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肥马合公司起叫啥,上面一个马,下面两个马!念什么?

会骑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骑马在古代很普遍,而现代却因为有了各种方便交通工具而远离了这项活动。但是题主好想学骑马,可惜无价也无市~ 于是就想请会骑马的人来分享下骑马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啦。
按投票排序
140 个回答
先发马照占楼,之后来答。立志骑遍世界各地的马~
这问题有女生来回答吗?我想说,自从小时候跟骑师学会压浪打浪什么的,从此以后骑自行车上学,不管遇到多大的坑。。。。。。。。。。。。。。。。。。。。。。。。。。。。。。。。。。。。。。。。。。。。。。。。。。。。。。。。。。。。。。。。。。。。。。。。。。。。。。。。。。。。。。。。。。。。。。。。。。。。。。。。。。。。。。。。。。。。。。。。再!也!没!有!被!颠!疼!过!小!妹!妹!我想匿名_(:з」∠)_
看了上面这么多答案,似乎还没有专业骑手来回答。“骑马”和“会骑马”还是有质的差别的。在旅游景点或者马术俱乐部骑过几次就敢自称“会骑”,然后来写答案,是不是不太符合知乎的认真精神呢?作为一个初级菜鸟骑手,我断不敢自称“会骑”,就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吧。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马“会”被人骑是什么样的体验呢?对,没看错,骑马需要学习,马被人骑也需要学。骑过马的各位有没有想过,当你惶惶恐恐手脚冒汗或风驰电掣策马扬鞭的时候,马是怎么想的呢,他/她为什么心甘情愿被一个陌生人骑呢?下面就讲讲一匹马儿的故事,从前···(前方多图预警)我叫“萌萌”,肌肉男,今年两岁, 出生在爱尔兰,职业是一匹赛马。为啥叫“萌萌”呢?因为知乎网友看到我刚出生的样子都觉得我很萌,就索性起了这个名字O(∩_∩)O我叫“萌萌”,肌肉男,今年两岁, 出生在爱尔兰,职业是一匹赛马。为啥叫“萌萌”呢?因为知乎网友看到我刚出生的样子都觉得我很萌,就索性起了这个名字O(∩_∩)O我刚出生的时候,身上湿漉漉的,马房里的灯光有些刺眼,就看到妈妈在我旁边,有点虚弱,还喘着气,很爱怜的舔着我。当时我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声音:stand up! 于是我就尝试着四肢发力,用尽吃奶的力气(其实还没吃呢)拼命站起来,尝试了一次又一次,足足有40分钟,都没能站起来,或者刚刚站起来就力气不支而摔倒,幸亏蹄下是松软的麦秆,不然可真够疼的。终于,再次尝试之后,我站起来了!停了片刻确定不会摔倒之后,就试着走了几步,虽然有点趔趄,但是终于找到感觉了!我刚出生的时候,身上湿漉漉的,马房里的灯光有些刺眼,就看到妈妈在我旁边,有点虚弱,还喘着气,很爱怜的舔着我。当时我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声音:stand up! 于是我就尝试着四肢发力,用尽吃奶的力气(其实还没吃呢)拼命站起来,尝试了一次又一次,足足有40分钟,都没能站起来,或者刚刚站起来就力气不支而摔倒,幸亏蹄下是松软的麦秆,不然可真够疼的。终于,再次尝试之后,我站起来了!停了片刻确定不会摔倒之后,就试着走了几步,虽然有点趔趄,但是终于找到感觉了!会走路以后,我就去妈妈那里饱餐一顿,然后美美地睡了一觉,有妈妈在旁边,很安全······会走路以后,我就去妈妈那里饱餐一顿,然后美美地睡了一觉,有妈妈在旁边,很安全······天亮了,有两个人进来,一个人用缰绳牵着妈妈,另一个用手搂着我,我还有点害怕,不知道是要干嘛,不过看妈妈的样子倒是很镇定,于是我就放心地跟着走····走出了马房,我看到成片的草原,真是太开心了!于是就跟着妈妈撒欢儿地跑起来!天亮了,有两个人进来,一个人用缰绳牵着妈妈,另一个用手搂着我,我还有点害怕,不知道是要干嘛,不过看妈妈的样子倒是很镇定,于是我就放心地跟着走····走出了马房,我看到成片的草原,真是太开心了!于是就跟着妈妈撒欢儿地跑起来!没过几天,就有一些其他的小伙伴(有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和他们的妈妈也加入了进来:没过几天,就有一些其他的小伙伴(有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和他们的妈妈也加入了进来:我们白天在草原上疯玩,晚上被人牵回马房睡觉,检查身体,测量体温。和人相处久了,就慢慢能听懂他们的一些话:比如walk就是走,stay就是停,“stop!"就是让我们消停点儿。我们也习惯了身边有人类的日子。我们白天在草原上疯玩,晚上被人牵回马房睡觉,检查身体,测量体温。和人相处久了,就慢慢能听懂他们的一些话:比如walk就是走,stay就是停,“stop!"就是让我们消停点儿。我们也习惯了身边有人类的日子。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了半年多,某一天早上,我,妈妈还有小伙伴和他们的妈妈就如往常一样,被人牵着去草原,但是等我们开始撒欢儿的时候突然发现妈妈们不见了!原来她们早上被打了镇静剂,然后正在被人们牵到运输马的汽车里,要拉到另一个地方!我和小伙伴们疯狂地跑啊哭闹啊!可是也没用,只能听到妈妈们的哀嚎声越来越远·····以后将永不能重逢!就只有靠我们自己了,桑感%&_&%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了半年多,某一天早上,我,妈妈还有小伙伴和他们的妈妈就如往常一样,被人牵着去草原,但是等我们开始撒欢儿的时候突然发现妈妈们不见了!原来她们早上被打了镇静剂,然后正在被人们牵到运输马的汽车里,要拉到另一个地方!我和小伙伴们疯狂地跑啊哭闹啊!可是也没用,只能听到妈妈们的哀嚎声越来越远·····以后将永不能重逢!就只有靠我们自己了,桑感%&_&%我和小伙伴们沮丧了好几天,也和人类闹了几天的脾气。不过慢慢地,我们发现妈不在身边了也没啥,反正已经可以自己吃草和饲料了,倒是挺自由的,而且终于可以自己独霸一间马房了!我和小伙伴们沮丧了好几天,也和人类闹了几天的脾气。不过慢慢地,我们发现妈不在身边了也没啥,反正已经可以自己吃草和饲料了,倒是挺自由的,而且终于可以自己独霸一间马房了!偶尔也会发几张帅气自拍等小母马们点赞:偶尔也会发几张帅气自拍等小母马们点赞:这时,我们也发现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开始像我们的父母年轻时一样,为成为专业赛马做准备:学着听人类不同的口令或走或跑或停、学着适应水勒和口衔、学会了接受马鞍。别看这些都是你们人类骑马需要的最基本的工具,可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都是对自我的一次突破!我们服从你们的指令,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出于信任!养过猫狗的知友可能知道,一般来说肚子是动物最敏感的部位,猫狗仰面朝天,让你们抚摸他们的肚子,就是出于极大的信任!而我们在被上马鞍的时候,也要把一条带子紧紧绑在肚子上防止脱落。这时,我们也发现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开始像我们的父母年轻时一样,为成为专业赛马做准备:学着听人类不同的口令或走或跑或停、学着适应水勒和口衔、学会了接受马鞍。别看这些都是你们人类骑马需要的最基本的工具,可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都是对自我的一次突破!我们服从你们的指令,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出于信任!养过猫狗的知友可能知道,一般来说肚子是动物最敏感的部位,猫狗仰面朝天,让你们抚摸他们的肚子,就是出于极大的信任!而我们在被上马鞍的时候,也要把一条带子紧紧绑在肚子上防止脱落。就这样训练了几个月,终于迎来了被专业骑手试骑的一天。虽然背上突然多了这么大的重量有点不适应,但这个骑手似乎是非常有经验的,骑上我之前就和我交流感情,让我熟悉他并放松警戒。上马后也很会和我配合,懂得用恰当的力度拉缰绳,控制我的速度和方向。后来这一年,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固定的骑手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和我们一起训练。就这样,我开始适应完全听从骑手的指令,即使旁边有其他的马或者围观的人也不会被打扰和惊吓,而是能一心专注,全力争胜。就这样训练了几个月,终于迎来了被专业骑手试骑的一天。虽然背上突然多了这么大的重量有点不适应,但这个骑手似乎是非常有经验的,骑上我之前就和我交流感情,让我熟悉他并放松警戒。上马后也很会和我配合,懂得用恰当的力度拉缰绳,控制我的速度和方向。后来这一年,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固定的骑手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和我们一起训练。就这样,我开始适应完全听从骑手的指令,即使旁边有其他的马或者围观的人也不会被打扰和惊吓,而是能一心专注,全力争胜。其实,当你们人类骑到我们背上时,我们看不见你们,也不能完全判断前方是否有危险。但只要你们发出指令,我们便不顾一切向前飞驰,这是出于对你们多么大的信任!其实,当你们人类骑到我们背上时,我们看不见你们,也不能完全判断前方是否有危险。但只要你们发出指令,我们便不顾一切向前飞驰,这是出于对你们多么大的信任!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这是我夺得第一个冠军的瞬间,是不是酷极了O(∩_∩)O?(声明:除那张马视野图片来源为网络外其余照片均为本人拍摄,无本人授权禁止任何媒体使用和转载!)补充---------------------------------------------------------------------------------------------------------有一部分知友对这个回答中描述马的视域范围提出了质疑,在这里澄清一下:马的确是视域范围最大的动物之一,也不会完全看不到正前方(答案中的表述不准确是因为我并不是怀着科普的目的写的,感谢各位的指正,同时也谢绝喷子,如果想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可以另行提问,也可以去请教动物医学的专家,但是请保持礼貌评论)。虽然马前方的盲区非常小,但是对他们的行为影响却很大,这也是我们尽量不要从正前方接近马的原因:"The horse's wide range of monocular vision has two "blind spots," or areas where the animal cannot see: in front of the face (making a cone that comes to a point at about 3–4 ft in front of the horse) and right behind its head, which extends over the back and behind the tail when standing with the head facing straight forward. Therefore, as a horse jumps an obstacle, it briefly disappears from sight right before the horse takes off."source: "You should never approach your horse directly from the front. If you approach him from the front, he cannot see you until you are about six inches from his face (this explains why horse will raise and/or tilt or turn their head if you approach directly from the front). Even when you are that close, he only sees your shoulders and not the middle of your body - and even that much is distorted."source: 另外一点影响就是如果前方有沟壑,马会很难判断其深度,而这时作为骑手,我们给他们的指令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如下:The placement of the horse's eyes decreases the possible range of binocular vision to around 65° on a horizontal plane, occurring in a triangular shape primarily in front of the horse's face. Therefore, the horse has a smaller field of depth perception than a human.The horse uses its binocular vision by looking straight at an object, raising its head when it looks at a distant predator or focuses on an obstacle to jump. To use binocular vision on a closer object near the ground, such as a snake or threat to its feet, the horse drops its nose and looks downward with its neck somewhat arched.source:
英国每年赛马季时会在几个城市有众多的赛马比赛,我的高中在约克(York), 除了风景极佳以外,它拥有著名的赛马场,赛马季时约克人会非常多,但是除了夏季赛马场却常年空闲。这样,赛马场会和我的学校联合提供教授马术课程,而修马术课额外的学费又不算太贵(500镑/term),我便修了一年三个term的马术课。因为都是参加马术课的人并不算特别多,虽然学费不贵但是我们享受的也是一对一的coach训练,按照自身的Riding Level会设计不同的课程。零基础的会从最基本的开始学:骑马基本指示要领(ridden instruction and demonstration)上马下马(
how to mount and dismount)正确坐姿(sit correctly)控制马走路的节奏步伐(increase and decrease pace)沟通引导马走的方向,更好得控制你的马( communicate direction and gain more control of your horse)我的马术课是一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正常情况两周左右以上技能就可以全部掌握。之后的几周课学的内容会让你在马上更自在也更有信心:基本的骑马术(basic horsemanship)马坐,跑,跳时人正确的位置 (correct position)如何控制掌握平衡 (learn how to control and balance )学会安全并且有自信地和提升骑马技能 (improving riding skills confidently and safely)当然还会有理论知识,帮助理解马(theory topics will help promote understanding of and empathy with the horse)在技能逐步上升学会轻快步(rising trot)和跑步(canter)以后,会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理解马的步伐路数动作等等(understanding horse moves),在理解了马的行为以后,和马沟通(communication between horse and rider)便容易了不少。接下来就是不断地练习练习来收货更多的经验(building experience ),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improving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给骑士更多的自信。半年以后,如果一切顺利地话,开始学习跨越障碍物。先开始从杆子(simple pole)开始练习,到可以跨越网状障碍物( grid work),再到连续准确无差地跨越一小圈栅栏(a small course of fences)。接着可以学习花式和跳跃骑术技巧训练(riding technique in dressage and jumping)一样会有理论课程帮助理解技巧。 之后就是熟练有效地使用马术辅助用具(effective use of the aids)比如收缩和伸展步法(谢评论中知友指正)、半停和全停、后退以及转向, 马笼头/缰绳(bridle),了解侧向原理(principles of lateral work)。(楼上也有人提到马眼的工作原理) 学会初级的花式骑术技能差不多就达到业余高/顶级的level了,比如可以在马任何步态时改变节奏的能力(to vary tempo within any gait),以及可以通过正确的过渡保持冲击力(maintaining impulsion through accurate transitions)。事实上专业的花式骑术非常好看,包括回转(在四到五步内以缩短步幅慢跑实现腰部转向)、原地快步(原地快步小跑)、高抬腿舞步(步幅非常小的有节奏的高抬腿小跑)、前肢起扬(马抬起并收回前腿,后腿弯曲支撑平衡)、直立向前跳跃(抬起前腿向前跳)和原地腾跃(马垂直向上跳,前腿收起,后腿水平后蹬,并在起跳位置落下)。不过花式骑士学起来没有那么简单,一切都是很细微的手脚指示以及骑士和马的信任沟通。其实我学马术也是有私心的,便是女儿家可以穿起英俊潇洒地马术服了。所以一定要问会骑马的体验我也会说爽,不过我爽的点不在于私处摩擦的性兴奋,在于马术装。这样英气又帅气逼人的装束在马场上穿时最合适不过的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哈哈哈哈。好吧,最后来一张男人的,,抱歉,,男同志不要恨我~~~~(&_&)~~~~ PS,抱歉我学马术是纯英文教学,翻译可能不尽很好。谢谢包容,欢迎指正。
轻快步的时候期待自己风一样的跑起来,会跑的时候决定自己要像汉子一样去战斗!
利益相关:本人开马场教骑马图片都是来自本机构 看前三思再多文字不能描述策马奔腾的快意,用图来感受吧!11月时候没事做了几个短片,后面几期人少也忙就没做了,想看看特效的可以点开
会骑马的感觉是:骑在马背上,驰骋在美丽的雪山草原下,感觉自己很帅。感觉更应该好好的活着,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有趣,美好,酷的东西等着我们去体验和征服。有奖竞猜,猜出哪个照片里是我本人,答对奖励纽约老李校长定制款神秘礼物一份。(奖品名额增加到8个,以评论区次序为准).一个ID一次机会哈,获奖名单在2月14号公布哈。希望参加讨论的哥们姐们,能不能顺手赏个赞呀!礼物的样子,就下面冯仑手上拿的那个东东礼物大概会在春节后寄出来。欢迎关注我的专栏和加我微信:9148500 (谈合作谈想法的可以加,就是看个我朋友圈热闹的也可以加,颜值高的女生更没问题可以加。唯独伸手党一上来就问问题也不管我乐意不乐意回答的没眼色的不可以加!)转发请注明我的微博:纽约老李校长
发现来回答的英式马术骑手不多,所以斗胆来献个丑,有图有文。我练习英式马术三年,还是很业余。主要练小跑(trot),大跑(canter),和场内跳栏。不算小时候在内蒙古和新疆大草原上旅游骑马的话,我的马术启蒙是在上海郊区某马场的20个小时课程……之后主要是在美国练的,高中有个小小小马术队(~7个人),一周练5天。现在大学一周练1次。骑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一言难尽。简单来说,如果让我一周不骑马,我就会寂寞得要死……骑马是一种学会了就不可能忘记的技能,一旦上瘾,根本停!不!下!来!下面说说个人感受……贵族运动?啊不要逗了…… 但它确实培养你的责任感。
想当年,我心心念念去学马术,就是因为一个“帅”字(没错就是这么肤浅这么外貌协会)。马是一种多么帅的动物啊!高大,漂亮,优雅,矫健。正式比赛的骑手着装,也足够养眼:西装,长靴,整洁的骑手帽。不愧是历史悠久的贵族运动。
大多数人对于马术的第一印象大抵如此。
但是高中上的第一节马术课,直接让我幻灭了。
一般在国内的马场,是教练给学员准备好马和鞍具,学员只负责学习骑马就行。但是在美国的马场,第一节课通常是教你给马刷毛、喂食、清理蹄子、处理马粪。
每次骑马前,我需要给马套上马嚼、装上马鞍,而这项工作有时并不像听上去的那么简单。把一匹高头大马从它挚爱的美味草料堆旁拉开、请它由吃货模式转换成工作模式、并让它配合地张开嘴咬住马嚼,需要连哄带骗、连拉带扯、甚至连打带骂。有的马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它们会见缝插针地叼起一大块草料、大嚼特嚼,不张嘴套嚼头、以示反抗。有的会用头直接把我顶到墙上,或者用喷响鼻的方式喷出大片口水鼻涕混合物(嗯我也知道挺恶心的……)。
当然,这些马都受过良好的训练,不会真的伤害到我。但是被几百斤的大家伙顶一下,那滋味也不好受……
至于什么骑手套装什么外貌协会,都是只有正式表演或比赛中才会出现。平时训练,只有马靴和马术长裤是必须的,其他着装很随意。毕竟谁会吃饱了撑着穿着西装扫马厩。
每次骑马,前前后后的清理和准备工作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所有人都灰头土脸。一开始,我觉得这些工作特别浪费时间。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越来越了解自己的马了。我知道它磨牙是因为无聊、需要我陪它玩,它用鼻子撞我是因为它当天心情烦躁,它在马房里转圈圈是因为它等不及要出门吃草……
我开始慢慢理解,正是这些看似劳神费力浪费时间的体力活,让我和马儿们建立了默契和信任。它们把我当成靠谱的伙伴,而不是路人甲。只有这样,在训练时,它们才会最迅速地执行我的肢体和语言指令,才会信任我。
也许,这是马术总是被成为“贵族运动”的内在原因吧。每一个骑手都必须为TA的马负责,而这种责任感正是骑士精神的核心。你真心把马当成伙伴,它才会真心信任你。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初学的时候,我打扫马厩偶尔还会小小偷懒或者糊弄。但是现在,即使教练完全不监督,我也会认真为马做好每一项清理工作。我不希望看到我的伙伴脏兮兮的,不希望看到它的蹄子因为夹了不干净的东西而发炎,不希望看到它因为没披上足够厚的马衣而生病……附一张我高中的马场……附一张我高中的马场……2. 马儿通人性?话是不错……但很多马跟哈士奇一样二逼。
对于“马儿通人性”这个概念,我最初是从安娜·西维尔的《黑骏马》中读到的。这本书是我童年至爱,主人公,啊不,主马公,绝对是马中暖男+高富帅。它不仅关怀骑手,还关怀身边的一切机友和妹子。我对这位马中男神的花痴之情,致使我对马的通人性程度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实际上,马的智商是很有限的。就以我和我其他爱骑马的朋友看来,马类似于放大版的狗狗。它们会对亲近的人产生依赖,会在重复训练下对某些词语产生反应并且执行任务,但至于灵魂交流、听懂人话之类的……我觉得那就太玄乎了。
更重要的是,欺软怕硬是马的共性。很少有暖男般的、绝对“善良”的马。当然,它们不会主动伤害人,但它们经常试图在训练时偷懒。
举个例子, 初学时,我常常被一匹很调皮的马“欺负”。每次到训练前给它上马嚼的时候,它要么跑开,要么用鼻子顶我。搞得我天天在马厩里抱头鼠窜、躲避它的各种鼻涕口水大白牙。有一次,教练看到我狼狈不堪,就对我大吼:“Don’t ever lose to your horse! If he’s strong, then you have to be stronger!” 然后她用力拍了一下马儿的侧脸,对它吼了声“Stop!” 然后就是我眼前奇迹发生的一刻,前一分钟还闹得跟大爷似的马,这一刻就畏畏缩缩停下来了。
后来我就慢慢懂了,闹腾的马大多数是纸老虎(真是奇怪的比喻啊)。
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不是纸老虎们,是哈士奇们。
我遇到过的一只“哈士奇”,是一匹29岁高龄的老马。这位马爷爷童心未泯,每天比马厩里的小马驹们闹腾多了。它热衷的事情如下:嚼妹子们的头发,咬一切皮质物品包括缰绳,用牙把铁栏杆磨得震天响,在训练时大声放屁,如果路边有草的痕迹它一定会用尽全力把头伸出训练场护栏吃草、尽管你明明半个小时前刚喂过它……如果你阻止它以上任何行为,它八成会喷你口水/鼻涕。
一开始我看到它就头疼,一把年纪的马了怎么能这么二。第一周我被它踩过,咬过,意识到它的破坏力也跟哈士奇不相上下。后来跟它相处就了,才意识到,马爷爷是匹好马,它只是特别需要人哄它。训练的时候,它对肢体语言的反应都很敏锐,跑步姿势也相当端正。而日常中,我只要多摸摸它,逗逗它,它就能安分好一阵。大概老马和老人很像吧,都需要人陪伴和关怀。
所以,和各种性格的马相处,让我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包容。而每一匹马的性格都不一样,去了解它们性格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过程。附一张马爷爷跳交叉杆。马爷爷的体型算是big pony……附一张马爷爷跳交叉杆。马爷爷的体型算是big pony……—————————————————-我回来更新了———————————————-3. 该进入正题了……说说骑马吧。
之前一直在说和马相处的感受,现在就说说骑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骑马是蛮刺激的一项运动,尤其是跳障碍。我平时不算胆小,玩过山车、跳楼机、蹦极什么的都不害怕。但每次骑马跳栏的一刹那,我一定会超级紧张。因为所有的极限游乐设施都是很安全可控的,而马是动物,是相对不可控的。在我跳过障碍之前,我无法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的。这种不可预见性能让肾上腺素瞬间飙高,但也是我特别喜欢骑马的原因。
平时训练中,练习跳障碍之前会有一段磨合时间。取决于马的性格和骑手的水平,这个磨合时间可能是十几分钟,也可能是好几天。每一匹马对于骑手肢体指令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些马被称作western horse(西部马),它们在早期受到的训练是美国西部牛仔的骑术训练(western riding)。它们对于笼头和骑手脚部的力度特别敏感。只要骑手稍微夹紧一下脚跟,它们就会跑起来,稍微拉一下缰绳,它们就会停下来。但是风险在于,一旦骑手力度过大,就会出现马发足狂奔或者突然“刹车”的情况。在跳栏的时候这种情况尤其危险,因为变速会导致马乱了步伐,它们要么跳一大步跃过障碍,要么就瞬间站住在障碍前。对于我这样不太熟练的骑手来说,就容易应对不当、脱蹬、离鞍、甚至坠马。
所以骑马是需要非常专注和小心的。尤其对于新手来说,每时每刻都要关注、感受马的状态,鲁莽不得。但是跳障碍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是马腾空的一刹那,人也会腾空到三四米,那种在空中心跳加速的感觉,一言难尽,刺激感十足,且容易上瘾~
另外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骑马的危险性。大多数马是胆小且敏感的。场地风大,场外车子轧过石子路,折叠电动门开关,这些声音都容易使马受惊。我一共坠马过两次,每一次都是因为马听到了声音受惊、而我恰好在马背上走神了…… 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T_T 相反,其他时候哪怕跳障碍时出现意外,我也没有坠马过,一般都因为全神贯注而能迅速调整状态。所以……骑马的时候千万不要走神……
正常情况下,如果骑姿正确,全神贯注,骑马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有很多英式马术中的规矩,譬如脚跟下压、前脚掌三分之一处踩在马镫上等看似教条的骑姿,其实都是为了确保骑手的马背稳定性,也保证发生意外坠马时,脚不会被卡在马镫里。所以要听教练的话哈哈~
不过在碰到不靠谱的教练时,就会比较倒霉……讲一个高中马术队发生的意外。当时队上有个很大胆的教练,她带着6个队员去野骑,也就是在场外的林间草地骑马,6个队员有5个是新手。不知道马是看到还是听到了什么东西,所有马突然一起开始受惊狂奔。5个新手全部坠马,只有那个有经验的姑娘稳住了她的马。而我当天正好因为生病缺席训练,逃过一劫…… 当天下午在医务室看到大家的时候吓了一跳,一个姑娘轻度脑震荡,另一个姑娘坠马时脸在地上蹭伤了一大片。所以只能说,新手骑马要额外小心。尽量在室内场练熟了,再去野骑。“信马由缰”听上去很浪漫,但别真的在野外松开缰绳,至少我是不敢。放一张高中最喜欢的帅哥~ 这是在给他刷毛之前。放一张高中最喜欢的帅哥~ 这是在给他刷毛之前。4. 经验运动
骑马三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马术是很看经验的运动,而经验是靠时间堆砌的。到现在为止,我大概也就入了个门。马术很难速成。一开始在国内学马术的时候,教练对我说,学音乐要乐感,学马术要“马感”。这个“马感”是要慢慢培养的,可意会,难以言传。有天赋的人可以在一个小时从零基础学会“起浪”(马小跑时在马背上的起坐动作),但要培养稳定感、学会用最正确的肌肉群去“起浪”,就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了。
马术不太看年龄,更看“骑龄”,它不是吃青春饭的运动。十岁的小朋友不会因为身材小而不能跳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可以是巅峰骑手。马术比较靠技巧,四两拨千斤。
举个栗子~ 一个月前,我骑马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牵着一匹小pony走进场内,小丫头看上去很文静,小马也很乖,真是萌得我心都化了~ 结果等她上马,画风立变。我看着她干净利落地连跳三个障碍,那动作娴熟、行云流水,简直甩我好几条街。
下课之后,课上大四的学姐告诉我,那个小姑娘是教练的女儿。虽然今年才12岁,但基本是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学骑马了。如果不是因为身高限制、骑不了特别大的马,她的水平可以虐我们课上的所有人……
我们的教练有四十多岁了,是我们大学的校友,近十年一直是马术课和校队的教练,也是马场的拥有者。我看过她驯马,bareback,也就是没有马鞍和马镫。小跑,快跑,跳栏,那稳定性,简直就像黏在马背上一样。换做我,每次练脱镫小跑(trot without posting),都觉得自己像一麻袋土豆,被颠得快散架了……
所以呢,我感觉马术是一个可以玩大半辈子的运动。很多运动是运动员过了三四十岁,水平就会受生理限制下降。而马术受年龄影响相对较小,身体力量的不足可以靠经验弥补。从另一方面讲,那就是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马术都不嫌迟。
另外,马术受性别影响较小。这里我专指英式马术,因为玩短蹬赛马的还是男骑手多。很多时候,虽然男骑手因为力量大而占优,但是跳障碍的时候,女骑手会因为体重轻,反而占优。我不太清楚在欧洲国家的男女骑手比例,至少在比赛中,看起来男骑手占多。但在北美,学骑马的女生则远远多于男生。到现在为止,我在美国真的只见过三个骑马的男生…… 我也比较好奇这是为什么,哈哈~ 可能是因为美国男生更喜欢激烈的竞技类运动,比如橄榄球,篮球,棒球,网球之类的。
跑题了……最后小小总结一下,在我看来,骑马要大胆也要细心,要靠技巧也要靠和马的感情。想要进步,喜欢它很重要。我看到过有人因为嫌打扫马厩恶心而放弃,有人因为骑马腿疼而放弃。但是如果你在尝试了之后,真心喜欢这项运动、喜欢和马相处,那一切问题都不是负担,反而是乐趣。诚然,马术是一项昂贵的运动,学费成本高,养马成本更高,不是人人都能学。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妨尝试一下,说不定你会喜欢上呢~ 我的梦想之一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养一匹自己的马,能为自己的爱好而努力,多好呀~
最后,感谢各位看我罗嗦到最后的看官~ 祝一切爱骑马的小伙伴越骑越好,都能遇上萌萌的马搭档~
我以前学过马术心理治疗,就是用马给人做心理治疗,虽然骑马不是其中主要项目,但多少也训练过一点儿,对简单的骑马还是了解的。如果要说骑马骑得好的感觉,基本上是这么几种:连接感。骑马时人和马是随时随地都处在沟通状态下的,什么信马游缰想别的去了那在骑马时候都是要避免的。理想状态下,骑师会感觉你的臀部和马背是完全连在一起的,就是所谓人头马那样,绝大多数和马的沟通都是从臀部开始,如果和马相处和睦,其实除了这个臀部的接合点,其他地方可以根本不用(就是我们常用的腿夹、缰绳拉什么的)。因为如果你的动作很清晰,稍微一动臀部肯定动,马就知道要干什么了,如果你俩关系好,它就会给你自动完成下。这种随时随地处在非常流畅的连接和沟通状态下的感觉是很棒的,就像你有一个伴侣跟你有100%默契那种感觉,赞到爆~当然这是很理想的状态,如果你动作不好,马训练不好,或你俩关系不好,都达不到,那么可能就有部分的连接感,但不是全部。驾驭感(注意,不是控制感)。随着这种连接感而来的,就是驾驭感。很多人骑马好会觉得那个自信心好得不得了,就是因为你能驾驭一个比你重好几倍的动物,那个感觉是相当棒的。并且如果连接感强,等于你和马合在一起了,那你真的就是感觉自己身高变高了,速度变快了,力气变大了,就这么个感觉。想想那些打断腿都要变高几公分的同学,你就可以想象一下身高变这么高,那种俯视感怎一个爽字了得~并且这一切变化都是你能驾驭的,完全没有任何不适或者害怕的感觉。然后就是爽了!骑马基本上就是非常爽就对了。这个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各种快乐的激素拼命分泌啊~比如运动的时候会分泌多巴胺吧,肌肉累了会分泌内啡肽吧,并且骑马是个关系活动(你和马的关系),还能分泌催产素(男同学不要紧张,这个人人都有,你摸你老婆或者你家狗也都分泌的,就是那种愉快感),基本上只有人和动物合作互动的运动项目(或者就是嘿咻)能够既分泌多巴胺又分泌催产素,所以骑好了真的比平常的运动要爽。等于就各种愉快的激素在你体内各种小喷泉,你当然就感觉爽得不行~另外,对于女性来说,骑得非常好的前提下,摩擦对了……那个位置是可能产生性兴奋的。(男性不会,反而要小心夹到那个……你懂的。)
对不起。。不会。。第一次骑马。。太放纵。。太浪荡。。被那个大叔称为:你丫的是我见过第一个骑马这么不要命的。。可是我手缠在缰绳上了啊(╯‵□′)╯︵┻━┻妈蛋我不会停啊!!!下面磨出血了,是真的痛。。。后面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女生带卫生巾的感受。。。而且,超大号创可贴这个称号真的没错。。妈蛋啊!!看了下照片!!那么丑谁要爆啊!!擦擦擦擦!!长得丑的连和马合照的权利都木有啊!!!(╯‵□′)╯︵┻━┻(╯‵□′)╯︵┻━┻(╯‵□′)╯︵┻━┻
自己动,比较累。
我是一个马业从业者,无意间发现这里,粗略的看了一遍,大家在不同地区接触的马术项目有所不同,在爱尔兰的同学接触的是速度赛马产业,在美国的同学接触的是showjump以及花样骑术属奥运会马术项目,也有在草原牧区接触的是蒙古式骑术。还有一部分在国内各大城市俱乐部接受过初级课程训练。另外与驭马有关的竞技项目还有polo马球运动、美国西部的牛仔竞技绕桶、马上篮球…等等各位在马上的体验都真真切切,每种项目可能对人、马的要求和训练方法都不太一样。时间原因在此我也不作过多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多交流~曾经在锡林郭勒马球训练 曾经在锡林郭勒马球训练 曾经是北京军区驻内蒙古骑兵战士曾经是北京军区驻内蒙古骑兵战士这是大家所说的野外骑乘这是大家所说的野外骑乘曾经在上海帮朋友购买速度赛马曾经在上海帮朋友购买速度赛马马术动作指导 马术动作指导 马术俱乐部体验骑乘马术俱乐部体验骑乘年轻马的打圈训练年轻马的打圈训练马术授课马术授课圣乔治舞步二星级比赛圣乔治舞步二星级比赛江苏省马术队江苏省马术队马匹护理马匹护理俱乐部障碍联赛 俱乐部障碍联赛 赛前热身赛前热身室内训练场室内训练场马厩马厩参展 参赛
大家说了很多实在的,我来谈点虚的。会骑马需要两样东西,力量和气场。力量:没有练过马术的人很难拥有足够发达耐用的大腿内侧肌肉来长时间驾驭马的各种动作。气场:马的智商很高,同时也是欺软怕硬的动物,如果你弱,它会欺负人。比如说,骑马时要采用合适的坐姿和重量分配,让马感受到你很强大。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绝对镇定,如果你一慌,马儿会更慌或者不理你了,这一点在马受惊时要千万注意。稍微熟悉马性的人在马快要受惊之前就能觉察出来,然后用毫不模棱两可的力量告诉它不要怕,我想也许这可算做会骑马的一个玄乎的标准。
快来看我头像~我喜欢骑马到爆炸(((o(*?▽?*)o)))因为是疆二代,所以小学被老爹带去伊犁大草原(那拉提?)驰骋过以后,我和我老爹说小马驹多少钱一匹…然后没有然后了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我觉得当时就和马就有感情,估计它觉得这么小的丫头片子居然不害怕看我不把你屁股颠成两个水瓢?( ̄^ ̄)ゞ但是…因为我从小野惯了,马的速度很快的时候反而不颠(拍胸脯保证),当然首先它要愿意跑。结果第二次驰骋的时候,我的坐骑它跑进了赛里木湖(那也是上小学的时候)(=?ω?)我当时只想它不要蹲下或者坐奇怪的动作…要不我就跟着一起洗澡了…后来09年…咳,在家(亲爱的乌鲁木齐)呆着哪里都危险的时候,我一个人跑去了喀纳斯湖(阿勒泰地区北疆)骑到了我这人生最了不起的马~太长面子了当时,我一个人在禾木村半山坡的大平地上呼啸而过☆*:.?. o(≧▽≦)o .?.:*☆16岁,有多少内地人羡慕地眼光把我当成当地的牧民…(._.)还拿炮筒照我…我估计是没见过骑马骑这么野的。?゜?(ノД`)?゜?。(这就是禾木村,图片来自国家地理新疆特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这就是禾木村,图片来自国家地理新疆特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而后我又骑了河套马,蒙古马,川马…还是我们伊犁马又高(?)又大(?)又适合亚洲人身高。为了看马,我甚至到了张掖的马场转了一圈。虽然说因为养马越来越不挣钱,地大部分都种油菜花(这是我听过悲伤好久的故事)补:西汉霍去病将军在此处屯兵养马,以用出西域对抗匈奴~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马~但是现在只有油菜花???比较有名的对撤步是河套马的象征~ (此图本人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ISO1600 f/5.6 1/30 谢绝引用,据说是铜奔马的复制品,真品在国博??但是讲解小哥说绝对是真货,是镇馆之宝)BACK TO ···既然题主没骑过马,我邀请你来新疆啦~给你传授点经验:1、嗯,马很聪明的,会看人所以你先不要害怕它,摸摸头,问问牧民它能不能吃小苹果?2、根据你个人情况选一匹马,比如不要太高,你一下跨不上去ˊ_&ˋ,马可能会小瞧你哦…3、对马温柔一点,挥起鞭子就一定要抽到马,装样子也要来几下,马的眼睛其实可以看见的,你老是吓唬他,它就不理你了(不过一般牧民不会把辫子给不会骑的新手酱),还有什么夹肚子的技能,观察下做生意的牧民好老师有没有…4、下坡时身体放松,向后仰~有大军阀的即视感hhhhhhh;咳,马很记仇的可能你不信,有次和基友赛马结果在一个弯道我的坐骑挤过去赢了,结果休息的时候,基友的马炒鸡自然地装作吃草接近我,然后把他的鼻涕抹在我裤腿上了?_?(我俩都还在马上,体位你们感受一下)哦,最后不要站在马的屁股后面,相信撩脚子这话你听过吧,来这么一下估计………(冬天马儿要转场……图片来自国家地理新疆特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冬天马儿要转场……图片来自国家地理新疆特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讲了这么多,其实我突然挺感激我可以很小的时候接触都大自然,接触到这么多善良的生物。啊,明天刷GRE我还来答题…不说了我去炒菜压压惊(-?-;
感慨没长蛋真是太棒了。
信马由缰,怎一个爽字了得!基本上属于无师自通学会的骑马,那种在旷野信马由缰驰骋的感觉简直爽到爆!后来,在深山老林里也骑过高原短腿马,很多地方只能哒哒哒慢慢走,有平地就要跑起来过过瘾。马,是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有时候我跟先生说想养一匹马,他说算了吧你养不了又要麻烦我,想想也是,到时候我再一生病,他手忙脚乱只能顾得了我,肯定顾不上我的马了,所以就放弃了养马的念头。不过,那种伏在马背上奔腾的感觉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骑大象,也没有骑马爽!第一次骑大象是在缅甸泥泞的山林里,适逢雨季,稀泥深没至腰,没有道路,没法开车,也无法步行,要穿过那片山林,唯一的办法就是骑大象。骑大象看起来慢悠悠的,骑上去才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大象跑得很快,而且不像骑马那样是跳动,大象是在摇摆啊,是那种南北西东乱摇摆,甩得人七荤八素,一点都不好玩。
本人从小在草原长大,5岁开始骑马,骑术自认不错,不是专业的骑手,是所谓的“野路子”吧,应该就是电影里看到的蒙古人骑马的方式。骑马的感觉,怎么说呢?骑在马背上飞驰,你感受得到马强健有力的四肢,感受得到它呼吸的频率,感受得到它对你的信任,甚至感受得到它内心里对奔跑这件事本身的渴望。你要做的就是和它交流,去引导(不是约束)它怎么跑、跑向哪里。。。好难描述~没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前面有人说很多马对人的信任,但我觉得,骑马的时候,信任绝对是双向的,而且都必须要非常信任彼此,才可以有一次次意犹未尽的飞驰。
会开心到飞起来会开心到飞起来会忘掉所有烦恼会每看一眼都重新喜欢上到最后,我终于相信教练说的话:Horses are therapeutic.
既然题主指的是这项体育运动“马术”,那么我就有别于野骑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是我非常喜欢和尊重的运动,也希望写出来,能有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这项运动。我从小非常喜欢骑马,这里所谓的“骑马”是假期到草原上骑骑蒙古马,溜达溜达,飞奔,在蓝天白云大草地上感受一下所谓的自由、信马由缰……这些大家期待,可能也是题主非常期待的感受。直到去年我真正开始学习马术,才感觉到“马术”这项运动和野骑的区别。刚上马时候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教练说:“让马向前”我:“驾——”,俩腿先抬起再落下,踢了一下马肚子。教练:“不对!停。”我:“吁——”,拉缰绳。教练:“不对!你这全是草原骑法,太不专业了。让马向前的时候,坐直,腿用力,用脚跟轻轻挠它。停止的时候,用胳膊拉缰绳动作不能那么大,要用身体往后坐。”……知道挠它是啥概念吗?就是你的腿带动脚跟轻轻用力,马就向前;身体往后坐,就是其实你的胳膊根本不用张牙舞爪的往后拉,只要身体重心稍后移,稍带动缰,马自己就停下。训练有素的成熟马,都明白指令的意思。当时我最大的感觉是,我本以为骑马是一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可以说是“外向”的运动,其实跟理解的完全相反,马术是一项极其内敛,需要心态十分成熟的,甚至可以理解为“内向”的运动。若不信,请观察一下所有的骑手,尤其是年轻骑手,他们上马时,脸上总是带着这个年龄段人少见的成熟和平静。回到题主的问题,“会骑马”是怎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太难了,因为“会”到什么程度,永远无尽。马术比赛分为场地障碍、盛装舞步和三项赛,是奥运会唯一一项可以男女同场竞技的比赛,也是唯一人和动物配合的比赛。你的搭档不是一成不变的球拍,而是一匹活生生的马,一匹也有可能随时发脾气、闹别扭,或者身体不舒服的生物。虽然看起来是单纯的跳障碍,或者做出舞步规定动作,但变数巨大,只有你坐在上面,和它一起完成时才能感受到。如果这样的话太空洞,那就拿我个人来说,不过对于马术运动来说,我实在是个菜鸟,若遇马圈大神,请多指教。我开始学习马术有1年多的时间,已经到了上瘾,或者痴迷的程度。刚开始学习时在北京东边的马场,周末去两次,然后能琢磨一个礼拜。每天就是不停地想动作、看视频、想自己哪儿做不对。其实马术是一个要求协调性、柔软、和力量并存的运动,它和每一项体育运动一样,对骑手身体素质要求挺高的,而且需要日复一日地练习、练习和练习。最开始学习马术时,觉得别扭的就是“大腿内侧”的力量,你需要用它夹住马,可是这块肌肉似乎是你之前从来没用过的,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把起坐练顺就练了好久。后来慢慢就开始在学校练(你猜有马场的是哪学校~),基本没课就奔马场,骑一两个鞍时(45min/鞍时间)。每一次的上马,感受每一次的慢步、快步、跑步,每一次你的动作造成马不同的反应,那种细微的可能只有你、教练和马明白的小默契,都是巨大的乐趣。有次我同学觉得新鲜看我去骑马,看一会儿就走了,因为觉得太无聊了。她说你无非就是在那儿“小颠颠”着(马术术语叫快步),或者绕着杆,左边绕圈跑完换右边跑,根本不觉得乐趣在哪儿。她详细问我的时候,我只能说,这其中的一点点变化,一点点进步,可能只有我和马懂吧。说真的马术也是一项比较危险的运动,只能说比较危险,因为大多成熟马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骑手配合,不过也不失马受惊、骑手能力有限的因素。比如我现在就1个多月没骑马了,因为摔下来,骨折了。不过这对于每一个学马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件特别正常不过的事儿,最难过事儿并不是疼,而是不能上马。至于马术对我的改变,我只能说,我原来是一个性格特别外向的人,也成天幻想着自由啊、无边无际啊、不受束缚啊,这种不着边的事儿。喜欢野骑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我这种性格吧。但是自从学习了马术以后,一天天感觉自己心态变得平静了很多,(因为如果你不平静,你的马可以通过你细微的动作感受到你的情绪,它也不平静,那你们没法训练),而且性格“收敛”多了,因为有时候过多的解释是没用的,你说了,人家也不一定懂,不如踏踏实实认真做这一件事,你知道来日方长,知道这项运动带给你的不会是短期的成效,而是长期的,身体和性格上的磨练。西方的骑士八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学马术后慢慢理解,“贵族运动”的起源贵的一定不止是财富,更多的是灵魂。我相信一个狂躁自大的人能骑马,也许骑的还不错,但一定不会顶级。因为只有你真正的平静,你的马才能真正的勇往直前。扯得有点儿远,希望所有学习马术的人,心态与技术同时提升,见地不够,修也无益。来一句学马术的咒语,每次我因为技术问题而打扰心态时都想这句话,“不着急,慢慢来”。马术,是坚持,是热爱,是信仰;是慷慨激昂和心如止水的交融,是力量、柔软、和谐的收放自如;热烈的背后是平静的和淡定,默契的开端是历练与磨合,是梦想,是荣耀,是和爱马一起,所向披靡,义无反顾。仅以此视频,献给每一个热爱马术的你,愿你以马为梦,永远引以为傲。最后,附上一张我和我“启蒙老师”的皂片~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早上起来,发现拍摄队伍已经出发了。我们住的比较分散,没有手机信号,所以没发通知。我和我兄弟走出木头房子,看着四周的雪山和冰川,也没有车,走过去显然太慢,正好马术队有几匹马在一旁,于是决定骑马追赶。上马之后,策马狂奔,在山路上踏着冻土前进,四周雪山冰川在晨曦中散发出寒光,冰冷的空气如利刃切脸,不到一会,身体燥热如火。下马在路边休息一会,四周冰原已经笼罩在初升的太阳之中。再次上马,逐渐追赶上前面的汽车,在惊呼中,我们策马超越侧面的汽车,在众目睽睽之下奔向远处的目的地。在目的地:一个高山草场上,看着蓝天白云,坐在地上,吃着风干牦牛肉和塑料瓶里面的青稞酒,远远地看着后续人员乘坐汽车在泥潭一样的山路上蜿蜒而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蛇与马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