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大帝

窦漪房年少的时候生活比较清苦,她的双亲早亡,被葬在了窦漪房的家乡观津,薄太后则追封窦漪房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则是为安成夫人,并且还在窦漪房的家乡为他们修葺了一座陵园,这座陵园便是仿照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建造,可谓是对窦漪房的最大的宠爱。

汉文帝刘恒还没有登基为帝的时候,他的结发妻子王皇后因病去世,留下了四个儿子,不幸的是,刘恒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史称汉文帝。汉文帝继位不久,朝中大臣便集体上书请求册立太子,在汉文帝的所有子嗣中,唯独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年龄最大,性情也十分温和。于是,刘启被汉文帝册立为太子。同年三月,一些大臣又奏请汉文帝册封皇后。而薄太后的意见便是:“诸侯之间都是同姓人氏,而皇后的人选则是以太子的母亲最为合适。”所以,汉文帝便立太子之母窦漪房为大汉朝的皇后,她小儿子刘武则是被汉文帝封为代王,两年之后又被封为淮阳王,而他们的女儿刘嫖,也就是历史上的“馆陶长公主”。

因为窦漪房出身清贫,深谙百姓之苦,在她做皇后期间,与汉文帝刘恒在生活中处处节俭,就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汉文帝继位后的二十三年间,他的宫苑衣服车马等竟然都没有增长,可谓是一个节约的好皇帝啊!到后来,窦漪房的两个兄弟,窦长君和窦广国因为认亲来到了长安,费尽周折,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当时的皇后窦漪房。而汉文帝刘恒看到自己的两位国舅,心中十分欢喜,当时便分了不少的田地和房屋以供他们生存,并在长安给他们寻了一处很好的住所,留他们久居长安,当时的宰相灌婴和周勃都认为这两位国舅出身卑微,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应该让一些品行好的老师对他们加以教导,以免吕氏专权的悲剧再次上演,而窦漪房的两位兄弟也是为人谦逊有礼,从不敢以自己的身份尊贵自居,也没有一丝的骄傲自满之气,因此深得人心。

公元前177年,窦漪房在大病一场后,她的视力也逐渐下降,于是,汉文帝对她也慢慢地冷落起来,把目标转移到了当时的慎夫人身上。对于这件事情,窦皇后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在暗地里哀叹自己的命运悲哀罢了。但是就算这样,皇后终究还是皇后,慎夫人再怎么受宠也不敢做出过分的事情,慎夫人是汉文帝的新宠,深得刘恒的喜欢,所以有的时候常常是与窦漪房平起平坐。有一次出行时,上林郎官依照从前的习惯,将慎夫人的座位和窦皇后的座位平等的安置。中郎将袁盎见此情景,立即命人将慎夫人的位置放到下席,慎夫人见状,大发脾气,不愿意在下席就坐。而汉文帝刘恒也是怒气冲天,当即便带着慎夫人乘辇返回宫中,独留下了窦漪房一人。这次的上林之行,本来是高高兴兴地来,最后却是败兴而归。汉文帝对此十分的愤怒,中郎将袁盎则对汉文帝解释道,难道不记得戚夫人被弄成人彘的事情了吗?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既然窦漪房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牢牢坐稳自己的皇后之位,并非是偶然,她有着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如果慎夫人还是这样恃宠而骄的话,戚夫人的下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公元前174年,当时的薄姬薄太后为了巩固自己娘家在朝中的地位,便想学着吕后的做法与皇家联姻,让未来的太子妃成为自己娘家的人,而窦漪房便趁着这个机会,答应了薄太后的建议,就这样,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也给自己的皇后宝座添加了一层保障,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啊!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慎夫人不知道收敛的话,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公元前169年,当时的梁怀王刘揖不慎坠马身亡,窦漪房的小儿子刘武便代替他为梁王,历史上称之为梁孝王。刘武所在封地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这就代表着窦漪房的后位则是无可撼动的了,而对于汉文帝刘恒和窦漪房之间的感情问题,在后世人看来是一个谜,不过从汉文帝自此再没有宠信其他妃子的情况来看,他们之间的感情应该是不错的。

公元前162年,汉文帝的八个儿子中只剩下了刘启和刘武两个儿子,窦漪房的地位彻底稳固。

公元前157年,一代帝王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而窦漪房则为皇太后,被人称之为窦太后。

窦太后对于自己的小儿子一向是宠爱有加,赏赐给他的奇珍异宝更是不可胜数,如果可以,恨不得将大儿子的皇位也双手捧在他的面前。刚开始的时候,汉景帝刘启对于这个同胞弟弟也是有着深厚的兄弟之情,不但与他同进同出,同坐一辇,而且有一次在家宴中还曾经说要将自己的江山托付给刘武。

初元三年,当时汉景帝还没有册立太子,有一次,在自己的家宴上,汉景帝曾经对自己的弟弟刘武说:“等我去世之后,就由你来继承我的皇位。”刘武听了这番话,嘴上很客气地拒绝了,但心中却是十分欢喜,窦太后也是喜不胜收,但是汉景帝的侄子窦婴知道后向刘启进谏道:“汉朝自创建以来,皇位的继承就是父子相传,怎么可以任意的改变呢?”这番话也让刘启打消了册封自己弟弟的念头,而窦婴也因此得罪了窦太后。过了没几天,窦太后便命人将窦婴的皇亲国戚的名誉革去。窦太后一心想着让汉景帝立小儿子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但当时的那句话只是汉景帝的酒后失言,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心,但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又会让自己的母后失望。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公卿大臣们搬出汉代的制度来阻止这件事,汉景帝便趁着这个机会立自己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是册封不到一年,刘荣便被废黜太子之位,窦太后见状又重新提起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遭到大臣袁盎等人的坚决反对,于是,只好另立自己的儿子刘彻为太子,窦太后的算盘再次落空。而当刘武知道这件事后,竟然派遣刺客将袁盎等数十位大臣杀死。这个事件,触怒龙颜,汉景帝下令严查真凶,最后事情败露,刘武已经没有办法逃脱,他派出去的刺客也自杀身亡。幸亏因为自己的姐姐馆陶公主向自己的母后求情,才使得刘武免遭刑法,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汉景帝的心中已经对刘武有了防备之心。

这个时期,窦太后的眼睛已经完全失明,窦太后对于黄老之术比较推崇,所以汉景帝和窦氏兄弟也听从窦漪房的命令,传诵《老子》,拜读黄老学说。“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主张依照无为而治的思想,用宽松的政策来管理民众,窦漪房一生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君王,而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离世,其太子刘彻登基,尊他的祖母窦氏为太皇太后,而他的生母王氏则为太后,开创了汉武大帝的时代,是汉朝最繁盛的时期,刘彻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帝。

刘彻称帝后,窦漪房听说他喜欢儒家学说,对此她是不以为然,还经常干涉朝中政务。汉武帝不愿意违背自己祖母的意愿,在他处理朝中政事时,总会向窦漪房询问意见。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见此状况,便命人将鲁耆儒申公请到朝中,并且向汉武帝进言,要依照汉朝流传下来的制度,建立礼制建筑明堂辟雍,更改正朔,变换服饰,实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汉武帝以后的朝中大事,并没有处处请示太皇太后的必要。窦漪房听后,气愤不已,命令汉武帝将赵绾、王臧等人的官职除去。直到窦漪房去世之前,汉武帝刘彻都没有再尊崇儒家学说,从这里也可以知道,窦漪房在汉朝政治上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的。

公元前138年,闽越一带带领军队围攻东瓯,东瓯王派人向汉朝请求支援。窦太后则是主张不能用武力解决纷争事端,于是汉武帝便派遣中大夫严助征调遣苏州一带的水师救济东瓯。就这样,汉朝的兵马还没有到,闽越王就放弃了围攻东瓯的念头,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国了。东瓯王因为害怕闽越军会卷土重来,于是又主动向汉武帝征求,将自己一个4万多人的小国家迁移于庐江郡,而这个时期,太皇太后已经知道自己的孙子刘彻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便给了汉武帝代表着军权的兵符,从此便打开了汉朝的繁荣景象。

公元前135年,窦漪房在汉朝东宫辞世,与汉文帝合葬在霸陵,终年71岁,窦漪房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她历经了三代帝王,见证着汉朝的成长、发展和繁荣,她的谋略和智慧让世人惊叹。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城北五里的飞来岗上,原为

像,名为齐天五行庙。现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乐山市政府宗教局批准恢复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为道教固定处所,并正式移交道教教职人员管理。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

飞来殿俗称“大庙”,飞来殿正面的檐柱三开间,长达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大殿平面上的柱子分布呈减柱造法,檐柱上还施以栏额和平板格,平板枋上置有斗拱,斗拱都为六铺作单秒双下昂,上昂向上卷成象鼻形,下昂雕刻成龙头,十分精美、华丽。明间的左右两柱上通体塑有泥胎蟠龙,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宋、元时期建筑风格。殿为歇山顶,顶上覆盖有小青瓦,是明、清时改建时铺砌的。

位于峨眉县城北五里的飞来岗上,峨眉县城北2公里。

飞来殿坐落在突兀的山岗上,地势高朗,土地干燥,空气流通。四周林木葱笼、岗峦起伏如城堞,云蒸霞蔚,气势磅礴。

此殿是一座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覆盖小青瓦,藻井绮丽,建筑雄伟。寺内

有正殿、五岳殿、香殿、九蟒殿等。殿建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改建。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长13.26米。平面上柱子分布成减柱造。檐柱上施阑额和平板枋,平板枋上置斗拱。斗供均六铺作单抄双下昂,上昂上卷成象鼻形,下昂雕刻成龙头,十分华丽。明间左右两柱上塑全身泥胎蟠龙两条,栩栩如生,有宋、元时期风格。现已成为峨眉山旅游区的一处旅游胜景。

相传上古时这里是一马平川,在一个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夜晚,只听得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天亮以后,风停雨住,一殿巍峨壮观,出现在飞来岗上。自此风调雨顺,否去泰来,为祈求神灵,每年夏历正月初八,善男信女前往焚香化纸,络绎不绝。据县志和《峨眉伽兰记》记载,飞来殿原名“家庆楼”,咸通二年(公元816年)唐懿宗敕建,高30米,宽40米,制作工巧,刻镂精细,装饰金碧,甚为华丽。楼上四壁皆为唐人名画,一壁绘海棠一树,花叶繁茂,枝干错综,其余画飞虫、鸟类最多,栩栩如生,极富情趣。庙门高悬“家庆楼”,乃著名理学家魏鹤山书。

飞来殿有悠久的历史,始建何时无可考据。相传是神所选择,神为了振救天

,命两条金龙腾云驾雾,托着神殿飞落到这个

上。从此,民无疾苦,五谷丰登。宋淳化四年重修,在殿内供东岳大帝称“东岳庙”,即为道教所祀泰山之神,也称供“

”,在清代添修大殿供十殿阎罗。

可见,由宋以后,各个朝代都在飞来岗上修建殿宇,形成道佛共处,杂神群祀的古建筑。现存宋元明清木构建筑群2119平方米,寺内有飞来殿、香殿、九蟒殿、观音殿等,都是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藻井绮丽,建筑雄伟。

飞来殿、香殿、九蟒殿现已是空殿。飞来殿所供的

铜像在大跃进时期进了炼钢炉,三个殿遭遇几次火灾其文物已毁,但建筑所用的桢楠木质构造依旧完好,83年经过国家文物局拨专款维修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包括地面的石块仍为几千年前铺成的,古色古香,真实、亲切,看不出人为刻意雕饰。大庙飞来殿是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此今为止保存完好的

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飞来殿正殿后左侧红房是钱山馆,现存列且在2004年“五一”开始向海内外游客展出的,于2002年在峨眉罗目镇出土的保持原始状态的宋代17个年号,跨度近140年,重达16.32吨的铁钱,号称中国第一钱。

飞来殿1956年就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宋代,原为道观,祀东岳大帝像,名为齐天五行庙。飞来殿是一座单

檐歇山式林结构建筑,藻井绮丽,建筑雄伟。寺内有正殿、五岳殿、香殿、九蟒殿等。1959年,东岳大帝像和佛像被毁,成为空庙,后经修建,增建亭榭,培植园林,已成为峨眉山旅游区的一处旅游胜景。

飞来殿位于峨眉山市郊区,从乐山看完大佛,导游先带我们去看了

,然后向飞来殿驰去,路很难走,都是羊肠小道,两辆车很难交会,飞来寺前旅游车几乎停満,

经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到泰定元年(公无1324年)不断修葺,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易名“飞来殿”,始为今貌。

1956年,飞来殿被定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内保存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殿内原来还供有东岳大帝的神像,但早已毁弃不存。

一段时间来,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由文物部门和四川省海洋集团公司管理。但当地广大信教群众一直把它视为道教活动场所,香火绵绵不绝。每年的正月初八是峨眉山保持了三百年传统的飞来殿大庙会,各地的善男信女都来大庙飞来殿焚香祭拜,向东岳大帝祈福,信众多达几万人。广大信众多次向相关部门反应,希望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移交给道教教职人员管理,恢复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以满足广大信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大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青都非常重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的恢复开放工作,多次亲临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考察,并同峨眉山市政府有关领导进行磋商,达成共识。2009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唐诚青等9名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提交了《要求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恢复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的第1354号提案,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10月,全国政协巡视组一行在四川省道教协会唐诚青会长,乐山市政府宗教局高鹏局长,峨眉山市政府领导陪同下再次考察巡视飞来殿,督查飞来殿落实为道教场所的进展情况。

乐山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的第1354号提案,对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的恢复开放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召集乐山市政府宗教局、峨眉山市政府、峨眉山市民宗局、峨眉山市文物管理等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协调恢复开放和移交工作。乐山市政府宗教局领导多次到峨眉山市与相关部门协调,督促峨眉山市民宗局完善相关手续。2012年10月12日,峨眉山市第十三届市委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讨论研究了《关于开放大庙飞来殿为道教固定处所有关问题的报告》,同意大庙飞来殿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交由道教组织管理使用,在大庙飞来殿周边规划建设道教场所。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工作,2012年11月,海洋集团公司撤出大庙飞来殿合作项目,道教教职人员正式入住大庙飞来殿,恢复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道观正式命名为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

2013年1月25日,四川省道教协会派毛艺涛等五名道长正式进驻大庙飞来殿道观。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 .乐山市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帝教你打魔兽优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