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C6H8O6)分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想等吗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精确到0.1%).-乐乐题库
&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知识点 &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习题详情
19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9.7%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最简整数比).(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结果精确到0.1%).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确定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解:(1)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六个氧原子,故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2)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8:(16×6)=9:1:12.(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2×6+8+16×6×100%=40.9%;故答案为:(1)3:4:3;(2)9:1:12;(3)40.9%.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的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主要考察你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是指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来计算某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公式是:“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当然,如果知道了物质中各元素的实际质量,就可以利用元素的实际质量来直接相比即可.【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者是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虽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公式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而不是其实际质量,但是计算出来的元素的质量比与利用元素的实际质量计算出来的是相等的.因为,各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当然,可以利用该标准推算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即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但是当用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的时候,这个标准又以约数的形式被约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采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是根本不会影响各元素的质量比的.2.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3.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时,可以先将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设为x,然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4.有时还会利用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铁(Fe2O3)中的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即7÷(7+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为30%.
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相似的题目:
三鹿奶粉加入三聚氰胺后使奶粉的含氮量(氮的质量分数)增大,以此冒充蛋白质.产生的后果是使食用了该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已知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据此我能计算:(1)三聚氰胺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2)三聚氰胺中氮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反对运动员使用违禁药品”是北京2008“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它是由&&&&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近期台湾某些不法商家,利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代替食用乳化剂掺入饮料中,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乳化剂是使&&&&稳定的物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作用;已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C16H22O4)属于&&&&(填“氧化物”、“无机物”、或“有机物”),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2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是制备陶瓷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Al2Si2O5(O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实验测得某氯的氧化物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高效灭火剂.下列关于四氯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热法”就是利用铁粉缓慢氧化放出的热均匀稳定,使病员患处保持温热活血状态.则5.6g铁粉完全氧化成红色粉末(与铁锈颜色相似),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
3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只有一种气态物质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精确到0.1%).”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试填写下列空白:(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精确到0.1%).”相似的习题。4发现相似题下列微粒中,与甲烷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电子数的是( ) (A)NH3 (B)H2O (C)NH4+ (D)OH-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下列微粒中,与甲烷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电子数的是( ) (A)NH3 (B)H2O (C)NH4+ (D)OH-
下列微粒中,与甲烷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电子数的是( ) (A)NH3 (B)H2O (C)NH4+ (D)OH-
在分子里面,一般质子数就等于电子数的了,一正一负不显电性嘛~~甲烷质子数10,1个碳6质子,4氢4质子,题目给出的几种就只有答案A和B正确。在可以给出一个与甲烷一样的:HF
A的电子数不是17个吗?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B.维生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B.维生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B.维生素C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8:6D.维生素C中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
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故A说法正确;B、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分析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12×6):(1×8):(16×6)=9:1:12;故C说法错误;D、维生素C是一种宏观的物质,不能用几个原子表示其构成;故D说法错误;故选CD
本题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问题解析:
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B、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分析其组成;C、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进行解答;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判断.当前位置:
>>>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和较多量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其中..
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和较多量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其中维生素C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回答:(1)维生素C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2)每个维生素C分子共含有______个原子.(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蔬菜中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由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维生素C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填:三.(2)由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每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故填:20.(3)可以用以下方法验证蔬菜中含有水.①将新鲜疏菜密封于干燥的塑料袋内,不久塑料袋内出现水珠.②用手直接拧新鲜蔬菜,挤压出液体.③将蔬菜切成小段,并放在干燥试管内,密封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水珠形成.④一些蔬菜切成小段,放在干燥试管内密封加热,很快发现试管内壁有小水珠形成.⑤用小刀在萝卜上挖一个小洞,一会儿发现小洞充满液体的水….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和较多量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其中..”主要考查你对&&元素的定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的定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
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①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如Na+与Na都属于钠元素,但Na+与NH4+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③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游离态和化合态。 ④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与Fe3+。 ⑤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碳元素有三种不同中子数的碳原子:612C、613C、614C.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间的关系:物质的组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的描述,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的描述。其关系如下图;&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现举例如下: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③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I个碳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食盐),有两种说法: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同位素:&&&& 同位素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氢有3种同位素,分别称为氕(H)、氘(D)、氚T),即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但中子数分别为0,1,2的氢原子。同位素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 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不同化学实验现象: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1)放出大量的热。(2)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 (3)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 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1)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4)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液态)的物质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 :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能够感觉列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注意“无忌”。1.忌把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表述颠倒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火星四射”,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2.忌把物质的名称当做实验现象物质的名称是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的,通过外表现象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描述现象时,切不可把物质的名称当作实验现象。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但不能说生成氧化镁。 3.忌把实验结论当成现象实验结论需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总结出来。在物质的鉴别时要根据实验现象才能确定物质,而不能没有现象直接得出结论。如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不能直接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应该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结论),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是氧气。 4.忌表述现象表面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困难。 5.忌把“白色”与“无色”混淆白色是指物质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而无色则是光能全部透过物质所产生的现象。如纯水是无色液体,氧气是无色气体,碳酸钙沉淀是白色的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近几年的各地实验题侧重考查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对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命题主要有:①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 ②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的目的:③给出实验方案,评价实验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④改进实验方案。⑤根据已知实验,设计对比实验对某问题进行探究。⑥在探究实验中,对某一环节或某一步骤进行评价。1.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是指存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之前,实验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原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要科学、正确,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器材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要以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及其他学科知识为依据,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正确性 ②可操作性,在设计实验时,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要具有可操作性③简约性。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原料容易获得且价格较低、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操作比较简便、操作步骤简便易行、实验时间比较短。④安全性,设计实验时,要考虑药品是否安仝无毒,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爆炸、污染环境等。 (3)实验设计的类型①制备型实验设计。 ②性质型实验设计。 ③验证型实验设计。 ④计算型实验没计。 ⑤综合型实验设计。(4)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实验名称:明确实验具体要做什么。②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③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反应,要求反应个数少,消耗的原料少,原料利用率高,且反应有利于向目标物方向进行。④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发生的反应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实验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5)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思考问题的顺序 a.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绿色化;实验现象明显。 b.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 c.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其联系。例如,涉及气体的制备和检验时,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②仪器的连接顺序 a.所选仪器是否恰当,有无多余仪器。 b.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取有每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处理装置。c.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原则;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经过水溶液除杂质。 d.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粗口进气,细口出气”等。 ③实验操作的顺序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在仪器连接完毕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依装置而定,但关键是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c.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方案的评价以批判的思维方法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或不是最优的方法,选择、创新更好的方法,即实验评价。(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 ①原理正确。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化学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中一定要含氧元素,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制出氧气。 ②操作可行。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确实具有可操作性。如: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如果将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确实能生成二氧化碳,但不便于操作,无法控制反应物的量,也不便于收集 ③装置简单。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步骤。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高锰酸钾,也可以用过氧化氢跟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当然选择后者,因为后者装置简单、操作简便。 ④经济合理。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 ⑤安全环保。进行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实验方案评价的主要类型 ①对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可行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方案是否可行:一是理论上要科学合理,二是操作上要简单可行。②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评价: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实可行。 ③从环保角度评价:防治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控制 “三废”的排放。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切不可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内容框架:定量实验设计和综合实验设计: 1.定量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荻取有关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并推理出结论定量实验设汁要精密一些,要尽可能避免一些误差初中常见的定量实验有:分子组成测定、混合物成分含量的测定、物质溶解度的测定、气体体积的测定等 2.综合实验设计综台实验设计是指通过实验验证多个问题,其特点是多步操作.装置复杂、现象多样。常见的有对某气体从制取到组成、成分含量、性质、尾气处理等多项指标进行实验检验和验证: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将其组合起来制取气体、去除杂质、验证性质等。 3.开放实验设计试题从提出问题、实验的方向、仪器的选择、装置的设计、现象的观察记录到结论的推理是完全自主完成的.解答此类试题,过程要合理且完整,方法简便,现象叙述要准确,推理要符合逻辑。化学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三个定量实验:一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二是用量筒时取液体的体积,三是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1)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引起误差 ①天平没有平衡引入正负误差。②物码错位引起误差。正确放置:左物有码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错位放置:左码右物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2)量筒量取液体时引起误差 ①量取液体量与量筒的大小不匹配如量取10mL.液体用10mL.量筒即可,如果用 50mL量简或100mL。量筒会引起误差。②观察量筒液向引入误筹如果俯视观察凹液面(沿A线) 观察值&实际值如果平视观察凹液面(沿B线) 观察值=实际值如果仰视观察凹液面(沿C线) 观察值&实际值 (3)pH试纸测定溶液pH引起误差pH试纸在测量前用水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如果测定酸性溶液,pH偏大;如果测定碱性溶液,pH 偏小。
发现相似题
与“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和较多量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其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2412038523738538848218301622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