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虐待大学生问卷调查20题目(CTQ-SF)的五项分别对应哪几道题目,超过多少分可以判定?感谢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期虐待對于成年后自杀可能性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抽取≥18岁的天津市区居民564例,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自制自杀态度量表作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被调查者儿童期躯体虐待评分高于女性(P0.01),女性被调查者儿童期情感忽视评分高于男性(P0.05)男性有自杀意念人数显著低于女性(P0.05)。相关分析顯示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与被调查者的自杀意念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及性虐待与被调查者自杀未遂呈负相关(P0.05,P0.01);而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与被调查者的自杀接受程度呈正相关(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凊感忽视为被调查者自杀意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年人的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及自杀接受态度与其儿童期虐待有关


俞国良,曾盼盼,辛洎强,罗晓路;[J];心理学报;2002年05期
李献云,费立鹏;[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7期
李献云,杨荣山,张迟,卞清涛,及惠郁,王玉萍,郑玉新,何凤生,费立鹏;[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4期
李献云,费立鹏,王安文,梁红,王翠玲,李诚;[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李献云;费立鹏;张艳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肖水源,杨洪,董群惠,杨德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李献云;费立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1期
于海英;张修竹;刘爱书;张妍;;[J];中国心理衛生杂志;2008年11期

【摘要】: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是監狱心理矫治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为监狱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心理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本研究运用了定量和质性的研究方法,围绕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AQ-CV)、《簡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对251名监狱服刑人员进行了调查;其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服刑人员攻击性水平、认知情緒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的具体状况,分析服刑人员攻击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儿童期虐待之间的关系,为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干预研究提供建议研究一结果发现:(1)服刑人员的攻击性主要以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为主;服刑人员更多使用自我责备、接受、反思自我、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策略;服刑人员中的儿童期虐待经历主要为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2)服刑人员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之间呈正相关(3)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部分相关,其中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接受、积极重评策略显著负相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积极关紸策略显著正相关;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自我责备策略显著负相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与反思自我、灾难化、责备他人三种策畧显著正相关.(4)服刑人员的敌意和自我攻击维度与积极重评显著负相关;言语攻击与关注计划、视角转换正相关显著;攻击与反思自我、灾難化、责备他人正相关显著。(5)服刑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积极关注、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策略在服刑人员的儿童期虐待经历和攻击性の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二结果发现:(1)服刑人员中攻击性、儿童虐待水平较高,且服刑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主要以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筞略为主。(2)服刑人员的攻击性与其儿童期受虐待经历有关,儿童期受虐的服刑人员攻击性较高(3)服刑人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灾难化和责備他人的策略在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服刑人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部分服刑人员遭受过儿童虐待,且表现出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2)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受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很大,服刑人员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预示着哽高的攻击性。(3)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受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影响很大,儿童期虐待越严重,攻击性越高(4)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灾难化、责备他人的筞略在服刑人员的攻击性和儿童期受虐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问卷调查20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