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县 阚恒军管氏字辈,支,茂,恒,友,余,保,宏

祖父在世时,家中曾历经辗转保管了一套《丁氏家谱》,不过已经残缺不全,而且由于年龄和阅历等诸多原因,无暇理会。不觉间,祖父过世已有十个年头,清明回老家祭拜时,由祭祖而想起敬宗,心中有所感触,从老家翻出了老谱,抽空草草读了一点,虽然有点吃力,但也能看懂个大概意思,不觉产生了兴趣,原来宗族文化也是渊源流长,随着了解的深入,原有的残谱内容不够全面,于是在各地打听家谱的下落,苦心人天不负,终于被我打听到了部分家谱的下落,并且通过种种途径看到了,我现在想制成电子版的家谱保存下来,以等到有志倡修的丁氏族人来共同努力!

终日不动笔,写起豆腐干来,十分吃力,先到这里吧!

据《丁氏家谱》记载,无为丁氏始迁于南宋末年度宗咸淳年间(约1167年左右),始迁祖为丁满一公,满一公原为江苏苏州总辖,宋末元初弃官避难隐居无为双桥。满一公生荣一公,荣一公生华一公,华二公,华四公,华五公,华六公,兄弟五人友爱,不忍分家,遂析梅五枝,誓曰若有异心,其枝必枯,后五枝具成活,且结五果,后世号之为五果丁氏,今无为丁姓大都为五果堂丁氏,无论是排行“云仁祖以绍,宗同世必昌——”还是“家学传有道,维前启世人——”都为五果后裔!

终于发现全套无为五果丁氏宗谱了!

家中原有一套残缺的《考涧丁氏宗谱》,由于不全,所以一直想找齐。先是在网上寻找,可惜的是找到的丁氏家谱大多与无为的丁氏无关。后来改变策略,从身边找起,拿出一本无为电话号码本,从上面寻找丁姓族人,有针对性地向族人挨个打电话咨询,想从中找出一点线索,再通过多方面与身边族人或与丁姓有关连的人打听。老谱上有一处地名:“牌楼”,多方打听,得知是开城镇原先锋乡丁家牌楼,后来与一同事聊起,得知他有一亲戚是该村人,联系后前往牌楼村找到《无为丁氏宗谱》一至六卷共六本,通过目录知道共有四十卷,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第九次修。

再后来与六店中学的同学谈及此事,得知在六店有丁氏家谱的下落,知道后欲前往,但几次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去成,终于在去年腊月的一天下午去了,在六店乡的一个山村里找到了保管家谱的族人,在他的热情接待下,终于见到《无为丁氏宗谱》,的全套四十本,保存的较为完好,据他介绍:他的父辈为了保全家谱费了不少周折,辗转了几家才到了他父亲的手中。值得一提的是家谱现在由于保管条件不是太好,开始有虫霉现象,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拍下一部分家谱数码照片,希望什么时候再去一次全拍下来!

听同事说起在苏塘神墩有一套丁氏宗谱,正在续修,排行是:家,学,传,有,道。我一直想找出与我们丁氏之间的关连所在,于是去了苏塘,见到了十一修发起人之一:丁家润,在他的热情接待下,见到了<<南苏五果丁氏宗>>全套本,共二十四卷,是清宣统三年第十修。通过读该谱,得知南苏五果丁氏与我族同为一支(后文有叙),在元朝末年由于时代动荡而分支。一修,二修时都曾同修。09年南苏丁氏宗谱十一修已告成!

再回头说说我手中的这套《考涧丁氏宗谱》,是《无为丁氏宗谱》下的一套支谱,约在清朝康熙年间宗谱分修,考涧即为现在蜀山镇花桥行政村龙形地村,曾有祠堂,后改为小学学校,现转为私人加工厂。《考涧丁氏宗谱》共有十八卷,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修,我手中现在约十二卷,中间少了五六卷,考涧丁氏后裔多分布在:现蜀山镇:(花桥行政村)祠堂村,土楼村,三叉河,瓦硝塘,塘头;(杨桥行政村),柿树,塘头,桥头,圩湾,鲁畈;现开城镇:六店(皂角行政村)丁家后头,石牌,等地,还有部分迁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陵县。希望有知道《考涧丁氏宗谱》下落的族人提供信息,或与我联系,我的QQ:

无为丁氏号称五果丁氏,只要说是五果堂丁氏,必是无为丁氏无疑,无为丁氏自始迁祖满一公有宋朝末年自苏州来无为为无为丁氏一世祖,生二世祖荣一公,第三世为华一公,华二公,华四公,华五公,华六公(即五果堂之始)。后来由于战乱及改朝换代,五果后人播迁各地,人丁焕散不一,于是各尊一支分为五支。分别为:

一,(老)大房:华一公一支,

字辈排行:应一时光国,宏汝效守常,云仍祖以绍,宗同世必昌———

现主要分布地:开城镇(先锋,羊山,六店等地为主),蜀山镇(关河花桥),严桥(尚礼),等地。

二,(老)二房:华二公一支,

字辈排行为:时士国良大,维前启世人,家学传有道,承先自克昌———

现主要分布地:苏塘,刘渡,赫店,等地。

三,(老)三房:华四公一支

字辈排行为:应朝时光国,宏儒效守常,云仍祖以绍,宗同世必昌———

现主要分布地:(谱载后迁往古巢河界)据推测应在今巢湖庐江交界处,据了解在庐江有一部分华四公后裔。

四,老四房:华五公一支

据谱载迁往合肥,字辈,后裔不详,

五,老五房:华六公一支

字辈排行:应一时光国,宏汝效守常,云仍祖以绍,宗同世必昌———

现主要分布地:关河六店一带,因人丁单薄,后来与大房下一分支合谱统修。

现在无为丁氏以大房,二房为主,但谱不相同,老二房又叫南苏丁氏,于今年出十一修新谱。

无为丁氏华一公华二公支下排行字辈便览

三世祖:华一,(苏塘)华二,

四世祖:德成,(苏塘)德盛,

五世祖:友善,(苏塘)保一,

六世祖:英,(苏塘)安,

七世祖:镛,(苏塘)志善,

八世祖:景,(苏塘)敬,

九世祖:纹,(苏塘)仲,

十世祖:珠,(苏塘)岳,

注:华一公支下前十世是名而非字辈

十一世:应,(苏塘)永,

十二世:一,(苏塘)宗,

注:华二公支下前十二世是名而非字辈

十三世:时,(苏塘)时,

十四世:光,(苏塘)士,

十五世:国,(苏塘)国,

十六世:宏,(苏塘)良,

十七世:汝,(苏塘)大,

十八世:效,(苏塘)维,

十九世:守,(苏塘)前,

二十世:常,(苏塘)启,

二十一世:云,(苏塘)世,

二十二世:仍,(苏塘)人,

二十三世:祖,(苏塘)家,

二十四世:以,(苏塘)学,

二十五世:绍,(苏塘)传,

二十六世:宗,(苏塘)有,

二十七世:同,(苏塘)道,

二十八世:世,(苏塘)承,

二十九世:必,(苏塘)先,

三十 世:昌,(苏塘)自,

三十一 世:善,(苏塘)克

三十二世:乃,(苏塘)昌

因老谱华二公支下字辈至此未续,2009年十一修谱上当载,待续——-

华二公支下新增字辈:忠孝昭明德,宏开俊业兴

丁姓,最初为爵姓。远在殷商时代,便有丁姓。据《太公金匮》载:“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为有丁姓之始。说明在殷商时代便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但丁侯名字,家世渊源,古籍中,均语焉不详。故无从探知其原始家世源流,但丁姓始此可知。嗣后丁姓为谥姓,均有史籍明确记载。《姓苑》载:丁氏系出姜姓。其远祖为炎帝。炎帝者,少典国君长子石年是也。生长于甘肃天水郡姜水之滨,因姓姜氏。以其创耒耜,启农桑,尝百草,作医书,兴贷利,制五谷,是为神农氏。神农氏以火德代伏羲氏君临天下,故号炎帝,初都陈,即今之河南淮阳,后迁至阜,即今山东曲阜北。立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历八代衰而为黄帝代。据《通志·氏族略》云,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炎帝后裔姜太公望因助周夺取政权有功而受封于齐。太公望,号也,《史记》载:周西伯猎,遇太公于渭水,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太公望之次子伋,嗣位于王官。《毛诗·齐谱》云:齐侯“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子南门之外,成王之崩,职掌虎贲,又事康王,明为王官也。”孔安国“顾命”注云:“伋为天子虎贲氏”。伋死后谥号为丁公,开丁姓之宗,其后遂以丁为氏。故丁公伋者,吾丁氏之开宗始祖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姓纂》、《通志·氏族略》及《万姓统谱》等书均有记载。丁公伋,初发祥地为营丘,今山东临淄。《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有百步外城中。《史记》云,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礼记》云,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嗣后发展分散于济阳郡一带,今山东定陶也。一直都是济阳望族。后来渐渐遍布全国各地。故历史上名见经传的丁姓杰出人物,多是山东人氏。如,汉高祖刘邦打天下时,封侯拜将,列入元功十八人的丁复,丁礼,楚霸王项羽麾下,窘逐刘邦的大将丁固,都是山东人氏,为丁氏写下了不少光荣史页。这支丁氏,是齐太公嫡裔,以谥为姓,源出姜氏,血缘是炎帝神农氏后裔,为丁氏有史可考的主流成分。姓氏者,古为贵者专,即百官大人之族用之而贱者无。故吾丁氏,自古即为贵介之族。几千年来,门弟日盛,瓜瓞蕃衍,遍布四方。因而,丁氏在历史上为常见大姓之一。东汉《风俗通义》收之,宋《百家姓》有之。历史上丁氏门楣显赫,令人垂涎。除上面所提之外,还有西汉时刘邦部将丁义,当时为乐成侯,其姐为康王后。汉昭帝时丁外人权倾内外,连霍光都通过其安排自己的外孙女入宫。汉哀帝时,尊丁姬为定陶共皇后,封丁明为列侯,进尔升为大司马兼卫将军。汉明帝时,陵阳侯丁綝去世,儿子丁鸿除继承爵位,后又升为侍中,并奉诏同班固等人一起编撰白虎议奏、注五经,给后代做永久典范。汉灵帝时有武猛都尉丁原。汉献帝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娶丁氏为夫人,说明其丁氏定是望族。三国吴有大将军丁奉,安丰人,魏有丁仪,沛郡人。后来司马懿逼宫篡权,时有丁谧等人想起兵杀司马夺回政权未遂。东晋孝武帝时,顺阳太守丁彦远忠于晋而抗拒前秦符坚。南北朝时壮士丁旿协助刘裕夺取政权建南朝宋。西魏时有郎中丁和。唐有猛将丁士良协助李愬南征北战被封为捉生将,还有右补阙丁柔之。五代后梁朱全忠任命丁昭溥为供奉官,宋时丁惟清任西凉知府,丁谓任尚书,屡次被寇准推荐升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后丁度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吏载,丁度淳厚质朴,在翰林院十五年,经常参入国家大事却从未谈及私事,仁宗极为看重他。南宋时,千承县丞丁兴宗抗金殉职。宗泽招抚各路抗金义军,其中有河北的将领丁进。后南宋委以丁禩为涟水水寨统领,委以丁焴节制秦、凤翔一带军事,委以镇江丁大全为右司谏后升任枢密院事,直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在鸡鸣山建造功臣庙,将徐达、常遇春、丁德兴等21人叙功画像,享受祭祀。洪武十八年丁显殿试第一。明嘉靖时,丁汝夔任兵部尚书。明成化时,丁玑任中书舍人。明万历时,丁此吕任浙江按察巡道,其后丁元荐权倾一时,后来游击丁碧率兵抗清。明崇祯时,陕西总督丁启睿升为兵部尚书。清军入关后,甘肃农民领袖丁国栋率军杀死清朝巡抚,席卷兰州、凉州一带,与南明南北呼应,形成了清军入关后第一次反清运动的高潮。明末清初的丁耀亢,一生著作很多,被誉为诗人、文学家、剧作家和小说大师,当时就有“北丁(耀亢)南李(渔)”之称,蜚声海内外,堪称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更为可歌可泣的是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海战时的北洋舰队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情况下,不畏强暴,英勇奋战,身受重伤,坚持指挥战斗,最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以上仅举几例,均见于二十四史和中小学历史教材。今之中国名人大辞典载有丁氏一百六十九例,恕不一一复赘。可见,丁氏不惟族门兴旺,且人才济济。英雄贤者,高官达贵,朝朝皆有,层出不穷,为推动社会发展荣立不世功勋。无怪乎,三国吴孙权将其族人孙匡别为另族时,选择了丁姓。元末西域回族伊斯兰教穆斯林一族本无姓氏,汉化后也选择了丁姓,其名丁鹤年者即是也。据姓氏考略云,丁氏望出济阳济阴,即今之河南兰考山东定陶一带。另据九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河南日报载,目前韩国已有丁氏族人二十八万之众,这更证明丁氏子孙昌盛,遍布海内外。

丁(dī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史记·周本记》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赐姓而来:① 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子康叔。② 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代人于庆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丁,后果如意。③ 明代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改姓丁者。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④ 彝族尼质氏、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均有丁姓。⑤ 出自赐姓。明朝元人丹珠尔被赐姓丁。上述出自姜姓的吕伋的一支,成为发展最多的一支望族。丁氏家谱记载,丁氏“出自济阳郡丁氏,齐太公之子,丁公伋之后”。今山东省济阳县,即古时候齐太公封地,为丁氏发祥地。

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其儿子名周伋,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成王临终时又遗命他辅佐康王,所以在康王时,他因是先君的顾命大臣而倍受礼敬,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他死后康王专门为他赐谥曰“丁”以表彰他“执事弗懈,事主尽忠”。谥号为“齐丁公伋”,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伋,称为丁姓,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据《史记·周本记》载)

丁姓的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姓最大的济阳郡望,山东丁姓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秦汉时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境内,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了丁姓频繁的迁徙,可谓丁姓历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为丁姓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丁姓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迁入者。唐代,济阳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丁姓唐末迁居泉州、广东等地。宋元时期,有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省崖县西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广东一带的丁姓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至此,从宋代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姓已日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今日丁姓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的72%。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4%。

〖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麟分帝里;凫伏家池。——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司马丁复,以越将从同祖起兵,至霸上,入汉。定三秦,破龙且于彭城,为大司马,讨项籍,封阳都侯。下联典指东汉孝子丁密,字靖公,岑溪人。性清介,毫发之馈,不受于人。遭父母丧,并庐墓三年,有双凫游庐旁小池,见人驯伏,人以为孝感。

留仙女塔;入名宦祠。——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丁真君之女丁秀英,相传她曾在瑞州崇玄观炼丹,后成仙而去,家人葬其衣冠,又建塔,称“仙女塔”。下联典指南宋常州人丁允元,淳熙年间官少卿,因忠谏贬为潮州太守,在那里兴学筑桥。百姓怀念他,祀于名宦祠。

梦松应兆;刻木事亲。——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丁固,少年丧父,家贫而敬母至孝。官尚书的时候,曾梦见松树生于腹上,醒来后对人说:“‘松’字可拆为‘十八公’,十八年后我要做到‘公’吗?”后来果然官至司徒(三公之一)。下联典指东汉河内人丁兰,少年丧母,用木头刻母亲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酒醉骂木像,还用手杖击木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因此被捕,辞别木像时,木像为之落泪。

刻木世泽;生松家声。——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同上。

济阳世德;虎观家声。——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丁姓宗祠“济阳堂”堂联。麟分帝里;凫宿家池。——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初人丁复,在薛地随刘邦举兵,后协助刘邦平定三秦,在彭城打败项羽大将龙且,官至大司马,封阳都侯。“麟”,即指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帝里”,指帝都,京都。下联典指东汉岑溪人丁密,以孝闻名。父母亡故,他在坟边筑屋守孝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临屋帝水池,见人而驯服。人们以为是他的孝行所感应。飞凫驯伏;化鹤归来。——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的丁密父母丧,守庐墓三年,双凫游于庐旁小池,见人驯伏,人以为孝心所致。下联典指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灵虚山,后化鹤而归。刻木世泽;生松家声。——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木刻乡贤第;谈经学士家。——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河内人丁兰事典。下联典指北宋祥符人丁度,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

凫游家池水;化鹤归辽乡。——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丁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岑溪人丁密事典。下联典指汉辽东人丁令威事典。

藏书八千卷;同堂三百人。——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晚清藏书家丁丙,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喜藏书,沿用其祖“八千卷楼”为藏书室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散失后,他多方收集和钞补。下联典指宋代名人丁隽,醴陵人。习春秋,时称“丁三传”。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家无闲言,大中祥符中,诏旌其门曰“义和坊”。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毛泽东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毛泽东赠丁玲联。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唐代丁仙芝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五果堂丁氏宗谱历代成谱时间简介

一修:明代永乐十二年甲午(1414年),主修:友善公。五果丁氏首修!

二修:明代嘉靖五年丙戊(1526年),主修:晔公。由谱司万介埔撰修。

三修: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主修:一贯公。由谱师程文绣撰修,据传为四府八县统修?待考证!

四修:清代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主修:光合公。与华二公支下合修。

五修:清代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年),主修:宏鉴公。属增修。

六修:清代嘉庆五年丙辰(1800年),主修:汝荣公。为续修。

七修:清代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主修:焕然公。为统修。

八修:清代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主修:绍曾公。

九修: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主修:景尧公。

二:考涧分祠 康熙二十年辛酉前与牌楼同祠同谱,至清代康熙二十年始分祠分修宗谱。

一修:清代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由谱师程君平(程文绣之孙)撰修。

二修:清代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年),主修:宏干公。

三修:清代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主修:守衷公。

四修:清代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主修:衣谷。

五修:民国二十年(1931年)。

华二公支下一修:明代永乐甲午(1414年),时与华一公支下同谱。

二修:明代正统戊辰(1448年),

三修:明代嘉靖五年丙戊(1526年),与华一公支下统修。由谱司万介埔撰修。

四修:万历庚子(1526年)

五修:清代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与华一公支下合修。

六修: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年)。

七修:清代乾隆年已酉(1751年)

八修:清代道光十八年戊戌(1751年),

九修:清代光绪七年辛巳(1751年),主修:丁大年。

十修:清代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

十一修:公元二00八年。(2008年)。

解放后无为县内从政五果族人人名录(1987年之前)之一,请各位族人给予补充

(1940.3——8)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三连连长兼指导员

(1940年秋)无为县大队副大队长,(1940年秋——冬)大队长

(1940年冬——1941年4月)无为县政府军事科科长兼司法科科长,兼模范大队大队长

(1944.2——1945.10)无为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总队副总队长

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团副政委、

中共六安县委代理书记、六安县县长

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合肥市市长,

中共安徽省委工交部副部长,

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兼马鞍山钢铁公司党委书记,

安徽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1944.7——1945.10) 白湖中心县委湖东县参议会驻会参议员

(1943.冬——1944.夏) 白湖中心县委湖东行政办事处文教科科长

(1948.夏——1949.6)湖东县文教委员会主任

(1944.7——1945.10)湖东县参议会驻会参议员

(1945.夏——-10)白湖中心县委尚礼区委副大队

(1948.5——)湖东县尚礼区区干队队长

(1948.5——)湖东县尚礼乡乡长

(1949.1——6)无南县襄安镇副书记

(1949.7.——1950.)襄安(直属)镇党委副书记

(1960.10——-1963.9)兼无为县第三届县委书记处书记

(1963.9——-1963.11)无为县第三届委员会县委副书记

(1959.3——12)县委党校副校长

(1969.6——1970.10)襄安区区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0.12——)无为县第四届县委委员

(1971.1——1976.10)无为县第四届县委常委

(1972.3——1976.12)人民保卫组副组长(主持工作)

(1976.12——1979.3)县革委会工交办主任、党组书记

(1982.5——1984.1)无为县第五届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副县长

(1984.8——1987.6)无为县第六届县委委员,县委副书记

(1987.5——)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1987.6——11)县人大常委会书记

解放后无为县内从政五果族人人名录(1987年之前)之二,请各位族人给予补充

(1949.7——)蜀山区六峰乡指导员

(1950.2——1951.8)蜀山区六峰乡党支部书记, 尚礼区六峰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6.12——1958.9)兼开城区党委第三书记

(1960.9——1961.10)中共开城(火箭)乡(社)委员会、人民公社委员会,副书记

(——1955.5) 开城区汪圣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5.6——1956.1)开城区开城镇党委书记、指导员

(1956.1——5)开城乡党委书记

(1951.4——)开城区观音乡党支部书记、乡长。虹桥区观音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7.5——11)蜀山区百胜乡党委书记

(1953.8——1954.12)开城区羊山(练墩)乡乡长

(1955.6——1956.1)开城区羊山(练墩)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1.4——)开城区汪圣乡党支部书记

(1951.7.——1952.8)开城区马墩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2.8——12)开城区苏塘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1.7——1953.8)开城区羊山(练墩)乡乡长

(1952.12——1953.8)开城区苏塘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1.1——1951.7) 尚礼区尚礼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2.8—1953.5) 尚礼区沿河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3.6—1954.4) 尚礼区象山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4.4—1954.8) 尚礼区湖塘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1.8—1954.8)尚礼区六峰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4.8—1955.9)尚礼区六店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60.3--)中共泉塘(超英)乡(社)委员会、人民公社委员会副书记、副乡社长

(1962.4——1963.4)蜀山区建国人民公社党委书记

(1962.4——1963.4兼) 蜀山区建国公社管委会主任

(1963.4——1966.1) 蜀山区建国公社管委会主任

(1951.5—1953.2)尚礼区独山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4.8—1955.9)尚礼区独山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5.9—1956.1)尚礼区六峰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2.9—1953.4)尚礼区象山乡党支部书记

(1953.5—1954.3)尚礼区湖塘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4.8—1955.3)尚礼区福岭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5.6—1956.1)尚礼区洪桥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1.5—1952.3)尚礼区宗发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4.8—1956.1)尚礼区明堂乡党支部书记

(1955.9—1956.1)尚礼区独山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6.5—1957.6)开城区西都乡党总支书记

(1952.3—10.)尚礼区宗发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4.4—8.)尚礼区宗发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7.6——1958.9)开城区先锋乡党委书记

(1958.9——)开城(火箭)乡(社)委员会、人民公社委员会,副书记

(1958.9——1960。1兼)开城(火箭)乡副乡社长

(1960。1任职)开城公社副主任

(1966.1——)宝山公社社长

(1971.5——1976.10)开城区六店人民公社书记

(1976.10——12)开城区六店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60.3兼,任职)关河公社管委会副主任

(1979.12——1982.2)鹤毛区郑河公社革委会主任

(1982.2——1983.4)鹤毛区郑河公社管委会主任

(1966.1—)黄姑公社社长

(1955.10——1956.2)尚礼区尚礼乡代乡长、严桥区尚礼乡代乡长

(——1960.10)开城公社管委会副主任

(1986.12——1987.11)开城区党委副书记(挂职)

(1979.12——1981.1)开城区六店公社革委会主任

(1984.8——1987.11)开城镇(原西都公社)党委书记

(1979.12——1981.1)开城区宝山公社革委会主任

(1986.6——1987.11)开城区六店乡党委书记

(1951.4任职)开城区汪圣乡指导员

(1953.5——1954.3)尚礼区湖塘乡指导员

(1960.4——1961.2)《无为报社》副主编

(1966.5——)县委办公室主任

(1949.7——1950.9)蜀山区保胜乡指导员

(1950.9——1951.7)尚礼区保胜乡指导员

(1950.2——1951.7)蜀山区保胜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1.7——1952.8)尚礼区沿河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3.9——1956.1)泉塘区宝山乡党支部书记、指导员

(1956.5——1957.6)开城区开南乡党委第二书记

(1958.9——1960.8)中共赫店(五一)乡(社)委员会、人民公社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7.4——10)挂职虹桥区委副书记

注:文中有部分乡镇名称由于历史沿革,已经成为历史,不为人所知,请注意与现行行政区域对照。

我无为丁姓肇自南宋末年,宋度宗咸淳年间,始迁祖丁满一公见宋室不振,弃官于苏州总辖,退守老家铜陵丁家洲,后元军南侵,于丁家洲挥义师抗元,兵败后避难退隐无为县双桥,满一公弟满三公播迁繁昌县闸口(现马坝)。有元一代,满一公有一子荣一公,荣一公生五子:华一,华二,华四,华五,华六,五人兄弟友爱,不忍分析,有一梅五果之异,时人号称五果丁氏,无为丁氏后人因名:五果堂丁氏。华一公有三子:德成,德中,德常。华二公一子德盛,华四公一子德隆,华五公一子德一,华六公一子德庆。元末天下大乱,五果兄弟后人分散各地,华一公一支主要分布无为西乡开城,尚礼,六店,关河一带,华二公一支主要分布无为苏塘,刘渡,襄安一带,华四公一支则迁至庐江县,华五公一支主要播迁至肥西县永乐港口(现肥西县浏河乡一带),华六公一支则有部分与华一公后裔混居一起。有明一代,德成公生子友善,友善公有七子:英,聪,毅,谦,让,浩,泰。其中三子丁毅为明成祖永乐年间进士,从此丁氏一直为无为西乡大姓,显赫一时。历经明清两朝,明末时无为县为张献忠的根据地,无为受到战火兵焚,再有就是太平天国期间,无为经常成为太平军的战场,后来无为丁氏逐渐散布无为各地,且播迁至周边各县市,主要迁居地有铜陵市,芜湖市,青阳县,南陵县,繁昌县,庐江县,所以周边各地字辈相同的丁氏族人上代大都源于无为。明朝以前,由于人丁稀少,家谱未修,后来历经战乱兵焚,我无为丁氏散居各地,故丁氏后人各尊一支,各建宗祠,家谱亦分修,华一公支下主要有德成公下修缮家谱,德中公后人后来有部分参修,还有部分德中,德常公后人多数下落不详,德成公下七世孙“应”字辈有一人“应爵公”(注:据老谱载,其时“应”字辈族人约有300多人)在考涧(现蜀山镇花桥)分建宗祠,应爵公后人又自应爵公始分修《考涧丁氏宗谱》,故华一公支下现有两套宗谱。华二公支下以华二公为继迁祖,分修宗谱。华四公一支在庐江县亦建祠分修,尊华四公为继迁祖。华五公支下则在肥西县建祠分修宗谱,尊华五公为继迁祖。至于华六公之后,未见全谱,不知何故,《考涧丁氏宗谱》中有第十八卷一卷为华六公支下参修(其中缘由有待考证!)。具手中现收集的资料来看,无为丁氏宗谱最早修缮时间应为明代永乐十二年甲午(1414年),其时华一公华二公支下尚在一起,应为同修,华五公支下首修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如华四公支下谱未全见,故暂时不详,但据估计也不会太早,且据华五公后人有说法:华四,华五公支下曾统谱合修(待考证!)。共和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修谱时间:华一公支下牌楼份修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考涧份修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华二公支下修于清宣统三年(1910年)。华四公支下修于民国九年(1920年)。华五公支下修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解放后,华二公支下已于2009年成谱,华五公支下谱亦于2010年修成,我华一公支下由于人丁茂盛,散轶各地,且老谱下落不详,后人有心无力,作为丁氏后人,深为蹙眉,时为1990年前后,有族伯丁祖发,热心家族事业,辗转送来一套《考涧丁氏宗谱》交付家祖父,惜其时机会尚未成熟,续修家谱难以为成,1998年祖父弃世而去,临终前一直为家谱难以为继惋惜不已,惜其时少年懵懂,难以慰怀,时过境迁,追忆先祖之临终嘱托,澻有继先祖遗志之愿,奈力有不逮,现有族人丁韶文等人,意在倡修家谱,深感付怀,故有请于无为五果丁氏族人,共修丁氏家谱,重振丁氏五果家风!

笔者在各地族人的大力支持下,纠集了部分与五果堂丁氏有关的各处族谱,随着对老谱的逐渐深入,发现了一些问题,难以释怀,存疑如下:

一:满一公究竟是否为宋时度公之后?

老谱谱系中俱载满一公为伯祚公之后,又载度公为汉复公下四十一世,属吴郡派,牌楼谱与南苏谱皆载伯祚公为度公之子,而据考涧谱载伯祚公为长兴派宪公之后,为四十一世,与度公为同辈人,几套谱中都载度公与另几支的伯初,伯礼,伯复,为同辈。牌楼谱中载长兴派四十一世亦为宪公子但名失讳。以上种种导致复公至满一公谱系中差了一世,考涧谱上满一公为复公下五十三世,而另两套谱上满一公为复公下五十四世。

释疑方法:可参考吴郡派谱系,谱载吴郡派三十九世为顗公,度公为顗公之孙可参考杭州丁丙家族谱;另就是查阅到度公下宗谱。

附:1.丁 顗:人,生卒年不详。祖籍恩州清河(今属省)人,后迁居,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

2.八千楼:清代杭州丁氏藏书楼。清代浙江丁国典慕其远祖宋代丁顗藏书八千卷而名其所建藏书楼为“八千卷楼”。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燹。丁国典之孙丁丙沿用楼名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

二:故老相传,五果丁氏曾于明万历庚子年与周边四府七县联修宗谱,老谱俱载,未知是否确凿?

老谱载七县名称分别为:濡须(无为),贵池,石洞,禄岭(今南陵县六岭),丁家洲(铜陵),东分,后山竹格(泾县),闸口(今繁昌县马坝),桐城。

三:铜陵丁家洲与贵池丁家洲是否为同一地方?

谱具载满一公祖籍铜陵丁家洲,又提及在池洲丁家洲挥义师抗元,这两处丁家洲是否为一,关于池洲丁家洲抗元之事可散见于史书,确有其事。

释疑方法:可参阅当地县志,深入当地了解地理沿革。

四:华五公孙友尚公与明史中丁普郎是否为同一人?

肥西县华五公谱载华五公生子德一公,德一公有子友尚公,友尚公传略下载明:友尚公,字普郎,以功封济阳侯。该记载与明史中丁普郎名讳,封爵相同,是否属巧合抑或为同一人。

经查阅资料,丁普郎为湖北黄波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陈友谅战死于江西省鄱阳湖康郎山,而友尚公生卒年为(),其伯祖父华一公生卒年(元大德三年1299--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其堂伯父德成公生卒年(元泰定二年1325—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与其同辈德成公子友善公生卒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明宣德十年(1435年)),推其本身与其年龄不符。且若有如此史实,谱中不会廖落无闻。

五:含山县清溪镇丁氏谱注堂号为五果堂,与我无为五果堂究竟有何渊源?

该谱载始迁祖为见纯公,于顺帝甲辰年(1334)迁于含山,而华一公之子德成公生卒年(元泰定二年1325—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华五公支下亦由其子德一公迁往合肥港口(今肥西县浏河乡),可知见纯公应与德成公,德一公为同辈人,其生活年代正值元末天下大乱,人民游离失所在所难免,个人认为含山县五果丁氏与我无为五果渊源极深,是其中某一支之后也说不定,(一家之言!)。

释疑方法:尽快见到含山五果丁氏族谱,从中寻找原因。

六 :六安丁周德老师所提供的他收集有一篇谱序中提及关于无为丁氏的记载,言及竹系山,华一公的记载,不知又与我五果华一公之下有何瓜葛?

释疑方法:请丁周德老师早日提供该篇谱序

七:繁昌满三公族谱中提及在民国年间与无为丁氏联修过,有何依据,无为谱中为何不见记载?

老谱确载,无为满一公与繁昌满三公系同胞兄弟,满一为兄,满三为弟。

释疑方法:请繁昌丁氏族人提供繁昌谱样?

八:丁汝昌究竟是哪里丁氏?

庐江县《潜川丁氏宗谱》称:丁汝昌,原名丁先达,原籍庐江县,后迁至无为与巢县交界处(今无为县严桥镇),但为何其中间一“汝”字与我无为丁氏字辈:“应一(朝)时光国,宏汝(儒)效守常,中的“汝”字为何一致,且按年表推算,其生活年代恰为无为丁氏“汝”字派生活时段。丁汝昌会不会是无为丁氏后人?另外,我五果华四公支下迁居古巢界河边,其后裔多居庐江县,华四公有子德隆公,据下文所述,丁汝昌先祖世兴公兄世隆公,世隆与德隆会不会是同一人?而且庐江丁氏族谱首修时间为清乾隆八年(1743),而我无为丁氏在清乾隆年间已是五修,庐江丁氏与我无为丁氏究竟有何渊源?会不会与我无为丁氏一支散落过去的华四公一支有关?

上述观点,一家之言,不揣鄙陋,聊以抛砖引玉!

( 作者:夏冬波安徽省庐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一、丁汝昌先祖迁居庐江考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字禹廷、雨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人。丁氏先祖世居安徽省凤阳县。先祖世隆、世兴二公于元末因避刘福通兵乱,于元至正四年(1364年)兄弟二人隐居巢湖之滨,因爱其山水之秀,遂定居焉[1]。世隆公定居合肥南乡之岗头寺(今庐江县同大镇戴拐村);世兴公卜居于庐江北乡石嘴头(今庐江县石头镇丁家坎村)。虽相隔两地,但相距仅二十余里,兄弟之间时常见面。世兴公精明能干,喜爱读书,性勤俭朴,善做生意。在元朝至正年间,家室尚“环堵萧然”,到了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诏天下设立粮长,以田多者,督其乡之赋税,粮万石,长副各一人,输以时。至得召见者,辄蒙擢用。时公田园甲庐北,邑鸣大吏,选公粮长”[2]。并在不久的一次运粮至金陵(今南京)时,受到朱元璋在便殿的召见。“称旨授以官”[3]。世兴公因兄(指世隆)年老,不忍远离,遂辞归乡里, 以寿终于家。其后人隶卫籍,世代以漕运为职。

到了清初,计授屯田十七庄。雍乾年间,先人赔败已尽,合族受累难支,吏扰差烦,居不安堵,幸赖信分禹三公目击心伤,一身鼎力,上控藩抚道院,不避风霜,不畏寒暑,赎回田十有三庄。这已是嘉庆元年(1796年)的事了。

世兴公四世孙有兄弟五人,由于人丁兴旺,遂为五分:有仁公分居石嘴头杨家嘴。有义公分居石嘴头。有礼公分居南安桥(今永安桥)。有智、有信二公分居张家嘴。潜川(庐江古称潜川)丁氏遂有五分房之说。

丁汝昌出于张家嘴有信公房派。后丁氏人丁兴旺,遂将丁氏族人居住之所称为“丁家坎”,至今尚有“丁家坎村”之名。

潜川丁氏先后经有明一代至清代初年均未修谱,也无字辈。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有信公房派十一世孙元陞公始创修潜川《丁氏宗谱》,议定丁氏字派世系二十字:元士文为志 先代发荣昌 后克继其绪 家声庆远长[4]

后又重修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修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修于光绪十五年(1888年),为丁汝昌主修。五修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五修丁氏宗谱时,又续增新字派共二十字:积善承宗德 扬名振祖邦 贤良传万世 永保有余光[5]。

五修《丁氏宗谱》共十卷,计十本,为宣纸印刷。前有光绪十五年(1889年)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会办海军衙门事务北洋大臣一等肃毅伯合肥李鸿章的《庐江丁氏宗谱序》,此序为李鸿章手书,刻版印刷,甚为珍贵[6]。

丁汝昌世代务农,自迁庐始祖至五修宗谱告竣之民国十一年(1922年)仲冬止,共历十九世,至荣字辈止。

万事开头顺,一切好兆头

今天是二0一0年七月十九日,农历六月初八,注定是无为丁氏家族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昨夜还是大雨滂沱,一早起来是晴空万里,上午九时许,我与族人丁韶文(绍字辈,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丁江涛(以字辈,民间艺术家),绍兵(绍字辈,六店中学教务处主任,见证人)一道来到位于六店柏凹村的牌楼谱保管人以宏家中, 隆重请出《无为丁氏宗谱》四十卷全套老谱,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无为丁氏建祠修谱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上午十时许,我们如约来到原无为县常务副县长丁少奇家中,隆重请出丁绍奇,丁以任二位长者担任无为县丁氏建祠修谱常务理事会名誉会长,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就做好本次建祠修谱工作作出初步交流,并就一些共同关心问题达成共识。下午三时许,我们几人一行在现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局长钟笨夫的大力协助下,选定了无为县丁氏建祠修谱办公室驻无城办事处地址(无城铁山路农文化广场九州大厦步行街,铁山电影院斜对面)。

下午约五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无城突如其的的一场暴雨,打乱了下班人们归家的步伐,也干扰了我们预定的计划。但只持续了一会儿,又是艳阳高照,彩虹高挂,这一切似乎为我们的开端擂鼓助威,壮添声色 。

晚上六时许,与韶文秘书长共邀理事会名誉会长绍奇,以任二老,并县部分领导及相关乡镇领导,就丁氏建祠修谱相关事宜作沟通,与会领导一致认为:盛世修谱,乃利国利民之善举,并表示会在相关事宜上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支持。会议在一片热烈祥和的气氛中结束。

肥东县彝伦堂丁氏为五果丁氏之后?

日前蒙六安金寨丁周德老师惠赠肥东丁氏彝伦堂部分谱述,其中《丁氏本门宗祖起源简述》载:“济阳郡自汉复公起为第一世,宽公为第三世。济阳共繁衍三十三世。自三十三至三十七世为列为吴郡派,三十七世至四十一世列为吴兴乌程派,四十一世至四十五世列为吴郡派。五十三世丁之翰是吴江派五十二耀公之子,耀公生三子:之翰,之屏,之桢。之翰生三子:源一,源二,源三。源三公生一子名曰丁炳豹。炳豹生一子,名曰瑞雄。瑞雄生一子名龙飞。龙飞生一子华一,华一为丁氏第五十八世。履居无为州竹系山。合肥东乡。华一公生三子:成一、成二、成三,成三公居长宁河镇合肥东长宁镇东首塘堰。故成三公为肥东丁氏本门宗祖始祖。于是创建繁衍了该丁氏其后各宗支。”

考其世系图,与五果堂世系图同名,皆称为济阳丁氏历代渊源图,自汉复公为一世至五十三世名讳完全相同,连谱名旁边的附注排版都惊人一致。

其中分歧部分主要在第三十九世之后:无为谱载第三十九世“八千卷楼主人” 顗公为三十八世公辅次子,第四十世为顗公之子逢吉,四十一世为逢吉次子度公,第四十一至四十五世列为吴郡派,第四十五至第四十九世列为吴江派。第四十九世为雄飞,至五十一世扬公,列为凤阳派;五十二世瑞二公居铜陵丁家洲,生五十三世逢一,五十四世满一公居无为州双桥,为无为双桥派。满一公子荣一公为五十五世,荣一公生五子:华一,华二,华四,华五,华六,为第五十六世。华一公生三子:德成(居牌楼),德中(居城中状元坊),德常(谱中无载)。

而肥东谱载第三十九世颐公为第三十八世公辅长子,第四十世为颐公之子逢时,四十一世为逢时次子诰公,第四十一至四十五世列为吴郡派,第四十五至第四十九世列为吴江派,四十九世守节至五十二世耀公列为吴江派,五十三世之翰公居铜陵丁家洲,为池州府铜陵县丁家洲鲜鱼巷派。生五十四世源三,五十五世为炳豹,五十六世为瑞雄,五十七世为龙飞,龙飞生子五十八世华一(复居无为州),华一生三子为五十九世:成一(下落不知),成二(居东宅),成三(居长宁河东首塘堰)。

一:该谱世系与我五果堂丁氏世系基本完全吻合。

二:该谱世系迁徙路线:——铜陵丁家洲——无为州竹系山——合肥东乡;与五果丁氏自——铜陵丁家洲——无为,迁移路线相吻合。都于第五十三世迁往铜陵丁家洲,后迁无为。惟不同为肥东彝伦堂谱载为池州府铜陵丁家洲鲜鱼巷派。

三:肥东谱载华一公有三子:成一,成二,成三。但成一公不详,成二公居东宅,成三公居肥东长宁河,而无为老谱载华一公有三子:德成,德中,德常。无为五果堂丁氏老谱中德常公无载,德中公部分后人散居无为各地,曾与德成公之后附修宗谱。怀疑成一为德成公,成二为德中公,成三为德常公,因其生于元代,根据当时习俗:无功名者不得有名,猜想我德成公之名亦为元灭明兴后所取,而肥东谱一直以原名入谱,故有成一、成二、成三之名载谱?且德常公之迁徙至肥东,想必与华五公子德一公迁至肥西原因相同,不外是逃避兵荒马乱,后世难以准确考证出以前世系。

考我无为五果丁氏曾有支系在竹子山下建祠堂,名号:“德应堂”,该竹子山现位于开城镇六店社区独山行政村竹山村(在大小燕窝地旁边)。

四:肥东谱载华一公为汉复公下五十八世,而无为谱载为华一公为汉复公下五十六世,疑为传抄笔误。该谱载华一公父名龙飞,祖父名瑞雄,是否与无为谱中瑞一公,雄飞公等谱名在传抄过程中相糅杂混淆,各取一字笔误导致。

五:之翰公在无为谱载之翰公为吴江派第五十三世,而源三公无为谱载为长林派第五十一世。应该不能够成父子关系,此处有待深入考证!

由此得出一个大胆结论:该支肥东丁氏为我五果堂华一公三子德常公之后裔!

(编者谨按:由于手头资料有限,闭门造车,一家之言!欲使真象大白于族人,唯有早日与肥东县长宁河乡丁氏族人取得联系,见到全套彝伦堂宗谱!)

经八十年风雨续修族谱绵双桥世泽;历七百载辉煌重建宗祠振五果家声。

终于找到铜陵(池洲)丁家洲了(转帖)

“汀”还是应当读ding

来源:铜陵日报副刊 作者:耿宏志

读了刘志胜先生《给“汀洲”的“汀”正音》(7月10日《天井湖》)一文,我深为刘先生的认真所感动。作为“铜都讲坛”的参与者,我十分庆幸有这样的观众和听众。我认为刘先生的意见是诚恳的是负责的。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学者”到铜陵县去做辅导报告,他在台上指着大家说:“你们铜陵县就有不少民间文学素材。例如‘钟鸣’,‘钟’是名词,‘鸣’代表声音,是,是形容词吧……”短短的两句开场白就让我佩服这位学者的胆量,却怀疑他还会说出些什么自己也没有弄懂的话来。于是我写了一篇杂感《治学与内功》发表在1988年12月15日的《铜陵报·天井湖副刊》上。这件事给我的教益是终生的。所以我赞同刘先生的意见:“主讲人及主持人不可不慎读”。

  具体到 “汀”字的读音,我想谈谈我的认识。

  刘先生说得对,“汀”,通用各类词典都注为ting,阴平;集韵为汤丁切。“汀”,意为水边的平地。“汀洲”,水中小洲。(《辞源》1981年12月版)。不过,现存各代古铜陵县志都没有“汀洲”的记载,而“丁家洲”却是很明确的。明嘉靖《铜陵县志》卷一“丁家洲,在县东北接无为洲。宋陶安有诗,推官李宗泗阻风夜宿有诗。”卷中“丁家洲”与荷叶洲、白沙洲同列为洲。古县志均附有地图。公元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46岁的大诗人陆游进四川,写有笔记《入蜀记》六卷,其中记载“(七月)二十二日,过大江,入丁家洲夹,复行大江。……”清乾隆《铜陵县志》还收录了宋杨万里《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一诗。

  现今被人们称作“汀洲”的是两个地方,一是汀洲村,二是汀洲街。汀洲村就在古县志所附地图“丁家洲”的位置,是著名的汀洲大豆产地。村委会设在丁姓人集居的丁家排。丁家排还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汀洲小学”。可见这个“汀洲”就是史志上所称的“丁家洲”。汀洲街古称梨洲头,临江,自清朝末年开始,商业逐渐兴旺。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此处还很繁华,有规模较大的供销社、合作总店和粮站、棉花收购站、糖业烟酒供应站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后因崩江,大批人口他迁,近年已败落。梨洲头之所以改称“汀洲街”原因有二,一是它距丁家洲仅几十米地,至今附近的人上汀洲街仍然说“到丁家洲去”;二是这里只有横竖两条古街道,呈“丁”字形。

  丁家洲清代属于铜陵县十五个耆中的近市耆。1928年国民党铜陵县政府执行安徽省政府《关于户口调查登记规则》改耆为七区十五联保,1939年设立乡镇,1940年撤区保正式设立二十个独立乡镇。此时才出现了“汀洲乡”的说法,乡政府设在离丁家排仅二十米的太平街。可见,这个“汀”当是此时某人误写,以至被误读至今。

  据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词典上所说的“汀洲”是水中小洲的通称,而我们所讨论的“汀洲”是铜陵两处地名的专称。此“汀洲”非彼“汀洲”。

  中国汉字经误读误写而约定俗成的例子不少。如“家具”写作“家俱”、“耿直”写作“鲠直”等。因人名、地名而发生异读更不乏其例,如“蚌埠”、“六安”中的“蚌”和“六”的读法已被公认并收录进词典。只不过“汀洲”是个小地方,难以享此殊遇。但在铜陵,如果有人说“到ting洲去”,那一定不会被人接受。其实“汀”读作ding并非唯一。我国复旦大学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编的1999年版五卷本《汉语方言大词典》第1433页对“汀”就作了ting和ding两种注音。其中注为“ding”时列了一个词条“汀零乓啷”,释文说这是新疆吐鲁番的中原官话和乌鲁木齐的兰银官话,是象声词。

  可见,具体到铜陵的“汀洲”,“汀”还应当读ding才是。

  此为一家之言,借以求教于诸家。

转:元丞相脱脱编《宋史》中丁家洲之役

《宋史》本纪47【瀛国公二王】二月癸卯,似道以宋京为都督府计议官,使大元军中。甲辰,以黄万石为江南西路制置使,加湖北制置副使高达检校少保。庚戌,大元兵入池州,权守赵卯发自经死。宋京如军中,请称臣、奉岁币,不得请而还。辛亥,赠刘成清远军承宣使。乙卯,五郡镇抚吕文福遣所部淮兵入卫,降诏褒之。丙辰,诏劳贾似道,命都督府岁举改官如史嵩之故事。己未,加张起岩福州观察使,弋德以下各转五官。庚申,虎臣与大元兵战于丁家洲,败绩,奔鲁港,夏贵不战而去。似道、虎臣以单舸奔扬州,诸军尽溃,翁应龙以都督府印奔临安。

丁家洲之战是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在忽必烈灭宋之战中,元军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击败宋军水陆阻击,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元军攻占鄂州(今武汉武昌)后(参见鄂州之战),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率水、步军10余万,以宋降将吕文焕为先锋,沿长江东进。宋沿江诸将,多为吕氏旧部,及元军至,皆望风归降。至元十二年正月初,元军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沿江制置副使知黄州陈奕降。十一日,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守将管景模降。十三日,宋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元军。十四日,伯颜率军至江州,宋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十六日,知安庆府范文虎遣人以酒馔至江州迎接元军。二月初一,伯颜率军至安庆府(今安徽安庆),范文虎以城降。南宋摄政太皇太后谢道清,急令丞相贾似道督师抗元,督诸路军13万,战舰2500艘,出师西上迎战元军。二月,进至芜湖(今属安徽)后,非但不积极部署御敌,反而先遣返元军战俘,并向元伯颜乞和,遭拒绝后,方令步军指挥使孙虎臣将精兵7万列阵于丁家洲之长江两岸,命淮西安抚制置使夏贵以战舰2500艘横亘江中,自率后军驻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阻止元军东下。初六,伯颜率军至池州(今安徽贵池),都统制张林以城降。十六日,伯颜率军进至丁家洲,与宋军相距数里。见宋军阵势,伯颜度寡不敌众,当以计胜。乃召诸将授以方略,令军中作大筏数十个,上置柴草,佯言将焚烧宋舟,使宋军昼夜严备而兵疲。二十一日,伯颜督步骑军沿江两岸进攻,令战船同步骑军合力向宋军冲击,并以巨炮轰击孙虎臣军。宋前锋将姜才方与元军接战,孙虎臣竟弃阵先遁,诸军遂溃。元平章政事阿术率战船数千艘,乘风急进,突入宋阵,横击宋舰。夏贵恐贾似道督师获胜,而受责于鄂州之败,不战而逃,贾似道闻之,惊愕失措,急忙鸣金收兵,乘船逃往扬州(今属江苏)。宋军失去指挥,溃军蔽江而下。阿术督舟师追击,并登舟掌舵冲宋船,以小旗指挥何玮、李庭等将并舟追击,伯颜令步骑左右夹击,追杀150余里。宋军死伤甚众,战舰多沉没,元军获大批军资器械,乘胜东进。

转:《宋史演义》中丁家洲之役

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元兵进犯池州。知州王起宗遁去,通判赵卯发权摄州事,缮壁聚粮,为固守计。都统张林,屡讽卯发出降,卯发忠愤填胸,瞠目视林,林不敢复言。已而林率兵巡江阴,纳款元军,阳助卯发为守,守兵俱为林属。卯发知事不济,乃置酒会宴亲友,与诀死别,且对妻雍氏道:“城已将破,我为守臣,不当出走,汝可先去避难。”雍氏道:“君为忠臣,我独不能为忠臣妇么?”卯发道:“妇人女子,也能解此么?”雍氏遂请先死,卯发怡然道:“既甘同死,何必求先?”明日元兵薄城,卯发展起书几上道:“国不可背,城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书毕,即与雍氏对缢室中。张林开门迎降,伯颜入城,问太守所在。左右以死事对,伯颜很是叹惜,命具棺合葬,亲自祭墓而去。忠信可格豚鱼,况乎伯颜。宋廷追赠卯发为华文阁待制,谥文节,妻雍氏为顺义夫人。

似道闻池州又陷,乃简精锐七万余人,尽属孙虎臣,令截击元军,又命夏贵率战舰二千五百艘,陆续继进,自率后军驻鲁港,作为援应。虎臣有一爱妾,随身不离,至是亦令乘舟相随。身当大敌,尚携爱妾,安能成事?甫至池州下流的丁家洲,望见敌舟相近,即舣舰待战。猛闻炮声迭震,弹火喷薄前来,所当辄靡。虎臣不觉惊愕,勉强麾兵对击,哪知元将阿-,复督划船数千艘,乘风疾至,呼声动天地。宋前锋统领姜才颇怀忠勇,挺身奋斗,偏虎臣胆战心惊,忙向姜舟上跃入,部众顿时哗噪道:“步帅遁了!”遂相率溃乱。夏贵因虎臣新进,权出己上,本已事前观望,此时即不战而奔,径驶扁舟掠似道船,大呼道:“彼众我寡,势不可支,请师相速自为计!”似道大惧,慌忙鸣钲收军。舳舻簸荡,忽分忽合,元将阿-,乘间横扫,伯颜复指挥步骑,夹岸助击,宋军不死刀下,也死水中,江水为之尽赤。所有军资器械,统被元兵劫去。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吾方信之。一直以来,为谱中丁家洲的具体位置究竟何在而耿耿于怀,恨不能亲临其地寻访其踪。 今日有庐江华四公裔下仍昌长辈一语点醒梦中人,何不利用现代工具之利促成其事,于是乎打开百度,搜索丁家洲,不意丁家洲之名名冠其间,江西省丁家洲有三,分别是:景德镇丁家洲,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丁家洲,丰城市河洲街办丁家洲。铜陵丁家洲之役更是载入史册,虽然以宋败元胜而告终。此役之中,若非当权者贪生惧死,裹足不前,鹿死谁手尚难作定,斯役之中,我无为始迁祖满一公挥义旗,举义师,保家卫国,虽败犹荣。在耿宏志先生发表在《铜陵日报*副刊》的一篇文章中找到了关于铜陵丁家洲的准确记载。随即又从百度地图上找出了丁家洲现所在准确位置,心中疑团随之而释。 不禁又想起一句古人的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由此观之,信夫

无为五果堂丁氏前十世字辈考

阅五果堂丁氏宗谱下世系,自迁无为一世满一公始,前十世谱中并未厘定字辈,但经过仔细推敲,其中实有章可循。一世满一公,二世荣一公,三世五果五公,四世德成诸公,同辈名讳取中间一字相同,分别为:满,荣,华,德。五世共用中间一字:友,(华一公支下有:友善,友信;华五公支下:友尚;华二公支下五世名:保一,不知是名抑或是字?华四公支下暂未详。华六公支下五世名:宫。) ?

自六世至十世起,华一公支下名皆取一字,六世有:英公(字士杰),聪公(字士俊),毅公(字士宏),谦公(字士逊),让公(字士礼),浩公(字士广),泰公(字士安);皆取字中一“士”字相同。七世名皆取“金”字旁,字中间为“元”(如七世:镛公,字元声);八世名皆取“日”字旁,字中间皆有一“景”字(如八世昴公,字景高);九世名皆取“宝盖头”,字中间皆有一“文”字(如九世纲公,字文章);十世名皆取“王”字旁,字中间皆有一“大”字(如十世珠公,字大质)

九世有盘涧公始厘定字辈,为:应一时光国,宏汝效守常,云仍祖以绍,宗同世必昌,善乃传家法,贤为启后方,诚思崇学业,永庆兆安邦。自十一世起按字辈递次序谱名。

丁氏五果堂记(转老谱载)

稗官氏曰:银潢泻大荒而泄诸尾闾,浩瀚于千万里而莫之穷,则其发源有所自来耳。夫人道亦然。丁氏族望濡须,其先自周齐太公肇姓,世代积累,不知凡几,汉兴有丁复者以元公爵通侯郡济阳,子孙一脉相承,至宋季则五十四世而为满一公,再传荣一公,再传而为华一公,华一者同胞五人相友爱,居常相谓曰:兄弟同气,生隔一膜,犹手足附吾体,痛痒爬搔辄相流贯,胡至视如秦越。人世道之薄一至此哉!因矢同居,折梅五枝插地以誓曰:一有异心枝必枯萎。已而五枝皆茂且成实焉。兄弟感泣,自是家之人无复言分析者。时人因号为五果丁氏。嗟乎!仁者必有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五果而下又十二世矣,子孙繁衍代产豪杰,江以北淮以南,阀阅之家无过之者,非源远而流长曷克至此?因书此以风世教焉!

蔡国公康侯八世孙 合肥湖上人通家 徐文东 顿首拜撰

庐之无为有丁公友善者,清修嘉遁士也。其所居背山临水,沃壤弥望,有君子七人,且耕且学,居常欣欣焉,有田园花竹之娱,经史翰墨之乐,其第三子曰毅者,以明经登永乐乙未进士第,为翰林院庶吉士,友善平生无外慕之心,而能积善好义孳孳焉,老而益笃,尝曰:昔人为子孙计者,有曰人皆遗之以危,吾独遗之以安,又有曰: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吾心窃慕之,乃名其堂曰种德,间以嘱其同郡翰林修撰邢君宽,请述于缙绅大夫,中书舍人陈君登为篆“种德堂”三字以揭之,嘱予为文以记。予惟农人之种树,叶而干,干而花,花而实,经几岁而收其利,惟德具于人心,窃乎其不可见,茫乎其不可求,而欲种之以遗子孙,岂不难哉!今友善乃舍其易为者,而独欲为其难为者。何也?其意必将以谓农圃之享其利固若易,然岂若种德于方寸之地,根之以性,植之以理,培之以道,溉之以忠信,蓄之既厚而用之不穷,不惟可以润其身,而又足以垂裕于后,将见子孙世世享其庆矣,若是则种德虽若难于农圃之所为,而其为利岂不远且博哉。友善可谓善为子孙计,若夫咏叹其美,则有诸翰林之诗,在兹不赘云。

洪熙元年乙巳冬十月 左春坊大学士兼修国史 庐陵 曾启 拜撰。

南畿十四府通志(与无为州志同)(转老谱)

丁毅,无为州人,永乐乙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颖敏过人,性刚直。时近臣纪纲者,多弄法,势倾中外,众莫敢忤,独毅每侍朝直言与抗,纲服其直,竟不能挫,时人以二鲍拟之,其不畏权势多类此,年三十五卒于官。纪纲以永乐十四年伏诛。

(注一:庶吉士:参加科举考试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注二:二鲍:指后汉 鲍永 、 鲍恢 。《后汉书·鲍永传》:“帝叔父 赵王 良 尊戚贵重, 永 以事劾 良 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 鲍恢 为都官从事, 恢 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 鲍 。’其见惮如此。”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追周勃 之尽忠,准二 鲍 之直视。”

注三:纪纲:明初权奸,明成祖即位后,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典亲军并掌诏狱。

乡贤事实(与州志同)(转老谱)

丁镛,字元声,毅之从子,由监生,性清介。天顺间授户部主事。上命督德州天津等仓粮饷,公毫发不私,粮饷不绝,时有贿公者,公绳之以法。直声闻于朝,升员外郎。寻转广西参议,政尚宽大,广人多德之。未老,累疏乞归,遂得致仕。隐于开城之南。,十余年不入城郭,本府知府朱闻而高其志,绘渊明图并诗文以赠。卒年六十有八。

隔代亲社会现象的宗族文化渊源

中国有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隔代亲。也就是爷爷奶奶疼爱孙子远远超过父母疼爱子女,要解释这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当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一种宗族祭祀活动。

过去祭祀先人时,则应有“尸”,“尸”指的是代替死者接受祭拜的人,即死者的替身。死者的替身不是谁都能做的,如果是男性死者,只有同姓同昭穆的子孙才能充当。比如说:爷爷这一辈是“昭”,父亲这一辈就是“穆”。如果要祭祀死去的爷爷,那就是自己这一辈才有资格充当他的替身,受到包括自己父亲这一辈人的拜祭。如果是会祭祀死去的父亲,那就只有儿子这一辈才有资格充当父亲的替身,受到包括已身的祭拜。作为死者替身的,就称为“尸”。而女性死者却规定只有异性同昭同穆的人才可以充当其替身,也就是孙辈的配偶才可以做她受祭时的替身。

这一文化习俗后来由于有了用俑(木偶人)和神主牌位来替代死者而消失,但其文化心理却完整地保存在今人的心中。所以有了隔代亲这一社会现象!

纂修族谱,古时祖先将其重要意义高度概括为“敬宗收族”。“敬宗”当然是尊敬祖宗,“收族”,除有不遗漏每一个族人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体族人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团结全体族人,使大家处于同一价值观念之下。

不成文的规矩:族谱宜三十年一修。  修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修好一次族谱,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组织、经费、编辑

一、组织  组织,实际上是组织者和组织实施的统称,通俗地说,就是由谁来倡议修谱,谁来组织修谱,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修谱能顺利完成。  组织修谱应以家族为主。  家族是一个泛指,也同时特指这个家族的权力机关,或曰宗族,或曰祠堂。这个权力机关不一个是一个常设机构,它也许是一个议事机构,以祠堂作为议事地点(办公地点),由族长召集,各房份代表和知名人士参加的一个非常设议事机构。  家族一般都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一般是田产、林产、塘产和房产。而流动资金的来源则是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如田租、房租)以及族人的捐献。所以,家族是有一定经济来源和收入的。它的支出主要是办公费用(维持宗族祠堂的正常运转)、祭祀、修谱、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子弟上学等等。  家族的职责是处理和协调全族之内的宗族事务,族长的权威是很高的。家族的权力很大,有时甚至兼具司法机关的一些职能,对族人的不良行为有处置权,最严厉的甚至可以处其死刑,如沉潭、火焚、窖闭等都是很严厉和残酷的。行政司法机关对此亦不干预,因为家族的这些行为维护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和伦理道德,而这些伦理道德在当时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它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家族所奉行的毕竟是封建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它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岐视妇女,从根本上维护妇女对男人的从属性质。对于这些,无论政治家还是文学家早有足够的评论。  修谱一般有倡修。倡修者或为族长,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发言权的杰出人士,也有对宗族事务非常热心的人。既有人倡议,家族就开始组织:不外是召开各房份代表会议,筹措经费,确定编辑班子,印刷班子等等,然后是调查、编辑、汇总、成稿、印刷。谱成之后,一般都要大摆宴席进行庆祝,全族人参加,称之“做谱酒”。  应该指出的是,旧时修一次谱,花费是非常巨大的,有些家族就是因为修了一次谱而倾尽族产,甚至举债。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宗族位列“三座大山”,也为着社会安定,更因为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宗族和修谱一直是被政府严禁的,不但不能修谱,旧的家谱还在抄、烧之列。很多人为保存一部家谱,费的心思,担的风险已非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想象。  重起修谱风潮是台湾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政策之后,台湾人回来后,很重视家谱,也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这就使修谱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政府在政治上的不断开明,学术界以族谱作为研究资料等因素,亦造成了政府对修谱“不提倡,不反对”的局面,于是,各族修谱之风潮骤起,这一时间,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达到顶峰。

 新的时代必然有新的特点,现在,宗族已无实存的机构,那么如何组织修谱呢?  依然得有倡修。每一件事的缘起总得有热心的人提议。现在的倡修者,首先是宗族事务的热心者居多,其次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然后是经济较富裕的族人和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族人。  既然已经有人倡议,召开筹备会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首先是各房各份要有代表,其次是各地要有代表,再次是注意吸收各届的知名人士,尤以政、经为重。  筹备会议要产生的成果应该是二项:第一,统一思想,确定族谱一定要修;第二,成立纂修族谱委员会(理事会),选举负责人。这个委员会(理事会)就是此次修谱的组织者。  委员会(理事会)的负责人,或曰主任,或曰理事长,举足轻重,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辈份高,说话比较有影响的。这里一般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这位长者本身工作能力就比较强,那么,负责班子的工作是很适宜的。还有一种情况,这位长者虽然辈份高,全族人也很尊敬他,也非得选他为主任(理事长)不可,但他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似乎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选举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执行主任(理事长)来做实际工作,这样,既照顾到了情绪,工作也有人抓了。  修谱班子确定了以后,必然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会议事了。主要的任务有以下几项:第一,确定以主编为首的编辑班子;第二,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第三,组织协调普查工作;第四,组织审查族谱草稿;第五,印刷;第六,发谱,并组织庆祝活动。  在日常组织管理之中,组织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经费不足,如寻根不顺利,如有族人不愿意参加修谱……凡此种种,需要组织者以热心、细心、耐心和高超的工作艺术,良好的协调能力去解决。  在修谱的组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二件事:首先是筹款,因为这是修谱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证,其次是协调,因为修谱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各自的地位、身份、能力、性格、审美观、文化程度、热情等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全族的应修人员认识水平也不一,这需要负责人首先要团结、协调好修谱班子,然后依靠全体族人,以自身的热情带动整个班子和全体族人的热情,修谱才会善始善终。  修谱的最终成果是编纂出族谱。所以,组织者最关注的莫过于编辑,为此,组织者要尽全力支持和配合编辑的工作,尊重编辑,不干涉他们的工作,尽量为编辑们特别是主编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经费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经费问题含有三重意思:经费的筹措、经费的开支、经费的管理。修谱开支的范围大致有以下几项:  1、印刷费。主要是印刷族谱的费用,这是修谱中最大的一项开支。  2、办公费。包括修谱委员会(理事会)日常开支、打印费、宣传费、通讯费、水电费等。  3、差旅费。主要是外调人员赴外调查族人基本情况和编辑出外查询资料所发生的费用。  4、伙食费。主要是倡议修谱、集中议事和发谱、祭祖时聚餐的开支。  5、人员工资。这项开支可有可无,主要是看大家议事时怎样决定,如果大家认为为修谱是对宗族尽爱心,无需报酬,这项费用即可不支出。它主要包括支付给修谱委员会(理事会)成员、编辑、普查员等的报酬。  6、其他。  之所以先说开支,是因为大家要清楚修一次谱大概要花这么一些钱,据此来做一个预算,

 到底需要多少钱,从而为筹措经费提供依据。经费从哪里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1、捐助。这是修谱的最大经济来源。捐助者当然大都是本族中经济比较富裕的。各族修谱总会有少数几个热心的族人首先站出来捐款,组织者要注意对这种行为给予足够的表扬和鼓励,树其为榜样,大力宣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全体族人的经济状况进行摸底,这个底一般是好摸的,因为修谱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本就是各地、各房份的代表组成的,他们当然会熟悉本地、本房份族人的经济状况。拟出一份经济状况较好的族人名单,然后发请柬召集他们开会,鼓励他们为宗族献爱心,为此次修谱伸出热忱的双手。开这样的会,要注意策略和方法。首先,受邀请者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富裕,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族人,所以,接待要热情、周到,但不能奢华;其次,会前要与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受邀者充分沟通,作一些宣传,多讲鼓动的话,而且,要求捐款的数目尽量大一点,以此来带动全体受邀者;再次是要大力宣传和赞扬捐款的族人的善举,要尽量给族人以名。  2、人丁费。委员会(理事会)可以开会议一个标准,规定凡为入谱对象的族人每人缴纳一定的费用。标准不宜高,以每人20-50元为妥,也可以分出男丁、女丁不同的标准,如果捐款的数目比较大,足以支付修谱的开支,这项收费当然可以不收。  3、售谱收入。即向族人征订族谱,拟定一个价格出售。应该注意的是要鼓励各家各户都拥着族谱,所以,价格要大大低于印刷的成本价。也同样,如果捐款的数目比较大,则可改为每户免费发放。  从上述的收支来看,经费的筹措应本着度支量收的原则。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一定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财务纪律,完善开支计划、经手、审核、审批几道程序,定期公开明细帐目,让全体族人和捐款者放心。有些地方的修谱就是因为发生了收入不入帐、不按规定开支、不公开帐目等行为,从而导致族人有意见,以至修族中途夭折的事情发生。

修谱结束之后,通过决算,经费一般都有盈余。这批钱数量不一,各族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如下:  1、设立“助学基金”、“敬老基金”、“济贫基金”等;  2、修祠堂、修祖坟、祭祖;  3、追加修谱人员报酬。

三、编辑  一次修谱,重点是编辑,关键也是编辑。  编辑应该是有一个班子的:主编一人,副主编若干,编辑若干。担任编辑,特别是担任主编的人,应该在古汉语、文笔、民间习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主编是编辑的核心,他应该负责全盘编辑工作,对各位编辑作出分工,对整本谱要构思一个整体思路,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和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  (一)编辑步骤:  1、通读老谱。首先要对老谱,特别是上一届老谱要仔细地阅读,摸清楚老谱的格式、风格,对本族的历史源流和支派世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绘制世系图。也就是将上一届老谱上所载的人员按辈份全部画到纸上,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这项工作比较浩繁,但也很重要。因为你只有画完了世系图你才可能对老谱所载人员的房份、辈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你在普查时不会遗漏人员。  画图用的是一卷很大的绘图纸,画很多横线分若干格(老谱有多少辈就分多少格),每格(横行)都写上这样的字辈;小方框中左边的字表示谱名,如“庇蕃”、“茂钧”、“养乾”、“养元”;右边是字或名,比如庇蕃,字福荫;茂钧(克诚)方框后括号内的“普蕃3”,表示茂钧是普蕃的第三子,过继给庇蕃做儿子。把这些名字连结起来,就是一辈一辈,庇蕃子一:茂钧,茂钧子二;养乾、养之。画好了整个图后,在普查现有人口时,你心中就很清晰了,比如你要求普查员去养乾家、养元家……以后在编排齿录时也不会发生次序上的颠倒。  3、普查。普查就是将上一次修谱还在世的族人、上次修谱后到本次修谱时出生的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普查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设计的一张普查表格:    普查中,不是每项内容都是必填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行的“谱名”,普查对象如果是老谱已载人员,当然应该填写,如果是老谱之后出生的人员,就不能填写,谱名待普查结束后统一安取。  4、整理普查资料。根据每一份普查表,撰写每位族人的条文。  在整理普查资料时,要注意为族人安取谱名。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字辈,同一辈份的人取一个相同的字以示标志。这些作为辈份的字,连起来一般都是一首诗或格言警句。依照字辈取的名字,叫做“谱名”。  每个人出生之后,父母都会为你取一个名字,或乳名,或长大以后的学名,这个名字也是你在日常工作当中的标志。每个人的名字或体现了父母的意志和审美观,或体现了自己的审美观,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如果仅仅根据这些名字,你无法判断同族中人的辈份,所以,谱名便应运而生了。具体的做法是:同一辈份取这个相同的字,另用一个不同字组成谱名,他日常使用的名字作为名或字。  谱名应由主编统一安取,这样就不会发生重复的现象。当然,有些人向主编提出他希望取一个什么样的谱名,只要不重名,不发生冲突,一般主编是可以满足他的这种要求的。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出生后取的名字,本就是依据字辈来取,那么,取的人多了,就会发生重名的现象。比如我族“茂”字辈,取“茂发”的有十几个人,他们也没有别的名字。在修谱时,你又不能改他的名字,那怎么办呢?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同音字替代,替代的原则是老谱已取的不改,改动修老谱时还未出生的,同样都是在修老谱之后自取同一名字的,改年轻的,不改年长的,以此类推。  5、确定老谱内容的取舍范围。解放前的老谱一般有序言、历次修谱序言、历次修谱人员名单、家规家训、坟山图、祠堂图、祀仪祀规、历史资料、艺文、跋、后记、齿录(即人口资料)等等,各族各次修谱不尽相同,但大致如此。老谱的这些内容可以不全部录入新谱,孰留孰舍,主编要有一个基本态度,然后提交修谱委员会(理事会)讨论决定。  6、整理老谱内容。老谱内各篇文章,全部是竖排、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将决定留下来的所有文章进行整理:繁变简,加注标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异体字。  7、搜集资料,撰写源流考。每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系源流,主编应根据老谱所载源流,搜集和参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尽量将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证详细和清楚,可单独成文,亦可列入序言之中。  8、撰写《序言》。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序言很重要,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序言撰写者一般是主编,但也可以请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  9、编定所有内容,初成文稿。编排的次序名不相同,但大致如下:序言(这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的),历次修谱序言,源流考证,本次及历史修谱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捐款人名单及金额,凡例,历史资料、字辈排行、齿录、艺文、跋、后记、附注。  10、审稿。审稿一般由修谱委员会(理事会)召集组织,邀请相关人员对草稿进行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即可定稿。  11、印刷发谱。 上述是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内容。当然,各族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情况,当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顺序及内容。上述的工作步骤也可同时进行,次序也可颠倒,并无成规。

组织、经费、编辑只是修谱的三个不同方面,紧密相连,合为一体的,不应人为割裂。

丁氏分迁渊源序(肥西华五公支下老谱)

宋眉山苏老泉(苏轼之父苏洵)作肉谱叙,而天下之姓氏皆仿之。石邑(注:今石台县)丁君长溪公会泾川(注:今泾县)、春谷(今南陵县)、五松(今铜陵县)、秋浦(今池州市)、繁阳(今繁昌县)、合肥(应为肥西县)、濡须(今无为县)、巢(今居巢区)、桐(应为老桐城县与枞阳县)诸公,以家藏旧谱,复合修之。其心亦老泉之心也。 诸君持家谱与其各属系叙,谒余考之,其曰:先世昭穆已详列者,请重新之,凡未编录者续加增辑,归总成帙,丐文以弁其端。余曰:名门右族,支派繁衍,盍观其先代之源流既远,于中褒美奖劝,非有知识灼明、笔力老健者,岂敢妄议以为余论?泾川大公与吾父旧交,其谱亦属余编次作文以叙之。余欲固辞弗敢。谨按丁氏谱牒:自汉复公以来,子姓望于济阳,科第代联。在唐初曰著公,明经高第,四世孙曰师孔、师颜、师孟,俱超凡迭出,孔迁吴兴归安,次子辎迁湖广武昌,以下有逢时、逢吉、谓、度其人,簪缨蝉联,不可胜记。唯师颜公子奇 徙乌程,生景福,累官布政,孙曰:化,复迁归安,阅世曰伯初,登进士第,生(钅享)、铨,孙曰注、演、沔、维,并登进士。曰伯祚生锵,苦志诗书不第,课二子曰:掌,挈,联捷科甲。以下有安常、安止,能振祖父之家声,宴鹿鸣而听传胪。厥后徽孙迁长林,生源一、源二、源三,源一生黻,登淳熙乙酉进士,子鎔官奉议郎;源二之孙曰高,为杭州推官;源三之裔曰德之,由长林迁泾川(今泾县)大坑。长子大六徙后山、尝潭、丁家渡,次子小六居南陵千堆山。玘孙之后曰清之,迁南陵下乡,生恭一、恭二、恭三,其后徙禄岭(今南陵县六岭)。玘弟嵩孙之裔曰载之,官东流(应为今冬至县)县尹,家于池郡(贵池),子汉仁、汉义,仁生仲新、仲民

十年前,国内私募刚刚开始兴起。一群私募管理人雄心勃勃闯入资本市场时,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迎头而来。上证指数从十年前的2049.81点到如今的2681.61,期间经历了几轮牛熊,市场几经起伏。在危机中私募成长起来。

私募10年:穿越牛熊 茁壮成长

从指数来看,上证指数十年的涨幅不过30%,但这期间,有不少股票创出历史新高,数十只股票走出十倍行情。

作为A股市场的新参与者,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凭借对市场的嗅觉、成熟的投资理念、可靠的投资方法,带领产品摆脱了震荡的曲线,创造了翻倍的收益。金斧子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至少有23只私募产品净值翻倍。(注:不少私募产品设置一年期、两年期,不在统计范围之内;私募基金业绩数据延后,只计算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的业绩数据)

这些业绩突出的私募多已成为当前市场中的佼佼者,有的已是百亿规模,比如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朱雀投资、星石投资、明达资产、涌峰投资等。此外,龙腾资产、智诚海威、翼虎投资、上海融湖投资、北京云程泰投资、上海泓睿投资、尚雅投资等私募旗下都有产品穿越十年收益翻倍。

面对危机:果断降仓 规避风险

十年过去,当年的私募新手如今已身经百战。但回忆起金融危机仍心有余悸。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自2007年的6124高点到雷曼破产时的2049.81点,不到一年时间跌去66%。

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坦言,对当时的印象就是恐惧和害怕。“我们刚出来做私募,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股指暴跌,只能就地趴下。能做的就是降仓位,规避风险。”

当时刚成立第一只产品的两家私募智诚海威和龙腾投资也是如此。智诚海威总经理冷国邦回忆,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低仓位。“当时产品有止损线,可能正是止损线保护了我们。而且,在这种危机面前,市场、股价的跌幅都已远远超过预期。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对冲,就是一个低仓位。”

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则不仅降低仓位,还通过做空商品,对股票损失进行对冲。他特别强调,不要抄底。“A股从6000点跌到3000点,出了很多利好,市场在3000点停了一段时间,然后跌到1600点。如果在3000点抄底的话,损失非常惨重。”

尽管出师不利,不过,新生私募们还是很快把收益做了回来。余定恒坦言,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熬。2009年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时,翼虎投资主要布局了煤炭等周期股,当年就获得翻倍的收益。

吴险峰和冷国邦也在2009年时机来了之后满仓操作,收获了满意的业绩。冷国邦表示,跌得越多,未来机会就越大,要冷静独立客观去判断,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果断。

危机感悟:了解市场 了解自己

十年之后回望那场全球金融危机,“老司机”们感慨颇多。冷国邦告诉记者,危机来临,调整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时间恰恰是总结、反思、充电的好时机。十年前是这样,现在也要这样。”

余定恒认为,这十年来,他越来越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对基本面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对股票趋势的理解和对公司价值的理解,都更加深刻。 他表示,私募要长期存活下来,主要是做好风控,更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风格和所长。经过危机还能脱颖而出的,一定是能认清自己风格,而且还要有运气遇到适合自己风格的行情。

吴险峰表示,十年来,他在投资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过去我做私募的理念是战胜华尔街,认为跑赢指数就可以了。但是未来我们在资产管理中要规避这种理念,做到更稳健,不会一直保持满仓。当然,对市场的研判能力提升也很重要。”他表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需要因时而动。过去十年我们的利润主要来自市场的风、市场整体的水涨船高。但现在经济已过了高速增长阶段,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行业倒退的情况。要多寻找企业价值增值带来的投资收益,而不是等着市场的风带来增值。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肥东县 阚恒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