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能看好吗怎么样治疗好?

近日,我省各地又迎来一轮高温天,38℃+的气温,对脆弱的心血管来说,简直就是“酷刑”!

在高温、高湿这对“双煞”影响之下: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变黏稠,人会感到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看,为何高温天心脑血管容易崩溃,并教你在暑天护好心血管。

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研究显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2022年3月,《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夏季温度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越大。

高温天气出现的中风,又称为“热中风”,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大脑、心脏等器官的血流量锐减,易引起缺血

人体大量出汗,血液相对浓缩,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出现凝血,造成血管栓塞,诱发意外。

气温升高,血流速度、心跳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一个高峰期。此时,更要注意养护心脏。

医学界普遍认为,中风和心梗是猝死的重要元凶,而高温很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心率加快,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识别心梗,胸部不适的症状相对更明显。

如果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值得提醒的是,中暑也会出现胸闷,但症状往往较轻,而急性心梗是突然发作胸痛,痛感剧烈。

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预警,最好就地休息,及时拨打120。

中风有一个重要的早期表现,就是头晕,而中暑也有这个现象。如果没能及时区分和发现,很可能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要判断头晕是不是中风的前兆,不妨用以下“5S法”鉴别,在家就能操作。

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单侧无力;照照镜子看自己有没有口眼歪斜;有没有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感觉一下胳膊腿、面部,特别是口唇和舌头,是否有麻木或无力感。

咽口唾沫或者少量喝点水,试试有没有呛咳,或咽不下东西的情况。

是不是说话费劲,总含糊不清。

看东西有没有重影,有没有闪电一样,有没有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等。

如果有头晕的症状,且伴随上面5S的一个或几个,中风的风险比较大,应尽快送往医院。中风抢救有个“黄金3小时”,抢救及时可避免脑组织坏死。越早送去医院治疗,恢复越好。

高温天对大脑、心脏等都不友好,保护心血管先做好以下细节: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到刺激脱落,堵在脑血管里就会引发中风。

建议:生活中不要做 “猛回头”动作,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的人,以免意外发生。

尽量减少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如果空调温度比较低,室内外温差太大,进门或出门时,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建议:室内外温差应控制在8℃~10℃。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

室温控制在26℃左右比较适宜,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60%。

夏季天亮得早,但过早晨练可能带来致命风险。清晨人体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发病风险。

建议:上午4~10点,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炎热的夏季,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

高温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多的地方。必须外出时,最好穿浅色、透气、宽松的棉质衣服,注意防晒。

夏季出汗较多,且体内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易突发中风。

建议:夏季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也应喝一杯水,若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但最好坚持清淡的饮食。吃得太油或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

血管不好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夏天,人体血压、血糖相对要低一些,一些人便擅自停药或减药。

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有证据显示,一旦停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会迅速恢复到原有高水平。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能擅自停药减药。

房颤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堵在血管狭窄处,造成中风。

建议: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在大多数国人概念里,白发苍苍的老人咧嘴一笑,口里仅剩几颗牙“独立寒秋”,露出光秃秃的牙床骨是很常见的现象。其实,成年人失牙大多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病在作怪。更不为人所知的是,牙周疾病不仅害得牙齿纷纷“下岗”,它更是危害人体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它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低体重儿、胃炎等疾病有着密切联系。

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前者只发生在牙龈组织,而后者则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破坏、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移位,严重者甚至牙齿自行脱落或者拔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李成章教授介绍,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由于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人们往往忽视或延误治疗。据统计,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
      以往,人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得牙周病。其实,很多人的牙周病在成年时期已经具备,但由于牙周炎是慢性炎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受到重视。很多患者不得已来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已遭严重损害。经过长期的累积和发展,牙周病在老年人群中变得非常普遍,形成传统上所谓的“老掉牙”。
 如今,牙周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牙周病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患者的牙齿脱落或拔除,严重影响饮食和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殊不知,牙周病与许多全身疾病有着密切联系,更需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医学上已经明确,牙周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近年研究更是表明,牙周炎与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病,早产低体重儿、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都有着密切关系。总体来讲,牙周感染的细菌以及细菌毒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进而导致重要脏器的损坏。因此,牙周病不可小觑。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牙周病可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这项“医务人员健康随访研究”纳入受试者41380名,年龄为40-75岁,观察时间达12年。参试者每2年填写一次有关医疗史、心血管事件和其他不良健康事件的调查问卷。结果,在12年的随访期内,共发生缺血性脑血管意外349例,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即牙周炎越严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越高。另有报道称,牙周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
不仅如此,牙周炎还增加了心脏病的罹患风险,这是最近比利时科学家在《牙周病学》杂志上公布的报告。研究人员对108位受试者进行了心脏病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研究中发现,在心脏病患者中,91%的人患有中度或重度牙周炎。而在没有心脏病的人中,只有66%的人患有牙周炎。另有报道,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牙周健康者高25%。
      有两种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相关性:其一,牙周的致病菌能够通过溃烂的牙周袋壁进入血流,侵袭了血管壁并最终引起动脉硬化症,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其二,牙周感染能增加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引起血栓,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的医生还注意到,心肌梗塞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武大口腔医院曾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老糖友”。他患糖尿病多年,用尽各种方法,血糖一直降不下来。在口腔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有严重的牙周炎,并考虑他的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与牙周炎有关。果然,经过积极的牙周治疗,患者的牙周炎症得到控制,血糖竟也随之降了下来并恢复到正常水平,“前所未有地降了两个点”。想象一下,全口牙周炎形成的牙周袋溃疡加起来大概有一个手掌那么大面积。这么大的创面暴露在口腔众多细菌尤其是牙周炎特定的细菌环境中,时刻都有大量的细菌毒素通过血流进入人体,这种慢性感染刺激,对全身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这位老糖友就是因为牙周细菌的毒素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血糖一直降不下来。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又反过来导致牙周病进一步加重,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李成章教授指出,像这位“糖友”一样,部分患了糖尿病的老年人,服用降血糖药物后,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甚至换用多种药物或严格控制饮食之后,血糖还是偏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新近的医学研究表明,口腔卫生状况是影响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原因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和牙周炎。过去认为糖尿病是引发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因素,而新近医学研究证实,糖尿病和口腔炎症互为因果关系,口腔炎症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口腔中有数百种细菌,其中有些细菌可以产生毒素。这些毒素通过溃疡面进入血液之后,会使身体细胞表面的胰岛受体变得不敏感,即血液中的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不明显了。因为只有胰岛素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使胰岛素发挥作用。而胰岛素受体不能与胰岛素结合,给内分泌神经系统一个假象,以为是胰岛素失效了,实际上是细胞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患者伴有口腔炎症时,尤其是伴有化脓性炎症时,血糖往往升高,而且较难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患者血糖控制得不理想,不妨检查一下口腔,消除牙龈和牙周的炎症,彻底有效地治疗牙周,也可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上周刚接诊了一个怀孕5个月的牙周病孕妇,处理起来已经相当棘手了。”李成章教授告诉记者,该科经常接诊大腹便便的孕妈妈,有的是智齿发炎,有的是牙周炎,还有些是牙龈瘤。她们一开始出现口腔不适都忍着,后来,饭也没法吃,觉也睡不了,实在没办法才来医院,就诊时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李教授介绍,因为孕期女性体内激素产生变化,以前“隐藏”的口腔问题会被放大并暴露出来,轻度口腔炎症会加重,从未患过的口腔疾病也可能萌芽,所以,孕妇是口腔病的高发人群。但是,对于孕妈妈的治疗又相当棘手,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胎儿。
 更应重视的是,患牙周病的妊娠期母亲易生产早产低体重儿。临床调查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病导致的。患牙周病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这足见对孕妇来说,患牙周病的危害比吸烟、饮酒还要大。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和前列腺素,这些炎性介质进入血液后会对胚胎产生毒性作用。孕妇一旦患牙周病,就有可能因感染干扰妊娠自动调节的细胞因子,导致肿瘤坏死因子和前列腺素异常增高,造成早产低体重儿。所以,准妈妈们在准备怀孕前,就应该去医院口腔科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排除隐藏的“定时炸弹”,平时也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
      此外,牙周病还可能引发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而幽门螺杆菌隐藏在牙周袋的牙菌斑中,牙周炎患者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数量比牙周健康者要多,吞入胃中的几率也大得多,因此,牙周病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近来也受到高度重视。
 李成章教授提醒市民,牙周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偶尔在刷牙的时候会发现牙龈出血的现象,但往往被当作是“火气大”而不以为意。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出现下列表现:刷牙出血变得严重,咬硬的食物如苹果时,可在食物上见到血迹,甚至平时吐痰即可见痰中带血丝:牙龈出现红肿;口臭;咬合乏力或疼痛;牙龈退缩,牙缝变大;牙齿松动;牙周脓肿等。若有上述症状,应提高警惕,早看医生。


      李成章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知名专家。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牙周病的诊断及系统治疗。


      董维理 主任医师、副教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擅长对牙周病的诊断、治疗。
    门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全天


      曹正国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贝勒牙学院高级博士后。对牙周系统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治疗有专长。

“一场秋雨一场凉”。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一些疾病趁机而入。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更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多加保养,合理用药,防患于未然。

“多事之秋” 心脑血管病易高发

一般而言,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天气由热朝冷过渡的秋季,人体新陈代谢缓慢,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就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呈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因“三高症”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

预防必不可少 治疗还得靠药

心脑血管病人的防治有三大要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科学用药。前两者的作用重在预防,而后者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根据心脑血管病人的病因、病情,一般可以选用以下常用药物。

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类,即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利尿剂。

目前临床治疗心绞痛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其他还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及抗凝剂和他汀类。

常规治疗包括联合使用三大类药物,即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此外,一些中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常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有速效救心丸、脑心通、心脑清软胶囊、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

日常重在保养 谨记四条守则

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很重要,因为有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吸烟、酗酒、熬夜、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一定要营养搭配合理,吃饭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避免高盐、高脂饮食。秋冬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进补。

烟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应当戒烟;适当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帮助,但一定要限量,切不可过量。

适当运动能让心脏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建议通过“心跳次数达到170减掉年龄”公式把握合适的运动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当运动过快或运动突然停止以及一些其它的疾病或因素的影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轻者会心跳突然加快、面色苍白、浑身无力、四肢发冷、出现房颤;重者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猝死。

焦虑、过度疲劳或紧张状态能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如心肌梗死、脑梗死。情绪激动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此应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脑血管病能看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