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冻得打喷嚏,那夏天35度高温为什么也打喷嚏?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今年的“三伏天”已经开启,有40天。“三伏天”是怎么算的?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吗?为何有时感觉很热,天气预报却没报多高的温度?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翟羽介绍,“三伏天”的起止时间并不是某个固定日期,而是通过干支纪日法进行推算。具体来看,“夏至三庚便数伏”,夏至节气出现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头伏的第一天。两个相邻的庚日之间相隔十天,则十天后,即夏至节气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再过十天就出伏。因此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三伏的长度最终取决于中伏的长度。

翟羽指出,若第五个庚日早于立秋,则立秋后的第六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三伏天”共四十天,若第五个庚日晚于立秋,则第五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三伏天”共三十天。

为何感到很热,天气预报却没报那么高?

除了气温外,地表温度、夜间最低气温以及降水同样是值得关注的气象数据。地表温度指地表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可以简单理解为路面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并且受土壤含水量、地表光泽度以及植被疏密度影响。白天,地表温度一般高于大气温度,夏季更是如此。而相比于大气温度,人体对地表温度的感受更加直观。翟羽表示,有人质疑过天气预报是否故意不报高温,实际上,是地表温度和气温的差异给人们造成了错觉。

夏天,还要看最低温度?

北方的初夏或夏末初秋,白天虽然炎热,但早晚气温通常下降快,比较凉爽,晚间即使不开空调,开窗吹自然风也大多能睡个好觉。但到了“三伏天”,夜间最低气温若在25℃以上,便会使人感觉闷热,再加上晚上空气湿度有所上升,因此不开空调通常难以入睡。

夏季,北方午后更加多雨吗?翟羽介绍,对于北方,特别是华北平原一带来说,“三伏天”正值雨季,在夏季,受到充足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温度快速上升,近地面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大气温度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凝结,成云致雨。尤其当空气湿度较大,并且高空有干冷空气入侵时,易形成上冷下暖或上干下湿的不稳定结构,从而产生降雨。这种降雨一般以阵雨或雷阵雨为主,来去匆匆,但有时也会伴随着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通常来讲,空调房属于封闭空间,空气无法流通交换,容易产生空气污染。同时,若过分贪凉则有可能患上“空调病”。严格来讲,“空调病”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待在空调房中过久后,身体产生的一系列应激症状。

“空调病”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拉肚子、皮肤干燥、鼻喉干燥,甚至是细菌感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生、科普作家凌楚眠建议,使用期间,空调需要定时关闭一段时间,以保证房间空气正常流通,同时温度不能太低,室内外温差不能过大。最后,在夏季结束后要进行空调的清洗,避免滋生细菌。

编辑:潘雨薇 刘飞 彭毓姬

  夏天也会出现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的,对于感冒通常都会采取用药治疗,夏天感冒流鼻涕打喷嚏如何用药?感冒可以多喝水吗?

  夏天感冒流鼻涕打喷嚏如何用药?

  夏天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要区分是还是,是治风热感冒的。另外感冒怎么样也要三五七天才会好的,吃药是为了控制症状。除非用激素才好得快。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热感冒服成药可选用(片)、、桑菊、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冲剂)、。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感冒可以多喝水吗?

  感冒了适当喝水能够排毒,感冒期间间断性多喝水对治疗感冒有好处,而感冒多喝水有害健康的说法只是个别病患。对于普通感冒患者,适量多喝水不会有坏影响。感冒是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多喝水有助增加尿量,可以间接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建议普通感冒患者,一天饮水量不要超过2000毫升,一次饮用不能过量,不要超过250毫升,分多次间断式地喝水效果比较好。这样有利于人体吸收,也不会给肾脏、膀胱太大负担。

  夏天感冒流鼻涕打喷嚏的话,如果要用药治疗可以采取上述的一些药物治疗,当然用药需要遵医嘱哦!此外感冒多喝水还是比较可取的,但是也不要太过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冻得直打喷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