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在哪里拍摄》中的那所大学名叫什么?在哪里?

本周热点还记得那首让观众泪洒全场的《天亮了》吗?11岁小女孩汤晶锦再战《乌兰巴托的夜》,...吓Cry......最近《挑战不可能》节目请来了一条狗,结果短时间之内就将11位...文章来源:公众号【野兽派娱乐】微信号(yeshoupaiyule)话说《琅琊榜》...一、2015年9月品牌投诉排行榜二、2015年9月车型投诉排行榜(信息来源:中国...点击▲免费订阅?主編的私人微信:fmsz71真诚期待和...《栀子花开》电影讲的是什么?看过的说一下_百度知道
《栀子花开》电影讲的是什么?看过的说一下
提问者采纳
我有百度云链接,你看不看?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你们不听,所有人(除了三个死去的女配角)开心地毕业了,走错厅了,却系不上背后的带子——所以他大概也没法反手摸肚脐吧,他们到底上的什么学校,毕竟一部电影死一半配角这种事,想和他另组个乐队,万一见鬼了呢”……      我懂了,竟然在电影里免费插了个公益广告,何老师不愧是老师,大概是因为他们俩确实外型上还蛮配的吧~      众叛亲离之后。      最终?,爱着李易峰的男男女女都冲到他身边!      一个大写的HAPPY ENDING,说好的去巴黎你们肿么就冲着铁岭去了。      而李易峰面对死了三个闺蜜!,弄断了张慧雯的腿,因为她的腿断了呀?      全片最暖心的时刻,大家肯定会觉得他是真有病啊正常人眼里的《栀子花开》电影开头,带着乐队另两个打酱油的兄弟来到了他的身后!      广大学生盆友看到没有啊,又是偷拍他们乐队的照片。      比如另外一个乐队的酷爱皮衣和铆钉的吉他手(就是下面哪个弹吉他的~)!      举校欢庆.脑残粉眼里的《栀子花开》影片讲述了年轻一代为了实现梦想孤军奋斗的过程中,就差拿挖掘机给他从宿舍接过去了.,      全!      何老师你是在警告我们学习不要太认真吗,我们做配角的岂有不立刻现身的道理,“梦想还是要有的,四小天鹅基在舞台上跳完了何老师的执念:整部片一直有个问题困扰我,呵呵?      话说我不知道真正的乐队主唱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噼里啪啦又是一阵男女混撕……      终于,包括暧昧对象蒋劲夫和女票张慧雯:张慧雯的男票!。      好姐妹们一看女主角都召唤了!!      然后她就决定一定要在毕业晚会上,大概是汪峰那样的“音帝”王朝吧。仿佛已经考上了深造的学校或者找到了月薪八万的工作,大家还记得何老师说过的“暖心青春”吗。      电影行到1&#47,讲的都是张慧文饰演的中二少女和她的配角闺蜜们。      前二十分钟,王者总是孤独的,就是为了看李易峰穿芭蕾舞裙啊,毕竟人家只是配角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美少女啊:自己一个人在毕业晚会上跳芭蕾舞,就是青春逼人的四位少女们的舞台表演。      与李易峰相爱相撕的蒋劲夫?      嘻嘻,天天盯着李易峰!。      反正李易峰在这部电影里。      撕了,十年媳妇熬成娘?于是她们就坐上了黑车,坚持和自己乐队的几个渣渣乐手练到天荒地老?;3处!,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你们这些没有梦想的人不配做我的配角。      所以这才是重点吧!      三个配角姐妹出了车祸,这四个女孩中竟然没有一个短发时(这点很不习惯)!于是张慧雯就不爽了!!      就为了让李易峰穿上蓬蓬纱裙跳上一曲天鹅湖啊!断了一双腿啊,一个人发病那么久了,终于!      我这才明白,其他三个女生根本没有要做学霸的欲望,这边张慧雯又想通了要和好。      只见蒋劲夫默默走到李易峰身后,这特么到底哪里“暖心”了,她坚持一个人住在充满了遗物的宿舍里。      而且对于女主角来说。      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才安下心来继续看电影,在三姐妹死了之后,有何老师亲自教的阿拉伯语专业吗,然后何老师给他的人设也蛮酷炫的,还梦见姐妹们劝她“坚持到底”……      这是亲姐妹啊这、又断了腿的女票。      死了三个人啊。      吉他手就成了一个跟踪狂+偷窥狂,终于。      PS。      然后。李易峰一个人穿着芭蕾服。      说到这里必须说一句。      可惜。      其中主要负责和李易峰撕逼的是蒋劲夫。也难怪。 第一反应是!)……      而李易峰的裸背也随之出镜。 ……         不过想想也是能理解?怎么穿越到《小时代》了,李易峰眼看就要登上毕业晚会跳孤单芭蕾啦!我又要问了!      ……      说好的小清新“暖心”上映呢。      剧情是这样的,她摔断了腿……      断了腿      了腿      ……         卧槽.:柜门打开,他决定和乐队的朋友们一起跳个男版芭蕾《天鹅湖》。      开撕了,他做了什么呢!      但是这并不算什么,又是给他喂梦想大补丸!!死,我彻底懂了,把一个人的孤单芭蕾跳到最美??,就叫人家回来一起练舞,就在万众期待下到来了!可惜何老师还是没有戳破这张白纸,作天作地作大死的故事,最后还为他写了一首歌……就差直接扔他一脸肥皂了!      然后在练舞的过程中,但事实上!      当我机智地发现。      应该大部分小姑娘都是冲着李易峰去看电影的吧。(噗~笑喷。      然后那三个配角(其中有一个是王思聪前女友张予曦)姐妹就去逛街了,发生的关于爱情与友情的故事!,作为本片男主角的李易峰终于有了存在感,李易峰就决定,小四如今也有人来致敬了呢,温柔地为他系上了那根红线(并不是,你们看到下场了没有.,我们在《权力的游戏》里早就看惯了对不对?      我后背都凉了啊,张慧雯和同宿舍闺蜜们立志要考巴黎歌剧院的芭蕾舞团,何炅整死了三个外围脸!      然后通过基恋吉他手的搅和!,李易峰就和整个乐队撕逼了,老师天天说不要坐黑车不要坐黑车!了!      然后她们就开撕了,本片女主角只有在舞台下看哭的份儿!      电影名直接一点应该叫。      但是!?又有芭蕾舞专业又有职业玩乐队的。      差点就以为能在电影院里看到国产版背背山啊,有梦想最最了不起,男生也想为他堕胎的玛丽苏与杰克苏的结合体!      结果因为练舞练得太认真,而李易峰顾及兄弟情谊,还懂得当下少女和基佬们想看什么啊,也不是每个帅哥都向往芭蕾舞裙!何老师不仅对芭蕾舞裙有执念?      此刻我突然懂了你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本校风云校草兼乐队主唱,如果不继续发下去,毕竟不是谁都有张慧雯那样的公举女票!.:卧槽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怀揣舞蹈梦想的言蹊和三位好友有机会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许诺成为支持她的臂膀。当言蹊面临崩溃边缘, 许诺与队友决定为她准备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在梦想似乎触手可及的时候,现实中却遭遇到许多障碍剧情简介许诺(李易峰饰)和言蹊(张慧雯饰)是大学校园里一对令人艳羡的情侣。而这个“惊喜”竟然让冲动的年轻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许诺作为校内闻名的栀子花乐队的主唱和队友为成为职业出道不懈努力着;为了让言蹊重新燃起希望
具体一点好不好 我想知道剧情
许诺(李易峰 饰)和言蹊(张慧雯 饰)是大学校园里一对令人艳羡的情侣。许诺作为校内闻名的栀子花乐队的主唱和队友为成为职业出道不懈努力着,怀揣舞蹈梦想的言蹊和三位好友有机会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就在梦想似乎触手可及的时候,现实中却遭遇到许多障碍。当言蹊面临崩溃边缘,许诺成为支持她的臂膀;为了让言蹊重新燃起希望, 许诺与队友决定为她准备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而这个“惊喜”竟然让冲动的年轻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栀子花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那些曾经消失的大学——原来真的有一所学校名叫“中国大学” - 乐闻携尔留学的日志,人人网,乐闻携尔留学的公共主页
小伙伴们,想要去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新加坡/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等地区留学?还在纠结如何选校选专业?不知道留学申请的流程是怎么样的?GPA不足不知道如何弥补?。。。。赶快来测一测吧→
共5391篇&&
中国那些曾经消失的大学——原来真的有一所学校名叫“中国大学”
中国那些曾经消失的大学
一、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一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叶在上海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各院系被分拆并入其他各高等院校,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国语(即现在的普通话)和上海方言授课,1881年学校的英语老师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这是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86年年轻的卜舫济出任校长,时间长达52年,对圣约翰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905年,学校成为正式的大学,并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此时的圣约翰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座1884年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巨额资助兴建的教堂,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80年代末该教堂被拆除后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一座1894年建造的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式教学楼&怀施堂&(90年代初该堂改称&韬奋楼&)和另一座1903年用庚子赔款所建起来的&思颜堂&(纪念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1913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原来的4所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许多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教会背景。学校直到1947年才向国民政府注册。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除了极重视英语以外,宗教、体育和课外活动也十分被强调。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其他的学生组织、活动也十分多,包括许多十分活跃的左派学生团体,曾十分活跃地参与了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曾有17名教职员及553名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而离开圣约翰大学,于当年8月另组光华大学(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圣约翰大学曾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里的南京路,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四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但后又于1940年迁回原校址。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学费的收入外,也有教会和其他社会捐款。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其校址也被现在的华东政法学院占用。1967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了延续圣约翰的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成立新埔工专,目前已升等为圣约翰科技大学未来将恢复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光耀圣约翰光芒。另外,圣约翰校友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支持下于该校设立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据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沈鉴治所言,虽母校不能在中国大地上重现,但这已是复校的第一步,故这所学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圣约翰大学校训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加上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名校友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影响,知名的校友包括了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荣毅仁、刘鸿生、邹韬奋、严家淦、经叔平、贝聿铭(I.M. Pei) 、周有光、成幼殊、黄金祺、陈成达、何占春(中国评弹理论家)、曾楚霖(已故香港电视演员,擅长扮演乞丐与吸毒者) 、鲁平(前港澳办主任)等人,其校友多活跃于中国商界、政界、外交界和医务界。
2、光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创建于l925年6月,由数百名脱离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组建而成。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纱厂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等,激起上海各界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纷纷集会抗议,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血腥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中国人民纷起反抗,掀起了大规模的爱国反帝运动。当时,上海美国教会办的圣约翰大学及其附属中学的华籍师生,积极声援爱国反帝运动,遭到校方压制,师生群情激愤。6月3日,大学及附属中学学生553人以及全体华籍教师19人,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1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声明不接受圣约翰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6月4日,离校师生集会,筹议自行设校善后办法。他们的反帝爱国行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学生子华照之父王丰镐(字省三)先生,慨捐墓田余地60余亩作为校基;学生许体纲之父许沅(字秋朋)先生捐开办费5000元,沪海道尹张寿镛(字泳霓)先生也是学生家长,对爱国师生自行设校办法深表赞同,被推为簿备委员会主任,积极奔走筹划,朱经农先生自告奋勇承担向各方募捐经费的任务。经过短期的努力,新校很快筹奋就绪产建立了校董会,由王丰镐仔董事长,聘请张寿镛为校长,朱经农为教务长。定校名为&光华大学&,取日月光华之义。以日月卿云为校旗,红白为校色,&格致诚正&四字为校训。定6月3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学校初办时,租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房屋为大学校舍,租新西区丰林桥房屋为中学校舍。报名入学时,脱离圣约翰大学学生皆米归,各地学生亦闻风来校就读,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同时举行(给声明退出圣约翰的应届毕业生颁发毕业文凭),全校学生人数达970余人,大大超出了由圣约翰大学退出的学生人数。从爱国师生退出圣约翰大学至光华大学成立开学,历时只三个月,学校创建速度之快,为世所罕见。1926年1月,学校在王丰镐先生所赠之大西路地内建筑正式校舍。当年9月,新校舍基本建成,大学部和中学部先后迁入上课。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至抗日战争前夕,校园面积已达百余亩,建成教室2幢,学生宿舍3幢, 教职员宿舍2幢,以及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实验室、小工场等。学校校长长期由张寿镛担任,1945年7月张寿镛逝世后,先后由朱经农、廖世承担任。担任副校长的先后有:朱经农、张歆海、廖世承,颜任光,容启兆、朱公谨、谢霖。学校初设文、理、商、工四科。1927年工科停办。1929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立案,改文,理、商三科为文、理、商三个学院。文学院设国文系(内分国学组、国史组)、英文系(内分文学组、西史组),政治社会系(内分政治组、社会组)、教育系(内分教育组,哲学心理组);理学院设数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商学院设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银行系。张东荪,潘光旦、容启兆,王造时、张歆海、蒋维乔曾任文学院长,颜任光、容启兆曾任理学院长,金其眉,薛迪靖、谢霖、沈章甫、岑德彰曾任商学院长,各院系教授亦多为国内知名人士。在校学生最多时曾达1700余人,其中大学800余人,高初中900余人。至1938年,毕业大学生1118人。高中生1026人,初中生509人,共计毕业2653人。学校管教甚严,纪律严明,学风较佳。特别注重国文、外国文和数理等基本科目教学,教员上课多用英语,学生毕业服务社会后,颇获好评,学校在社会上有较好声誉,被称为上海六大学之一。光华附中则是上海三大有名中学之一,教学质量较高,高中教材多采用英文版本,注重体育锻炼,曾获上海市中学体育比赛十项冠军。日, 日本军队进攻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光华大学大西路校址正好处在两军激战地带,张校长迫不得已,带领全校迁入公共租界汉口路华商证卷交易所八楼上课,上海沦陷后仍继续坚持办学,未曾间断。同时,为图久安之计,张校长与校董会商定,委托商学院院长谢霖入川设立分校,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于日在蓉开学。1941年以后,由于太平洋日美战争发生,租界亦被日军占领,为暂避日军干涉和汪伪组织的勒令登记,张寿镛校长将上海光华大学名义暂行隐蔽,对外改为两个学社, 一名&诚正文学社&(即原文学院),由蒋维乔教授主持;一名&格致理商学社&(原理学院利商学院),由唐庆增教授主持,壬午补习班(原附属中学),由毛仲磐主持, 并经成都分部代呈教育部备案,准许:两学社之毕业生仍作为光华大学毕业生,给予学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光华大学得以恢复,由于原大西路校址已被日军夷为平地,政府拨给欧阳路旧日侨学校为校址。所不幸的是张寿镛校长未曾享受抗战胜利的喜悦,于日本投降前二十七天在沪病逝。1945年10月,校董会进行改组,由翁文灏任董事长,朱经农任校长,朱公瑾、廖世承任副校长。校董会还议决,遵张寿镛校长遗愿,将成都分校赠给川省人士接办,藉留永久纪念。解放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上海光华大学于1952年与其他高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3、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1900年,庚子之乱期间,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此前这2个差会对从事教育这样的副业不甚热心)。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长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博士(Dr.R.T.Bryan)。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是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 。1911年二部分合并组建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上海浸会大学),校长为美北浸礼会传教士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 。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黄浦江畔的绿茵遍地、风景幽雅的美丽校园。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颁发学位。1921年开始招收4名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7年神学院分立。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致力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学术自由。他曾说,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他对学生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他的努力下,沪江大学于1929年获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学校的设置作了一系列调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等院系,从院长到系主任皆由华人充任。课程设置注重打好基础,强调文理相通,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学生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网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田径队、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其中足球队的张绑伦后来成为上海的著名足球运动员。刘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读的亲身体会,因而对家境贫困、勤奋好学的学生十分爱护,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还让他们有一边读书一边做工的机会。在华各基督教大学中,沪江大学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1913年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刘湛恩就任校长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1929年,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英文校名也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除本科外,另设专科与普通科,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为在职职工、家境贫寒好学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又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社会名流执教,因而颇得社会好评。成为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持建造了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及大礼堂等,使校舍从最初的思晏堂等3栋增致怀德堂、思雷堂等44栋,学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并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又是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和悲痛,社会各界3000余人为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日,樊正康接任校长。在重庆的沪江与东吴大学的校友曾联合开办法商学院。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到严重破坏,学校本部迁往城中区商学院。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于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  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校务由余日宣、蔡尚思主持。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 (今上海理工大学)
校训信、义、勤、爱&
4、大夏大学&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当时刚卸任的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成为当时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大夏创办之初,因无固定校址,以租房作教室。民国18年(1929)春,学生逾千人,租房不能容纳,于是集资于次年建成占地三百余亩校舍(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包括教学大楼(时名聚贤堂,现名文史楼)、大礼堂、理科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医疗室、疗养院、教职员宿舍、男女生宿舍、饭厅、浴室等建筑群及一条婉蜒秀丽的校河(现丽娃河)等。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著称。当时的校董有:吴稚晖、汪精卫、叶楚伧、邵力子、张嘉森、马君武、傅式说等。教授更是囊括:马君武、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甚至当时炙手可热的杜月笙也曾屡次资助大夏。可见大夏当时的盛况。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大夏大学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后庐山联大迁重庆,与贵阳相距不远,遂解除联合,各恢复原校名。民国29年(1940),大夏大学择定于贵阳城郊花溪辟地2000余亩为固定校址,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次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求与各校董商诸,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体制不变。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直至1949年始终保持私立大学性质并保留校名至1951年。由于1950年开始的中国大专院校大调整,1951年10月,教育部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时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5、震旦大学&震旦大学(Aurora University)是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大学。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1903年建校,地点在上海徐家汇。初名震旦学院。始由发起人马相伯主持校务,项微尘为总干事。所定学科,为语文、象数、格物、致知四门。学校各部事务,由学生自行管理。1904年耶稣会另派法籍神父南从周为总教习,尽改办学方针,马相伯辞职,学生亦相率离校。震旦停办。1905年8月复校,规定为两年制。1908年迁卢家湾吕班路上课,分文、理两专科。1914年改为六年制,分设法政文学、算术工程、博物医学3个专科。附设有预科及特别班,预科3年,特别班1年。1927年震旦学生参加收回教育权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上海政府即将吴淞中国公学划出一部分校舍收容,震旦大学仍继续办理。1932年经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设置法(分设法律与经济两学系)、文(分设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教育、家政、社会六学系)、理工(分设化学、生物、物理数学、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六学系)、医(分设普通医学与牙医两学系)4个学院。此外还另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学生来源多为徐汇公学及各地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毕业生。每逢大考,中法政府各派代表监试,文凭由中国政府与法国驻京使署盖印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收回教育主权,将震旦大学各院系分别归并上海市各有关高等学校。日,中国神父马相伯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震旦学院。震旦是印度对中国旧称,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和L'Aurore。1904年马相伯辞职,别办复旦公学。震旦1908年迁卢家湾吕班路,占地一百零三亩。1914年改为六年制,分设博物医学、法政文学、算术工程3科。即后来的医、法、理工3个学院。讲授均用法语。学生来源多为徐汇公学及各地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毕业生。1915年起院长需由罗马耶稣会总部任命。1932年改称震旦大学,圣伯多禄教堂落成。1937年美国圣心会在蒲石路创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名义上属震旦大学,实际经济、行政、教学完全独立,教学语言为英语。1947年增设文学院。日开始,传教士退出学校,天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l952年l0月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组成上海第二医学院,胡文耀任院长。经济系、中文系、化学系和营养组并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电机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化工系并入华东化工学院,托儿专修科并入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银行、会计、企业管理等夜专修科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从此震旦大学撤销。现为重庆南路227号和280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舍。&
6、上海大同大学&1911年6月,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师胡敦复、平海澜、朱香晚、吴在渊、顾珊臣、郁少华、张季源、顾养吾、华绾言、周润初、赵师曾等11人,组织立达学社。旨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社长胡敦复。同年11月,因不满清华学堂外国主事者的办学方式,相继来沪筹办学校。日,立达学社同仁捐款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南阳里租屋,创办大同学院作为同仁讲学励志之所,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院长胡敦复,招收学生91人,立达学社同仁一年之内,将薪金全部捐纳作为办学之用。 1914年1月,大同学院迁入南车站路401号自建校舍上课,有学生126人。1922年9月,大同学院立案,改称大同大学,有学生563人,增设大学别科。日,立达学社会议决定:立达学社社长不得并任大同大学校长;大同大学校长不得并任立达学社社长。通过大同大学校董会组织大纲。拟聘大同大学校董:马相伯、吴稚晖、蔡孑民、胡孟喜、杨荫杭、张澹如、杨杏佛、陆伯鸿、赵晋卿、徐新六、张菊生。票选社员为校董:叶上之、平海澜、朱香晚、华绾言、吴在渊、胡刚复、胡宪生、曹惠群。推选曹惠群为大同大学校长。 日,立达学社票举朱香晚为社长。日,上海市教育局准予大同大学中学部立案,改称大同大学附属中学,除教室、宿舍分开外,行政和经费仍与大学统一办理,大学预科停办。1935年,《三十年之上海教育》对大同大学的评价:"该校办理,处处经济,绝不浪费。教员刻苦耐劳,精神贯注,学生朴素好学,教师辅导学生自动研究,尤为可贵"。日,日机轰炸高昌庙江边码头一带,又炸毁南火车站,大同部分校舍被炸。1937年10月,华界沦陷,大同大学从南市迁至租界,借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及位育小学继续上课。1938年9月,大同大学租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为临时校舍。中学部979人,大学部850人。后大学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学校舍。1939年9月,新闸路大同大学新校舍建成,并附设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律师公会校址称大同大学附中一院。1942年,胡敦复继曹惠群任大同大学暨附中校长。1945年11月,大同大学校长胡敦复辞职,校董会推胡刚复为校长。胡刚复于日由渝飞沪到校视事。1949年10月 大同大学校长胡刚复北上,由平海澜担任代理校长。1951年2月 中共蓬莱区委调闻人馨来校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师。1952年10月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文学系、哲学教育系、史地政治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取消大同大学建制。&
7、中国大学&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学,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任校董。学校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且建校伊始就有附属中学,1952年附中更名为北京市第29中学。中大及附中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教授"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学校培养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毓华、段君毅、张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中国大学十六周年纪念大会会刊》写道,辛亥革命的硝烟尚未散尽,&孙总理在这成功的失望当中,深知欲贯彻革命的主张,谋真正共和的实现,非养成革命的人才从根本上改造不可,于是和宋教仁、黄兴诸先烈规划进行,以树百年大计。这时宋 先生恰供职北平,又以北平为全国文化的中心,逐决计组织搜罗学识经验丰富的革命人才为导师,而 宋 先生则被推为第一任校长。筹备即竣 ------ 至是为时势所要求的中大(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编者注),逐于民国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成立前校名定为&国民大学&。岂料将要开学时,第一任校长宋教仁先生于日 在上海遇难。于是改由校董黄兴出任第二任校长由彭允彝先生代行校长职务。国民大学设有教务、总务、庶务、会计等机构。学校初设四大部:大学部,下设文、法、商三科;专门部,下设法、商两科;法政别科部;附属中学部。在中国大学及附中的历史上,一些国民党军界要员都曾任职。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曾任名誉总懂事;孔祥熙、孙科等曾任懂事长。1917年春,经董事会决定,将校名改为&中国大学&。此时,在校学生已达到一千余人。原校舍狭小,很难适应事业的发展,经校长与校懂事多方努力,于1925年6月买下二龙路口袋胡同郑王府房产(今国家教育部所在地)。同年9月,除附属中学部外,均迁至新校址开学,附属中学依旧在原址上课1949年北平解放,中大附中改名新生中学,后又更名新英中学,1952年定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至今。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李大钊、鲁迅等曾在此讲学,在北京的历史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中大及附中学生都走在前列。在斗争中,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先进青年和革命志士。1919年&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率先列队参加,结果多数学生被打被捕,其中一些人被警厅关押了半个多月。后经姚撼校长与其他院校的六位校长联名保释放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大辽籍学生曾组织了抗战救国团,9月21日 中大召开反日救国大会。中大学生李兆麟从此奔赴抗日前线,他与杨靖宇、周保中同志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三位著名将领。&& 九.一八&事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大及附属中学的传播更加迅猛。这一时期,李达、吕振羽、蓝公武、管彤(张致祥)、鲁方明(余修)等一批共产党员或先进分子在校内或写文章或作讲演,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还出版了《文史》双月刊,《盍旦》半月刊,载文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中大学生会主席董毓华等率领学生队伍越墙出校,涌上街头游行,最早来到新华门请愿,在12月16日北平抗日大游行中,董毓华和其他同学夺过水龙头反射军警。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一二 . 九&运动图片,就是依据当时现场拍的这幅照片绘制的。这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的光荣。日 ,北平学联在中国大学逸仙堂举办血衣展览,展出&一二.九&、&一二.六&事件中各校受伤学生的数百件血衣。这个展览是由中大学生董毓华和白乙化筹办的。白乙化不久也投身抗日前线,成为平西抗日游击战的著名领导人;他的绰号&小白龙&,使敌寇闻名丧胆。他于 1941 年在密云与日军战斗中光荣牺牲。白乙化同志的墓就建在密云水库岸边。中国共产党早在1924年便在该校建立了组织,冯雪峰、齐燕铭、吴承仕、曹靖华、 段 君毅、任仲夷、崔月犁、宋汝棼、黎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开展过地下斗争。中山先生说:&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为了真共和,孙中山亲手创建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于1912年冬筹办,日开学。11年后,1924年月1月下令筹备黄埔军校,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5月16日 正式开学。中国大学和黄埔军校,共同培育革命人才,一文一武,一北一南,是中山先生&振兴中华&人生的不朽丰碑!国民党故老相传&先有中大,后有黄埔&事实确是如此,培养文职人才的国民大学(中大前身),比之后建立的培养武职人才的黄埔军校的历史,要早11年之久!现在中国大学和黄埔军校都已不存在了,但有&中大附中&既今二十九中依然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人才。二十九中的前身是中国大学的旧址。在中华大地上,以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很多,但只有中大附中是由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惟一一所中学。这所学校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她是中山先生遗留给北京市西城区的一艘正在航行、永不沉没的中山舰!是国之瑰宝!&
8、燕京大学&燕京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4个美英基督教差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建立于1919年,其前身是美国教会在北京一带办的三所教会学校。1921年校长司徒雷登获得美国著名出版商亨利&卢斯及美铝公司创办人Charles Martin Hall的捐款,在北京西郊购买了数处前清亲王赐园,聘请建筑设计师墨菲进行总体规划,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1926年,正式迁址。燕京大学下有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又称医预院,学制为三年预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关专业学系。1952年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其余与清华大学文科院系等并入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校址&燕园&成为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未名湖燕园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园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1921年&1926年,曾为多座在华教会大学进行过设计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接受聘请,为燕京大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燕京大学的东西轴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从校友门经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废墟),方院两侧是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正面是歇山顶的贝公楼(行政楼),两侧是宗教楼和图书馆,沿中轴线继续向东,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东部以未名湖为界,分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才、兼、备4幢男生宿舍以及华氏体育馆。女院沿一条南北轴线,分布适楼、南北阁、女生宿舍和鲍氏体育馆。燕京大学建筑群在外部尽量模仿中国古典建筑,在内部使用功能方面则尽量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暖气、热水、抽水马桶、浴缸、饮水喷泉等等。
校训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务 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校长司徒雷登 吴雷川 陆志韦 梅贻宝
著名校友谢婉莹(冰心) 周南 赵兰坤 黄笃修&
9、之江大学&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之江大学起源于1845年美北长老会麦嘉谛牧师(D.B. McCartee)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the Ningpo Boy&s Academy/Boarding School)。该校于1867年迁往杭州,改名为育英义塾 (Hangchow Presbyterian Boys' School)。1897年开设大学课程并改名育英书院(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1914年改名为之江大学(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1909年美南长老会加入。北伐战争期间一度停办。1931年向中国政府立案,因为只有文理两个学院,定名私立之江文理学院。抗日战争期间曾经迁至安徽屯溪、上海、福建邵武、贵阳、重庆等地。到1948年因已拥有文、商、工三学院,得以恢复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isty)名称。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厅接管,美籍教员离校回国。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该校文理学院部分系与浙江大学文学院组建浙江师范学院,院址设在原之江大学;文理学院部分系并入复旦大学;财经学院并入华东财经学院;工学院除航空工程系并入中央航空学院以外,全部并入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宣告结束。&
10、东吴大学 (苏州)&东吴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监理会在苏州和上海开办的几所学校。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监理会于1939年与美以美会合并改名为卫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后并入上海中西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创办)。东吴大学实际上是在苏州的宫巷中西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激发了年轻人学习西方知识的热情。1896年,苏州监理会宫巷教堂牧师孙乐文(D.L.Anderson)为回应一群年轻的中国学者学习英语的要求,在苏州开办了宫巷中西书院(Kung Hang School),第一批学生有25人。到1898年11月,学生已超过100人。1899年,监理会决定在苏州开办一所大学。1900年12月该校董事会在上海组成,孙乐文被选举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新大学取名为东吴大学堂,当时成立文理,医和神学三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东吴大学。日,在美国田纳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称注册。1901年3月,宫巷中西书院迁入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东吴大学堂正式开学,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开办之初,只设中学班,学生不足百人。到1905年开始招收12名大学生。该校西学课程大体仿效美国大学,国学则自作安排,分设有文理,医和神学三科和附中数所(分别位于苏州、上海和湖州)。1904年东吴大学增设医科。1907年东吴大学首次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中国第一个文学士学位(沈伯甫))。1908年东吴大学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名称改为&Soochow University&。1909年东吴大学颁授三个医学士学位,后未继续(1912年医科撤销)。1910年东吴大学增设神学科。1911年3月,孙乐文去世,校董会选举同一宗派的上海中西书院的校长葛赉恩(J.W.Cline)为东吴大学的新校长。这一任命也就使上海中西书院与东吴大学合并组成了东吴大学的文理科。当时大学生人数为50名左右。1912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神学学士学位(同年神学科撤销)。1915年东吴大学于上海崑山路中西书院原址设立法科。颁授第一个理学士学位。1917年东吴大学颁授中国第一个硕士学位(徐景韩)。1918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法学士学位。1927年文理科、法科分别更名为文理学院及法律学院。1928年东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颁授第一个法学硕士学位(金兰孙)。192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及理学院。自此东吴大学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文学院及理学院在苏州,法学院在上海昆山路。1952年,在教育部和苏南行署教育处领导下,实施院系调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由无锡迁到苏州,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及江南大学数理系被并入此校,改名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冬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于院系调整中撤销,法律系师生转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往上海财经学院。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成为江苏省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于2000年隆重举行100周年校庆活动,并拟使用东吴大学校名,后遭到原东吴大学大部分校友和教育部反对而未成功。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当时东吴大学并没有迁离,但是有部分校友去了台湾。1951年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推动在台湾建东吴大学,但因为法令限制,便先在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立的东吴补习学校,暂以台北市汉口街为校址,当时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3科,另设比较法律1科,限大学肄业两年者报考。1954年7月因办校成效显著,教育部核准成立为东吴大学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4系并附设外文系,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校院。1958年3月迁入位于台北近郊的外双溪之新校址。1969年奉准恢复完全大学建制,随后逐步增设各学系与学院,现已成为包括文学、理学、法学、商学、外语学院等5个学院22个系之综合大学。目前东吴大学除外双溪校区之外,尚在台北市贵阳街设有城中校区。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如今东吴大学已成为台湾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法律系更是闻名遐迩,被认为是台湾最好的法学院之一。有趣的是,东吴大学的英文名称就叫&Soochow University&(苏州大学),它与大陆江苏苏州大学也常有接触交流。东吴大学在生物、化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力量十分雄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7年东吴大学第一次颁发硕士学位,这或许也是在中国授予的第一个化学方面的硕士学位。1915年9月东吴大学招收不到10名学生在上海开办了法学院,而当时教法学的教师则有10多人。1918年7人毕业获得法学士学位。法学院对入学的要求很严格,一般学生在进入法学院以前都要先完成至少3年的文学士学位课程。法学生每周要上15小时的法学课,还要参加实习法庭。1920年法学院的9位毕业生中有4名赴美国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1、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简称&金大&,是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汇文书院(Nanking University)。1907年,美国基督会于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Christian College)和美国长老会于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Presbyterian Academy)合并为宏育书院(Union Christian College);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Private University of Nanking)。1937年因抗战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46年还宁。约翰&福开森、师图尔(G.A. Stuart)、包文(A. J. Bowen)、陈裕光、李方训先后担任校长。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并为新的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由四牌楼旧址迁至金大鼓楼岗校址。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教育系、农学院、农学院林学系、理学院电机系、化工系等系科分出,和南京大学等有关大学相关院系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在今东南大学,化工系在今南京工业大学)等校。电影与广播专修科迁至北京组建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另有部分院系调至其他有关大学。金陵大学1888年创立时名为汇文书院(The Nanking University),书院设博物馆(文理科)、医学馆(医科)和神道馆(神学科)。1890年设成美馆为中学部。1910年汇文书院改为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时,在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立案,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学位文凭。并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结为姊妹大学。先后设有文科、理科、医科、农科、林科、工科等。关于金陵大学成立之始在美国纽约州立案注册,一面当属无奈之举,&当本校创始之际,中国教育行政机关尚未有大学授予学位的规定,而私立大学之立案尤无明文可遵,故当时本校董事会议决暂在美国纽约省立案,并由该省政府授予学位,本校毕业生今日所得之外国学位,实系过渡办法,一侯中国教育当局规定授予学位办法时,当即遵照办理。& 另一面,此举对保持教学水平及获得国际认可有所助益,&本堂毕业者,即无异于在美国大学校毕业也,凡领本堂毕业凭单者,即无异于美国学士之凭单也&。1928年,金陵大学在中国教育部立案。1934年,金大又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了与其他国际间之大学同等学术地位,并能自行颁发获国际认可之学士和硕士学位。早期金陵大学的教材、图书杂志、教学仪器以至生活设施都来自美国,校长、教务长、各系主任、教授也以外国人为主。金大之课程设置,偏重于西洋科学与文化;日常教学用语除国文和经史等课程外,都用英语,文娱活动场所,实验室内,运动场上,甚至学生助威的啦啦队亦不例外。1928年陈裕光出任校长后,注重中国教育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发场中国文化。首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呈请立案,是第一个向中国政府请求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同时增聘中国教职,加强中文、地理、历史的教学。并将金陵神学院从金陵大学脱钩出去,将宗教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尊重信仰自由。金陵大学文理农三院嵯峨,英语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成就卓著,尤其农林为中国先驱闻名世界。其他方面亦有发展,如开创中国电影教育、首开中国医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在美国对外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中,是中国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享誉海内外。美国对外国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28年所做的评鉴。中国的教会大学,A类一所,为金陵大学,B类一所,为燕京大学,其他如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华中大学等校,均属C类大学。依此标准,持有A类大学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持有B、C类大学学位的毕业生只能进美国大学本科,有些可进三年级或四年级,有些只能进二年级,进入研究生院则要补修30个本科学分。从1888年到1952年,金陵大学共有毕业生4475人。分布于海内外政治、实业、文化、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比如,在农业界,据美国学者杰西&卢茨所著的《中国教会大学史》,1949年前,金大毕业生一度领导着中国农林部7个技术部门中的5个,5所国立研究所中的3所,10余所国立大学农学院中的7所;1950年代后在以&经济复兴&为号召的台湾农业界,大部分骨干是金大毕业生。农科 1911年江南省一带暴雨成灾,&二十余州县灾民三百万人,已饿死者约七八十万人,奄奄待毖者约四五十万人&,金陵大学教习裴义理(Joseph Bailie)&深感农业改进之重要&,和张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义农会&,得到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等三十位民国要人&竭力襄助&,由华洋董事组成董事会,故又称&华洋义赈会&。在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活动中,裴义理继感农林人才缺乏,乃于1914年在金陵大学创设农科,次年设林科,再一年合并为农林科,裴义理任主任。1917年裴义理辞职返美,芮思娄(J. H. Reisner)任农林科主任。1918年,与&万国蚕桑合众改良会&合作成立蚕桑学系,由吴伟士(C. W. Woodworth)主持。这一年,农科首届毕业生李积新、陈桢、叶元鼎、徐澄、潘健卿、赵叔愚六人毕业。1921年设立农业经济学系,由卜凯(J. L. Buck)主持。1930年农林科改为农学院,谢家声任院长。金陵大学农学院采用&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推动了中国农业的近代化。医科 金陵大学1888年成立时设医学馆,到1907年停办,1913年重建医科,同年美国基督教会所办的东方医科大学并入,1917年再次停办,保留医预科和附属鼓楼医院。英语教学 金陵大学是美国人办的大学,英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金大学生尤以英文水平高而被称道。在教会大学英语演讲、辩论比赛中,其他大学学生都是西装革履,唯金大学生长袍布履,夺冠者则多为金大,而且一度金大理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胜过其他大学英语系学生,引起国民政府教育部关注,曾特别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等人进行调查。中国文化 金陵大学有许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者,1927年陈裕光当选校长,以美国工业家霍尔(C. M. Hall)的捐款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聘徐养秋主持,在史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法学、目录学、国画研究及海外汉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建树。1934年,金陵大学成立国学研究班,国学导师有胡小石、胡翔冬、黄侃、吴梅、汪辟疆、商承祚等人。著名词人沈祖棻就是金陵大学国学班的首届毕业生。
校训诚 真 勤 仁
校歌词:胡小石 曲:H. S. Thompson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著名校友张德慈,首位华裔泰勒奖得主、宗座科学院(Pontificia Academia)院士李景均,被称为人类遗传学的开拓者,曾任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会长李卓皓,第一位拉斯克奖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左天觉,农业及烟草专家,曾任美国农业部烟草研究室主任王应睐,中国生物化学科研事业的主要奠基人马保之,农学家,被称为&利比里亚农业之父&陶行知,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活动家刘伯明,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学界精神领袖程千帆,著名文史学家、国学大师孙明经,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中国电视之父刘国钧,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奠基人吴德耀,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设计者,被称为&海南一代哲人&程抱一,第一位华裔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赛珍珠(执教),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任美国作家协会主席邹秉文(执教),农学家,曾任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筹备委员会副主席章之汶,农学家,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来自这所大学的著名校友还有中国现代内科医学先驱戚寿南,中国配位化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戴安邦,新中国声学事业的奠基人魏荣爵,新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沈嵩生,禅学大师南怀谨,历史学家王绳祖,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美国联合援华会会长杭立武,中华民国教育部长、外交部部长蒋彦士,中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国务委员彭佩云等。&
12、齐鲁大学&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差会联合开办。1860年代初,来自美国北部的美北长老会(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s,North)差会在登州府城(蓬莱)建立了在中国北方的第一个传教基地(后来山东省一直是美北长老会在华最重要的传教区)。1864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teer,1836年-1908年)到登州(蓬莱),在这里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所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登州文会馆(Tengchow College)。在山东省传教的另一个重要差会是英国浸礼会(English 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1875年,英国浸礼会将传教基地从烟台迁到青州。1884年,在青州创办了一所广德书院(Tsingchow Boy&s Boarding School)。义和团运动之后,这两所学校决定合并开办成一所大学。1904年,两校合并,成立位于潍县东关乐道院的广文学堂(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1917年,广文学堂再度改名为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校址也迁往济南南关。学校分为文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1951年,学校由政府接管。1952年,撤消齐鲁大学,文学院并入山东大学,理学院并入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齐鲁大学前身是由美国、英国等教会创办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04年由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而成。1916年在北京的美国&罗氏竹花医学社&将北京协和医院的三个班的学生转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并带来15万元的&协款&。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也迁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济南共合医道学堂。为了适应学校扩充之需要,学校筹巨款(200余万元)在当时济南市新建门外,建筑校舍,创办新校,学校定名为&齐鲁大学&。1917年9月正式开学,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学生277名,教工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工36人。校长是英人布鲁斯,经费由英、美、加等国教会支付。齐鲁大学校址,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齐鲁医院。在历经了山东医学院、山东省立二院的变迁,原齐大的建筑,除个别受到损害拆除外,其余均保护尚好,仍在使...
阅读(2427)|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栀子花开在哪里拍摄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