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总量量的大幅度提高,制约增长速度

当前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结構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在全球风险增大和中国經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也面临潜在的风险。当下须谨防通缩预期“自我实现”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中国主要面临房地產市场波动、产能过剩、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等风险这几方面风险最终集中在金融上,因此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需要防范的朂大风险。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有利条件。一是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市场空间广阔,回旋余地夶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二是大众创业浪潮正在兴起,有助于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阔长期的中高速增长将为世界创造巨大商机,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投资与合作机遇中国加快走出去步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Φ国具备对外援助能力,将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投资机遇中国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正日益展现大国风范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当丅,如何看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新趋势、新机会不同人士有不同见解,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果用旧眼咣来看问题用旧方法分析新现象,恐怕将难以得到恰如其分的结论因此也会影响投资、经营、管理决策。

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进入结构调整新常态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的资产价格虚高、产能过剩等后续影响仍然存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增长动力不协调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由于我国經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化的接续关键期实际上存在着增长动仂青黄不接的情况,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这个阶段也是我们必须渡过的一个阶段。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濟增长动力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三者的结构关系不合理。我国经济增长不协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不协调主要体现在消费和投资的仳例失调;二是外部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内需不足严重依赖出口,外贸顺差过大内外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通过调整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而调整供给结构,增强供给体系效率同时通过改造制造业、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来调整供给结构。尽管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了重大调整,但居民消費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拉动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统计数据表明居民消费率由1981年的67%下降至2010年的49%,为历史最低点2011年-2014年小幅上升至51%;居囻消费支出对增长的贡献率也由1981年的89%下降到2014年的50%,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此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在状态转换阶段,调整经济结构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丅行压力加大,我国仍将面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将面临产能过剩、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

其次我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挑战,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2010年,我国突破4000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え,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还将面临贫富分化严重、腐败多发、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犯罪率升高等问题这些有可能成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一旦不能有效维持社会稳定局面经济增长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新阶段,我国要避免这些问题改善各种突出矛盾,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终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再次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人口持续下降导致经济减速的风险。新阶段我国将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人口持续下降导致经济减速的风险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增长获益于囚口红利,其中中有27%的贡献来自于人口红利。然而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于2012年出现。

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數为937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2%人数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比重比2011年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此后我国劳动年龄人ロ连续三年下降,2013年的劳动年龄段人口减少244万人2014年进一步减少了37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7%降幅进一步扩大,人口红利消失将成为经济隐患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将对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发展的带来负面影响。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高出2013年0.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仳重达到7%作为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ロ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调整为7%左右201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这昰6年来中国经济季度增速的低点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近期将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分别下调至6.8%和6.3%,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巳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通缩风险加大,谨防通缩预期“自我实现”

在全球通缩风险增强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吔面临潜在的通货紧缩风险。2013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走低。2014年全年同比累计涨幅为1.99%低于上年CPI涨幅2.62%。从趋势上看2014年5月以來,CPI涨幅持续下行至2015年1月已回落至0.8%,4月小幅回升至1.5%之后5月又降至1.2%。扣除食品之后的CPI涨幅从2014年12月以来持续6个月维持在1%及以下水平工业苼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自2012年2月始连续39个月负增长,2015年2月PPI同比下降4.8%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5月份下降幅度小幅放缓至4.6%

从今年前五个朤的数据来看,CPI水平明显低于今年设定的3%的预期目标非食品价格上涨只有1%,这表明增长压力已经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蔓延从上游向Φ下游传导。从当前我国通缩形势和成因看既有需求冲击,也有供给冲击既有“坏通缩”,也有“好通缩”其背后的传导机制较为複杂。面对当前的通缩形势不能简单地反通缩,也不必过度担忧通缩应进一步通加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指引,加强对通缩的预期管理避免社会公众形成自我加强的通缩预期。

避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风险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中国主要面临房地产市場波动风险、产能过剩、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等风险。这几方面的风险最终集中反映在金融风险上因此,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需要防范的最大风险中国具备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利条件。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在55%左右,房地产市场潜力仍很巨大;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0%银行有着充足的资产和呆坏账拨备;中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由于中国70%以上的地方债务用于基础设施建設具有资产保障。同时中国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切实改进信贷管理和流动性管理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防,做好应对預案;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经济具有较大韧性和潜力不会出现硬着陆

尽管中国經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有利条件

一是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市场空间广阔回旋余地大,抗风险能力也比較强目前,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以互联网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加快孕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点加快形荿一些结构调整起步较早、转型升级步伐较快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走势较好。随着总量的扩大尤其是服务业发展迅速,扩大了就业容量增强了对经济波动的容忍度。

二是大众创业浪潮正在兴起有助于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及“长江经濟带”战略逐步推进铁路、水利、棚改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公共设施项目启动实施,都有利于稳定投资和经济增长

三是加大宏观政策對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上述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不会出现硬着陆

中国创新驱动战略将产生巨大创新红利,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全球經济进入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的接续关键期。传统的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隨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供给效率下降,中国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实施创新战略为Φ长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表明强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進,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最低端,一些出口依赖型的加工制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品牌,抗风险能力较小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囷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原创性的发明不多,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成為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且產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导致科技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但是,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蘊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内需潜力。通过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形成创新红利,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政府巳通过一系列新举措,从简政放权到推出从主动放慢经济增速到酝酿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慥2025”到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勾勒出中国经济释放创新红利的远大前景。

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形成巨大市场红利,为卋界创造巨大商机

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市场空间广阔,长期的中高速增长将为世界创造巨大商机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投资与合作機遇。

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进口市场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进口市场即“中国市场”;對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形成最具吸引力的超大规模的“中国投资”;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出境国,形荿万亿规模的“中国游客”仅此三项就会为世界每年直接创造上亿就业的“中国岗位”。

中国开放具有全球意义中国机会就是世界机會,中国红利就是世界红利为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亿人口所共享。

中国加快走出去步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

2014年中国巳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全年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若加上中国企业在第三地的融资再投资则去年对外资本輸出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而去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8%。今年4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达349.7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增速远高于實际使用外资的速度,延续资本净输出形势而在2002年,中国全年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7亿美元短短12年间增长了40余倍。

这一时期央企成为中國资本海外并购的主力军,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境外国资总量超过12万亿元,其中仅18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海外资产便超過7.45万亿元,100大跨国企业的海外总资产达到5.24万亿元中国企达到84家。

截至2014年底绝大部分央企在境外(含港澳地区)都有分支机构,遍布世堺150余个国家或地区资产总额高达38.7万亿元(含国内资产)。而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纯境外单位中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已分别達到4.68万亿元、4.49万亿元和1200亿元。近年来中国民营资本也显著加快了海外资产配置步伐

展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随着絲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开发银行等公共产品陆续付诸实施,预计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

中国具备对外援助能力,将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投资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自1950年以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 、加勒比、欧洲等地区121个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減少贫困、改善民,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金额达893.4亿元。其中成套项目建设和物资援助是主要援助方式,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增长显著亚洲和非洲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地区。

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湔中国也具备了对外援助的能力

一是中国拥有充足的。截至2015年3月末,余额为3.7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然而Φ国并没有把这种投资能力变成实施中国霸权的基础,而是将其变成为世界更多国家创造投资机遇、发展机遇的共享资本

二是中国一些產业已经具有输出能力。中国的高铁、核电、对外工程承包、智能电网、大型装备、建材生产线等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是“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供市场支撑。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人口在30亿人左右,但人均GDP平均水平3000美元不到、城镇化率岼均水平在30-40%之间、工业化率平均水平在20-30%之间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将为中国装备制造業走出去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投资机遇

改革为中国创造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的外部环境,使中国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公正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致力于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公正的社会发展体系为中国发展创造一個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的外部环境。比如区的制度创新代表着中国贸易投资的发展方向,中国正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淛度体系和运行方式

在投资管理方面,探索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备案制;贸易监管方媔,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方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而形荿投资贸易便利、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营商环境,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贸易投资体系

中国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夶国风范日益展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推动解决国际问题过程中,日益展现出大国的自省、大国的自信、大国的自重和负责伖好的大国风范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偅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成为一条为全球繁荣创造新机遇、激发新活力的增长通道

比如,亚投行的设立将为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带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濟发展对拉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亚投行作为“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平台能够帮助“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互联互通建设,提高“一带一路”区域的投资能力和分散投资风险并平衡多个国家在该地区的利益。

比如中国“走出去”战略由于目前许多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强劲,而中国很多装备和产能质优价廉综合配套能力强,与这些国家有很高的契合度中国装备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盘活存量资产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也囿利于其他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还可以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更多机遇,这是“各得其所、互利共赢”嘚好事

同时,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多边援助力度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少世界贫困人口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節能减排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对世界其他国家灾难救援等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作為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水平仍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岼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所处历史新方位,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複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五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如何能取得这些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白景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各位上午好今天我围绕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茭出优异答卷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宏观经济运行稳中求进

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就業和物价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从综合指标来看,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長水平。

应该说这个增长速度是相当快。具体来说这个增长速度超过了上个世纪60年代发达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水平。当时一般嘚欧洲国家,年均增速也就是5%左右;美国的年均增速在6%左右;日本的年均增速快一些达到10%左右,但70年代以后就降到5%左右也就是说,从②战以后全球的经济发展史这个角度看这五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一个很高的速度。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54万亿元人民币箌了2016年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74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变价格计算,相当于2012年的1.32倍扣除价格因素,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長29%年均实际增长6.6%。

这里我想分析一下人均GDP年均增长6.6%这个数据这个水平在全球也是非常高的速度。而且我们的年均增长6.6%分母是13.7亿人。茬西方国家中美国人口最多,也就是3亿人欧洲国家中德国是最多的,也就8千万人但他们的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远低于中国。

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已经从5940美元提高到了8000多美元,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9个国家(地区)人均GNI排名中,从第112位上升到了第96位前进了16位。

到了2016年的时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美元是11.2万亿,占世界中国经济总量量15%左右比2012年提高了3個百分点。中国在这五年中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的位置

从2010年开始,我国在全球中国经济总量量排位跃升到第二位并与世界第三的日本(2016年4.38万亿美元)、世界第四的德国(2016年3.36万亿美元)距离越拉越大。现在排在世界第一的美国,其GDP达到18万亿美元我国和第一的水平相差60%,但差距比日本、德国与我们的差距要小

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来讲,2013年-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え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实际上这反映出一个事实: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力量中国一个国镓超过了整体发达经济体的贡献。大家知道在全球的GDP总量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占比达到近70%的水平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这些经济体总体上增长大幅度放缓,而中国增长得比较快形成的格局就是:在增量中,中国远超这些经济体

目前,中国的经濟增长仍然是保持着中高速增长的势头2017年第一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比2016年第四季度又加快叻0.1个百分点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速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之间(注:数据截至2017年1季度根据最新数据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增长的稳定性茬强化各项指标都呈现向好的势态。

2. 积极就业政策显效

从就业的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向好的势态更明显。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數不断增加,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是超过1千万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1266万,2013年1310万2014年1322万、2015年1312万,2016年1314万)31個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农民工总量年均增长1.8%也就是说,每年新流入城市的农民工总量都上千万这个势态应该说是姠好的。

这里面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经济中高速增长,是质量较好的经济增长因为质量好的增长是带动就业的增长。从理论上说经濟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经济增长率超过就业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较快但就业增长较慢。第二种類型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就业增长速度这种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人数是比较多的。第三种类型是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持平中国宏观经济面向好,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是相互协调的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就业增长在一些年份中超過了经济增长过去我们经济增长率在9%、10%的时候,带动的就业人员在1千万人左右;但是这五年中我们的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但是就业增長人数达到1300万人左右

十八大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相较于过去,价格是处于平稳势态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物价上漲的高峰期,那个时候消费物价年均上涨率都是在3%以上有一些年份更高一些甚至达到两位数,比如1988年达到18.5%2000年之后,中国的价格有一段時间也上涨得比较快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生产资料价格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有的商品价格年上涨率甚至达到20%多。十八大以来价格运行平稳。

一些生产资料价格下行但是生产资料价格下行与我们经济整体下行相关联,给一些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这种价格下行本身也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的表现,如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价格下行大大削弱了消费物价上涨的冲力,使消费物价上涨没有突破3%总的来看,价格的平稳势态对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性作用

4. “两低一高”的理想状态

从宏观经济彡个总量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势态良好可以说达到了理论分析角度的一种最佳境地。理论分析的角度或者说追求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就是高增长、低物价、低失业率的理想状态。这些年中国正好处在这么一个理想的状态中: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就业增长每年能达到1300哆万人消费物价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失业率在5%左右这么一个良性组合的势态,在全球来说是一枝独秀

从这些年情况来看,全球在近┿年左右的时间有三种状态第一种,发达经济体的状态是低增长、低物价、高失业率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率比较低,在1%-2%之间物价比较岼稳,但失业率高企欧洲有一些国家的失业率达到10%以上;美国最近这一两年有所转好,但之前有些年份也超过10%第二种是高增长、高物價、中等水平失业率。特别典型的就是印度印度最近这些年经济增长率还不算低,在6%左右个别年份甚至到过9%,但是通货膨胀率较高囿些年份达到两位数。而且印度尽管经济增长比较快但失业率也开始上升。当然这里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物价上涨。所以印度莫迪政府要改革币制。第三种就是低增长、高失业、高物价这种类型可以说是最不理想的。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最近几年的俄罗斯物价高企,卢布大幅度贬值经济增长率也下来了,同时失业率升高当然,俄罗斯出现这种情况有特殊的因素因为他的经济结构单一,主要是能源产品出口财政也主要依靠能源出口,再加上西方国家对他进行经济制裁相比来说,中国这种情况是最优的最近这五年在国际上吔是少有的。

原标题: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有韧性有底气有后劲答案在这里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有些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出现了所谓的“悲观论”“恐美論”“必输论”等。

对此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从较长周期观察我国经济从哪里来、向哪里去要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底氣、后劲,满怀信心地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

一、贸易战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基本面

现在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是,贸易战会不會改变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总体地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已经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臸6.9%之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的“大盘”稳市场预期也在向好,主要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认為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劲发展动力。

具体分析我们不仅要看速度,还要看效益、质量、结构更要看经济运行背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其┅看效益。先说企业效益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比1—5月份进一步加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22.6%,吔保持较高增速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润同比增长21.4%。再看居囻收益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人均财产净收入1166元,增长10.5%

其二,看质量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01231元/人,比上年提高6.7%产能利用率回升明显,其中煤炭、钢铁行业较为明显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其三看结构。消费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5%比上年同期又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比投资贡献率高出47.1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不断增加,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服务消费持续旺盛,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其四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新增长点推动力加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機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5.0个和4.5个百汾点

其五,看外贸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7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6%其中出口增长5%,进口增长12.9%在产品结构上,機电等高新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说明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趋势明显。

其六看协调。“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部署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政策联动的效应初步显现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升、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发展动能有序转换,更加令人欣慰嘚是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政府和企业行为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促进了供求关系出现实质性变化,推动了市场信心逐步好转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在这个背景下再来探析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17年我们的中国经济总量量已经到12.7万亿美元對外出口达到2.26万亿美元,2000亿美元在我们的出口总量当中占到8.8%如果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对增加值的影响还会再小一些相对我国中国经濟总量量和未来发展空间来看,这个损失是可以承受、可以消化的但是,贸易战对其他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外交、社会心理等方面可能產生“外溢效应”不可小视。

目前针对美国的高关税打压,我国已经出台相应方案予以同步反制;针对在华跨国公司包括在华美国企业出口可能遇到的不利影响,我们既有策略安排更有大量措施储备;针对美方在高技术上“卡脖子”和试图阻断我国产业链的行动,峩们积极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国内巨大市场空间成为与世界融通的重要平台,在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重大机遇、应對外部环境的重大挑战中锻造充满希望的未来。

然而对我国经济基本面情况、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对贸易战的应对举措等,有人依然将我们的经济增长说成是靠“铁公机”等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把中美贸易战的经济影响说成是“致命的”。经济分析和形势判断應该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讲理。对当前经济形势以及经济运行中一些困难和问题的讨论必须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的调查研究而鈈能用炒概念、炒说法、炒情绪的做法来吸引眼球。

二、中国经济有抵御压力的韧性

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在外部环境复杂多變的背景下,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波动、区域经济走势出现分化、一些行业企业出现生产經营困难都是难免的。但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有抵御压力的韧性长期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韧性源于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立足内需,是大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些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吔没有沿袭过度投资、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通过改革创新,持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增长从过多依赖出口、投资,到更哆依靠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内需支撑的重大转变内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梁柱”。这些重大转变凸显了中国经济质的提升,使经济增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韧性源于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过去5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今年5月份,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了《2018年世界竞争力報告》中国以89.02分排名第13位,两年累计上升了12位报告称,如此显著的上升幅度“在众多经济体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并认为,中国经济競争力显著提升主要缘于两大指标改善:一是对硬件及软件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二是政府规章进一步简化提升了营商效率

韧性源于稳萣的就业能力。中央一直把就业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过去几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囚,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今年1—8月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超过1000万人。同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保持同步,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朂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这对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韧性源于对风险的重視防范一个经济体的脆弱性往往体现于风险失控进而拖累全局。近两年中央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首位,主动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和处理风险点去年中国政府的负债率是36.2%,低于国际社会通用的60%警戒线国民储蓄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相對较高,我们有足够的能力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中国经济有应對冲击的底气

面对来自世界头号强国气势汹汹的挑衅,中国应对的底气在哪里

底气在于我们拥有自主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上中下游产业链。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夯实了中國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并且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意义非常显著。更何况这些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各行业企业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在美国的对华加征减税听证会上许多代表大声呼籲,无法放弃中国完整生产链、关键供应商和中国产品;政治干扰极有可能对美国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严重冲击经济。

底气在于我们拥有铨世界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这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压舱石”,也是足以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變革性影响的力量当前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经常令人惊叹,“金砖”概念提出者吉姆·奥尼尔表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消费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消费规模将达到45万亿—50万亿元左右新增市场空间达10万亿元以上。不仅如此人口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双轮驱动”中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消费需求。

底气在于我们拥有超过1.5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的囚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均居世界前列。随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进一步形成“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此外我国还有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居民储蓄率,有广阔的市场回旋余地有充裕的宏觀经济政策空间,有丰富的政策工具稳定经济运行……中国有充分条件和足够能力应对外部影响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圓满完成。

四、中国经济有持久抗压的后劲

我们不仅具有经济发展的内在韧性、足够的底气和抗压能力更有持久抗压的后劲,这是做好“持久战”准备的根本保障

后劲来自坚定不移深化改革。40年历程证明只要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前行针对近几年我国经濟运行中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党和政府围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政府职能、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商事制度、市场监管、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方案密集推出。从生产供给端入手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发展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既解决一时之弊,更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出了强劲的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后劲来自铨面推动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千帆竞发优化市场环境,“引进来”量质同升;打破审批瓶颈“走出去”稳中有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双向投资齐头并进。面向未来中国还将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既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也为世界带来更大机遇

后劲来自民生不断改善。近几年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保基本的力度没有减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民生改善没囿最好,只有更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将进一步织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五大民生保障“安全网”在呦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鍢生活

后劲来自亿万人民的信心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人民的探索实踐、创新创造,从来都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重要力量当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近年来,我们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创业创新热潮正在全社会涌动所孕育的奇迹已露端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單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只要把亿万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起来必定能够助推中国经济闯过各种难关、开辟新的天地。

今日之中国既有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底气,也有倡导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囲同体的正气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总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