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四肢无力,当心是运动神经元!

  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农民。在北京某医院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用利鲁唑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等无效,还吃过很多中药也没有任何效果。现在,他吞咽困难,痰多,咳嗽费力,全身乏力,四肢活动困难。左上肢肌肉僵硬,无力更明显,但还没有疼痛。大小便睡眠正常。平时怕冷。
  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稍腻。
  我辩证为肾阳虚,用真武汤加减。药用附子、白术、白芍、干姜(真武汤是生姜,我考虑生姜发散作用太强,所以改为温阳的干姜)、茯苓、甘草、灵芝(大剂量)、蜈蚣、五味子、黄芪。煎服,每天一剂。
  用药一周后,乏力改善、精神好转、吞咽困难减轻。在原方案基础上继续治疗。这次准备
  运动神经元病病,是个世界无解的难题。西医没有办法治疗,患者逐渐加重,肌肉无力影响到呼吸肌时候,就进入危险状态,患者将死于呼吸心跳骤停。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肌肉无力,肌肉颤动,到后期,出现肌肉痉挛,肌肉疼痛。此患者已经有部分肌肉痉挛僵硬了,病情还是颇为严重的。
  传统中医认为肌肉无力是痿症范畴,多从肺胃湿热治。显然,这个患者没有热的表现,其痉挛也不是风热所致,但脉沉细说明阳虚,舌苔白腻说明有湿气,所以,用温阳祛湿的真武汤是合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剂量的灵芝能增加肌力,蜈蚣也有温阳强肌的作用,五味子能兴奋神经,据此,把它们加入到真武汤里面,确实也有效果。而冬虫夏草,有的学者研究后发现,大剂量使用可以增加肌力,营养神经效果明显,但是鉴于价格昂贵,不敢轻易使用。
  将来能达到什么效果,不敢轻言,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以前也治疗过一百多例这种患者,总体来说,效果不好。希望我蛰伏数年,潜心研究此病,能有所突破,带给患者福音。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 | 添加到话题 |

  吞咽功能可以改善,但是肌肉萎缩等很难

  原来还有轻度头痛(其它不舒服太多,第一次就诊时候,患者就忘记说头痛了,这是后来补充的),用中药后头痛消失。停药两天,头痛又出现,服用中药后头痛又没有了。
  加了缓解肌肉痉挛的药八角枫1.5g。担心患者用此药出现乏力、头晕,所以小剂量使用。先求无过,再求有功。

  谢谢楼主。我是发病6年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开始也和很多病友一样寄望于西医发展能治好这病,后来看到了西医这几十年的所谓发展,觉得寄望西医很傻逼;把自己交付中医才是正道。
  我这些年都在接受中医治疗,有些话想跟也打算走中医路的其他神经类疾病患者说:

  1、我们这样的大病、重病、慢性病,能遇到能帮我们的中医师不多,但一个中医师是否有效,起码要2周才能判断
  2、遇到了能帮自己的中医师,我们的治疗过程也是漫长的;就算没什么问题最好是过一阵子又进行中医治疗,否则很多功能又不好
  3、锻炼只是在很多问题通过中医解决了的基础上才有帮助,很多问题不解决锻炼只是消耗
  4、不要指望光靠医生能解决这样的大病、重病,个人要学和实践很多中医养生的知识,很多因素良好结合才能良好康复并良好维系

  再次感谢楼主!那句“希望我蛰伏数年,潜心研究此病,能有所突破,带给患者福音”真的让我感觉很温暖。

  现在的情况,病人左上臂疼痛无力消失,精神好转,心情比以前开朗了,但是吞咽困难还是没有明显改善,仍在继续中药治疗中。

  • 很多 病友最后死于吞咽 不行,我原来 吞咽 也不好现在没事了,除了中草药你可以跟病人提提刮痧刮脖子(真疼,但我觉得对吞咽帮助不小),还有就是龇牙咧嘴的锻炼。就是把眼睛尽量睁大、舌头尽量外伸。这锻炼随时能做,看情况尽量久一点。我是通过这些方法现在吞咽完全正常。
  •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好的办法的,就不知道你是否相信?!估计你不会相信的,就先不说吧!

  一个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他46岁了,患病五年多了,采用过很多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目前,他两只手无力、颤抖、疼痛,肌肉僵硬。虎口部位肌肉萎缩。开始怕冷,吃中药附子等后怕冷好转,但是背部有烧灼感数年,还有失眠。常常夜间因为背部烧灼感而醒来,导致失眠。心烦自然不在话下。最近腹胀严重,吃了很多治疗消化的药没有效果,躺下来就腹胀严重,做起来好一点。去医院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肝胆脾胃肠道的毛病。甚为困恼。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我认为他是阴虚,脾肾阴虚,心火旺,给他开的处方是:龟板、阿胶、莲子、五味子、西洋参、白芍、鱼鳔胶、白蒺藜、蕲蛇、贯叶连翘、药用薰衣草等等煎服

  • 有人说,舌淡苔薄白不像是阴虚,更符合气虚的表现。然。但,通盘来考虑,揆度还是阴虚为主,气虚为次。阴虚无以生气。故,以滋阴为主,兼补气,此用西洋参、五味子之缘由也。 本身,运动神经元病是不影响胃肠功能的,但是,由于吞咽困难,后期的患者全身衰竭,消化系统自然也受到影响。
  • 吞咽困难不能吃药咋办?输液只能救急,不能治本,维持生命勉强一搏,想治好病输液是没有作用的。药浴疗法、直肠灌注中药,中药脐疗等等,是另外的治疗方法,有时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西医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目前主要认为是神经兴奋毒性物所致,其它原因有遗传因素(5-10%),自由基对神经的损伤等等。

  中医的观点,其病因与湿热外邪,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等等有关。用好中医,效果是有的。

  • 你好,您这边是不是可以给予治疗看病呢?我妈妈得了这个病快两年了,吃了一年多的药没有效果,不知道您这边能否帮帮忙。
  • 评论 :是啊,可是网诊不可靠。不知道你是哪里人,有无可能见面呢?

  中药治运动神经元疾病是对的,但每个人病情不一样,药下对了经过胃肠吸收很难达到效果,因为此病的人营养吸收和运化全身己经障碍,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治理论,一,脾胃调理,二,免疫系统提高,三,经络通畅,四,调理神经药物,五,排毒湿达到治理。以上步骤建议内药服外药浴兼治。希望能帮上更多患者恢复健康!

你是否长期伏案或是用电脑?

是否经常感觉自己脖子僵、肩膀酸?

当心!你可能被颈椎病盯上啦!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Plus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四肢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头晕眼花等。

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约占颈椎病的50%~60%。

开始多表现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向上肢放射。放射痛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为相应皮节分布区皮肤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的症状。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受到突然牵撞,会有剧烈的闪电样锐痛。

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

早期颈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不稳、持物无力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病情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会出现一些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晕,头转动时加重,可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头颈部泌汗异常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

另外,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如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该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比如最常见的眩晕,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枕部、顶枕部疼痛,可放射至颞部,为发作性胀痛,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猝倒等。

1、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或手机

很多“低头族”在看手机的时候,低头角度大多超过45度,甚至达到60度。以头部重量为3公斤来计算,当头部低至60度时,颈椎承受的重量约为13公斤,相当于两个大西瓜的重量。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不少上班族喜欢在午饭后趴在桌子上眯一觉,打个盹,为下午的工作蓄能。一觉醒来,常常感到颈部肌肉发酸、发胀,甚至疼痛。

不少人以为是睡落枕,实际是因为颈部长时间过度倾斜,颈椎、肌肉、韧带始终处于一种牵拉的状态,就如同一把弓,弦长时间绷着,很容易拉断一样。

3、窝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

可能很多人觉得关掉手机窝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但实际上会对我们的骨骼造成煎熬。

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椎间盘所受重力增大,不利于腰椎和脊柱保持生理结构,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甚至诱发腰痛、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

在进行放松按摩时,很多人喜欢侧扳脖子,“享受”脖子发出的咔咔声响,这种突发的颈部被动活动可能会造成韧带、肌肉、骨质的损伤,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动脉的突然阻断使脑部缺血产生眩晕甚至昏厥。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仅靠吃药和按摩是很难真正解决问题的。药物通常仅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而按摩更是要谨慎进行。尤其在症状较重的情况下,比如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时,按摩有可能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瘫痪。

标准规范的治疗需要由医生来区分颈椎病的类型:

● 轻度颈椎不适可缓解治疗。通过增加休息,站立,收腹、挺胸、头后仰,坚持半分钟,重复5-10次;游泳、放风筝等活动有助于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部不适。

● 中至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建议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手术干预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止痛药、神经根阻滞、理疗等。

最后,预防永远大于治疗,经常使用手机和电脑的人,颈椎容易疲劳,平时应该加强锻炼,多休息,养成良好的习惯,预防颈椎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神经元死前征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