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死亡是永久性的吗?还有哪些事物是永久性的吗

“生老病死”是世间万物的常态,虽然寿命有长有短,但都逃脱不了新生和死亡,即使我们的宇宙也会有死亡的那一天,当然按照目前的主流科学观点要在很久之后才可能发生,宇宙最终走向就是虚无的“热寂”。


当然,我们不在乎宇宙最终的结果如何,因为那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也太过于漫长,哺乳动物是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而对于人类来说演化史会更短,最早可以追溯至15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发展到大约600万年前和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扬镳,走上各自的发展史道路。

如果从智人算起,人类的演化史就20万年左右,因此说生老和病死我们也是“遗传”至更加远古的地球生命。


地球生命有两个最本质的追求,首先是永恒的生存下去其次是不断地繁衍自己后代,大部分生物只能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但都做不到永恒的生存,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某种意义来说繁衍后代就是一种“永生”。

自然界中还真有“长生不老”的生物,它们就是灯塔水母,这类生物有着非常特别的生命周期,它们可以从性成熟阶段的水母型,在受到外界条件刺激后,可以向幼虫阶段的水螅型转换,这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并且理论上来讲这个逆转的过程是不受次数限制的,某种意义来讲还真的是一种“永生”的生物。


但其它大部分物种都没有它们这个本领,只能是经历过人生中每一个阶段之后走向死亡。那么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筛选掉导致人类衰老的基因,让物种可以更长久的生存下去。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本质是什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核心,物种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基因会不断的发生突变或者变异,这些变异的基因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是有利的当然也可能是有弊的,最后经过自然环境的选择,那些更加适合生存环境的个体就被筛选留了下来。


而那些有弊端的基因就被筛选掉了,因此说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都有他的独到之处,至少是适应生存环境的。但是那些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基因为何几十万数百万年一直都没有被筛选掉,而是在一直影响着生命的发展。

》这个过程关键的一点就是生命需要交配繁衍后代

基因可以从亲本遗传到子代,也就是常说的繁衍后代,那么在什么时间段繁衍后代对于一些致病基因就有影响了。例如很多遗传类的致病基因,它们通常都是在人50-60岁,甚至更老的时候表达出来,这个结果可能导致一些个体的死亡。


但是这个死亡影响到了基因遗传吗?并没有,因为大部人都是在20-30岁之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基因已经遗传给下一代了,那么这类基因就很难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被剔除。

那么反过来思考,如果一个物种它们的性成熟时间非常的缓慢,进行繁衍遗传基因的年龄很大,那么就意味着一些个体可能就撑不到那个时间点,在此前就已经被一些致病基因致死,长久以往大量的“衰老致病基因”都剔除,生物的寿命可能就会延长。


科学家曾用黑腹果蝇做过相关的实验,实验中它们只让年长的果蝇交配繁衍后代,而阻止年轻的果蝇交配,经过了很多代之后发现这群果蝇的老化被推迟了。

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动物格陵兰睡鲨,最长寿的一条个体目前已经四百多岁了,《科学》期刊在2016年8月就刊登过一篇研究论文,说的就是这种鲨鱼。雌性的格陵兰睡鲨需要长到4米长才性成熟,而按照它们的成长速度,大约需要156年才能长这么大。


可以看到这种生物的性成熟时间是很长的,而它的寿命同样也很长久。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所谓科学,便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于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但为何有些人成为科学家,而有些人只能是普通人呢?因为科学家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他们对于事物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袁钧英1958年于上海出生,是个地道的上海人,但祖籍是浙江绍兴。她成绩优异,通过高考考上了复旦大学,并成功通过毕业论文拿到了本科学位,她不安于现状,依然充满上进心,经过不懈努力,又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本以为这是巅峰,没想到却是她成功的开始,她在麻省经过训练后又被哈佛医学院任命为副教授,不仅如此,后来成为该医学院医学系细胞生物学的教授。别人万万不敢想的事情,的的确确发生在了她身上,她靠的不仅仅是天赋和能力,更是她不安于现状的上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钧英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以及她造福人类的理想,铸就了国际权威的生物学教师的袁钧英。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停地努力才能改变现状成就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都会死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