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连运小区附近有没有靠谱的暑假托管班?

  • 简介:齐文娱资讯一足捞尽!那里有芒果独家、那里有文娱陈料,逐日碎片化《芒果捞星闻》即时送达,没有按期特殊策划、大年夜事宜曲播;整合所无形状文娱讯息,横坐芒果文娱资讯阵天!

如今,西安的中小学已经开学了,出于家庭或者工作的考虑,不少家长选择了校外托管。对于托管班,其实很多家长还是心存疑虑。

“三点半现象”需妥善解决

托管机构为何这么火呢?

“是小学普遍放学过早与家长们巨大的工作压力共同导致了托管热现象。”城东一所小学的校长郭老师分析,一般情况下下午三四点就放学了,业内称之为“三点半现象”。此时,家长们还在上班,接孩子、照看孩子就成了一个难题,有了托管代管模式,孩子的生活饮食得到照顾,托管班提供的学习辅导功能也免去了父母的督导之苦。

“西安出台了弹性离校政策,确有需要的家庭可在孩子放学后短时间留校,有校方免费照看。”郭老师说,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知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刘鹏认为,小饭桌监管为备案制,管理较为松散,而弹性离校无法满足家长个性化优质需求。社区三点半课堂也只是简单看管。做好课后服务,需要加大资金政策投入、老师付出服务投入。

首先,政府投入是否足够的问题,如果只是按照有限的投入来设计无限的服务,现实中无法实施。第二,学校做课后服务也的确存在老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如何把时间还给老师,让老师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去关注教育教学,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第三,真正根本原因是,公办学校长期以来服务意识欠缺。实行“真弹性离校+限时作业”才能做到学生不背书包回家,没有书写作业,落实到减负根本上。

外面招牌和实际托管名称不符

新学年刚刚开始,托管班与所在小区业主之间的矛盾似乎在不断凸显:

曲江一小附近的中海熙岸小区内出现了数十家托管班,业主认为孩子们严重干扰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于是拒绝孩子们进入。现在小区托管班均暂停营业。

像中海熙岸小区不待见托管班的现象并非孤例。托管班能不能开在小区里?政府职能部门如何监管?托管班与周围人群的矛盾该如何破解?

近日,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城区近百家托管机构,发现托管班在开设运营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大学南路小学位于黄雁村附近,周围的托管班火热异常。9月6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以给孩子找托管为由,到大学南路小学门卫处询问附近托管班备案情况在该校有无公示,得到否定答复。但门卫表示学校对面就是一家托管,而且附近小区里有很多。

学校对面是一座三层小楼,小楼顶部一个巨大的招牌书写着“趣瞳安亲托育中心&三叶艺术培训中心3F”,记者上3楼后却并未找到这家托管机构,而是西安小天鹅艺术团佳禾托教中心。听说给孩子找托管,前台负责接待的女工作人员热情地领记者参观了宿舍、教室和厨房,并称还有空缺位置。该机构厨房门口墙上贴着一张印刷模糊的校外托餐场所备案证以及几个相关人员的健康证明。这名工作人员称,这里原来的趣瞳安亲托育中心是连锁经营,店太多无暇照顾这个店,于是他们佳禾就把托管开在了这里。她表示,一个孩子中午来此吃饭休息,下午吃饭辅导作业他们称之为全托,费用是1500元,打完折大约接近1400元。

小区十几家托管,仅六七家备案

大学南路附近的托管班大多藏身住宅小区内,与学校一墙之隔的东泰之光小区就是一个托管聚集的小区。

新少年托管辅导中心开在该小区2号楼,一套三居室变身为教室、宿舍和用餐处,室内墙上贴着备案证及相关手续。一名负责人称,该机构全托费用为1300元每月。

华商报记者走进该小区3号楼的天天向上辅导托管中心时,工作人员正在包饺子。一名负责人带领记者上到3楼另一套房内,“孩子们都在这里学习休息,有专门老师看管。”这名负责人表示,一楼是他自家的房子,这间房子是他租的。而这家托管的全托费用为1200元。华商报记者在这家机构房内仅见到几个健康证,并无托餐备案证明,但负责人表示他们办过了,进行简单寻找未果后表示可能是妻子放到别处了。

在另一栋楼的一楼,有一家名为宝贝托教中心的托管机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还有空位,全托费用1100元。在这家托管内,记者仅看到贴在墙上的几张健康证,未见备案证,工作人员寻找一番表示未找到。

“我们这个小区得有十好几家托管班,好像只有六七家备案了,人家也照样开班招人。”一名托管班负责人如是表示。

老旧住宅楼,现“金牌托管”

在文艺路小学南侧文艺北路6号院内,临街的一栋老旧住宅楼内,开设着两家托管机构。一个名为崔大妈托管,华商报记者参观发现,房间地方不大,但较为整洁,厨房尤为干净。据崔大妈介绍,房子是自家的,她们属于家庭经营,已开了好多年。华商报记者发现,屋内墙上除了一份发于2018年6月1日的备案证外,还有一面金灿灿的牌子,上有“托管金牌认证客户”字样。崔大妈说,她开办托管多年,来的孩子几乎都是熟人介绍的,她对孩子们也是尽心尽力,颇受好评。崔大妈表示,她们把午托和晚托加在一起称为日托,区别于需要提供夜间住宿的孩子,日托每月900元。

另一家名为文小红领巾托管,位于一单元4楼,该机构备案手续也较为齐全,费用为日托每月850元。

无手续家庭式托管,藏身高楼

“在马路对面的泰华世纪新城二期楼上。”华商报记者询问文艺路小学门卫有关附近托管班在学校的备案公示时,门卫称学校未公示,并为记者介绍了对面高层17楼的一家托管班。随后华商报记者在对面楼下未见到任何托管班标识,乘电梯到17楼后发现楼道内冷清无一人,也无托管班的招牌。尝试敲开了学校门卫介绍的房号,才发现这里果然“藏”着一家托管机构,客厅内并排放着多张架子床,有老两口称,托管班是他们女儿开办的,他们是帮忙的,平时帮助照顾学生、做饭等。在该托管班内,未见墙上有任何备案手续。经询问,两人承认没有办理备案手续,并称该楼上有多家托管,未听说哪家有备案。

学校公示69家,周围却有上百家

东城第一小学位于纺织三路,在大门西侧,贴着《2018年灞桥区纺织城辖区小饭桌登记备案信息公示牌》,上面公示了69家托管班。“虽然学校公示了近70家,但实际上有上百家。”一名托管班负责人说,一些没有手续的托管机构藏身在老旧社区里,生意火爆。

华商报记者来到纺织城纺三区北区佳乐家托管班,该托管班窗明几净,但在门口的公示牌上,备案表栏目是空的,未见备案登记手续。

负责人说,现在托管班有30多个孩子,基本都是朋友介绍来的。她自2004年开始一直办托管班,今年原本不想办,因此没有去备案,但家长们极力挽留,劝她办下去,说觉得将孩子放到别的托管班不放心,她就决定再办一年。

居委会说了算,备案手续可不办?

燕子托管位于陕西师范大学家属区专家3号楼一层,面积较大,属于私人托管,只有4个孩子,记者未见雁塔区校外托餐机构登记备案证。对此,负责人称,备案的事情他们早就问过备案处,对方说他们这种由师大居委会说了算,居委会也于年初时给了答复,所以不担心这个问题。

有小区居委会的批准就可以不用办理相关备案和手续?记者随后向该家属区内一些正规托管班咨询此事,对方表示,小区内确实存在着很多私人未办理证件的托管班,应当向雁塔区相关部门备案。

压根无手续或称有手续却拿不出

走访中,大多数托管班都能拿出正规的登记备案手续,有的说有手续,但拿不出来。还有一些没手续的黑托管依然存在,在安全方面自然无法做到100%。

登记备了案,就万事大吉了?

小饭桌只要登记备案了,是否就没有问题了?

西安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有备案的一些托管班、小饭桌照样可能存在问题,如经营者在采购原材料时,索证不主动或者不全,一些小饭桌工作人员不办理健康证;一些经营场所在食品存放、储藏上,没有加膜、加盖,餐具消毒不彻底、不细致,有些小饭桌经营规模较大,但是实际上配备的冰箱、冰柜数量质量跟不上;很多小饭桌不要求学生提供体检证明,假如一个孩子携带有甲肝,对其他学生将是很大的威胁。

挤满架子床,出了事怎么办?

连日来,华商报记者走访中发现,所有的托管班都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架子床一个挨一个。一些托管班接待学生数量明显超出其服务能力,不少托管班自家居住同时办托管,学生午休没地方,有的干脆在地上铺被褥休息,或者在客厅加床,一个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的房子容纳20多个人很常见。

可以想象,一旦这种地方出现火灾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盈利有限,饭菜质量如何保证?

在采访中,多数托管班的负责人表示,这个行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赚钱,成本投入大,利润相对较低,之所以选择这一行是因为时间相对自由,又可以兼顾自己的孩子。

采访中曾有托管班老板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托管班招了20名学生,请一个阿姨做饭,2位老师辅导作业,每个人每月工资2000元,三个人就是6000元;加上租房子,现在学校周边的房价至少也得每月3000元;每月水电费加起来少说也得1000元。所有这些支出就已经10000元,还有,学生餐以及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习购买的其他物品难以控制。学生的费用分为全托1000元,算下来每月的赢利也就几千元。

既然总体利润不高,去除人员工资房费水电费等费用后,老板们能从中抠取利润的环节就剩下了餐费……那么孩子们的饮食能让人放心吗?

学校应公示却没公示,谁之过?

《西安市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教育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及家长到登记备案或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就餐,并督促学校在显著位置公示校外托餐场所名录。

然而,近日的走访中,华商报记者发现不少学校并未对周边备案托管机构进行公示,而开在学校周围的所谓“黑托管”公然在学校门口招揽学生,这无疑让家长们在选择托管机构时缺少必要的判断。

小区托管班,物业怎么管?

城南某小区临近一所知名的小学,该小区内的托管班每天大量孩子进出,小区里本来幽静的环境变得嘈杂、无序,业主们渐渐难以忍受。“我们经常接到业主们的反映,希望我们进行管理或清理。”该小区物业负责人靳先生一脸苦笑地表示,“但现实情况是没法管。”靳先生说,小区里的几十个托管班,多数是业主自己或亲戚开办,还有一部分是业主出租给他人办托管,这些托管也都取得了相关的备案登记手续,“所以我们协调过,但都是业主,碍于人情,往往不了了之。”靳先生表示,物业没有强制的权力去取缔或赶走托管班,目前他们能做的就是加强管理,要求托管班登记备案,管好学生,不要大吵大闹,注意卫生。同时,靳先生称,如果其他业主反应强烈,物业可向上级反馈,共同进行整治。

50人以下小饭桌需要登记备案

学生托管服务机构,兼有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它到底属于教育机构还是属于家政服务?同时还涉及收费、安全、消防、卫生等一系列领域的管理。

而日前华商报记者先后采访多个部门,结果发现除了食药监部门就食品予以备案外,就是辖区街办有一个松散的登记管理外,其他部门都没有履行实际的监管规范。

走访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没有一家托管机构能拿出工商营业执照,托管班开办者都表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么究竟需不需要呢?“目前没有托管班必须取得工商营业证照等手续的明确依据,所以托管班不需要办理工商证照。”日前,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西安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得到这样的答复。

日前,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食药监局了解到,2017年,西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西安市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西安市的办法称,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食品经营者在开办前应在所在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经营登记备案。托餐人数在50人以下(含50人)的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食品经营实行登记备案制度。鼓励中小学生校外托餐经营者提升经营水平,依法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托餐人数为50人以上(不含50人)的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不予登记备案,应依法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登记备案有效期3年。食品药监、教育、城市管理、卫生计生、环境保护、房管、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共同做好中小学生校外托餐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鼓励民营机构办公益性托管机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王先生表示,时下,托管班已经成为校园周边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但这些校外托管机构主要分布在学校周边的住宅区内,条件有限,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诸多方面多存在隐患。

“对托管班的管理规范绝非一两个部门就能搞好的。”王先生表示,托管班的管理千头万绪,监管主体难确定,也正体现了这需要多部门的统筹规范。因而王先生建议应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各部门开展工作,成员单位应涵盖教育、工商、民政、食药监、住建、卫计、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另外,在此基础上,应当及时出台指导性政策规范,明确监管主体,对托管机构的性质、开办条件和程序、监督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让管理主体“有法可依”。再次,应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托管机构进行登记备案,核发营业执照和消防、卫生等许可证;不符合条件者,责令关停或限期整改。

“现在监管规范了,但社会的刚性需求达不到满足怎么办?这就要政府进一步做好服务。”王先生说,政府应探索托管新模式。以学校为主体,探索不同形式的学生托管服务。因为学校在场地、专业教师及管理队伍等方面,相对托管机构有无法超载的优势,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可按照公益性,对低收入家庭、农民工子弟、单亲家庭等有特殊困难家庭的子女提供免费的托管班,使学生不在社会上游荡;另一方面,可引导和组织社会资源参与,整合社区、少年宫、义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鼓励非营利性民营机构兴办公益性托管班。

广东肇庆教育牵头多部门联合监管

实际上,对于校外托管班的规范管理,早已有了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2017年10月广东肇庆市就曾出台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实行教育部门牵头、属地管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托管机构申请人要在县(市、区)民政局进行法人登记或备案,县(市、区)教育部门组织住建、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社会事务办在开办初审和同意开办之前进行实地检查;获得核查通过后,申请人要分别到消防部门、卫生、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办理相关证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上规模的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并逐步成为托管机构的主要力量。

上海规定,中小学校后服务要做到百分之百全覆盖,服务的时间是三点半到五点,参与这个服务的老师,在工资方面给予倾斜。

北京市规定,三点半到五点,这个期间是校后服务时间,主要内容是开展课外活动,同时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元到900元。

广西则探索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托管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问题。

不能让托管班成为“脱管班”

新学年刚刚开始,有关托管班与所在小区周围人群之间的矛盾似乎在不断凸显,为什么人们对帮助市民临时照看孩子的托管机构如此不待见?托管班能不能开在小区里?政府职能部门如何监管?托管班与周围人群的矛盾该如何破解?近日,华商报记者对西安城区近百家托管机构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托管班在开设运营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职能部门的监管竟是最大的短板。

确实,对于不少“双职工”家长来说,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和下班时间的严重不同步,已然成为现实里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某种意义上,要有专门的场所,要有一定的硬件投入,还要有专人负责,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当“投入”问题悬而未决,眼尖的人便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此之下,校外托管班市场应运而生,且日益兴旺。即便是近几年正在快速推进的“弹性放学”,依然对校外托管班没有构成多大的生存威胁。

一方面,校外托管班在破解“三点半难题”上是有很大功劳的,如果没有校外托管班,“孩子放学之后到哪里去”势必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于校外托管班宏观上应该予以扶持。但另一方面,必须要指出的是,校外托管班总体上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托管机构寥寥无几。正因为这个刚需行业的低门槛,造就了个体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并无任何备案手续的“黑托管班”。固然,家长有一定的选择权,加上同行的激烈竞争,托管班经营者们自然不敢马虎、懈怠,这反过来使得托管班的总体运行状况令人欣慰。

然而,有对比就有伤害。一来,对照现行相关法律政策,我们能够发现,这个行业并没有完全运行在现行规则的轨道里,否则,“黑托管班”如何解释?二来,与外地在托管班完善监管方面的探索和努力相比,还是能够感觉到,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监管不能止于备案登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有监管体系更加完备,相关部门权责分工更加明确,确保校外托管机构监管的制度化、常态化。也就是说,不能让托管班成为“脱管班”,这是需要监管继续发力的大方向。

文章内容来源于华商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10日,华商报A03版报道了校外托餐场所“小饭桌”有的已复工,其中雁塔区、长安区出台了相关政策,辖区小饭桌在做好疫情防控后逐步恢复营业。目前,西安托管班达到开学疫情防控要求便可开门营业,若发现违规可向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不过,小学低段开学后仍有小饭桌经营者反映,自己的复工路至今无望,复工的阻挡不完全来自监管部门,更来自于学校、所在小区的物业等。

  何先生在未央区方新路一临近商铺的二楼经营了800平方米的托管班,“就4月27日开业了一天,有十来个孩子,第二天孩子们就不来了。”何先生说,因为学校下发通知严禁去校外托管,如果不在学校托管,必须写回家就餐承诺书。家长给他转发的学校通知显示:“根据上级文件,学生就餐只能在校内或者家里,不得去校外托管机构,请大家登记班里在外参加托管班的学生,并告知家长不得参加校外托管班,否则不得再到校。”

  何先生说,他从事托管工作五六年了,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未央区复工热线、区教育局、食药部门、街道办都联系了,没有一个给出准话,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学校方面阻拦。而据他了解,学校的托管也是和一家校外机构合办的。

  西安市西关经营一家连锁托管机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托管班在小学隔壁,本来有49名学生在此托管。5月11日(周一)开学,当天中午只有11个孩子午托,机构建筑面积有680平方米,完全可以保证通风和光照,硬件和防疫措施一个都不少。但第二天只剩下2名学生了,家长说学校不让在外托管。

  该负责人表示,食药部门没有挡着开门,反倒是学校不让孩子托管,目前学校下午增加一节课但最晚放学也是4:50,家长依旧无法按时来接,孩子还是需要托管。据他了解,莲湖区郝家巷小学附近的托管班全部正常开放,“学校没有阻止家长选择校外托管”。

  在西安一所大学家属院从事托管的经营者表示,5月11日开学,仍有10个孩子选择在她的托管班就餐,但小区物业不让进,说要全面清理。“已经在院子开托管班8年了,昨天的事算是解决了,不知道哪天物业又要发难。”这位经营者表示,自己是备案小饭桌,现在就是想能有几个孩子包住房租就行,没想到开业最大的阻力来自物业,小区内还有十多个托管班,她是外地人很担心被区别对待。

  对此,物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的确有将托管机构从小区全部清出的计划,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

  截至记者发稿,未央区何先生的小饭桌依然没有学生,莲湖区部分街办依然没有放开小区小饭桌经营。看来,校外托管班全面复工恢复正常运营仍需时日。 华商报记者 李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东缘诚小学附近托管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