你需要时间才能挣利息。 赌场里分分钟就玩儿N盘,利息当然应该是零了。
  呵呵呵曾经看过影片《玩转21点》其实就是讲这个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楼主建议中国政府拒买中长期美国国债,迫使美国利率升高!是否相当于建议中国老百姓拒绝把钱存入银行,迫使银行提高利率一样。  中国老百姓手上的现金,存入银行还有一点利息,在通货膨胀中损失相对会小一点。把现金放在家中,只能变成废纸。想投资或参与非常集资,政策又不允许。  同理,中国政府手上的美元,说白了就是一串数字。购买美国国债还有一点利息收益,让一些人拿去投资投机。呵呵,反正掌管资金的个人绝对不会亏。
  @黑暗中的神灵  16:22:42  乱世兄的想法中,是不是任何证券类的事物都跟赌博一样,几乎没差别?  其实我之前一直是这样想的,股票外汇期货期权什么都好,如果不存在手续费点差问题。无论怎么做,都是零和游戏,任何指标波浪都是骗人的,没有任何价值的。交易有手续费有点差,就跟赌场抽水一样,不管你怎么玩,结果都是输钱的的。长期交易下来,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在交易中亏损,你亏损的总和就是手续费和点差的总和。就像买大小,次数够多的情况下,赢亏次.....  -----------------------------  你这个扔硬币赌大小的游戏很有意思,一直推下去最后就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 它无非是说:沿着二叉树游走下去,最后停在中间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到了两边就会有很高的pay out。 这就是期权。 当年鲁宾斯坦以二叉树给期权定价,用的是离散模型,Black-Scholes是连续状态下的模型,最后二者殊途同归。    不断以10%赌大小相当于买期权,多数时候赔,少数时候赚大的。 反过来的策略就是卖期权呗。很多对冲基金的基本策略就是卖期权。 如果黑暗兄早生几十年,BS模型中的“Black”没准就是你了。
  @chenll_maomao  16:35:45  楼主你好,我是半路转行,之前是外语学院学法语的,工作也和金融毫无关系,现在正在法国念金融硕士,之前真是不了解金融,对金融的兴趣完全是金融危机引起的,结果学了个CORPORATE FINANCE专业,也希望可以在投行做个小职位,曾经梦想可以做一天高盛的实习生,那里到处都是聪明绝顶的天才,读了楼主的文章,发现自己的水平离高盛实习生还差的远着呢,惭愧~~楼主觉得女生在投行适合做什么工作?多谢指点迷津......  -----------------------------    女生在投行可以做很多职位啊。 IB里比较多些,Sales里也有些,traders较少。 还有很多其他职位,如风险管理,财务等等。 问问学校的placement office吧。 高盛“绝顶”的人是不少,但也不是个个都聪明。勤能补拙呗。
  @与趋势为友  19:26:32  全书一口气读完,确实写的不错,受益良多,不知道小渔对这2天高盛唱多中国A股是个什么意思,希望分析下,谢谢。  -----------------------------    这个还真不知道。 对投行分析师的建议一律别听就得了。 不是说他们水平低,第一是存在利益冲突。 第二是再高明的分析师也会经常说错。 随便听别人建议的后果就是经常采纳错误的建议。 这不是迷信,很多大拿都这观点,如利弗莫尔。 当然如果你心态好,不容易为别人左右,可以借鉴一下外面分析师的观点。
  作为同行说几句    1、楼主的事情完全是他个人特殊的例子,不用以为华尔街大都如此,事实上,华尔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就像说“曼哈顿”一样,里面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文化等等。    2、楼主说的analyst和associate还在权力的外围,事实上在我们公司,analyst和associate连整个公司的全部头寸都不知道……    
    作者:乱世华尔街 回复日期: 10:35:18  回复
      @与趋势为友  19:26:32    全书一口气读完,确实写的不错,受益良多,不知道小渔对这2天高盛唱多中国A股是个什么意思,希望分析下,谢谢。    -----------------------------        这个还真不知道。 对投行分析师的建议一律别听就得了。 不是说他们水平低,第一是存在利益冲突。 第二是再高明的分析师也会经常说错。 随便听别人建议的后果就是经常采纳错误的建议。 这不是迷信,很多大拿都这观点,如利弗莫尔。 当然如果你心态好,不容易为别人左右,可以借鉴一下外面分析师的观点。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作多看看
  @zoruhcgs  11:38:16  其实通过对政治经济体系运行规律和约束条件的常识判断,有时也挺有用,虽然做出量化模型心里更放心点。  比如美国如果继续QE3,中长期利率被吓上升,美国不QE3,资金支持不够,中长期利率上升,总之现在一两年做做空还是能赚不少的。毕竟全球都紧缩这个奇观还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要赶上的呵呵。  -----------------------------  中长期利率被吓上升就一定紧缩吗?
  人手一个华尔街    
  @幽灵的门下走狗  20:10:05  你要卖你的书没人反对  但是请你不要来误导那些没接触过金融交易,却对金融交易感兴趣的朋友  -----------------------------  @张三-23 20:34:56  这种态度不好啊,不是做学问的态度。这又不是文学作品,没有文人相轻的必要。  你应该指出来作者哪些观点不准确,误导大家了,大家一起来探讨嘛。  -----------------------------  @幽灵的门下走狗  20:54:26  我本来就没想做学问来着,也不是文人。您抬举我了。  只是作为一个在境外从事过交易员工作的普通看客,觉得您书中的描写未免夸张和幻想的成分太多了点。您书中所写的经历,起码50%都不是您本人亲历吧。  另外我还真没见过哪个成功交易员有空撰写“小说”的。  我并非有意来拆您的台,可是您知道交易员不是分析员,他的主要工作是交易,是执行,所以您那些空乏的风险控制理论,以及数理模型,恐怕不会对交易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    这位兄弟,欢迎参加讨论。 有些事情你也许想当然了。 我何必要编故事,在街上这么多年,真故事都讲不完呢? 可以看出您是交易股票出身的,那是高流动性产品,玩儿法和低流动性的债券、房地产等等有差别。 就好比说您是海军,开炮就搞掂敌人了,我们步兵就得拼刺刀扔手榴弹,路数未见得完全一样。 大家可以交流,但不必质疑对方的基本诚信,用美国话说:give other people the benefit of doubt,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关于“对冲风险 + 杠杆放大”这个观点,我的书里说了,首先赌的就是价差缩小。 对股票pair trading来说这基本就是唯一的利润来源。 但对债券类产品还有第二个利润来源: 如果价格(收益率)不变,可以稳稳吃个利差,杠杆一放大岂不也是百分之几十利润? 商业银行吸存放贷不就是这个模式吗?    这本书如果一直读下去,你会发现“事异则备变”才是我强调的观点。 危机前是模型、杠杆,危机后就返璞归真。 资本市场很大,赚钱方法很多,重要的是抱着包容的心态观察学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永久不变的只有一个“变”字而已。
  身在墙内的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华尔街离我们很近,仿佛他的一颦一笑都能牵动我们的生活,可是读了楼主的一部分书以后,又觉得华尔街离我们很远。。。因为那里的工作和我们从事的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差距吗?
  却是难得一见的好帖。顶一个
  书看过了,楼主确实海外多年还有很好的文笔。为了看那些书中没有的情节,肯定更精彩。
  好好看。。。
  关于“对冲+杠杆”,还想再补充说明几句。 这其实反映了投资交易模式的演进,跟杜邦公式是一个意思。大家投资都是为了赚钱,追求的是资产回报率。比如说目标是30%。    最简单的办法:散户说了,我得找个一年能涨30%的股票。问题是涨的快的股票一般风险也大,能涨30%的跌起来也快。 职业玩家受不了这个,于是就对冲,回报和风险都降下来了,夏普比率提高了,很好,但问题也来了,你怎么达到30%呢? 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从时间上找齐。不停的交易,每次只赚0.001%,一年也能积攒个百分之几十。 这就是高频交易,适合股票、外汇、利率期货等高流动性产品。    但债券、房地产这类低流动性产品,你没法高频交易,怎么办呢?蒋委员长的抗战策略,以“空间”代替“时间”,用高倍财务杠杆,也给你搞出百分之几十回报。 这就是“对冲+杠杆”的意思,风险不控制住,你没法加大杠杆。    这个策略听起来很美,刚出现的时候确实很赚钱,但后来大家都玩儿,就玩儿出了一个练门:全都借钱用杠杆。 欠账的人最怕什么? 债主讨债。 金融市场的债主们何时集体讨债? 危机时。 所以每逢危机,流动性减弱,“对冲+杠杆”派选手们就会出事,LTCM如是,次贷危机也如是。 《乱世华尔街》中讲的就有这层意思。
  关于“对冲+杠杆”,还想再补充说明几句。 这其实反映了投资交易模式的演进,跟杜邦公式是一个意思。大家投资都是为了赚钱,追求的是资产回报率。比如说目标是30%。    最简单的办法:散户说了,我得找个一年能涨30%的股票。问题是涨的快的股票一般风险也大,能涨30%的跌起来也快。 职业玩家受不了这个,于是就对冲,回报和风险都降下来了,夏普比率提高了,很好,但问题也来了,你怎么达到30%呢? 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从时间上找齐。不停的交易,每次只赚0.001%,一年也能积攒个百分之几十。 这就是高频交易,适合股票、外汇、利率期货等高流动性产品。    但债券、房地产这类低流动性产品,你没法高频交易,怎么办呢?蒋委员长的抗战策略,以“空间”代替“时间”,用高倍财务杠杆,也给你搞出百分之几十回报。 这就是“对冲+杠杆”的意思,风险不控制住,你没法加大杠杆。    这个策略听起来很美,刚出现的时候确实很赚钱,但后来大家都玩儿,就玩儿出了一个练门:全都借钱用杠杆。 欠账的人最怕什么? 债主讨债。 金融市场的债主们何时集体讨债? 危机时。 所以每逢危机,流动性减弱,“对冲+杠杆”派选手们就会出事,LTCM如是,次贷危机也如是。 《乱世华尔街》中讲的就有这层意思。
  @凉山快马  22:49:55  请问楼主:你写的书是这本吗?我想买,怕买错了  还有一点,书上和你这个楼里面写的,有什么区别吗?哪个更真实?  哪个更细致?  乱世华尔街:一位华人交易员的经历  渔阳 著/2011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就是这本,书店里的绝不会“太监”,但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所以两边都看看吧。 :)
  @路透EBS  00:22:54  回复第970楼,@幽灵的门下走狗  @幽灵的门下走狗  20:10:05  你要卖你的书没人反对  但是请你...  --------------------------......  -----------------------------  @男人要爱家  04:40:59  复兴团队那么强,今年也在赔钱?跟一个链接他们今年赔钱。我知道的大奖章基金20多年从来没亏过。   -----------------------------  无语了。看来你是局外人
  好看,要顶。
  楼主开头提到一次海龟交易法,现在海龟交易在国内有不少顶礼膜拜信徒,希望楼主能讲讲这个交易法的情况,此法现在在交易界(特别是美国)有什么地位。谢谢
  %7.连环计 (2)    2007年年初,关于次贷信用违约比例上升的消息渐渐多了起来。2月,汇丰银行宣布,将次贷资产价格减记 (write down) 105亿美元,遭受巨额损失的美国子公司是汇丰在2002年收购的家庭信贷公司 (Household Finance Corp.)。外国银行想真正打入美国市场,通常需要并购美国本土金融机构,汇丰收购家庭信贷公司一案当年曾广受好评,然而主营次贷业务的家庭信贷公司却最终给汇丰带来巨大损失。    3月,次贷发放市场居第二位的新世纪房贷公司 (New Century Financial Co.) 因欺诈行为遭到司法部门调查,股价暴跌。像新世纪这样的房贷公司是次贷产业链上负责“销售”的一环,它们的生意是鼓动客户借次贷买房,然后将这些次贷卖给“上线”的投资银行,用做生产打包债券的“原料”,投行则给房贷公司提供用于贷款周转的资金。一般售出的次贷都包含有一定时间以内出现信用问题由房贷公司“包赔”的规定,所以按理房贷公司应该对借贷者严格审查,尽量降低信用风险,这种经过正常审核的次贷并不一定就是“次品”,因为较高的利息应该能弥补较高的风险。但是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投行对次贷原料需求越来越大,利益驱使下房贷公司的借贷标准也越来越松,各式各样不查信用记录、甚至虚报收入的“骗子贷款”曾出不穷。这些问题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并不突出,即使贷款违约,坚挺的房价也能保证投资者不受大损失。 然而当房价开始回落的时候,原本掩盖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了。    新世纪公司所在的加州是房地产泡沫最大、次贷比例最高、房价最先反转的地区之一。 曾经借助加州次贷市场一飞冲天的新世纪公司也因此最先由于次贷违约率增加出现亏损和资金困难。投行见势不妙,停止向该公司提供资金。消息传出,市值曾达近20亿美元的新世纪公司股价暴跌,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资金链被掐断的新世纪公司只能申请破产保护。    面对持续不断的次贷问题,资本市场似乎并未显得特别在意。新世纪公司和汇丰旗下的家庭信贷公司只能算华尔街的外围,它们的严重亏损并没有触及到银行体系的核心。 一种“次贷市场规模不大,次贷问题影响有限”的论调一时成为主流观点,这与1998年俄国债券危机初发时金融界的自我安慰之辞何其相像!的确,2007年初次贷的总量在13000亿美元左右,只占美国房贷市场的约八分之一,不到股市总值的十分之一,而且出现问题的次贷只是一部分,造成的直接损失预计比网络泡沫破裂小得多,这些风险又分散在全世界投资者的手中……次贷这点小风波对庞大的金融战船连锁阵来说,应该只是“晃悠”几下而已。    上节讨论过,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的流动性减少是引起房价下跌、进而引发次贷问题的重要原因。而流动性的退潮并不是均匀的,投资者从次贷市场撤出的资金被转向别处,反而使得能源、新兴国家等热门市场短期内出现了流动性潮水上涨的趋势。 因此2007年上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令人眼花缭乱,好像机遇与风险并存,房贷相关领域的投资者确有撤退迹象,但另外一些市场的投资者风险胃口还在增加,杠杆还在提高,这期间的几宗大型杠杆收购案似乎提醒着人们金融盛世还在继续。    2007年2月,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 宣布以390亿美元杠杆收购(LBO,Leveraged Buyout)房地产大亨泽尔(Sam Zell) 旗下拥有众多各大城市黄金地段商用楼盘的EOP地产 (Equity Office Properties),高调进军商业房地产市场。同月,另一私募基金业巨头KKR集团宣布以450亿美元杠杆收购主营电力和能源业的TXU集团。这些大型并购案仿佛强心针,一时令投资者忘却了次贷的烦恼。    所谓杠杆收购,顾名思义就是用借来的钱收购企业,它和借次贷买房、从回购市场借钱买债券一样,都是使用金融杠杆。当然这些连投行人士都高山仰止的杠杆收购大腕们“境界”要高得多:如果说借“骗子贷款”买房只能算窃钩小贼的话,靠高风险融资收购企业的大腕们就是窃国大盗了。当大盗也得有道行,且看他们如何在金融市场空手套白狼。    杠杆收购大腕们都是华尔街著名的老江湖,比如黑石集团“掌门人”施瓦茨曼 (Steve Schwarzman),他们在金融界人脉广沛、消息灵通,长期积累的信誉让投资者愿意相信他们,银行也愿意借钱给他们。大腕们看中“猎物”后,会先找银行借一大笔钱,加上一部分自有资金,然后开价收购。银行贷款往往只是临时性的“过桥贷款”(Bridge loan),一旦收购成功,大腕们会利用被收购公司的信用向市场发售债券,把欠银行的过桥贷款还掉。 一番腾挪转换之后,大腕们李代桃僵,反客为主,成了被收购企业的主人,过几年再通过上市、拆分、被并购等方式,把企业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杠杆收购的回报率通常很高,因为有“杠杆”嘛! 银行也十分喜欢杠杆收购业务:当并购顾问先赚一笔、借过桥贷款又赚一笔、承销债券再赚一笔,最后还能伺机与大腕们共同投资,这不正是高盛的“一鱼三吃”策略吗?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型杠杆收购案会令投资者信心增强——如果消息最灵通、判断最准确的私募基金和投资银行大腕们还在搞杠杆收购,就意味着市场非但没有问题,反而充满机会!在鲁西银行内部的策略例会上,认为次贷问题乃“疥癣小患”的一派就曾屡次用红火的杠杆收购市场作为论据。 实际上不只投行和私募基金,那段时间身为国际金融市场最大“金主”的各国主权基金也屡屡出手,直接或间接参与收购。 这些大亨们难道会一起看走眼?    遗憾的是,大亨们确实都看错了,而其中并非没有蛛丝马迹可寻。2007年3月,黑石集团宣布计划上市融资,刚成立的中国主权基金中投公司首度出击,以30亿美元买下黑石9.4%股权。当时就曾有人指出,玩了一辈子融资的施瓦茨曼忽然要上市“圈钱套现”,是不是他觉得市场已经到顶了?果不其然,黑石股票一路下跌,中投的纸面损失一度超过五分之四,算是被狠狠地忽悠了一把。不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黑石出巨资收购“地产巴菲特”泽尔旗下的EOP,也不想想玩了一辈子房地产的泽尔为什么肯卖,这一单生意黑石的买进时机恰好是商业地产市场顶点。 然而黄雀的背后还站着捕鸟人,漂亮的从地产业全身而退的泽尔,为了过一把媒体大亨瘾,花83亿美元收购了旗下拥有《芝加哥论坛报》和《洛杉矶时报》的论坛媒体集团 (Tribune Co.),结果论坛集团因负债过重、经营不善而破产,泽尔弄了个一身腥。看来人还是专注于最擅长的本业比较稳妥,自我膨胀往往是要吃亏的。    *    在这个混沌不清的市场里,身处第一线的交易员们大部分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空前的危机正悄然逼近。次贷问题和原油价格都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大家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完成今年的盈利指标。    市政债券组2006年的亮丽业绩使上级大幅提高了我们2007年的利润目标——典型的直线式思维。但钱越来越难赚了,在众多杠杆投资者的压力下,市政债券市场也和其他市场一样:利差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少。 一如当年的LTCM,大部分杠杆投资者为保持利润率,都选择了提高杠杆、扩大交易资产范围的办法。    那段时间我经常看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一批真真假假的古董经专家鉴定后,王大侠手持“护宝锤”砸烂赝品,然后阐述“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的深刻道理——这句话确实深刻,它对金融市场也同样适用。     在流动性充沛的金融盛世中,投资者的风险胃口是逐渐增加的,如同收藏,人们从官窑瓷器到民窑瓷器,最后到稍微沾点古意的猫食盆、狗食碗,追捧的范围越来越广。这种情况下最佳投资策略是领先潮流,向“边疆”开拓,别人还在追梵高、莫奈的时候就开始捧当代画家,别人还在买蓝筹股的时候就开始买小盘股,别人还在买投资级债券的时候就开始买垃圾债券。当流动性退潮进入金融乱世的时候,一切就反过来了,代表“黄金”的现金和国债为王,小盘股、垃圾债券、当代新画家作品很可能跌得最快。 因此投资者应切记“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的道理。 盛世中还抱有乱世的恐惧,发不了财;乱世中还带着盛世的幻想,会赔得血本无归。    2007年上半年,市政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潮水还在上涨,我们为了赚钱也只得随波逐流,扩大“收藏”范围:市政债券组的投资组合本来以“康熙的青花、雍正的斗彩”这类精品为主,到后来猫盆狗碗慢慢多了起来。我也被赋予开拓新领地的任务:负责交易我们组原来不碰的市政住房债券 (Municipal housing bonds)。上级有非常好的理由:我擅长数学,又有金融工程背景,适合交易复杂的住房债券——不了解真相是多么害人呐!    初出茅庐,跃跃欲试的我搞了些计算现金流和相对价值的模型,就上阵交易了, 一开始竟也颇有所获。在交易过程中我和街上的销售们越混越熟,渐渐发现这些人各有特色。就说贝尔斯登的“胡优”吧,此人是老江湖,据说连续多年销售业绩在本公司排名第一,作为胡优的客户,你会不断得到如下暗示:    第一, 他很忙。  第二, 他消息灵通。  第三, 他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第四, 他拿你当朋友,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你分享他的灵通消息和精辟见解,所以你最好按照他的意见买卖。    某日,胡优又来电话了。 “小渔”,他照例压低声音,一副神秘兮兮的腔调:“你那1000万俄亥俄州住房债券,报价多少?”    “100 ¼ ”,我的目标价位其实是 100。    “我的交易员愿意出99 ¾ ,这是非常好的价格。说实在的,我觉得他有点冒了。”    “100 ¼ 已经是很好的报价了。不过,你最近帮过我好几次,”我一番虚情假意之后,亮出了底牌:“这样吧,100整,我卖给你。”    “成交!”    哈哈,卖出去了!虽然俄州债券本身只是持平,但用来对冲的美国国债已经下跌。这边卖出去,那边买回来,净赚2万5千美元!我睥睨四顾,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接下来的事情却有点反常。贝尔斯登的债券通常出手很快,但这支俄州住房债居然在胡优的彭博卖单中挂了一个多星期。      “你小子,干得不赖!”几星期后的一次饭局中,胡优凑过来,低声和我分享他的秘密:“上次那俄州债券,我们他妈的差点砸手里,最后甩着卖的。今后我得小心点儿,你这家伙太精!”    一片落叶在眼前滑过,可那时的我,却没有意识到冬天已悄然逼近。首先,1000万的成功交易才赚两万五,利润率这样薄,我们只能增加杠杆,但雪球能一直滚下去吗? 其次,AAA 评级的俄州住房债券应该不难卖,贝尔斯登这么多客户,胡优这么大忽悠,最后竟然赔着才出手, 说明市政债券投资者也已经开始收缩,“兴收藏”的盛世在我们的市场也快要结束了。    
  膜拜!
  @luosier  11:49:03  楼主开头提到一次海龟交易法,现在海龟交易在国内有不少顶礼膜拜信徒,希望楼主能讲讲这个交易法的情况,此法现在在交易界(特别是美国)有什么地位。谢谢  -----------------------------    我觉得海龟交易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至于具体的参数是否在20多年后还一成不变,值得商榷。    首先,海龟法告诉你要靠“趋势”赚钱。什么是趋势呢,我的理解就是基本面的重大改变,导致整个市场价格必需跟着调整。 比如2009年到现在的美国量化宽松就是重大的基本面变化,印了那么多票子,把资产价格推起来了。 这事过后看很清楚:QE导致资产价格大涨,但这是事后诸葛亮,当时未必能先知先觉。 没关系,海龟法告诉你“跟着市场价格走”。 回想2009年年中时,美国股价从低点涨了很多,当时你也许不知道为什么,海龟法告诉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某种巨大的力量正推着市场走,跟着就行了”。 这是海龟法的第一个思路,至于它的四周高点,十一周高点的信号,我的理解是要滤掉杂音,抓真正的“巨大推力”。    海龟法的加仓法本质上也是跟踪趋势:你赚钱了,就说明你可能跟对了“巨大推力”,加仓就是了。    至于它的 N,就是波动性的估计,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都要考虑波动性,止损点设立也要考虑波动性(市场到了它“不应该”到的地方,说明我错了)。    总之,我觉得海龟法的思维模式很好,至于具体参数是否一点都不能变,我觉得未必。 例如我觉得它加仓的速度有点快,量有点大,这可能是丹尼斯本人的风格。    一点浅见,希望有帮助。  
  @luosier  11:49:03  楼主开头提到一次海龟交易法,现在海龟交易在国内有不少顶礼膜拜信徒,希望楼主能讲讲这个交易法的情况,此法现在在交易界(特别是美国)有什么地位。谢谢  -----------------------------  @乱世华尔街  12:22:38  我觉得海龟交易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至于具体的参数是否在20多年后还一成不变,值得商榷。  首先,海龟法告诉你要靠“趋势”赚钱。什么是趋势呢,我的理解就是基本面的重大改变,导致整个市场价格必需跟着调整。 比如2009年到现在的美国量化宽松就是重大的基本面变化,印了那么多票子,把资产价格推起来了。 这事过后看很清楚:QE导致资产价格大涨,但这是事后诸葛亮,当时未必能先知先觉。 没关系,海龟法告诉你“跟着...........  -----------------------------  趋势交易,不适合目前震荡行情
  太好看了,楼主的博客我也去了,内容很精彩,但能不能快点更新:)
  好文,支持下!
  写给敬爱的温总理的一封信  写给敬爱的温总理的一封信  顶楼
18:33:45 作者:九月初八   敬爱的总理,听闻您前2天去了日本一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情接待,我们备感欢欣鼓舞。  您在任期间,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高瞻远瞩的处理,大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次贷危机至今,美国道琼斯指数已回升到之前的85%,而我们依然腰斩中,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风亮节!  朝韩炮击至今,上证指数的跌幅达到了韩国成分指数的两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风亮节!!  日本地震至今,上证指数跌幅超过了受如此天灾影响的日经指数,高风亮节都难以形容了,应该说是人定胜天吧!  我们拿着全世界倒数第3的平均工资,消费着全世界最昂贵的石油(柴油还买不到),这样的条件下,还能拿出两万吨汽柴油支援日本。这样的行为,简直堪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楷模!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您听说全世界人民抵制日本受到核辐射的农产品,导致日本出口贸易受损,连忙伸出援助之手,表示愿意放宽日本农产品进口。消息传来,我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想想看,如此大量的核辐射农产品摆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国人不吃谁吃呢?这正是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人民长期被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锤炼出来的强悍体质的大好时机,看谁还敢骂我们东亚病夫!!我对您的睿智的景仰之清犹如滔滔江水!!  回想您在任期间楼市的迅猛发展,CPI的突飞猛进,城管的训练有素,我们深刻地感到,伟大祖国正在您英明的领导下空前强大,历史一定会给予您最公正的评价!!!  另外,我有个提议,您能否从日本归国后,绕道南京一趟,让大屠杀纪念馆中的英灵也一起感怀下如今伟大祖国的高风亮节!!我相信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倍感欢欣鼓舞!    
  我只想说、、好长、、
  MARK  
  发现有DT,很有趣,LZ推书的方法很好,很有效。
  我就知道im会来,不过楼主没注意到他,为了防止错过好戏,楼主,你一定要注意@imchillkthx
  哈哈,楼上有趣
  【如果你在武汉的同学很久没联系你,请不要责怪他们】他们可能 :1.突然热死了;2.突然冷死了;3、被风吹死了;4.路上堵死了;5、公交挤死了;6、高房价吓死了;7、工资低气死了;8、白天工作烦死了;9、晚上蚊子咬死了。http://t.cn/hBtD2H
  留着慢慢看
  mark晚上回来看
  哇塞 牛人~~
  mark一下 有空再看
  跟着看看。
  印钞易,收钞难
  mark先
    作者:顶明光 回复日期: 16:11:17  回复
      楼主如果是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做交易员,那么你交易什么品种?外汇?金属?    商品期货?农产品期货?期权?股指期货?        我相信一位一个学完金融工程的人在交易上比不上一位在外汇和期货市场上混了5-7年的职业炒手。        你们的理论太空泛了。玩什么金融创新?什么衍生工具?索罗斯玩不?索罗斯专门玩外汇和股指。玩这些,心态和方向和资金管理(所谓的轻仓)=无敌。-------------------------------------------------------------------------看你的问题就是个完全没有入门的小散。
  牛人!
  路过。。。。。。。。。。。。。。。。
  第三页
  The last promise,is the only one you can break
  学习了,一定要MARK
  啧啧啧···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茶婊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