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情况下 什么职业追求率高

    曾经,听到一些同事抱怨,当初不该选择教师职业,因为苦,累,还有清贫。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职业认同感 ,他们心中一定是痛苦的吧。

    相反,也曾见到很多把教师职业当做事业甚至当做生命一般去爱的朋友,如此拥有职业认同感的老师,心中一定是幸福的!

    今日读到山东特级教师王有鹏老师的文章,心生共鸣,部分摘录如下,以供日后再学习。 

    “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内心接受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积极认知和正面评价,并且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感受。职业认同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源泉,也是干好教师职业的重要前提,还是影响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乃至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应该深度培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呢?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职业情感,是指教师喜欢、亲近、热爱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充满热情甚至激情,它是职业认同感的基础。教师的职业情感越强烈,职业认同感就会越强。深度培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需要从深度激发职业情感做起。

深度激发职业情感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师亲近学生。要增强职业情感,教师就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多交往。师生交往越多,越能赢得学生的好感、信赖,越能增进师生感情。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任课教师“例行公事”,到点上课,到点下课,按点上班,按点下班,根本就没有多少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往的机会,也没有与学生交往的愿望,如此不亲近学生的结果是,师生关系淡漠,职业情感缺乏。学校应该为教师亲近学生提出要求,创造条件。例如,要求教师把与学生交往、交流、谈心,作为自己工作的内容之一和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为教师提供师生交往的良好环境,为教师提出师生交往的时间等。

亲近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承担班主任工作。校长要告诉老师的:如果你当了一辈子教师却没有当过班主任,就相当于没有“亲学生”,你也就难以深刻体会师生真情。不当班主任,就会影响职业情感的增强,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班主任很难当,一些教师往往不愿当班主任。但是,凡是希望提高职业认同感、收获职业成就感、幸福感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地、主动地、愉快地、勇敢地承担班主任工作。

  二、深度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念

    职业信念,是教师坚信自己所追求的职业目标是正确的并且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执着追求的观念、认识或看法。职业信念是教师重要的精神理念,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是职业认同感的核心。要深度培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要深度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念。

增强职业信念最主要的就是,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给自己提出职业奋斗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学会分析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自己的特长、优势,或不足、短板,在此基础上制定三年、五年、十年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育计划:适合往名师方向发展的,促进其立志成为各级名师;适合往行政方向发展的,要重点培养,为学校准备优秀的管理人才,激发其成为名校长的愿望和动力。在职业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就会干劲倍增,不但职业信念会越来越坚定,而且职业认同感也会越来越强。

    职业态度就是教师对待职业的观念、看法和态度,以及在职业行为方面所反应出来的行为倾向。正确的、积极的职业态度,会恰当评价教师职业,会正确看待教师地位,会正确对待教师工资待遇,会正确面对教师工作的苦辣酸甜,从而具有职业认同感。可见,职业态度是职业认同感的重要表现。一个有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肯定是职业态度端正的教师。

一个教师,职业态度如何,工作的积极性高低,完成教师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价值观念。学校要引导教师端正职业价值观,充分认识教师职业对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对个人成就和幸福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教师职业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对家庭希望和幸福的重要意义,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教师职业价值观越端正,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就越深刻,职业认同感也就越强。

    职业境界是教师职业生活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职业境界标志着教师的职业修养水平和层次,体现着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反映着教师对自身职业意义和价值的体会和感悟程度,也表现出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职业境界是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尺度”。职业境界越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就越深刻,把握就越到位,职业认同感也就越强。

有人把教师职业境界分为功利境界、道德境界、科学境界、生命境界等四个层次。这种划分是有道理的。功利境界表现为把教师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通过教师职业来养家糊口;道德境界表现为把教师职业作为事业,在良心和责任的驱使下认真工作,人们把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形象地称为“教书匠”;科学境界表现为积极研究教师职业,把教学工作作为学问来追求,人们把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形象地称为“教育专家”;生命境界表现为把教师职业像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过程,把学生的生命健康看得比分数更重要,努力提升自身和学生的生命质量,人们把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形象地称为“教育家”。怎样引导教师达到职业境界的较高层次乃至最高层次呢?那就需要引导教师不懈奉献、奋斗和追求,为教师职业“燃烧自己,照亮学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自我生命融入教师职业,追求自我完善,提升人生品位。

    职业兴趣是指教师喜欢、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有兴致和趣味,甚至积极探索、心驰神往。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职业兴趣能够增加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职业兴趣是职业认同感的动力。在职业兴趣的推动下,教师会积极从事教师职业,从而有助于提高职业认同感。

    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可见,增强职业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也许,最初对教师职业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培养出职业兴趣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教师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心中有爱。这种爱包括对自己的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乃至对社会的爱。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即使没有多少兴趣,也会坚持做下去,并且坚持做好。这样久而久之,职业兴趣就会增强起来。

    第二,心中有情。所谓心中有情,是说教师要有激情。这种激情既包括对工作充满激情,也包括对生活充满激情。一个缺乏工作激情的教师,工作就提不起精神来,职业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一个缺乏生活激情的教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然也就对职业没有什么兴趣。

    第三,心中有责。所谓心中有责,是说教师心中要装着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正是这些责任,让教师不敢懈怠,不敢马虎,不敢草率,其结果肯定会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工作成绩有了,职业兴趣也同时增强了。

    第四,心中有志。所谓心中有志,是说教师心中要有志向,有目标,有理想。正是因为心中有志,在工作中才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达目标决不罢休。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心中有志,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在成功的激励下,兴趣也就顺理成章地增强了。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们完成活动质量和数量水平的个体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它表现为教师完成教师职业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教师的职业能力越强,工作越出色,职业认同感也就越强。职业能力是职业认同感的根本,如果职业能力不足,什么教学工作都做不好,自然就不会有职业认同感。

    引导教师深度提高职业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体现是以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为支撑的。如果教师缺乏教学研究能力,那么教学工作也就谈不上创造性。教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

    第一,研究教材的能力。要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把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好教材。二是把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理论相联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学方向。三是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研究学生的能力。包括研究学生的行为表现,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状况,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状况,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只有深入研究学生,才能有效教育和引导学生。

    第三,研究课堂的能力。包括研究课堂的组织,研究课堂的结构模式,研究课堂文化,探究课堂的人际关系,研究课堂语言,研究课堂的方式方法,研究课堂的活动开展,研究课堂的问题设置,研究课堂的情境创设,研究课堂的训练与评价,等等。只有深入研究课堂,才能真正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高,既是教师本人之福,也是学校之福,更是学生和家长之福!”

职场调查报告(精选1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场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场调查报告 篇1

  一年一度的315来临,在职场中,求职被骗现象屡见不鲜。在人才网的“315职场骗局大调查”中,76%的职场人遭遇过求职骗局。其中4成人是在走出校园以后求职时被骗,还有3成是在第二次求职时被骗。56%的人认为求职心切加上粗心大意是求职被骗的主要原因。

  接受本次调查的人中,男性占总人数的66%,女性占34%。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人为53%,三年以上的为47%。学历方面,大专学历的为42%,本科的为39%,研究生及以上的为19%。

  76%的职场人遭遇过求职骗局

  在“你遭遇过求职骗局吗?”这一题中,有76%的人表示曾经遭遇过求职骗局,有16%的人表示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另有8%的人表示不清楚有没有遇到过。

  很多受访者表示,正是自己的侥幸心理,觉得求职骗局不会刚好就落到自己头上,一时的疏忽大意才会上当受骗。

  人才网职场专家指出,春季是一年中求职招聘的第一个高峰期,心情急切的求职者们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面对骗子花样百出的行骗手段,如果不提高防范意识,很容易被骗。

  求职心切粗心大意是受骗主因

  在“你受骗的原因是?”这一题中,“求职心切,粗心大意”是被选最多次的选项,有56%的人选择了这项;其次是“骗子手段高明”,有26%的人选择了这项;选择“从不靠谱的求职渠道获取信息”和“轻信陌生人,被骗上当”这两项的人,分别有18%和15%;还有8%的人选择的是“轻信熟人/朋友,侥幸心理”。

  人才网职场专家强调,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置装费的招工单位,求职者要提高警惕,先核实招聘单位信息,防止被骗。同时,要正确选择求职渠道,要到正规的招聘网站注册投递简历,或者到有规模的招聘会现场求职。不要轻易相信手机短信、微博、社区网站的招聘信息,一定核实清楚再去求职。除此之外,求职者不要被诱人的薪资待遇所迷惑,远高于行业平均薪资水平的招聘本身就存在陷阱。

  对于被骗时间的调查显示,18%的人表示在自己还在校期间就曾经遭遇过求职骗局;还有45%是在刚毕业找工作时,由于经验的缺乏所以上当受骗;另有37%的人表示在第二次求职时由于粗心大意遭遇了求职骗局。

  求职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近半数选择维权

  在“遭遇求职骗局以后,你会为维权吗”这一项调查中,有44%的人选择维权。在去年的人才网3。15求职调查中,还只有20%的求职者会选择维权,仅仅一年以后,选择维权的人数就翻了一翻,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而在“你会采取哪些维权措施”一题中,“上网吐槽,总结经验,警示后人”仍然是选择最多的,有48%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另有32%的人选择向劳动部门举报,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也较去年有上涨;另有20%的人选择到派出所报案。

  人才网职场专家表示,在职场中,普通的求职者、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因此更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现在求职陷阱很多,求职者屡屡被骗,这通常是因为求职者找工作心切、一心希望被录用而忽略安全因素造成的。在面对着众多求职信息时,求职者一定要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以甄别。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多方了解招聘信息

  在“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遭遇骗局?”这一多选题中,有71%的人选择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一选项也是被选率最高的,看来大家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还是加强自身的防骗意识比较靠谱;“多方了解招聘企业信息”、“选择正规求职渠道”也是被选率较高的选项,分别有50%和49%的人选择这两项;另有39%和18%的人分别选择了“劳动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和“媒体加大相关报道”。

  人才网的就业指导专家表示,收取保证金、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假借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以招聘为名推销产品……求职陷阱无处不在,招数也层出不穷。求职者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从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多放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被表面诱人的高新所吸引,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远离求职骗局。

  职场调查报告 篇2

  不丹――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据说是世界上心理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如果让他们长期居住在不丹,可能他们需要深思熟虑。原因是,在不丹,他们的知名度所带来的成就感,远远不如在中国香港。这就像很多中国年轻人虽然知道大城市压力大,但是依旧守候在北、上、广、深一样。

  最新发布的20xx年度职业心理研究结果――《职场人士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在这些大城市的职场人士,65%的受访者还是表示总体上幸福,其中仅14%的受访者表示很幸福。而新人、男性、高管,是上述20xx职场报告中显示的,幸福感最弱的三大人群。

  高管:职位越高,“幸福感”越低

  David是某民营大型化工企业的高管,在他人眼中,年薪不菲、家庭幸福的他应该很享受工作和生活。但是实际上,三十多岁的他明显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状态大不如从前,除了感觉化工品本身对身体的伤害外,“每天三餐中除了早餐,几乎都是在陪客户的应酬中度过,大多数时候还必须得陪客户喝酒。”他表示,甚至有“逃离工作,回老家种种地什么的”想法。

  尽管是公司里“说话算数”且薪酬最高的一群人,但是高层管理者的总体幸福感和生活幸福感均显着低于其他人群。

  史厚今认为,究其原因,首先,高层管理者个人对心理健康的关心程度显着低于其他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是与幸福感成正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高,感受到的幸福度就高。

  其次,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工作生活质量和自我实现的要求常高于其他人群,也可以说,他们的“幸福敏感度”相对较低,一般的成功无法满足他们。同时,高层管理者往往是能力和意志力超群的人,他们往往觉得心理问题可以靠个人意志力解决,而不太愿意求助。

  相比之下,虽然有人认为,单位的中层管理者心理状态最差,因为他们处在“夹心层”,工作内容繁多,但这次调查却发现,中层管理者在工作满意度的各维度上均评价较高――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回报、工作压力、工作氛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