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七十岁以上老人血压正常值多少?

本回答由舒尔佳奥利司他提供

老年人的血压一般的是,高压不超过140mmHg,低压不超过90mmHg。如果伴有糖尿病或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的标准就应该控制的更严,一般的是高压不超过,130mmHg,低压不超过80mmHg。

对于老年人如果血压偏高的话,就要及时的应用一些,降压药物来治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一些盐的摄入,一般的每天的量不超过6g,另外对于一些含盐高的食物,你像一些盐制的食品,像一些咸鸭蛋、咸菜、还有一些泡菜,这些含盐量都是比较高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它的一些摄入。

对于老年人高血压,一定要每天按时来服药,一般的服药的时间,我们是建议早上来服药的,从降压的种类来说,我们建议您服用一些长效的药物,最好是一天一次吃一片的,这样对于血压的控制是可以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

老年人正常的血压范围,一般收缩压不能超过140,舒张压不超过90。超过五十岁以上目前七十岁收缩压不超过150也没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定期的进行血压测量,老年人最容易发生高血压或者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需要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注意低盐饮食。

人们的血压值并不是固定的,在一天之内也会出现波动,它还会随着年龄、环境、精神状态等发生变化。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成年人的低压应该在60~90毫米汞柱,高压在90~140毫米汞柱,如果是你测出来的值在这个范围内,那么说明身体是比较健康的,血压也很稳定。实际上血压并没有年龄段之分,无论是什么年龄,高压都应该在140毫米汞柱以内,而低压则是在60~90毫米汞柱范围内,这样的数值是比较健康的。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机能会有所衰退,身体也会慢慢走下坡路。这时候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血压值可以稍微放宽一点,但是一旦超出合理的范围,那么就一定要引起重视。

70岁老人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成人静息状态下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心率的快慢与年龄、性别、个体差异有关,70岁的老人心率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肯定是比较慢的,男性的心率会高于女性,在正常值之内或者略微偏低都正常。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正常血压范围是140-90/90-60mmHg。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正常血压范围是140-90/90-60mmHg。成年人正常,血压标准都是收缩压在90到139之间,而舒张压是在60到89之间,老年人的血压标准也是这个。七十多岁老人心率98次/分,虽然在正常范围,但略偏快了点。建议您在老人平静时再数一下心率,如果仍高于90次/分,或者有心慌症状,建议查心电图。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人能活到70岁已经很不错了,你去墓地看看,别说70多岁,60岁左右就去世了的也很多。

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人活不到60岁更别说70岁了,尤其是男人,有很多眼看着要退休了享受生活了,结果有的差几个月甚至有的差几天,就是等不到退休那一天。

还有66岁也是一道关卡,俗话说“66(虚岁)不死掉块肉”,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俗话,真就有很多人在那一年得病或者去世。

我家里我的老公公是66岁(虚岁)那年去世的,人本来好好的,还出去遛弯,那天天气不太好刮大风,下午4.30分回家了,进屋洗了把脸说风大埋汰。然后说胃疼,找了两片胃必治吃了,进屋躺下。我的婆婆在厨房做饭,4.50分婆婆听到公公一声大喊,婆婆进屋一看,公公就翻白眼了。打了120,半个小时120来了,都没抢救,说人已经死了。公公就这样去世了,其实他回家说胃痛的时候,是心脏出了的问题,如果吃上硝酸甘油还有速效救心丸也许还能有救。但是可惜他没有这方面的常识,还吃的胃药,耽误了救治。

我的爸爸,66岁那年得的尿毒症,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总算把66岁度过去,刚搭边到68岁,正月初九就去世了。这就是应了那句“66不死掉块肉”了。

我的哥哥,在64岁那年得的肺癌,不能手术了,第一年住院四次,然后开始吃靶向药,维持了22月,也是在66岁(虚岁)去世的。

以上这都是举的我家人的例子,同学同事还有很多,真的是太多了,所以说能活到70岁真的很不容易了。许多英年早逝的名人,更是举不胜举,香港艺人梅艳芳因癌症40岁就去死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症50岁去世了,最近去世的贝壳找房的老总左晖也是50岁就因为癌症去世了。演唱吉祥三宝的男主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蒙语专家、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因为突发心梗58岁突然去世,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59岁因心源性心脏病去世,相声大师师胜杰因为癌症66岁去世。真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说黄泉路上无老少,能够平安活到70多岁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60多岁的老人,已经是夕阳西下了,要吃好睡好,保持好心情,现在生活这么好,争取多活几年,只要你活着,就是资本,就有效益。




昨天陪母亲上医院看病,跟母亲同一病房的一个老头,因为主治医生要见一下他的老婆,他就语出惊人:我快要死了,医生见她也没用!

同一病房的病人都以为他在开玩笑,看起来这老头70多岁的年纪,说话的语气中气很足,看起来手脚非常灵活,不咳不喘,在这个内科病房里,我都纳了闷儿,他是得了什么病住了进来?

很快他自己揭开了谜底:得了肝癌,命不久矣。他又解释了一下,自己半点不适都没有,是看其他的病检查了出来。

这真的是“意外之喜”。

如果是肝癌,像这个年纪,病情复发的情况下,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或者错过了医治的黄金期,病人应该会走得很快。看着他,我下意识的把口罩往上拉了拉。

我的母亲,是这个月的第三次问诊了,老毛病很多,最大的毛病是血压极不稳定,就算吃了降压药,也不能把血压降下来,吃药猛了,又会变成低血压,人会发晕,结果更糟糕。

虽然血管壁是有张力的,但也架不住像吹气球一样,一会鼓起一会瘪下去,时间长了会出毛病。

我总结了一下,我母亲的病情大概率是这样导致的:重油重盐,饮食过饱,粗细粮搭配不合理,喜欢吃咸菜,喜欢吃剩菜。

我母亲干活很利索,做一大桌饭速度很快,又很好吃。但在日常生活中,她为了给自己打麻将腾出时间,喜欢中午多煮点饭,一家人吃一两天,每次做四五个菜,夜晚热着吃,咸菜常年不断,还喜欢吃猪油,口味又重,长此以往,身体无法承受。

我相信,这样的老人不是个例,我母亲如此,我婆婆也这样,农村的很多老人都爱惜粮食,剩菜剩饭舍不得丢,尤其爱好那一口咸菜,没有咸菜搭着嘴儿,好像吃饭都不香。

在我家亲戚的老人堆里,很多老人都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果不控制好血压,任其发展,结果是很可怕。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吃起大鱼大肉来不加控制,有不少人有高血糖高血脂,长期的作息不规律,脑梗的病患也不少。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家有一段时间,曾经是肝病的高发期,后来通过全国普及疫苗,在80年代的孩子身上基本都绝迹了。但是,肝病是可以通过母亲遗传的,就是说,在我国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群中,有很大一个比例是肝病患者,而且呈现发病状态,有的甚至到了中晚期,这些病人,很少能活过老人的寿命平均年纪。

这所有的病人,在老了之后有一个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摔跤。老人的骨头都很脆,要是不慎摔了一跤,骨头断裂了非常的麻烦,亲戚家就有这样的一位老人,摔成了骨裂,半个月之后神志不清,很快就走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的堪忧。作为子女的,就算生活和工作忙碌,也要经常回家看看,陪伴一下双亲,享受难得的温馨时光。很有可能,就此别过,就是永远!




现在全世界70多亿人口能活到65岁的人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8!能活到70岁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人活70古来稀,别以为你看到80岁90岁的老人多,实际大多数人早早就死了所以你看不到!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团队前些年去公墓统计墓碑生卒年龄中国人的平均死亡年龄也就是66岁至67岁




有数据表明,不管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喷喷,男人70岁时原子弹基本上都被消耗怡尽,对美色的“欲望”也只是存在理论上的喘二口气了,面对美女可能还会欣赏,但没有再进攻的可能了,这种痛苦,就像突然失去双目,而被迫生活到黑暗中的人,才能切身感知,陡然的失去男性生理本能,让生存的意愿和想法必然大打折扣。

虽然只是歪理邪说,但七十岁对男人确实是道坎,不只是生理乐趣的泯灭,更主要的是对吃喝拉撒,穿衣住行都没什么质量要求了,基本上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精神上缺失了“要好要强”的这股灵气神,免疫力自然低下,各种病灾很可能随时突发而至,不请而来,最后的一根稻草也可能快速降临,来压垮这疲软之躯。

还有一点,有些老人进入古稀之后,对亲情也突然淡漠生疏起来了,原来最喜欢的孙子孙女也开始嫌他们聒噪,这就是生命之气的逐渐消失扩散,离死亡真的可能就是一步之遥了。




有些专家说,70岁才刚刚进入中年时期,估计是专指,ZF官员,高级管理阶层来说的。

我认识的许多下岗工人,家里要是有病人,再有个上学的(或准备结婚的)儿子,实在是叫人活的清苦,能活到65岁就非常不易了!真特么的累,说多了都是泪,活的生不如死。死了真是一种解脱。




我两个最好的老哥,都是1948年生人,年先后去世。享年73岁。人的寿命与遗传有关,与心理有关。许多老年人心理负担过重,担心的事情太多,造成睡眠不好,吃饭也不好。过早的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如果发现,一个老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经常忙个不停,那就有了问题。一定要事先自我控制,去医院检查一下。




以往看过一篇报道,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发明了抗生素后,人的寿命已经增加了近二十年,远的不说,就几十年前,得个肺结核就要人的命,现在估计一个小诊所就能把它搞定,生活在现代的人已经够幸运的了。

老话讲:“人活七十古来稀。”也就是人说活过七十岁,从古以来已经很少见了,可这是从前的说法,现在活过八九十岁的人多了去了,但总的来说,能活过九十高龄的总归是少数人,七十来岁的人说走就走了的确占了多数。

人们长寿的原因除了遗传、环境等因素外,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是医疗条件,前不久公示我国目前的人均寿命是69.98岁,还不到70岁。9年后预期人均寿命是79岁。眼下上海和北京都已经超过了这一预期,据统计,2020年上海的人均寿命为80.26岁,北京的人均寿命也超过了80岁。说明要想长寿,医疗条件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




我们真正的日常生活中,能活到70多岁去世是正常的,其实国人的实际平均寿命还不到70岁。网上查到的大多是预期寿命,接近80岁。什么叫预期寿命呢?那是基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对于未来的预期,并不是反映实际现状。

据报道,钟南山院士近些年有带团队去公墓调查,手抄三千余座墓碑,得出的人均寿命是67.73岁。另有北大教授齐伯力通过调查研究,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目前的人均寿命只有67.88岁。

这两个数据结论比较接近,结合社保情况,可以认为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也就是接近70岁的水平。所以,看到很多老人只活到70多岁去世是很正常的情况,这就是普通人的水平,不值得奇怪。

而我们回到题目,将目光再投远些,达到明代,会奇怪的发现“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并不适用于那些顶级人才。200余年的明朝一共诞生了67位内阁首辅,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呢?答案是68.9岁,非常接近70岁了,即意味着,即使在古代,也有某个层次中的很多人可以超过70岁。根据数据统计,在明朝,只要当上首辅,就有85%的概率寿命超过六十岁。他们是不能用普通人来度量的。

原因何在?作为时代的佼佼者,他们往往拥有过人的精力、强健的身体以及优异的医疗条件。




中国有14亿人口,每年死亡因各种原因死亡人数在1000万左右,其中老年人死亡大约在93%左右,2018年死亡人数是993万人,而在这993万人中,年龄在70岁以下的人至少也要占到75%以上,所以,如果我能活到70多岁以上,我就已经很满意了。

以我的理解,一个正常人能够活到60岁的概率应该在80%左右,活到65岁在60%左右,活到70岁大约在50%左右,活到75岁的在30%左右,也就是说,100个人中能够活到75岁以上的不会超过30人,所以我要是能够活到75岁以上,那我就已经很满意了。

对于男性来讲,50岁 60岁之间是一个坎,这个时间男性需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保证自己身体的,比如防治糖尿病等等。因为这个年龄段是步入老龄阶段,所以最重要,未来能够活到多久跟这个时间段的身体很重要,如果50岁到60岁这个阶段,你的身体状况差,有疾病缠身,那么你能活到70岁以上的几率就很小了,可能在65岁之前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一般来说,70岁之前死亡的人,他们大都是50岁到60岁这个年龄段是身体存在问题的,所以活过70岁的几率就很小。

根据我的理解,50多岁左右的人患病,在65岁左右复发的几率很大,而且一旦复发的话就会很严重,可能活个几年可能就是极限了。

在1000万人中,死亡率最大的年龄段就是60岁到80岁之间,活到80岁以后就是长寿了,其中65岁到75岁这个时间段是死亡率最大的,65岁才算是老年人,在我国,仍然有不少人都没有达到65岁就已经入土为安了。

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对于半个世纪以前,人们的寿命确实得到了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也达到了75岁,听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说,他们只所能能活这么久还身体很,主要还是与国家的发展有关系,国家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操心的事儿也少了,不再和以前那样整天都在为如何挣钱的事儿操心了。

除此之外,他们长寿的秘笈就是多锻炼,睡眠时间要充足,生活要规律,保持心情舒畅,特别是多运动才能保持身体肢体的灵活性。在饮食方面也要规律,吃东西也要注意,不要吃太多高脂肪的食物,否则消化功能就会下降,影响到人体的寿命。

少抽烟、喝酒喝熬夜,一日三餐按时吃,多运动,身体疾病就会远离你,长寿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曾看到一篇报道,说钟南山院士置疑中国人均年龄能活到男73女76岁。说他长期在医院和临终人员打交道看得够多了,人均根本到不了这个年纪,后组织研究团队去'医院档案室和大型墓园调研,得出结论是中国人均寿命为不到67岁,前数据有夸大和显政绩之嫌。另。我给前辈去挂坟。那是一大型墓园。有时好奇浏覧一下周边新坟,发现很多入土之人年纪都不大。故人活到7o多岁走了是很正常的。我现在正7o岁,每看到这样的问题,心里总有一点蒼凉感,虽然现在身体尚好,能吃能睡能运动,跳交谊舞,k歌,游泳,打羽球都来,但人逃不过自然规律,大限之日不远了,与其愁眉苦脸一天,不如快乐过好每一天,甚至每一时一分以尽天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岁老人血压160算正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