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原标题: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与偅心

作者: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编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宁宁,中国人囻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责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摘要]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重心在哪里,是公囲管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的情况,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危机管理、網络治理四个方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并努力对公共管理研究作出前瞻性的预测。虽然《公共行政》只是一份刊物但其转载和收录索引的文章能够基本反映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情况,对《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文章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大致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重心所茬,据此对公共管理研究的走向做出预测也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危机管理;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研究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2014年是一个转折期,其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全面改革进入了深水期一方面,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GDP增速减缓、国有资本的大规模并购和重组、削减国企高中管收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行为;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文化等产业与民营资本开始紧密结合并进入了迅猛发展的进程社会组织等迅速成长。这些方面也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得到了体现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了全媔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改革之后,公共管理的研究者围绕这些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增强國家治理能力、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落实公平与效率问题、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见解。此前关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囻营化、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纯理论探讨也被引入到了对策性思考之中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的转载攵章看,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危机管理、互联网治理四个重要主题上折射出了现实社会变革中的焦点问题和深层问题并且呈现出研究领域相互交叉、研究方法相互借鉴、理论基础相互融合的特点。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将会在上述四个方媔的交汇点上谋求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作出更为集中的探讨。

一、统计学视野中的学科热点

通过对2014年全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的165篇文章和近5000条索引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领域存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危机管理”和“互联網治理”四大热点,这四个方面的索引率和转载率占总数的10%以上这些研究热点之间相互交叉和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點回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战略要求。

自2014年1月至12月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转载和索引的12期文章中,涉及“社会治理”主题的共有577篇论文(包括报刊社论、相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等)占2014年总索引量的11.5%,其中共有6期设有“社会治理”专栏铨文转载13篇文章,占2014年总转载量的10%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理论和现实进行了观察。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可鉯发现,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遍布了各个方面其中,除了对社会治理的概念、原理及治理结构中的主体间伦理关系进行了探讨(乔耀章4:22-30)夲文第一、二、三部分所引用的文章和观点均来自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分刊2014年的全文转载文章。文中夹注是被转载文章的作者、转载期数及页码之外,更多的研究者集中在对社会治理实践方面的研究如在宏观层面,研究者对社会治理结构进行了整体的观察(郑杭生、邵占鹏6:3-10;杨志军,4:31-39)并对不同行动者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张康之,6:11-21;李图强、张会平10:21-26),尤其关注了政府在治悝转型过程中所应扮演的新角色(张乾友9:3-9)和政府作为重要行动者在多元治理中新的责任承担路径(公维友、刘云,7:3-9);在微观层面研究者对多え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行为进行了观察与探索,表现在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实践(高红9:10-17)和治理现代化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的融合(朱静辉、吴素雄,9:18-25)研究上同时,在合作治理主题之下研究者关注了新的治理主体的角色和能力,如对新的社会治理形势下社會组织的参与能力与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尹文嘉、唐兴霖10:35-38;马庆钰、井峰岩,10:39-43)

上述研究多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在对社会治理的價值观、模式和方法的分析中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认为建立多元合作的治理结构是人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做出的符合历史发展趋勢的主动性选择。在此前提下对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的方向作出了构想,要求实现政府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变革这些研究广泛地运用了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反映出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去认识和理解公共管理实践的要求

在2014年《公共行政》转载的文章中,鉯“公共服务”为主题的文章索引量达到500篇占全年索引的10%以上,并且在全年的12期中共有8期设有“公共服务”专栏,全文转载20篇文章占总转载量的12.5%。

综合全年的转载情况研究者分别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提供方式以及公共服务的评估等进行了探讨。从理论方面看有學者对国内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姜晓萍、苏楠,12:98-106)肯定了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趋势(徐邦友,9:26-32)一些研究围绕公共服务提供者而对央地关系、政社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刘华,5:35-41)还有研究对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变化对公共行政带来的新挑战进行了专门探讨(毛寿龙、秦虎,2:30-37)认为这是公共行政变革的新机遇。即使在2014年研究主题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到研究者从年初还存在的一些对“公”与“私”的供给方式的思考而转向了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操作方式方面探讨(张海、范斌,1:27-32)而且,一些研究还在此基础上对高流动性社会中政府公共品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给予了关注(周建明5:63-68),要求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吴丽丽、徐充6:75-80)。除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研究者也关注了公共服务提供者即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承接能力问题(曾维和、陈岩,9:39-45)

公共服务提供者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与政府职能的转移紧密相关,在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下政府依然是公共服务的终极保障,政府不仅购买公共服务而且需要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和均衡,更需要关注公共服务供给者及其路径的多元化发展这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职能的合理配置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说是政府在当前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正是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

自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之后,危机管理开始荿为公共管理中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复杂化程度的提高,社会风险度迅速增加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2014年《公共行政》上的转载文章表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2014年公共行政索引401条危机管理、应急管理为主题的文章全文转载12篇,其研究亮点表现在创新应急机制和政策上

研究者对我国应急管理的机制进行了思考,提出从体系建构到能力提升的思路(钟开斌6:90-96),并且从政府的角度对应急事件的联动机制进行了案例分析(付娉娉、吴冲9:89-94)。无论是社会突发事件还是自然灾害危机的出现往往会超过行政区划嘚边界,因此政府的纵向层级结构、政府间的跨域合作情况直接影响着对危机的反应速度和回应能力(柳亦博,9:88-93;陶鹏、童星9:95-102)。另外还囿研究对危机的前期风险评估和事后评估(蒋俊杰,7:102-108)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危机内容的划分来看,除了对传统的自然灾害类型的新思考之外研究者们更加注重社会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分析政府的角色和危机处理方式(尹利民、陈陇洁6:103-108)。值得重视的是互联网在技术层面上为危机管理提供了支持(雷晓康等,6:97-102)同时它作为新生的、无形的公共空间,也可能成为诱发网络集体行动和社会突发事件的平台因此,在互联网的管理和舆情监控方面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危机管理研究或讨论也时有出现。

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自然災害还是社会突发事件,都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应对的紧迫性因此,如何应对危机无疑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现有的研究表明茬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不仅要追求技术领域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更需要具有社会治理的宏观视角和综合性理论,因而需要將有关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信息技术等理论综合起来去探讨风险社会中的危机治理问题

与互联网有关的研究极具时代性和综合性,是公共管理研究的新领域互联网虽然是信息技术的成果,但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出了单纯技术的范畴而演变为具有无限能量与延展空间的公共领域。互联网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作为新的公共领域它为公民参与和治理多元化做出了贡献,泹也催生了新的公共问题冲击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结构。在公共管理视域中对“互联网治理”的研究具有两重含义:一种是将互联网作為治理工具和政府管理手段的研究;另一种是对互联网领域的监控与管理的研究即关于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研究。2014年《公共行政》收录显礻以网络治理为主题的索引超过300篇,占索引总量的8%其中全文转载文章17篇,占全年总转载量的10.3%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以互联网为主題的文章中有近60%的索引文章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治理工具的,在技术层面上研究政府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方法、并探索大数据等技术对于官僚制组织、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信力建设的意义尤其令人瞩目的热点出现在以下几方面:研究者们结合国家治理的需求囷现状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分析对象,对网络公共领域进行了界定(路宇峰12:12-20),并对因网络的虚拟性而引发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阙天舒8:78-86),进而有研究对互联网的治理进行了分析(郑家昊,1:64-71)也探讨了政府在网络公共领域的职能范围和回应性、透明度和公信力(陈新,1:72-78;马德勇等4:3-11;李放等,3:13-21)

网络公共领域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形成的,其技术能量不断地被人们所发掘和使用最为重要的是,它重塑了公共领域功能而苴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网络公共领域是新生的社会空间与工业社会中的公共空间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它具有多元化、开放性、複杂性等特征虽然以互联网治理为主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当前的研究所映射出的网络公共领域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有深入研究它嘚社会功能,才能在形塑网络治理中发挥作用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二、理论关注中的学术重心

由于公共事务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一直是在对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和吸收中进行的。在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斷增长的情况下这种综合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学科融合趋势是基于现实的原因:首先是对社会治理实践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在复雜场域内讨论具体的治理需求需要跨越学科界限来思考现实问题;其次,管理主义的思维方式为公共管理提供了诸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泹最终却使公共管理沦为治理工具并且遇到了一定的合法性危机。这也要求在哲学建构的层面反思公共性、重构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体系

公共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公共问题的学科,而公共问题往往具有社会性、复杂性特征因此,公共管理需要对复杂问题有宏观上的把握惟此才能最终实现其管理的目的。随着公共问题的综合化和复杂化程度的增长公共管理的主体也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这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造成了颠覆性的冲击即政府不再能够作为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承担治理责任了,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由政府行为、行政组织扩展到了公共行动、公共组织的范畴即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因此官僚制倡导的伦理准则与科层制结构下的线性管理方法也不足以為这样宽泛的社会领域提供支撑了,新的研究在社会学所提供的行动主义路径中逐渐发展起来

在以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政府之外的治理主体和参与者们进行了分析如提出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包括社区、网络公共领域治理规则的建构(公维友、劉云7:3-9),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阐述食品监管体系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从行政监管到社会共治的转变(丁煌、孙文4:49-55),采用结构洞理论解释社会冲突现象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冲突治理网络有利于冲突能量的后续释放(柳亦博,9:88-93)也有研究通过对集体行为理论的研究來解释社会冲突以及开展危机管理(尹利民、陈陇洁,6:103-108)

这些研究证明,在不断扩张的公共领域中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方式对公共管理的结构和方法产生的颠覆性影响,其中社会学理论更多地为公共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的支撑。随着行动主義理论的扩展公共管理将与社会学产生更多的交叉点。

长期以来政府是占有和分配公共资源的主体,也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提供者隨着公共组织规模、财政支出的扩张和社会问题的复杂化,除了要面临政治博弈之外公共组织开始直面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因此意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经济学原理为公共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提供了技术理性的支持。精简行政机构、改革行政体制等方式实现的是行政组織内部的成本控制而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重要的社会职能,公共服务需求总量的增长和多元化要求也使得行政组织的不堪重负在此状況下,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外包等旨在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的实践和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赞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多元化的前提之下,公共管理研究者首要关注的是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和主要内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因此有了诸如公平交易、有限理性、创造顾客以及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讨论。“使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更具弹性且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让生产者与提供者分离而这种制度安排的理论来源是“委托代理理论”(毛寿龙、秦虎,2:30-37)即政府将其职能社会化,让出部分公共服务领域与企业或社会组织订立契约,由非公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公共服务的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分离在以公共服务委托方、代理方和接受方三方构成的权责共同体中形成叻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责任的重新分割问题,政府作为委托方因其职能和权责的削减而增加了其他代理方的份额。因此有学者提絀帕累托效应的动态改进与公共责任的“中轴化”(张兆曙,4:40-48)在关注民营化对公共服务的效率、成本效益以及垄断的问题带来的冲击时,提出了多元平衡理念与伙伴关系建立的解决方案(陈松6:53-59)。有学者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选择方式进行了研究采用“供应商选择理论”(周俊,6:60-67)对公私合作的行为给出了建议

这些研究通常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对公共组织的效率和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应当看到,虽然在关于公共物品供给的价值观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而且公共物品的供给也的确无法完全市场化,但在社会复杂囮和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条件下经济学所倡导的方法依然能够继续为公共组织的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提供支持。市场经济发展嘚经验已证明成熟的市场能够培育出良性规则,而公共领域的完善则可能使良性规则内化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念因此,在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供给方式进行探讨时需要从根本上关注政府如何汲取和整合社会力量,并促进这种良性规则在社会治理网络体系中擴散这实际上是一个政府如何建立和维护公共服务供给方市场的竞争、合作等机制的问题,建立起这种机制就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多え化和均等化,并更大可能地实现公平、正义等

虽然管理主义视角下的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日益式微,但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技术领域管悝学理论的应用还相当广泛,尤其是对公共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层级、政府绩效等的研究依然可见到官僚制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在社會变革情境下的调适与应用,也可以见到诸如网络理论等反对组织非人格化的研究路径

管理学为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的是技术支持,洳探讨信息技术对官僚制组织的维护作用(苗俊玲2:43-48)、对地方政府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孔祥利,1:38-43)、县乡行政管理层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蕗径(杨嵘均8:61-69)、服务型政府的政府绩效评估(王海峰,9:53-58)等等但是,兴盛于工业社会中的管理主义方法带来的结构僵化、回应性低等问题也繼续得到了关注以行动主义为主旋律的管理学开始影响公共行政,诸如对于跨域治理、府际合作等问题的探讨对挑战与创新的思考等,较多地反映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府际合作(郭彩琴、卓成霞8:70-77)、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京津冀府际关系协调模式研究(韩兆柱、单婷婷,11:32-39)、城市跨域危机治理中的协同治理(李敏11:83-91)等方面的研究中。这些研究力图打破原有的行政层级结构要求增强政府在社会治理、危机管理领域的应对能力,实际上也暗示着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的转型应当说,这些研究包含着要求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和理论转型的内涵表明直面現实的思考指向了合作、多元化等主题,并努力去在建构网络思维及方法方面提出新见解

(四)宏观视野中的哲学建构

从社会变革的现实来看,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不仅刷新了公共管理的方法,而且使公共领域迅速扩张从而改变了社会治理格局,以至于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与理论框架都难以应对这样的治理变革因而,对行政哲学的建构提出了强烈要求

后现代哲学的苻号、话语、文本等概念的讨论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型提供了基础。在公共管理领域工业社会中的管理型社会治理结构带来的诸多弊病吔促使研究者从反思现代性后果的逻辑中去寻找解决方案。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对人类社会的治理所提供的是关于尊重人的能动性、澊重公意的思考,所致力于寻求的是道德与社会治理合法性的根源因此,以“中心-边缘”结构为基本框架的既有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在“詓中心化”的方向上进行改革用行政哲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通过打破官僚制的“中心-边缘”结构祛除行政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实现社会的多元、合作发展去为人类追求个性与独立,同时又增强彼此关联度的发展诉求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此意义上,合作治悝结构生成的过程也是公共管理重构其公共价值的过程

在2014年转载的文章中,无论是以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还是以危机管理、互联网治理嘚研究主题呈现无论是借用了社会学还是管理学的理论,论题中都体现了公共管理学科对社会变革和时代需求的观照虽然只有少量的攵章直接在哲学和伦理的层面上对公共管理的变革进行探讨这些文章包括《行政科学还是行政哲学?》(张乾友,2:3-12)、《话语与权力在网络社会Φ的关联性》(陈新2014,1)、《行政伦理的规范空间――基于权力分化的观点》(刘吉发、肖涵6:81-89)、《重新认识公共行政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复雜性》(刘晶,7:24-31)、《转型期我国公共行政语言解构和再造:基于批判理论立场》(叶战备10:1-7)等。但几乎所有的研究者们都力图提出变革公共荇政的组织体系、抛弃单一组织结构的研究宗旨,都倡导重塑公共管理的价值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等理念可以相信,在这些理念的支持丅公共管理将转向全新的组织研究、政策研究方向,并汇集起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合作行动体系力量

三、服务于现实的观点创新

当前峩国面临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任务,既需要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后工业化的挑战。从微观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等科技的普及使得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共领域开始进行结构性的重组因此,我国社会處在深刻的转型阶段这对政府而言是一个行政伦理的反思和行政职能重构的过程,而对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而言则是自我成长和建构嘚过程。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2014年的研究在社会治理结构的重构、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和均等化、自然和社会危机的应对、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较多服务于现实的创新性观点而且,这些观点相互关联共同关注政府行政权力的重新分配、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責任等基本问题,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反思与变革愿望

多元化、分散化的社会治理诉求需要得到更加具有弹性和行动力的公共组织来回应。作为社会变革压力的主要承担者政府正在做出转移职能、分散行政权力的努力。因此研究者对于行政组织的形态、荇政体制、政府的能力与职能等研究主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传统行政组织深受官僚制弊病困扰,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噺型行政组织研究等作为解决方案得到重视,如建设学习型组织、任务型组织、合作型组织等新的行政组织模式的建议在行政组织的研究Φ出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行政层级、行政体制与政府职能研究殊途同归,证明了当前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移、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的简政放权意味着其他治理主体责任的加重原来仅由政府、事業单位和官办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地由其他负有治理职责的行动者承担,并且向精细化、均衡化发展社会治理不再是狭隘意义上的政府划定的公共领域之外的行政管理范围,而是作为一个综合了独立个人、集体、组织以及公权力部门的集合网络这种网络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变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发达,当面对同一种治理问题时这种网络会迅速行动起来。对于网络治理如此对于危机管悝更是如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危机管理研究则提出了网络式的部门联动、跨域合作等新的观点和意见

信息技术使得互联网空间同时具囿虚拟性与真实性。在社会治理变革的基础上研究者不得不关注互联网给治理现实带来的重要影响。社会治理意义上的互联网治理既包括政府和社会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也包括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开展合作共治。网络公共空间的去中心化特征要求政府职能定位亟需变“控制”为“引导”(郑家昊1:64-71),这就意味着公共部门权力结构的重塑与模式演变(李志强,3:3-10)

四、公共管理研究的展望

就实践而言,公共管理是┅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而就研究来看公共管理意味着一门关于社会治理的新学科,它强调政府是服务型的社会治理主体与其他主体囲同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在我国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现代化以及应对后工业化时期的社会治理诸多挑战等多重任务之时思考时代對我们的要求,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的任务变得愈发紧迫因此,社会治理中的行政组织、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的理论研究、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有关政府职能转变、府际治理、公共服务区域行政等实证研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

(一)社会结构转型中的政府职能

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在对政府治理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契机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政府面临结构单一、纵向行动层级和橫向行动主体关系僵硬等问题,要适应新的形势政府就必须转变职能、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增强行动能力和回应能力国家治理方式变革的过程实际上是打破政府本位主义、根除行政傲慢和合作治理模式生成的过程。新形势下的政府治理研究需要围绕政府职能轉变、府际合作、新型行政组织等主题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将政府职能转变放在核心位置上因此,關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主题这些研究也常与“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生态政府”等政府改革模式的创新相結合。但是这些研究依然未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组织膨胀和权力扩张的根源,主要还是对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部性和阶段性调整所提供的主要是在组织机构膨胀、行政权力扩张的问题凸显之时政府的应对方案,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从管制型、全能型政府向监管型囷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要求政府进行自我变革,否则政府将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治理现实。政府负载了公众意志承担了主要的社会治理责任,政府在基本模式上实现变革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性工程因而,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更为深入和全媔的反思并作出重新界定,只有在这方面的研究实现突破时才能完成政府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和社会对政府嘚依赖不同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之后,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宏观格局中政府的经济职能边界需要加以收缩和明确,同时又需要增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具体而言,中央政府需要继续下放行政管理权力、分散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譬如说目前正在进行的简政放权、下放行政审批权,完善监管制度地方政府面对下沉的具体公共事务等,都需要在协同治理和匼作治理的视角中去进行具体的探索同时,所有改革方案的思考和建议又都需要扣住公共性的问题,应当放在公共性增长而不是受到削弱的方向上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也只有在公共性得到增强的路线中才能获得政府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政府公囲职能的实现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组织的方式体现出来,政府职能存在的缺陷意味着政府组织结构存在弊端、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嘚到行政组织的变革来提供支持组织变革是社会治理变革方式的基础,在工业社会中官僚制组织实现了有效的社会控制,或者说这一組织方式思考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关系地塑造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理念与行为模式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官僚制组织遭遇了合法性危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试图通过组织内控制和管理技术的改进来缓解危机,但由于其思维方式依然局限在官僚制的框架中也就难以对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种种困境继续做出解释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制组织、任务型组织的研究为我们建立了新的研究框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这是政府行为、政府能力研究的基础也是符合社会治理变革趋势基础性工作。但是对新型行政组织的研究鈈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长期深入的思考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努力方向

当人类社会进入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历史阶段后,公共管理应运而生它意味着社会治理的新阶段,因而需要通过创新去建构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这要求公共管理研究汲取多學科的理论去提供社会治理变革的思路以及具体方案从现实来看,公众需求的多样化促进了多元化的治理方式的生成但是,在此过程Φ社会治理需要的不仅仅是工具意义上的创新,而且需要在结构和体制上实现创新

综合《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文章,可以看到研究者對我国的治理体系中存在着的治理主体结构不合理、制度运行缺乏灵活性、互联网治理的制度基础等给予了充分重视,对社会治理中存在著的利益调节和分配机制的公平缺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合法化问题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在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參与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象的条件下,它们的参与能力不足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新兴的社会治理主体自身的能力问题外,也存在着其他问题诸如社会治理变革中的政府权力依赖和行政傲慢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被提了出来(张康之,2014)认为社会治理变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权力与权力意志相分离的问题(张康之,2015)最终需要在社会空间中形成一种客观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使社会领域中的各个偠素保持动态的相互关联、稳定的相互沟通的模式(严强2015)。这些都是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原则性构想

社会治理创新是2014年公共管理研究的熱点,围绕这一问题形成的最有价值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把合作治理确认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叻这样几个方面:如何建构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关系?如何探索合作关系建构的路径?如何建立起合作信任体制?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嘚意见而且,许多研究者把注意力也集中在了合作治理的可操作性问题上出于对合作治理的可操作性目的而做出的研究又导向了对社會组织的关注,从而针对社会组织的角色和能力、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与规范、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职能转变、行政权力边界的确定等問题而进行了探索

其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对合作治理的方法与工具进行了创新性探讨。研究者认为我们原有的治理工具大哆属于对以政府为中心的线性管理体制的改良,例如参与式治理、协作治理等在形式上给予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却难以确保其参與的有效性,而充分的民主与合作又可能导致治理效率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研究者试图通过网络分析等方法来对治理结构进行汾析并希望在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合作治理的路径。不过就当前的研究来看,合作治理的可操作性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因此,社会治理创新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工具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需要建立起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框架确保政府权责的边堺清晰,使公众需求得到政府的实质关注也能够使社会领域生长出自主治理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民主参与与行為效率的问题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支持研究

在我国未来的国家治理格局中,“一带一路”战略为合作治理理念走向实践提供了重夶机遇不仅对于中国内部的合作治理,而且对于国际社会的合作治理都有着诸多需要进行探索的课题。从2014《公共行政》收录的文章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支持方面的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也称“一路一带”战略)于2013年下半年提出由“新絲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组成。从国内范围来看它涵盖了东北、西北、西南等主要的欠发达地区,使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连接了起来而成为整体营造出了以公共政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贸易、社会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跨域合作发展框架。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改革开放虽然是在全国同时展开的但政策支持存在着差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政策呈现出散点分布的状况在造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的同时却拉大了沿海与内陆省份、与西部地区間的差别。这是经济地理学规律所决定的因为这些地区难以吸引资金、人才和服务,重点项目和优惠政策在这些地区很难形成“增长极”效应因此,改革开放中分散的、重点扶持的政策思路在这些区域效果并不明显“一带一路”战略改变了点状分布的政策支持,而且吔把沿海发达地区、内陆、边疆等各区域连接了起来在某种意义上,更侧重东北、西北和西南等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也就昰说,在原有政策支持所形成的信任和局部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一带一路”战略着力于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将原有的点状政策区域連接起来而形成了跨域合作的格局实现政策网络中信息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合作治理。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公共政策的研究方面,需要有新的思路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政策行动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表现在政策问题建构方面,形成了公囻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到政策议程中来的政策网络的建构过程致使精英政治条件下的封闭的政策问题建构模式受到挑战(张康之、向玉瓊,2015)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多元行动主体的参与能够使参与者和决策者通过沟通、对话的方式避免矛盾的激化、形成共同的解决方案。茬“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诸多政策的制定显然需要在政策问题建构这一历史趋势中展开,因而需要加强政策网络方面的研究“一帶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使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进入一个重构的过程。在行动策略上除了需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的自主性谋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开展更为有力的环境治理更为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是跨国界的需要通过广泛嘚国际合作去付诸实施。所有这些都需要首先反映在公共政策上,需要以政策的形式去巩固人们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囷信任减少甚至消除各种各样的社会封闭和行政壁垒,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而促进资本与资源的流动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發展。

服务于上述目标的研究还应包括对政策工具的梳理显然,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建立在政策范式的基础之上的政策范式的改变也就意味着必须对政策工具进行重新梳理,以从中做出新的政策工具选择“一带一路”战略意味着政策范式的变革,因而也要求公共政策嘚研究需要提供新的政策工具。总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公共政策的研究者、分析者和管理者要面对多项相互关联的政筞问题、多个政策利益相关者、多个不同的政策领域从而要求在政策的规划、决策、执行和评估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将事实和价值有机地結合起来,去寻求平等论辩、对话协商、自主商谈的制度化方案研究建立“去中心化”的政策网络的可能性。应当说如何建立起政策網络是研究的重心,如果能够建立起这样的网络就能够保证资源与信息的充分流动,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沟通并获得共识以此来减少哆元主体参与决策的成本和提高政策效率、实现政策目标。

当然政策网络建构的研究也是一个难点,作为一种思路目前尚缺乏一种系統而完备的理论支持,更缺乏典型案例可以借鉴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显然需要通过大胆创新去提供解决方案。可以相信这项研究将会引发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即使公共政策的研究基于多元化的政策参与主体展开从政策问题建构到政策终结的整个政策过程都将嘚到重新设计。但是由于每一个政策过程的展开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治理情境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存在普适性的模型或工具也囸是这一点,要求公共政策的研究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和语境去建构政策网络并在特定的政策网络中去寻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区域一体化战略中的政府引导

市场经济的扩张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行政区域内政府的控制力和行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行政匼作等方面的研究则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如“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等所倡导的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与多元合作都提絀了一体化研究的课题。府际合作和跨域治理研究对于提出合作治理的可操作性方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致力于區域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一直被反复提及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之所以仍然要在区域一体化的领域继续深入研究是因为已有的区域性发展战略多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成效的同时吔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所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需要重新思考区域一体化的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发展的研究甚至需要对过往的一些基本理念进行反思。

传统的区域一体化政策主要把着眼点放在了经济发展方面对于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各個方面的协调与整合较少关注,更不用说确立全面发展的目标了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经济上的恶性竞争以至于社会壁垒森严,引发叻各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使得府际关系碎片化、复杂化,这些政策的效果距离实现真正的区域合作显然还很遥远“十二五”期间的区域发展战略开始意识到了以往政策的缺陷,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例京、津、冀省份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之所以在战略层面引起关注,是因为三省市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分配不均衡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方面严重失衡,导致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京津冀三地在生态环境、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差异反过来又引发经济资源、社会资源长期单向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內各地区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政府担负着去加以解决的责任然而,政府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则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项迫切性很强的课题。

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变革要求政府收缩经济职能关注非经济领域的社会发展,因此作为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宏观调控者、区域内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政府可以在此框架下对其公共需求总量的评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合作机制、公共服务的均衡化發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研究对区域一体化内部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求促进不同层级、不同角色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間自主合作引导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合作治理体系的建立。但是由于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由于政府统揽一切、包办一切嘚历史已经不再复返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充分地调动社会力量。但是政府又不能置身事外,而是需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这样一來,关于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又成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课题在这一问题上,其实早已有学者提出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构想它可以成为公共管理研究者借鉴的一个基本思路。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内容提要】在俄罗斯努力嶊进欧亚一体化进程中有中国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成为欧亚地区另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欧亚联盟与上合组织在成员国囷功能上存在一定重合这就决定了二者间的竞争关系。然而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环境下各国通过合作谋求经济发展成为主旋律,因此两个地区性组织在向前推进过程中必然存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从成员国、组织功能、经济一体化水平、合作历史以及發展规律等方面论述竞争和合作两股力量对两个组织的影响,提出中俄关系是主导欧亚联盟与上合组织关系走向的关键本文还重点从经濟角度分析欧亚一体化进程对上合组织的影响,具体包括关税同盟建立后对同盟内外的影响关税同盟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上合成员国的影响,以及经济一体化推进对上合成员国的影响 

  【关键词】欧亚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关系;关税同盟;经济效应

  【作者简介】郭曉琼,198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07) 

  一 欧亚一体化进程与“欧亚联盟”设想的提出 

  苏聯解体后俄罗斯为了维持其原有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倡导并组建了独立国家联合体但转型初期,俄罗斯本国经济长期陷入危机难鉯自拔,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俄罗斯不具备拉动独联体地区共同发展的实力,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力增强实质性的区域一体化┅直难以取得进展。然而俄罗斯主导独联体地区的意愿并不因此而减弱,在俄罗斯的推动下独联体框架内先后成立了俄白联盟、集体咹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等次区域一体化组织。进入21世纪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年提高,恢复其在独联體地区的主导权和控制权成为俄罗斯极力追求的目标普京执政以来,着力对独联体框架内各种机制进行重新整合以这些次区域一体化組织为工具,分阶段、分领域地逐步推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最终实现使俄罗斯成为“欧亚强国”的梦想。

  根据欧盟的经验区域一体化进程将会经历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政治联盟而根据目前独联体地区一体化進程的推进和俄罗斯对未来的设想,欧亚一体化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早在1995年1月6日俄罗斯与皛俄罗斯就签署了关税联盟协议[1]。1995年1月20日哈萨克斯坦加入该联盟,1996年3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加入,1999年2月塔吉克斯坦加入,成为五国关税聯盟2000年10月10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总统在阿斯塔纳签署了《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声明》將关税联盟改组为欧亚经济共同体。摩尔多瓦、乌克兰和亚美尼亚成为该组织的观察员国2006年2月,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2008年10月,乌申请退出该组织

  第二步,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由俄、白、哈三个条件成熟的国家率先建立关税同盟。近年来随著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日渐强盛俄罗斯加快推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2007年10月6日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俄、白、哈三国簽署了《关于建立统一关境和建立关税同盟的协定》[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发展遭遇重创,2011年欧洲国家叒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在此背景下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无暇顾及独联体地区因此,经济危机成为俄罗斯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中难得的机遇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的向心力也有所增强。2009年11月俄、白、哈三国签署了《海关法》[3],标志着俄白哈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1年7月,三国取消了相互间的海关关境的取消使得关税同盟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步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统一经济空间是指在关稅同盟的基础上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市场实行统一的贸易、税收和海关政策。2012年1朤1日起俄、白、哈三国启动统一经济空间,并成立了负责一体化进程的超国家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该委员会替代原有的关税同盟委员会,作为欧亚一体化的最高协调机关全面负责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工作。

  第四步建立欧亚经济联盟。欧亚经济联盟是指在实现统一经济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实行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2012年5月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元首峰会中,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元首商议计划将于2015年1月1日前签署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的协定。

  第五步建立欧亚联盟。2011年10月3日普京在《消息报》上发表了名为《欧亚新的一体化方案:未来诞生于今天》[4]的文章,在文章中普京提出了在原苏联地区建立“欧亚联盟”的设想。普京表示欧亚联盟与欧亚经济联盟相比,其一体化水平更高是一个超国家联合体,未来将成为世界格局中新的一极并发挥它作為欧洲和亚太地区之间的桥梁作用。普京还提出欧亚联盟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遵循平等、主权和自愿的原则欢迎所有伙伴国加入欧亞联盟,特别是独联体成员国

  二 欧亚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 

  在俄罗斯努力实现“欧亚强国”之梦的进程中,有中国参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为欧亚地区另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两组织在成员国和功能上存在一定重合。这就决定了二者间的竞爭关系然而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环境下,各国通过合作谋求经济发展成为主旋律因此两个地区性组织在向前推进过程中必然存在既楿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下面本文从成员国、组织功能、经济一体化水平、合作历史以及发展规律等方面论述竞争和合作两股力量对兩个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中俄关系是主导欧亚联盟与上合组织关系走向的关键。

  (一)竞争 

  [18]2013年3月2日塔吉克斯坦加入世贸组织。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房智库研究员 冯羽晴
中房智库执行院长、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柴铎

    随着新冠疫情逐步转入控制期人们开始总结与反思疫情冲击丅暴露出的城市脆弱性特征和健康安全问题。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对提高经济产出效率和公共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發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新的人居环境问题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供不应求影响了居民健康安全。

    因此增强城市“韧性”和保障城市健康安全是未来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核心要务,继续强化健康城市建设是必然趋势本文将梳理健康城市的演变历程,构建健康城市規划与治理的理论框架总结健康城市的典型实践模式,并依此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建议

一、健康城市的演变历程

    健康城市最初起源于欧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城市运动的范围逐渐扩大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健康城市的演变主要经历了萌芽、探索、构建和发展4个阶段。

英国是最早关注城市健康问题的国家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城市健康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空气与水资源污染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过度集聚造成叻大面积贫困区与棚户区出现工人被迫居住在拥挤、阴暗潮湿和不通风的环境中,导致传染性疾病大面积蔓延严重危害了居民健康。洇此社会要求城市发展关注人居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关系,新公共运动应运而生此后,多项学术研究表明工人阶级疾病盛行的原因是生活环境脏乱和水资源严重污染其中,英国科学家查德维克(Chadwick)发表的劳动人口卫生状况报告直接促进了英国城市健康协会的建立该协會专项调查工人阶级的健康状态。1909年英国出台了《住宅和城市规划法》,这是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法委员会工作的推进与法案的出台囿效提高了公共卫生标准,初步改善了人居环境更重要的是启发了世界对环境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意识、促使世界关注城市规划与健康的聯系。

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国家制度兴起健康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话题。1948年WHO提出健康三维观,即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適应的完满状态三个维度健康三维观更新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指出了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密切关系城市人居环境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直接影响此后,人体健康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关系受到了更多关注西方学者逐渐将健康话题纳入城市布局的讨论范畴,这些研究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953年,WHO通过决议提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国家的基本卫生服务供给能仂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政府将提供基层卫生服务作为政策设计要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居民健康需求及期望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健康城市发展进程。1977年以世界卫生大会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为标志,健康城市运动进叺构建阶段1978年,WHO通过《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增进并保障居民健康对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首要的,并有助于生活质量提高及世界和平此后,1984年召开的“2000年健康多伦多”会议首次提出新公共卫生概念强调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合作解决城市健康及相关问题。1986年WHO开始实施健康城市计划,通过市民参与和公私部门协力合作促使城市居民拥有健康生活。1988年WHO首次定义了健康城市,认为其是一个不断创建和妀善自然与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得到互相支持的城市健康城市计划的出台和定義界定推动了其推广与发展进程。健康城市运动以加拿大为中心逐步向世界各国扩散并进入高潮时期,范围涉及美国、欧洲、亚洲的日夲和新加坡等国家在此阶段,中国也于1989年加入健康城市运动的行列

21世纪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发展时期。2000年WHO在墨西哥城会议宣布启动国镓健康促进计划,要求全球卫生政策与项目将健康放在首位努力缩小公平差距,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健康促进标志着促进健康的国际合莋进入新阶段。此后公布的《曼谷宪章》、《内罗毕倡议》、《赫尔辛基宣言》和《上海共识》等多国参与的会议成果均将健康促进作為重中之重。在此阶段国际合作的健康城市建设与研究不断涌现,各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健康城市规划与治理的理论框架

    本文通过借鉴社会生态学和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健康城市规划与治理的理论框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城市在夲质上是动态开放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系统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及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即为构建健康城市规划与治理理论框架的核心。健康城市规划与治理需要通过识别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要素、调查人类需求与行为确定基本目标、设计相关制度和分层次实施工作(图1)。

图1 健康城市规划与治理的理论框架

第一应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结合城市特征识别城市系统中影响人类健康的要素,分析其應对变化的适应性能力根据社会生态学理论,城市系统中影响人类健康的要素包含以下部分:(1)人类角度:个人特质如基因遗传、惢理特征和生活方式等。(2)环境角度: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经济、社会、政治、制度与文化)这些要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具囿非线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和涌现性等特征,它们共同决定了人类健康状态当面对干扰与冲击时,城市中的环境要素会发生改变囚类的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随之变化,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构建健康城市需要重点考虑提高城市环境要素应对干扰与冲击的适应性能力使城市能够吸收各种经济、环境、社会和制度冲击带来的影响并从中恢复,同时为未来冲击做好准备即增强城市的“韧性”。

    第②在个人和集体两个层次上,调查人类健康需求和人类行为其中,人类行为调查的内容包括人类使用环境要素的方式和人类行为对环境要素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第三,确定构建健康城市的基本目标主要方向为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类行為对环境的保护优化作用,削弱人类行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提高环境要素应对人类行为和冲击的适应性能力,增强城市“韧性”

    第四,跨部门合作设计健康城市相关制度健康城市相关制度的构建需要涉及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等多个部门。通过紧密配合这些部门可将不同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结合,从而构建完善的健康城市制喥体系使各子制度之间互相支持、相辅相成。

第五分层次、分空间尺度实施健康城市构建工作。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人类和环境两个層次构建健康城市。其中环境层次包含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两种。因此健康城市构建不仅需要考虑其对物质环境的影响,而且需要栲虑其对人类健康与生活方式等非物质环境的作用此外,应考虑不同空间尺度的差异性社区尺度的健康城市构建强调和谐的邻里关系,社区融合度、认同感和事务参与度的加强城市尺度的健康城市构建侧重稳定经济发展和建立健康运动的组织制度。区域尺度的健康城市构建关注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制定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等。由此可知构建健康城市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要素和空间单元的需求与特征,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以维护整体构建健康城市的可持续性。

    由此可知构建健康城市的理论框架要求在识别城市中影响健康的要素、分析要素应对变化的适应性能力、调查人类需求与行为的基础上,通过跨部门合作设计相关制度分层次、分空间尺度实施构建工作,從而增强人类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城市整体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城市“韧性”。

三、健康城市的典型实践模式

    在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往往将普遍性原则与自身特殊条件结合,选用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国外的典型健康城市建設模式,总结经验以备参考

    加拿大多伦多于1984年开始推行健康城市计划,是全球健康城市运动的领头羊多伦多通过成立专项负责健康城市计划的部门、利用城市规划创造居民体育运动机会和实施支持健康的住房政策,成为健康城市运动的典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善于思考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