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学习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加热达热平衡后各点温度一致吗?

关于温度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在两个物体之间会传递B.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_百度知道
关于温度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在两个物体之间会传递B.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
关于温度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在两个物体之间会传递B.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C.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D.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体积改变,要释放出热量、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通过热交换具有相同的温度,物体间所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故C错误.D,可知水的内能较大、物体的内能与体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不在两个物体之间传递,故D正确.E,故B正确.C,故E正确.故选A,内能可能不变、0℃的水结成0℃的冰、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故A错误.B
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在两个物体之间传递,物体间所传递的是内能,故A错误.B、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通过热交换具有相同的温度,故B正确.C、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而不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故C错误.D、物体的内能与体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故D正确.E、0℃的水结成0℃的冰,要释放出热量,可知水的内能较大,故E正确.故选:BDE
其他类似问题
热平衡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比热容之比3:1,各自吸收了Q的热量后再接触,不计热量损失达到热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乙吸收的热量为Q/2.B.乙从甲吸收的热量为Q/2C.甲从乙吸收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比热容之比3:1,各自吸收了Q的热量后再接触,不计热量损失达到热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乙吸收的热量为Q/2.B.乙从甲吸收的热量为Q/2C.甲从乙吸收
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比热容之比3:1,各自吸收了Q的热量后再接触,不计热量损失达到热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乙吸收的热量为Q/2.B.乙从甲吸收的热量为Q/2C.甲从乙吸收的热量为Q/3.D.乙从甲吸收的热量为Q/3求答案及原因.
答案是C因为物质吸收的热量等于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升值的乘积.而在这题里两者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那么物质比热容与它的温度升值成反比,即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3:1时,它们的温度升值之比便是1:3,当两者接触在一起时,物质之间会发生传导的热量传递,热量由乙传递给甲,直至两者温度相同,两者热平衡之后的温度是(1+3)t/2=2t,也即这时乙的温度由3t减少到2t,那么乙减少的热量是原吸收热量的Q/3.在冬季室温下的A、B两物体质量相等,把A物体放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5℃;取出A物体后再把B物体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5℃.如果没有热损失,这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冬季室温下的A、B两物体质量相等,把A物体放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5℃;取出A物体后再把B物体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5℃.如果没有热损失,这
在冬季室温下的A、B两物体质量相等,把A物体放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5℃;取出A物体后再把B物体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5℃.如果没有热损失,这两个物体比热大小的关系是(  )A.A物体的比热较小B.两物体的比热相等C.B物体的比热较小D.无法比较
在室温下A、B两物体温度与室温相等,则物体A、B的初始温度相等,设为t0,设开始时水温为t.A在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温度变化了△tA=t-5-t0,B在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温度变化了△tB=t-5-5-t0=t-10-t0,所以△tA>△tB.在这两种情况下,水释放出的热量Q=m水c水△t水=5m水c水相等.而Q=mAcA△tA,Q=mBcB△tB,又因为mA=mB,△tA>△tB,所以cA<cB.故选A.
本题考点: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问题解析:
先判断出在达到热平衡时,A、B两物体哪个物体温度变化大,再判断物体比热的大小.当前位置:
>>>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
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个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SO2和0.5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Q2>Q12B.Q2=Q12C.Q2<Q1<197kJD.Q2=Q1=197kJ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7kJ/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放热197kJ,加入2molSO2和1molO2,生成的三氧化硫量小于2mol,所以Q1<197kJ,通入1molSO2和0.5molO2,如果转化率与加入2mol SO2和1molO2相同,则放热为Q12kJ,但是此时体系压强比加入2molSO2和1molO2要小,所以平衡会向左移动,所以实际放出的热量<Q12kJ,即2Q2<Q1,综上得:2Q2<Q1<197kJ,所以Q2<Q1<197kJ正确;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主要考查你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H=-197kJ/mol,在相同温度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46408541210793510393210819793647甲,乙两物体,先后投入到同一杯水中,甲乙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题知,两次水降低的温度相同,也就是水放出的热量相同,因为不计热量损失,由热平衡方程可知,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而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经吸热后,甲物体的末温比甲物体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升高的温度少,所以甲物体的比热容大.
解:先后将甲乙两物体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降低的温度相同,水放出的热量相同,不计热量损失,,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题知,甲物体比乙物体少升高了,即甲物体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升高的温度少,所以甲物体的比热容大.故选.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热平衡方程,热量公式,能确定甲乙两物体的末温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3082@@3@@@@热量的计算@@@@@@201@@Physics@@Junior@@$201@@2@@@@内能@@@@@@38@@Physics@@Junior@@$38@@1@@@@能量@@@@@@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3079@@3@@@@比热容的概念@@@@@@201@@Physics@@Junior@@$201@@2@@@@内能@@@@@@38@@Physics@@Junior@@$38@@1@@@@能量@@@@@@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3084@@3@@@@热平衡方程的应用@@@@@@201@@Physics@@Junior@@$201@@2@@@@内能@@@@@@38@@Physics@@Junior@@$38@@1@@@@能量@@@@@@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
@@38@@5##@@38@@5##@@38@@5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质量,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乙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水平衡时,水温下降{{2}^{\circ }}C,将乙取出,再把甲投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2}^{\circ }}C,若热量和水的质量损失可忽略不计,则(
)A、甲的比热容较大B、乙的比热容较大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确定哪个比热容比较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乳加热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