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食肉恐龙排名

盘点世界第一恐龙大国 中国著名恐龙[组图]
 来源:光明网 
  由著名古生物学家董枝明等12人组成的科普科研专家团近日在中国常州首届国际恐龙节上发布了“中国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龙”。  中国近代恐龙研究始于1902年,至今已有百年。按照化石标本的产出年代、保存状况、科学价值以及在公众中的认知度,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等12位恐龙专家选取了“中国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龙”,它们分别是——
[责任编辑:公衍奇] 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1\五月有哪些节日?请说说五一劳动节的来源.2\六一儿童节的来源.3\最大的食肉恐龙是霸王龙吗?世界上身材最大的恐龙是谁?4\西湖十景分别是什么?越快越好!:)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五月有哪些节日?请说说五一劳动节的来源.2\六一儿童节的来源.3\最大的食肉恐龙是霸王龙吗?世界上身材最大的恐龙是谁?4\西湖十景分别是什么?越快越好!:)
1\五月有哪些节日?请说说五一劳动节的来源.2\六一儿童节的来源.3\最大的食肉恐龙是霸王龙吗?世界上身材最大的恐龙是谁?4\西湖十景分别是什么?越快越好!:)
毫无疑问,霸王龙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它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成年霸王龙的体重可达6吨左右,直立起来高约4.5米,身长约12米.它的血盆大口宽约1.2米,参差不齐地布满了匕首一样的牙齿,能咬穿猎物的骨骼,一口就能吞下225千克的食物.西湖10景苏堤春晓 双峰插云 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南屏晚钟 柳浪闻莺 雷峰夕照 花港观鱼 断桥残雪走进侏罗纪世界 八卦恐龙明星
随着最近电影《侏罗纪世界》的上映,恐龙风暴又一次席卷全球。影片讲述了一个专注遗传技术的公司重开恐龙主题乐园,为满足游客猎奇心理,公司的科学家融合多种残暴肉食恐龙基因培育了一个全新的恐龙品种,但出人意料的是新种恐龙不但残暴还拥有出乎意料的智商。随后它逃出围墙,引发了一场惨剧。
在这部电影中,各种恐龙占据绝对的主角地位,霸气十足独领风骚,面对它们人类总是在尖叫奔逃。电影中既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三部《侏罗纪公园》中的“老面孔”,也有新加盟的“小鲜肉”崭露头角。而人们对这些恐龙“明星”品头论足起来,丝毫不亚于对人类明星的八卦,在进电影院观影之前,让我们不妨认识一下这些恐龙“明星”。
——主 角——
八卦点:霸王龙追不上人,请替身了?
《侏罗纪公园》里人被暴龙追的镜头堪称经典。这样的场景在《侏罗纪世界》中又得到了再现——不过这一次,在暴龙前面跑的是穿着高跟鞋的女主角。在为主人公的性命捏一把汗的同时,许多观众疑惑,暴龙居然追不上人?
对于人类到底能不能跑得过恐龙?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说,那要看是什么样的恐龙,不同恐龙奔跑的速度会有差别。过去传统上认为,像霸王龙这样的巨型恐龙奔跑速度会比较快,时速可能会达到40公里—50公里,而短跑世界纪录保持者最高奔跑速度仅为44公里/,这样看的话霸王龙的速度要比一般人类快得多,别说追上穿高跟鞋的女主角,就是“飞人”来了也不在话下。但最新研究显示,霸王龙的奔跑速度没有那么快,仅为每小时15公里—20公里,与普通人类奔跑速度相当,因此追不上穿高跟鞋的女主角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伶盗龙(迅猛龙)的奔跑速度就比霸王龙要快一些,还有些恐龙的速度更快,甚至可以超过鸵鸟,每小时跑个五六十公里没有问题。”还好女主角遇到的是霸王龙,而不是这些恐龙,要不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配 角——
八卦点:皮肤光溜溜,脱毛了?
在《侏罗纪世界》中,伶盗龙以聪明著称,电影中驯龙师训练的对象就是一群伶盗龙。然而观众对智商并不感冒,最关注的还是颜值。
在《侏罗纪世界》中,伶盗龙像蜥蜴一样,有着粗糙坚硬的鳞状外皮。然而,现实里它应该是身披羽毛的。徐星说,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有些物种的复原不够精确,在塑造恐龙形象时,没有考虑到近年来关于恐龙外貌的新发现。“例如影片中的伶盗龙和似鸟龙都应该是长有羽毛的。似鸟龙的羽毛应该是像小鸡那样毛茸茸的绒羽,而伶盗龙则应该长有和鸟类一样的片羽。”他说,在我国辽宁省以及辽宁省周边地区发现了很多恐龙骨骼化石,这些骨骼化石上均保留着羽毛的印痕。此外在俄、和都有类似的化石证据证明,食肉的恐龙大多数身体上都长有羽毛,甚至有些食植恐龙可能也长有羽毛。但到底有多少种恐龙是有羽毛的,现在科学家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电影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点,我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讲,在充满杀戮的世界中,这种身上长有鳞片的形象可能会显得更冷酷一些。第二,如果将恐龙复原成身披羽毛的形象,可能3D制作的成本会高一些。”徐星说。
八卦点:白垩纪翼龙演“侏罗纪”,进错棚了?
翼龙可以说是侏罗纪世界比较受瞩目的配角之一,但是你能想象吗,侏罗纪世界的天空上飞翔的竟然是白垩纪的翼龙。
徐星说,翼龙在距今2.4亿年时就飞上了蓝天,是第一类主动飞行的脊椎动物。所谓主动飞行就是通过扑翼即拍打翅膀实现飞翔,除翼龙外,鸟类、蝙蝠等都是主动飞行的动物。早期翼龙的体型很小,到了晚期体型才演化得很大。从体型上看《侏罗纪世界》电影中的翼龙应该是属于白垩纪的,因为侏罗纪的时候翼龙的体型还都很小,只有到了白垩纪的时候才演化出体型非常大的翼龙,有些翼龙翼展能够达到十几米。
除了翼龙外,《侏罗纪世界》包括之前的《侏罗纪公园》里面大多数恐龙包括霸王龙、伶盗龙、三角龙、似鸟龙等在内,都是白垩纪时期的典型代表物种。“我认为,《侏罗纪世界》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名不副实,应该叫《白垩纪世界》才更贴切。”
八卦点:原音重现还是后期配音?
恐龙一声吼,影院抖三抖。在电影中,各种恐龙都会吼叫,或表达愤怒、痛苦或与其他恐龙沟通。据说,人类现在能确定叫声的恐龙没有几种,副栉龙就是其中之一,难道电影中副栉龙的叫声是原音重现?
徐星说,副栉龙是鸭嘴龙的一种。从鸭嘴龙头部的化石形态来看,有些鸭嘴龙头上长有头冠,还有些空腔的结构,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结构与发声有关,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科学家们重新构建了4种鸭嘴龙的头部模型,电脑模型显示它们的巨型头冠包含了蜿蜒曲折的鼻音结构,可以用来发出低沉的声音,而这些声波的频段可能超过了人耳的可感知频段。
但是,徐星指出,目前没有直接化石证据表明恐龙可以吼叫。“因为声带是易腐的软组织,这一切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只是存在这样的可能,这些研究只是一种科学的推测而已。”
而电影的音效师也表示,电影里的恐龙叫声都是设计出来的,素材采用了狮子、老虎、天鹅、考拉、鲸鱼、大象等的叫声,再由电脑模拟合成而成。
——新 丁——
八卦点:电影里是瘦身了还是增肥了?
《侏罗纪世界》中的新兵——沧龙体型庞大,而且会一跃而起将大白鲨一口吞下,凶猛程度令人惊叹。它不是恐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一种巨型海生爬行动物,体型很大。然而它霸气的体型,却引起了科学家的争论,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电影里的沧龙比已知最大的沧龙还要大两倍。但《恐龙大发现》一书的作者达伦&奈什却说,生活在海洋中的沧龙还应比电影中的更加笨重。
对于这个问题,徐星解释说,沧龙是一大类,包括很多种类,有的种类体型会比较大一些,有的种体型就会小一些。而且一些巨型沧龙目前没有发掘出完整的化石,其体型是科学家们根据不完整的骨骼化石推测的。就像推测正常成人的身高,会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一样,有人推测的时候会采用上限,有人则会采用下限。所以有的科学家会将沧龙的体型推测的大一些,有的就会推测的小一些。
至于沧龙能否一口吞掉大白鲨,徐星说,研究显示,沧龙与蛇的亲缘关系很近。蛇的上下颌活动性很强,能把嘴巴张得很大,吃掉比它的嘴大很多的食物。作为蛇的近亲,沧龙也拥有相似的结构,因此电影中吞掉大白鲨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继续阅读世界第一大的动物是什么?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世界第一大的动物是什么?
世界第一大的动物是什么?
  蓝鲸是须鲸中最大的一种,最长者是年间捕于南极海域的一头雌鲸,长33.58m,体重170吨.  大小比较蓝鲸是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动物.来自恐龙时代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中生代的阿根廷龙,阿根廷龙估计有90吨.最大的蓝鲸有多重还不确定.大部分的数据取自20世纪上半叶南极海域捕杀的蓝鲸,数据由并不精通标准动物测量方法的捕鲸人测得.有记载的最长的鲸为两头雌性,分别为33.6米和33.3米.但是这些测量的可靠性存在争议.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的科学家测量到的最长的鲸长度为29.9米,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辆双层公共汽车一样长.   蓝鲸的头非常大,舌头上能站50个人.它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重.在其生命的头七个月,幼鲸每天要喝400升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公斤.   由于蓝鲸巨大的体积,我们不能直接称它的体重.大部分被捕杀的蓝鲸都不是整头上称的,捕鲸人在称重之前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因为血液和其它体液丧失,这种方式低估了蓝鲸的体重.即使这样,有记载27米长的鲸重达150-170吨.NMML的科学家相信30米长的鲸估计会超过180吨.目前NMML科学家精确测量过的最大的蓝鲸重达177吨.
最大的动物是蓝鲸(长须鲸) 这是考古得出的结论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蓝鲸一般体长为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个人的重量的总和...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蓝鲸的身躯巨大,以致于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头骨有3000千克,肝脏有1000千克,心脏有500千克,血液循环量达8000千克,雄兽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肠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达60多厘米,雄兽的阴茎长达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所发出的功率约为马力,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草履虫...热点:&&&&
中国恐龙经济调查:恐龙资源第一大国刚起步(图)
[提要] 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恐龙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它们借助自身“恐龙大国”的优势,开发与恐龙相关的文化产品,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建立立体的恐龙经济模式;中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恐龙大国之一,但受制于薄弱的文化产业,恐龙经济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
第1页:中国恐龙经济调查
第2页:自贡恐龙馆
第3页:中华恐龙园
第4页:世界恐龙谷
第5页:“三城演义”看恐龙经济
第6页:真有香恐龙,不怕巷子深
《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的大明星,机械暴龙。
巨大的腕龙在剧场中游走。  特别策划:中国恐龙经济调查  2011年年初,大型舞台剧《与恐龙同行》与北京观众擦肩而过,却在南京、上海成功演出。作为一名科学传播者和古生物爱好者,每念起此事,总不免扼腕叹息新知周刊的读者以及众多科学爱好者、古生物爱好者想必对此感同身受。  舞台剧《与恐龙同行》是根据同名纪录片改编的大型演出。而纪录片《与龙同行》则可以算作是科学纪录片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该片由BBC制作,共6集,1999年在英国上映。因为采取了电脑合成与模型重塑相结合的手法,该片一改往日古生物纪录片的作风,通过讲述恐龙主人公的故事构筑主线,复原了中生代的生态状况。后来,《与龙同行》登上美国探索频道。在华语世界,CCTV和香港无线明珠台都曾经播放过这部伟大的纪录片。由英国电影学院主持的“英国最伟大的100部电视节目”评选中,本片列第72位。它还获得了2000年艾美奖虚构性节目最佳音效、最佳长动画和最佳视觉特效三项大奖。舞台剧《与恐龙同行》同样鼎鼎大名,自2007年首演以来,它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的140个城市演出超过1200场,累计观众超过500万人。  这只是西方国家恐龙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美国和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恐龙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它们借助自身“恐龙大国”的资源优势,开发与恐龙相关的各种地质学、古生物学文化产品,建造娱乐型博物馆和科学主题公园,从浅峡谷沉积断面、煤矿遗迹到恐龙博物馆,辐射各种文化、纪念产品,建立了立体的恐龙经济模式,让恐龙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日本和英国,虽然其本土并没有大量的恐龙资源可以利用,但依然全力打造恐龙经济,制造了一系列优秀的恐龙文化范例。无论是美、加这样的恐龙资源大国,还是日、英这样资源不足,设法开拓的恐龙产业强国,揆其发展过程,都以恐龙文化基地作为基础。  中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恐龙大国之一。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出土的恐龙化石,已经超过150个种,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是世界上拥有恐龙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受制于相对薄弱的文化产业,中国的恐龙经济却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生、中国最畅销的恐龙作家邢立达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将中国的恐龙文化基地分为三个类型: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代表的遗址类博物馆模式、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模式和以云南禄丰世界恐龙谷为代表的“博物馆+主题公园”模式。那么,这三种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究竟如何,它们是否能振兴中国的恐龙经济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派出记者,走访了这三个恐龙文化基地,对中国的恐龙经济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我们还设法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恐龙经济样本,希望能够充当“他山之石”。  本专题感谢:  邢立达(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古生物学博士生)  东洋一(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馆长)  关谷透(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博士)  包含(“现代戏剧谷”艺术策划部经理)
  成功样本:恐龙震撼中国舞台  去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恐龙专辑,称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恐龙资源大国。同时,各种关于恐龙的展览、嘉年华活动也渐渐多起来,一场恐龙经济的盛宴似乎杯盘已足。然而这其中似乎缺少真正“一锤定音”的重头戏。现在这场戏终于来了今年1月,前期投资达2000万美元的大型剧场演出《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登陆南京和上海。本月19日,记者赴上海,见识了恐龙在舞台上复活的盛景。  卖点
亲眼目睹“恐龙复活”  《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改编自英国BBC电视台系列纪录片《与恐龙同行》,并得到了BBC的授权。澳大利亚的The
Production公司为此制作了20只仿真度很高的机械恐龙它们是这次演出真正的主角。  在上海的演出地点是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也就是世博园里那座著名的飞碟形建筑“世博文化中心”。  这里与其说像个舞台,不如说像个体育场。众多的观众居高临下围绕着一块场地,让人想起久违的马戏表演。那些在台上活动的机械恐龙正如马戏团演出中的老虎、大象。  参加演出的机械恐龙有两种,一种是由演员套着皮套扮演的两足恐龙,只有头部是由机械控制,包括盗龙和幼年霸王龙等。众所周知,恐龙的“膝盖”(其实是踝关节)是向后弯的,而人类是向前弯的。《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演员的脚和恐龙的脚固定在一起,演员的腿自然前弯,恐龙的腿自然后弯,但两者的运动可以保持同步。演员的腿上穿着和舞台颜色相近的裤子,不容易“露出马脚”,看上去就像恐龙真的“用两条腿在台上跑”。  相比起来,那些大型恐龙的仿真度更高一些。它们分别被固定在一辆6轮小车上。小车在进退的时候它们的腿部也跟着进退,因为小车被涂成和舞台相近的颜色,所以也不容易被看到,就好像恐龙在自己行走一样。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一头巨型机械三角龙重1.6吨,身上拥有140米长的液压管线、7千瓦的电池、24个微处理器、15个液压作动器以及6个液压马达。每一头巨型恐龙都有三个人共同进行操作,其中包括一个恐龙“司机”,负责恐龙的前进和后退,以及两个幕后的“巫毒操作手”,一个负责头部,一个负责尾部。  这一切都保证了机械恐龙的动作看起来非常自然、流畅,加上可以伸展压缩的“人造肌肉”,让恐龙就像真的复活了一样。而那种现场观看的体积感、重量感精彩得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巨幕3D电影在它面前也显得十分虚假,这种感觉只能在现场体会。戏剧专家、“现代戏剧谷”艺术策划部经理包含在观看完演出之后,如此评价这出巨作:“这是一出事先张扬的奇观舞台剧。尽管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已在开演前从BBC纪录片中获知了太多的"剧透",但这丝毫无损他们的期待。因为,无论对于抱着看好莱坞大片心态而来的成年人,还是对恐龙充满无比兴趣的孩子来说,他们走进剧场的目的,也许仅仅只是"我想亲眼看见……"源于这个简单的愿望,剧场(theatre)重又回归到古老的希腊文词源"theatron"观看的地方。”  科学
基本符合研究成果  曾经在北美看过《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的青年古生物学家邢立达表示,为了满足演出的需要,制作方并没有采用那些最顶尖的技术,而是采用了最成熟的技术。比如没有采用先进而复杂的机器人技术,让恐龙真的自己走动,而是采用了皮套、小车这些传统的技术。这就造成了一些遗憾。小恐龙身体下“多出来”的演员的腿显得相当刺眼,而那些大恐龙的身体只能被固定在一根纵轴上,转弯的动作有些僵硬,腿脚的动作因为和小车的轮子联动,所以显得有些单调。  当然,总的来说,作为人类第一次将实际大小的机械恐龙搬上舞台的尝试,《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的效果还是很出色的。  邢立达表示,作为BBC授权的演出,《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在科学方面还是相当认真的,并无太多硬伤。如果说还有遗憾的话,那就是制作者特别关注机械恐龙的动态化与大型化,并没有对它们的皮肤颜色、纹理进行更细致的处理,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演出中的大多数恐龙模型,其皮肤都显得相当粗糙。实际上,古生物学研究显示,真实的恐龙皮肤是非常细腻的,是小鳞片与大结节的混合排列,非常精美。此外,剧中一些恐龙的身体姿态也停留在多年前的研究成果上。比如,大型角龙类的前肢姿态,目前多认为是比较直的,而剧中牛角龙则还是典型的“罗圈腿”。  舞台
剧情抓人表演到位  “现代戏剧谷”艺术策划部经理包含说,《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并不是展览,而是真正的戏剧演出。它运用了多种舞台手段,并且有精细的剧本。在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演出时,《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由一位说英语的演员主持,而在中国演出时则换了一位中国演员进行讲解。他带领观众从三叠纪一直游历到白垩纪。包含评价说,这个人物“担任剧中的说书人,或者主持人、博物馆讲解员、导游,甚至霍格沃兹的魔法师”。应当说整部剧就是用舞台手段展现的科学纪录片。为了表演生物的演化,剧中运用了综合的手法,比如用充气模型的收放而表现不同时代植物的特点。  就像多数戏剧演出一样,《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有一幕一幕的转换,每一幕都像一段一段的故事。比如剑龙和异特龙的对峙,就有几个回合,虽然明知道台上只是一些机械恐龙,但还是让人的心揪起来。剧中还运用了很多戏剧手段,比如主持人宣布“史上最大食肉动物”登场,孩子们都高兴地大叫“霸王龙”,在宏大的音乐伴奏下,大幕徐徐拉开,走出来的却是一头幼年的暴龙(霸王龙)。这是典型的“反高潮”搞笑手段。而从剧情来说,它也最大限度地照顾了观众的心理,在上半场结束时,剧中最大的恐龙身高12米、体长18米的腕龙就亮相了。记者疑惑地想:“下半场怎么办呢?”没想到下半场更是高潮迭出。首先上场的是鸟掌翼龙,这只翼展13米的巨大动物在吊线的控制下优雅地扇动着翅膀,周围的投影则表现倒退的土地和白云,舞台元素运用得非常娴熟。后来出动的牛角龙和甲龙虽然不是最大,但是其浑身装甲的感觉让人非常兴奋,巨大的霸王龙妈妈的出场更是迎来了全场的最高潮。  就像舞台演出一样,那些恐龙会借着“避敌”、“示威”、“吃草”的剧情在全场周围巡游一圈,恰似歌星绕场一周照顾四面的观众,引发观众们的一阵阵尖叫。《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是孩子们的狂欢,而家长们也乐于和他们分享其中的科学知识和视觉奇观。2009年10月为止,该演出已经在北美吸引了310万观众,票房高达1.36亿万美元。和迪士尼动画一样,《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成功的秘诀在于可以让孩子们疯狂,同时对家长也有很大吸引力,它的基础是独到的创意、有情怀的主题和精良的制作。可以说,《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让恐龙重新站立起来的同时,它自己也“站着把钱赚了”。
(责任编辑:杨建)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肉恐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