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丹六安瓜片是什么茶茶

十一终于完成了心愿。经典徒步线路(甘丹寺——桑耶寺)
十一约了三个哥们儿,一起尝试这条经典的线路,自负重、两天半走完,四个疯子哪里是在游玩,完全是在折腾自己... 出发咯~ 先来张合影...第一天走了10个小时,最失败的就是因为天快黑了,我们在舒卡拉山半山腰上扎营(海拔4950米),结果四个人一晚上没睡着...早上起来,发现云海很漂亮.. 继续出发... 下山就遇到一群岩羊,但是相机没长焦,只能远观啦... 第二天晚上终于喝上热的了...看哥几个的眼神,很想吃肉呀... 第三天中午12点到了聂玛隆,然后坐老百姓的车车到了桑耶...总的来说,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整个行程有点紧张,再加上扎营地点选择失误,没休息好,所以感觉整个过程比较疲惫。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也请各位大大们多多指点哟~拼途网友回复:看到走过的路线。呵呵,美好的回忆!你们走的时候冷了哟!景色不同了,但是美丽依然!拼途网友回复:2# 牛仔Ψ魅力 {:5_153:}向前辈们学习了不少啊,感谢。拼途网友回复:向往啊拼途网友回复:享受的是过程,祝贺你们!!拼途网友回复:{:5_149:}看哥们走的这些,想想以前自己走的那些,不算什么!!不过还是值得享受和回味!!{:5_131:}
这是条很成熟的徒步线路,此篇攻略记载的比较详细,为想去去西藏的同学做个参考。其实去西藏不一定非要走长线,短期徒步后就在拉萨悠闲的呆着,是非常惬意的。甘丹寺——桑耶寺徒步线路适合人群 只要你的身体素质还好,到西藏已有一些日子了,适应了高海拔之后,不介意忍受在高原行走肺部使劲儿吸张依然感觉所获无几的痛苦,你就可以走这条线路了。因为沿途没有太危险的路段,爬升缓慢,而且岔路较少,如果不是海拔高,应该是条比较轻松的徒步线路。 出行准备 因为途中要露营两天,所以要带齐帐篷、睡袋、防潮垫等露营装备,并且注意保暖,因为有一天晚上要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高地过夜,高原的夜晚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因寒冷而无法好好休息,第二天再上山会特别辛苦。另外,途中至少要背上两天的干粮。 拉萨—甘丹寺—黑布村 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我们的行程就以拉萨为起点吧。天蒙蒙亮车子从拉萨出发,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行驶,前方越来越明亮,走了约两小时光景,爬上一段坡,就看到山顶一大片红墙白墙相间的藏式建筑。这就是甘丹寺了!逗留一个上午,把寺庙游遍,下午两点,沿着寺庙前的一条小路上山,这一天会走得特别辛苦,因为身体还没适应在海拔4000米的高地运动。四周的山光秃秃的,红白间的甘丹寺在身后越变越小,20分钟后,在第一个拐弯处最后眺望一次亲爱的拉萨,就要义无反顾地闯入山里了。 一路攀爬,山路碎石嶙峋,天蓝得像一池蓝莹莹的泪,似乎就要崩塌下来,把人压扁在斑驳的黄草皮山上,五月,山上的绿意,微薄得几乎无迹可寻,想六月雨季来临,坡上山花烂漫,这一路才可能有些活气。爬上一个山头,看到远处更深邃而荒凉的山,白云无语。一路脑海里杂乱的声音开始四处逃逸,走了三个小时,到达黑布村。一群刚出生的小羊羔屁颠屁颠地跟在身后。在这里就可以住下了。 重点推荐:甘丹寺 甘丹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藏族的孩子想进甘丹寺当僧人,就像我们考北大或清华一样困难。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去僧人的课堂上旁听,用过午饭,近十二点光景,整个寺院的僧人整齐地穿戴起来,从各个角落涌出,鱼贯进入措钦大殿。在大殿内各自找位置坐好,坐在正中的老师就开始用老牛一般的声音唱起经文,然后整个大殿此起彼伏地响起跟读的声音。唱经唱到一半,小僧人们像突然捕获某个暗号,一下子全从座位上跳起来,“蹬蹬”地“逃”离课堂,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他们逃课去了,过了好一会儿,看到每人手里提着一个大茶壶回来,然后口里喃喃自语的僧人们相继从怀里或布袋里掏出碗,才知道他们是取酥油茶去了。念完经,僧人们开始和着酥油茶吃藏粑。吃完再继续念。这就是他们的午餐。 实用资讯: 交通:从拉萨去甘丹寺的车票,在大昭寺正门右侧有售,买10元的单程票就可以了。忘记提前买票也没有关系,你只要出发当天记得在7:30前赶到大昭寺广场前,就能赶上班车,上车后再买票也没问题。还有更早一班车在6点准时开出,也可以赶乘这班车。 饮食:在甘丹寺进门处有小吃食,面条3元,酥油茶和甜茶都是小壶4元、中壶6元、大壶8元。在这儿可以补充购置一些路上的食物。 门票:35元/人 雇请向导:可以在甘丹寺处联系向导,最好能找到懂一点汉语的,否则路上交流成为问题,不但少了很多乐趣,而且可能连基本的信息都难以获得。甘丹寺的向导开价是人30元/天,牛35元/天,要把他们回程的费用也同时支付。事实上可以把全程费用砍到250-270元。但切记千万不要听取向导建议提前支付一部分费用,这样的话走到黑布村他就会把你“卖”给另一个向导,而这个向导可能是完全不懂汉语的! 黑布村—舒卡拉垭口—下山后扎营 饱受高原考验 黑布村是个看不到任何商业气息的小村子,有电灯,却见不到电视机的踪影,每家人每天干的事情,就是放羊放牛种庄稼纺羊毛。每顿就着马铃薯吃饭,青稞酒和酥油茶却是整天没完没了地喝。在唯一的小学里教书的老师说,这里一户人的年平均收入,上报的是一千元,实际可能还没有这么多。这个数字很惊人,但这里的藏民却也在这蓝天下,年年岁岁地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天的行程比起前一天,就更加艰苦了。不懂汉语的藏民比划出喘粗气的模样。事实证明,这海拔果然把人折磨得想要窒息。沿途牛粪是数不尽的多,多得把地貌都给改变了,地表密密地排列着一团团的干牛粪,每个在那里存在的岁月,可能比把它们踏于脚下的人还老,草都爱长在牛粪,于是人便只好走在硬邦邦的草根上。舒卡拉垭口海拔有5256米。上这个山前得爬过一段可怕的石头路,山上的风如猛兽一样向人扑过来,又干又冷,人不能停止呼哧呼哧地喘气,可喘不了多久,整个喉咙就干得像要结成石块了,吸进过多冷风进入体内,从肺到胃,整个儿都被鼓得胀胀的,就是没有足够的氧气进入血液循环。时间仿佛在脚下凝固,最终磨蹭上到顶端,人连脑袋都不灵光了,然而看到用虔诚堆砌起来的玛尼堆,还是捡一块石头搁上去吧。 实用资讯: 雇请向导:其实可以不在甘丹寺雇向导,来到黑布村再雇也可以。这里的村民大多不懂汉语,但费用却收得异常便宜,他们承诺把客人从黑布送到隆郭,只收130-160元左右的费用。找向导可以请村长联系,他会讲一点的汉语,但村长会把数算得很精。也可到飘着国旗的小学里找老师帮忙,他能讲很好的汉语。 扎营地点:过了垭口后有一段很急的下山路,碎石很多,要注意脚下,不要踩错了滚到山崖下去。沿着山路下行,会看到下面一条极灿烂的河,反射着无数夕阳金黄的光芒。下到山谷,这里有河流经过,可以在这片草甸上扎营,如果体力允许,还可以往上再走一段,草甸的上一层也还是草甸,阳光耀得眼睛睁不开,在这片宁静而安详的草甸,万籁俱寂,只有光线布满周围,牦牛遍布山坡,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天国,心底一片澄明。 食宿:晚上只有自助,勤快一些,就与向导一起生火煮东西吃,懒的话就啃干粮应付过去。夜里睡帐篷。 扎营处—赤图拉垭口—山脚扎营 如果“纯洁”有形体 在太阳还没出来之前,空气都是冰的。裸露在空气里的手被冻得发红,而且还很痛。沿着前进方向的左边山路。一路植被都很厚密,如果草是绿的,不知该有多美。上了一个小坡后,视野豁然开朗,左前方的湖面结冰,像一面清白的银镜子,右前方的河流,变成一条白色的冰川,如白玉一般。一路前行,稀薄的空气没有传来任何的声音,这地方连鸟儿也飞不上来,只有像大石头一样的牦牛,偶尔扭过来头来,不感兴趣地瞅一眼气喘吁吁的过路人。由于前一天没有下降太多,海拔5228米的赤图拉垭口走三个多小时就爬上来了。经过一晚的适应,这天攀爬就没有前一天难受了。 山顶除了青黑色的岩石,什么也没有,跨过这硬朗的顶端,才准备下去,被突如其来的美景猛然击中,一眼望去,山除了碎石依然一无所有,可那遍布凹凸不平的碎石背后,隐隐透着褐红土黄等略带妩媚的颜色,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粗糙不平的山的怀抱里,竟是像牛奶一样白的雪湖!一路往下走到湖边的时候,更是被那种耀眼的白惊呆了,如果“纯洁”一词是有形体的话,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湖的惊艳。 海拔降低后,沿途植被渐渐茂密起来,我们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都挂上了黄黄的小花蕾,不知道六月杜鹃盛开之时,会是怎样的明媚春光。 实用资讯: 扎营地点:下到灌木林后,沿途一直有溪流,在山坳的一片草原上,有前来放牧的藏民驻地,从此处开始,路已逐渐平缓,可以在此处扎营。也可以再继续往前赶一小时左右的路途,过一条独木桥后,往上爬一段小坡,下坡后又是一处人间天堂,此处四周被山包围,河流在一旁林子边流淌,周围都是一人高的杜鹃花树,傍晚的阳光正好把整个树林照亮,晚上围着篝火聊天,满天的星越看越多,清亮地闪着银色的光芒,特别舒服。 饮食:再度过自力更生的一晚。 扎营处—昌达村ChanDa—隆郭村NyuongGo—桑耶寺 坎坷两日,又见坦途 经过两天行路的煎熬,这天的路简直可以说是坦途。沿着河谷一直走,没有任何坡度,植被又茂盛,到此已经能看到活过来的绿色了,河流的水白花花的,风光十分好。走约摸一个半小时,到达昌达村,拖拉机在这里已经可以通行了,不过向导的规矩是把客人送到隆郭村,也就还有一小时路程,沿途能看到反方向赶马进山的藏人,相遇说一声“扎西德勒”,交换一个笑容后继续前行。汉语在隆郭村的通行程度比黑布要好多了,上了小学的小孩子都能讲很好的汉话,可以不失时机地也向他们学几句藏语。在这里上拖拉机,一路把人上抛下筛,远远看到了桑耶寺的金顶,真是美不胜收。 重点推荐:桑耶寺 桑耶寺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它的建造与吐蕃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振兴佛教的举措息息相关。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高僧寂护,从乌杖那国请来密宗大师莲花生,桑耶寺的建造,产生了许多莲花生大显神威的神奇传说。据说赤松德赞当年急于见到寺庙建成之像,莲花生大师运起神功,在自己手心变幻出寺院的幻影,惊得国王大呼“桑耶意即出乎意料!”才有了今天寺院的名称。 全寺建筑按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为世界中心须弥山,由一座藏、汉、天竺三种风格的邬孜大殿代表;大殿南北又建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双轮;邬孜大殿四个角上分别建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四周均匀分布着4座大殿8座小殿,表示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寺庙建筑群外围是一道圆形的围墙,象征着世界外围的铁围山。整个寺庙的布局又和密宗的曼荼罗坛城有几分相似。 实用资讯: 交通:在隆郭村搭拖拉机,租一辆车价格100元,可以讲价到80元,拖拉机后厢能坐多人,周围打听一下有没有愿意一起包车的,可以平摊费用。 住宿:桑耶寺周围是金黄的沙漠,可景色奇特就奇特在,沙漠里不但有河流,还长着绿色的树林。如果觉得还不够过瘾,可以选择在寺院后面的树林里露营。或者住寺院招待所,五人间15元/人,人多能砍价。 饮食:寺院东门外有几间藏味餐厅和川菜馆,到此就不用再为吃喝发愁了。 桑耶寺门票:40元/人 桑耶寺—青朴修行地 体验修行 你要是对自己的体力还有信心,可以徒步前往青朴修行地。从桑耶寺东门出发,一直向东,沿途经过桑耶派出所、乡政府。走过镇外的海布日神山后,走过公路右侧的一排房屋,前方约三百米处有一座公路桥,过桥后离开公路向左下到一条简易公路上,沿着这条简易公路一直走,大约用5~8小时左右看个人体力和毅力,抵达青朴修行地。 上山以后,公路开始左盘右绕,可以不跟着公路来回盘绕,认准东北方向直线往上爬。戈壁滩似的荒地和盘山路都是厚厚的沙土路面,浮土约有一寸来厚。风起时,沙尘漫天,遮空蔽日,连眼睛都睁不开。而太阳在头顶,简直要把人晒成干,可知修行还绝对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只是走完这一段路,好似自己也得了一点修行一样。 重点推荐:青朴修行地 青朴位于桑耶寺东北15里的纳瑞山腰,海拔4300米。“青”指当时这里的青氏家族,“朴”是山沟上部的意思。青朴所在的山沟呈“N”形,三面环山,南面逐渐开阔。山上流水潺潺,草木茂盛,鸟类繁多,置身其中,俨然是一个面貌截然两样的西藏。因莲花生、赤松德赞、百若扎那等吐蕃时期的名人最先在此修行,而且此地环境幽静,吸引后世不少高僧大师赴此修行。青朴与桑耶寺同负盛名,人们认为到了桑耶不去青朴,就等于没到桑耶。相传这里有108座修行洞、108个天葬台和108眼泉水。 实用资讯: 交通:如果是节假日,桑耶寺每天早上五六点钟都有东风大卡车搭载朝山的老乡去青朴,来回10元/人,不过车上装的人用“水泼不进”来形容绝不过分。平时则间或有车去青朴,主要看人多不多。包一辆东风货车,价格在200~300元上下。虽然路程不足十公里,但一般要开一个多小时,只因为路况实在是够烂。可以选择坐车去、走路回;或者走路去、坐车回,这样安排时间,正好一天用完。 住宿和饮食:山下山南地区旅游局办的桑耶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有吃的,中午可以在那里解决,如果吃饭时分你正在渺无人烟的地方走路,就只好啃自己的干粮了。 晚上回到桑耶镇上住宿。 桑耶—拉萨 回到拉萨 早上8点,从桑耶寺有出发回拉萨的班车,车行一路,山南的荒漠美得扣人心弦。约四个小时,回到拉萨。
历史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是西藏人走了几百年的徒步传统路线。近年来,老外也常走,大概占所有非藏族朝圣者的90%以上,汉人佛教徒似乎极少,我想都没有所有非藏族朝圣者的0.1%,剩下的是汉人徒步旅游观光背包客。第一天:拉萨—甘丹寺—黑布村舒卡拉垭口山脚扎营第二天:舒卡拉垭口山脚—舒卡拉垭口—下山后扎营第三天:扎营处—赤图拉垭口—山脚扎营第四天:扎营处—昌达村(ChanDa)—隆郭村(NyuongGo)—桑耶寺第五天:桑耶—拉萨适合人群只要你的身体素质还好,到西藏已有一些日子了,适应了高海拔之后,不介意忍受在高原行走肺部使劲儿吸张依然感觉所获无几的痛苦,你就可以走这条线路了。因为沿途没有太危险的路段,爬升缓慢,而且岔路较少,如果不是海拔高,应该是条比较轻松的徒步线路。距离好像有80公里,可是必须上山下山,实际上可能比得上平原160公里的痛苦程度了吧?!出行准备因为途中要露营两天,所以要带齐帐篷、睡袋、防潮垫等露营装备,并且注意保暖,因为有一天晚上要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高地过夜,高原的夜晚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因寒冷而无法好好休息,第二天再上山会特别辛苦。另外,途中至少要背上两天的干粮。雇请向导可以在甘丹寺处联系向导,最好能找到懂一点汉语的,否则路上交流成为问题,不但少了很多乐趣,而且可能连基本的信息都难以获得。甘丹寺的向导开价是人30元/天,牛35元/天,要把他们回程的费用也同时支付。事实上可以把全程费用砍到250-270元。但切记千万不要听取向导建议提前支付一部分费用,这样的话走到黑布村他就会把你“卖”给另一个向导,而这个向导可能是完全不懂汉语的!拉萨—甘丹寺—黑布村我们的行程就以拉萨为起点吧。天蒙蒙亮车子从拉萨出发,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行驶,前方越来越明亮,走了约两小时光景,爬上一段坡,就看到山顶一大片红墙白墙相间的藏式建筑。这就是甘丹寺了!逗留一个上午,把寺庙游遍,下午两点,沿着寺庙前的一条小路上山,这一天会走得特别辛苦,因为身体还没适应在海拔4000米的高地运动。四周的山光秃秃的,红白间的甘丹寺在身后越变越小,20分钟后,在第一个拐弯处最后眺望一次亲爱的拉萨,就要义无反顾地闯入山里了。一路攀爬,山路碎石嶙峋,天蓝得像一池蓝莹莹的泪,似乎就要崩塌下来,把人压扁在斑驳的黄草皮山上,五月,山上的绿意,微薄得几乎无迹可寻,想六月雨季来临,坡上山花烂漫,这一路才可能有些活气。爬上一个山头,看到远处更深邃而荒凉的山,白云无语。一路脑海里杂乱的声音开始四处逃逸,走了三个小时,到达黑布村。一群刚出生的小羊羔屁颠屁颠地跟在身后。在这里就可以住下了。黑布村是个看不到任何商业气息的小村子,有电灯,却见不到电视机的踪影,每家人每天干的事情,就是放羊放牛种庄稼纺羊毛。每顿就着马铃薯吃饭,青稞酒和酥油茶却是整天没完没了地喝。在唯一的小学里教书的老师说,这里一户人的年平均收入,上报的是一千元,实际可能还没有这么多。这个数字很惊人,但这里的藏民却也在这蓝天下,年年岁岁地过着平静的日子。黑布村—舒卡拉垭口—下山后扎营这天的行程比起前一天,就更加艰苦了。不懂汉语的藏民比划出喘粗气的模样。事实证明,这海拔果然把人折磨得想要窒息。沿途牛粪是数不尽的多,多得把地貌都给改变了,地表密密地排列着一团团的干牛粪,每个在那里存在的岁月,可能比把它们踏于脚下的人还老,草都爱长在牛粪,于是人便只好走在硬邦邦的草根上。舒卡拉垭口海拔有5256米。上这个山前得爬过一段可怕的石头路,山上的风如猛兽一样向人扑过来,又干又冷,人不能停止呼哧呼哧地喘气,可喘不了多久,整个喉咙就干得像要结成石块了,吸进过多冷风进入体内,从肺到胃,整个儿都被鼓得胀胀的,就是没有足够的氧气进入血液循环。时间仿佛在脚下凝固,最终磨蹭上到顶端,人连脑袋都不灵光了,然而看到用虔诚堆砌起来的玛尼堆,还是捡一块石头搁上去吧。其实可以不在甘丹寺雇向导,来到黑布村再雇也可以。这里的村民大多不懂汉语,但费用却收得异常便宜,他们承诺把客人从黑布送到隆郭,只收130-160元左右的费用。找向导可以请村长联系,他会讲一点的汉语,但村长会把数算得很精。也可到飘着国旗的小学里找老师帮忙,他能讲很好的汉语。扎营地点:过了垭口后有一段很急的下山路,碎石很多,要注意脚下,不要踩错了滚到山崖下去。沿着山路下行,会看到下面一条极灿烂的河,反射着无数夕阳金黄的光芒。下到山谷,这里有河流经过,可以在这片草甸上扎营,如果体力允许,还可以往上再走一段,草甸的上一层也还是草甸,阳光耀得眼睛睁不开,在这片宁静而安详的草甸,万籁俱寂,只有光线布满周围,牦牛遍布山坡,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天国,心底一片澄明。食宿:晚上只有自助,勤快一些,就与向导一起生火煮东西吃,懒的话就啃干粮应付过去。夜里睡帐篷。扎营处—赤图拉垭口—山脚扎营在太阳还没出来之前,空气都是冰的。裸露在空气里的手被冻得发红,而且还很痛。沿着前进方向的左边山路。一路植被都很厚密,如果草是绿的,不知该有多美。上了一个小坡后,视野豁然开朗,左前方的湖面结冰,像一面清白的银镜子,右前方的河流,变成一条白色的冰川,如白玉一般。一路前行,稀薄的空气没有传来任何的声音,这地方连鸟儿也飞不上来,只有像大石头一样的牦牛,偶尔扭过来头来,不感兴趣地瞅一眼气喘吁吁的过路人。由于前一天没有下降太多,海拔5228米的赤图拉垭口走三个多小时就爬上来了。经过一晚的适应,这天攀爬就没有前一天难受了。山顶除了青黑色的岩石,什么也没有,跨过这硬朗的顶端,才准备下去,被突如其来的美景猛然击中,一眼望去,山除了碎石依然一无所有,可那遍布凹凸不平的碎石背后,隐隐透着褐红土黄等略带妩媚的颜色,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粗糙不平的山的怀抱里,竟是像牛奶一样白的雪湖!一路往下走到湖边的时候,更是被那种耀眼的白惊呆了,如果“纯洁”一词是有形体的话,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湖的惊艳。海拔降低后,沿途植被渐渐茂密起来,我们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都挂上了黄黄的小花蕾,不知道六月杜鹃盛开之时,会是怎样的明媚春光。扎营地点:下到灌木林后,沿途一直有溪流,在山坳的一片草原上,有前来放牧的藏民驻地,从此处开始,路已逐渐平缓,可以在此处扎营。也可以再继续往前赶一小时左右的路途,过一条独木桥后,往上爬一段小坡,下坡后又是一处人间天堂,此处四周被山包围,河流在一旁林子边流淌,周围都是一人高的杜鹃花树,傍晚的阳光正好把整个树林照亮,晚上围着篝火聊天,满天的星越看越多,清亮地闪着银色的光芒,特别舒服。饮食:再度过自力更生的一晚。扎营处—昌达村(ChanDa)—隆郭村(NyuongGo)—桑耶寺经过两天行路的煎熬,这天的路简直可以说是坦途。沿着河谷一直走,没有任何坡度,植被又茂盛,到此已经能看到活过来的绿色了,河流的水白花花的,风光十分好。走约摸一个半小时,到达昌达村,拖拉机在这里已经可以通行了,不过向导的规矩是把客人送到隆郭村,也就还有一小时路程,沿途能看到反方向赶马进山的藏人,相遇说一声“扎西德勒”,交换一个笑容后继续前行。汉语在隆郭村的通行程度比黑布要好多了,上了小学的小孩子都能讲很好的汉话,可以不失时机地也向他们学几句藏语。在这里上拖拉机,一路把人上抛下筛,远远看到了桑耶寺的金顶,真是美不胜收。住宿:桑耶寺周围是金黄的沙漠,可景色奇特就奇特在,沙漠里不但有河流,还长着绿色的树林。如果觉得还不够过瘾,可以选择在寺院后面的树林里露营。或者住寺院招待所,五人间15元/人,人多能砍价。饮食:寺院东门外有几间藏味餐厅和川菜馆,到此就不用再为吃喝发愁了。晚上回到桑耶镇上住宿。桑耶—拉萨早上8点,从桑耶寺有出发回拉萨的班车,车行一路,山南的荒漠美得扣人心弦。约四个小时,回到拉萨。转自96楼:http:bbs.gelupa.orgviewthread.php?tid=14098extra=page%3D1page=7###zoom||哦,好资料,谢谢分享!加好评。||关注这条线路,谢谢分享!||藏民常走的朝拜路线,我是老啦,走不动咯。||好贴,我是走不动了,只能坐车到桑耶寺去转转拉。||谢谢收藏了考虑走这条线就是不知道一个人走安全不安全||下周就走这条线啦~~激动激动||想走但是估计走不动||真好啊,我也想走
在拉萨休整一周多了,蹄子又忍不住痒痒。据说甘丹寺到桑耶寺是一条经典的朝圣之路,背包客里老外比汉人走的多。春末夏初,五月杜鹃应该盛开了吧。于是,想去走走。行程80公里,徒步4天,野外宿营3晚,费用AA拉萨---甘丹寺---黑布村---舒卡拉垭口---赤图拉垭口---昌达村---隆郭村---桑耶寺希望你:适应海拔,最好有高原徒步经验徒步装备齐全最好热爱摄影有意者详聊:QQ:微博:(新浪)yangran918阿九姑娘PS:本人在拉萨,有高原徒步经历,装备齐,近几天出发最好。||
有在拉萨的朋友或者即将过来的朋友对此路线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我联系哦QQ||MARK
在尼泊尔完成安纳普尔纳basecamp(简成ABC)的环线徒步回到拉萨后,整天的FB,想想日子不能这样过啊,心血来潮,约了浪子、生荣一起去甘丹寺---桑耶寺徒步,这边我加上鸟窝的掌柜---林子一共四人,都是玩户外的,装备都很齐全,大家说走就走,第二天就去找攻略,并且采购了四天的伙食,第三天(10日)就出发了。10日:浪子和升荣住的地方离鸟窝就隔了一个大院,清晨6:30大家一起打车到达大昭寺广场,坐上了开往甘丹寺的班车。车开了,到买票时,买票的又说必须加上回程的一起买,每人20元。跟藏族人是没有办法讲道理的,虽然我们已经提前一天问好了,可以买单程的车票,但藏族人是说不认帐就不认帐的(以前在冈仁波齐见识过了),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最后4人花了60元,还是给了我们好大的面子。班车开到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山下,就开始沿着新修的盘山路上升(这条路应该是今年刚修的,去年还是一条土路呢),天知道藏族人是咋想的,一条盘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坐在我右首的小男孩一直把脸埋在他父亲的怀里,直到到达山顶的寺前。在山下,就开始看到甘丹寺了,寺位于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坳至山顶处,十分壮观,金顶大殿、扎仓、康村、米村及佛堂僧舍错落有致的散落在山顶。甘丹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黄教三大寺”,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5世纪亲自建造的,所以甘丹寺也是格鲁派的祖寺,并且甘丹赤巴(甘丹寺的主持)也是整个格鲁派的主持,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甘丹寺山下不远有莫寺,过去是西藏地方政府四大护法之一的拉莫神巫预言占卜之地,与甘丹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而甘丹寺到桑耶寺之间的徒步路线,最早本是藏民两个金殿之间的朝圣之路。一下车,浪子的数码相机就坏了,镜头收不回去(跟我那相机同一个毛病,我的相机已被朋友带回西安修理去了),他捣鼓了半天也没好,还差点把镜头盖片掉了,最后只得收起来。虽说出师就不顺,但大家还是保持了一个好的心情出发。大家顺寺前的山路向着南面的山顶出发。为了节省体力,大家选了一条坡度很缓但距离梢远的路线,尽管如此,在高海拔下,还是有些喘,并且大家走的也有些急。我边走边调整呼吸,根据以前的经验,只要呼吸调整好了,并且保持自己的走路频率,徒步就不会很累了。20多分钟后,呼吸缓了过来,跟在平原徒步差不多没什么障碍了,但碰上小小的上坡,还是感觉累.翻过山顶,印入眼帘的是连绵的高山,路,沿着山坡伸向远方.天太热,大家稍事休息,开始清减衣服,顺便做做秀,拍几张照片作为一个活动的记录.过了山顶,是个下行的缓坡,走不多远,碰到了一对在路边休息的藏族母女,一声“扎西得勒”,缩短了大家的距离,一通藏语,一句也没听懂,大家继续前行,发现藏族母女在努力的跟着我们,到了又一个小山顶,我们该右转下山了,但那个藏族大姐很着急的一阵比划,似乎是说顺左边走会更近些吧,大家商量了下,决定随她们前行。藏族大姐看我们跟她们走,很高兴,走上山坡,发现了一顶简易的牧民的帐篷,原来这就是她们的家,她们是要我们在她们家休息下再走。低头进入帐篷,里面有些黑,适应下再睁开眼睛,看到里面很简陋,一张简单的单人钢丝床、一个在土炕上的双人床(跟我们内地的土炕不同,其实这里就是一个土堆上面放上厚厚的毛毯)、一个土做的火塘、一张藏式木桌、还有一个发电机哦。我们刚在土炕上坐下,大姐和小姑娘就忙着给我们冲茶(他们家没有酥油)、拿油饼,小姑娘很勤快,提着一个大壶,不停的给我们添茶,我给了她几块巧克力,她腼腆的笑着。林子和浪子一人一支烟,半躺着抽着,升荣在拍照,我走出帐篷,走上前面的山坡,观察地形,发现路线不太对,我们应该沿右边下到山底,再顺右边高山的山谷上行才对。这样一来,我们还有好远的路要走,我连忙往回走,招呼其他人赶紧起程。大家又拿出攻略研究了一下,确定了路线,告别藏族母女,再次踏上征程。最近的路是顺右边直下到山底,然后直穿到最右边的山谷,但直插的路太险,不安全,大家讨论了下,决定还是沿山路拐到左边的村子----黑木村,然后再顺小路右行,下到河边,再过两条河,然后再到那条明显的小路,沿路顺山谷上行,到达舒卡拉山口的下方安营扎寨,这样走,虽然路程多出了近一倍,但相对比较安全,并且节省体力。这段路程大家走了近4个小时,才到达舒卡拉山口下面的一片高山草甸(也可能是一个高山牧场,因为山上散落着些牦牛在吃草)(其实这里离真正的山口还有2KM的地).我们搭好帐蓬,生火做饭.刚吃过饭,忽见乌云密布.狂风乱噪,马上各自进帐,刚躲进帐篷,噼里啪啦的小冰雹就落了下来,打在帐篷上,又弹落到地上。就这样,小冰雹、暴雨、小雨、狂风交替发作了一晚,我和林子一晚起了两次,用登山杖支撑着外帐,也不知浪子和升荣那边情况怎样。11日:淅沥哗啦的雨下了一晚一上午,我和林子偶而起来看一眼,然后继续蒙头大睡,浪子和升荣那边也没有声音,估计也在大睡吧。近中午时,再也睡不着了,只好和林子聊天。林子已经定了13日的飞机票去北京,这样被大雨阻在这里一天,怎么也来不及了,所以决定雨一停就下山,我和浪子、升荣商量了下,计算了下食物,估计没问题,决定继续行程。近下午3点,雨暂停,但还是满天的乌云,浪子把林子送下山了,我和升荣继续守着各自的帐篷。下午,碰到了两拨老外带着向导、牦牛、驮工上来,经过简单的攀谈,发现我们扎营的地方离山口尚远,向导建议我们把营地上移,不然,明天会很累的,我和升荣等浪子上来后,拔营起寨,把帐篷安在了那帮老外的营地的上方。本次活动的唯一失误,就是我们竟然都没有带筷子,郁闷啊,浪子送林子下山的路上拣了些树枝,削成了简易的筷子,看来,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通过与老外的那帮向导、背夫聊天,知道无论下雨与否,他们都是要往上走的,看看他们,再看看我们三人,他们都能走,那我们就应该更没有问题了,下定了决心往前走后,天竟然也慢慢的晴了起来,云层也慢慢的变薄,估计明天不会再下雨了。近傍晚时,拉萨那边的天空竟然放晴了,眼前的群山,一半亮一半暗,这种景观恐怕也只有在这种近4500多米的高海拔才会有吧。可能是因为高海拔的原因,夜晚很冷,我裹上了所有的衣服躲在睡袋里,有点后悔没有带个羽绒睡袋过来。在这里,没有感觉到高反,只是冷。12日:一早就醒了,穿上羽绒衣,做饭、吃饭、拔营起寨,今天是我们最有挑占性的一天,我们要翻越海拔5240多米的舒卡拉山口,并且整天都会在海拔4000多米以上行走.今天走的很郁闷,我们原来看到的山口竟然都不是真正的垭口,直到走完看到的第三个垭口,才算真的翻过了舒卡拉山口。从营地出发,先是在巨石坡行走,然后就是在高山湿地上行走,很是耗费体力。最后的高山湿地半掩在雪地中,估计就是昨天落的雪。因为包太重,虽然有些冷,我还是没有办法穿厚衣服徒步,只在快到山顶时才将抓绒衣穿上。我们用了3.5个小时才翻过了舒卡拉山口。过了山口,接着就是碎石下坡,此时,关于路线,大家有些歧义,升荣前去探路,证明路线没错,大家继续前行,走不多远,就看到了远处的双湖(也许攻略有误,其实只是一个湖而已)。路上碰到一个挖虫草的藏族妇女,跟我们同行了一段,直到我们停下吃午餐才离去。因为这片下山地估计还得有1个多小时才能走完,所以午餐地就选在了一片稍缓的、有几块石头的小路上。吃完饭,大家一路下到山底,过了一条河,又是一路爬坡,幸亏坡度很缓,因为不认识路,所以我们有点绕远了,顺山脊往左边的山的垭口去了,想想没有把握,大家最后决定停下休息,等那帮老外的牦牛队过来(牦牛比那些老外走的快多了)。等了好久,终于看到牦牛队翻过垭口过来了,他们顺右边的山坡上去了,我们跟在后面,看到他们竟然拐进了右边的山谷,幸亏我们没有贸然行动。右边的山谷里有个石头围成的区域,估计应该就是宿营地了吧,我们把营地安在了“石头围城”的“城中城”里(其实就是象牛圈似的地方,只是比牛圈干净些而已)。这里的海拔在4900多米,晚上有些轻微的高反,又冷的很,大家都没有休息好。13日:早晨很冷,大家吃了些热的食物,直到太阳照了过来,才缓过来,身上开始慢慢的暖和起来。早上8:45我们开始出发。从营地到今天的赤图拉山口不是巨石区就是高山草甸,并且中间还夹着溪流,幸亏早晨的时候全结着冰,稍微好走些,虽然今天的上升海拔不是很高,但比较耗费体力。到了垭口,竟然发现了一个高山湖泊!这在所有的攻略里可都没有提过啊!过了垭口,发现山的那边,竟然还连着几个漂亮的湖泊,攻略里也没有提啊!(大家注意啊,有时候,攻略是会害死人的,我们估计,那写攻略的人恐怕就没有走过这条路!不然,不可能提山前的那个小湖,而不提山顶和山后的那几个更加漂亮的湖泊的)。我们有点怀疑自己走的是否正确,决定停下来等牦牛队。睡了一觉,牦牛队才上来,我们又跟向导和驮夫了解了一下前面的路,然后就一前一后的下山了。此时的路比较好走。11:30我们停下来吃午餐。走过山那边的那三个美丽的海子,就进入了峡谷,先是一路的碎石路下坡,走过碎石路就看到了美丽的山谷草甸,偶尔的会有牧民临时的营地。今天一路的景色很美。等走到三山岔口的时候,我们又不知该往那里走了,只有继续停下来等牦牛队(从这一点讲,中国的徒步环境就不如尼泊尔的好了,这么成熟的一条徒步路线竟然没有一张详细的地图!)。在等待的时间,我竟然在暖洋洋的太阳光里睡着了。这是最后一次跟老外的向导打听路。问清楚后,大家一路狂奔,越走越顺,用了大约1个多小时走到了老外今天的宿营地(他们预计走2.5小时的),看看时间不到下午3点(西藏晚上9点天才黑),大家决定往前赶,走到哪里算哪里,反正一路上都有适合宿营的地方。谁知啊,这一走,今天竟然走了13个小时啊。大家一路狂奔,速度非常快,下午不到5点走到了那帮老外明天的目的地(他们打算走3个小时,然后从这个村子坐拖拉机到桑耶寺),这里起就有村庄了。一路向藏族老乡打听路,郁闷的是藏族人根本没有时间观念,他们有的告诉我们到桑耶寺只有2小时的路程,有的告诉我们要5个小时,大家很是无奈,只有走多少算多少了。结果啊,直到天黑,我们才刚刚看到桑耶寺(手绢呢?全是泪啊~~~),然后就是一条笔直的土路摆在面前,我们走了半个小时,抬头看看前面的路,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靠!竟然跟半小时前一样啊,我晕!就这样,我们一直走到晚上10点多才到达桑耶寺。我期望的甜茶没有喝到,饭店也关门了,没有饭吃,。晚上就住在了桑耶寺内的招待所里,每人20元晚(又涨价了)。桑耶寺,你可知道,我曾为了你翻过山越过岭?||我住的也是20呀||去年,同样的房间才要10元呢||月儿姐你回了吗||月姐的帖子怎能不顶~!||我回青岛了||谢谢蛐蛐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茶婊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