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 社会调查对助理社会工作师有用吗的展开是否有用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_一种优势视角的分析.pdf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日,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突如其来的8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
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与极大的心理
创伤。虽然我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介入救援安置,但这种由上至下的包揽式救援
体系仍存在着救助主体单一、救助形式单一、救助理念落后、救助成效短暂等一系列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的异军突起则凸显了民间公益力量,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服务手法与价值理
念,是救灾援建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传统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以“问题取向”为主导,将服务对象看作是无力的求助者,以
帮助案主解决当下问题为目标,但它未能实现潜力的挖掘与可持续力的培养。? “优势视角”
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优势视角注重开发案主的抗逆力,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应对挑战
的能力。与此同时,它还注重挖掘社区资源,培养社区领袖,激发社区居民自主处理社区事
? 本研究以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站为依托开展调查,对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介入灾害服
务的模式、特色进行了深入探究,对社会工作者在灾害社会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观察与
体验。此外,本文还对其总站及分站因地制宜开展的品牌项目进行了追踪访谈与实地调查。
最后,本文还对调查中发现的目前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介入灾区开展服务尚存在的以下方面的
困境进行了分析:如社工行动未被纳入政府救灾体系中,因此缺乏社会认同;社工服务机构
服务状况亟待完善以及专业的社工督导及人才较为缺乏等等,需要政府、高校与民间机构联
合,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浅析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综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发布时间: 15:32:29【】【字号&&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 于军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检察机关如何结合办案,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行政和法律的各种手段,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罪犯,积极消除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种因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力军的基层检察院,必须充分加强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
  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与性质决定了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责。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从法律规定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内容,既有对错误违法情况进行发现、纠正的补救监督,也有着眼于事前,防止产生错误违法的预防性监督,还有融补救性监督和预防性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监督。要使法律监督取得更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综合效果,须始终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和人身权利,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依法行使侦查监督、公诉、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控告申诉、民事行政检察、监所检察等职责。具体来说,就是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积极查办职务犯罪,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整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引发的劳资纠纷等不稳定因素、整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整治违规上访闹访行为、整治治安突出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整治保安队伍,依法履职,积极作为,主动服务,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切实实现、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涵的理解还未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部分办案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办案思维模式上,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内容还不够深入,片面地认为综合治理就是写写调研文章、参加相关学习、会议。加之办案任务日益繁重,对综治工作根本无暇顾及。
  2、检察机关内设部门之间、与其他相关司法机关之间相互配合还不够。检察机关与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之间的配合,主要以结合各自职能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没有从整体的司法角度和社会角度考虑参与综合治理,缺乏综治工作的系统性。对综治工作内涵的理解还未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综合治理工作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如何保障、以什么标准和程序进行考量等监督、制约措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检察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式和措施
  1、突出首要环节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打击犯罪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方针的前提条件。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的核心工作,检察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严字当头,打防并举的原则,把工作落脚点放在维护稳定上。
  一是坚持把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治理,保持高压态势,震慑犯罪,特别是对那些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两抢一盗”等暴力性犯罪,坚持和完善提前介入制度,依法从重从严打击,要充分发挥好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检察职能,做到快审、快结、快捕、快诉,决不在检察环节贻误战机。通过“四快”,达到“罚务速而后有惩”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是严厉打击职务犯罪活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总体部署和高级检察院的要求,不断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切实履行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职责。重点查办涉农、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犯罪案件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案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金融、土地管理领域中的犯罪案件;以及其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
  三是要针对本地社会治安形势和刑事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加大调查研究力度,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把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打促防,积小胜为大胜。
  2、落实治本措施 扎实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在预防工作中,要注意创新预防工作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和个案预防“五个一”活动。一是注意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演变和心理动机,教育其写出一份悔过书;二是与案发单位或部门共同分析一次发案原因,找出症结;三是对症下药,提出一份检察建议;四是以案释法,上好一堂法制教育课;五是搞好一次回访考察,检查落实情况。
  努力在“三个延伸”上下工夫。一是把个案预防向前延伸,对初查未成案的单位提出告戒建议,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把个案预防向案中延伸,将苗头性问题辐射到主管部门,整个系统,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警戒一面的作用;三是把个案预防向案后延伸,主动建立联手预防,巩固和深化预防成果,防止个案预防结案后预防工作出现断档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基地,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加强思想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从思想深处筑起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心理堤防。
  3、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宽与严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宽严相济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其核心是区别对待,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预防犯罪,减少矛盾。检察机关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对犯罪分子依法能争取的尽量争取,能挽救的尽量挽救,能从宽处理的尽量从宽处理,最大程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是要坚持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原则。既要防止只讲严而忽视宽,又要防止只讲宽而忽视严的问题,要综合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案件的社会影响以及本地犯罪与社会治安的形势,全面运用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二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必须要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宽要有节、严要有度。具体讲“严”就是对重犯从严,对首犯从严,对累犯从严,“宽”就是对偶犯、初犯、中止犯、未遂犯、预备犯和未成年犯从宽,做到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减少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贯彻执行调解和刑事和解制度,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依照法律规定,运用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要有效防止“以钱买刑”现象。
  四是要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以及学校、社区的联系和配合,落实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措施,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重点放在“教育、感化、挽救”上,尤其是对那些主观恶性不深,犯罪手段一般,偶尔失足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采取逮捕措施,为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塑明天创造机会。
  4、建立接访下访巡访机制 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检察机关要认真做好控告申诉工作,充分运用刑事、民事等手段,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氛围。
  一是认真地解决信访难题。充分发挥控告、申诉、举报的“窗口”作用,推行执法关口前移,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基层建立检察联络站、检察室等方式,畅通信访渠道,深入乡镇流动接访,开通网上举报,让人民群众真切地体验到检察机关执法为民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二是积极地帮助化解社会矛盾。在刑事检察工作中,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对于农村因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坚持以教育挽救为主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慎用刑事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充分体现依法从宽的一面,努力营造邻里互谅互让、家庭和睦相处的和谐氛围。
  三是主动地处理民事纠纷。对诉讼主体为农民和诉讼内容在农村的各类程序严重违法、实体处理不公、适用法律错误的生效民事行政案件及时受理、依法审查,坚持“公平、公正、合法”的办案原则,充分运用抗诉和检察建议的方式监督审判机关依法纠正。促进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完善各项机制 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检察机关要协助社会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一是要依法加强对书报、音像制品的销售、出租播放的管理,加强对电子游戏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管理,构建网上网下结合的防控体系,防止中小学生受网上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诱惑和侵蚀.
  二是要严厉打击怂恿教唆少年犯罪的教唆犯,对怂恿教唆少年的犯罪的应从严处理.
  三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青少年维权岗”作用,被聘为“法制副校长”的干警应负起责任,经常为中小学生上法制课,协助中小学校做好周边环境,消除外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积极维护教育教学秩序,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四是要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以及学校、社区的联系和配合,落实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措施,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重点放在“教育、感化、挽救”上,尤其是对那些主观恶性不深,犯罪手段一般,偶尔失足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采取逮捕措施,为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塑明天创造机会。
  6、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提高人民群众法制观念
  检察机关要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法律监督工作中:一是加大警示教育制度,在办案过程中,以犯罪嫌疑人作为反面教材为发案单位的干部群众上法制课,以案释法,同时深入到重点部门进行法律知识辅导,学习刑法、刑诉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并出卷考试,建立廉政知识档案.
  二是在出庭公诉时,利用法庭辩论和发表公诉词的机会揭露犯罪,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三是要加强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放在第一位,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罪的管理,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四是充分利用综治宣传月、举报宣传周、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走向街头、走进社区、深入农村,把法制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心中,使人民群众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
  总之,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方法,做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机关,要以与时俱进的工作状态,在检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拓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途径,充分发挥手段、力量、措施上的综合优势和主力军作用,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法制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080号2012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2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总结
21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您现在的位置:
&& 2013社会考试《初级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3社会考试《初级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来源:环球网校(edu24ol)
&&&&文章摘要:2013社会考试《初级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推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组织社区巡逻属于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注意理解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所发挥的作用。
  2.【答案】b
  【解析l从社会工作起源的角度看,早期的慈善家们最初帮助的是城市中的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儿童和老人、因失业等原因而致的贫困者等基本物质生活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人。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救助贫困者,其对象是物质生活最困难的群体。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从社会工作起源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对象。
  3.【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随着社会的变迁,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这样,被人们认识到的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就向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无论如何,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现象,它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中的社会问题定义,注意区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中的两种社会问题的定义。
  4【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制度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及福利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社会工作的实际对象可能会有不同。比如,发达国家将大部分遭遇自身难以克服困难者纳入社会工作对象,而在大多发中国家社会工作只惠及那些最基本的对象。不过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社会工作的对象在不断扩大。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原因,注意理解其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联系。
  5【答案】d
  【解析】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指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工作涉及青少年本身和他们生活环境。其主要内容为提供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设计或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的服务;提供生理、心理、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法律常识、社会适应等知识的辅导;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a、b选项属于治疗性社会工作;c选项属于预防性社会工作。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注意理解其主要内容。
  6【答案】c
  【解析】妇女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是要帮助女性解决她们面临的、阻止她们正常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另外,女性发展也是社会工作不可忽视的领域,在增强女性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强其处理家庭日常生活及家庭关系的能力等方面,社会工作都可以发挥支持作用。针对张某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她增强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与丈夫一起改变观点与态度,促进其正常生活与发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妇女社会服务的要求,理解社会工作在促进女性发展方面可以起到的作用。
  7.【答案】b
  【解析】矫治服务也包括矫治社会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在矫治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秉持人格平等与人为善的观念,真诚地对待有罪错者,可以发挥惩罚性刑罚起不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挽救少年犯方面,矫治社会工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矫治服务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观念的指导下,矫治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我国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8【答案】d
  【解析】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小王应遵守严格专业标准,避免渎职和失职的行为,小王没有接受过抑郁症方面的严格专业训练,不能达到专业标准,为避免服务对象的利益受到损失,他应当建议小张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准则,根据案例理解专业准则的适用情境。
  9.【答案】c
  【解析】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这里,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尊重原则,根据案例理解尊重原则在工作实践中的操作。
  10【答案】c
  【解析】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原则,接纳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
  11.【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这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而在实践中,这一原则有时并不容易把握。在不同环境、不同情境下,社会工作者面对的不同对象,处理的不同问题,可能因为涉及的不同人际关系和权利关系,社会工作者在如何处理个人信息,以及如何透露信息等环节有时候会遇到难以决断的局面,因此,需要做审慎的思考和判断,从而避免出现任何伦理错误和失误。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保密问题的伦理困境,根据案例来理解此伦理困境的表现及解决方式。
  12.【答案】a
  【解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以下三类:(1)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3)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可以根据案例来理解erg理论中成长需要的表现与特点。
  13.【答案】b
  【解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救助的对象,社会救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基本的保护,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初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14【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不但要对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和群体进行服务,而且承担着重要的和会责任。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及推动社会进步等。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注意理解区分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与在社会层面两个层面的目标。
  15【答案】d
  【解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救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基本的保护。社会救助首要的是向困难人群发放食物、生存物资和金钱,以保障他们免于饥饿、疾病,保障生命安全。但是社会救助的任务又不止于此。除此之外,还应该向他们提供政策的、心理的帮助,增强他们应对生存困境的能力。这样,面对基本生活困境者的社会救助就需要做许多复杂、细致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救助对象的需求,运用专业方法更好地向他们提供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救助的内容,注意理解社会救助在社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16【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是复杂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及群体的活动,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它有许多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助人活动;(2)注重专业价值;(3)强调专业方法;(4)注重实践;(5)双方合作;(6)多方协同。我国学术界对于“志愿者”这样定义:志愿者是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故d选项说法错误。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特点,注意理解专业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的不同之处。
  17【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以帮助社会中有困难和有需要的人,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或服务,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从而实现自立自强。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理解社会工作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困难、促进发展。
  18【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并敢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真诚地分享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待人真诚和守信一则,理解这条价值观的含义。
  19【答案】b
  【解析】在实践中,保密问题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之一。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这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伦理中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0【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注意理解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的主要内容。
  21.【答案】c
  【解析】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政策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工作的特点,社区工作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22.【答案】b
  【解析】地区发展模式是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注意区分地区发展模式与其他模式。
  23.【答案】d
  【解析】由于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居民参与,并强调参与者的自立、自助和成长。因此,社区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1)使能者。帮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诉求和意见,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2)教育者。社区工作者要通过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五助的精神。(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首先根据题干判断此处为地区发展模式。
  24.【答案】c
  【解析】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社区工作者扮演着专家的角色,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其策划改变。社会策划的过程主要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并用理性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社区工作者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社区策划模式也注重居民参与,但计划的做出则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注意根据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理解此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所起到的作用。
  25.【答案】b
  【解析】社区原本指彼此有紧密关系的人群。“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例如,以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目的是用低廉而非专业的康复服务,取代集中化和机构化的昂贵方式。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注意理解由社区照顾与社区照顾模式其他两个实施策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6.【答案】b
  【解析】感觉性需要即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要。这是假定从个人受访的自我陈述中,可以反映出个人期望的需求和想要的服务。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体会出的感受。但无论怎样,感觉性需要的表达反映了居民接受服务的意愿,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觉性需要,以便提高服务的使用率。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有时可能是过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需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区需要类型中的感觉性需要,理解感觉性需要的含义。
  27【答案】b
  【解析】维持对话是社区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的技巧重点之一。在降低了对方的疑虑和双方放松之后,便需要立即根据接触或访问目的维持对话。在维持对话过程中,多种技巧可以被运用,如聆听、同理、体谅、分享感受、澄清、寻找和提供资料等。聆听,要求社会工作者认真倾听。同理心与聆听关系密切,指积极主动地发问、理解和测试。社会工作者要能够跨越年龄、性别、信仰、种族乃至家庭背景差异,去理解居民的内心世界,能够体会到居民的感受。体谅,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在意居民,并顾及居民的情况,为居民着想,例如,在居民吃饭时间,不勉强入户访问;尽量在先前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谈话;感谢居民的付出和意见等,显示社区工作者对人的关怀。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接触时的维持对话技巧,理解此技巧的内容与情境。
  28【答案】d
  【解析】关于社会工作行政,这里推荐两个获得较多认同的定义:基德尼夫(kidneigh)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斯基德莫尔(skidmore)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其中包括执行者(指领导者)、团队成员(或下属)间的关系。行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可从基德尼夫和斯基德莫尔的两个定义来理解。
  29.【答案】c
  【解析】关于社会工作行政,基德尼夫(kidneigh)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的特点,可从定义中来理解其特点。
  30【答案】d
  【解析】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注意理解其非营利性。
  31.【答案】b
  【解析】展开话题是社区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运用的重点技巧之一。在取得居民同意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要迅速进入热身阶段。热身阶段最主要的是让居民松弛,因此这时候要避免直接问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是要提一些较普通、容易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如谈论正在做功课的子女的情况,称赞居民家里家居布置、清洁等,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社区工作者应把谈话维持在居民可以了解的水平上,双方对话的层次也可随着情景和兴趣逐步提升。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与社区居民接触时的展开话题技巧,注意结合实际情境来理解这一技巧的应用。
  32.【答案】d
  【解析】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各有不同,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也有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其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包括:(1)想获得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2)希望感觉到被需要、被感激、被欣赏、受他人尊敬或被人引以为傲;(3)填补心灵空虚,减少寂寞;(4)有机会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5)能表现和证明自己的成就,如良好的工作技巧和胜任工作的能力;(6)现在帮助别人,将来会“善有善报”;(7)自我成长、发展与成熟。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志愿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注意理解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两个方面的动机。
  33.【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有四种:(1)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2)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3)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4)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注意理解这四类主要督导对象。
  34.【答案】d
  【解析】咨询式督导是指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咨询式督导同管理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焦点集中在特殊议题上,但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被督导者根据实务工作的要求,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咨询式督导的特点,理解区分其与其他三种督导类型的不同点。
  35.【答案】d
  【解析】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注重变量的操作与测量,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问卷调查、实验研究都是定量研究的常用方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理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不同的方法论基础。
  36.【答案】c
  【解析】定性研究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研究发现不作推论。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定性研究的特点,注意联系定量研究的特点来理解。
  37.【答案】c
  【解析】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问卷中问题的重要地位,理解掌握问题的三种类型。
  38【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不但要面向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还要进行间接服务,即为直接服务提供支持性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承担的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1)管理者;(2)资源争取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注意理解区分其直接服务角色与间接服务角色的不同之处。
  39【答案】b
  【解析】文化能力指的是理解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等文化现象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对各种各样的人开展工作,要同他们合作处理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要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而要真正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怎样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真正帮他们之所需。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去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具有文化能力。由于社会工作常常要面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而这些群体因为长期处于困难和弱势地位而形成自己特殊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以社会工作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或者说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注意理解文化能力的内容。
  40【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者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和间接服务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是: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积极改变的支持者和积极行为的倡导者。从间接服务的层面来看,其角色包括:社会工作过程(项目)的管理者、服务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社会服务的研究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联系社会工作者的两类工作来理解社会工作者的两类角色。
  41.【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注意理解人道主义在社会工作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42【答案】a
  【解析】总体而言,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六个方面:(1)服务大众,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注意理解社会工作者服务大众的价值观。
  43.【答案】b
  【解析】总体来看,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基本包括下列几方面:(1)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包括对同事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理解其对同事与其他方面的伦理责任的不同。
  44.【答案】c
  【解析】恪守公私界限,做到公私分明,体现了社会工作者与自己所处的工作机构的关系。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守则的内涵。
  45.【答案】d
  【解析】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社会工作者可以以操作原则来实践专业价值观。
  46.【答案】d
  【解析】需要评估和方案规划过程主要包括进行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志愿者评估主要是针对其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评估。组织评估一方面要评估志愿服务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如以降低成本,获得额外的专业支持(如医生、护士、律师志愿者)、与社区有更良好的接触和联系、让服务对象获得更多利益和帮助等。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风险因素,如机构对志愿者的约束力不强,志愿者的可靠程度不一样,需要付出额外时间和精力对志愿者进行督导等。服务对象的评估主要看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接纳程度,以及对志愿者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的要求。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志愿者管理过程中的需要评估,可根据案例理解其内容。
  47.【答案】b
  【解析】志愿者训练包括知识、技巧和态度三方面的灌输和交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让志愿者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机构政策目标和理想使命,促进志愿者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达成一致;二是根据服务岗位的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实务训练,包括相关知识、技巧和态度,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三是通过训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信心,帮助他们挖掘潜能,促进志愿者个人发展。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志愿者管理中程序的训练部分,理解主要训练内容。
  48【答案】a
  【解析】如果服务机构的大宗款项来自于政府拨款或基金会资助,一般要写项目申请书。因为政府、基金会对服务机构的资助常常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的。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服务机构筹资中的项目申请方法,可根据案例理解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的内容。
  49.【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督导的教育性功能要求督导者不仅要提供被督导者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并要协助社会工作者由“知”转为“做”,督导者通过个别督导或团体会谈,发挥知识能力学习与自我觉醒反馈的效能。具体内容包括:(1)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2)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3)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督导者要告诉被督导者这些问题的原因,国家、社会和社区对特殊社会问题的干预政策,这些特殊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机构服务与社会问题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4)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5)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
  (6)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性督导的内容,理解各不同教导知识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50【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同时成为研究者和成果使用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可以联系社会工作的要素来理解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
  51【答案】c
  【解析】定量研究建立研究假设阶段,假设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考查信息、资料回顾等方法,提炼所需探讨的变量关系。研究假设通常可以采用条件式和差异式两种形式。条件式假设,如“社会工作者应变能力越强,服务对象积极改变的可能越大”;差异式假设,如“男女失业者在得到同样的货币福利后,其求职行为有所区别”。研究者应该根据实际研究的目标,提出合适的研究假设。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定量研究准备阶段中的建立研究假设,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考查信息、资料回顾等方法,提炼所需探讨的变量关系。
  52【答案】b
  【解析】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如“你对xy社工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吗”;行为代表实际行动状况,如“过去一星期你上过网吧几次”;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等。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问卷设计中的问题类型,可根据案例理解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
  53【答案】b
  【解析】问卷有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自填问卷是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答案的问卷,其提问和答案应该用语准确、含义明确、通俗易懂、题型简单、题量不大。访问问卷是由访问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的问卷。当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差或调查问题较复杂时,使用访问问卷特别合适。题中案例受调查对象是高龄老人,根据老人的一些特点,如老花眼等,以及可能个别老人文化水平不高等情况,采用访问问卷的形式比较合适。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自填问卷与访问问卷的适用情境,注意根据二者的特点理解二者不同的适用情境。
  54【答案】a
  【解析】问卷设计一般经过四个步骤:步骤一,进行探索性工作,就是通过文献回顾或实地考查认识待研究的问题;步骤二,设计问卷初稿;步骤三,试用和修改,为慎重起见,要将问卷初稿发放给少数专家,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还要将问卷初稿发放给调查对象(不超过30份),请他们试填;步骤四,定稿和印制。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问卷设计的步骤,理解掌握问卷设计的四个步骤。
  55.【答案】b
  【解析】我国《婚姻法》对结婚的必备条件的规定是:(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目前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理解掌握男性与女性的不同法定结婚年龄。
  56.【答案】d
  【解析】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是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是醉酒导致伤亡的;三是自残或者自杀的。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不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与可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相联系。
  57.【答案】c
  【解析】我国《婚姻法》对结婚的必备条件的规定是:(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目前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可根据案例理解其关于法定婚龄与结婚自愿两大条件。
  58.【答案】a
  【解析】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小王由劳务公司派遣,因此劳务公司为用人单位,应该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小王订立一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理解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与内容等。
  59.【答案】c
  【解析】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主要提供以下救助服务:(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6)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7)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救助站主要提供的救助服务,注意理解《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60【答案】b
  【解析】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享有财产所有权,即老年人作为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的财产所有权,注意理解我国法律在这一方面做出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61.【答案】abde
  【解析】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注意理解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62.【答案】abde
  【解析】老年人社会服务或老年人社会工作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是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年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不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而且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都成为社会不得不予以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贫困老人的救助及福利、独居老人的家庭服务、老人的医疗保健服务、离退休老人对社会生活适应、老人的心理健康、老人丧偶后的生活适应等都是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另外,老人发展服务、老人社会参与也是老人服务的重要内容。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注意理解老年人社会工作开展的具体形式。
  63【答案】cde
  【解析】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故cde项正确,b项错误。在社会工作领域,未经同意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严大爷要自杀的念头显然不属于他的个人隐私,故a项错误。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操作原则中的保密原则,注意理解不适用保密原则时的情境。
  64【答案】de
  【解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1)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
&&&&&&&&&&
您现在的位置:2013社会考试《初级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更多点击&&
考点串讲班
应试技巧班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VIP直播保过套餐:初级优惠价1280元/套,中级优惠价1880元/套,单科优惠价680元/科。
套餐包含:预习班+精讲班+直播考点串讲班+习题班+应试技巧班+官方指定教材(免费邮寄)
全科保过套餐:初级优惠价550元/套,中级优惠价900元/套,单科优惠价450元/科。
套餐包含:预习班+精讲班+考点串讲班+习题班
全程套餐:单科<font color="#FF元/科,初级<FONT color=#ff元/两科,中级<FONT color=#ff元/三科 &&&
特惠套餐:单科<font color="#FF元/科,初级<FONT color=#ff元/两科,中级<FONT color=#ff元/三科 &&&
社会工作者考试专题
社会工作者考试导航
社会工作者考试资讯—>
社会工作者试题专区—>
社会工作者辅导资料—>
社会工作者辅导在线—>
社会工作者考试培训
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试听
社会工作者论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工作者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