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认识论的哪些思想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有丰富的认识论思想。其认识论思想中关于主客体的历史生成、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受一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进行了实践唯物论的发生学探源。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浩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王海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邵艳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袁家群;[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汤文曙;陈明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汤文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周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玉锁;;[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陆心宇;;[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王熙恩;;[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诗贵;肖凤仪;;[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杨佳倩;;[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梁爱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杜晓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占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周珊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胡警月;[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海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张一兵,仰海峰;[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年04期
陈正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杨建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张经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田川;[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孙英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任燕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严彦,严恩秀;[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刘伟琦;雷珑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龙;;[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蒋怀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陈华;;[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何宇;;[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张真;刘宇;苏彦捷;;[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周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姚锡良;;[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何爱平;;[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共常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刘明;[N];常德日报;2010年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明楷;[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刚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冬梅;[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A.肯定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D.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

  B.处于与主体的认识关系中,具有对象性

  C.进入主体的活动范围,具有社会历史性

  D.是主体活动指向的对象,具有与主体的相关性

  E.与认识主体相关联,具有主观性

中国汉代王充在批判孟轲的“良知”、“良能”时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其中反映了(  )。

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对信息的选择、重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重构是指(  )。

  A.与客体信息相符合的选择、重构

  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创造性的选择、重构

  D.在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重构

  E.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

灵感、顿悟、直觉、幻想等非理性因素(  )。

  A.不知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B.是实践经验积累的无意识飞跃

  E.是知识积累和长期探索过程的不自觉的升华

继续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0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真理王国的必由之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 一 不是鱼,便不知道鱼的快乐吗——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如果给少年朋友们提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的父母吗?你肯定马上就 会说:当然认识。我不仅认识父母,还认识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有我上 学的学校、教室、黑板,还有我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因此,你会 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的确,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认识了很多东西,这也就是我们所拥有 的知识。那么,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来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是 不是可以认识呢?或者说,事物能不能被我们所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平时可 能没有想到过。而现在我们学习认识论,首先就要了解这个问题。 在哲学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事物是不可认 识的。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一次他和朋友惠施一起外出 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 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多么快乐呀!”惠施回答说:“你 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 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 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这是庄子和惠施的一段有趣的对话。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便不能 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认识了。 这就是不可知论的观点。在外国哲学当中,也有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 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就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 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视觉、听觉、嗅觉之外有什么东西, 是不是有东西存在,我们是不能知道的。 休谟的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 人的感觉器官时,我们才会产生感觉,感觉是不能凭空产生的。只有收音机 里播放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来,我们才能听到它。人们看到迎面开来的汽车一 定会赶快躲避它,而绝不会认为这只是自己的视觉而去与它相撞。我们到剧 场观看演出,经常被演员那动人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所吸引,这就是歌声传 进我们的耳朵、舞姿映入我们的眼帘而产生的结果,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可是一个双目失明、耳朵全聋的人,即使给他一个最好的座位,他也不可能 得到这种享受。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其它任何事物,也都是这个道理。如果 我们的感觉器官全部失灵了,不能接受外部事物的刺激,那我们也就不会产 生任何感觉,也就什么也不认识了。 持这种不可知论观点的只是少数哲学家,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 以认识的,主张可知论。我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得好: “凡以 知,人之性以;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就是说,人有能力去认识世界,世 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讲得更加形象,他说: “自然界 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但是,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他们忽视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因而都不能 彻底地驳倒不可知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做到这一点。 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 “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 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第221页)。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实践 的成功就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人们是能够认识客 观事物的。 例如,我国1988年9月7日首次用新技术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按预定计划送入与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就 证明了人们对发射人造卫星的认识是正确的。我国动物学家采用人工授精的 办法使熊猫产仔,并存活下来,这说明动物学工作者对于熊猫的妊娠、生育 的认识是正确的。1965年,我国科学家用化学方法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 的结晶牛胰岛素,具有牛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开始了从非生命系统合成蛋白 质的尝试,这就证明了我们对牛胰岛素化学结构生成条件的认识是正确的。 还比如在公安工作中,公安人员按照预定计划把一个案件侦破了,这就证明 人们预定计划中对案件的认识是正确的。 人类对天花这种疾病的征服更能说明事物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得种牛痘,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种牛痘吗?原 来,种牛痘是为了预防天花。天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人类危害很大。 根据资料记载,19世纪以前,天花曾是一种流行最广、死亡率最高的“不 治之症”。有人形容当时的欧洲就像一个天花病的大病院,每年至少夺去1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