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发微信真人污动态表情包表情包是非主流吗?

网络上最让人反感的10种头像,你中枪了吗?自大的表情非主流头像都让人反感
网络上最让人反感的10种头像,你中枪了吗?自大的表情非主流头像都让人反感
【网络上最让人反感的10种头像,你中枪了吗?】如今网络上社交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广泛的社会现象,在社交软件中头像是自己的一种标志,然而网络上最让人反感的10种头像,你中枪了吗?聊天不喜欢发表情相关图文阅读
在线图文阅读表情栏目为您提供一言不合就斗图,为什么大家如此爱表情包? @广告门
一言不合就斗图,为什么大家如此爱表情包?
作者:王冠雄
许多年之后,面对着一个字符都没有的聊天窗口,王小某将会想起,他父亲还把世界语称作表情包的那个下午。
文化的迭代就是那么可怕,几十年飒然一过万物凋零。当你嘲笑某种文化幼稚可怖的时候,殊不知它正准备接管你生活里的一切。回想一下,当清代的遗老看到有人剪辫子、穿制服裤的时候那种震惊和愤怒,然后再想想,你在看90后刷表情包的时候,有没有同样的心情?
亲,幼稚的不是年轻人的文化,而是你的固执。
这几天奥运大战火爆,场内外的新闻更是轮番引爆社交媒体,傅园慧等新IP横空出世。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奥运新星走红社交网络的方式不再是赞美和歌颂,而是直接被做成表情包。更神奇的是贴吧刷表情包这种看似非主流的行为还被CCTV、东南卫视、广东卫视等主流媒体以褒奖的方式报道。
是这个世界的打开方式不对吗?
其实表情包文化后面,是新世代网络原住民文化对整个互联网语境的重新定义。奥运表情包在贴吧爆发的深层原因,是主流与新世代之间的拆墙运动。
表情包里的信息含量,绝对比你想象当中大很多。
【表达的焦距重置:如何从头部理解表情包?】
最早造成传播风口效应的符号表达模式,应该是日本的颜文字文化。但其传播力度远没有中国的&表情包&来得那么痛快淋漓。
源自Reddit、4chan等社区中的&RageComic&文化演变成中国的&暴漫&之后,表情包的道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从几个固定的夸张表情锁定表情包之后,现在已经来到了&无物不可表情,无人不可入包&的新纪元。
不管你是何种资历或年龄,只要你还上网,基本就无法逃避表情包。这种可以聊天可以刷屏可以引发海峡两岸&混战&的神奇物体到底核心原理是什么?好像还没有太多人认真思考过。
在我看来,表情包的本质是对纯文字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补充,是即时通讯时代信息交互模式被文字彻底干枯之后的触底反弹。
当年在我们没有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的年代,俗话说&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但这时候的交流却是肢体、表情、声音、语义构成的全方位交流,纯文字只占据很小部分。而网络社交化彻底带来之后,人类的信息交互开始大量依托文字。但无论任何语言,文字的表现能力其实都相当势弱。那些你希望表达的弦外之音、模棱两可、哭笑不得,以及与陌生人的快速亲近,依托文字都无法实现。
于是有了表情和表情包。
表情包的广泛传播,本质上是对表达行为的焦距重置。让那些难以被表述的东西重新开始进入交感语境。无论你看到表情包里的东西再夸张、再离奇,事实上都是对&表达&本身的填补。
从这个维度看的话,表情包甚至是一种必然产物。
【消弥界限的社交时代,表情包成为制造IP原动力】
表情包那么夸张,为什么大部分明星却还是愿意接受自己变成表情包,甚至自己抢着用?
因为所有用来聊天和刷社交网络的表情包,虽然外在千差万别,但有个本质却是一样的:不招人烦。
别小看这四个字,里面可是妙用无穷。
表情包的使用语境决定了它的存在是用来与交流方拉近距离,无论是贱笑、呆萌、惊恐还是囧,在交流中都以去除理解障碍为第一要务。为什么贴吧上&一言不和就斗图&,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斗图是最能让社交群体感知个体情绪,又不易造成立场对立的模式。
表情永远比话语能好被感知和接受,这是表情包最大的使用价值。
后社交互联,是一个不再存在界限和区域的时代,有的只是打通各个领域的全空间话题。而表情包,就是主流文化与新世代文化重要的打通枢纽。
拿这次奥运为例,本来奥运情节在中国人心中是神圣庄严的代名词。奥运冠军和奥运选手也仿佛天然带有一层光辉。看起来新世代的90后距离奥运很远,但如果把奥运选手直接做成表情包,甚至刷爆贴吧呢?
根据百度方面的数据,里约奥运期间百度贴吧已经产生92万个奥运表情包,2691万相关帖子,499万的热议数据,386万用户参与,相关传播达到2691万次。
百度贴吧作为90后文化的高密度集散点,其数据非常有代表价值。表情包的去边界作用,让文化群落间的距离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新世代网络群体对奥运选手的高流量赋能,并快速把奥运选网络IP化。而其原始发力点,就是表情包。
【奥运=重大节点,表情包成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狂欢入口】
反过来说,表情包不止是主流文化进入新世代文化的钥匙,也是新世代网络文化反打主流,进入公共视野,表达全新价值立场的方式。
而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节点,就是一个天然的文化出口。
90后是网络原住民的一代,他们在互联网中感知世界,在移动互联的风暴里成长。这是强调感受,强调表达,无时无刻不接受信息,无时无刻不社交的一代。他们是未来的主宰,当然也会是互联网的主宰。
表情包是90后的代表性文化产物之一,百度贴吧的数据统计中显示,90后用户的回帖中有30%带有表情包元素,渗透率相当惊人。
而在奥运这种重大节点狂刷表情包,虽然我相信个体用户更多是无意为之。但在群体层面却完成了新世代文化利用重大事件节点进行狂欢。
表情包的狂欢,之所以能获得广泛主流文化的认同,不断形成雪球效应,可能主要有三个原因:
1、浮夸形式下是端正的世界观。刷奥运表情包,虽然看起来夸张搞笑,但其实仔细观察贴吧为代表的新生态文化空间,会发现表情包后隐藏的是端正、乐观、有责任感的世界观。换言之就是正能量充足。主流文化喜闻乐见这样的价值生成。
2、展现了新生代群体对国家级事件的热切。之前有人说,80后是冷漠的一代,美国也有&漠不关心的一代&这种说法。但90后狂欢化的呼应奥运,呼应大事件,恰恰反映了新世代只是关注的方式不一样,但绝非对大事件漠不关心。未来新世代就是主流,对群体事件和国家级事件的关注证明了他们的责任感。
3、暗合了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金牌至上文化在这一届奥运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抛弃,奥运的本质是健康、乐观、挑战自我。奥运是每一个参与者与关注者的奥运,绝非金牌的奥运。这是正在快速被主流文化接受的价值趋势。而这恰恰是新世代文化的先天价值:参与即是一切,成败无关英雄。当主流文化发现年轻人已经走到前面的时候,当然对他们的表情包没那么反感了。
表情包成为一种媒介,而百度贴吧这样的高流量社交媒体成为了平台,伴随着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让90后文化和主流文化完成了同频狂欢。也可以说打开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双向入口。
表情包背后,隐藏的是一整套价值话语体系。90后凭借其与世界交流并创造自己的华语空间。想要理解未来的互联网,必须先学会读懂表情包后边的东西。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的交流世界里会只剩下表情。有什么事不用打字也不用说话,一大堆表情上去,搞定。
更有甚者,都说这是个全民直播的时代,难道就不能是全民变表情包的时代吗?&
扫描二维码查看贴吧热议榜单
有错别字,强迫症路过
1 - 99999K
本周新增职位数:29个
☆ 全国招聘服务,请致电 010-
代理商库查看全部
合作请咨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反馈意见,我们将为您不断改进...
还没有账号?
第三方登录
已有账号?
无法找回?
无法找回?
已有账号?
信息已提交:
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用邮件通知您,请耐心等待,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魂真人版表情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