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鉴定镍的时候如何排除三价钴离子颜色的干扰?

职业鉴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3年职业鉴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综合题已知在氨溶液中,碘存在下,镍与丁二酮肟作用,形成组成比为1:4的酒红色可溶性配合物。用此法测定试样(体积为10mL)中的镍含量时,其上限为1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测定时铁、钴、铜离子是主要干扰物,消除方法是加入适量Na2-EDTA溶液。
请你利用上述已知条件设计一个测定工业废水中镍含量的方案。(含条件实验、测定步骤、干扰消除以及定量方法与计算等)正确答案:条件试验:入射光波长的选择,显色剂用量,掩蔽剂加入量选择,溶液合适的pH;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职业鉴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职业鉴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热门试卷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镍离子和钴离子去除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镍离子和钴离子去除的研究
【摘要】: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广、易蓄积、残毒时间长、且不能生物降解,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镍和钴是两种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重金属,他们在矿床中常共生、伴生,在各种特殊合金材料、电池材料、催化剂中,也都同时含有钴和镍。如今镍与钴的资源也在日益枯竭,对它们的分离与回收就显得十分重要。重金属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化学法等,它们只是简单转移重金属,不能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更不能回收和循环利用。以废水回用和重金属回收为目的的水溶性大分子聚合物络合-超滤耦合技术可长期、经济和有效地处理重金属废水,对缓解资源紧张和减轻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研究水溶性聚合物络合-超滤耦合技术去除溶液中的镍离子和钴离子。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丙烯酸钠(PAANa)为聚合物络合重金属离子,通过聚醚砜超滤膜实现分离。在揭示络合剂络合-超滤去除重金属离子原理的基础上,围绕pH值、装载比、离子强度和络合-超滤时间对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系统探讨了络合-超滤耦合过程的参数优化。并采用酸解-超滤过程回收络合剂,考察回用络合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
首先选用聚醚砜超滤膜,以PEI和PAANa为络合剂络合-超滤去除溶液中Ni~(2+)。考察了溶液pH值、络合剂/Ni~(2+)装载比、溶液离子强度各因素对重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截留率及膜通量随超滤浓缩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络合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探讨。采用PEI作为络合剂时,pH=7、L=5为络合去除Ni~(2+)的最适条件。溶液中离子强度达到0.5mol/L时,Ni~(2+)截留率降低了35%。PEI-Ni~(2+)络合超滤过程比较稳定,膜通量和Ni~(2+)截留率随着时间没有明显下降。对络合物浓缩液中的PEI进行回用,Ni~(2+)截留率为85.28%,比新鲜PEI的处理效果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PEI-Ni~(2+)络合反应平衡常数Keq在pH=7时达到最大,PEI单体所能络合的Ni~(2+)个数n随着pH升高而增大。
采用PAANa作为络合剂时,pH=8、L=5为络合去除Ni~(2+)的最适条件。无机盐离子对PAANa-Ni~(2+)络合超滤过程中有很大影响,溶液离子强度达到0.5mol/L时,Ni~(2+)截留率降低了80%。PAANa-Ni~(2+)络合超滤过程也较稳定,但会造成微弱的膜污染。回用的PAANa处理效果比新鲜的PAANa略有下降,但Ni~(2+)截留率仍在90%以上。PAANa-Ni~(2+)络合反应平衡常数Keq在pH=7时达到最大,PAANa单体所能络合的Ni~(2+)个数n随着pH升高而增大。比较后,选择PEI为最适合去除Ni~(2+)的络合剂。
最后,选用PEI作为络合剂,在镍离子和钴离子等质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可以将两种金属离子同时有效去除。pH=6、L=5为络合-超滤同时去除Ni~(2+)和Co~(2+)的最适条件,此时Ni~(2+)的截留率为99.9%,Co~(2+)的截留率为96.4%。PEI-Ni~(2+)/Co~(2+)络合-超滤过程受无机盐离子影响较小,当溶液离子强度为0.5mol/L时,金属离子截留率下降20%。在长达12h的PEI-Ni~(2+)/Co~(2+)络合-超滤实验过程中,膜通量有一定的衰减,衰减程度在15%至20%之间。这表明选用聚醚砜超滤膜,PEI-Ni~(2+)/Co~(2+)络合-超滤耦合工艺能有效同时去除模拟废水中的Ni~(2+)和Co~(2+),膜污染比较小。酸解-超滤可有效回收PEI。回收后的PEI与新鲜的PEI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具有相近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络合-超滤耦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回用水资源,同时实现络合剂的有效回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X703【目录】:
摘要5-8ABSTRACT8-13第一章 绪论13-27 1.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与危害13-14
1.1.1 重金属废水来源13
1.1.2 重金属废水危害13-14 1.2 对水体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14-18
1.2.1 化学法15
1.2.2 物理法15-16
1.2.3 生物化学法16-17
1.2.4 膜分离技术17-18 1.3 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18-22
1.3.1 络合-超滤的原理19
1.3.2 影响络合过程的主要因素19-22 1.4 本课题研究工作22-27
1.4.1 研究背景22-23
1.4.2 研究意义23-25
1.4.3 研究内容25-27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7-34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装置27-28
2.1.1 实验材料27
2.1.2 实验装置27-28 2.2 实验方法28-34
2.2.1 PEI 溶液的配制28
2.2.2 PAANa 溶液的配制28-29
2.2.3 重金属废水水样的配制与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的测定29-31
2.2.4 超滤实验方法31-34第三章 PEI 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镍离子去除的研究34-43 3.1 pH 值对Ni~(2+)截留率的影响34-35 3.2 PEI/Ni~(2+)装载比L 对Ni~(2+)截留率的影响35 3.3 离子强度对Ni~(2+)截留率的影响35-37 3.4 超滤浓缩时间对膜通量及Ni~(2+)截留率的影响37-38 3.5 解络回收PEI 及Ni~(2+)38-41 3.6 PEI-Ni~(2+)络合反应平衡常数41-42 3.7 本章小结42-43第四章 PAANa 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镍离子去除的研究43-51 4.1 pH 值对Ni~(2+)截留率的影响43 4.2 PAANa/Ni~(2+)装载比对Ni~(2+)截留率的影响43-44 4.3 离子强度对Ni~(2+)截留率的影响44-45 4.4 超滤浓缩时间对膜通量及Ni~(2+)截留率的影响45-46 4.5 解络回收 PAANa 和Ni~(2+)46-48 4.6 PAANa-Ni~(2+)络合反应平衡常数48-49 4.7 本章小结49-51第五章 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镍离子和钴离子同时去除的研究51-63 5.1 pH 值对金属离子Ni~(2+)和CO~(2+)截留率的影响51-54 5.2 PEI/金属离子装载比 L 对Ni~(2+)和CO~(2+)截留率的影响54-56 5.3 离子强度对Ni~(2+)和CO~(2+)截留率的影响56-57 5.4 超滤浓缩时间对膜通量及Ni~(2+)和CO~(~(2+))截留率的影响57-58 5.5 解络回收PEI 及两种金属离子58-61 5.6 本章小结61-63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3-66 6.1 研究结论63-65 6.2 建议65-66参考文献66-71致谢71-7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韦友欢;黄秋婵;苏秀芳;;[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邓娟利;胡小玲;管萍;曾盛;赵亚梅;王广东;;[J];材料导报;2005年02期
李福德;[J];电镀与精饰;2002年02期
郑慧;;[J];广东化工;2009年10期
郭嘉;陈延林;罗晔;许魁;;[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6期
鲁栋梁;夏璐;;[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年12期
陈欢林,刘茉娥;[J];化工高等教育;2000年03期
费维扬;[J];化工进展;2000年01期
华河林,吴光夏,刘锴,张东华,续曙光,王正军,钟慧;[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年03期
闫海红;张国俊;纪树兰;刘忠洲;;[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薛锋;;[J];安徽化工;2009年05期
李芳清;吴志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黄玉柳;吕敏;;[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胡文勇;舒桥华;粟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林海龙;;[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朱斌;颜延宁;;[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0年01期
陈范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4期
欧阳子民;;[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颜酉斌,张洪林;[J];北方环境;2004年04期
李雄;柴立元;盛灿文;赵堃;周理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振良;白心平;程亮;魏永明;;[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胡晶;尚小琴;刘汝峰;吕梓民;谢国仁;李云;李淑妍;;[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沐之;冯春晖;杨涛;郑先强;;[A];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全国首届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徐艳艳;李斌;郑伟;刘晓侠;李晓丽;李彦锋;;[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刘俊生;张万新;;[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陈艳;张亚萍;岳明珠;;[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门洪;靳继勇;王伟广;邬广建;王平;;[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郑德圣;鲁安怀;高翔;赵谨;马生凤;;[A];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周娟;颜增光;关亮;蒋金炜;汤清波;李发生;;[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王曙光;高宝玉;岳钦艳;李剑;冯贵颖;;[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倩;[D];浙江大学;2010年
吴宇雄;[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王庆伟;[D];中南大学;2011年
郑黎明;[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于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肖潇;[D];湖南大学;2011年
银建中;[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孙德栋;[D];中南大学;2003年
湛雪辉;[D];中南大学;2004年
刘红英;[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倩;[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罗均;[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赵晓宁;[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樊丽霞;[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晶晶;[D];湘潭大学;2010年
胡克伟;[D];湘潭大学;2010年
官章琴;[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晓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鲁栋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苏蕊;[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毅;杨保祥;刘淑清;;[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3期
田中良幸;严言正;;[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8年03期
仝志明,沈霖;[J];节能与环保;2003年08期
王军,吴文远;[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郑礼胜,王士龙,张虹,王友;[J];材料保护;1998年07期
胡必彬;[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6期
王国峰;[J];城市公用事业;2004年02期
张琦,关山,胡如南;[J];电镀与环保;2000年04期
韦朝阳,陈同斌;[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杨彤,曹文海,许耀生;[J];电镀与精饰;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坚贤;[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金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文华,介晓东;[J];山西食品工业;2000年03期
王汝平;;[J];黑龙江医药;2007年03期
岳学山;;[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陈历俊,白云玲,郭亚斌,穆春,赵乐;[J];食品工业;1996年02期
陆晓峰,楼福乐,梁国明,童国英,洪建新,张金连,沈锦辉;[J];酿酒科技;2001年03期
卓燕;李晓斌;潘洁;纵彬;陈祥;;[J];硅谷;2010年07期
余正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3期
张卫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年11期
贺探宇,刘小平;[J];小氮肥设计技术;2001年04期
郭新民,陆耀琴;[J];中氮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永林;刘梅城;翟振山;姜海龙;;[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鲁冬;王立永;;[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贺占超;;[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张学杰;蔡同一;倪元颖;孙润峰;闫红;;[A];北京食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9年
关欣;杨昊鹏;;[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韩兆轩;王维民;杨锡洪;;[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丽媛;章竹君;;[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蔡同一;陈银辉;闫红;倪元颖;;[A];庆祝北京食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论文集[C];1994年
刘文秀;杜润鸿;彭鉴君;吴刚;马英明;;[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程伟;肖颖彬;钟前进;王学锋;刘梅;彭莉;胡卫;杨宗英;;[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贵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吕工;[N];中国医药报;2003年
衣晓峰 魏然;[N];健康报;2007年
曹国霞;[N];健康报;2007年
刘春霞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罗斯;[N];中国水利报;2010年
王爱国;[N];科技日报;2006年
吴绍冰;[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周静;[N];中华新闻报;2007年
贾志成;[N];中国水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爱华;[D];昆明医学院;2009年
黄征青;[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瞿芳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杨富国;[D];中南大学;2002年
张伟;[D];清华大学;2011年
刘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王秋霜;[D];浙江大学;2008年
王海燕;[D];天津大学;2011年
梁爽;[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张玲玲;[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战锋;[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冯光强;[D];郑州大学;2011年
翟天龙;[D];安徽大学;2013年
毛成波;[D];广西大学;2005年
黄辉;[D];青岛大学;2005年
徐岩;[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马迎霞;[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郭怡欣;[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金桂芬;[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冯建营;[D];南昌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冶炼废水中镍钴离子浮选的试验研究--《有色金属》1991年02期
冶炼废水中镍钴离子浮选的试验研究
【摘要】:以黄原酸盐类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捕收剂,在冶炼废水中进行了镍钴离子浮选试验,查明了捕收剂用量、pH 值、电解质等对浮选的影响,指出用离子浮选法可以成功处理镍钴冶炼废水。在捕收剂按镍钴化学式量添加,浮选 pH6—10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含镍钴分别低于3毫克/升的处理水。废水中大量碳酸盐的存在对镍浮选影响不大,对钴浮选有害,使钴回收率降低。浮选试验结果与已报道的理论计算预测完全一致。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通过溶液化学计算,对钻镍冶炼废水中各种成分的赋存状态、有效捕收剂及其用量、pH范围、离子浮选的干扰因素等进行了研究〔D,指出,*r基以上的黄原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等是镍钻离子浮选的有效捕收剂,这些捕收剂只需按化学式量添加就可以使镍钻完全浮选,若用乙基黄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述忠,徐晓军,戴向东,孟长春;[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9年03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晖,钟宏;[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7年03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兴龙;[J];云南冶金;2000年02期
刘述忠,李晓阳,徐晓军,杨新华;[J];云南冶金;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兆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湛恩;;[J];茶叶科学技术;1983年04期
赵藻藩;王愚;;[J];化学学报;1983年08期
G.E.AJ.J.B高世章;;[J];国外金属矿选矿;1984年02期
马玉山;;[J];中国矿山工程;1984年03期
李明霞;刘如琛;;[J];中国矿山工程;1984年03期
温蔚龙;;[J];湖南有色金属;1985年05期
王淀佐;胡岳华;;[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马宏通;;[J];今日科技;1985年12期
张文彬;钱鑫;;[J];云南冶金;1986年03期
王文潜;;[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寿汉章;时建中;吴阿兴;顾家雨;;[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朱绍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张小玲;张光;刘根起;鲍霞;李春迎;;[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多元络合物会议论文[C];2002年
汪青海;李伟;肖文德;;[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田卓玲;史悦;于慧敏;沈忠耀;;[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林少琴;杨天隆;戴彦琼;兰邱勇;李雪华;刘佳铭;李隆弟;;[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胡振亚;;[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任飞;韩跃新;印万忠;王泽红;袁致涛;王子祥;;[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赵爱迪;李群祥;陈岚;王兵;杨金龙;候建国;;[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朱宇君;袁福龙;许树军;张国;付宏刚;;[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欧日亮;[N];中国矿业报;2006年
赵金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赵金萍;[N];中国黄金报;2006年
李金城;[N];中国黄金报;2007年
乐宇坤;[N];证券时报;2008年
傅小冰;[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田逢春;[N];云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冬;[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周国华;[D];中南大学;2002年
蒋昊;[D];中南大学;2004年
汤清虎;[D];厦门大学;2004年
童东革;[D];四川大学;2005年
池波;[D];清华大学;2005年
张勇;[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张芹;[D];中南大学;2004年
岳铁兵;[D];东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宗华;[D];暨南大学;2002年
洪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刘荣荣;[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孙昱;[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黄香宜;[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杨柳;[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龙沁;[D];四川大学;2004年
陈波;[D];广西大学;2005年
李陟;[D];吉林大学;2005年
李静;[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酸锂(lini08co02o2)的研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酸锂(lini08co02o2)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2:31: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酸锂(lini08co02o2)的研究.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电解锌液中钴镍杂质怎样去除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电解锌液中钴镍杂质怎样去除
电解锌液中钴镍杂质怎样去除
电解锌液中的少量钴镍杂质要除去,基本的思路有:1、化学除杂,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实用性小;2、化学萃取除杂,可行,但要增加萃取流水线,前期投入大;3、电化学除杂(推荐使用):利用钴镍离子的放电电势与锌离子的差异,约有0.5V之差,如果控制精准,还是可以除掉钴镍离子的.即通过初期电解除钴镍后,再电解得锌.
该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原有设备和流程,只是电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控制使钴镍离子放电,而锌不放电,除掉钴镍;第二步电解锌.需要实验确定电解液中杂质浓度以及电解电势.
加 SDD 俗称福美钠
化学法结合电解法。通过改变PH值添加特殊阴离子,使钴镍离子更易析出,同时增加锌的析出过电位,减少锌和杂质物质的共淀物的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钴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