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两道高数考研题题

几道高数概率题1.设A,B为两事件,P(A)=0.9,P(AB)=0.36,求:P(AB(B上面有一道横杠))2.设A,B为两事件,P(A并B)=a,P(A(A有杠))=b,P(B(B有杠))为已知,求:P(AB),P(AB()AB均有杠),P(A并B(AB均有杠))两题答案依次为 0.54 2-a_百度作业帮
几道高数概率题1.设A,B为两事件,P(A)=0.9,P(AB)=0.36,求:P(AB(B上面有一道横杠))2.设A,B为两事件,P(A并B)=a,P(A(A有杠))=b,P(B(B有杠))为已知,求:P(AB),P(AB()AB均有杠),P(A并B(AB均有杠))两题答案依次为 0.54 2-a
几道高数概率题1.设A,B为两事件,P(A)=0.9,P(AB)=0.36,求:P(AB(B上面有一道横杠))2.设A,B为两事件,P(A并B)=a,P(A(A有杠))=b,P(B(B有杠))为已知,求:P(AB),P(AB()AB均有杠),P(A并B(AB均有杠))两题答案依次为 0.54 2-a-b-c 1-a a+b+c-1 我的数学水平是连这道题到看不懂 所以朋友们在答题时尽量写详细点 少用些专业术语 用大白话就好了
1.设A,B为两事件,P(A)=0.9,P(AB)=0.36,求:P(AB(B上面有一道横杠))由于 P(A) = P(AB) + P(A(非B))因此P(A(非B))=P(A) - P(AB) = 0.9 - 0.36 = 0.542.设A,B为两事件,P(A∪B)=a,P(非A)=b,P(非B)=c 为已知,
求:P(AB),P(非A非B),P((非A)∪(非B))由题设知 P(A) = 1-b, P(B) =1- c而P(A∪B) = P(A) + P(B) - P(AB)所以解得 ①P(AB) = P(A) + P(B) - P(A∪B) = (1-b)+(1-c)-a = 2-a-b-c而
P[(非A)(非B)]也就是P(非(A∪B)) P(非(A∪B)) + P(A∪B) =1 因此②P[(非A)(非B)] =1-P(A∪B)=1-a道理同①求得:③P((非A)∪(非B))=P(非A)+P(非B)-P[(非A)(非B)]=b+c-(1-a) = a+b+c-1 如果没说明白可以继续问我哈 其实整个就是翻来覆去的运用容斥原理 (第一题,题中没说AB独立,用乘除法来求各自概率是毫无根据的,一定要用减法做)两道初一的数学题帮忙,解一解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1.平方加绝对值=0意味着两项值都是0解方程组(1)M-N+2=0(2)2M+3N-11=0解得M=1,N=3又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只能N为三角形腰的长所以周长3+1+3=72.(没有图啊,只能根据自己花的图来看了)1)因为AD‖BC 所以角ADB=角DBC=角ABD(角平分线)所以设角A=x,则角ADB=角ABD=z/4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x+x/4+x/4=180 x=120度2)接1)角DBC=角ABD=X/4=30度直角三角形BCD里,角c+角DBC=180-90角c=60度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数学题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1) m-n+2=0 2m+3n-11=0 解得:n=3,m=1 边为1,1,3的话1+1&3不行 所以1,3,3周长为7 2) 1. 设∠ABD=x 则∠A=4x BD平分∠ABC ∠DBC=x ∠A+∠ABC=180度 6x=180度 x=30度 ∠A=120度 2. ∠C=90度-∠DBC=60度
因为绝对值和平方都为正数所以由以知得:N-M=22M+3N=11所以N=3M=1又因为如果M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则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所以N是 等腰三角形的腰3+3+1=7所以周长为7-----------------第二题,你不上线图就打不开。。。所以。。你在的时候吼吼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两道高一数学题:一:已知函数y=sin?x+sinxcosx+2(x∈R),求函数的值域;二:函数y=x+√(1-x?)的最大值是——
两道高一数学题:一:已知函数y=sin?x+sinxcosx+2(x∈R),求函数的值域;二:函数y=x+√(1-x?)的最大值是——
第二题题目上的提示是:令x=sinα,α∈【-π/2,π/2】
y=1/2(2sinxcosx)+(1-cos2x)/2+2
 =(sin2x)/2-(cos2x)/2+1/2
 =(√2)/2 [(√2)/2 sin2x - (√2)/2 cos2x ] +5/2
 =(√2)/2 [cos(π/4) sin2x - sin(π/4) cos2x ] +5/2
 =(√2)/2 sin(2x-π/4)+5/2 所以值域为[5/2+(√2)/2,5/2-(√2)/2]2明显是三角换元啊,用辅助角。x=sint,t∈[0,2∏]
y=sint+√1-sint^2=sint+|cost|

你要求什么???
剩下的就分类讨论了。

如果是求值域:
当cost&=0时,t∈[0,∏/2]∪[3∏/2,2∏],y=sint+cost=√2sin(t+∏/4)
t+∏/4∈[∏/4,3∏/4]∪[7∏/4,9∏/4],sin(t+∏/4)∈[-√2/2,1]
y∈[-1,√2]
额,第一题的第二步过程貌似少写了一个2,第一题我看懂了。第二题的t题目给的范围是【-π/2,π/2】,这样的话,√2 sin(t+∏/4)中的(t+∏)/4∈【-π/4,3π/4】,当(t+∏)/4=π/2取到最大值1,所以函数的最大值就是
√2,是这样么?
其他回答 (2)
第一题:原式=1/2-1/2cos2x+ 1/2 sin2x+2=√2/2sin(2x+Θ)+5/2;又因为sin xEUR[-1,1] 所以函数值域为[-√2/2+5/2,√2/2+5/2]
[2-根号2,2+根号2]、根号2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数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当前位置:
>>>在每道单项选择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若对4..
在每道单项选择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若对4道选择题中的每一道都任意选定一个答案,求这4道题中:(Ⅰ)恰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Ⅱ)至少答对一道题的概率。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解:视“选择每道题的答案”为一次试验,则这是4次独立重复试验,且每次试验中“选择正确”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设答对的题数为X,则X~B,(Ⅰ)恰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为;(Ⅱ)至少有一道题答对的概率为。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每道单项选择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若对4..”主要考查你对&&n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基本性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n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基本性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
独立重复试验:
(1)独立重复试验的意义:做n次试验,如果它们是完全同样的一个试验的重复,且它们相互独立,那么这类试验叫做独立重复试验.(2)一般地,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件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 并称p为成功概率.(3)独立重复试验:若n次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他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n次试验是独立的.(4)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的特点:是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 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n是重复试验的次数,p是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发生的概率,k是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的次数,需要弄清公式中n,p,k的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公式.
&求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
(1)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在相同条件下”等价于各次试验的结果不会受其他试验的影响,即2,…,n)是第i次试验的结果.(2)独立重复试验是相互独立事件的特例,只要有“恰好”“恰有”字样的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更简单,要弄清n,p,k的意义。互斥事件:
事件A和事件B不可能同时发生,这种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如果A1,A2,…,An中任何两个都不可能同时发生,那么就说事件A1,A2,…An彼此互斥。
对立事件:
两个事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做。 注:两个对立事件必是互斥事件,但两个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事件A+B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
(1)事件A+B:如果事件A,B中有一个发生发生。 (2)如果事件A,B互斥时,P(A+B)=P(A)+P(B),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时,那么P(A1+A2+…+An)=P(A1)+P(A2)+…+P(An)。 (3)对立事件:P(A+)=P(A)+P()=1。 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1].(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4)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时,P(A+B)=P(A)+P(B),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时,那么P(A1+A2+…+An)=P(A1)+P(A2)+…+P(An)。 如果事件A,B对立事件,则P(A+B)=P(A)+P(B)=1。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即“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而“对立”则是“互斥”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发现相似题
与“在每道单项选择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若对4..”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91423849548769450560194395171844618请高手翻译两道gmat数学题并求解1、 in city x last April, was the average(arithmetic mean) daily high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the median daily high temperature?(1) in city x last April, the sum of the 30 daily high temperature was 2,160_百度作业帮
请高手翻译两道gmat数学题并求解1、 in city x last April, was the average(arithmetic mean) daily high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the median daily high temperature?(1) in city x last April, the sum of the 30 daily high temperature was 2,160
请高手翻译两道gmat数学题并求解1、 in city x last April, was the average(arithmetic mean) daily high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the median daily high temperature?(1) in city x last April, the sum of the 30 daily high temperature was 2,160°(2) in city x last April, 60% of the daily high temperature were less than the average daily high temperature.2、 if s and t are positive intergers such that s/t=64.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remainder when s is divided by t?(a) 2(b) 4(c) 8(d) 20(e) 45
去年4月,在x城市,整个月的每天的最高气温的算数平均值 是否比 其月每天最高气温的 中间值 要高?1.知道每天平均气温的总和为2160 2.在4月份,60%的日最高气温都比 这个月的最高气温的算术平均值低 把每天的最高气温,看成1个有30个数的数列.问:是否这个数列的算是平均值大于其中值.1.知道总和-------明显数据不足 2.知道60%的项,即30项里的18项,都低于平均值M 按从小到大排列,中值=(第15项+第16项)/2 前18项都小于M的,所以中值肯定小于M.所以条件2充分;选B 题目2:如果s和t是正整数,且:s/t=64.12 问,下面哪1个有可能是s除以t的余数.s=64.12t=64t+0.12t 所以s/t的余数=0.12t 余数=0.12t t=余数/0.12 t是正整数,所以选择e: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求解下列两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