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次看到一本书中说,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你看到蝴蝶的话,那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种说法是真的吗?&#12856

找对英语学习法的第一本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找对英语学习法的第一本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写一本书出版是怎样一种体验?
很有成就感吗?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有没有很大的变化?生活起了什么变化?
按投票排序
谢谢@的邀请目前编著了那本《Haskell函数式编程入门》虽然书中有些瑕疵但是还要想分享一下写书的感想。首先写一本书成就感是有一些的,带是你说给生活带来多大变化,至少我是没什么变化的,唯有在教书的时候学生对你的崇拜会油然而生,在网上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无其他变化。毕竟不是那种畅销小说作家。我也不期望靠这个飞黄腾达。说一下我有什么样的经历体验才会去写书以及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原因很复杂,也说不清楚。之前在学Haskell时,有两位学者来访问,一位是Throsten Altenkirch,另一位是台湾个人,牛津大学Richard Bird的学生,穆信诚,说有没有人想把Graham Hutton的Programming in Haskell译成中文。那个时间见班上最好的几个同学都没有说话,我这课学得一般,很多东西不懂,胆怯了,于是就没有举手这本书。在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方面的书异常匮乏,那时候还处于对计算机科学混沌的状态,英文也不好,读英语的东西吃力,没有汉语书籍参考给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那个时候就有了要写书或者译书的想法,但知道自己水平远远不够。那个时候真的以为Haskell不能写实用的程序,直到我一个人在暑假在学校未离开的时候看到了Real World Haskell,大开眼界,很享受那段时光,没有吵闹打游戏到半夜的室友,可以专心学习,没有考试的困扰、没有范围、科目的限制,把学校关于计算机的书一本一本打开,翻阅目录,有兴趣就读几段,没兴趣就放回去,自由的时候书能让你有飞翔的感觉。留学时渐渐发现,周围已经没有一起的人,有的时候发现特别想找个人一起随时说说话或者吃吃饭,其实最希望他们能来主动找我玩,但是这样的人已经没有了,当时非常严重的抑郁,我一直怀疑是我性格原因,我能和的来的人更愿意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虽然我已经独立,但是还是受不了一个人,你看我在网上有多话痨就知道生活中我的反差会是什么样子。2011年暑假的时候,也知道我喜欢的女孩不会跟我在一起,已随她朋友去旅行。而我用大把的时间在发呆,浪费着生命,仿佛对世界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了,整个人堕落到了极点,其实我早就知道我有比较严重抑郁症了,只是理智告诉我不能伤害自己,生活要被重新赋予意义,要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打发时间,而著书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2011年6月暑假,在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日子,我起得很早,一个人在Nottingham大学的Gorge Green图书馆开始草这本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图书馆没什么人,在键盘上的敲击对于我来说是除记日记以外的另一种发泄,是那些本来应该有人听我说但是却没有说过的话,大约是在2012年的8月把样例章节从人邮的网站上投了,只是心想如果不能出版我就改成pdf发到网上,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后来没想到人邮的杨海玲老师觉得书不错,就决定出版了,在这里也十分感谢她对这本书的付出与耐心,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才得知在线投稿出版的概率并不高,我这种情形算是为数不多的情况之一。写书并非易事,要细心打磨,很多之前一知半前的东西不可以写到书里,写进去的必须是非常懂的内容,比如type family, 范畴论、响应式编程我都知道,但是没能完全理解,所以不敢往里写,才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另外很多细节需要重新查阅,很多东西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你不完全懂。对于一些部分不知道如何表达就需要看其他的英文书是怎么写的,整个过程是你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也使我理解了,你要写一本书讲给别人听懂,你腹中要有不止一本书才行,而且自己明白跟能写出书来让别人明白是两码事。如果你说写书一定要为些什么,我很喜欢张载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我学习、著书就算是为往圣继绝学?算不算我一个普通的留学生做为一座桥梁为继承了外国先贤们的绝学?我想应该是算的,这就是我的感受之一,高中读曾子墨的《墨迹》对我影响很大,我并不像我的一些同学在国外混日子,只是到国外在自己头上加个海归的光环。更喜欢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我视司马迁为知己,觉得他道出了心中的苦,人会死亡,但是思想不会,先贤们创立的理论不会,在理论之上的定理引理不会。Henk Barenregt的《Lambda演算、语法与语义》、Saunder MacLane的《代数》,尤其是冯诺依曼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不易一字在70年后的1996年再版,Knuth的鸿篇巨著更是惊世骇俗了,这些书都是各自领域的圣经,即便不及其万一也要见贤思齐。中学的时候诸多事情并不是很顺利的,一度怀疑过自己笨还是什么,其实后来发现只是对学的东西精益求精,每个细节都想完全掌控,所以学得十分缓慢,写书是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也想证明了曾经多年前的自己并不是那么差,看着自己的书给现在与将来的自己一些信心。更开心的是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微博,虽然正面的负面的都有,读正面的消息你会感觉到自己并不是那么没有用,那么孤单、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而对于负面的,要慢慢去学会了接受苛责与轻视,有人轻视、指责你就生气、反唇相讥甚至暴跳如雷不是儒雅的方式,轻我者,我必轻之,而面对指责当学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你也孤单、彷徨、抑郁、苦闷、无聊过,写书吧,什么题材都好,不一定非要为了什么去写,不要在乎是否会出版,是否会赚钱、出名,有没有读者,会不会被肯定,又或者一定要有其他理由,因为很多你经历的相关事物本身就值得你下笔去书写,不知不觉你会发你在成长,在进步。写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要去自己亲自去试才知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曹雪芹
没人邀自来答,在产品经理业界,书名备受争议的那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成就感肯定是有的,但成就感最大的那一刻其实是第一次把实体书拿在手里的时候,确实很奇妙,莫名激动。最大的记忆更是2010年初3个月,几乎每天强制自己12点睡觉,但要到2点才能睡着,5点多又自然醒的经历。这本书导致有些人过于高估我的能力,有利有弊。这两年,老是碰到说“我是看你的书长大”的,看起来比我还老相的产品经理,无语……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很多人入行看的第一本就是这个,并且见不得老人黑它(画外音:我和别人不一样,不是那种做不了产品经理的人),接着做熟练了,就开始加入黑这本书的阵营(画外音:妈蛋,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谁提我跟谁急),再然后开始带新人了,想想又推荐新人第一本看这个(画外音:小孩子嘛,先看看童话也好,别被吓到了)循环往复……曾经说过,我不仅是这本书的作者,更是这本书的产品经理,下面选择性贴一部分这本书背后文档的图,看完你就不想写书了,麻烦死了:V1.0相关文档根目录分章书稿一级子目录图片素材汇总二级子目录可提交的独立文件三级子目录后期处理一级子目录版式 & 封面二级子目录配书文档模板二级子目录营销相关一级子目录V1.0文档统计信息2012修订V1.12014修订纪念版以上,打完折三十几块贵么?对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问我要过免费电子版的人,我已经在在心里给你打上“这个人真讨厌”的标签啦~~~
谢邀。2003年初夏我19岁吧。写第一本书时,就是每天下了课,窝在大学宿舍里敲字。当时连是否能出版都不知道,只是“我一定要写出来,这个故事我非写下来不可。”2004年3月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第一次拿到样书,反应是:“怎么这个封面,比起网上看图片时,差了这么多?”出第一本书的好处是……以后出第二三四本书会方便许多。会有编辑愿意来找你,无论你的第一本书写得多么糟糕。2008年夏天,第一次接了约稿要求和定金写书,而非写了书再去找编辑。写约稿书,流程无非如此。以十五万字为例:“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总觉得不够……”“明天必须开始写了,必须写了。”“好了,开始。”“前三万字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啊,这个节奏很好。”“……不想写了。”“……不想写了……”“我一辈子写不完这本书了……”“多少字了?是不是有十万了?哦六万……”“不想写了……”“写完十万字了。”“手好顺。”“写!”“今天写了一万字了。语感好流畅。”“今天写了一万五千字了!许多没想好的结构粘连上的。”“快点要完工了!写完就睡觉!”“完工了!!三天半写掉六万字!不睡觉!我要打游戏!!”然后一个月后才愿意去修改,修改了一会儿就恶心到不想修改了。大致如此。近来在写《马刺传》也是这节奏。2012年,开始出随笔集,之后出了若干本。一般的流程:编辑:“佳玮,我觉得你XXXX类的文字可以出一个。我去报选题?”我:”嗯我算算字数……有X万字了。”编辑:“你再加几篇?”我:“我再修改下吧,许多都是专栏稿。”编辑:“好,你修改着书稿,我走流程。”我:“好。”编辑:“你书里这些,我知道有些发网上了。还没发到过网上的,先别发。”我:“……好……”我:“还没排版完吧?我近来忽然想多写两篇补进去。”编辑:“好……”对我日常生活的影响,大概就是……A 去年被编辑拽着开了几场发布会。经常看见签甲书的场子,有读者抱着乙书来找签,那时就很感动。B 我自己不存自己写的书(带来带去不便),我妈倒是把编辑部送来的样书堆满书架,然后见了客人来就海吹牛皮;亲友要书她就送,送完了自己上网买了继续填书架……大致如此。
2000年的时候,我的生活规律是——每天早上8点起床,买一桶可乐去机房玩一整天游戏到晚上机房关门,然后穿过挂上锁链的铁门,蹑手蹑脚爬到上铺睡觉。忽然有一天,班上一个同学(就是那个修主板的同学,看过智商碾压那个问题人可能还有印象),说他的中学(北大附)老师问他有没有空帮写一套计算机科普类的丛书中的一本,其他都是老师在写。众所周知的研究生生态链是:老师接活-&研究生接活-&网上找本科生接活……其实非研究生也一样。然后我和同屋一个同学被找这位同学找到,成为下家。虽然我跟这个同学都比较不务正业喜欢打游戏,但这位同学是业余爱好,我是人生目标。所以他很快交差,我几乎没有动笔。但好在有人督促,在约定的时间过去大半以后,还是硬着头皮开工。这本书的主题是工具软件使用,很容易写,就是打开软件一个个功能点一遍,hypersnap截图,然后文字描述,基本是苦力活。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本书出版方是人民邮电,这是一家很认真的出版社。后来我也参与过其他的书籍,与其他出版社打过交道,其中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都相对认真,其他像希望之类的完全是不负责任。因为出版社的认真,我的初稿交上去以后被打回来很多次,任何语言组织问题、标点符号问题、微不足道的用词不统一问题等等。不夸张的说,这是我进大学以后做的唯一一件像样的、负责任的事情。并且,我完成了。这本书在此:现在回顾,当前仍然是主流工具软件的,只剩下QQ了……当年,没有攒过几本电脑书籍都不叫上过大学,所以这事情本来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却有着蝴蝶效应……毕业以后不工作游荡了几年以后终于五米下锅要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最终应聘的第一个工作是——编辑……隔着五米都能区别平角半角的标点那也是当年练出来的。至于跟我一起写这本书的、游手好闲的室友,20岁刚出头就从berkeley毕业,拿了统计学PhD,然后加入了citadel(对,就是那家“臭名昭著”的对冲基金),很快就成了citadel security的Head。而我又继续打了十年的游戏,啥也不会……但不管怎么说,因为周围写书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从来没有觉得写书算个什么大事。而且,我想现在出书应该比以前还要更容易一百倍吧。
第一本书出版于2007年初,说不兴奋肯定是假的,要说有多兴奋倒也未必,毕竟那时候已经不年轻了,少了些飞扬的少年意气,更多的感觉像是完成了某种任务——大概就相当于一个公司白领做完了一个大项目吧。以后陆陆续续出书,兴奋感更淡,感觉上拿零散搞费像是领工资,出书拿版税像是领年终奖。毕竟出书这种事对于业余作者而言像是额外的奖励,一炮而红大赚特赚固然好,哪怕市场反响不佳,也算是人生成就达成;而对于职业码字民工,其实和打卡上班也没太大区别。至于出书对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当然是实实在在的版税收入和影视改编收入;一方面出书越多越代表市场认可,以后想要继续出书也更容易,还能和编剧行业搭上线,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赚钱以外的事情么……父母这一辈还能在朋友面前吹吹牛皮“我儿子是作家啦作品要改编电影啦”,再往上一辈走,在老人们的心目中,你出一万本书也比不上有一份月入两千的“正经工作”。具体可见之前的这一条回答:你做自由职业已经十年了,不说财务自由,起码收入稳定不缺钱花,在业内也有一丁点小人气。然后回到老家,听到你奶奶对邻居说:“哦,我孙子啊?还在北京上班呢,对,还在那家展览公司,国企嘛……”——原来你的家人还是觉得只要没上班就是丢人。也会有高兴的时候。比如在知乎回答和九州无关和写作无关的问题,下面经常冒出个评论表白“我初中就看你的书现在大学快毕业啦”“云湛和石秋瞳再不结婚我儿子都要会打酱油啦”。每到这种时候,总会觉得,这么多年的工作,能给一些不认识的人带去快乐,能让一些人记住你的书和你创造的人物,也算没白干。
额,这么多文不对题的答案我也是醉了。人家问的是:很有成就感吗?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有没有很大的变化?生活起了什么变化?不知道他们洋洋洒洒几千言回答自己写书过程是为了什么……因为去年已经出版了一本《》,所以觉得可以回答一下:很有成就感吗?有一点,毕竟是完成了一件“任务”,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和合同,只要做完任务,都会有一点成就感的。但因为这本书我做得不够认真,不够好,所以并没有那种像真正的学者花数十年时间编撰一部典籍般的那种“朝付梓,夕死可矣”的成就感。但是后来听到二印、听到电子书也卖出不少,还是提升了一把成就感。我没有感受到周围的人对我的看法的变化,但我自觉终于把自己吹过的一个牛逼给圆了,别人对我“说到做不到”的看法应该会少些吧?生活的新变化大概有:偶尔会有人把我介绍给别人的时候提到我出过一本Python相关的书。现在想送朋友礼物的时候,容易多了,买本书签上名送过去即可,再也不用费心挑礼物。去年收到两笔版税,这种不用费心突然收到钱的感觉很爽,简直跟捡到钱一样(说得我捡过钱似的……)。想写一本更好的、更贴近自己所掌握的领域技能的。
临睡前看到,回答一下。写书出版,是一种成就,但不一定有成就感。民间都称持净瓶的那位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菩萨是一种成就,大慈大悲是一种功德。怎么说呢?成就是求证自身,功德是外化于众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学习成绩好,考了一百分,这是一种成就,是自己的努力,是对自身在学习能力上的一种求证;而既然你学习好,其他同学向你请教问题,你都耐心细致得回答,结果下次考试,全班都考了一百分,这对你而言就是功德。正如我在《金钱有术》的简介中所述,我其实蛮努力的,虽然是大家合写的书,但自己负责的部分修订了好多次,力求最好,并且原稿都是半夜手机上码出来的。人都有惰性,自己能克服惰性,也是洋洋自得的。但说到成就感,还真不一定有。就像有些矫情的学霸,考了99分还一脸的失望,贱就一个字。原来写在专栏里面,不觉得怎样,装订成册了,倒有些惶恐,不安,因为自己水平的确有限,生怕有错误、疏漏,或误导了他人。另外,不写不知道,一写,发现自己不懂的知识太多,有个生动的比喻: 以前不会画圆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懂啥不懂啥,会画圆了,知道了自己懂啥,更加知道了自己不懂啥,那未知的、无量的圆外……至于有书出版之后周围人怎么看,我只能不好意思得说,我周围的人几乎不知道,而知道的,一般都是知乎上的朋友,我比较低调,再者,也没觉得需要广而告之,老婆允许我把稿费换成plus,我已经很开心了……大屏手机显脸小,我值得拥有!生活的变化正如上文所说,我要换手机了。除此之外,就没啥变化了,知乎倒是提过签名售书啊,作者沙龙啊,要么不在周末,要么不在北京,我也都没参加。另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关注我的人多了。这,我很开心,关注我的漂亮妹子记得私信哦。但还是要提醒大家,谨慎关注,因为我写东西,很少有干货,多是评论和感悟,再加上我的专业领域,还是蛮偏的。末了,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目睹了知乎好多次骂战,纠纷,但从不参与,只是认真的看,认真点自己能看懂的赞,默默得写自己的专栏,一篇又一篇,也不在乎有多少赞,只要我努力了,这就是我的成就,能不能影响你,那是你的事情了,当然,诚希望你也喜欢我,因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而心动,都是缘分。晚安。PS: 补充一个小嘚瑟,现在各大机场都在铺金钱有术:)上次去南宁出差,在机场书店,恰巧碰见有人买这本书,还是蛮激动的。听说,已经销量奔15万了,祝贺一下,虽然我没挣到啥钱。
去年刚写完一本书,有可以小小分享的东西。我的背景是个设计师,所以写书的流程和大家或许不同。除了文字,更多是图片方面的处理。————————正文分割线————————设计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尤其做自己喜欢的设计。这本书很特别,设计师是我,作者也是我。服务方和客户都是同一人,免得了会陷入误区,什么是好的?如果仅仅以自己的角度看,第一版就足够了。确实它也放在那里长达两个月之久,没有进行过任何改动。设计师是一种很喜欢迷恋自己作品的动物,没有外来的刺激,可能就裹步不前了。因为可能会觉得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当现在反过来再看它,发现其实挺幼稚,挺不成熟。以一个前辈的说法是“眼界不够宽。”创作本身很苦闷,如果谁说有趣极了,估计我要马上蹦起来反驳。一开始,我确实认为创作,尤其这类型长周期的活动很有趣。细分到每个环节,每章节每章节的书写和绘制是极其痛苦的事情。过程是琐碎繁杂,曾经有多次想放弃的冲动。很庆幸坚持下来,也变成你看到的这么一个东西。从个人角度,其实并不是特别满意。或许就是上面所说,通过收集素材和整理思维,发现有更多的可能,还有更多比你做的好的事物。提笔写这个应该早已写完的设计总结时,才发现,原来整理这么多资料。很多朋友问我该怎么提高设计水平,我觉得定期总结这类型的项目。是一种十分棒的自我提升手段。当3.01g的容量和1053个文件摆在你面前时,再回首那段时光。能亲切的感受到里面的温度,就像一壶盛满热开水的水瓶,散发着暖暖的气味。具体的细节就不说了,因为自己是设计师。所以,出版社肯定要求你有能力自己做版式和封面都自己做,确实大部分出版社做的视觉效果都不是很令人满意(这个是相对于设计类专业人士)。————————聊聊书籍封面吧————————书名:《主动的ui设计师》仔细观察,其实发现书名的形容词“主动”特别有符号感。如果问问大家什么是主动。或许儿时的记忆能够给与我们答案。但凡老师提问时,台下的同学谁能举手发言,都会被视为主动发言。有没有想象到那个感觉。而且还有那个大大的对勾,也是有类似的心理暗示。最后的成稿如果你有能力,建议自己做。尤其是出第一本书籍的作者,给你安排的排版工作室也会相对差劲些,之后第一感觉会比较挫的可能性比较大。
书和书是不一样的首先,影响力不一样日剧新番《代笔作家》就是讲出书故事的,远野丽莎是日本文坛巨匠,作品畅销十余年,却面临着文思枯竭,写不出东西的窘境。川原由树是个有着写作梦的新人,机缘巧合下成为了远野丽莎的代笔作家。一年时间,川原写了三部作品,冠以远野丽莎的名字卖了近百万本。与此同时,以她川原由树的名字出版的小说只能首印2000本,销售200本,被退回来1800本。同一个人的作品,不同人的名字,带来的影响完全不一样。因此,出书的体验如何并不是取决于出书这个行为本身,更多的是受这本书的曝光率和市场影响力决定的。如本答案下的
,他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本畅销书,即便我不是做IT的,我都听过这本书。那么这本书的出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可见他答案。 如我本人,写了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说,那么这本书的出版实际上没给我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工作该不顺还是不顺——更有甚者,不顺的时候会想MD,我这么NB都出了一本书了,怎么还干这么LOW的工作,那顾影自怜的情绪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实际上是有害身心的哇;父母该数落我不长进还是数落——他们似乎并不觉得我能出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毕竟没赚到啥钱;朋友听说我出书了,都要我送书,但实际上我送了他们也没看过;相亲对象倒是自费买过,但是该没后续还是没有。由此可见,出书这件事儿在男女关系上也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其次,流程不一样出书应该分自助写作找到出版社出版、出版社约稿出版、自费出版。这里的成就感应该是前者大于后者的,自助写作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完后还能找到出版社买单,不管销量如何,至少是出版社对自己的肯定啊,我TM是个人才啊!多开心啊。出版社约稿,是出版社有个选题了,找到作者写,就像命题作文一样,反正这书是肯定会出的,作者是谁并不重要,你不写,别人也可以写。自费出版就是自己掏钱给出版社出版了,得买了书号的才能说自己出了本书,否则找个出版社印刷,那只是出了本个人作品印刷集而已。最后,内容不一样书的内容不一样,出书给人的影响那也是天差地别。如果你出了一本专业书籍,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如《主动的ui设计师》,不管这本书销量如何、名气如何,你去面试、去见客户,别人知道你出了本专业书,至少是会对你的专业能力刮目相看的。如果你出了一本与专业无关的,小说、散文、随笔,那么他人对你的印象也就是“文笔好”,对于专业工作并没有太大帮助。如果你出的是言情小白文、擦边小黄文、腐文,我相信你不会大肆宣扬,亲戚朋友应该都不知道你出了书。
我在24岁时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然后在36岁时,又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书,两本书给我的体验和变化,以及最终的结果都不一样。我想,我人生几次大的成长和转折都跟写作有关。我这里想说说,写作让我有什么变化,这比出书对大家有价值一点。第一次1993年,我上高中时成绩也不算好,到高三时上的文科班,尽管学习很紧张,但上学期时还是把《围城》看得可以背得出,然后每天晚自习后看一章《红楼梦》,然后写一章小说,也想写小说出名,然后免试上大学,但是肯定没戏,但是这样坚持了两三个月,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的语文成绩竟然可以考全年级第一了,而作文老师不打分了,让同学们自己看。这一次的体验是,不管你能不能写,深度阅读和坚持大量写,能很快的提升你的语文能力。第二次1998年时,做广告策划,那时想出的创意很好,但是没有受过职业写作训练,只会想广告语,但不会写方案。只到有一个前辈给了我一个方案,也就是一个格式模版,就照那个写了,一下子也会写了,当时看来很不错,但是现在看来很一般了,但是这给了我最初的一个写作的模式。这一次的体验是,有想法不代表能写出职业化的文章,当你不会写东西时,就找个好的模版,照着写,先学格式,再填内容。第三次1999年,23岁,被困在家乡一个小城市里,一个月六百块钱,感觉没有出路了,想想,我还能干什么,想来想去,这几年找过很多工作,闲下来就在想找工作,想了想,我想找工作,那别人也想找吧,按千字四十算,写个三十万字也能挣12000块钱,相当于我上一年多班呢。2000年,过了年,就辞了职,把所有的钱买了台电脑,在家里写了三个月,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好在我积了很久时间的剪报,然后把市面上所有与职业有关的书都买了,然后去网上能找的地方找资料,甚至上英文网站找,然后回来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每天在家里,早上七点多起来就开电脑,一直到晚上,打字打得手都伸不直。三个月后,书差不多写完了,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在意这本书能不能出版了,因为这三个月的海量信息收集处理,对我来说,已经建立了人生的第一个思维框架,这一次的写作,没有模式,没有结构,完全是自己根据内容去重组结构。这和之前别人给我一个模版让我照着去写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我自己通过海量信息整理找到的规律,这是我自己的规律,我真正做到融汇贯通了,已经开悟了,自己感觉到自己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只是我自己能感觉到,还包括我的父母,我身边的朋友。之后我找了个兼职广告公司做策划,再写方案,之前是年轻人的创意,而现在完全是站在一个更高更广的资源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一年写过的几个方案,客户都不敢相信是这样24岁的一个小伙子写的。其中两个案子我说给后来我的学员听,他们听了都惊讶,这不就是互联网思维吗?这一次的体验是,海量信息处理能让你真正明白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到组合它们的方式,以及从资源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变化。非常痛苦,非常有效,有效到你自己可以真正感觉到自己身体里要爆发的力量,能给你足够的自信。到了2000年底,我去应聘湖南电视台的工作,对方要我写个方案,我写了,主任都不相信这是一个完全没做过电视的行外人写的分析……而我那本书,我去新华书店,看到海报上看到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电话,打过去,是业务部,帮我转到了编辑部,把书稿送过去,过了半年,书也顺利的出版了,叫《完全求职手册》,挣了12000元,还再版了。第四次2004年,我帮客户写过一个MBA的论文,以为只要写四万字交稿,结果最后掉进坑里,写了三个月才写完,看了两年的行业报刊、专业书,最后拿了优秀论文奖,写完后,提升很大,我对这个行业基本上是了解了,之后谈客户比一般的老板要更深入了。这让我之后几年业务做得都不错,差不多三年的收入买了一套不错的房子。这一次的体验是,有方向的海量信息数据能帮你深入专业,看清规律,由此成为某个方向上的专家。第五次2005年,我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总监,喜欢泡天涯,一天无聊,写了一个帖子《如何在三个月里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只是想讲讲我在工作中如何指导新人成长的,结果网友反应很热烈,这个帖子也被人整理后在各种微博微信中大量的转发,就跟下来了。2007年被一家传媒公司以总监待遇挖去做了节目研发经理,到了2008年下半年,所在公司因为金融危机等等原因,大规模裁员,我最后也裁了,正好我的房子交房了,就在家里装房子,想想,已经连续上了四年班了,下半年也不想上班了,在家把我那个帖子写成一本关于年轻人职业规划与成长的书吧,为此也拒绝了公司重组后叫我回去上班的机会,想想,半年可以写出来吧,把它当成使命来写吧,结果进坑了。有经验和没经验,写一本书是不同的,有真正的职场领悟后,要写得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结果越写越深,自己又重新开始海量的收集、整理、重组、重定义,发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规划其实跟现在市面上大量所谓的职业规划理论是不符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职业规划理论是来源于国外的社会教育背景,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要写一本真正对中国年轻人有用的职业规划方法工具书,把它当成了我的使命,我重新去收集第一手资料,重新归纳,甚至写到第二年时也产生混乱,一直写到2011年,其间就靠自己接零单,做点小策划挣钱过日子了,生活是很悠闲,每天写写书,看看电影,跑跑步,但写作的困惑也越来越大,因为要对定义负责,开始死抠字眼,慢慢的甚至感觉自己都不会写东西了,我父母也感觉我写的东西没有以前写的那样有灵气了……一直咬牙,磨到2011年下半年,书算是写完了,然后有30多家出版社通过天涯社区来找我,最后有一家给出了我想要的条件,知名作家标准的版税与首印量,然后就是修改、校对、对书名的反复纠缠,这本书磨了三年半,我累了,2012年9月出版了,《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名字很俗,别在意,编辑起的,本想着这本书能大卖,但最后实际只卖了几万册。第五次写作,我是当使命来写的,但却是错误的,如果不写这本书,我的现在生活应该会舒服一些,但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我在三十多岁的阶段花那么多时间写这本书是不对的,这是由专业向学术去写了,尽管我想说,我这本书是中国职业规划领域的分水岭,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阶段应该做的是应用,而且应该是我原来品牌策划方向的应用,结果却把最重要的三年多时间用在一个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学术研究上了,并且错过了广告向互联网转型的机会。而且研究完发现,原来职业规划在中国是一个连骗子都做不大的行业,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在知乎里对《 》的回答。第二本书,自己感觉完成了使命,但是也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成功”的让我经历了哪怕是我在书中根据资料整理写出来,但如果不亲身经历就不会真正懂得的35岁职业转折的困惑,然后,开始平和的,勇敢的,去接受普通人的人生。职业规划真的不是简单几小时的测评和咨询可以解决的,职业规划只能先是一个海量信息的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环境,然后才是认识自己,找出问题,然后再去实践和找行业内的前辈去问,在他的指点下去练习反馈,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追求的不是梦想,而是看清自己人生的阶段、任务,看清自己的资源。人生太多变化,职业规划不一定能帮你追求成功,但是,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是方法,它是规律,它能保住你人生的底线,获得平凡的幸福。这是我亲身经历之后知道的,不打鸡血,不骗钱。
半夜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我的第一本书才上市不到一个月,前后记得还比较清楚,就写一下。对于出书这件事,从读书时就一直是我一个念想,那会儿很爱写,跟同学去网吧通宵,他们打游戏,我蹲在论坛里写文章,参加了一堆作文比赛,得了奖自然有编辑找来约,一开始是合集,后来是书约。当时流行写长篇,熟悉的几个朋友都出了长篇,感觉很牛逼。我也就琢磨个题材开始写长篇,可惜我不是写长篇的料,写了一年多,七八个长篇都是写了几万字结不了尾,加上当时参加了工作,时间上没那么自由,写写停停,有时候隔几个月已经忘记自己前面写的是什么了,又懒得看,统统烂尾。只好老老实实跟编辑说写不完,书约的事就搁下了。再次提笔写文已经是五六年后的事情了,当时小饭出了一本书叫《爱情与其他发明》,我看完写了一篇书评发在豆瓣上。他看过后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给一个App写稿。我当时还不太了解那是什么App,就写了一篇《在别处症候群》发到了他的邮箱。过了大概半个月,有人在微博@我,说在ONE上看到了我的文章。紧接着那一天我被刷屏,大概增加了3000左右的粉丝,之前个位数的评论猛增到100以上。当时我是有点懵了,不过看到文章被人不断转发和评论,感觉和在纸媒上发表文章是截然不同的,毕竟纸媒上的反馈没有那么即时。再后来,我就成了ONE的常驻作者,几乎每个月都会写新的稿件。这时候好像也走进了各大出版公司的视线,在一段时间里平均每天都有一两位编辑问我要不要出版。后来书约就签给了一个比较熟悉的编辑。签完合同,开始写稿。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漫长而又苦逼,编辑每隔几天就会催一次稿,在这种压迫的环境下,各种没灵感写不出来,拖之又拖,编出了无数理由去拖稿。最后终于精疲力尽的赶完,交稿的那天非常得意,觉得噩梦终于可以结束了。天知道,这他妈才是噩梦的开始。先是出版社的书号,审批要半个月,返回书稿后各种批示修改,去掉脏话和敏感段落,改的几乎面目全非。心疼,于是把修改后的稿子删掉,全部重写。结果因为改动过大,出版社又要重新审批,又耗了半个月才搞定书号。再是插画,因为是第一本书,所以我比较较真,专门申请了增加预算,找了自己熟悉的插画师,一张一张画。每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点讨论插画,最多一次插画师修改了八个版本,几乎每张都是重画,我还是不满意。只好自己先在纸上画一个粗略的样稿,再让她按照这个逻辑画。之后每张都是如此,反反复复折腾了一个多月,插画终于搞定。紧接着是封面和排版,出版社找了自己的设计师,设计了四五个版本,怎么都不满意,封面不说,排版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无奈请了外包的设计师,全部重新设计,又折腾了半个月。终于我和编辑都满意了,觉得无懈可击了。编辑说,我拿给销售看一下吧。结果销售开会讨论的结果是,封面要换个颜色,把蓝色换成黄色,说是因为冬天要暖色比较显眼。这结果是投票选出来的,无法修改。编辑说,销售内部投票比总经理说话还管用,因为他们负责每个书店里的上架位置,是否推荐。所以也只好默默的接受了。到这里,你觉得这本书的工作完了是吧,并!没!有!海报设计,一开始还是出版社自己的设计师,N个版本后放弃,没有多余的预算,只好找了关系很好的设计师朋友帮我免费设计,后来广告设计也找的他。超级感谢他。终于开始预售了,等三网预售链接的过程也是销魂无比,各种出纰漏。这里文案错误,那里图片缺失。花了一个礼拜时间调来调去,终于三网的链接都正常了,发微博开卖。一发出来,空前热闹,瞬间冲到预售榜前三的位置。当天马伯庸也有一本新书预售,所以榜首被亲王占据了,垂泪。不过这时候感觉还是很好的,一整天坐在电脑前刷新那个预售排行榜,涨了几名就很高兴,跌了就捶胸顿足。还跟女朋友吹牛逼,我靠我已经超过马尔克斯了,已经超过蝙蝠侠了,前面只剩下马伯庸和马云了等等。预售三天后,就开始明显下滑,一周后已经滑落到了六十多名,当时每天面如死灰。还好编辑比较会安慰人,安慰我说预售这样已经不错啦之类的,很多人看到预售不会买,只有上市才会买书之类的。于是就开始期盼着上市,每天编辑去印刷厂拍点照片发给我,说这印刷多牛逼,纸张多牛逼,入库了,发货了。终于在二十多天后,各大网站都显示到货了,编辑跟我说上市了。我也收到了活生生的样书,当场抚摸了好几遍,珍藏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公布新书上市的当天还是很激动的,看到有人晒订单就激动的转发出来,因为出版公司登了许多广告位,购书网站的排名蹭蹭蹭的往上跑,当天跑到全网,不是预售榜喔,是全网的前十名。再后来就不行啦,慢慢落下来。可能是营销做的不持久吧,很快就被后面的新书抢占了排行。等到跌到全网几百名,我已经习惯了,购书网站的链接我都懒得打开了,大概没什么新鲜感了。上市不到一个月,加印了四次,也算印了快十万册,知足了。嗯,我第一次出书的新奇感差不多到此结束了。对了,还有我爸买了50本,堆在家里跟小山似的,说要送给所有的亲戚朋友,等我过年回去签名。搞得我今年很不想回家过年。
出书的成就感在于:虽然起早贪黑一个月14万字换不来两个苹果,不及段子手一条广告140字赚得多。但是欣慰于自己的读者会拿起笔圈圈画画,而不是点个转发外加“哈哈哈哈哈哈”~~~
过程非常艰难,一旦写完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第一次接书稿是在20岁,准确说是写了半本书。前面的写手写一半后罢工,我被编辑拉来写下半本,大约8万字左右。第一次写书没有经验,写出的东西每天都要被编辑指出好多错误,然后脸红的去修改。这半本书的写作经历使我的写作技巧有很大的提高。第一本完整的书写于21岁,大约20万字,是在写完半本书休息两个月后接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可以写好爱情小说的,结果接的文案都是励志文学。不过这次走完了一本书从文案到截稿的全程。每天被编辑催稿,交稿,收集素材,看书,红着脸看编辑修改意见,修改,再把修改后章节发给编辑,如此循环反复,直到被编辑逼的每天都想从6楼跳下来。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写手,写一本书的收入是相当低的,我记得没错那本书赚了4000多,并且签了一个版权转让合同。即使出版我也没有版权税收,多数写手都是这样起步的。后来书在台湾出版,如合同所说和我没关系,但收到书还是觉得很神奇的,看着自己几个月的工作被制作成书,摸着封面的感觉很奇妙。 后因学习太忙而没有再接书,但偶尔会在天涯,豆瓣网络连载。都是以发帖的形式让人免费阅读,但我最近发现我免费连载的帖子被一些网站转载,连招呼都不打的~~咳 写东西对我来说是一种自我宣泄,就是我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想和大家讲,憋也憋不住的时候我就会找个地方写下来。有过写整本书的经历会给未来写作带来很大的信心,而且文章有被编辑修改过的经历会改掉许多写作中不好的习惯,与不准确的用法表达。比如现在我可以连载一个10万字以内的故事毫无压力。也可以在发之前自我检查一下。不为赚钱,只为兴趣。我总觉得写作应该是为了生活增添乐趣的事情,我不想以写作来谋生,这样会另我的兴趣打折(我只代表我自己这么说),所以我学习新的有兴趣的技能去谋生,让写作来给我的生活增添色彩。身边人多数不知道我写书,有些知道我写书出书也不知道书名,觉得很害羞被身边的人看到我写的东西。但会被身边人贴上“文艺女青年”的标签。所以写书,出书于我来说更多的是让自己高兴,和身边的人似乎没多大关系。
谢邀。我写的书属于小众(黑客这个群体),很艰难,原因:1. 工作太忙;2. 第一次写;3. 机会成本;在出版社的多年鼓励与理解+第二作者的正能量+我老婆的精神鼓舞,2013年初发行了。这两年来收获是:1. 让我的这方面黑客知识成了体系;2. 获得业内认可;3. 让我明白:坚持一有意义的事,痛并快乐,搞定后的那种感觉很好。写书,很累,我的性格是:做,就得做好。虽然写完后有一些不满意,有一些 bugs(后续的一次次加印,通过社区的逐一反馈修正了),但,毕竟搞定了一本被普遍认可的书。为了搞定这本书,不得不利用好业余时间+休息时间,艰难压抑住惰性,真是痛并快乐着。感谢。
我2014年到现在每天写作,写了40万字了……如果要出书马上就能出了吧……这就是每天一个小时积累而来的。因为你每天都在做,所以不会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感觉,每天都搬砖嘛,虽然你知道是在为什么搬砖。今天正好整理出了文章列表好了现在问题来了,有没有人找我出书的。咳咳……
我的真实经历。我拿着自己出版的书到快递小哥那里寄给外地朋友。快递小哥拿起其中一本书,翻开看到上面有作者介绍,还有我的照片,然后对着我看了几眼。小哥:哟!这书是你写的啊?我:是的。小哥:哎哟!都出书了还要自己来寄快递啊?我:……然后快递店面一屋子的快递小哥和其他顾客围过来了,看我填快递单子。我手都抖了。你们脑补下画面。
第一次发表文字是在15岁的时候,还在读初中。那时对游戏很痴迷,家里还买了一台PS。然后发了一篇在一本叫作《电脑游戏攻略》(后改名为《电脑乐园》)的杂志上,大概8000字左右。这本杂志可以说是在当时的杂志中最实惠的一本,几块钱,全是彩色印刷,我们当时喜欢游戏的人几乎人手一本。小的时候很单纯,还专程跟编辑说:“哪怕我不要稿费,只要能发表,也没问题。”后来他真的没有给我稿费,再后来,那编辑被辞掉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有着难以名状的感动,看了又看,以至于忘了看别人的文字了。看完以后就带着去向同学和家长吹牛逼,有个同学确实因为这事很崇拜我,后来还有个读者,查到了我的地址,跟我写信。信写得很长,可见他对游戏是多么的痴迷,也写得很诚恳,但是我那时候意识到一个问题:“原来我的字是可以值钱的啊!现在不能乱动笔了,嗯。”现在想来,挺可惜的。以前经常在一个书店买那本杂志,老板也喜欢这个杂志,并且每期都看,看见那篇文以后,他还免费送给我,我最终推脱不过,接下了那本书。现在想想,我不应该去接人家的书,毕竟卖书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行当,几毛几毛挣的非常艰辛。父母还带着那本杂志,去亲戚那边吹牛逼,大家都很高兴,不过给出的评价是:“感情真挚。”意思是文笔欠佳,不过我当时没有听出来,还挺开心的。由于年代久远,铜版纸都给弄发黄了:后来23岁重新出道,写小说,发了几篇在小说杂志上,就逐渐没了感觉。这事儿就好比你参加工作,老板发工资。第一次拿工资时你兴奋无比:“卧槽!几千块钱啊!”然后大肆挥霍,久而久之,就没了感觉了,甚至产生幻觉:“我每个月为了拿几千块钱呆在这里干啥啊?这不是浪费青春么?”后来我开始在互联网上写东西,又有了编辑主动找上我,帮我出版东西。当然,这些都是结集出版的,基本上拿到手以后就翻翻,然后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最后就放在书柜里了。目前还没有出过个人的单行本,不过估计也不久了,毕竟现在攒的小说杂文,也够出本书,就等着编辑来找我:“老万,你要不要出书?”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出了单行本,不过销量堪忧,所以这事我也没太多好期待的,如果销量不济,我也觉得挺羞涩的,会感觉对不起出版社,对不住编辑。无论如何,我想出书应该没了当初发表第一篇文字时的喜悦了,毕竟快30岁的人,见什么事都已经气定神闲了。况且现在这么多人出书,在我们少年时出书是一件非常神圣而艰巨的事情,现在,只要你有名气,随便一个人也能出本书了。
其实现在,任何一个人,只要你确实写了一本书,只要你花几十块钱就可以出一本书了,去年,我就出了一本。先后印了两次,每次印了10册,现在卖得只剩一本了。嗯,你也可以试试,或者先看看我的。
其实你写过很多书,而且书迷还不少,你写的书有,《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奶奶》《我的爷爷》当然了还有《第一场雪》.这些都是你小时候神笔之下的著作,所以一切你都体验过的。不是吗?
没人邀请,自己来^^首先回答问题:1. 有成就感;2. 身边的人基本不知道这事,知道的也没对我们之间的往来产生什么影响;3. 生活中的变化嘛,于公,很小——写作是我的爱好,不是本职工作;于私,很大——因为写作而认识了很多读者,其中一部分人最终成为我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极大地扩展了我的生活圈。出了五本小说,全是言情小说,不是同性谈恋爱,就是异性谈恋爱,比例2:3。第一次永远是最有趣的,最紧张,许多筹备出版过程中的细节隔了6年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而等到熟悉了流程,出版对我的吸引力就很小了,远远比不上写故事本身。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写作极度私人化,其过程多少可控,而一旦故事出版成为书籍,这个故事就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了,它们被阅读、被评论、被购买,有了公众性。在我颇为漫长(十年)又业余的写作和出版生涯中,若干次收到读者的来函,说书中的某某细节和他们的经历有重合之处。坦白说,每次收到这样的留言或是邮件,都觉得非常自豪,成就感爆棚:故事有了出版的机会,就有了它被更多人看到的可能性,作者无法选择读者,可是读者却能选择故事,也能选择作者。我和我的读者们本来都是茫茫人海中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但是因为“出版”这个因,让我有幸或是见证、或是分享了许多陌生人的美好(也有不美好但是真实)的感情和回忆,这真是,太棒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